内科护理学

合集下载

内科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第一节概述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学科认识、防治疾病对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护理概述系统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神经内分泌风湿病、传染病内容结构系统总论:系统的结构功能疾病的共性和分类常见症状护理各论:疾病的特点总论:疾病概述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各论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治疗要点护理和健康指导内护与护理专业特色护理理念相关学科整体护理环境中的人程序护理按部就班个体护理因人制宜护理理念相关学科免疫学遗传学药理学检查、诊断、治疗护士角色协作者教育者代言者管理者研究者内科护理学的要求•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具备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备常见病的配合抢救、治疗能力•课堂讲授,课堂练习,病案讨论,作业•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呼吸系统内容要点•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复习)•护理评估(复习)•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重点掌握)–咳嗽、咯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呼吸系统防御机制–物理清除–正常菌群–神经反射–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的护理评估•病史评估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身体评估一般状态、头面颈、胸……••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标本采集……••心理社会资料评估疾病知识•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系统呼吸系统常见症状护理•基本概念:咳嗽、咯痰•常见病因:•护理评估恶臭痰红棕色痰铁锈色痰巧克力色痰粉红色泡沫痰砖红色胶冻样痰••急性肺水肿•大叶性肺炎•肺炎杆菌肺炎•厌氧菌感染•肺结核•支气管炎•阿米巴脓肿••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评价•护理措施(及依据)••一般护理•环境•休息和活动•体位•饮食•心理•晨间护理••药物护理•遵医嘱给……•药物的特殊要求•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病情观察•生命体征•24h出入量(尿量)•症状、体征的变化•新情况的出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对症支持•促进有效排痰:•(1)深呼吸、有效咳嗽•(2)吸入疗法•(3)胸部叩击•(4)体位引流•(5)机械吸痰•其他•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膈肌、腹肌的力量•呼吸深慢,咳嗽快而有力•变换体位有利于排痰•胸痛患者可适当给与镇痛剂•••••呼吸系统常见症状护理•基本概念:•常见病因:•护理评估•••基本概念:•常见病因:•护理评估:•护理诊断:•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评价:小结•你准备怎么学习内科护理学•完整的护理程序包括哪些内容•总结制定完整护理计划的方法要点11。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学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负责照顾内科病人的护理学科。

在内科护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首先,我们可以谈谈“患者评估”,这是内科护理学中非常重
要的一个概念。

患者评估是指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另一个重要的名词是“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指护士根据对
患者的评估结果,识别出患者的护理问题,并为这些问题制定护理
干预措施的过程。

此外,“药物管理”也是内科护理学中的重要名词。

药物管理
包括对患者用药情况的评估、监测药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教育患者
关于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等内容。

还有“病情观察”,这是指护士对患者病情的动态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是内科护理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此外,“交叉感染控制”也是内科护理学中需要重视的名词。

护士需要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最后,“病人教育”也是内科护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与疾病、治疗、康复等相关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

总的来说,内科护理学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包括患者评估、护理诊断、药物管理、病情观察、交叉感染控制和病人教育等。

护士需要全面理解并严格执行这些内容,以提供高质量的内科护理服务。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学专业课程,主要涉及内科疾病的护理和管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内科护理领域的工作。

课程内容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内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内科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

3. 学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4. 学生能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疾病的诊断与评估: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2. 药物治疗与护理:要求学生了解常见内科药物的用法、作用及副作用,能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3. 预防与康复:要求学生了解内科疾病的预防方法,能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心理护理:要求学生了解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能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5. 健康教育: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病房、临床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线上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在线讨论、在线答疑等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占总成绩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其中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内科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重点笔记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成人患者内科疾病的护理理论和实践。

下面是对内科护理学各章节的重点笔记。

第一章内科护理学概述-内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内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内科护理学的特点和难点第二章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内科疾病护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内科疾病的护理过程和护理程序-内科疾病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记录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四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六章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七章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神经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八章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九章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免疫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章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一章代谢性疾病的护理-代谢性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代谢性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代谢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二章传染性疾病的护理-传染性疾病的分类和常见病例-传染性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传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三章疼痛与委員會疗-疼痛的生理与心理反应-疼痛评估与护理-疼痛的管理与控制第十四章老年内科疾病的护理-老年内科疾病的特点和常见病例-老年内科疾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老年内科疾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第十五章内科急症的护理-内科急症的分类和常见病例-内科急症的护理原则和护理重点-内科急症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总结: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成人患者内科疾病的护理理论和实践。

内科护理学资料

内科护理学资料

内科护理学资料包括:
1.医学知识:内科护理学涉及大量的医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这些知识是理解和执行护理工作的基础。

2.护理技能:内科护理学涵盖了许多护理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生命体征监测、护理记录、清洁和消毒、药物管理、喂食和换药等。

这些技能对于病人的健康恢复和疾病预防至关重要。

3.疾病知识:内科护理学需要对各种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

这有助于护士为病人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4.心理学知识:内科护理学还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与病人沟通和建立信任。

这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病人的需求和情感,并提供更周到的护理服务。

5.法律和伦理知识:护士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和伦理标准,以确保他们的护理实践符合规定和道德标准。

这包括了解病人权利、医疗隐私和保密性等方面的知识。

6.专业文献:专业文献和资源是内科护理学的宝贵财富。

护士可以通过阅读最新的文献和研究来了解最新的护理实践和疾病治疗信息。

7.临床经验:临床经验是内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病人合作,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护士可以获得宝贵
的实践经验。

以上是内科护理学的一些主要资料,这些资料对于护士在实践中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考试试题及答案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考试试题及答案

内科护理学各章节考试试题及答案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护理人员对内科病人进行有效护理的能力。

以下是一份内科护理学各章节的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A. 尊重病人B. 保护病人隐私C. 强制病人接受治疗D. 促进病人健康答案:C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最常见的护理措施是:A. 限制水分摄入B. 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练习C. 避免病人进行体力活动D. 持续低流量吸氧答案:B3. 以下哪种药物是高血压患者常用的降压药物?A. 阿司匹林B. 胰岛素C. 阿莫西林D. 利尿剂答案:D二、填空题4.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中,控制血糖水平是护理的_________。

答案:核心5.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限制_________摄入和监测_________。

答案:钠盐;体重三、简答题6. 简述内科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答案:内科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于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恢复。

7. 描述如何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答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尤其是植物蛋白,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同时,需要控制钠、钾、磷的摄入,根据病情调整水分摄入量,并鼓励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

四、论述题8. 论述内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答案:人文关怀在内科护理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提升病人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实施人文关怀的方法包括:倾听病人的需求和感受,尊重病人的价值观和选择,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及在护理过程中体现同情心和耐心。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我们希望考生能够对内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护理工作是一项既需要专业知识,又需要人文关怀的职业,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专升本内科护理学归纳总结

专升本内科护理学归纳总结

专升本内科护理学归纳总结内科护理学作为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进行专升本过程中,透彻理解并掌握内科护理学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对内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专升本考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该学科。

一、内科护理学概述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负责对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系统等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

通过综合运用护理技术和相关医学知识,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康复和健康。

二、常见内科疾病及护理要点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护理重点包括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和活动;注意控制饮食,限制盐分和脂肪摄入;配合医生给予药物治疗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护理要点包括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指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协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和康复锻炼;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等。

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肝炎等。

护理重点包括合理控制患者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胃肠道症状;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如给予抗病毒药物、胃粘膜保护剂等;教育患者注意饮食卫生等。

4.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尿毒症等。

护理要点包括监测患者的尿量、尿液颜色和性质;保持患者尿液通畅,遵循消毒原则;合理安排患者饮食,限制高蛋白质食物;监测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等。

5.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等。

护理重点包括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提供舒适、安静的护理环境;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活动;配合医生给予药物治疗等。

三、内科护理中的常用护理技术1. 导尿导尿是内科护理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护士需掌握正确的导尿操作技巧,保证操作无菌、安全、舒适。

2. 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内科护理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

内科护理学简介

内科护理学简介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提供针对内科疾病患者的全面护理服务。

内科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内科护理学的目标是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管理和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内科护理的职责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评估和监测:内科护士负责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变化。

2.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和医嘱,内科护士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管理、伤口护理、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

护士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教育患者和家属,帮助他们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

3.协调和沟通:内科护士与医生、跨学科团队以及患者和家属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和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

4.康复和转归:内科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康复进程,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他们还需要进行出院指导和教育,帮助患者顺利过渡到家庭和社区环境。

内科护理学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理,药物管理和剂量计算,儿科和老年患者的护理技巧,护理评估和监测方法等。

此外,内科护士还需要具备关怀、沟通、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

内科护理学是为患者提供全面、人性化和专业的护理服务的重要学科领域。

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内科护士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缓解症状,并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1、呼吸系统与体外环境沟通;2、肺是一个低压、低阻及高容的器官;3、肺有两组血管供应二、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因素:1、大气污染及吸烟;2、吸入性变应原增加;3、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性的增加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1、询问病史;2、症状:(1)咳嗽。

1)急性刺激性干咳: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2)急性咳嗽伴寒颤、高热、胸痛、气短:肺部急性炎症;3)无期的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2)咳痰。

1)粉红色稀薄泡沫痰:急性肺水肿;2)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3)恶臭浓痰:肺脓肿(3)咯血;(4)呼吸困难;(5)胸痛;(6)杵状指:先天性心脏病3、体征;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血液检查;(2)痰液检查;(3)胸腔积液检查;(4)影像学检查5、支气管镜和胸腔镜检查6、放射性核素扫描7、肺活体组织检查8、超声探测9、肺功能检查四、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1、预防:戒烟,加强环保;早期诊断很重要。

2、治疗:基因转染:新一代抗生素的应用;微创技术;肺移植肺炎一、肺炎概述定义★: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三、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病原体、宿主因素(二)★感染途径:1、社区获得性肺炎:空气吸入;血流播散;临近蔓延;定植菌的误吸2、医院获得性肺炎:(1)空气吸入;血流播散;临近蔓延;定植菌的误吸;(2)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3)人工气道吸入(三)病理1、毛细血管充血、水肿及细胞浸润2、形成空洞★四、分类(一)解剖学分类: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1、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炎):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X线胸片: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2、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常继发于其他疾病X线:显示为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3、间质性肺炎。

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特点:呼吸道症状较轻,异常体征较少(二)病因分类1、细菌性肺炎;2、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3、病毒性肺炎;4、真菌性肺炎5、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6、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三)按患病环境分类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依据: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发热;肺实变体征:WBC>10×10 /L★X线: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诊断依据与CAP相同五、临床表现(一)常见症状:1、咳嗽、咳痰;2、发热(二)体征:肺实变体征: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胸腔积液体征: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六、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确定肺炎诊断1、肺炎与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2、肺炎与其他类似肺炎的疾病相鉴别(1)肺结核:1)结合中毒症状;2)X线胸片;3)痰检:结核分支杆菌;4)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2)肺癌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谈脱落细菌检查(3)急性肺脓肿大量脓臭痰;X线显示脓腔和液平(4)肺血栓栓塞症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CT、肺动脉造影及MRI等检查(二)评估肺炎的严重程度1、重要性2、主要因素:(1)局部炎症程度;(2)肺部炎症的播散;(3)全身炎症反应程度3、其他危险因素(1)病史年龄>65岁;存在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2)体征:呼吸频率>30次/分脉搏≥120次/分;意识障碍;(3)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WBC>20×10 /L;PaO2<60mmHg;病变累及一个肺叶以上★我国制定的重症肺炎的标准:1、意识障碍;2、呼吸频率>30次/分;3、PaO2<60mmHg、PaO2/FiO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4、血压<90/60mmHg;5、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6、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或急性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有下划线者为主要标准,有其中一项即可确诊(三)确定病原体。

痰:;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样本毛刷;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皮细针抽吸;血和胸腔积液培养七、治疗(一)抗感染治疗。

1、经验性治疗;2、抗病原体治疗;3、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用药(1)CAP (2)HAP (3)病情进行评估。

1、治疗有效;2症状无改善肺炎链球菌肺炎一、概述1、定义:肺炎链球菌肺炎或称肺炎球菌肺炎,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引起。

2、特征:高热、、寒战、咳嗽、血痰、胸痛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原体:肺炎链球菌(革兰阳性球菌)2、发病三、病理★: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四、临床表现★1、症状:寒战、高热、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痛、痰少呈铁锈色2、体征:急性病容、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肺实变体征。

自然病程约1-2周,使用有效抗菌药物后,体温于1-3天内恢复正常3、并发症:感染性休克、胸膜炎、脓胸五、实验室检查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痰涂片;痰培养;血培养;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标记抗体检测2、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炎症浸润或实变阴影、消散期呈“假空洞”征。

六、诊断要点:症状、体征、胸片、病原学、血常规七、治疗1、抗菌药物。

★青霉素↔首选;喹诺酮类、三带头跑(对青霉素过敏或耐受者);万古霉素(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2、支持疗法与对症治疗:卧床休息、补充足够热量、多饮水、给氧3、并发症治疗:1、体温3天后不降或降而复升;2、胸腔积液★感染性休克的治疗1、补充血容量;2、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3、控制感染;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5、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6、防止心衰葡萄球菌肺炎一、概述1、定义:葡萄球菌肺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肺化脓性炎症,病情较重,若治疗不当,病死率较高。

2、★特点:(1)常发生于基础疾病者;(2)早期即可出现循环衰竭;(3)X线表现为坏死性肺炎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葡萄球菌感染;2、病原体特点三、病理:1、经呼吸道吸入的感染(1)肺炎(2)张力性肺气囊肿(3)气胸或脓气胸2、血源性感染肺实变;肺脓肿四、临床表现1、症状。

寒战、高热2、体征。

体征早期不明显,病变较大或融合时可有肺实变体征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表现:1、肺段或肺叶实变,可形成空洞。

2、呈小叶性浸润。

3、X线阴影的异变性六、诊断要点:X线表现、临床表现、血象、细菌学检查是确诊依据七、治疗要点:1、头炮呋辛钠联合阿米卡星;2、氨苄西林、舒巴坦;3、万古霉素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定义: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常见于克雷白杆菌(又称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共同点是:肺实变或病变融合,易形成多发性脓肿,双侧肺下叶均可受累肺炎支原体肺炎定义: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病变。

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支原体肺炎以儿童及青年人居多病理:肺泡内可含少量渗出液;肺泡壁与间隔有细胞浸润临床表现:咳嗽、发热、胸痛、咽部充血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线、血白细胞、凝集试验、血清支原体IgM抗体的测定治疗要点:治疗首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支气管扩张一、定义: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的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慢性异常扩张★临床特点: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或反复咯血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婴幼儿期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是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原因2、支气管阻塞;3、支气管先天性发育障碍和遗传因素;4、全身性疾病三、临床表现1、慢性咳嗽,大量浓痰;2、反复咯血;3、反复肺部感染;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四、治疗要点(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1、祛痰药;2、支气管舒张药;3、体位引流;4、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二)控制感染;(三)手术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吸烟;2、职业致癌因子;3、空气污染;4、电离辐射;5、饮食与营养;6、其他二、病理与分类1、按解剖学部位分类(1)中央型肺癌;(2)周围型肺癌2、按组织病理学分类(1)非小细胞肺癌;(2)小细胞肺癌三、临床表现(一)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1、咳嗽;2、咯血;3、喘鸣;4、胸闷、气短;5、体重下降;6、发热(二)肿瘤局部扩散引起的症状和体征1、胸痛;2、呼吸困难;3、咽下困难;4、声音嘶哑;5、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6、Hornor综合征四、肺外转移引起的症状和体征1、中枢神经系统转移;2骨转移;3肝转移;4、淋巴结转移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细胞学检查2、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2)CT检查;(3)磁共振(MRI);(4)其他影像学检查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4、其他第八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概述1、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2、流行病学二、COPD病因及发病机制1、外因:1)吸烟。

最主要因素;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3)空气污染;4)感染;5)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6)其他2、内因。

遗传因素、肺发育、气道高反应性三、COPD病理生理早期:常规肺功能检查正常进一步发展: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障碍导致呼吸衰竭★COPD临床表现:一、症状。

1、慢性咳嗽;2、咳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4、喘息和胸闷;5、其他二、体征。

早期可无异常,典型体征:出现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敏感标志;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当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者,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COPD诊断标准:1、吸烟等高危因素;2、慢支+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3、体征:肺气肿、气流受限;4、肺功能异常COPD病程分期:急性加重期、稳定期★COPD并发症:自发性气胸、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病COPD治疗(一)稳定期治疗。

1、支气管舒张药: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2、祛痰药;3长期家庭氧疗(二)急性加重期治疗。

1、支气管舒张药;2、持续低流量吸氧;3、糖皮质激素★COPD程度分级(选择)分级分级标准0级:高危有患COPD的危险因素;肺功能在正常范围;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Ⅰ级:轻度FEV1/FVC<7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Ⅱ级:中度FEV1/FVC<70%;5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Ⅲ级:重度FEV1/FVC<70%;30%≤FEV1<5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Ⅳ:极重度FEV1/FVC<70%;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伴慢性呼吸衰竭补充:慢性支气管炎★概念: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特征: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的慢性过程临床表现:1、咳嗽;2、咳痰;3、喘息★分型:1、单纯型:咳嗽、咳痰;2、喘息型:伴有喘息(实质上是慢支加哮喘)体征:早期无阳性体征,并发感染时有干湿罗音,并发肺气肿时有相应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肺功能检查早期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