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卢拉

合集下载

危险的总统职位?巴西三任总统陷泥淖

危险的总统职位?巴西三任总统陷泥淖

危险的总统职位?巴西三任总统陷泥淖作者:暂无来源:《海外星云》 2017年第19期总统、总理,一国之高位,大权在握,风光无限。

但似乎这样的高位也并不总是好事,很多国家的总统、总理,或是难有善终,或是更迭频繁。

比如韩国,几位前总统中,卢武铉自杀身亡,卢泰愚、朴槿惠锒铛入狱,李明博麻烦不断;比如泰国,数位前总理也是麻烦缠身,他信流亡海外,颂猜被禁止从政数年,近来可能被判入狱的英拉则玩起了失踪。

可见,高位也是有很大的风险。

如今,巴西也在上演这样的戏码,现任总统和前任总统纷纷丑闻缠身,或是岌岌可危,或是晚节不保。

9 月14 日,巴西总检察长罗德里戈·雅诺特以妨碍司法和有组织犯罪的罪名向巴西联邦最高法院起诉总统特梅尔,这是继今年6 月起诉特梅尔受贿之后,雅诺特再次起诉特梅尔。

而在一天前,巴西前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再度因腐败罪名出庭受审并怒怼巴西反腐败法官塞尔希奥·莫罗。

再加上去年5 月被弹劾离职并下台的前总统罗塞夫,巴西三任总统连遭指控,深陷泥淖。

巴西总统的职位真的很危险?特梅尔遭受司法指控去年5 月,巴西总统罗塞夫遭到弹劾被罢免职务,副总统特梅尔成为代总统并于8 月31日转为总统。

但不到一年时间,这位巴西新总统的麻烦就来了。

今年6 月26 日,巴西总检察长罗德里戈·雅诺特以受贿罪向巴西联邦最高法院起诉特梅尔,指控特梅尔收受巴西肉类生产加工巨头JBS 集团前负责人若埃斯利·巴蒂斯塔的贿赂。

这次起诉使得特梅尔成为巴西史上首位被刑事起诉的在任总统。

依据巴西法律规定,在联邦最高法院讨论是否接受针对现任总统的起诉案必须先经过议会众议院2/3 的投票赞成。

8 月2 日,特梅尔成功在巴西议会众议院的投票中“闯关”,避免了案件被交至联邦最高法院。

但在一个多月之后,9 月12 日,巴西联邦最高法院宣布裁决,批准了针对特梅尔的新一轮的涉腐调查。

尽管特梅尔的律师在递交给最高法院的声明里宣称这些针对总统的指控“不真实、恶意扭曲真相”,但巴西总检察长雅诺特表示已掌握新证据,将会提起新的指控。

2024年1月3日新闻摘抄简短

2024年1月3日新闻摘抄简短

2024年1月3日新闻摘抄简短English Answer:Top News Headlines for January 3, 2024。

U.S. and China resume high-level talks on trade and technology.New COVID-19 variant identified in South Africa; WHO raises concern.Major winter storm brings heavy snow and freezing temperatures to the Midwest.Russia announces plans to withdraw troops from Ukraine.Elon Musk steps down as CEO of Twitter; Parag Agrawal takes over.SpaceX launches first commercial crewed mission to the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Lawmakers introduce legislation to ban assault weapons.Major earthquake strikes off the coast of Japan, triggering tsunami warnings.Scientists make breakthrough in fusion energy research. U.S. inflation rate hits highest level in four decades. Additional News Stories:Brazil's President Lula da Silva takes office.North Korea fires new ballistic missiles, raising tensions with South Korea.U.S. approves sale of F-35 fighter jets to Germany.Major tech companies report record profits in thefourth quarter.Federal Reserve raises interest rates to combat inflation.Healthcare workers protest over low pay and staffing shortages.Climate change activists block major roadways in London.Archaeologists discover ancient city in Egypt dating back to the time of the pharaohs.Astronomers detect a new exoplanet that may be habitable.Chinese Answer:2024年1月3日新闻摘要。

短篇名人故事大全

短篇名人故事大全

短篇名人故事大全名人故事有很多,其中有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吗?以下是整理的关于短篇名人故事大全,欢迎阅读。

短篇名人故事大全1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小的时候是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他凡事喜欢和解,与人能友好相处,对任何事情都努力持乐观的态度。

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以后从事政治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克林顿幼年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改嫁后他随母亲和继父一起生活。

但是他的继父是个脾气暴躁的人,而且喜欢酗酒,喝醉酒后经常在家里大吵大闹。

克林顿的母亲是个逆来顺受的女人,对于丈夫不断制造的暴力和麻烦事只有忍气吞声。

在克林顿未满6岁的那年,醉酒归家的继父同母亲争吵时开了抢,闻讯而致的警察把他带走了。

这件事在街坊邻据中引起轰动,迫使克林顿一家不得不搬迁到外地安家落户。

14岁那年,克林顿在也无法忍受继父的家庭施暴行为,有一次他气冲冲地冲进继父的屋子,向他挥拳显威。

继父受到了震动,从此再没有虐待过他们母子二人。

而克林顿为了唤起继父的亲情,把自己的姓由布莱思改为克林顿,随继父的姓,以求家相安无事。

读书时克林顿成绩优良,同时也热爱社区服务活动,乐于幇助他人,给人留下了良好印象。

他曾在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后给动乱地区一个教堂送食品,也曾去酒鬼收容所为他们演奏,还曾在家乡出现种族关系紧张时在市中心组织演奏会。

同学们对他的印象都很好,而他的母亲则说:“他比大人还大人。

”短篇名人故事大全2:迈克乔丹一位叫迈克的男孩长得又高又壮,他的母亲害怕他会成为学校的“小霸王”,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叫他与人为善,学会忍耐。

母亲的教育很有成效。

学期结束的时候,老师在他的成绩单上还写了些评语:“迈克是个优秀的孩子,但他应该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他虽然比别的孩子更高更壮,但别的孩子就是敢欺负他,推他,甚至打他。

”母亲惊讶之后是伤心,怎么会是这种结果呢?父亲则是问孩子挨打的感觉。

孩子流着泪说:“我感觉非常不好,我非常讨厌他们叫我‘傻瓜’,讨厌被他们推来推去,更讨厌他们叫我胆小鬼。

国外政要的学历:英雄何惧问出身?

国外政要的学历:英雄何惧问出身?

国外政要的学历:英雄何惧问出身?作者:张薇来源:《领导文萃》2016年第21期“英雄不问出身”虽然奥地利国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很高,但该国的政治明星却往往都是低学历。

除了刚刚辞职的前总理法伊曼大学辍学、迫于生计还开过一年出租车外,27岁就担任该国外交部部长的库尔茨热衷政治,不等大学毕业就已步入仕途。

奥地利是议会制国家,总理一般由议会选举中第一大党的党魁担任。

不少政客年轻时便加入各党派开始政治生涯,很多人无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上,法伊曼和库尔茨就是“辍学”从政的典型。

在奥地利,学历不是必需的政治资本。

纵观国际政坛,低学历的国家元首也并不鲜见,特别是在拉丁美洲。

巴西前总统卢拉,只上过5年小学,通过参加工会运动走上政治舞台,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

有趣的是,就在卢拉当选总统后的第3天,巴伊亚州联邦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卢拉瞬间完成从小学到博士的跨越。

和卢拉类似,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也是从工会起步,以其鲜明的反美形象和显著的“草根”色彩,当选玻利维亚独立180年来首位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总统。

莫拉莱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印第安人家庭,从小就成了“放羊娃”,中学时期因家贫而辍学。

2014年,莫拉莱斯高票赢得他的第三个总统任期,执政时间跨度为2006年到2020年。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也是拉丁美洲低学历领袖大军中的一员。

这个热心政治的学生会主席中学还没毕业,就当上了公交车司机,早早地投入政治运动的狂潮。

马杜罗的亲密战友查韦斯经常以马杜罗的经历鼓励他人,“看看这个公车司机现在的情况吧……资产阶级是如何嘲笑他来着?”即使学历低到尘埃里,也能当选国家元首,是这些国家的民众太过随便了吗?其实不然。

学历低不代表能力低,区别仅在于政治和学术不同道路的选择。

那些低学历的政客,几乎都是天生的政治家,从小醉心政治,通过在政坛多年的浸淫和摸爬滚打,应付现实中的政治“考卷”恐怕要比学校的书生们更加游刃有余。

最弱助攻,最易抓的辫子经验抵扣学历,给了低学历政客们施展抱负的机会;反之,若把学历设为从政的硬杠杠,头脑“灵活”的政客们总能想出应对的歪点子。

女总统与她的“巴西崛起”

女总统与她的“巴西崛起”
受了 “ 这辈 子最 重 要的任 务 ” ,她 承诺 绝 不 辜 负 巴 西人 民的 信 任 ,将延 续 卢 拉 政 府 的 金 融财 政 政 策和 社 会 福 利 措施 ,势 将 巴西发 展成 世界 第五 大经 济体 。 这 位参 加过 游击 队 ,会用 AK 一4 7
14 9 8年出 生于保 加利 亚 移 民家庭 的 她 ,受 过 良好 的教 育 ,从小 学 习钢 琴 ,
“ 女罗宾汉”的半生传 奇
鲁 塞 芙 的前 半 生足 可 以 拍成 一 部 电
影。
用 多 个假 名躲 避 当 局迫 害 。 她标 志 性 的 短 发 和厚 眼镜 造 型 ,使 她 成为 巴西 最 出 名 的通 缉犯 之 一 。1 7 9 0年 鲁塞 芙 以 “ 颠
在 当选 后 的胜 利 演 说 中 ,鲁塞 芙 接
果 获得 通过 ,将 减 少外 来投 资 者 的 投 资
即 是 1 。有 巴西 ,卢 拉 不 会 轻 易 淡 出政
6 4 l中国经济周刊 C N C NO CWE K Y HIAE O MI E L
硕士 学位 。1 8 9 5年任 阿雷格 里 港财 政 部 长 ,这是 她首 次供 职 于政 府部 门。 20 0 0年 ,鲁 塞 芙 加 入 执 政 党 巴 西
结 果 , 巴西 经 济 目前 的稳 定 和 繁 荣 需 要
人 物 P p eI oe
女总统与 她的 “ 巴西崛 起 ’ ’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璐晶
热: 之” 了 女 霪 国来位 迎首

因“ 劫富 济贫 ” 狱三 年 , 间禁 住酷 刑 , 入 其
但 在童 年 结 束之 后 。她 很 快意 识 到 “ 这世 界不 属于 年轻 少女 ” 。 1 6岁 的时 候 ,她加 入 了左翼 运 动 . 也结 i 了 第 一任 丈 夫— — 激 进 记者 克 劳 只 迪奥 ・ 尼亚雷斯。在此后 16 利 9 9年 的 左 翼 游 击 运动 和 地 下组 织 工 作 中 ,她 曾

巴西总统卢拉的故事

巴西总统卢拉的故事

巴西总统卢拉的故事2002年10月27日,卢拉当选为巴西第四十任总统。

这位工人出身的劳工党候选人,3岁在街上擦皮鞋、12岁到洗染店当学徒、14岁进厂做工,只读过5年小学。

在21世纪,能以如此卑微的身份登上总统宝座,是非常罕见的。

许多传记作家都想揭开卢拉的成功之谜。

前不久,卢拉总统前往一个名叫卡巴的小镇视察。

该镇的小学请他带领学生上一节早读课,卢拉总统欣然同意。

卢拉总统领读的是一篇题为《我的第一任老师》的课文。

读完后,一位同学怯怯地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大胡子总统,您的第一任老师是谁?”卢拉总统深思了片刻,在课堂上简短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也是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放学回家,在准备开门的时候,钥匙找不到了。

当时我的爸爸在贝伦码头,妈妈去了一个叫蒂若卡的地方,他们星期天才能回来。

怎么办呢?于是我转到房子的后面,想从窗户里爬进去,可是窗子是从里面关死的,不砸坏玻璃就无法进去。

就在我准备爬上房顶从天窗里跳进去的时候,邻居博尔巴先生看到了我。

“你想干什么,小伙子?”他问。

“我的’钥匙丢了,我无法从门里进去了。

”我说。

“你就不能想点办法吗?”他说。

“我已经想尽了所有的办法。

”我回答。

“不会吧?”他说,“你没有想尽所有的办法,至少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把门给打开了。

当时,我一下愣住了。

原来,我妈妈在他家留了一把我家的钥匙。

你如果问我,谁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是博尔巴先生。

卢拉总统和同学们告别了,这个故事从此也就传开了。

当这个故事传遍整个世界时,也许不会再有人对一个只有小学文化但善于以生活为师的人当选为总统感到惊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卢拉留下一个光鲜的巴西

卢拉留下一个光鲜的巴西
4 4 M E J2 0 1 C 01 2
显 示 , 巴西 去 年C I 幅 为6 ,事实 P涨 %
上大 米的价格 已从每 公斤 6 7 — 雷亚尔
表 《 南美 洲 国家联盟 宪章 》 ,标 志着 南美 一体 化进入 一个 新阶 段 。同年 1 2 月南美 洲 国家联 盟特 别首脑 会议 正式 宣布成立南美洲 国家防务理事会 。 巴西视南美一体化 为其加速 国家振
国际地位 不断提 升
卢 拉有 “ 中飞人 ”的美誉 ,他 空
了适度 调整 ,最 重要 的 内容之 一是在
每 年 大 约 有 五 个 月 的 时 间在 海 外 度
过 。正是 因为卢 拉频 繁 的外事活 动 ,
经 济 发 展 中打 “ 会 牌 ” , 追 求 社 社
会 公正 ,有针 对性 地推行 “ 饥饿 计 零 划 ” ,让 普通 民众 都有饭 吃 。与此 相
西从地 区走 向世 界 。令 人不 能忽视 的 是 ,巴西 国际地位 的提 升有 一个前 所 未 有的 新机遇 :里 约热 内卢 获得承 办
政 效率等 诸多 问题盘 根错节 。的改
海外观 察
M0DERN E TE Rl E N RP S C TUR∈ UL
美洲国家联盟,20 年该联盟成员国发 08
在卢拉政府的努力 下, 目前 巴西 的 经 济实 力居 拉美首 位 ,是世 界第八 大 经 济实 体 ,已经成 为世 界经济 的新 兴
市 场 。今 年 以来 , 巴西 国 内的经济 指 标利 好 。劳动 力市场 继续 改善 ,正式 职位 的净增 加数 回升 至历 史高位 , 失 业率水 平则 下 降至7 。贷款 增长 亦继 % 续改善 ,再 加上 定价能 力重 续 ,都对 2 1年 的内需消费及工业生产动能构成 00 支持 。 巴西 的国家债务总 额 占G P L ̄较 D L{

卢拉

卢拉

卢拉——巴西总第一位平民总统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 1945年10月27日出生在巴西东北部伯南布哥州内地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7岁时随全家移居圣保罗。

卢拉只上了5年小学,很小就到街上擦皮鞋,12岁在洗染店学徒,14岁成为一家五金厂的正式工人。

在此期间,他挤时间完成了车工课程。

1966年,在巴西共产党员哥哥的带领下,卢拉开始积极参加工会运动。

1975和1978年,卢拉两次当选为拥有10万工人的ABC地区冶金工人工会主席,1980年2月,卢拉与一些工会领袖、学者和知识分子创建了劳工党,后当选党主席,并使该党很快发展成为巴西最大的反对党。

1983年,卢拉参与组建“劳工统一中心”。

他领导的工会运动为加快军人独裁在1985年下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卢拉高票当选全国立宪议会联邦众议员。

卢拉曾于1989、1994、1998年三次竞选总统。

2002年10月,他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并获胜,当选巴西第40任总统,2003年1月1日任职,任期4年。

他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

2006年10月再次当选巴西总统,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二位通过直接选举获得连任的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拉:功成名就的“草根”总统
汪堂峰
2010年10月3日,作为全球新兴力量代表的巴西又将迎来大选。

大选尚未开锣,就已备受全球瞩目。

不过,对于这次大选,人们关注的重点似乎并不是巴西未来的政策走向,而是“谁将成为现任总统卢拉的接班人”的问题。

巴西大选中出现的这一颇为有趣的现象,使我们不禁要问:卢拉是谁?他究竟给巴西带来了什么?
“山里飞出了金凤凰”
原名叫刘易斯·依纳西奥·达·席尔瓦的卢拉1945年生于巴西落后的东北部伯南布哥州的加拉尼温斯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由于家境贫困,卢拉很小就上街帮人擦鞋,并经常在课余时间兜售花生和橙子,以补贴家用。

在接受了5年的小学教育之后,卢拉便于12岁开始走上社会,先是在一家洗染店做学徒,两年后成为一家五金厂的正式工人。

21岁那年,卢拉进入维拉雷斯公司工作,并由哥哥介绍,进入公司工会工作,从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此后十多年间,卢拉一直在工会战线上拼搏并逐渐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工会领袖。

1980年,在巴西政治舞台上日益活跃的卢拉不顾当时军政府的强大压力,与一些工会领袖、学者和知识分子一道创建了巴西劳工党,积极从事反对军政府统治的活动。

在此过程中,劳工党很快便发展成为巴西最大的反对党,并为推动巴西军政府1985年垮台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基于此,第二年卢拉便高票当选为全国立宪议会联邦众议员。

乘着这股东风,3年之后,卢拉首次代表劳工党参加巴西总统大选。

尽管在第二轮选举中败给了科洛尔,但他领导的劳工党却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历史性的胜利,并借此脱下了“街头政党”的帽子,换上了“议会政党”的新装。

此后,卢拉又分别于1994年、1998年两次参加总统选举。

然而,由于彼时的卢拉是一个激进的左翼民粹主义者,其政见过于偏激,从而引起了中间选民的担忧,并最终导致这两次选举均以失败而告终。

越挫越勇的卢拉于2002年作为劳工党候选人,第四次参加总统选举。

这一次,卢拉汲取了前几次失败的教训,一改以前“激进工人领袖”形象,终于如愿以偿,击败了执政联盟候选人若泽塞拉,登上了巴西总统的宝座。

卢拉的当选,意味着巴西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更标志着巴西的左翼力量终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8年!8年!”
2003年1月1日,卢拉正式宣誓就职。

在就职仪式上,卢拉动情地表示:“如果在我任期内,巴西全体国民都能享用一日三餐,我将不负此生。

”卢拉的诚意许诺,让他获得了巴西民众的欢呼。

因而,当他第一次向全国公布接下来4年的施政计划时,集会现场的巴西人都高喊着“8年!8年!”然而,当时间的车轮进入2006年巴西再次迎来大选之际,虽然民调显示,卢拉的支持率始终保持在50%以上。

但是,接连不断的政治丑闻和腐败案件以及劳工党内部的分歧给他的连任之路蒙上了阴影。

面对这一不利局面,卢拉采取了果断措施,一方面免去了卷入丑闻漩涡的相关政府官员的职务,另一方面加紧与多数政党建立利益联盟,加大政府中其它政党党员的比重,以求扩大选票来源。

因此,在10月1日举行的巴西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由于党内选票流失,卢拉的得票率虽然领先于其它候选人,但没有超过半数,最终被迫同其主要竞争对手、来自社会民主党的候选人热拉尔多•阿尔克明参加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而在10月29日的第二轮投票中,由于党内竞争者退出竞争,同时又获得不少其他政党支持者的选票支持,卢拉最终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了阿尔克明,轻松赢得第二个任期。

当初巴西民众对卢拉“8年!8年!”的期待在有惊无险中变成了现实。

“不能再算左派”的左派
在三次总统大选失败前,卢拉一直是巴西激进左派的代表人物。

那时的巴西,同拉美其他国家一样,在经历80年代“失去的10年”噩梦之后,在“华盛顿共识”的指导下,遵循新自由主义理念,开始搞起了自由市场经济改革。

这场历时十年的改革,确曾让巴西经济有所发展,因而卢拉的左翼激进立场并没有得到巴西大部分选民的认可,并最终导致其三败而归。

然而,2002年巴西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这场改革终归有失偏颇。

正是基于对这场改革得失利弊的准确分析,卢拉在坚守左派底线的基础上,缓和了此前的激进立场,以巴西需要变革为诉求,承诺当选后将采取温和的经济政策。

从而完成了从激进左派向温和左派的转变,并得到巴西民众的认可,最终竞选成功。

胜选后的卢拉,修正了前任激进的新自由主义倾向,一方面通过降低利率、进行税制改革、鼓励投资和出口、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最低工资、发放政府补贴以及直接向低收入家庭提供食品方式,践行自己的“零饥饿计划”诺言,切实增加了中下阶层的收
入。

在此过程中,卢拉的执政理念进一步成熟,在2006年成功连任之后,组建了包括左翼、中左翼、中右翼、右翼政党在内的10多个政党组成的执政联盟。

正基于此,不仅外界人士认为卢拉已不再是传统的左派,连卢拉自己也明确表示自己“不能再算左派”。

正是在卢拉的带领下,巴西通过政治方面执政联盟的通力合作,经济方面初级财政盈余目标制、浮动汇率和控制通胀三大支柱政策,以及社会方面增加就业机会、坚定反贫,成功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反贫颇见成效的目标。

有趣的是,自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2001年提出“金砖四国”概念以来,美国一直有人对巴西的未来发展前景表示怀疑,按照某位学者戏谑的说法,“不错,巴西是一个潜在的大国,但不幸的是,巴西一直都只是一个潜在的大国。

”而今,在卢拉的带领下,巴西的大国梦已在慢慢变成现实。

其中颇能说明问题的戏剧性一幕便是,巴西不仅在卢拉任内提前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巴黎俱乐部的债务;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开始伸手向巴西借钱。

对此,卢拉曾在一场记者招待会上打趣说:“你不觉得现在借钱给IMF很有感觉么?”
没有卢拉的“卢拉主义”
基于巴西宪法的规定,功成名就的总统卢拉将从巴西权力之巅全身而退,静待巴西后卢拉时代的到来。

那么,后卢拉时代的巴西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巴西呢?显然,卢拉为巴西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模式,那就是通常所谓的巴西模式。

从实践效果看,这一模式显然造就了巴西今天的成功;从卢拉政府推行这种模式的过程来看,巴西党派界限的模糊化倾向——巴西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执政联盟的建成与成功维持,说明这种模式得到了巴西各政党的广泛认可。

因此,不管继任者是谁,大概都不会偏离这个模式,而只会在此基础上有些许小的改动。

正基于此,这次执政联盟推举的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弗和可能参选的社会民主党若泽·塞拉两人的政见并无太大不同。

因此,如果我们将卢拉主政时期的政策理念概括为“卢拉主义”的话,那么,未来巴西践行的将是没有卢拉的“卢拉主义”。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博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