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国家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西国家概况
【国名】巴西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面积】 851.49万平方公里(来源:《巴西地理统计局》)。

【人口】 18961万。

白种人占53.74%,黑白混血种人占38.45%,黑种人占6.21%,黄种人和印第安人等占1.6%。

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73.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2008年)
【首都】巴西利亚(Brasília),人口245.59万(2008年),年平均气温21℃。

【国家元首】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2003年1月1日就任,2007年1月1日连任, 任期至2011年1月1日。

【重要节日】 9月7日,独立纪念日,即巴西国庆。

【简况】位于南美洲东南部。

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

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

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国土的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

北部亚马孙平原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7-29℃。

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两季,年平均气温18-28℃。

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

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

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

1821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

1822年9月7日,佩德罗王子宣布独立,建立巴西帝国。

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

1964年3月31日,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

1985年1月,反对党在总统间接选举中获胜,结束军人执政。

此后,巴政权5次平稳更迭,代议制民主政体基本稳固。

2002年10月,以劳工党为首的左翼政党联盟候选人卢拉赢得大选。

2003年1月卢拉就职,成为巴第40任总统。

这是巴历史上首位直选左翼总统。

2006年10月,卢拉战胜社会民主党候选人阿尔克敏,获得连任。

【政治】卢拉就职后,通过平衡政党利益扩大了执政基础,执行兼顾发展、稳定和社会公正的经济政策,推进财税和社会福利等多项改革,加大社会投入,致力于解决贫困、就业等问题,取得成效。

进入第二任期后,卢拉继续巩固执政联盟,并推动政治改革,加大反腐力度,实行“经济加速增长计划”。

奉行多元化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宪法】第一部帝国宪法于1882年产生。

1988年10月5日颁布巴西历史上第八部宪法,规定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取消总统直接颁布法令的权力。

在公民权力方面,宪法保障人身自由,废除刑罚,取消新闻检查,规定罢工合法,16岁以上公民有选举
权等。

1994年和1997年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总统任期缩短为四年,总统和各州、市长均可连选连任。

【议会】联邦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其主要职能是:制定一切联邦法律;确定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编制及兵力;制定全国和地区性的发展计划;宣布大赦令;授权总统宣布战争或和平;批准总统和副总统出访;批准或撤消总统签署的临时性法令、联邦干预或戒严令;审查总统及政府行政开支;批准总统签署国际条约;决定临时迁都等。

联邦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两院议长、副议长每两年改选一次,可连选连任。

参议长兼任联邦议会主席。

参议员81人,每州3人,任期八年,每四年改选1/3或2/3。

众议员513人,任期四年,名额按各州人口比例确定,但最多不得超过70名,最少不低于8名。

现任参议长若泽萨尔内(José Sarney,巴西民主运动党),2009年12月当选,任期至2011年2月;众议长米歇尔·特梅尔(Michel Temer,巴西民主运动党),2009年2月当选,任期至2011年2月。

各党在议会中的席位如下(2009年6月):
参议院众议院
巴西民主运动党19 96
劳工党12 78
民主党(原自由阵线党)14 57
巴西社会民主党 13 58
共和党 4 43
进步党 1 38
巴西工党7 23
民主工党 5 25
巴西社会党 2 29
社会主义人民党 1 3
巴西共产党 1 12
巴西共和党 2 3
社会主义自由党 1 3
绿党 1 4
基督教社会党 1 11
其他党派和无党派 1 10
【政府】本届联邦政府于2007年1月1日成立,共设23个部。

现内阁成员如下:国防部长内尔松·若宾(Nelson Jobim),外交部长塞尔索·阿莫林(Celso Amorim),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发展、工业和贸易部长米格尔·若热(Miguel Jorge),计划、预算和管理部长保罗·贝尔纳多(Paulo Bernardo),卫生部长若泽·戈梅斯·滕波朗(José Gomes Tempor o),教育部长费尔南多·阿达德(Fernando Haddad),土地开发部长吉列尔梅·卡塞尔(Guilherme Cassel),农牧业和供给部长雷尼奥德·斯特法内斯(Reinhold Stephanes),文化部长茹卡·费雷拉(Juca Ferreira),科技部长塞尔吉奥·雷森德(Sérgio Rezende),体育部长奥兰多·席尔瓦(Orlando Silva),旅游部长路易斯·巴雷托·菲略(Luiz Barreto Filho),矿能部长爱迪生·洛邦(Edson Lob o),邮电部长埃利奥·科斯塔(Hélio Costa),司法部长塔尔索·任罗(Tarso Genro),环境部长卡洛斯·明克(Carlos Minc),劳动就业部长卡洛斯·卢皮(Carlos Lupi),社会福利部长若泽·巴罗索·皮门特尔(José Barroso Pimentel),交通部长阿尔弗雷多·多纳西门托(Alfredo do Nascimento),全国一体化部长热达尔·维埃拉·利马(Geddel Vieira Lima),城市部长马尔西奥·福特斯(Márcio Fortes),社会发展和消除饥饿部长帕特鲁斯·阿纳尼亚斯(Patrus Ananias)。

【行政区划】全国共分26个州和1个联邦区。

各州名称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亚马孙,阿马帕,巴伊亚,塞阿拉,圣埃斯皮里图,戈亚斯,马拉尼昂,马托格罗索,南马托格罗索,米纳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奥伊,北里奥格兰德,南里奥格兰德,里约热内卢,朗多尼亚,罗赖马,圣卡塔琳娜,圣保罗,塞尔希培,托坎廷斯,巴西利亚联邦区。

州下设市,全国共有5564个市(2008年6月)。

【司法机构】根据1988年10月5日颁布的宪法,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高等司法院、高等劳工法院、高等选举法院、高等军事法院和各州法院行使司法权。

联邦最高法院由11名大法官组成,大法官必须是年龄在35岁以上、65岁以下的巴西公民,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批准后任命。

联邦最高法院院长吉尔马尔·门德斯(Gilmar Mendes,2008
年4月就任,任期两年)。

联邦总检察长罗伯托蒙泰罗古热尔桑托斯(Roberto Monteiro Gurgel Santos, 2009年7月就任,任期两年)。

【政党】截至2009年6月,在巴西高等选举法院登记的合法政党有27个,主要有:
(1)劳工党(Partido dos Trabalhadores——PT):主要执政党。

1980年2月成立,主要由城乡劳动者、工会领导人和知识分子组成,是巴西最大左翼政党,现有党员80多万人。

该党政治上主张实行改革,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经济上主张公平分配社会财富;对外
主张各国相互尊重、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主席里卡多·贝尔佐伊尼(Ricardo Berzoini)。

(2)巴西民主运动党(Partido do Movimento Democrático Brasileiro——PMDB):执政联盟成员。

1980年1月成立。

其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巴西民主运动,在军政府时期长期为唯一合法的反对党。

对内主张实行土改和保护民族工业,全面恢复民主制度。

对外主张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尊重各国自决权。

主席伊丽丝·德阿劳若(Iris de Araújo)。

(3)巴西工党(Partido Trabalhista Brasileiro——PTB):执政联盟成员。

1945年成立。

1964年军人政变后被迫停止活动。

1979年重新组建。

主席罗伯托·杰弗逊(Roberto Jefferson)。

(4)民主工党(Partido Democrático Trabalhista——PDT): 执政联盟成员。

1979年成立,前身为巴西工党的一部分,系社会党国际成员。

主张实行多党制,工会独立,实行土改,消除贫富不均和扶助中小企业。

对外主张民族独立,人民自决,同各民族和平相处和不结盟。

主席卡洛斯·卢皮(Carlos Lupi)。

(5)社会主义人民党(Partido Popular Socialista——PPS):执政联盟成员。

1992年1月,巴西的共产党宣布解散,以党主席罗伯托·弗莱雷为首的“现代派”决定改名成立社会主义人民党。

主席罗伯托·弗莱雷(Roberto Freire)。

(6)巴西共产党(Partido Comunista do Brasil——PC do B):执政联盟成员。

1962年从原“巴西的共产党”中分裂出来,将1922年3月25日作为建党日。

主要成员是城乡劳动者、青年学生和自由职业者。

1985年7月获合法地位。

主席若泽·雷纳托·拉贝洛(José Renato Rabelo)。

(7)进步党(Partido Progressista——PP):执政联盟成员。

原名巴西进步党,2003年4月更名。

1995年9月由改革进步党和进步党合并而成。

信奉基督教义,推崇自由、进步与社会正义。

主张在不损害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基础上,逐步推行改革开放。

在保障全国各地区、各阶层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正义和国家现代化。

主席弗朗西斯科·多内莱斯(Francisco Dornelles)。

(8)巴西社会民主党(Partido da Social Democracia Brasileira——PSDB):在野党。

1988年6月25日成立,由一批因对民运党不满而退出该党的人组成。

主张实行议会制,完善民主制度,鼓励外国投资,改革分配制度,消除贫富差别。

主席塞尔吉奥·格拉(Sergio Guerra)。

(9)民主党(Democrata——DEM):原“自由阵线党”,在野党。

1985年1月成立。

主要由原民主社会党内持不同政见者组织的“自由阵线”派成员组成。

1985年曾与民运党组成“民主联盟”联合执政。

对内主张建立民主制度,实行社会变革和国营企业私有化,改革分配制度等。

对外主张主权自决和平等。

主席罗德里戈·马亚(Rodrigo Maia)。

其他政党还有:基督教社会党(Partido Social Crist o)、共和党(Partido da Rep ública)、社会自由党(Partido Social Liberal)、民族动员党(Partido da Mobilizac o Nacional)、巴西社会党(Partido Socialista Brasileiro)、巴西共和党(Partido Republicano Brasileiro)、绿党(Partido Verde)等。

【重要人物】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总统,1945年10月27日生于巴西伯南布哥州加拉牛斯市。

小学文化程度。

车工。

1975
年和1978年两次当选圣保罗工会主席,曾领导反对军政府独裁的工人运动。

1980年2月,与一些工会领袖、学者和知识分子建立劳工党(PT),次年在劳工党“一大”上当选党主席。

1983年参与组建工会组织“劳工统一中心”(CUT)。

1986年当选全国立宪议会联邦众议员。

曾于1989、1994、1998年三次竞选总统落选。

2002年第四次参选获胜,2003年1月1日就职,成为巴第40任总统,也是巴历史上首位直选上台的左翼总统。

2007年1月1日连任,任期至2011年1月1日。

2001年5月曾以劳工党名誉主席访华。

就任总统后,2004年5月和2009年5月分别对华进行国事访问, 2008年8月来华出席奥运会开幕式。

已婚,夫人玛丽萨·莱蒂西娅·达席尔瓦(Marisa Letícia da Silva),有五个子女。

若泽·阿伦卡尔(José ALENCAR):副总统,1931年10月17日生于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姆里阿埃市。

曾获维索阿联邦大学、米纳斯吉拉斯州大学荣誉博士称号。

巴著名企业家,创办并经营米纳斯纺织集团(巴西最大纺织企业)、米纳斯北方建筑公司等五家知名企业。

1993年涉足政坛,1998年当选联邦参议员。

2002年作为劳工党总统候选人卢拉的搭档参加大选获胜,2003年1月1日就任巴西副总统。

2006年再次与卢拉搭档参加大选并连任,任期至2011年1月1日。

2006年3月以副总统和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巴方主席身份率团访华。

【经济】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10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8年统计),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

农牧业发达,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桔、玉米、鸡肉、牛肉、烟草、大豆等农产品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石化、矿业、钢铁、汽车工业等较发达,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世界上居于领先水平。

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近六成,金融业较发达,经济结构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1967-1974年,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10.1%,被誉为“巴西奇迹”,巴跻身新兴工业国行列。

上世纪80年代,受高通货膨胀困扰,经济出现停滞甚至严重衰退。

从90年代开始,巴西向外向型经济模式转轨。

1994年政府实施了雷亚尔货币稳定计划,有效解决了高通胀问题,经济恢复增长。

1999年发生严重金融动荡,经济衰退,货币大幅贬值。

其后,受国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巴经济连续几年增长缓慢。

2003年,卢拉执政后采取稳健务实的经济政策,控制通膨和财政赤字,鼓励生产性投资和工农业发展,市场信心得以恢复,巴经济开始走上稳定发展道路。

卢连任后,推出“经济加速增长计划”等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措施,巴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但2008年9月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巴经济增速放缓。

巴央行预测2009年经济增长0.8%。

2008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5万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197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1%
货币名称:雷亚尔(Real)
1雷亚尔=100分
汇率(2008年平均)1美元=2.3雷亚尔
通货膨胀率:5.9%
失业率:7.9%
【资源】已探明铁矿砂储量3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3.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巴29种矿物储量丰富,镍储量达世界总储量98%,锰、铝矾土、铅、锡等多种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0%以上。

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按当前消费量够全球使用800年。

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黄金矿和石棉矿。

煤矿探明储量101亿吨,但品位很低。

2007年以来,巴西在东南沿海相继发现大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

2008年生产原油1.2亿吨,出口3000万吨。

森林覆盖率为36.7%。

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

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

【工业】实力和工艺均居拉美首位。

上世纪70年代即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基础较雄厚。

2008年工业增长4.3%。

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建筑、纺织、制鞋、造纸、食品等。

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世界居于领先水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药品、食品、塑料、电器、通讯设备及交通器材等生产增长较快;制鞋、服装、皮革、纺织和机械工业等萎缩。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万吨):
2006年2007年2008年
铝160 165.4 166.1
粗钢3090 3380 3370
纸浆1110 1180 1200
汽车(万辆)261 297 321
【农牧业】可耕地面积约1.525亿公顷,已耕地4725万公顷,牧场1.77亿公顷,是全球最大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第二大大豆生产和出口国、第三大玉米生产国,玉米出口位居世界前五,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鸡肉出口国。

2008年农牧业增长5.8%,粮食总产量1.44亿吨。

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6年2007年2008年
稻谷1157.9 1131.59 1210.4
大豆5341.4 5839.18 5992
小麦487.3 223.37 603
玉米4251.5 5136.97 5874
杂豆347.1 333.98 304.8
棉花138.6 238.36 160
【服务业】 2008年增长4.8%。

主要部门包括不动产、租赁、旅游业、金融、保险、信息、广告、咨询和技术服务等。

【旅游业】据巴旅游部门统计,2008年巴接待外国游客502万人次,创汇57.8亿美元。

全国共有旅行社9000多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187万人。

全国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巴西利亚、伊瓜苏大瀑布、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和大沼泽地等。

【交通运输】公路运力占全国总运力的60.49%、铁路占24%、水路占13.86%、管道运输占4.46%、航空运输占0.33%。

铁路:巴西目前的铁路网总长度为29,798公里,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其中35%以上建于60年前。

铁路系统职工总人数21,269人,拥有机车1,587台,车厢55,472节。

巴西铁路运力居拉美首位,2003年货运量为1860亿吨公里。

公路:总长175.18万公里,其中联邦级公路74,681公里,铺好路面的公路仅16.5
万公里。

全国登记的各种车辆3660万辆。

水运:2006年水运总量6.9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350万个标准箱。

全国有82个港口,远洋货船126艘。

内河航线总长9403公里。

主要港口有:桑托斯、维多利亚、里约热内卢、帕拉那瓜和圣·路易斯等。

近年来,为适应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带动东北部地区经济发展,巴正在东北部地区兴建一批万吨级以上的深水码头。

空运:2008年全国机场客运总能力为1.13亿人次。

全国有36家航空公司,其中马里利亚(TAM)、戈尔(GOL)和里约格朗德(VARIG)三家主要公司经营国际和绝大部分国内
航线。

2008年10月,戈尔和里约格朗德公司合并为一家航空公司,戈尔航空侧重短途航线,里约格朗德航空运营远程航线。

2008年正式登记的飞行器有11857架。

全国通航城市150个,与世界主要地区均有定期航班。

全国共有机场2498个,其中私人机场1759个,公用机场739个。

主要国际机场为: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累西腓、马瑙斯。

【财政金融】受巨额债务的影响,巴财政收支长期赤字。

为摆脱财政赤字,巴政府从1999年起厉行增收节支,增加初级财政盈余。

2008年初级财政盈余1180.37亿雷亚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7%。

公共债务余额1.397万亿雷亚尔,占GDP的36%,创1999年以来新低。

巴西外汇储备2068亿美元,外债2001亿美元。

巴西银行:成立于1808年,是巴西最大的国家银行,在21个国家设有代表处。

2004年10月在上海开设办事处。

巴西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52年,主要职责为巴西大型基础设施和工程提供资金帮助。

【对外贸易】近年来,巴西政府对外贸政策作了重大调整。

摈弃以高额关税限制进口的保护主义,对出口进行奖励和补贴,鼓励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出口竞争机制,宣布开放市场,减免5000种商品进口关税。

1999年雷亚尔对美元贬值后,巴产品出口迅速增加,外贸形势逐步好转。

2008年,巴外贸再创新高。

近几年巴西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6年2007年2008年
进口913.96 1206.10 1732
出口1374.70 1606.49 1979
差额460.74 400.39 247
主要进口机械设备、电子设备、药品、石油、汽车及零配件、小麦等。

出口汽车及零部件、飞机、钢材、大豆、药品、矿产品(主要是铁矿砂)等。

2008年与各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亿美元):
名称进口出口总额
美国256 274 530
中国200 164 364
阿根廷132.6 176 308.6
德国120 88.5 208.5
【外国资本】目前在巴共有11400家外资企业,雇员170万人。

外国在巴主要投资部门为汽车、能源、通信、金融、冶金、化工、交通运输和机械等。

2008年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450.6亿美元,主要投资国是美国、卢森堡、荷兰、日本、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外资主要投向银行、能源和冶金等领域。

各国在巴投资的情况:(亿美元)
国名2006年2007年2008年
美国44.3368 60.3919 69.1795
卢森堡——28.5530 59.3732
荷兰34.9494 81.1613 46.2368
日本 6.4752 4.6463 40.9878
西班牙15.1374 21.6352 37.8747
法国7.4459 12.1440 28.5613
澳大利亚—— 4.9377 11.5343
德国8.4827 17.5678 10.3657
葡萄牙 3.003 14.6808 10.2591
英国 3.9518 10.0354 6.41
意大利 2.0073 2.5898 3.2627
【著名企业】(1)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 1953年10月成立,负责国家在石油领域的垄断经营。

1997年8月,政府颁布法令,允许私人和外资参与该公司经营,打破国家对石油领域垄断,但巴西石油公司仍为巴境内最大的石油企业。

2008年,公司拥有油(气)井13174口,生产平台112个,炼油厂16个,输油(气)管道25197公里,各类油轮189艘(其中自有54艘),定点加油站5998个。

除巴西本国外,还在安哥拉、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古巴、厄瓜多尔、美国、英国等国经营业务。

公司总部设在里约热内卢。

2008年,公司平均日产原油、天然气197.8万桶,天然气42.2万桶,年收入2.1511亿雷亚尔,净利润3298.9万雷亚尔。

(2)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 世界第四大民用飞机制造企业和巴西主要出口创汇企业之一,在生产120座以下支线飞机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成立于1969年,1994年
实行私有化。

目前国家持股0.8%,但拥有否决权。

主要产品为ERJ-145系列和E170/190系列支线喷气客机、“超级大嘴鸟”螺旋桨战斗机等。

同以生产“幻影”战斗机闻名的法国达索航空工业集团有合作关系。

总部在圣保罗州的圣若泽多斯坎普斯市,同时在美国、法国、葡萄牙、中国和新加坡设有办公机构和客户服务中心。

2008年,全公司共有员工23509人,当年交付飞机204架,累计储备订单总价值209亿美元,净利润约1.86亿美元。

(3)淡水河谷公司(VALE) 1942年成立,世界第三大矿业集团,最大铁矿砂和球铁矿生产企业。

1997年巴政府将公司私有化后,公司盈利不断上升,经营规模逐步扩大。

除传统的铁、铝、锰、黄金等矿产品外,还将业务拓展到铁路、水路运输、热力发电和金融证券等领域。

公司在上海设有办事处,同上海宝钢有在巴西合资开发铁矿砂的合作项目。

2008年铁矿石产量达3.016亿吨,净利润212.8亿雷亚尔,同比增长6.36%,创历史新高。

【人民生活】巴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福利政策。

2008年,政府设定的最低月工资为415雷亚尔。

巴贫富悬殊很大,2006年全国贫困人口为3615万,占总人口的19.31%。

据统计,全国共有医院5864所,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3.11张。

还有63662个卫生站等卫生服务机构,平均每千人拥有2.08名医生。

2008年巴人均预期寿命72.57岁,新生儿死亡率26.67‰。

1980年至2005年6月,巴艾滋病患者累计371827人。

【军事】巴军队分为海、陆、空三个军种,分别建立于1823年12月11日、1648年8月25日和1940年10月23日。

总统为三军最高统帅,武装部队各军种司令、参谋长和总统府机关安全办公室主任协助总统制定有关军事政策和处理军务。

1999年8月,巴政府将原海、陆、空三部合并,成立国防部。

巴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一年。

2008年三军总兵力37万人,其中陆军23.8万人,海军6.23万人,空军6.74万人。

自1947年起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十大维和人员派遣国之一。

巴有约1.2万名士兵在海外执行维和任务。

【教育】教育体系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级,基础教育又分初级教育和中等教育。

初级教育相当于我国的小学和初中,中等教育相当于我国的高中。

高等教育指各类大学,学制一般为四年。

据巴西教育部2005年统计,全国各类学校20.7万所,其中联邦学校208所,州立学校3.37万所,市立学校13.78万所,私立学校3.55万所。

全国初级学校在校学生约3353万,中等教育学校在校学生约903.2万,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约70.56万。

据统计,2003年巴共有高等教育机构1859所,其中大学163所,在校生共计388.8万。

著名高等学府有圣保罗大学、坎皮纳斯大学、巴西利亚大学、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等。

巴西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6-14岁),对贫困生入学实行国家助学金制度。

2007年,6-14岁儿童入学率为97%,成人识字率90%。

【新闻出版】2006年全国日报有532种,发行量在15万份以上的主要报纸有:《圣保罗页报》、《圣保罗州报》、《环球》、《号外》、《零点》、《人民邮报》等。

2005年全国杂志3651种,主要杂志有:《请看》、《时代》、《这就是》等,均为周刊。

全国有广播电台4305家,大多为私人所有。

巴西广播公司为官方电台。

大型电视台有七家,节
目播放时间从早6时至次日晨3-4时,全国覆盖面达99.77%,并通过卫星向美洲、欧洲主要国家和日本传送节目。

“环球台”为全国最大私营电视台,其他较大的私营电视台有“巴西电视网”和“纪录”等。

政府管理的有两家,即国家电视台和教育电视台。

上述电台和电视台均使用葡萄牙语。

【对外关系】奉行独立自主、不干涉内政、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和平解决争端和友好共处的对外政策。

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积极促进和深化南共市发展,并以之为依托,联合安共体,推动成立南美国家联盟。

大力推动南美及拉美一体化进程。

主张加强联合国作用,积极推动安理会改革和扩大,争当常任理事国。

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强烈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反贫困合作,设立全球反贫困基金。

重视与发展中大国合作,主张构建发展中大国合作机制,积极参与“G8+5”对话会,倡导成立“印度—巴西—南非三国论坛”,努力推动“金砖四国”对话。

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间的协调与合作,维护共同利益。

巴与15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是里约集团创始国之一,南方共同市场、七十七国集团和十五国集团成员国,不结盟运动观察员。

【同我国的关系】 1974年8月15日与我国建交。

建交以来,中巴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

两国已互为对方在各自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巴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项目成为南南高科技合作的典范。

1993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2008年,胡锦涛主席和卢拉总统在日本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期间三次举行双边会晤。

2009年1月和2月,杨洁篪外长和习近平副主席先后访巴。

2009年4月,胡锦涛主席和卢拉总统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伦敦金融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晤。

2009年5月,卢拉总统对华进行第二次国事访问。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巴贸易额485亿美元,再创历史纪录,比2007年增长63.2%。

其中中方进口297.5亿美元,出口187.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4.9%和62.2%。

中方主要出口机电产品、医疗设备、矿物燃料、有机化学品、汽车零件和钢铁制品等;进口铁矿砂、大豆、豆油、原油、钢材板材、纸浆等。

截至2008年底,我在巴非金融类实际直接投资2.2亿美元,主要涉及采矿、木材加工和家电组装等项目。

巴在华实际投资2.8亿美元,主要涉及支线飞机制造、压缩机生产、煤炭、房地产、汽车零部件生产、水力发电和纺织服装等项目。

中国驻巴西大使:邱小琪
馆址:SES-Av. das Na es,Lote 51,CEP:70443-900, Brasília DF,Brasi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