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三单元第六课砖和陶瓷同步训练(I)卷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砖瓦和陶器、瓷器》习题——第2课时

《砖瓦和陶器、瓷器》第2课时习题一、基础题1.填空(1)砖瓦、陶瓷是用粘土烧制成的,用黏土制成的泥坯很容易(),但泥坯经过(),粘土的()发生了改变,就变成了坚固的砖瓦了。
(2)()、()使得砖瓦与陶瓷的性质相差很大。
2.判断(1)陶器、瓷器都是珍贵的工艺品,我们很少见到。
()(2)砖瓦和陶器、瓷器都是用不同的黏土烧制而成的。
()(3)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燃料。
()(4)砖瓦和陶器、瓷器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它们的硬度是相同的。
()(5)在烧制砖和陶瓷的前后过程中,主原料黏土的性质没发生变化。
()(6)砖与陶瓷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影响环境。
()二、综合题1.选择(1)卫生间一般都铺瓷砖而不用木地板,其原因是()。
A.瓷砖比木地板干净B.瓷砖便宜C.瓷砖的瓷面防水性能好(2)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不是用陶瓷做成的()。
A.碗B.茶壶C.筷子D.花瓶(3)在区别砖与陶瓷时,我们可以采用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的方法,表面有光泽、光滑而且声音清脆的是()。
A.砖B.无法分辨C.陶瓷三、提高题1.简答题(1)简述砖的烧制过程?参考答案四、基础题1.填空(1)破裂加热性质(2)原料不同烧制的温度2.判断(1)×(2)×(3)√(4)×(5)×(6)×五、综合题1.选择(1)C(2)C(3)C六、提高题1.简答题(1)答:1.用黏土制砖胚;2.晾干砖胚;3.烧制砖胚;4.搬运制成的砖。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 第6课 砖瓦和陶器瓷器 ∣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第6课砖瓦和陶器瓷器∣教科版⒍砖和陶瓷一、教材简析:本课共三局部。
第一局部:砖和陶瓷这局部主要是让先生了解砖和陶瓷是应用较普遍的资料。
经过观察这两种资料制造的物品,激起先生们对探求砖和陶瓷这两种资料的兴味。
教科书第59页的记载单,要求先生对砖和陶瓷停止描画,是对先生定性描画才干的再次训练,也是了解先生有关这两种资料已有阅历的一种手腕。
第二局部:研讨砖和陶瓷的性质在这局部中,组织引导先生运用前面4课观察资料的技艺来观察砖和陶瓷的硬度、吸水性、柔韧性以及在水中的沉浮才干。
经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使先生们对砖和陶瓷这两种资料的特性有一定的看法,并且要可以描画出砖和陶瓷的特点。
教员在这局部的教学中要充沛观察先生的探求状况,这是评价前面教学效果的好机遇。
第三局部:黏土的变化在前两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之上,先生能够会提出〝砖和陶瓷又是什么资料制造的呢?〞这一局部的学习是要让先生了解制造砖和陶瓷的进程发作的变化。
在这局部中,教员可以组织先生观察、比拟制造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
先生们会发现制造砖的黏土在颜色、颗粒、硬度等方面,与制造陶瓷的黏土有比拟大的区别,比拟清楚的区别是制造砖的黏土颗粒很粗糙,而制造陶瓷的黏土比拟细腻。
但最主要的是烧制后的砖和陶瓷性质与黏土有了很大的差异,这说明黏土的性质发作了变化。
二、教学背景:在这课中,先生将探求砖与陶瓷这两种资料的特性。
在生活中,用砖与陶瓷这两种资料制造的物品是比拟普遍的。
砖主要用于各种修建,是高楼大厦主要运用的修建资料之一。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饭用的碗,各种各样的花瓶、茶壶、储物罐等都是用陶瓷制造的。
在这之前,先生曾经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检测资料的硬度、沉浮状况、柔韧性和吸水性。
本节课,先生要运用学到的探求技艺,观察砖与陶瓷的硬度、沉浮状况、柔韧性、吸水性等特性。
可以说这课是前面几课学习效果的运用,经过本课的学习教员可以检测先生前面5课的学习状况。
教科书还引见了在制造砖和陶瓷的进程中黏土发作的变化,这是希望先生知道人工资料在制造进程中经常要阅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资料的功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个______________。
2.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_________的,地是_________的。
3.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______________,然后看到______________。
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
4.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______________形的。
5.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____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厂______________的观点。
6.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__。
7.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__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的形状。
二、判断题。
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2.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来浑天说思想,即天似鸡蛋,地似蛋黄。
()3.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4.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期。
()5.我们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无法验证地球的形状。
()6.麦哲伦航海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7.关于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说“是正确的。
()8.太阳、月球和地球都是球体。
()三、选择题。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地球是球形的是()。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2.1961年苏联宇航员()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中观察到地球。
A.杨利伟B.费俊龙 C尤里·加加林3.在研究“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时,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了它是在()上移动;先观察到船模帆的顶部,之后又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他是在()上移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测试卷(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把普通纸的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这就是一种( )材料。
A. 组装B. 联合C. 复合2.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方法。
A. 看B. 摸C. 刻划3.下列图形中,()是回收标志。
A. B. C.4.()材料不太适宜用来制作椅子。
A. 玻璃B. 竹子C. 木材D. 塑料5.如图,塑料能做成各种各样的勺子,是利用了塑料的()性质。
A. 可塑性B. 不易降解C. 不导电6.下列物品中,柔韧性最好的是()。
A. 木条B. 金属条C. 塑料条7.比较两种材料软硬最简便的方法是()。
A. 折一折,不容易折断的硬一些B. 放在一起比比谁厚,厚的硬一些C. 相互刻画一下,不容易被刻出划痕的材料硬一些8.下列材料埋在地下不容易腐烂的是()。
A. 牛皮纸B. 木头C. 塑料9.()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
A. 塑料B. 纸C. 木头D. 陶瓷10.材料()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A. 硬度B. 延展性C. 导热性11.金属容易拉成丝或打成薄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
A. 导电性B. 光泽C. 延展性12.关于瓷器和砖的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 瓷器不会吸水,而砖会吸水B. 制作瓷器的黏土比较粗糙,而制作砖的黏土比较细腻C. 瓷器比较软,而砖比较硬二、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13.砖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他们的硬度也一样。
()14.在水中沉的物体有可能在油中浮。
()15.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
()16.可乐瓶、报纸、废纸等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17.材料的硬度越大,通过刻画,别的物体就越难在它表面留下划痕。
()18.我国古代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
()19.塑料在生活中使用很广泛,都可以重复使用。
()20.铝可以做成饮料瓶,主要利用了金属的坚硬性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个地方在短时间里的大气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的情况是()。
A.天气B.气候C.天气日历2.“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中描述的天气是()。
A.雨天B.雪天C.打雷3.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天气会商②数据收集③气象员做出预报④生成数值天气预报⑤发布天气预报A.②④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4.我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观察记录气象数据的气象学家是()。
A.张衡B.竺可桢C.徐光宪5.我的家乡“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描述的是()。
A.天气B.气候C.湿度6.()的单位用摄氏度(℃)表示。
A.气温B.质量C.降雨7.奇奇放学回家时发现路旁柳树的纸条被风吹得统一飘向了西边,他判断现在刮的是()。
A.西风B.东风C.南风8.奇奇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个简易雨量器,并用它收集了24小时的降雨,高度为10毫米,体积为65毫升,则降雨量应被记为()。
A.10毫米B.65毫升C.都可以9.妙妙根据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风向标,他拿着风向标在操场上进行了多次测量,最终确定今天刮的是东风,请问风向标的箭头应该指向哪个方向?()A.西B.东C.南10.探究小组的成员们接到了一个探究任务——测量气温,但他们不太确定要把气温计摆放在哪里,请你为他们选出最合适的地方。
()A.室内、阴凉通风处B.室外、向阳通风处C.室外阴凉通风处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1.测量降水量可以用测量;测量风向可以用测量;测量风速可以用测量。
1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是指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
13.北面吹来的风叫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叫风。
当你面向北方站着,风从你的背面吹来,则此时的风向是。
14.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叫;测量体温的叫;测量水温的叫。
15.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降雨量的单位是。
三上科学第三单元6

了解人工材料,自由发表见解
观看多媒体课件,辨认这些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是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砖和陶瓷。
小组活动
组内交流,选取研究方法
观察物品,制定实验方法
分组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根据对硬度、吸水性、柔韧性以及在水中的沉浮能力的研究来初步认识砖和陶瓷的特性
是否易折弯
砖
陶瓷
4、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教师巡视指导)
5、请整理好实验记录,准备汇报。(分组交流汇报研究结果)
四、黏土的变化
1、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交流想法)
2、(展示两种不同的黏土)原来是用它们制作而来的,那又是怎么制作的呢?想不想知道?
3、(多媒体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
年级和单元名称: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6 砖和陶瓷
课时:1
总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
上课教师
课题名称
6 砖和陶瓷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科学词汇:性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人工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新的情境。
科学方法:实验观察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核心价值观: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5 页
教科版科学三上第三单元第六课砖和陶瓷同步训练(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
一定是最棒的!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砖与陶瓷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
A . 砖沉水陶瓷浮在水面上
B . 陶瓷沉水砖浮在水面上
C . 都沉水
D . 都浮在水面上
2. (2分)卫生间一般都铺瓷砖而不用木地板,其原因是 ( )
A . 瓷砖比木地板干净
B . 瓷砖便宜
C . 瓷砖的瓷面防水性能好
3. (2分)用铁钉在砖和陶瓷上划痕 ,有痕迹的是( )
A . 砖
B . 陶瓷
C . 都有
D . 都没有
4. (2分)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不是用陶瓷做成的( )
第 2 页 共 5 页
A . 碗
B . 茶壶
C . 筷子
D . 花瓶
5. (2分)在区别砖与陶瓷时,我们可以采用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的方法,表面
有光泽、光滑而且声音清脆的是( )
A . 砖
B . 无法分辨
C . 陶瓷
二、 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6. (2分)砖主要用于建筑,是高楼大厦主要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
7. (2分)小明家里的瓷砖面沾上水后,水很快被吸干了,这说明他家的瓷砖质量很
好。( )
8. (2分)在烧制砖和陶瓷的前后过程中,主原料黏土的性质没发生变化。( )
9. (2分)砖与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
影响。( )
10. (2分)烧砖一般经过用黏土制砖坯、砖坯被晾干、烧制砖坯和搬运制成的砖的过
程。
三、 填空题 (共4题;共12分)
11. (9分)填空
(1)________和________是用特殊的黏土烧制成的。
(2)从光滑程度看,陶器比瓷器更________一些。
第 3 页 共 5 页
(3)用黏土制成的砖坯很容易________,砖坯经过________,黏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就变成了坚固的________。
(4)砖瓦、陶器瓷器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和其它________会
对环境产生影响。
12. (1分)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陶瓷是用一种________制造的,也必须经过
烧制。
13. (1分)________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
响。
14. (1分)砖的主要用途是盖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________。
四、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 (5分)小强说可以用砖坯盖房子,又省时又省钱。请问他这种观点对吗?请解释
原因。
第 4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6-1、
7-1、
8-1、
9-1、
10-1、
三、 填空题 (共4题;共12分)
11-1、
11-2、
第 5 页 共 5 页
11-3、
11-4、
12-1、
13-1、
14-1、
四、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