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和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马学敏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完整篇.doc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成吉思汗和鹰》是面对错误主题单元的第二篇主体文章,讲了成吉思汗一怒杀鹰又后悔的故事,告诉人们:人在盛怒的时候处理事情往往会发生错误而追悔莫及的道理。
从文本的语言来看,描写通俗生动,易于理解;从文本包含的人文教育来看,贴近生活,符合现实。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五年级的小学生都或多或少地犯过错误,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一定会与课文所要烘托的主题产生共鸣。
其次了解有关成吉思汗的背景及草原上有关鹰的资料,是感悟文本的基础。
教师应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
从读书方法的角度去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默读、速读、浏览、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多种读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换位思考法、情景创设法教学目标:1.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如:气急败坏、小心翼翼、自言自语。
注意积累语言。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换位思考体会成吉思汗心理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抓住鹰四次撞翻成吉思汗杯子这个情节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进一步感悟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教具:课件教学过程:㈠回顾课文,整体感知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成吉思汗和鹰》,现在哪一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根据情况随机引导学生,要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刚才这位同学将这个故事简略的讲给大家听了,那现在和老师一起根据曲线图来再回顾一下故事的发生、发展情况。
同学们,在这个故事中,你觉得最吸引人的情节是什么?如此一只和主人相濡以沫的鹰,它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惹怒主人,招来杀身之祸呢?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文本,细细品读。
(二)、抓重点段,品文悟情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9 23自然段1、找一找:找出成吉思汗动作、语言以及鹰的动作的语句?2、画一画:画出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最新《成吉思汗和鹰》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成吉思汗和鹰》优秀教案(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成吉思汗和鹰》是“面对错误”主题单元的第二篇主体文章,讲了成吉思汗一怒杀鹰又后悔的故事,告诉人们人在盛怒的时候处理事情往往会发生错误而追悔莫及的道理。
从文本的语言来看,描写通俗生动,易于理解;从文本包含的人文教育来看,贴近生活,符合现实。
基于教材的特点、语文素养培养的一般规律,执教本课的主要目标可以确定为: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这句话的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心理的变化。
3.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思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始终站在引领者的角度上辅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引领学生展开品读、研究。
把体验阅读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自我感悟,让学生体会到“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体现“语文”源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教学观点。
本课教学可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整体感知,读通读熟教材,理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思路以及概括文本的内容为主要目标;第二课时以有感情的朗读为主要手段,通过内化吸收,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一、回忆文章主要内容导入1、抽生回忆主要内容2、简单地讲成吉思汗犯了什么错?板书:杀救3、引读PPT难怪他会大声喊到:“那鹰救了我的命!可我是怎么回报它的呢?我把它杀了呀!”二、品读准备1、鹰读是如何救的成吉思汗?哪些段落写鹰救他的过程?2、那是怎样的一幕一幕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感受那扣人心弦的一次又一次矛盾冲突。
出示自学提示:⑴请同学们自由读9~18自然段.⑵横线画出鹰每一次救成吉思汗的句子并标出序号,用三角型标出鹰打掉成吉思汗水杯那一瞬间的动作。
波浪线勾画出成吉思汗心情变化的语句,用“☉”标出心情变化的词语。
小学五年级语文《成吉思汗和鹰》优秀教案(精选6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成吉思汗和鹰》优秀教案(精选6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成吉思汗和鹰》优秀篇1《成吉思汗和鹰》写伟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猎时因口渴难忍,当他艰难地找到水后,鹰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射死了鹰,当他发现鹰是他的救命恩人时懊悔莫及。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成吉思汗和鹰》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成吉思汗和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的内心世界的变化。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读促悟,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剖析重点词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把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伟人和身边普通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四次接水时都被鹰撞翻了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冷静。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回顾旧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成吉思汗和鹰》,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哪一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吉思汗和鹰》的故事。
板书课题。
3、现在快速读课文,思考:成吉思汗是个怎样的人?鹰又是怎样的鹰?成吉思汗和鹰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4、说一说对成吉思汗、鹰及他们之间关系的想法。
我们都知道这只鹰是成吉思汗最喜爱的鹰,也是一只训练有素的鹰,它是成吉思汗的宠物,也是他的朋友,可为什么成吉思汗要把它给杀了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杀掉鹰?下面我们就来细细研读文本。
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1、请默读课文,快速找到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引言本教学设计将介绍成吉思汗和鹰的教学内容,并提供相关教学策略和活动。
该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和动物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成吉思汗的生平和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了解鹰这种动物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资料和图书等资源,对成吉思汗和鹰进行介绍和讨论•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分享意见和合作探索•设计观察任务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学步骤第一步:成吉思汗的故事(30分钟)1.利用多媒体资料或课堂展示板等,简要介绍成吉思汗的生平和对于世界历史的重要影响。
2.引导学生讨论成吉思汗如何统一蒙古和建立庞大的帝国。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吉思汗的领导能力和他所采取的战略。
第二步:鹰的特点和适应能力(30分钟)1.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鹰的特点,如锋利的爪子、敏锐的视力和高速飞行等。
2.引导学生讨论鹰是如何适应不同环境、捕食和保护自己的。
3.引导学生思考鹰的特点如何与成吉思汗的领导能力联系起来。
第三步:小组合作学习(30分钟)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2.指定一个小组领导者,负责组织讨论和活动。
3.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议题,如成吉思汗的领导风格或鹰的狩猎技巧,并准备一个小组报告。
第四步:小组展示和讨论(30分钟)1.每个小组进行小组报告,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
2.安排时间让其他小组提问和讨论报告内容。
3.鼓励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可以提出不同观点和挑战他人的想法。
第五步:实践活动(30分钟)1.设计一个实践活动,如团队拼图游戏或解密游戏,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每个小组完成活动,并讨论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情境。
结束语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成吉思汗和鹰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与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联系起来。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成吉思汗和鹰》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成吉思汗和鹰》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这句话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心理的变化。
3、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思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始终站在引领者的角度上辅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引领学生展开品读、研究。
把体验阅读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自我感悟,让学生体会到“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体现“语文”源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教学观点。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整体感知,读通读熟教材,理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思路以及概括文本的内容为主要目标;第二课时以有感情的朗读为主要手段,通过内化吸收,体会成吉思汗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你对成吉思汗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2、板题、读题。
3、检测生字。
4、师:本课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你认为学习本文要掌握什么知识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掌握这些知识?二、初学课文,理解内容1、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读通全文。
了解文章大意。
2、相机引导分段。
(知道这则故事全文按照故事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可把文章分成五部分。
3、学习第一、二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杰出狩猎宠鹰走散穿行2、看图,根据画面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1、默读课文,运用学过的学习方法画出情节曲线.2、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内容,指导读书,体会人物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自由读段落,(课件出示)思考:这部分内容中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受最深?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在旁边做上批注。
(板书:无可奈何)(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把自己的个性理解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2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陈丽群一、教材分析文章主要写伟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猎时因口渴难忍,四处找水解渴,当他艰难地找到水后,鹰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射死了鹰,当他发现鹰是他的救命恩人时懊悔莫及,顿悟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这是一则发生在伟人身上的故事,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人文因素很浓。
二、学生分析文中故事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但文章的故事性很强,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可读性也很强,因此,让学生充分地读、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心情变化是本课教学的好方法。
三、教学目标1.理解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的道理。
2.认识1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四、教学重点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一生驰骋疆场,被毛泽东同志亲切地称为“一代天骄”的伟大人物,他就是——成吉思汗。
2.谁能谈谈你对成吉思汗的了解?[出示课件,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击成吉思汗的资料。
]4.出示作战图片:而战场上,总有一只雄鹰伴随成吉思汗身旁,形影不离。
通过预习课文,你对这草原上的雄鹰又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根据课文简练回答,抓住“鹰是被训练用来打猎”,“寻找猎物”即可] 师:是的,应以是蒙古勇士的左膀右臂,是草原上正义的象征。
它与蒙古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成吉思汗和他宠爱的鹰的故事。
二、初学课文,理解内容1.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用书本上的金钥匙的方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
成吉思汗和鹰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成吉思汗和鹰的关系怎么样?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并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大声读、默读、合作读)学生发言,老师补充总结。
①成吉思汗带着鹰去打猎,归途口渴,发现泉水,成吉思汗接水喝却被鹰几次三番地撞翻水杯,成吉思汗一怒之下射杀了鹰,而鹰却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品词品句的学习,体会成吉思汗四次接水时都被鹰撞翻的复杂心理变化,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刻划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懂得遇事要冷静,否则将酿成大错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宠爱有加的鹰,最后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呢?(生:被成吉思汗杀了)从文中勾出语句。
抽生说,再大屏全班齐读。
(成吉思汗气急败坏,他摘下弯弓••••••)你读出了几层意思?(鹰死得很惨、成吉思汗很生气-“气急败坏”)读出这两层意思。
理解:气急败坏师:是什么事情令成吉思汗气急败坏,把自己深爱的宠鹰杀了?请从9-18自然段中寻找答案3、师:默读9-18自然段,勾画出描写鹰每一次打掉成吉思汗水杯那一瞬间的动作和成吉思汗心情变化的词语,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如果学生有难度,就先说你勾描写鹰的动作的词语有哪些?描写成吉思汗动作的词语有哪些?还有他的语言描写)生:学生自读,抽生交流讨论谁来汇报鹰的作法?谁来汇报成吉思汗的表现?(生:鹰的动作越来越猛烈、成吉思汗越来越着急生气)。
追问: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的?预设:学生说到鹰的动作猛烈,教师要启发学生透过猛烈的动作,看到鹰怎样的内心想法?这么聪明的鹰,听不到主人的话、不明白主人的意思吗?为什么还三番五次给主人添乱,由此得出这是一只多么忠诚的鹰!提示方法:作文中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
师:成吉思汗为什么越来越生气以至到最后气急败坏?(除了鹰一次又一次打掉杯子,还与他这次打猎收获不好、当时天气炎热、口渴得厉害、水来得不易、鹰不听主人劝告等方面有关)预设:如果学生不能说到后面几个方面,教师提示学生练习前面打猎的情况和当时的天气、环境综合考虑。
提示方法:联系前文思考、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师: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后作出了怎样的决定?(再读: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师:面对这只悲惨死去的鹰,他还不足以泄愤,还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这就是你的下场。
成吉思汗和鹰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成吉思汗和鹰第二课时张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成吉思汗射杀鹰的教训,懂得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对待错误要认真反省,总结教训。
2.学习通过言语、动作描写表达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四次接水时都被鹰打翻了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言语、动作描写表达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感到很高兴,哎呀,可是老师的记忆力不好,谁来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成吉思汗和鹰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师总结成吉思汗杀鹰鹰救成吉思汗)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成吉思汗和鹰》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读9——18自然段,用“△”标出鹰每次打翻成吉思汗水杯那一瞬间的动作,用“——”画出成吉思汗的心情。
2.独立完成导学单上的表格。
3.师展示2——3人。
(其他同学补充:从哪里体会到的或者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出在课文中的第几自然段)4.分析课文(每次出现时的情景)鹰第一次打翻水杯出现在课文中的第10自然段,成吉思汗看到水的时候,他高兴极了,从猎袋里拿出一只水杯,去接慢慢滴下来的水,心想:他花了很长时间,准备一饮而尽,想象一下鹰看到这个情景会怎么说?(生想象补充)突然“嗖”的一声水全洒在地上。
成吉思汗抬头一看,原来是他那只宠爱的鹰干的,他觉得很奇怪,这个时候他会怎样想呢?(生想象补充)但是这只鹰一直在他的上空盘旋,因为它发现了什么?(生想象补充)鹰第二次撞掉成吉思汗的水杯出现在第13自然段,想象:成吉思汗拿起水杯,这只鹰又俯冲下来,它俯冲时心里又怎样想?(生想象补充)假如你是成吉思汗你有点生气了,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想?(生想象补充)成吉思汗又接了一次,鹰更加急切的呐喊道:?(生想象补充)5.总结课文鹰四次打翻成吉思汗的水杯,成吉思汗气急败坏,齐读15——18自然段,读到“这就是你的下场”时,你觉得这只鹰对主人怎么样?(忠诚)成吉思汗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如何?(冲动)当他明白真相后,他会感到怎样?(后悔)所以他得到了一个教训: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吉思汗和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九册
灵武市第二小学马学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这句话的含义。
理解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鹰每次打翻水杯时成吉思汗心理发生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鹰每次打翻水杯时成吉思汗心理发生的变化。
难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关键句引课
1、课件: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齐读)
2、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板书:为什么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事情?)
3、这句话是谁说的?板书课题齐读
二、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抓住重点段落
1、指名交流:成吉思汗对他的鹰做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射杀
成吉思汗和这只鹰的关系怎样?板书:宠爱
2、是什么原因让成吉思汗射杀了自己的宠鹰?
3、找找哪些段落重点描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被鹰打翻的事。
(9—18自然段)
三、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1、课件:第9自然段。
指名读句子。
交流:他是谁?他为什么高兴极了?
学生会从7、8自然段中找到原因。
抓住“多希望”、“一滴一滴”,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总结学习方法:(1)联系上下文, (2) 把自己当作文中的角色。
3、半扶半放学习9---12自然段
请你用我们刚才用的这两种学习方法,想想鹰第一次打掉水杯前是怎样想的?成吉思汗的水杯被第一次打掉后是怎样想的?
课件出示9---12自然段,在句段中做提示。
指名交流。
板书:打掉不生气
4、课件出示13—18自然段,在句段中做提示。
请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先自己在书中做批注,写出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接水和打翻水时,鹰心里想什么,成吉思汗心里
想什么的句子,然后在4人小组内交流。
全班指名交流。
随即理解“俯冲”、“撞翻”、“气急败坏”。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9---18自然段。
四、升华认识,汲取文本精华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鹰?一位什么样的朋友?
2、而成吉思汗却犯了怎样的错误?
3、得知真相的瞬间,成吉思汗是这样的?引读22自然段。
他为什么愣住了,为什么忘记了口渴?
4、那么成吉思汗是怎样对待错误的呢?读读23自然段。
交流:他承认错误了没有?他又是如何补救他的错误的?
所以,成吉思汗说“我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
5、小结:成吉思汗面对错误的发生,他“懊悔不已”,但是没有一味的“苦恼”,而是积极面对:不找借口,积极弥补过失,并善于从错误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伟大人物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人是因为他们能不断总结经验,特别是吸取教训!这多么令人感到震撼呀!
五、总结、延伸
1、说说为什么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事情?(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谈谈)
2、那么你知道人在生气或发怒时怎样做了吗?
所以,当你在生气或发怒时请记住成吉思汗的这句话——
“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
六、拓展作业
1、学习了《成吉思汗和鹰》的故事,你一定有很深的认识和感想,认真组织语言写一篇心得。
2、搜集不同的人面对不同错误采取不同态度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