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材料教案2

合集下载

《汽车材料》教案

《汽车材料》教案

《汽车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汽车主要材料的性能和应用3. 了解新型汽车材料的研发和发展趋势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内容1. 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金属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3. 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4. 新型汽车材料的研发和应用5. 汽车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2.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中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实例3. 小组讨论法:探讨新型汽车材料的研发和可持续发展4. 实践操作法:参观汽车制造企业,了解汽车材料的实际应用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汽车材料》2. 课件: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应用3. 案例资料:汽车制造企业相关信息4. 实践基地:汽车制造企业或实验室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汽车材料在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讲解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3. 案例分析:分析汽车中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实例4. 小组讨论:探讨新型汽车材料的研发和可持续发展5. 实践操作:参观汽车制造企业,了解汽车材料的实际应用6. 总结:强调汽车材料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型汽车材料的设计方案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材料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汽车材料应用实例的分析能力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新型汽车材料研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4.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汽车材料实际应用的认知和观察能力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材料展览会,了解行业最新动态2. 邀请汽车材料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3. 开展汽车材料创新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实践能力八、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持续改进教学方法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提高教学质量3.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更新教案内容,保持教学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九、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材料》2. 课件: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应用3. 案例资料:汽车制造企业相关信息4. 实践基地:汽车制造企业或实验室5. 在线资源:汽车材料相关论文、新闻、视频等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2. 教学进度:按照教案内容依次进行,每节课时完成一个章节的教学3. 教学周期:2个月4. 考试安排: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综合掌握程度十一、教学难点与解决方案1. 教学难点:汽车材料的专业术语和性能指标理解解决方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理解专业术语;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直观感受性能指标。

汽车工程材料教案

汽车工程材料教案

教案一、课题:第一章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二、教材分析:本章是《汽车材料》第一次课,是属于基础性知识,在教材的安排上是符合认知的过程三、(1)基础知识:掌握强度与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金属疲劳概念(2)能力培养:通过本次学习,培养学生在生产和生活中树立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教学难点:屈服强度和金属疲劳概念五、课型:综合型六、教学方法:讨论+讲授七、教具:铁钉、铁片、铝片等,多媒体幻灯片八、课时:2九、教学过程:第一节课:第一章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板书)一)、组织教学:安定课堂教学秩序二)、请同学们回顾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你所知道的汽车材料有哪些?2)汽车材料的选用与环境有关吗?三)引入新课:(一)、汽车材料分类:1、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合金2、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3、汽车运行材料---燃料、润滑剂、工作液(板书)(二)、金属材料性能:(分组讨论每组给出答案,老师点拨)1、使用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其他性能2、工艺性能----压力加工性能、铸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热处理(板书)(三)、1、力学性能定义: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又称机械能。

2、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抗疲劳性(板书)(四)、两个概念:(板书)1、强度---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2、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产生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五)、同学分组讨论你们所知的外力(载荷)指的是哪些?并指出实例(六)强度有关知识:(请同学描述你所知的强度)(板书)(1)强度的大小用应力表示,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必然在材料内部产生与外力相等的抵抗力,即内力。

(2)单位截面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3)用符号σ表示,σ=F/S(4)单位:Pa(5)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的指标有;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27 汽车材料 教案:固溶体教案

27 汽车材料 教案:固溶体教案

《汽车材料》教案任课教师:课程名称:课程代码:上课班级:专业:总学时:周学时:学期:202 ~202 学年第学期汽车材料教案教学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前课知识1、两种晶粒长大方式;2、细化晶粒的三种方式。

三、导入新课无论是平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生产中,合金用得多还是纯金属用得多?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的强度高,而塑性较低?导出:合金使用最多,纯金属用得很少;合金的结构与纯金属有较大差异,所以其力学性能差别较大。

四、新授课第六节固溶体1.合金的基本概念合金: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组元:组成合金的独立的最基本单元。

例如:元素、稳定化合物。

如:Fe-C合金中,Fe、C均为组元。

相: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相同,且有界面与其它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组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材料内部的形态结构点名,记考勤(1min)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2 min )让学生相互讨论或查阅资料,找两名同学简要回答(2 min )图片展示视频演示(2 min )2.固态合金的相结构合金中有两类基本相——固溶体和化合物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结构上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溶济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

从元素性质看,过渡族金属元素与H、B、C等非金属元素结合时可形成间隙固溶体。

例如,钢中的碳溶于α-Fe或γ-Fe中形成间隙固溶体。

由于晶格中空隙位置是有限的,因此间隙固溶体是有限固溶体,并且要求溶质原子直径与溶剂原子直径比值不大于0.59。

(2)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占据晶格结点位置而形成的固溶体叫置换固溶体。

Fe、Mn、Ni、Cr、Si、Mo等元素都可以相互形成置换固溶体。

在置换固溶体中,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取决于两者原子半径的差别以及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互位置和晶格类型。

当两组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且晶格类型相同,原子半径相近时,往往可以以任何比例无限互相溶解,形成无限置换固溶体。

汽车材料教案课程

汽车材料教案课程

《汽车材料》教案授课教师:卢宏文专业:聊城市交通技工学校第一、二教案A:课题:绪论B:课型:新课C: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史3、了解金属材料在各行业中的应用D:教学重点与难点无E:教学过程绪论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本课程是研究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的性能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1、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和金属材料等。

2、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1)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2)金属学基础知识讲述金属的晶体结构、结晶及金属的塑性变形,铁碳合金的组织及铁碳合金相图;(3)钢的热处理讲述热处理的原理和工艺;(4)金属材料讲述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组织、热处理、性能及用途。

3、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观察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金属材料。

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史金属材料的使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四、金属材料在工业农业上的应用。

F:小结G:布置作业:预习第一章序论及第一章第一小节第三、四教案A:课题:金属的性能B:课型:新课C: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金属材料性能(工艺性能、使用性能)的概念、分类2、掌握力学性能概念及其指标3、掌握载荷的性质、名称、分类4、掌握强度的概念及其种类、应力的概念及符号D、教学重点与难点:1、金属材料的性能是教学重点2、金属材料的强度概念及种类是教学难点E、教学过程:第一章金属的性能概论: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①物理性能(如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磁性等)。

②化学性能(如抗腐蚀性、抗氧化性等)。

③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疲劳强度等)。

④工艺性能。

第一节金属的力学性能一、力学性能的概念: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制作小汽车教案

制作小汽车教案

制作小汽车教案
教案一:
学习目标:了解小汽车的制作过程,并能够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小汽车模型。

教学准备:
1. 小汽车模型制作材料:
- 一个硬纸板
- 四个圆筒形物体(如纸杯等)
- 四个小塑料轮子
- 一根竹签
- 胶水
- 颜色绘画工具(如彩色笔、颜料等)
2. 教学辅助工具:
- 小汽车的图片或模型图示
教学步骤:
1. 引入:
- 展示小汽车的图片或模型图示,激发学生对小汽车制作的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小汽车的构造和制作过程。

2. 制作小汽车模型:
a. 准备工作:
- 将硬纸板剪成车身形状,并修整边缘。

- 在车身上切两个窗户的洞。

b. 固定轮子:
- 在车身底部的四个角上,使用胶水固定轮子(两个轮子
一组)。

c. 连接车轮:
- 在每个圆筒形物体的底部钻一个小孔。

- 用竹签将车轮串在一起,将竹签从车身底部的孔中穿过,并固定在圆筒形物体内。

d. 完善细节:
- 使用颜色绘画工具为车身涂上喜欢的颜色,可以添加细
节装饰。

3. 实践运用:
- 每个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或说明,亲自制作一个小汽车模型。

- 学生可以用制作好的小汽车模型进行游戏或展示。

4. 总结与评价:
- 引导学生回顾制作过程,并向他们提问,确保他们理解小
汽车的制作过程。

-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小汽车
模型。

- 对学生的创意和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汽车材料教案

汽车材料教案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
1.晶体结构的基础知识
2.金属实际晶体结构与晶缺陷。

3.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掌握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概念
4.金属铸锭的组织与结构
5.合金和相的概念、合金中相的基本结构
基本技能:晶体结构
应用实践:晶缺陷识别与防止
教学重点:
1.晶体结构的基础知识
2.金属实际晶体结构与晶缺陷。

3.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掌握影响晶粒大小的因素、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概念
4.金属铸锭的组织与结构
教学难点:金属实际晶体结构与晶缺陷;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课前准备:教材分析:本节是学好后续各节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有第一章的铺垫,但识图能力基础薄弱,尚需强化。

思路构建:传统与现代媒体结合,感性与理性认识结合;引导与参与方式综合,讲解与研究模式穿插。

知识准备:第一章知识的复习及本章的预习。

案头准备:教学思路编制,教案设计,课件制作
教学素材:实物教具,课件材料
教学方法:
1。

诱导启发、情景讲授、研究探索
2。

教具展示、多媒体演示
学习方法
1.观察分析
2.研究探讨
3.思维演练
反馈设计:判断
作业布置:
1、复习整理
2、记忆内容
3、书面练习:P28复习与思考2、3。

《汽车材料》教案

《汽车材料》教案

课堂小结二:对照能力要求,每个人给自己打分,明确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3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广西物资学校教师备课教案
课 时授课计划
12 汽修八班
编号:002
授课时数 4
课 题: 第一章 汽车燃料 教学目的:一、掌握并了解石油、汽油、柴油等各种燃料的使用性能及注意事项;
二、了解汽车的一些常用代用燃料。 教学重点:汽油的使用性能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汽油的使用性能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 教具:多媒体、PPT 课件、车辆 教学环节:
1.工业纯铜;
2.铜合金的种类;
实训室实践 参观
3.常用铜合金及其性能和应用; 4.铜及铜合金在轿车上的应用。 三、滑动轴承合金
1.概述;
2.常用轴承合金;
课堂小结:请根据所学,说出滑动轴承合金的工作条件是怎样的?
课堂练习:铜、铝合金在轿车上的应用。
16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广西物资学校教师备课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
19
广西物资学校教师备课教案
教学过 程及 教学设计 组织教学:4 节课课堂教学,2 节课实践教学。
引入新课:参观车辆,说说车辆上哪些地方使用的是玻璃?哪些地方使用的是塑料?
PPT 课件
讲授新课:一、塑料 1.车用塑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及应用;
2.汽车塑料件的位置、名称和车身塑料产品的鉴别方法;
二、玻璃
课堂练习:缸盖螺栓的失效形式是怎样的?
18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广西物资学校教师备课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
12 汽修八班
编号:008
授课时数 6
课 题: 第八章 塑料、玻璃(遇元旦放假冲突,应调整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一、掌握汽车用塑料的性能、种类及应用;

《汽车材料》课程授课教案非金属材料

《汽车材料》课程授课教案非金属材料

《汽车材料》课程授课教案非金属材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各种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汽车材料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2. 塑料:性质、特点、应用实例。

3. 橡胶:性质、特点、应用实例。

4. 玻璃:性质、特点、应用实例。

5. 陶瓷:性质、特点、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非金属材料的性质、特点和应用。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非金属材料的图片和应用实例。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汽车材料的了解和看法。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2. 讲解塑料:性质、特点、应用实例。

3. 讲解橡胶:性质、特点、应用实例。

4. 讲解玻璃:性质、特点、应用实例。

5. 讲解陶瓷:性质、特点、应用实例。

6.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汽车材料的了解和看法。

五、作业布置:1. 调查和了解一种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并写一篇短文。

2. 绘制一种非金属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介绍新型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2. 探讨非金属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

3. 分析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安全、舒适性等方面的影响。

七、实践环节:1. 安排学生参观汽车制造企业,了解非金属材料在生产线上的应用。

2. 让学生参与汽车材料实验,测试非金属材料的性能。

3. 结合实验结果,分析非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实际应用。

八、课程反馈:1. 学生填写课程反馈表,了解他们对非金属材料章节的学习效果。

2. 教师根据反馈表,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步骤,确保符合教学目标。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材料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称为熔点,以摄氏度(°C)表示。

各种金属都有其固定的熔点,常用金属中钨、铬等的熔点较高。

锡、铅等的熔点较低。

通常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加工时易于进行铸造和焊接。

1.耐腐蚀性
金属材料在常温下抵抗氧、水蒸气及化学介质腐蚀破坏作用等各种腐蚀的能力称为耐腐蚀性。

改变金属材料成分和表面处理的方法(如油漆、电镀等)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

2.抗氧化性
金属材料在加热时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称为抗氧化性。

材料的氧化随温度升高而加速,例如在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等热加工作业时,会造成材料过量的损耗和形成各种缺陷。

因此,在高温下工作的零部件,如发动机的气门、活塞等零件,必须采用抗氧化性好的材料制造。

载荷的作用形式
a)拉伸b)压缩c)弯曲d)剪切e)扭转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影响材料选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