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活动先进个人事迹
优秀帮扶干部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优秀帮扶干部先进事迹材料范文(题目)优秀帮扶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正文)自打入党以来,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想,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我所扶贫地区,我参与并投身于扶贫工作,通过深入了解贫困户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途径等多种方式,为贫困户提供“一对一”帮扶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深入了解贫困户需求作为一名优秀的帮扶干部,我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生活需求和致贫原因。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了解到贫困户中存在就业困难、健康问题、教育困扰等多种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并与他们一起制定了扶贫目标和措施。
二、寻找致富途径通过与贫困户的交流,我发现许多人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仍无法脱贫致富。
经过多次考察和调研,我发现该地区适宜发展种植特色农作物,并能赚取可观的利润。
于是,我积极引导贫困户种植了当地的优势农产品,并组织他们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最终,贫困户们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三、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我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并协调各部门提供相关帮助。
我与农业、教育、卫生等部门就贫困户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协调,争取到了相关政策支持。
通过我与各部门的合作,贫困户得到了更多的教育、卫生和就业机会,贫困户的整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四、关心贫困户的身心健康作为一名优秀的帮扶干部,我关心贫困户的身心健康。
每当有贫困户身体不适或面临困难时,我都会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时,我组织了各种活动,如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使贫困户可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增加了他们的健康和快乐感。
五、不断学习提高作为一名优秀的帮扶干部,我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在贫困户的帮助过程中,我积极与其他帮扶干部交流心得和经验,吸取他们的优点,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同时,我还经常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通用7篇)

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通用7篇)个人扶贫工作先进事迹篇1和平农场连续亏损了二十九年,是广东垦区七大贫困场之一。
现有总人口7784人,其中特困职工510户,2146人,占全场职工产数的20%,占总人口的27%。
为尽快帮助职工脱贫致富,省农垦总局和茂名农垦局党组十分重视,两级局扶贫办的同志多次到和平农场与场领导一起研究扶贫发展的方向,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提出要发展立体农业的扶贫工作思路。
为了将农场的扶贫思路尽快落实到扶贫工作中去,几年来,赖超英同志怀着一颗让职工群众尽快摆脱困境的赤诚之心,无私地奉献,她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农场的扶贫工作中,走遍了农场26个生产队,积极推动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全场扶持的183户,有151户已经脱贫,脱贫率83%,20__年全场劳均收入4123元,比上年增长27%。
一、走队串户,摸清情况。
为摸清全场特困职工的底子,掌握扶贫工作的第—手材料,赖超英带着工会另外一位女同志,不怕辛苦,顶着烈日,冒着寒风,骑车下队,走遍二十六个生产队,走访500多户职工家庭,她的小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每个特困职工的各种情况,如职工家庭收入、特困原因、思想状况、技术特长、解困要求和家庭地址等等,这个小本子凝结了她的多少心血,其中的艰辛有谁知?有一次到三队去了解情况,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周围都没有避雨的地方,她们两个一下被淋成落汤鸡。
三月的天气还是有点寒气,经雨水一淋,全身又冷又饥,直打哕嗦,即使如此她们仍然坚持继续工作。
有时上山看果园、看猪栏,由于山高路滑摔跤扭伤脚的事时有发生。
这些困难都没有吓退赖超英同志和她的伙伴。
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终于详细地掌握了全场特困职工的第一手材料,并针对不同的类型,建立了510户特困职工档案,为分类实施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苦口婆心,改变观念。
和平场贫穷了二十多年,职工的工资和产品款常常不能及时兑现,职工对贫穷已经麻木了,有—天过一天。
特别是一些特困户人穷志短,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
帮扶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帮扶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帮扶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篇一:帮扶群众先进个人事迹[1]帮扶群众先进个人事迹XX,男,出生于1975年3月,现任XX机关XXX。
该同志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对困难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帮扶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以人为本,心系民情,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结合机关开展的帮扶活动,积极与其结对的XX乡困难群众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援助行动,从思想上、感情上、物质上、技术上多重帮扶困难群众,使其实现再就业,逐步脱贫解困。
在帮扶活动中,该同志主动深入困难群众家庭,与群众联系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与他们攀亲交友,向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答疑释惑,让他们全面了解党的政策,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必要的物质救助,让[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拉近了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距离,同时也消除了部分群众心中的怨气,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始终做到了?老弱病残户必访必帮,下岗失业户必访必帮,有问题有意见户必访必帮,党员干部真情为民?的实际行动,让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到满意。
与XX同志结对互助的群众都由衷感叹:?过去都说,‘穷在街前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现在我们这些生活困难的普通老百姓也攀上了当党员干部的亲戚,还是我们的党好,党的干部好,社会主义制度好?。
在面对面解决群众困难的实践中,XX同志把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在结对帮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坚持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脚踏实地地干;群众缺什么、愁什么,就倾其所能地帮;群众反对什么、不满意什么,就真心实意地改。
深入、全面、客观地了解基层情况,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做基层工作、群众工作的办法,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系,推动机关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共产党员这一伟大的名称增添光彩,为鲜红的党旗增添光辉,为共创稳定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群众广泛的赞誉和好评。
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材料一:马玉亭的事迹马玉亭,男,现年45岁,是河南省某市残联工作人员。
自从1998年加入残联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残疾人扶贫工作,为残疾人群体争取权益,推动他们脱贫致富。
以下是马玉亭的一些先进个人事迹。
一、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马玉亭始终坚持走进农村,与残疾人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他经常组织调研活动,了解残疾人家庭的贫困原因,并与相关部门沟通,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他的帮助下,许多残疾人家庭申请到了低保、医疗援助等政策,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二、开展就业培训,帮助残疾人脱贫为了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马玉亭持续开展就业培训工作。
他多次组织残疾人参加技能培训班,学习手工艺制作、农业种植等就业技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同时,他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
他为残疾人搭建了一个融入社会的平台,使他们过上了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三、组织精准扶贫活动,推动残疾人脱贫攻坚马玉亭知道残疾人群体是扶贫工作中的重点对象,因此他积极参与并组织精准扶贫活动。
他带领工作团队逐户走访贫困残疾人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并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
他们通过发放种子、小额贷款等方式,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开展农业种植、养殖等产业,增加他们的收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许多残疾人家庭成功脱贫,实现了自给自足。
四、关心心理健康,开展康复服务马玉亭深知残疾人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因此他还积极开展心理康复工作。
他组织了一系列心理辅导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克服困难。
同时,他还积极与医疗机构合作,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五、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扶贫事业发展马玉亭认识到政策的支持对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他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交建议与意见,争取更多的政策倾斜残疾人群体,提高他们的生活保障水平。
优秀帮扶联系人个人事迹

优秀帮扶联系人个人事迹范文一、目录1.致力帮扶:始终积极投身帮扶工作。
2.深入调研:细致了解帮扶对象需求。
3.精准施策:制定有效措施解决困难。
4.贴心服务:全心全意为帮扶对象着想。
5.成效显著:帮扶工作成果得到广泛认可。
6.持续发展:关注长远,助力帮扶对象持续进步。
二、致力帮扶:始终积极投身帮扶工作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她一直致力于帮扶工作,无论是物质上的支持还是精神上的鼓励,都为帮扶对象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他/她深知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积极参与各项帮扶活动,努力推动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深入调研:细致了解帮扶对象需求他/她明白,要想真正帮助到需要的人,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因此,他/她经常亲自走访帮扶对象家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诉求和心声。
通过这种方式,他/她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帮扶对象的需求,为制定更加精准的帮扶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精准施策:制定有效措施解决困难在深入了解帮扶对象需求的基础上,他/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针对不同家庭的具体情况,他/她采取了不同的帮扶方式,如提供就业信息、联系医疗资源、帮助解决子女上学问题等。
通过这些精准的帮扶措施,许多家庭成功走出了困境,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贴心服务:全心全意为帮扶对象着想他/她始终把帮扶对象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帮扶对象着想。
在帮扶过程中,他/她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帮助,还注重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他/她经常与帮扶对象保持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关怀。
正是这种贴心的服务,使得他/她在帮扶对象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六、成效显著:帮扶工作成果得到广泛认可经过他/她的不懈努力,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许多家庭在得到帮助后走出了困境,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些成果不仅得到了帮扶对象的认可和感激,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他/她的工作成绩也为单位赢得了荣誉,提升了单位的形象。
帮扶联系人先进事例

帮扶联系人先进事例
张明,是我们社区的一名热心居民,他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现在担任社区的帮扶联系人。
张明不仅关心社区的每一个居民,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过去的几年里,张明一直致力于帮助社区里的弱势群体。
他定期走访社区里的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有一次,他发现一位老人的卧室窗户没有安装防护栏,存在安全隐患。
他立即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共同为老人安装了安全防护设施。
除了关注特殊群体,张明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他经常带领社区居民一起清理环境卫生,种植花草,美化社区环境。
有一次,社区举办了一场义卖活动,张明不仅自己带头捐赠物品,还积极动员邻居们捐赠,为活动筹集了足够的资金。
在疫情防控期间,张明更是发挥了他的优势。
他不仅自己积极响应疫情防控政策,还主动担任起社区疫情防控宣传员的角色。
他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群等方式,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他还积极参与志愿者的队伍,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正是因为张明的不懈努力和奉献精神,他获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他的事迹在社区里传为佳话,激励着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总之,张明是一位优秀的帮扶联系人,他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帮扶联系人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他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仅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尊重和信任,也为其他帮扶联系人树立了榜样。
XX志愿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扶贫帮困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

XX志愿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扶贫帮困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XX志愿者个人先进事迹我是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曾参与扶贫帮困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在此,我想通过我的先进事迹,向大家展示我在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一、踊跃参与扶贫帮困活动自XX年起,我积极参与志愿者组织,投身于扶贫帮困工作。
在这些活动中,我充分认识到贫困地区居民生活艰辛的现实。
于是,我坚定了改善他们生活的决心,并为此付出了持久的努力。
二、积极参与调研,深入了解问题针对贫困地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我深入各地农村,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了解到了许多他们面临的困难。
通过与农民对话,我意识到食品安全、教育、就业等问题的严峻性,这进一步激发了我改善他们生活的决心。
三、组织帮扶活动,助力贫困地区为了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实际问题,我积极组织了一系列帮扶活动。
首先,我通过发起募捐活动,筹集了一定的资金。
这笔资金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基础设施,修建了道路、桥梁等,方便了农民的出行与交通。
其次,我发起了“扶贫助学计划”。
我们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学习用品、培训和资助等支持,确保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时,我也邀请了专业教师举办知识讲座,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水平。
另外,我发动了一场“扶贫企业行动”。
通过与当地企业沟通合作,我们为贫困地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给予适当薪酬保障。
这不仅缓解了贫困地区的就业压力,还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四、传递正能量,提高社会关注度除了直接参与扶贫帮困活动外,我还通过各种途径传递正能量,提高社会关注度。
我在社交媒体、报纸、电视等平台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宣传了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需求。
这些文章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使更多人了解到了贫困地区的困境。
此外,我还组织了一场主题为“筑梦未来”的公益展览。
通过展览内容的创新与设置,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进一步宣传了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现状,增加了社会对扶贫工作的了解和关注。
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300字

扶贫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扶贫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在这项伟大事业中,涌现出了许多扶贫先进个人,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位扶贫先进个人的主要事迹。
这位扶贫先进个人名叫张明华,男,现年40岁,是山西省某贫困县的一名共产党员。
他自从加入扶贫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改善当地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村民生活改善张明华主要负责辖区内一个贫困村的帮扶工作。
刚开始时,这个村子的经济基础薄弱,缺乏产业支撑,村民的生活质量非常低下。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张明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他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农业产业。
根据该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情况,他鼓励村民发展特色农业,如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
他不仅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还协助他们申请相关扶持政策,帮助他们建立起可持续的产业链条。
其次,他注重教育和健康扶贫。
他组织了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义务教育辅导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他与当地卫生部门合作,开展免费义诊活动,给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生态建设除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张明华还关注着当地的生态环境。
该地区原本沙漠化较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进一步恶化,他积极推动了一系列生态建设措施。
他组织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引进了抗沙固沙的植物种类,改善了当地的沙化地带。
同时,他还组织了水土保持工作,修复了被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山地,并加强了对当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扶贫示范区建设张明华还积极推动了扶贫示范区的建设。
在他的带领下,该村通过整合当地资源,发展了旅游业,打造了独特的农家乐品牌,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
除了旅游业,他还着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且注重发展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农产品加工业。
通过这些举措,他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帮扶活动先进个人事迹
老实做人踏实干事诚实帮扶
——帮扶活动先进个人事迹
XX,男,1965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
身体健康。
曾任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现任局党委副书记。
帮扶活动中,XX作为一名基层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密切配合总工会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积极与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援助行动,帮扶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千方百计帮助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逐步脱贫解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了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为共创稳定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帮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干好,就得多想办法。
”
粮食局是一个大局,6个下属企业,全局困难职工家庭80多户,这其中仅食品公司的特困职工就有48户。
食品公司既是局党委的一块“心病”,更是XX最大的“心病”。
食品公司是一个50年代组建的老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下,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连年亏损,企业职工日益困维,公司160余名下岗职工中,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就有70多名。
帮扶这些困难户,资金不足是个大问题,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食品公司和粮食局来说,困难可想而知。
面对困难,XX毫不退缩,他想得更多的是困难职工求助的目光,渴盼的眼神,还有一个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XX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大胆创新,提出了社会筹、单位拿、领导带、中层帮、职工助、自身干的“六级帮扶救助网络”,并迅速付诸实施,把方方面面纳入到帮扶救助体系中来。
逐渐建立起了局科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帮扶困难职工制度、职工子女升学学费补助制度、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帮扶制度。
全局科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80多个,负责向这些困难家庭送信息、送岗位、送技术、送项目,直至脱贫,使这些困难户得到了比较稳定的帮助。
两节”慰问、金秋助学、雨季为困难职工修缮房屋,帮扶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一年所需资金近2万元。
除每年积极响应上级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外,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XX又提出建立特困职工帮扶专项资金,局党委向全局职工发出“捐助5元钱,帮人渡难关”的倡议,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募捐,在全局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局党委对困难职工的一片真情,不仅带动了职工们踊跃捐款,而且很多企业也慷慨解囊,一次性筹措特困职工帮扶专项资金6万余元,使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当干部就要心里时刻想着群众、帮助群众,为群众办实事。
”
言教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的作用是空前的。
在XX书记的办公室挂着他自书的一幅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XX就是一个心里时刻想者群众疾苦的干部。
1995年在王家乡工作时,XX发现了该乡李村困难学生张的家庭特别困难,家庭无力供其上学,仅上了半年多学的张只得辍学回家。
从那时起,XX便开始用自己的工资十余年如一日地资助张上学。
11年来,XX不仅给了他钱,还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使张从一个7岁的小学生成为了一个大学生。
同时,XX还在政府的安排下每年帮扶一个困难家庭、结一门穷亲,从1990年至今的十多年来共帮扶困难家庭12个,结穷亲6家,为此花费工资3万余元。
“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我就要实实在在地为职工办实事,不然就对不起职工,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
XX在帮扶中发现,一些下岗的困难户,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纳入“低保”救助,在看病、子女上学、水电费减免等方面得不到照顾,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XX积极协调民政、教育、水利等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我局困难职工,一次性为全局46个生活困难家庭办理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使他们不仅能够每月领到低保金,还在子女学杂费、就医、水电费等方面得到了减免优惠。
对于大伙对自己“点子多”的评价,XX并不否认,他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XX一直保持的信念。
靠管靠理不如靠激励,靠帮靠扶不如靠技艺。
下岗职工的自身素质决定其再就业的能力,靠帮靠扶不如靠送技艺。
本着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从抓基本技能培训入手,帮助下岗职工掌握一些实用技能,提高适应市场能力。
食品公司下岗职工李是个建筑泥工,妻子没有工作,自己又下了岗,家庭生活极其困难。
下岗后,他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
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XX和他进行了畅谈,并根据他还会修理自行车的实际情况,协调给其安排了一个摊位,并从救助基金中拿出3000元,帮助他开始了修理自行车的营生。
老李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和诚信的经营态度,很快就赢得了很多顾客,不仅主动还清了救助资金,还逐渐改变了家庭困境。
同是下岗职工,由于素质差异,基础不一样,有的不仅能独立就业,而且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但有一小部分由于重病缠身、夫妻离异、遭受车祸等等原因,生活产生了严重困难,个别下岗职工生活甚至陷入绝境,帮助这部分同志走出困境,才更能体现组织温暖。
XX分别根据就业、收入、身体、住房、子女入学等五个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
对困难较大、矛盾集中,或具有突发性的困难的职工,实行现场帮扶。
“只要群众有困难,我会在帮扶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更多有实际困难的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社会的关爱”,对未来的帮扶之路,XX语气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