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方法

合集下载

识字方法

识字方法

-WORD格式--可编辑-识字方法归类1、猜谜法:如教“秋”字时,我出示谜语:一半绿油油,一半红通通,待到丰收时,农民笑呵呵。

再如“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 目”字;“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雨”字;“十张口,早就有”——“古”字;“一只手遮着眼”——“看”字等。

2、拆字法:汉字里的合体字很多,多数可以采用分析部件的方法来记忆,如木子李,弓长张,上“立”下“十”辛辛辛,上“艹”下“田”苗苗苗。

3、编顺口溜,在课堂上编一些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在区别“有、友、左、右”等字时,我把这些字编成:“左下工,右下口,有下月,友下又”的顺口溜;如教“朋”时,可编成儿歌“两个月亮并排走,一会就成好朋友”。

为了让学生牢记“美”字时,我编了一句这样的歇后语“大王头上戴俩花——臭美”。

4、比较法。

汉字在文本里的出现遵循了先易后难先繁后简的原则,所以由独体字可引出许多新字,如教“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

另外,给所学的字添减笔画,也可带出许多新字,如公——么、 ** ——由——甲,这样既能互相比较,又能达到识字目的。

在具体的语音环境中,也同样用比较的办法进行教学。

如在教学同音字“坐、座、做、作”时,做“坐下”的动作,指着座位,让学生体会字义的不同。

“坐下”的“坐”加上“广”字头组成“座”,用“座”字可以组成“一座山”、“一座房”、“一座桥”等。

“做”是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如,“做工”、“做游戏”等。

“作”是进行工作或活动,如“写作”、“作品”、“假装”等几种意思。

在分清“坐、座、做、作”的音、形、义的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进行组词或句式填空进行练习。

例如:小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作)业。

通过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坐、座、做、作”的理解。

给学生烙下一个深刻的印记。

又如在教学“元、园、完、玩、远”时,我侧重从字形和字义上帮助学生识记,使学生懂得:“元”的意义第一是开始的意思,有如“元旦”、“元月”等;第二是为首的意思,有如“元首”、“元帅”等;第三是主要的意思,如“元气”、“元音”等。

识字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识字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识字教学方法都有哪些常见的有五种方法:图解识字法、猜谜语识字法、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法、编故事识字法及部件识字法等。

1.图解识字法所谓图解识字法,是指利用图画(简笔画、贴画等)帮助识记字形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象形字。

用此法识字,既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简单的象形字,都是实物的象形,笔画简单,与图画接近,学习这类汉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让孩子们模仿古人造字:画画大山的“山”是什么样?说说“田”怎样写,大家造字、说字兴趣浓厚,同时从中体会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识记了字。

2.猜谜识字法顾名思义,猜谜识字法是利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适用于间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每个部件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

通过猜谜语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既可调动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一口咬掉手尾巴”(告);“一点一横,叉叉顶门。

”(文)等,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帮助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义。

3.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法此方法是利用编儿歌和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

这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识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它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识字。

如: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金);“一人胆子大,敢把大王压”(全);“两个小儿土上坐”(坐);“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上小下大为尖”。

儿歌和顺口溜识字的方法,幽默风趣,富教于乐,易学易记,既能展现语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

如学“爱”字念:“爪字头,平宝盖,小朋友真可爱。

“小小铅笔尖尖头,上小下大要记牢(尖);小朋友们要坐直,身体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妈妈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编故事识字法编故事识字法,就是把汉字的几个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

六种识字方法

六种识字方法

六种识字方法
1、象形识字法:现在的汉字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过来的,很多文字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有些相似。

对于这些字,可以让孩子通过象形图画来识字,加深印象。

如:山、石、田、禾、日、月、水、火等。

2、描述识字法:根据字形特点,用动作、语言、联想等对汉字进行描述,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进行记忆。

3、谜语识字法:根据部分汉字的字形特点,编成谜语,以猜谜的方法让孩子记忆生字,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谜语识字感兴趣的,还可翻阅我之前推送的一篇文章“50个谜语,让孩子学会50个汉字”。

4、比较识字法:有很多汉字都是加一笔、减一笔或者变一笔,就成了另一个汉字。

让孩子仔细观察,比较两个字的笔画变化,然后记住字音、并分别组词,不仅记得快,还记得牢。

“日”字加一笔,可变成:白、目、由、甲、申、电、田。

“木”字加一笔,可变成:禾、本、术、末、未。

“土”字加一笔,变成:王;减一笔变成:二、十;变一笔变成:干。

5、换偏旁识字法:有些字有很强的派生能力,加上不同的偏旁,
就可以变成不同的字。

换偏旁识字法就是这些同根字编成富有韵律的诗文形式,记住一首诗,记住了所有相近的字。

例如:“青”字,加上不同偏旁,可以变成清、晴、情、请、睛、蜻等。

再如:“也”字也能派生出好几不同的字,如地、他、她、池、驰。

6、拆字识字法:汉字都是由一定的部件构成的,对于一些复杂的字,可以巧妙地把它们拆开来识记。

这种诗法适合记忆那些有多个部件的合体字,不但记得牢,而且记得准,书写时也不容易漏掉细小笔画。

识字小窍门

识字小窍门

识字小窍门
为了提高孩子的识字效率,可以采用多种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1.亲子互动游戏:通过文字相关的游戏,如词语接龙或玩文字相关的玩具,可以帮助孩子积累词汇并加强记忆。

2.使用识字工具书:专门的儿童识字书籍,如四五快读系列,被广泛推荐,因为它们强调只需掌握少量基础词汇即可快速阅读。

3.捉迷藏:将字卡藏在容易找到的地方,让孩子寻找并读出卡片上的字,这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识字方式。

4.表演识字:对于动词,可以进行适当的表演,如模仿动作或讲述故事,以此来强化字义的学习。

5.实物识字:通过直接关联实物和字义,帮助孩子理解字的意义,例如“铃铛”和“手”字的学习。

6.字识字:将复杂汉字分解为几个单独的部分,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

7.对比识字:通过对字形相似或相反意义的字进行比较,帮助孩子区分易混淆的字。

8.字理识字法:利用汉字的构形规律和文化背景,帮助孩子深入理解字义和字形。

识字的方法有哪些

识字的方法有哪些

识字的方法有哪些
识字是每个人学习语言的第一步,它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识字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识字方法。

首先,阅读是识字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字,从而加深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书籍或文章,从中学习认识字母、词语和句子,逐步提高识字能力。

其次,多听多说也是识字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听故事、听歌曲、听老师讲课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和记忆更多的词汇。

在日常生活中,多和他人交流,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识字能力。

另外,识字游戏也是一种有趣的识字方法。

通过一些有趣的识字游戏,比如拼图、猜字谜、识字卡片等,可以让我们在玩耍中学习,提高识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记忆识字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写字、背诵、
默写等方式,加深对文字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识字的能力。

可以选
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词汇或句子,多加练习,从而提高识字的效果。

最后,创造情境也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情境来帮助孩子识字,比如在超市中认识各种商
品的名称,或者在公园中认识各种植物的名称等,这样可以让孩子
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识字,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
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不断的
学习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让我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
提升。

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基础,以下是几种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1. 使用识字卡片:可以使用识字卡片教孩子认字,卡片一面是汉字,另一面是图片,让孩子通过图片联想汉字。

2. 阅读:阅读是提高识字能力的最佳方法。

通过阅读,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汉字,并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最初可以选择有注音和插图的书,然后逐渐过渡到纯文字的书籍。

3. 结合语境:在教授孩子识字时,结合具体的语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

例如,教孩子“苹果”这个词时,可以拿一个苹果给孩子看,或者用图片展示苹果,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4. 使用多媒体:现在有很多在线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识字。

例如,一些应用程序或在线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汉字。

5. 重复和复习:重复和复习是巩固记忆的好方法。

不断重复学习过的汉字,可以帮助孩子加深对这些汉字的记忆和理解。

6. 使用字根和部首:了解字根和部首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意义。

例如,“木”是一个字根,可以组成“森”、“林”等汉字,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些汉字的意义。

以上都是一些有效的识字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来确定。

六种识字方法

六种识字方法

六种识字方法作为一个汉字文化圈的人,学习认识汉字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汉字数量众多,每个汉字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对于初学者来说,识字难度很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认识汉字,本文将介绍六种常用的识字方法。

一、象形法象形法是最早的汉字识别方法之一,即通过汉字的形状来表示事物的形态、特征或动作。

例如“日”字就是太阳的形状,“人”字就是人的形状,“树”字就是树的形状。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比较简单的汉字,但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象形法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二、指事法指事法是通过汉字的形状来表示事物的指向、方向或位置。

例如“上”字就是表示向上的方向,“下”字就是表示向下的方向,“左”字就是表示向左的方向。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表示方向、位置等的汉字,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汉字,指事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三、会意法会意法是通过汉字的组合来表示事物的含义。

例如“木”和“子”组合成的“林”字就表示很多树的意思,“火”和“山”组合成的“焚”字就表示烧山的意思。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由两个或多个字组成的复合词,但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汉字,会意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四、形声法形声法是通过汉字的字形和音形来表示事物的含义。

例如“木”和“林”字都有“木”这个部分,但“林”字的“音形”部分是“临”,表示很多树,而“木”字的“音形”部分是“目”,表示眼睛看到的东西。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比较复杂的汉字,但对于一些没有明显音形关联的汉字,形声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五、转注法转注法是通过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来识别汉字。

例如“人”字的第一笔是竖直的,第二笔是横的,第三笔是竖直的,这三笔组成了“人”字的结构。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笔画比较独特的汉字,但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汉字,转注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六、形位法形位法是通过汉字的字形和位置来识别汉字。

例如“日”字和“月”字都是圆形的,但“日”字在上面,“月”字在下面,这样就可以区分开来。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识别一些形状相似但位置不同的汉字,但对于一些形状和位置都比较相似的汉字,形位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有哪些识字的教学方法

有哪些识字的教学方法

有哪些识字的教学方法识字的教学方法1、归类识字归类识字法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能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来进行归类识字教学。

(1)形声字归类。

利用形声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字的基本意义,做到准确运用汉字。

(2)会意识字。

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词的意义。

(3)象形识字。

(4)偏旁部首识字。

可以换偏旁识字。

如吹--砍、门+人=闪、哪-口=那。

(5)形近字识字。

如“鸟--乌、令--今、问--间”等。

利用形近了,可以区别字形的异同,可以减少错别字。

2、情境识字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可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随文识字。

(2)谜语识字。

(3)儿歌识字。

如“三人日下去春游。

”(4)编顺口溜。

如“有脚真开心,无脚直犯愁。

”(5)谚语识字。

(6)用反义词识字和在对子歌中识字。

(7)游戏识字。

3、生活识字低年级的学生知识有限,要注意引导学生平时积累。

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一、培养识字兴趣,使学生爱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激发兴趣,使学生愿意识字”,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必要条件。

1.把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和教师富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贯穿于识字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2.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尽量避免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单纯的识字活动,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读书和识字紧密结合起来。

如在教学《日月明》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然后指名读,师生听后进行评价并订正字音。

这些活动可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在语言环境中轻轻松松地认识了生字。

然后,抽出词语,再抽出生字,进行形式多样地反复练读,以加强识字的效果。

这样,把读书和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了识字效果。

3.小学语文一年级全册要求学生认识400个常用字,虽然这些要求认识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字,但对于接触汉字不多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也是有相当难度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几种有影响的识字方法一、集中识字1958年由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首创,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加入,文革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投入研究。

形成“两山”一所的集中识字教学流派。

集中识字直接承继蒙学识字教育的经验,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

基本做法是一二年级的四册教材每册都分作几个部分,在每部分中先归类识字,再读若干篇课文,“识字--阅读”不断循环编排。

在归类识字中,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

如,由基本字“青”,带出“清、蜻、情、晴、请、睛”;由基本字“方“带出“房、访、放”。

这里的基本字,是指在字形相近的一组字中共同含有的能够独立成字的构字部件。

而带出的字,多为形声字。

集中识字主要依据汉字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形声字的规律,以字形为中心组织识字。

由于带出的形声字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且大多成串地学习,因此便于掌握。

由于字串中有一个共同部件(基本字),所以有利于识字过程的迁移。

由于带出生字的基本字大多是熟字,在识字时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已经掌握的基本字为支点,因此能够化难为易。

采取集中识字的方法,大多都能在两年内识字2000个以上。

为了使基本字带字顺利进行,在识字起始阶段先学一批构字率高的基本字,打好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识字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二、分散识字1958年由江苏南京的斯霞老师实验成功的一种注重音、义联系,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与集中识字以字形为核心不同,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

后来被称之为“分散识字”“随课文识字”。

分散识字先教学汉语拼音,采取看图识字等方式教学一些独体字,打好识字基础。

而后采取“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随课文识字,两年学习课文近180篇,识字2000多个。

在识字教学时,具体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依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边读文边识字;2.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出来先学,其他的随课文讲读时再学;3.先学字词后读文;4.在理解课文以后再学生字词。

这种识字方法从改革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入手,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

此外,注重激发识字兴趣,强调打好识字基础,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也是分散识字的主张和实施要点。

三、注音识字1982年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一些专家的指导下,黑龙江首创的识字教学方法。

这种识字方法一改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力求加快识字的做法,旨在从发展语言入手,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使初入学儿童不至于因为完成繁重的识字任务,而中断了语言的发展。

相反使语言和思维得到及时的训练,与此同时学习汉字。

具体地说,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帮助阅读的功能为前提,以寓识汉字于学汉语之中为原则,在儿童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汉语拼音,使听说读写同时起步,相互促进,达到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同步识字的目的。

儿童入学,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借助拼音阅读纯拼音课文继而阅读注音课文。

儿童在读注音课文的过程中一目双行,既看上一行汉语拼音,又看下一行汉字,很自然地对汉字边读边识,渐碰渐熟。

这所谓是“无师自通“的不定量识字。

同时,设写字课,有计划地识字写字,这所谓是“有师指导”的定量识字。

实验表明,儿童读书多,识字多。

到三年级末,人均认字3000个三、字族文识字由四川省井研县鄢文俊等1960年开始探索、1980年成型并开始实验的一种识字方法。

它在传统识字经验和集中识字等经验的启发下,认为在汉字中有一定数量具有派生能力的“母体字”,“母体字”可以衍生出几乎所有的常用字,称为“子体字“。

经过筛选,精选出2500个常用字。

把用母体字带出的一批批音形相近的合体字,组成一个个“字类”“家族”,称作“字族“。

在2500个常用汉字中,确定母体字220个,字族389个。

而后,以一个字族中的字为主,编写出课文,称作“字族文“。

利用编就的一篇篇字族文来识字,是字族文识字的主要方式。

例如,围绕母体字“青”以及衍生的子体字(合体字)“请、清、情、晴、睛”,编写了课文《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哨兵。

字族文识字法包含四个逻辑层次:母体字是识字的逻辑起点,字族是识字的单元和方法的载体,字族文是读文识字的载体,字族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载体。

字族文识字吸收了集中识字重视汉字构字规律的经验,分散识字重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经验,注音识字重视在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中识字的经验,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体现了“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的特点,小学生在两年中识字可以达到2200个以上。

实验者对字族文识字作了如下概括:组字为族,因族设文,族为文统,族文相生;学文识字,披文见族,族字类推,环环扩展;以读促识,以识促读,文熟字悉,一矢两的。

四、字理识字是九十年代初由湖南省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贾国均提出的。

所谓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依据和组成规律。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

这种识字方法,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是核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是基本和有效的方法。

字理识字教学法适用于任何一种语文教材。

它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的产生和减少错别字,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我们要更好的运用字理识字这种教学方法就必须知道什么是字理教学,我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字理教学。

因为大家都知道,汉字的形体不是随便画成的,而是遵循着一字的原则和方法的,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形具有一定的理据。

如果我们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某个形体的构造原理及其演变过程,这就是字理教学。

字理教学对于原构字(结构理据没有发生变化的字)来说,主要解释形体结构跟所记录的词语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异字(结构理据发生了变化的字)来说,则应该进一步说明形体的演变过程。

我们所说的“字理”实际上包括构造之理和演变之理,也就是静态之理与动态之理两个方面。

动态演变是纵向的,贯通古今的;而静态构造是横向的,可以分为字源构造、历变构造和现实构造等不同的构形模式。

我们要教好识字,就不得不研究汉字的构造,我国传统文字学有“六书”之说。

所谓“六书”是指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种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从字形学的角度来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可以说是汉字的构造方法,而转注和假借则不过是用字之法。

不过“六书”说基本上反映了汉字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对正确了解和掌握汉字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规律,进而从根本上认识和把握每一个汉字的本来含义,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1、象形:所谓象形,就是象实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的意思。

汉字多起源于图画文字。

最初的汉字字形多是根据实物的形状把它描画出来的,这就是象形。

不过,象形字和图画是有其本质性的区别的。

象形字的写法较图画大为简化,往往只是实物形体的一个简单轮廓,(如日、月、山、人、大等)或某一具有特征性意义和部分(如牛、羊等)此外更主要的是,它必须和语言中表示概念和词和语音结合起来,从而面为记录语言的符号。

《说文》共收象形字264个。

2、指事:指事是一种用抽象的符号来表达语言中某种概念的造字方法。

指事字的构成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象形字上添加指示符号构成的指事字,如刃、本、末;另一种是由纯抽象符号组成的指事字,如上、下、一、二、三等。

指事字是在全部汉字中是数量最少的一种。

《说文》仅有129个,3、会意:所谓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以表示一个新的意思。

从结构上看,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并列或重叠。

从意义上讲,它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的会合。

如一个“木”字代表一棵树,两个“木”字组合在一起则代表成片的树群(林),而三“木”字则表示更大面积分布的树林(森)。

又如“人”和“木”组成“休”表示人靠着大树歇息的意思。

《说文》中收会意字1167个。

4、形声:形声字是由意符(形旁)和音符(声旁)两部分组成。

其中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或类属),音符则代表形声字的读音。

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占总数的85%。

形声字的声旁和本字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同音关系:和、歌、们、妈、清、枝异调关系:花、按、景、想、梅、字双声关系:绿、打、杯、讲、拉、洗叠韵关系:红、草、让、张、妙、笑形旁与声旁的组合方式有如下几种:左形右声:清、松右形左声:攻、期上形下声:空、箕下形上声:想、基内形外声:闻、闷外形内声:园、匣形被拆开:街、裹声被拆开:随、辩形偏一角:荆、颖声偏一角:旗、徒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汉字构形的基本知识,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几种字理识字教学常用的方法:1、图示法图示的作用重在解决对汉字的溯源问题,即用图画将汉字的本义表示出来。

如教学“飞”,可以画一只鸟与“飞”这个字作对照,说明这个字的“飞”是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两笔是小鸟展开的翅膀。

教学“采”字可绘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图。

由于图画形象、具体,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记忆,以加深对汉字本义的理解。

图示法适用于对大多数的象形字的教学。

2、演示法用动作演示来表示字的音形义的关系。

如“掰”,两手掌相对合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做一个掰的动作。

又如“灭”字,用一块木板盖在火上,让火熄灭。

看、交、大、步3、描述法描述法就是运用精炼的语言去阐明汉字构形原理。

这种方法多适合于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教学。

描述法是在图示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汉字部件本义的解释,领会汉字组构的意图。

如教学“牧”字,只要解析“”是“牛”的变形,“攵”是物拿鞭、棍的意思,与“牛”合起来指手拿鞭子放牛,就是“牧”的本义,有用图示,只要这样点拨讲述,学生也就不难理解、掌握了。

秋、安、友、败4、联想法联想法是在解析定理时引导学生合理联想,经加深对形、义、音的理解,如教“沙”字,可引导学生从河水少想到沙子出现,这就是沙字的由来。

与些同时,为便于记忆,还可引导学生奇特联想,创造出独特有效的记忆方法,这样的记忆方法,虽然有的离开了字进,但是它符合学习者独特的思维方法,生动活泼,有助于识记的巩固,符合教育学原理,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是有益无害的。

秉、兼5、故事法故事法是指教师运用故事阐明字理的方法。

一般要求故事简短有趣。

这种方法是各类学习者喜闻乐见的方法。

如教学“家”字,就可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古代先民的游猎生活习性以及养豕定居为家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