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读后感1000字

合集下载

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读后感《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是一部以医疗行业为背景的励志小说,作者是医学博士韩寒。

小说以医学生为主角,讲述了他从医学院毕业到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成长历程。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医生的职业精神和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当代医疗行业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和艰辛,也对医患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对医学充满热情和信仰的年轻人,他在医学院学习期间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医术天赋和对患者的关怀之心。

在实习和工作中,他不仅精益求精地学习医学知识和技术,还时刻牢记“医者仁心”的医德准则,对每一位患者都保持着真诚和尊重。

他不仅仅是一个医生,更是一位患者的朋友和家人,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关怀,让患者感受到了医生的温暖和希望。

在小说中,作者也深刻地描绘了医患关系的复杂性和医生面临的压力。

在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医患矛盾、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医生的工作压力也日益增加。

而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医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坚守和努力。

通过主人公的努力和付出,作者表达了对医患关系的思考和对医生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阅读《大医精诚》,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和艰辛。

他们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和专业知识,还需要坚定的医德和对患者的关怀。

医生是患者的希望,是他们的守护者,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同时,我也对医患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通过小说,我更加认识到医患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更加尊重和理解医生的工作。

总的来说,读完《大医精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医生的职业精神,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和艰辛,也对医患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1年《大医精诚》初中读后感(精选6篇)

2021年《大医精诚》初中读后感(精选6篇)

I don't like robbing others in my life, but I won't let what I get.(页眉可删)2021年《大医精诚》初中读后感(精选6篇)《大医精诚》初中读后感1古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医者悬壶济世,造福世人,是世间不可缺少的职业之一。

大医精诚,学医贵在学精,贵在真诚。

孙思邈先生幼时多病,为治病散尽家产而致家道中落,这为他日后从医奠定了基础。

古时,医者乃是一个卑贱的职业,即使它能救人于苦难之中。

与仕途相比,学医远没有做官那样具有诱惑力。

作为一个传统的封建家庭,孙思邈的父亲希望他踏上仕途,然而孙思邈意在从医,将借来的医书藏于经典之下偷偷阅读,悉心钻研,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先生的真诚。

先生由自己的身世想到了全天下的疾苦百姓,因此他放弃了仕途而选择从医,放弃了荣华富贵而选择了贫贱卑微。

在先生的从医生涯中,先生四处搜集医药典籍,学习民间医术,著有《千金要方》,先生全身心的投入医学事业,不断精化自己的医术,先生的事迹让人敬佩。

大医精诚,学医贵在追求极致。

这无时无刻不在告诫我们从医的根本“修身,明德”。

医者医术固然重要,凭此可救人于痛苦之中,而医者的德行则更为值得关注。

一位好医生不仅仅要拥有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德行也不可缺少。

每一位医术都应该守住自己的底线,做一位纯粹的医生,做一位孙思邈先生一样的医者。

大医精诚,医学是博大的。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他们都是医学的范畴,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中医所强调望闻问切,于西医同样有所体现,就比如说我所选择的影像学,说白了就是中医中的“望,闻”,不过更加直观,更加方便。

因此我们应该打破人们的医学误区,打破人们总要给中医西医分出个高下的观点,中医西医本属同源,不过表现形式不同,并无高下贵贱之分。

韩非曾有言:“人处疾则贵医”。

这句话是十分真实的,健康时无人会关注医生,只有疾病出现时人们才会求助医生。

其实人们并不一定只有在生病时才能求助医生,医生也不仅仅只会治病那么简单,医者可以对你的生活习惯提出有利意见,帮助你更好,更健康的生活。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4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医精诚》读书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个合格的正骨师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依据辩证论据原则,结合西医解剖,病理诊断。

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解机体生理病理状况。

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滑利关节的方法。

要有四心;细心,仁心,专心,静心。

一:细心;经典的医方难以精通由来已经很久了,这是因为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的缘故。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的气是通畅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的,一定要先诊脉来了解它。

但寸关尺三部脉象有浮沉弦紧不同,腧穴气血的流通输注,有高低深浅的差别,肌肤有厚薄,筋骨有强壮柔弱的区分,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如果把极精细微妙的医学道理用粗略肤浅的思想去探求他难道不是很危险?如果实证却用补法治它,寒证却用寒凉药,热证却用温热药治疗是在加重病人的病情,所以医术是难以精通的技艺。

既然不是神仙传授,凭什么能懂得那么深奥的道理?有些愚蠢的人读了三年医方的人,就夸口说;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了治病三年才知道天下没有现成的方子可以用。

所以学医的人要广泛深入探究医学原理专心勤奋不懈怠,不能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就说已经明白医学原理那样就大大地害了自己。

二:仁心一直贯穿孙思邈的医徳阐述我觉得他的高尚来源于对生命最本质的敬畏,是行医各行的至高境界,“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通一等”能入眼的只有患者伤痛,牵动医者心灵就只有生命的延续,甚至对生命敬畏已经超越了人类延伸到了每一个生存这的生命体。

在面对患者时候要集中精神,让患者觉得重视他,怀有端正态度,给予患者力所能及支持。

大医精诚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大医精诚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

大医精诚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大医精诚优秀读后感想心得感悟《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大医精诚读后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大医精诚读后感(一)我的学医生涯已过两年半了,对于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健康神圣的捍卫者。

今年寒假我读了《大医精诚》,发现落在医生身上的关键词就是责任。

《大医精诚》其实不是书名,而是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作者孙思邈是唐朝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而《备急千金要方》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

孙氏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

《备急千金要方》卷首以显著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突出地强调了作为一位优秀医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修养和精辟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

为此,该书一一作出了医德与医术的严格要求,成为历代临床医生修养的准绳。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我总结了医者必需的四种品质:【细心】《大医精诚》中有这么一句话“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意思是说:“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

《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读后感

《大医精诚》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大医精诚》读后感(一)我的学医生涯已过两年半了,对于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健康神圣的扞卫者。

今年寒假我读了《大医精诚》,发现落在医生身上的关键词就是责任。

《大医精诚》其实不是书名,而是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着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作者孙思邈是唐朝着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着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而《备急千金要方》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世简称为《千金方》。

孙氏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

《备急千金要方》卷首以显着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突出地强调了作为一位优秀医生,必须具备高尚的医疗道德修养和精辟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

为此,该书一一作出了医德与医术的严格要求,成为历代临床医生修养的准绳。

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我总结了医者必需的四种品质:【细心】《大医精诚》中有这么一句话“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意思是说:“疾病有内在的病因相同而外在症状不同,和内在的病因不同而外在症状相同。

因此,五脏六腑是充盈还是虚损,血脉营卫之气是畅通还是阻塞,本来就不是单凭人的耳朵眼睛所能了解得到的,一定先要诊脉来了解它。

”放到当今医学就是说不能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做全面细致必要的检查。

这就是为什么诊断学要我们深刻的认识每项检查的临床意义的原因。

大医精诚的读后感

大医精诚的读后感

大医精诚的读后感大医精诚的(一)《大医精诚》一书,向我们展了许多医者“侠之大者,义之大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从济世救人,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病痛的扁鹊;遍尝百草,着书济世、甘冒风险献身中国医学的李时珍;仗义疏财,助人为乐,毕生只为中医事业的孔伯华;到献身中国医学事业的外籍医生共产党员白求恩;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倾心于中国卫生事业的马海德。

平凡岗位超常奉献的李琦等等。

他们以青春、热血向我们诉说了一个亘古不变真言:奉献的天空最美丽!要奉献,首先要有基础,一个基础扎实、业精、技精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

这就需要我们很好的医学知识,多吸取教训和经验,在前人的求医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另外,无私的奉献更需要我们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类医学事业终生的献身精神。

只有思想高洁的人,全心为民的人,才能是无私奉献的人!在法制化社会日益健全的今天,在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医疗事故的官司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医院和医生不断的卷入到医疗纠纷当中,因而,医生的职业道德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成为我们卫生行业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金钱的“魔爪”伸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医疗行业亦不能幸免。

在我们的队伍中存在购买药品、医疗器械收受“回扣”,医生收“红包”,医院乱收费,医生乱开检查费等不良现象。

这些不正之风,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给这个神圣纯白职业摸上了一层阴影。

而患者则动则求助于法律,让医生们行医时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却非来源于张孝骞的那种“以病人为本”的心情。

如此一来,即便是有再高的医术。

在这种情况也不敢作出确定的诊断,越来越多的医生抱着一种明哲保身态度。

这是我们行业的悲哀,也是医者们的无奈。

作为新一代公共卫生事业工作人员的我们,要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我们面对的是无数来势汹汹的疾病、瘟疫的肆虐,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进行预警,要有严密的思路进行对症施治,要有舍身为民的精神进行抢险。

关于大医精诚读后感1000字【三篇】

关于大医精诚读后感1000字【三篇】

关于大医精诚读后感1000字【三篇】【读后感】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医精诚读后感1000字【三篇】,欢迎品鉴!大医精诚读后感1000字1“大医精诚”,是千年来医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大医精诚》中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感同身受的心,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已所长,经略财物”。

他的这种浓厚而朴素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值得学习和提倡的。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我深深地钦佩南丁格尔放弃锦衣玉食,投身救死扶伤的精神,更为她的仁爱之心所感动;我欣赏非典女杰——叶欣护士长的坚强勇敢、从容不迫、无私无畏的白求恩精神。

是她们,为护理事业指明了方向,是她们,为护理后辈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我们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修养身心,涵养德性,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是当前活动的主题,我更希望能成为永恒的主题,让修身行动成为公民的一种习惯,让修养身心,涵养德性在每个公民心中生根发芽,这样,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作为医务工作者,身在伟人故里,博爱之乡,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山先生的对病人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作为板芙医院的一员,我真心地希望,通过修身行动,我们能看到更多患者的笑脸,听不到患者的抱怨,没有医疗纠纷,事业蒸蒸日上,同事之间更多真诚的问候与微笑。

大医精诚读后感1000字2我的学医生活生计已过两年半了,对于我们将来从事的职业也有了初步的熟悉。

《大医精诚》的读后感1000字

《大医精诚》的读后感1000字

《大医精诚》的读后感1000字第1篇:《大医精诚》的读后感1000字《大医精诚》一文出自*王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医学典籍中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

既然已决定投身杏林,不论*还是业余,必然要通读此文。

周六晚上,我打开老师发过来的《大医精诚》原文,以自己浅薄的文学知识并对照着现代文翻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认真仔细的阅读。

读完全文后,我第一个最强烈的感想就是“学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说到困难,首先是医道本身对于*的要求非常高。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不同的病,外在表现可能一样,相同的病,外在表现又可能不一样,做为一个医生如何能够准确地判断病症并合理地治疗,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也许需要经年累月的学习与实践方才能够摸到门槛,“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在学医的道路上,我需要认识并正视困难,不懈怠,不道听途说,不盲目自大,在*的道路上踽踽而行,不求速成,但求无愧于心。

第二个强烈的感想是“做医生不容易,做一个好医生更是难上加难”。

抛开医术上的困难,在医德上要能守住本心,正如《中庸》所言:“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所谓医者,应不以病人的身份有所区别对待,不因病灶的各种*状感觉不适而趋避之,不因外界的干扰而乱心神。

在当今社会的功利和浮燥的气氛下,保持本心,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当然,我本身学医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学到一些知识,为家人减轻病痛。

但在学习的入门过程中,读后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又让我对于“医者”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以功利学医,不以求财学医,并且如果我将来能够学有所成,一定会发自本心地尽我所能,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当然,作为一个不甚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对于文中的“不用活物作*”略有不解,因为别说以活物用*,平时我们吃饭也是荤素搭配,有鱼有肉。

何况若说“万物皆有灵”,平时摘的草*不也是有生命的吗?此外,对于文中所提到的“*阳报施”言论,我也同样认为可以抛开神鬼之说而换个角度理解,那就是为医者,应秉持“敬畏之心”,守正持中,在医学的道路上“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医精诚读后感1000字
《大医精诚》为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集中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精”与“诚”。

今有幸得梦师指导,拜读原著,略有所感,记录如下。

首先是如何理解这篇文章。

愚以为这里面讨论的是医者的德艺双修的问题。

对于“精”字,我的理解是“深入”,深入学习,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永无止境。

我们面对的人体及其所在关联环境是一个复杂大系统,输入变量很多,关联因素和条件也很多,输出的各种表象也变化多端,各种变量的隐性关联非常复杂,目前我们还不甚了解。

输入条件或关联因素稍有变化,整个系统的反应与表象就很有可能完全不同,甚至进入混沌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诊断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我们不清楚事物发展过程的时候,现有的分析推导手段往往是不能发挥作用的。

我们手头现有的案例只是个例,医方也只有统计上的意义,而我们面对的每一个病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太可能与以前的个例完全一样,也很有可能与总体统计特性有所出入,然而一旦出现误判误诊,很有可能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所以对于学医之人第一是要慎重,要对每个病人每个方剂体察入微;第二是不能犯经验主义错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所谓“医者,人
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对于“诚”字,我的理解是“真心”,真心对人,诚心做事,修身养性,内慈外谨。

内慈是指医者心胸要宽广,做到心存天下苍生,慈悲为怀,以一颗善心普救众生。

为人处事要稳重,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声色所难。

如前所述,行医是一个专业性极强,极难做好的事情,但是一旦达到效果,对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则极大。

所以优秀的医者往往随时随地都处于各种名利的诱惑之中。

但如果以名利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一方面很难控制事情的边界,最后很可能舍本逐末,导致医术停滞不前,不能精进;另一方面追逐名利也必将为名利所害,难得善终。

外谨是指医者要谨言慎行,低调做人,专心做事。

医者掌握着病人的生杀予夺之大权,如何能够取得病人的信任,能够达到医患之间相互理解与配合,以取得最佳的医疗效果,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本篇提出的方法就是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培养自己的代入感,同时注重言行举止端庄得体,以建立患者对自己的信任。

医患交心,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作为一名医道的初学者,这篇文章给我的警示是:
第一、对医术要有敬畏之心,不畏难,不自满,要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去研究医术;
第二、既然想做医者,就应该有超脱之心,以行医布道为己任,不为名利所累。

对应这两条,本人自认为还是比较适合学医的。

因为第一,本人从事的工作就是做科研,对我自己而言,我的兴趣在于科研的过程,在于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医学对我而言不过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不同之处只是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自己几乎一无所知,学习起来会更困难一些。

其二,本人经常做些慈善事业,推己及人自问还是做得到的。

至于名利,本人半路出家,并不指望能在医学上成名立业,如果侥幸能有所成,那也都是导师教导之功、老天眷顾之意,决不敢贪天之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