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C技术

合集下载

EOC原理及应用技术06588

EOC原理及应用技术06588
现在涌现出很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将以太网络信号经过 调制解调等复杂处理后通过同轴电缆传输。现在也被称之为 “Ethernet over Coax”,但是与原始所述的有非常大的差别 。同轴电缆上传输的信号不再保持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严 格地从技术的角度讲是不可称之为“EoC”的。这类技术主要 有以下四种:HomePNA over Coax、HomePlug over Coax 、WiFi over Coax、MoCA- 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 。我们总称之“有源EoC”或“调制型EoC”。
由于存在自环,在使用无源基带器件时,首先要考虑上联 交换机的兼容性。交换机如具备环路检测能力,关断自环端口 后仍可正常工作,否则,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很快将通过广播 包的收发而改变,表中所有下联设备的MAC地址最终将被自环 端口“劫持”,整个交换机瘫痪,还会影响上一级设备的稳定 。
与无源基带兼容的交换机不仅需要具备环回检测能力,而 且要具备同时检测多个自环的能力。
2020/8/17
ⅲ)楼道接入交换机 由于大量使用楼道接入交换机,必须考 虑其成本问题。 对部分国产低端交换机进行的测试证明 ,大部分低端交换机无法满足EoC系统的要 求。只有个别机型符合要求,也就是说,只 有与这样的交换机上联,基带EoC系统才是 稳定的。
2020/8/17
d)有源EOC工作原理
2020/8/17
ⅱ)传输距离 无源基带产品的另一个问题是对传输距离的影 响。由于同轴电缆的介入,无源基带的信号传输实 际是分为三段的,中间为同轴电缆,同轴电缆两侧 均为五类线连接,通常,五类线的传输距离一般可 达100米,引入同轴电缆作为中间传输介质后,虽 然同轴电缆本身传输性能优良,不会对以太网信号 造成太大衰减,但由于在两端经过了两次介质耦合 ,信号受到一定损失,因此,同轴无源基带系统中 五类线的最大传输距离小于100m。

EOC接入技术分析

EOC接入技术分析

选方 案 。
22 E C . O 技术分析
从部署 复杂 度和 部署 成本 而言 ,E 方 式 与传统 OC
与有线 电视信号 合并 。合并之后的信号通过同轴网络发 送给每个用 户。用户E 终端接收 到信号之后 ,将数据 OC 信号与有线 电视信号分离 ,并将数据信号解调之后传送 给用户数据终端设备 。数据终端上行信号经E 终端 调 OC
制 之 后 进 入 同 轴 网络 并 送 至 E 头 端 设 备 。 E 头 端 OC OC 将 上 行 数 据 信 号 解 调 之 后 发送 至Itre。 nen t
接入要求。
3 速 率 对 称 。上 、 下 行 速 率 差 异 较 小 ,便 于 未 来 )
交 互业 务 的 开展 。
A l n e、Ho P la c) i me NA( me h n l e ewo kn Ho P o e n N t r ig i
Al c)、 WL lne i AN( iF na c) W — i a i e、Mo A( lm ̄i n C Mut i a
E OC系统 主 要 由E 头 端 和 用 户E 终 端 系 统 组 0C OC 成 。部 署方 式 如 图 I 示 。 N E 头 端 设 备 接 收 来 自有 线 电视 的 信 号 以 及 来 自 OC 互 联 网 的 数 据 信 号 ,将 数 据 信 号 调 制 之 后 以 F DM方 式
带业 务的逐 步发展 ;通过使用 多个数 据频道或频道捆 绑
技 术 ,可 实现 平 滑 扩 容 。 E 也 存在 以 下 问题 : OC
1 )部分技 术存在干 扰隐患 。采 用低频段 的技术 容
易 受 到 噪 声干 扰 ,对 网 络 设 备 要 求 高 , 噪 声 汇 聚 将 影 响

EOC技术

EOC技术

EOC技术及其发展现状一、 引言二、 各种EOC技术概述三、 几种主要技术的性能指标分析四、 国内外发展现状五、 结束语1 概述目前,国内有线电视数字整体平移已经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整体平移由点到面全面展开。

在数字电视业务大规模的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广电运营商经过市场的调研、考察,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数字电视只有实现交互式、多业务、多功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才能被广大用户所接受,数字电视才能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可以运营的巨大产业,这就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

然而,目前大部分HFC网仍为单向广播式网络,要实现上述交互式数字电视的目标,必须对承载数字电视内容的传输平台———HFC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

近年来随着光纤及相关设备价格大幅度下降,光纤已经从服务区(小区)延伸到了楼头,采用现有成熟的技术如以太FTTB、EPON ( EPON Overlay HFC)等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将户外光纤网络升级改造为双向网络,网络的双向接入只剩下最后“100 m”同轴电缆网络了,即最难解决的是楼内电缆网部分的双向化问题,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环境复杂,工程难度很大,最后100 m的宽带接入已经成为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双向化的关键和瓶颈。

2 双向接入技术的选择与比较目前广电网络运营商普遍采用的双向接入技术主要有: CMTS + Cable Modem方式和FTTB + LAN 以太网方式。

图1 EPON Overlay HFC实现双向宽带接入CMTS +Cable Modem 方式能充分利用有线电视HFC网的电缆网资源实现双向接入,是一种传统的和经典的技术体制,有很好的标准规范,在美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国内也有较为成功的范例。

但是在实践中也有许多问题,首先,回传噪声汇聚问题不易处理。

由于国内HFC电缆网部分的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缺陷,导致反向回传的噪声干扰难以克服,要想减小汇聚反向噪声的影响,电缆网部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加以改造。

EOC技术介绍和对比以及生产厂家大全.

EOC技术介绍和对比以及生产厂家大全.

EOC技术介绍和对比以及生产厂家大全1 EOC技术介绍EoC原是源于欧洲一些厂家,原文是“Ethernet over Coax”,也就是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原有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没有改变。

最早的EOC实际上是下文讲的无源EOC或基带EOC。

现在则将所有的在Cable上传输数据的技术都称为EOC。

EOC (Ethernet Over Coax主要可分为基带传输、调制传输应用两类,其中又可细分出很多具1.1 有源EoC介绍现在涌现出很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将以太网络信号经过调制解调等复杂处理后通过同轴电缆传输。

尽管有人也称之为“Ethernet over Coax”,但是与真正的EoC(基带EoC/无源EoC有非常大的差别,同轴电缆上传输的信号不再保持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严格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不可称之为“EoC”的。

这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HomePNA over Coax、HomePlug BPL over Coax、HomePlug AV over Coax、WiFi over Coax、MoCA - 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我们暂且总称之“有源EoC”或“调制EoC”。

HomePNA、HomePlug BPL、HomePlug AV和WiFi(Wireless LAN,Wireless Fidelity都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家庭联网技术,他们的发展均有数年的历史,MoCA则是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推出的基于同轴电缆的联网技术,是四种技术中最年轻的。

1.1.1 MoCA1.1.1.1 MoCA介绍MoCA是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的缩写,MoCA成立于2004年1月,创立者为Cisco、Comcast、EchoStar、Entropic、Motorola与Toshiba等。

EOC技术要求

EOC技术要求

(四)EoC局端设备技术要求设备必须满足高可靠性、开放性、扩展性、适用性要求。

1、调制EoC局端设备及其要求1.1.总体要求(1)局端设备必须包含一个或多个RF接口,支持有线电视信号输入和输出,同轴电缆接口采用F接头;(2)必须具有一个以上(含)以太网接口,必须采用标准10/100Base-T网络接口;(3)必须有采用220V供电或60V集中供电的型号;(4)局端设备重启动时间应小于2分钟(从局端设备断电到终端再次上线);(5)应采用满足GB/T4208-1993标准中P56级要求的野外型外壳;(6)卖方应承诺根据买方要求定制满足外壳要求的局端设备。

1.2.网络接口要求必须具有一个以上(含)以太网接口,必须采用标准10/100Base-T网络接口。

1.3.射频接口要求局端设备可内置混合器,射频接口必须包括射频输入接口和射频输出接口,射频输入接口接有线电视射频信号,射频输出接口将调制后数据信号与射频输入接口输入的信号混合后输出。

射频工作频率建议选择在低频0-65MHz。

射频接口要求:1.4.射频传输性能要求(1)抗衰减能力在局端设备至终端设备之间衰减小于50dB时,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应能保证系统工作在最大吞吐率状态时不丢包,在60dB时任能保证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2)干扰要求系统中存在连接性能不好的终端设备时应不会对系统中其他终端设备的性能造成影响。

(3)可承受至少30dBuv的底部噪声及单频脉冲噪声的干扰。

(4)列明设备防雷、防浪涌能力。

1.5.以太网业务要求(1)功能要求局端设备应支持根据MAC地址进行交换,应支持MAC地址的动态学习,MAC地址学习能力不小于64个/秒,MAC表大小至少为1K。

局端设备应支持以太网业务二层交换功能;(2)吞吐量当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局端设备的每个RF接口上下行方向的吞吐量应不小于60Mbit/s(512Byte包长)。

(3)传输时延当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业务时,在业务流量不超过该系统吞吐量的80%的情况下,其传输时延应小于40ms(512Byte包长)。

EOC介绍

EOC介绍

Console接口
电视接口
以太网接 口
Hale Waihona Puke Cable接 口终端设备
EOC终端提供1-3个百兆全双工以太网接口,可用同、 时连接计算机、数字电视机顶盒、IP电话机等多种终端
多个EOC终端在同轴网络上共享100Mbps带宽,占 用低于30MHz的低频段,避免和现有CATV系统频率占用 上的冲突,减少相互之间干扰。
优点: (1)利用现有的CATV网络提供双向通讯,适合稀疏模 式网络覆盖区域。 (2)大面积覆盖,低开通率情况下成本较低,前期投入 少。 (3)技术标准及产品比较成熟。
CMTS
缺点: (1)需要对HFC网络进行双向改造。 (2)受噪声影响系统的带宽和性能,对电缆和接头的质 量比较高,后续维护工作量大。 (3)带宽有限,无法满足未来大量的视频,语音,数据 等内容服务。
console接口以太网接口电视接口cable接口eoc终端提供13个百兆全双工以太网接口可用同时连接计算机数字电视机顶盒ip电话机等多种终端多个eoc终端在同轴网络上共享100mbps带宽占用低于30mhz的低频段避免和现有catv系统频率占用上的冲突减少相互之间干扰
目录
1。网络术语 2。广域网宽带接入技术 3。广电宽带网络现状 4。广域网宽带接入技术 5。CMTS 6。EPON+LAN 7。什么是EOC 8。EOC的特点 9。EOC工作原理 10。大桥EOC实例 11。安装使用的设备 12。安装方法 13。故障处理
EOC工作原理
有源EoC 系统的的上下行数据采用了不同的传输方式,每当终 端上线后,会搜索头端,并在头端上注册自己的MAC地址,同时, 头端给每一个终端分配一个唯一的终端设备标识,从而建立起链路 连接。(如图)

EOC技术介绍新

EOC技术介绍新

• HomePNA使用的频谱
VDSL HPNA2.0
HPNA3.0
14
12
28
• MAC层协定 • 的MAC层协议为CSMA/CD, 为提供QoS
效劳,它采取八种不同优先等级(0 ~ 7,7代表 最高优先等级)的帧传送方式,由测量帧确认 否有碰撞发生。
一个正常帧传送时间须介于92.5 us ~ 3,122 us之间,因此,当传送数据的工作站侦 测到网络上发生碰撞时,必须在70 us内停顿传 送数据。换言之,当帧传送时间小于92.5 us或 大于3122 us,就表示网络上有碰撞发生。假设 网络上发生碰撞,那么每部工作站(含先前未 传送数据的工作站) 必须执行分布公平优先级 排队DFPQ(Distributed Fair Priority Queuing) 算法,以便决定由那一部工作站获得传输媒体 的使用权。
• WiFi over Coax采用变频解决方案-将下变频 到1GHz左右的频段。这虽然减小了电缆和无源 分支分配器的损耗,但是带来了新的问题—标 准化较差,不同厂家之间的设备不能互通;增 加新的器件和设备,增加了本钱,减低了可靠 性;同时由于WIFI协议是针对无线网络要求设 计,所以协议开销大,再加上其协议采用的是 CSMA/CA方式,所以随着用户数的增加,碰撞 机率也随之增加,数据的实际吞吐量大大降低。
WiFi over Coax
WiFi over Coax
• WiFi概述
无线局域网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最有开展 前景的技术之一。目前,WLAN技术已经日渐 成熟,应用日趋广泛。国内无线局域网市场将 有非常广阔的开展空间。国内多家运营实体已 纷纷看好无线局域网的市场时机,希望以此为 契机跻身无线互联效劳市场。
带调制的载波来携带,因此,子通道的频率响应是非常平的 .

eoc技术解答

eoc技术解答

、高频调制与低频调制EOC技术的优劣比较关于EOC是采用高频还是低频有很多的争论。

从总局的需求白皮书来看,是采用高频技术。

现在主要的争论是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低频噪声和传输距离低频噪声有多大—60-80dBμν低频噪声到底有多大?下面是在一个用-9的电缆搭建的实验网络上进行的测试结果。

从实验的网络上看,低频噪声电平在40-50 dBμν左右。

在2005年6期的《广播电视信息》上的文章“双向HFC网络建设中的经验与体会”上说,在实际的网络中,经实际测试,发现干扰产生有两个途径,其一是用户室内的电视机及其他家用电器产生强烈干扰,主要集中在5~20MHz频段(呈单调下降曲线),其频谱能量强度高,一般在70~90dBμν。

其二是环境电磁干扰侵入电缆接头而形成,如短波电台信号等,对常用的电缆接头处侵入产生的干扰强度一般在10~60dBμv,电缆呈现了“接收天线”效应。

两类干扰中,以电视机输入端口引入的干扰最为严重。

因此,实际网络中的低频干扰噪声大约是60-80 dBμν。

需要的SNR是多少?--25 dB“关于 HFC接入网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AM-VSB模拟电视信号需要52dB的载噪比(CNR)才能获得理想的图像质量,而采用64QAM调制方式的数字信号只需要30dB的信噪比(SNR)就能达到基本无误码传输(误码率BER≤10-9)[5]。

实际上,64QAM的SNR达到25dB就可以了。

现在来计算EOC的传输距离假定:发射电平:110dBμν。

低频噪声:60dBμν。

SNR:25dB。

那么,对低频EOC来说,110-60-25=25 dB,也就是说,只计算线路衰减的情况下,传输距离在300-400米左右。

那么,对高频EOC来说,110-25=85 dB,也就是说,只计算线路衰减的情况下,传输距离在400米左右。

从上面的计算来看。

高频和底频的EOC的传输距离是一样的。

这与实际测试的情况是一致的。

问题是,低频EOC的带外抑制不容易做好,基本上现在所有的低频EOC都会干扰电视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EOC 1,引言 数字电视整转正在进行, 从模拟到数字,从单向到双向,从看电视到用电视,从网络的单一功能到三重播放,三网融合,市场的需求及电视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有线电视网络全网的双向用户接入,而以往的双向用户接入技术如CMTS+Cable modem 和FTTB+LAN网络双向接入技术已不能适应双向用户接入市场的竟争及有线电视网络双向综合业务的良性发展, 随着基于同轴电缆双向接入——EOC 技术的趋于成熟,为有线电视网络全网的双向用户接入和双向综合业务的良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本文尝试对EOC 技术做一客观介绍, 希望能够让大家对EOC 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EOC 技术简述 从有线电视网络应用的角度简述, EOC(Ethernet Over Coax)技术就是把IP 数据与有线电视信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用同一根电缆接入送入用户,既不影响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又有双向独享的宽带综合业务接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的组网接入方案,无需对原有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施工改造,或者进行大规模的五类线敷设到户的工程,克服了有线电视网络双向网络改造过程中入户施工较难、全网覆盖成本高以及改造工程周期长的诸多问题。EOC 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各种利用电话、电力、电视电缆传输数据信号的技术都可以称为EOC技术。早期EOC技术研究主要局限于电话线、电力线传送数据信号的应用,近几年,EOC 技术的研究开始侧重基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传送数据信号的技术应用。各种EOC 技术虽然研究的切入点和技术方法略有不同,但均可应用在有线电视网络领域,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数据信号。根据技术方法的不同, EOC技术可归纳为无源基带传输、有源调制传输两大类技术。 3 无源基带传输EOC 技术 无源基带传输EOC 其技术原理就是将符合802.3 系列标准的以太网信号,在无源EOC设备中通过阻抗变换、平衡/ 非平衡变换后,在10~25MHz 带宽内与有线电视65 ~860MHz 信号混合通过同一根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入户,在户内又通过无源设备将以太信号与RF 电视信号分离,从而完成对用户的双向网络综合业务的接入。无源基带传输EOC 技术采用的是将基带的数据以太流直接混入或分离的技术,是一种不用调制的技术,不需要载波频率的选择(或频率变换)和调制技术的确定(比如QAM、QPSK 等等),无论在物理层,还是MAC 层都完全遵循IEEE802.3 的国际标准,能与IP 以太网实现无缝联接,不需要作任何协议转换。 无源基带传输EOC 特点: 每户独享10mbps 带宽,支持广电网络多项综合业务,可平滑过度到每户100mbps 的速率。完全遵循IEEE802.3 以太网协议有效解决了楼内敷五类线缆施工量大,周期长的问题;回避了个别小区物业不允许敷线施工的问题。双向网改施工量较小, 较其它技术能更快、更省的进行全面覆盖。 4 有源调制传输EOC 技术 有源调制传输EOC 技术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有线电视网络双向业务全网覆盖技术方案,该方案在全面而迅速进行用户双向业务覆盖的前提下,可分阶段投资,逐步扩容,滚动发展,缓解有线电视运营商双向网改过程中后续资金投入不足时的压力。有源EOC 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① HiNoc,(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②MOCA(Multimedia Over Coax);③ Home Plug,(HomerPlug Powerline Alliance);④ HomePNA,(Home Phoneline Networking Allince);⑤ WLAN(Wi-Fi Alliance)无线降频电缆传输技术等。 这几种有源EOC 技术在有线电视同轴电缆传输网络的应用结构基本相同,均在光接机至用户终端之间的同轴电缆中进行数据信号的插入,并在用户终端通过分离器将IP 数据信号与电视R F 信号分离还原。 4.1 HiNOC 技术简介 HiNOC 技术采用QAM的调制方法, 使用不影响有线电视标准规定的860MHz 以上的空余频段并可根据电缆的噪声、衰减等情况自适应使用BPSK256QAM的调制技术。同时,为避免多径引发码流间干扰,同时考虑到信道利用率,HiNOC 选择多载波OFDM 体制传输数据。为了在每个信道上达到更高的速率,使用了多个子载波的OFDM调制技术革新, 每个子载波上的调制方式可自适应选择BPSK、QPSK 、8QAM 、16QAM 、32QAM 、64QAM、128QAM、256QAM、理论上,每个信道的最高数据速率可达到120Mb/s。 HiNOC 技术特点:HiNOC 技术采用先进的OFDM调制技术, 能够有效增加频谱利用率; H i N O C 同时支持多个调制信道, 在采用256QMA 调制时单信道最高可支持120Mb/s的带宽;HiNOC 采用128 位数据加密技术,有效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性;HiNOC 设备能够提供面向高速数据的流量限速和整形,保证业务的QoS特性;HiNOC 设备可控制用户使用带宽, 支持用户优先访问设定功能。 4.2 MoCA 技术简介 MoCA1.0 技术使用800~1500MHz 频段, 可选2~3 8 MHz。每个信道带宽为50MHz,总共可有15个信道。每个信道可以支持一个N C (局端) 设备。MoCA 采用OFDM调制和TDMA/TDD(时分多址/ 时分双工)技术, MAC部分的TDMA是采用软件来实现的。每个载波最高可进行128QAM调制, 每个信道理论上最大的物理数据速率为270Mb/s 和最大的有效数据速率为130Mb/s。随着链路损耗的加大或链路SNR的降低, 依次降低为64QAM , 16QAM,8QAM,QPSK,BPSK,调制方式, 实际有效数据速率就会成倍降低。 MOCA技术特点: 调制速率最高, 达270Mb/s(实际吞吐量< 80 Mb/s),但带宽为共享(270Mb/s/N 个用户)。EoC 技术是独享10Mb/s 带宽,可升级至100Mb/s。抗干扰能力较强:为多载波的OFDM 有源调制方式。 4.3 Homeplug AV 技术 Homeplug AV 技术工作频率在低频段(2-28MHz),在物理层采用具有高级前向纠错,通道预估和自适应能力的多载波的OFDM有源调制, 而在MAC 层则综合使用具有QoS保证的TDMA ( 时分多址) 有序接入和CSMA(竞争接入)两种方式,并通过快速自动重发请求可靠传输,HomePlug AV 支持TDMA 和FDMA , 即兼容时分多址和频分多址。HomePlug AV 技术特点:调制速率较高,但带宽共享(200Mb/s/N 个用户),达到200Mb/s(实际吞吐量> 100 Mb/s)。独享10Mb/s 带宽,可升级至100 b/s。能够通过分支分配器,工作频率在低频段(2-28MHz),网络适应能力好;能与Cable 网络的改造吻合,不需要更换优质的分支分配器和电缆;抗干扰能力强。 4.4 HPNA 技术简介 HPNA 工作频带为4-21MHz, 采用新的调制技术FDQAM(Frequency DiverseQAM) , 也叫做自适应QAM ( AdaptiveQAM) 。因为采用了自适应的编码率与调制方式,当通信干扰出现时,网关自动地使用较低的编码率, 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技术特点: HPNA技术同样利用了4 -21MHz 频带,能够通过分支分配器,网络适应能力好;能与Cable 网络的改造吻合,不需要更换优质的分支分配器和电缆; 抗干扰能力强。 4.5 WLAN(Wi-Fi Alliance)无线降频电缆传输技术 WLAN技术是通过802.11 无线传输协议工作于2.4GHz 高频的无线传输技术,但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应用时,需经过降频到900MHz~1.1GHz频带内方可使用, 这就形成了WLAN电缆传输技术。为了避免与电视信号的冲突和干扰(上限为860MHz),在方案中将射频的工作频点设置为900MHz。在有线电视网络双向综合业务中,下行链路中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远远大于上行链路的数据量, 而在WLAN方案的典型应用中也恰好是相同的情况,可以天然满足增值服务的非对称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下行54Mb/s,可以通过软件方式进行调整分配给1~60 个客户,推荐配置为20 个客户;上行速率为128kb/s的整数倍, 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对于总线结构的同轴网格, W L A N 降频传输方案可以进行多通道的复用。每个20MHz 的信道可以提供54Mb/s 的物理层速率, 相应的2,3,4 *n 个复用信道可以提供108,162,216,n ×54Mb/s物理层速率。多通道复用技术提供了灵活的多用户带宽配置方案。 二,各种EOC技术技术比较和评价。 比较项目 无源EOC HiNOC MoCA HomePlug HomePNA WLAN

频谱 0-20MHz 869MHz-1.2GHz 0.9-1.5GHz 2-30MHz 4-20MHz 2.4GHz/900M

Hz 调制方式 基带编码 OFDM OFDM OFDM FDQAM DSS,OFDM

信道带宽 基带 16 50 26 16 20

动态范围

5 75 75 90 48 50

MAC层协议 CSMA TDMA TDMA CSMA/TDMA CSMA CSMA+S-TDMA

接入介质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 1,同轴电缆2,电力线 1,同轴电缆2,电话线 1,无线2,同轴电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