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关系_谢国柱

合集下载

单用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单用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单用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比较发表时间:2016-04-11T16:21:05.1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作者:漆国华[导读]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比单用丙泊酚效率高,用量小,安全性更高。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 629000摘要:目的:观察对比单用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需要接受无痛胃镜诊断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人。

观察组麻醉过程中先静脉注射0.1μg/kg随后注入丙泊酚1.6-2.2mg/kg,对照组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2.6-3.2mg/kg。

观察两组患者身体反应,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各项身体指标的变化,记录苏醒时间,对比分析麻醉效果。

结果:通过分析,观察组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

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

术程中观察组的身体指标数值略优于对照组。

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比单用丙泊酚效率高,用量小,安全性更高。

在无痛胃镜检查中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丙泊酚;舒芬太尼胃镜检查是消化系统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由于检查过程需要侵入人体,患者普遍难以忍受。

无痛胃镜因在检查前给患者静脉注射麻醉镇静剂,则可以减轻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痛苦。

而如何在保证患者安全及减少不了反应的同时,选择好药物配比,提高麻醉效率,是此项检查手段的关键。

丙泊酚是起效快,副作用比较小的麻醉药物。

但是镇痛效果不够理想,需要其它药物的辅助。

舒芬太尼属于有强烈镇痛效果的麻醉辅助用药,可以和丙泊酚联用。

本文将88例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一组单独使用丙泊酚,另一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1],观察对比了各项数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择88例经判定需行胃镜进行检查诊断的88例患者,经常规检测,均无药物过敏与禁忌症。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静脉麻醉随着医疗技术和麻醉药物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复杂手术需要进行全身麻醉。

在全身麻醉中,静脉麻醉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丙泊酚和舒芬太尼是被广泛使用的静脉麻醉药物。

丙泊酚作为一种快速作用、短效的麻醉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和检查中。

而舒芬太尼则是一种强效镇痛药,通常用于手术后及严重疼痛病症的治疗。

为了达到更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的复合应用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青睐。

本文将会介绍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的复合应用在静脉麻醉中的作用和优势。

丙泊酚的特点丙泊酚是一种快速进入大脑中枢、短效的麻醉药。

它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含量,实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和镇静作用。

丙泊酚的生物半衰期短,排泄快速,能够进行精确控制,因此在手术中被广泛应用。

丙泊酚通过迅速的血浆清除,可以使药物在数分钟内完全消失,从而避免了药物残留在体内造成的不良反应。

丙泊酚可以通过持续输注实现对全身的镇静、麻痹和失忆,同时还能够保持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功能。

这种特性使丙泊酚成为了一种有效、安全的静脉麻醉药物。

舒芬太尼的特点舒芬太尼作为一种“纯”的镇痛药,是强效且作用迅速的药物。

它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并刺激阿片样受体产生强烈的镇痛和麻醉作用。

由于舒芬太尼效果快,在手术操作中往往由麻醉师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进行添加剂量,其效果很快得到反应并且能够持续较长时间。

但是,由于舒芬太尼的麻醉作用强烈,且对心血管、呼吸功能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剂量和速度控制,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此可见,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在作用机理和特点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将它们进行合理的复合应用可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优势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的复合应用可以解决单一药物麻醉的不足和副作用问题,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作用效果。

具体优势如下:1.延长麻醉深度:由于舒芬太尼的特点是作用快、作用强劲、作用持久,因此在与丙泊酚复合使用时能够延长丙泊酚的麻醉作用深度,从而增强患者的麻醉效果。

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关系分析

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关系分析

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关系分析卓睿卿;陈进华【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关系.方法 66例全身麻醉进行腹部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靶控注射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按照舒芬太尼浓度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2例.A组舒芬太尼浓度为0.3 mg/ml,B组舒芬太尼浓度为0.5 mg/ml,C组舒芬太尼浓度为3.0 mg/ml.当三组患者的效应室药物浓度与患者的血浆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按序贯法注入丙泊酚.比较三组患者丙泊酚最大效应浓度,气管插管时的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入室时、药物平衡时、意识消失时、气管插管时BIS值.结果 C组丙泊酚最大效应浓度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时,A组HR、SBP、MAP、DBP均高于C组;B组HR高于C组,SBP、MAP、DBP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平衡时,B组BIS值较入室时出现明显下降,且B组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识消失时、气管插管时,三组患者BIS值均较入室时、药物平衡时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之间具有更强的协同作用,在具体的临床用药中,以舒芬太尼用量在0.5mg/ml此基础上调整丙泊酚至有效剂量,临床效果最佳.【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8(013)031【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最大效应浓度【作者】卓睿卿;陈进华【作者单位】518110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药学部;518110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药学部【正文语种】中文舒芬太尼和丙泊酚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麻醉药物, 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 均是按照等同效价进行, 欠缺一定的准确性[1, 2]。

观察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在小儿麻醉临床中的效果

观察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在小儿麻醉临床中的效果

观察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在小儿麻醉临床中的效果陈金萍(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人民医院,云南建水654300)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在小儿麻醉临床中的效果㊂方法:选取进行全麻阑尾炎切除术的患儿,共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施以丙泊酚麻醉,试验组施以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患儿的术后恢复时间情况㊁术后60m i n㊁90m i n㊁120m i n的自我感觉评分㊁临床麻醉优良率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㊂结果:试验组的各项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60m i n㊁90m i n㊁120m i n的自我感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的临床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㊂结论: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在小儿麻醉临床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升术后自我感觉评分㊁临床麻醉优良率,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㊂关键词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351(2020)11-0070-02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各项承受能力较弱,并且疼痛阈值较低,因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其予以良好的麻醉,以确保治疗能够顺利进行[1]㊂以往临床中多使用丙泊酚药物进行麻醉,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但该药物不具有镇痛效果,并且较易对血流循环产生抑制,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患儿产生呼吸抑制等不良情况,因而不利于患儿的健康[2]㊂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临床中多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方式㊂本文将探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在小儿麻醉临床中的效果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2020年4月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人民医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儿,共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㊂对照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为4~10岁,平均年龄为(7.1ʃ1.9)岁;试验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为4~11岁,平均年龄为(7.9ʃ2.1)岁㊂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基本均衡(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纳入标准:①患儿的年龄均低于12周岁;②家长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①存在免疫性与血液系统疾病;②无法积极配合完成实验过程㊂1.2方法在术前6h患儿禁食,术前4h患儿禁饮;术前半小时为患儿肌注0.3m g/k g的阿托品(国药准字H41020120,天方药业有限公司,2m Lʒ1m g)㊂对照组患儿实施丙泊酚麻醉,首先为患儿静脉注射2.0m g/k g的丙泊酚(国药准字H20123138,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m Lʒ0.2g),以进行麻醉诱导;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泵注射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110097,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2m Lʒ0.2m g)的方式对患儿进行维持麻醉,剂量为0.6μg/ k g/m i n㊂试验组患儿实施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首先为患儿静脉注射2.0m g/k g的丙泊酚,以进行麻醉诱导;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泵注射100μg/k g/m i n的丙泊酚联合0.08μg/k g/m i n的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1,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m Lʒ50μg)进行维持麻醉㊂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儿的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测,并根据患儿麻醉的深浅程度对麻醉药物泵入的速度进行调整㊂手术结束后,及时对患儿呼吸道内残留的内分泌物进行清理,待患儿清醒后送回病房㊂1.3观察指标(1)术后恢复时间情况㊂(2)术后60㊁90㊁120m i n的自我感觉评分,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满分为50分,分数越高,说明自我感觉越好㊂(3)临床麻醉优良率情况:优,无肢体活动及面部表情异常情况;良,有轻微肢体活动以及面部表情异常情况,但不影响手术;差,有明显痛苦表情以及较大肢体动作,影响手术㊂(4)不良反应情况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 x ʃ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试验组的各项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㊂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组 别苏醒时(m i 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 i n)拔管时间(m i n)吞咽功能恢复时间(m i n)对照组(n =42)22.56ʃ5.5416.48ʃ3.3118.02ʃ4.2114.02ʃ3.21试验组(n =42)15.61ʃ3.4712.16ʃ3.4213.24ʃ3.8210.24ʃ2.83t 6.8905.8825.4495.724P0.0000.0000.0000.0002.2 两组患者的术后自我感觉评分比较试验组术后60m i n ㊁90m i n ㊁120m i n 的自我感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详见表2㊂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60m i n ㊁90m i n ㊁120m i n 的自我感觉评分比较组 别术后60m i n (m i n )术后90m i n (m i n )术后120m i n (m i n )对照组(n =42)15.51ʃ3.5620.02ʃ5.2123.82ʃ5.76试验组(n =42)19.64ʃ3.4726.25ʃ4.8330.24ʃ5.83t 5.3845.6835.077P0.0000.0000.0002.3 临床麻醉优良率比较试验组的临床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㊂表3 临床麻醉优良率比较[n (%)]组 别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n (%)]对照组(n =42)15(35.71)19(45.24)8(19.05)34(80.95)试验组(n =42)31(73.81)10(23.81)1(2.38)41(97.62)χ212.3024.2666.098n0.0000.0390.0142.4 不良反应分析比较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4㊂表4 不良反应分析比较[n (%)]组 别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舌后坠总发生率对照组(n =42)3(7.14)2(4.76)3(7.14)1(2.38)9(21.43)试验组(n =42)1(2.38)0(0.00)1(2.38)0(0.00)2(4.76)χ25.126P0.0243 讨论由于儿童的承受力较弱,为确保儿童能够顺利接受治疗,需要予以良好的麻醉管理㊂以往临床中多使用丙泊酚药物进行麻醉,该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将产生较大的副作用,不利于患儿的健康,同时该药物不具有镇痛效果[3]㊂伴随着麻醉药物的不断丰富,目前临床中多在丙泊酚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芬太尼㊂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药,主要是由芬太尼衍生而来,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同时通过相关的临床实践证明,舒芬太尼具有小分部容积㊁半衰期较短㊁清除毒素较快等特点,因而便于医生对麻醉过程进行良好的控制;除此之外,该药物对于治疗时间较长的手术具有更佳的效果[4]㊂将上述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㊂通过结果可知,患儿的各项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60㊁90㊁120m i n 的自我感觉评分明显提升,并且麻醉优良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联合用药具有良好效果㊂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在小儿麻醉临床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丙泊酚联合舒芬比单用丙泊酚更有优势㊂参考文献[1]欧阳联,张海滨,吴慧锋.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应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9,25(13):74-76.[2]陈永浩.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 1):175-176.[3]彭禄林.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在小儿麻醉临床治疗中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2016,22(15):68-69.[4]张森,徐云.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白求恩医学杂志,2018,16(6):595-597.作者简介:陈金萍(1984-),女,汉族,云南景东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麻醉科临床工作㊂。

无痛人流手术中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观察

无痛人流手术中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观察

无痛人流手术中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手术中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实施无痛人流手术治疗40例女性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的麻醉药物方案分为对照组(20例,单一丙泊酚麻醉)和实验组(20例,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实验组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R和SpO2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且有助于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关键词】无痛人流手术;舒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效果【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6-0052-02丙泊酚是一种临床常用麻醉药物,能够起到镇静和止吐的治疗作用,因而在无痛检查和无痛人流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患者术后体内不会出现残留情况,然而,以往的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多数患者实施丙泊酚麻醉后,患者手术过程中存在短暂的呼吸抑制风险,且这一症状术后会有所加重,进而诱发术后疼痛感,因此,大剂量应用镇静药物或是选择镇痛药物配伍使用,对于保证麻醉效果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实施无痛人流手术治疗40例女性为观察对象,年龄20~32岁,平均(26.7±5.2)岁,体重50~64kg,平均(56.4±4.6)kg。

按照不同的麻醉药物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且两组基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观察对象术前8h均禁食水,配合完成凝血功能、血常规和心电图检查,患者保持截石位,常规给氧,围手术期实施血氧、脉搏和血压的心电监护检测,常规开放静脉通道。

对照组观察对象实施丙泊酚(生产商: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079)单一药物麻醉,静脉滴注2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泵入75~150μg/kg/min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

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为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镇痛镇静的效果观察

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为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镇痛镇静的效果观察
参考文献 [1] 陈瑞红 , 蔡玉玲 . 五加生化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 床观察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0):156-157.
[2] 田大彤,伍昕.影响药物流产的多因素分析 [J].中国实用妇 科与产科杂志,2008,24(2) :149—151.
[3] 李颖,陈君玉.龙血竭、益母草膏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 间的观察 [J].中外健康文摘,2008,5(1) :19—2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14)13-0172-02
美国重症医学会指出,机械通气治疗会使患者发生疼痛、焦躁、 谵妄等情况,需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在为 ICU 患者进行机械通 气治疗时,由于其病情较为危重,加之其存在意识障碍或情绪不 稳等情况,因此不能对疼痛产生及时、正确的应激反应,从而极 易使其病情进一步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充分、合理 的镇痛镇静治疗能极大地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量,减轻副反 应,降低谵妄的发生率 [1]。为了探讨分析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 酚为 ICU 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镇痛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 2013 年 9 月至 2014 年 5 月间我院 ICU 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的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单纯应用丙泊酚为对照组患者进行镇痛 镇静治疗,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为观察组患者进行镇痛镇静 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 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3 年 9 月至 2014 年 5 月间我院 ICU 收治的接受机械 通气治疗的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 30 例,女 性患者有 30 例,他们的年龄为 50 ~ 85 岁,平均年龄为 73.2 岁。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 6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两组患者在人数、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 的差异不显著(P >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纯应用丙泊酚为对照组患者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应用舒芬 太尼联合丙泊酚为观察组患者进行镇痛镇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 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顾性的分析。 1.2.1 对照组 单纯应用丙泊酚为对照组患者进行镇痛镇静 治疗。丙泊酚的用法及用量是 :1 ~ 1.5mg/(kg.h),静脉注射。 1.2.2 观察组 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为观察组患者进行 镇痛镇静治疗。丙泊酚的用法及用量是 :0.5 ~ 1mg/(kg.h),静 脉注射。舒芬太尼的用法及用量是:0.6 ~ 2ug·kg 体重,静脉注射。 连续治疗 12 ~ 72h 后,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逐渐减少丙泊酚 的用量或停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 0h、8h、16h、24h 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血氧饱 和度的变化。②治疗 72 小时后两组患者丙泊酚的用药量。③两组 患者的清醒时间 [2]。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1.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 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当 P < 0.05 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为稳定,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 改善,差异显著(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 8h 后,观察 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 1。 2.2 两组患者丙泊酚的用药量及清醒时间的比较 治 疗 72 小 时 后, 观 察 组 患 者 使 用 丙 泊 酚 的 总 剂 量 为 (1027±52.2)mg,观察组患者使用丙泊酚的总剂量为(3853±114.3) mg,观察组患者使用丙泊酚的总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 显著(P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停药后的清醒时 间为(1±0.7)h,对照组患者停药后的清醒时间为(1.2±0.8)h, 观察组患者停药后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观察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观察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观察作者:刘晓庆赵佩君谭军源李金波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选择8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麻醉诱导后,实验组静脉泵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照组使用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完成后停止泵药。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在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方法。

通过插入腹腔内的腹腔镜提供手术视野,医师能进行病情诊断和实施手术[1]。

腹腔镜手术与普通开腹手术能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但它只需数个5~12mm的小切口,手术创伤小[2]。

同时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手术麻醉方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具有麻醉效果好、程度可控、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3]。

为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我院2014年3月~8月对40例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施行了腹腔镜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8月我院收治并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29~68岁,平均(47.4±5.6)岁,体重47~78kg,平均(58.5±6.4)kg。

ASA分级Ⅰ级50例,Ⅱ级30例,其中阑尾切除术40例,胆囊切除术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5例,斜疝无张力修补术15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3±6.2)岁,平均体重(59.2±5.8)kg,ASA分级Ⅰ级23例,Ⅱ级17例,其中阑尾切除术18例,胆囊切除术1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例,斜疝无张力修补术9例。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老年人术中和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老年人术中和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有效 的麻 醉 方法 。
【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镇痛; 老年
An a l g e s i a e fe c t o f s u f e n t a n i l c o mb i n e d wi t h p r o p o f o l o n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d u r i n g a n d a f t e r o p e r a —
od s T wo hu n d r e d a n d e i g h t y — e i g h t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h o r a c i c s u r g e r y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p s,t he c o n t r o l g r o up a n d o b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S v o f e n t a n i l c o mb i n e d wi t h p r o po f o l a n d p r o p o f o l a l o n e i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Re s ul s Th t e r e wa s n o s i g n i ic f a n t d i f f e r e nc e i n S BP,DBP,HR o r S pO2 b e t we e n t h e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a n d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a n d t h a s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M e t h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关系谢国柱 王荣宁 卞丽玉 钱涛 顾政 孙灿林 【摘要】 目的 观察临床浓度范围内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变化。

方法 选择ASA Ⅰ或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36例,应用靶控输注系统给予逐渐增加的丙泊酚和舒芬太尼浓度,第一阶段随机给予三个浓度梯度丙泊酚或舒芬太尼,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同时给予随机浓度组合的丙泊酚与舒芬太尼,浓度达稳态后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 )及血压。

浓度效应数据用于计算相互作用指数(α)。

结果 BIS 与血压变化的直线方程显示,丙泊酚与舒芬太尼两者相互作用指数α与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临床浓度范围内丙泊酚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药效学指标仅表现为简单的相加作用,因此两药联合应用不必减少各自用量。

【关键词】 丙泊酚;舒芬太尼;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Pharmaco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propofol and sufentanil XIE Guo -zhu ,WANG Rong -ning ,BI AN Li -yu ,et al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 aizhou People s Hospital ,Taizhou 225300,Jiangsu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 o observ e the pharmacodynamic inter action be tween propofo l andsufentanil in clinically -used do ses .Methods T hirty six patients w ith A SA phy sical status I /II unde rgo ing selective abdo minal surge ries w ere studied .Staircase -increa sing co ncentratio n pro file s of propofo l and sufentanil we re pr oduced th rough the targ et -contro lled infusion of the two dr ug s .T hree diffe rent co ncentra tions of the tw o drugs wer e r andomly given a t the first stage of induction ,and then variable combinations of bo th drug s in diffe rent concentra tions w ere used at the second and third stag es of inductio n .A t each concentr ation pla teau o f the drug ,bispectral index (BIS )and bloo d pressure w ere reco red .Co ncentra tion -effect r elatio nships were used to de te rmine the interactio n index of both drugs .Results T he linear functio ns of bo th BIS and blood pressure show ed there w as no sta tistical sig nificance be tw een the v alue of αof bo th drug s and basal compariso n of zer o .Conclusion Pr opofol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me rely display ed an additive effect on pha rmacody namic variables ,so the co rr esponding doses o f both drug s sho uld no t be r educed w hen used in combination .【Key words 】 P ropofo l ;Sufentanil ;Phar maco dy namics ;Drug inte ractio n 作者单位: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责任作者:谢国柱 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效果确切可靠,国内关于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国外研究对两者相互作用的性质报道不一。

本研究旨在以BIS 和血压作为观察指标,构建临床常用浓度范围内丙泊酚-舒芬太尼相互作用的药效学模型,并确定其量效关系。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57±11)岁,体重(56±9)kg ,ASA Ⅰ或Ⅱ级、无术前用药、拟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

有以下情况者剔除:超过理想体重120%以上或低于80%以下;摄入镇静或镇痛药物史;吸毒或酗酒史;严重肝功能损害史;对研究药物有任何已知的不良反应;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或功能障碍。

方法与监测 患者入室前禁食、禁水8h ,入室后开放颈内静脉,并测定CVP (正常6~12cm H 2O ),若低于5cm H 2O 则用6%羟乙基淀粉予以补足;开放一侧静脉用于研究中输注药物。

Datex S /5监测仪常规监测ECG 、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开放桡动脉连接动脉测压装置监测血压,BIS 模块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 )。

动脉SBP /DBP 和BIS 等通过S /5Collect 程序每5秒连续采集,患者静息5min 后记录基础值。

靶控输注系统 靶控输注(TCI )系统由Stelpump 程序、Graseby 3500输注泵和RS232联接线组成,TCI 系统丙泊酚选择Marsh 等[1]药代学模型:V 1=0.228L /kg ,速率常数(K 10)=0.119min -1、K 12=0.112min -1、K 21=0.055min -1、K 13=0.049min -1、K 31=0.0033min-1;ke0=1.83min-1。

舒芬太尼选择Hud-son等[2]药代学模型:V1=0.254L/kg,K10=0.0662min-1、K12=0.27min-1、K21=0.101min-1、K13= 0.0712min-1、K31=0.00258min-1;ke0=0.227min-1。

给药方法 患者入室后,随机选择丙泊酚或舒芬太尼中作为第一个靶控效应位浓度输注的药物,第一种药物(丙泊酚2~6μg/m l,舒芬太尼浓度0.1~0.5ng/ml,随机选择3个浓度)按从低到高顺序输注,效应室浓度平衡后2min记录观察效应,随后进入下一浓度梯度的输注,若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则轻柔托起下颌。

完成3个浓度梯度输注后,降低效应室浓度到最低梯度(并维持至研究结束),待效应室浓度平衡后2min,开始从低到高顺序输注第二种药物,观察并记录效应。

统计分析 设定观测指标为BIS和SBP基础值的百分比。

S-Plus顺序拟合G reco、Lo gistic和线性模型,模型选择根据方差分析、赤池标准(AIC)和模型最简化原则判断。

线性模型中丙泊酚浓度效应关系:E=a0+a1×C pro,舒芬太尼浓度效应关系E= b0+b1×C suf;联合应用时浓度效应关系形如E=c0 +α×C p ro+C2×C suf×C pro×C suf。

α为两药联用时的相互作用指数,其大小提示两药相互作用的性质。

α>、=或<0分别提示相互作用性质为协同、相加和拮抗,无论α值大于0或小于0,当其95%可信区间不含0时认为α与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一般情况 所有36例患者完成研究,共获得丙泊酚-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效应数据158对。

丙泊酚作为第一种输注药物和舒芬太尼作为第一种输注药物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和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浓度效应关系 模型分析表明,线性方程可充分描述浓度效应关系;不论单用或联用,丙泊酚均是BIS和收缩压显著的影响因素(P<0.05),两者间表现为直线关系。

联用时丙泊酚依然是两者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舒芬太尼对BIS和SBP几无影响,方程中加入舒芬太尼项和/或丙泊酚×舒芬太尼项(相互作用α项),均不能改善拟合,α无统计学意义。

最终回归模型所得BIS、SBP和丙泊酚、舒芬太尼间的关系为:BIS(%)=-7.87-7.86×丙泊酚浓度(μg/ml);SBP(%)=-5.21-4.99×丙泊酚浓度(μg/m l);四个参数的估计标准误分别为0.25、0.27、0.39和0.44。

从浓度效应关系图可见加入相互作用α相,量效关系拟合效果更差(图1)或几无改变(图2)。

图1 丙泊酚-舒芬太尼对BIS影响的量效关系图2 丙泊酚-舒芬太尼对SBP影响的量效关系 在临床应用浓度范围内,舒芬太尼不增加丙泊酚对BIS的影响,也不增加丙泊酚的降压效应。

讨 论一种药物的效应由于另一种药物的出现而发生改变的现象称相互作用,可定性为相加(additive)、协同(synergism)和拮抗(antag onism)。

简言之,相加是指两药合并的效应等于期望效应,协同则是指合并效应大于相加作用,而拮抗则是指合并效应小于相加作用。

明确特定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性质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本研究探索了丙泊酚-舒芬太尼单用/联合应用的药效学以及可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丙泊酚-舒芬太尼联用对BIS和血压的影响均表现为简单的相加作用,且舒芬太尼对BIS及收缩压几乎没有影响。

目前还不能清楚解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详细机制。

通常认为,相加作用的两种药物一般作用于同一部位或受体,如丙泊酚和七氟醚[3];而协同一般见于作用部位或受体完全不同的两类药物之间,如丙泊酚和阿片类药物的相互作用就广泛的表现为协同作用,但是这并不绝对。

而且随着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依赖作用机制来解释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尽合理,因而,大部分研究者建议相互作用的性质可通过药物合用后产生的效应与组成药物个体的量效关系的差异性决定,也就是说,根据组成药物的量效关系曲线建立一个通用的、经验性的相加作用模型,并藉此确定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