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贵阳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病毒检测分析
贵州省2012-2013年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o f Gui z h o u pr o v i nc e d u r i ng 2 01 2 — —2 01 3
L E I Mi n g—y u,HUAN G Y a n,YU C h u n,Z HOU J i n g—z h u,T ANG G u a n g—p e n g
e x pl ai n e d pn e u mo n i a c a s e s,wi t h c a s e s t u d y d o n e f o r e a c h c a s e f o u n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a l y s i s we r e p e r f o m e r d o n t h e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d a t a o f u n e x p l a i n e d p n e u mo n i a i n Gu i z h o u f r o m 2 01 2 t o 2 01 3. Re s u l t s 6 6 c a s e s o f u n e x —
制定传染性 非典 型肺炎 ( S A R S )和人禽流感防制策略提供 帮助。方法 按照 《 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监测方案》 开 展
监测工作 ,发现每例不 明原 因肺炎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采样送检 。结果 2 0 1 2—2 0 1 3年 贵州省 累计 报告不 明原 因肺 炎 病例 6 6例 ,其中包 括 3例人禽流感 ( H 5 N1 )确诊病例 ,报告病 例男女性别 比为 2 . 3 : 1 ;各年龄段 均有报告 ;冬 、春 季为高发季节 ;职业构成 以农 民和离退人员为主。结论 不 明原 因肺炎监测是筛查和发现重 大呼吸道疾病 的重要途径 , 可 为早期发现 S A R S和人禽 流感病例提供帮助 。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儿科送检的下呼吸道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分布和耐药性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从送检的标本中检出病原菌94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66株,占59.89%,革兰阳性球菌238株,占25.19%,真菌141株,占14.92%;革兰阴性杆菌最具敏感性的抗菌药物是美罗培南等。
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标签: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特征与耐药情况,现有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很难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初始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其难培养的特性,很少在细菌室的常规培养中培养出[1]。
临床医生也常常是根据经验来治疗患儿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忽视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的重要性。
我院特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对945例样本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送检的下呼吸道标本所分离的945株病原菌,回顾性分析其中菌种分布和耐药性。
945株病原菌均通过一次性吸痰器由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孔进入,吸取鼻咽下部痰液送检而得。
其中男性患儿512例,女性患儿433例;患儿年龄1岁-14岁;平均(6.4±1.4)岁。
若样本送检不合格则重新采样送检。
1.2病例选取标准本组患儿均为我院门诊收入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者,纳入标准:①一个月内未使用大环内酯型抗生素治疗;②发病至入院期间有使用头孢或青霉素类抗生素治而未愈。
排除标准:①患有气管异物、结核感染及相关器质性疾病者[2]。
1.3方法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的相关操作规程对菌种进行分离、培养等,应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菌株,同时应用配套药敏试验卡对患儿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监测。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与临床分析

牵 引疼 痛缓 解试 验 ,颈旋转 诱发疼 痛试 验 ,可作为 慢性 咽炎继 发上
颈椎不 稳定症 的筛 选试验 ,阳性 者再 进行摄 片 ,侧位可 显示C 2 — 4 椎 体 前软组织 影增厚 。 咽炎继 发上 颈椎不稳 定症 ,早期治疗 效果好 。持续性 咽炎对上颈
椎 的结 构产 生不 良的 影响 。限制 颈椎活 动治疗 有效 。利 于炎症 的消
引或H a l o v e s t ,作者认 为采用颈托 并嘱限制颈椎旋转 的方 法可达到有
效 的治疗 。理 由是维持上颈椎稳定性 的软组织连续性 并不像外伤性上 颈椎脱位 那样遭到破环 。
腹为 界分为 颈外 侧上深淋 巴结和颈外侧 下深淋 巴结 两群 。上颈椎椎 前
的软 组织淋 巴注入 咽后淋 巴结 ,再汇人 颈外侧深淋 巴结 。咽扃挑体所 属淋 巴结位于乳 突与下领 骨升支之 间的深 处 。下颌 角淋 巴结属 颈外 侧 上深 淋 巴结 ,位 于二腹肌 后腹的后方 ,面静脉注入 颈内静脉交角处 ,
和 治疗 ,降低小 儿病死率 。为 此本文将对 我 ̄ , 2 O l 1 年3 月 ̄2 o 1 2 年3 月期 间收治的1 9 2 例A L R I 患儿行病毒检 测,现将 结果 报道如 下。
菌、肺炎支原体等,准确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利于为临床诊断
1资料 与方 法
由于环 枕之 间及 环枢 之 间缺少 椎 间关节 ,实 际相邻椎 骨 之间 并
根 的刺激 及压 迫症状 。 ] , 即炎 性肿胀 直接 刺激枕 大 、耳后神 经引 发 头 颈痛 。 C 1 - 4 神 经 的疼痛分 布 区域在 颅后 、枕后 、颞 部 、上 颌部 、乳 突 部 、颈肩部 。当颈旋 转 、压迫c 2 棘 突 、头前 下倾 斜时 ,疼痛产生 或加 重 。疼痛常与上 感引发 的症状 及神经 内科的表现混淆 。颈前屈诱 发疼 痛试 验 ,颈牵引疼 痛缓解 试验 ,颈旋转诱 发疼痛 试验 ,S P u r l i n g 试验 阳性 可与中枢性头痛鉴别 。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I NF B 阳性率 2 9 . 7 %,I NF A 阳性率 1 8 . 8 %, 感 染 主要在 婴儿组 和幼 儿组 ,年 龄增 大 ,阳性 检 出率 呈下 降趋 势。P I V 阳 性率 l 8 . 7 %,感 染 主要在 婴 儿组和 幼儿 组 。ADV、RS V感 染主 要在婴 儿组 。结论 检测儿 童呼 吸道 非典型病 原体感 染
me t a p n e u mo v i r u s[ J ] .Vi r o l o g y,2 0 0 2 ,2 9 5( 1 ) : i 1 9 . [ 2 】 郝 金斗 , 黄见可 ,叶博 材 , 等 .东莞市镇 区小儿呼吸道人 类偏
肺病毒感染临床与分子流行病学 特征[ J ]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炎支原体 ( MP ) 、肺炎衣 原体 ( C P ) 、Q热立克次体 ( C O X) 、 腺病 毒 ( ADV) 、呼吸道合 胞病毒 ( RS V) 、甲型流感 病毒 ( I NF A) 、副流感 病毒 ( P I V)等 。为 了解 嘉兴地 区儿童急
性 下呼 吸道 非典 型病 原体感 染情 况 ,我院对 急性 下呼 吸道 感染 患儿 进 行 9种病 原 体 I g M 抗体检 测 ,现 报道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资料来 源及 分组 2 0 l 1年 3月 至 2 0 1 3年 3月 ,我
参 考o o g e n B G,B e s t e b r o e r T M ,Os t e r h a u s AD,e t
a1 . Anal ys i s of t he g e nom i c s e que nce of a hum an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7种常见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7种常见病毒检出情况分析郭黎英【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4(000)017【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7种常见病毒检出情况。
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361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鼻咽深部分泌物标本7种常见病毒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年龄构成和感染情况。
结果:本次研究患儿中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呈阳性341例,阳性率25.05%。
不同性别患儿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其中PIVⅢ病毒的感染例数最多(128例),其次为RSV病毒感染(122例)。
单种病毒感染和混合病毒感染的患儿当中均为PIVⅢ病毒感染率最高,其次为RSV病毒。
年龄≤3岁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4~7岁组和≥8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IVⅢ是本地区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首要病原,该病在≤3岁婴幼儿中发病率最高,且多合并其他病毒感染。
【总页数】2页(P116-117)【作者】郭黎英【作者单位】458030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南通地区2014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常见病毒病原学分析 [J], 苏建友;孙宝兰;沈荣春;宋红花;倪红兵;杨春兰2.昆明地区患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抗原检测分析 [J], 冯星星;樊茂;奎莉越;周百灵3.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642例常见病毒流行病学分析 [J], 周虹;邹洪兴;黄明德;周辉4.中山地区6822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分析 [J], 黄军; 杨海霞; 童辉纯5.住院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检出情况分析 [J], 罗丽;龙博文;陈小金;刘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临床检验分析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临床检验分析目的分析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检验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2256例下呼吸道感染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液或灌洗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检验,并做药敏试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培养出1172株病原菌,病原菌分离率为51.95%。
病原菌类型主要为革兰阴性菌(996株,84.98%),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23.98%,大肠埃希菌占21.16%,铜绿假单胞菌占17.32%,鲍曼不动杆菌占14.93%。
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均>95%;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结论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原菌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确保临床疗效。
标签:病原菌检验;下呼吸道感染;药敏试验;革兰阴性菌下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咳痰、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喘息、气短等,其疾病类型有支气管扩张、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等[1]。
下呼吸道感染多因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2]。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256例下呼吸道感染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187例,女1069例,年龄28~79岁,平均(47.6±5.7)岁。
所有患者均有下呼吸道感染典型症状(咳痰、咳嗽、呼吸困难、气短、胸闷、喘息等),869例合并中性粒细胞或白细胞计数水平升高。
科室:呼吸内科753例,神经内科83例,心血管内科196例,传染病科360例,儿科248例,ICU 186例。
1.2方法1.2.1标本采集痰液:在患者晨起后,刷牙、漱口2次,然后用力咳痰,使用棉签留取深部痰,并放置在无菌痰盒中保存,1 h内送检。
儿童七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儿童七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分析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儿童的呼吸道疾病也逐渐增多。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
对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及时准确地检测出具体的病毒类型,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儿童七种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七种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A、B型)、腺病毒、RSV、鼻病毒、冠状病毒(229E、OC43、NL63、HKU1型)等。
这些病毒在儿童中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塞、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对于这些症状,需要及时进行病毒检测,从而确定感染的具体病毒类型,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针对儿童七种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病毒的类型:对于儿童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首先需要确定感染的病毒类型。
不同类型的病毒可能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因此确定病毒类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 病毒的数量:除了确定病毒类型外,还需要了解病毒的数量。
病毒载量的高低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于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也具有重要意义。
3. 病毒的变异:某些病毒可能存在不同的亚型或变异株,这些变异可能导致对药物的抗性或影响疫苗的效果。
了解病毒的变异情况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疫苗接种具有指导意义。
4. 与其他检测指标的关联:儿童七种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还需要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关联分析,比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肺部影像学等。
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的病情和预后,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决策。
1. 确定病毒类型:根据病毒检测的结果,确定感染的病毒类型,如流感病毒(A、B 型)、腺病毒、RSV等。
2. 分析病毒数量:了解病毒的载量,判断病毒是否为致病菌,并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3. 比较病毒变异:如流感病毒的变异株,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和疫苗接种策略。
了解病毒的变异情况对于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徐静;解宝君;蔡庆岭【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特异性IgM的检出情况,以指导临床诊疗。
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5月于我院儿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582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测患儿血清中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IVA)、流感病毒B型(IVB)、副流感病毒(PIV)、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肺炎衣原体(CP)的特异性IgM抗体。
结果 5827例患儿血清标本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47.9%,IVB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为MP。
不同季节患儿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标本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96,P<0.05),秋冬季节病原体阳性率高于春夏季节(χ^2=63.15,P<0.05)。
结论本地区呼吸道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以IVB、MP阳性率为主,秋冬季病原体阳性率高于春夏季。
【期刊名称】《精准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3)006【总页数】3页(P536-538)【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荧光抗体技术,间接;儿童;鲁西北地区【作者】徐静;解宝君;蔡庆岭【作者单位】[1]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聊城252600;[1]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聊城252600;[1]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聊城25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张巧云等[1]研究显示,95%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大部分下呼吸道感染由细菌以外的病原体引起,其中病毒感染最常见。
IgM是病原体感染后最早出现的血清抗体,一般在发病1周内可在患儿血清内检测到特异性IgM。
王加芬等[2]研究显示,急性期病毒特异性IgM升高对于病原体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分析了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儿科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型(IVA)、流感病毒B型(IVB)、副流感病毒(PIV)、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肺炎衣原体(CP)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特异性IgM检出情况,旨在分析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8种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情况,为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贵阳地区儿童 2 O l 2 —2 O 1 3年 呼 吸 道 病 毒 构 成 情 况
1 . 1 研 究 对象
月 收治 于 贵 阳市儿 童 医 院 , 诊 断 为 急性 下 呼 吸道 感 染 的患 儿 , 共计 4 4 2 0例 , 其 中男 2 8 3 6例 , 女 1 5 8 4
到 高度 重视 , 已证 明 多种 呼吸 道 病 毒 与 儿 童 下 呼 吸 道感 染有 密 切关 系 。因 而对 引起 急性 下 呼吸道 感染
的病 毒 进行 及 时准 确 的检 测 , 对 临 床 诊 断 治 疗 和 预
2 结 果
防 等方 面有 积极 意 义 。为 了解 近 年来 贵 阳地 区儿 童 急性 下 呼 吸道感 染病 毒 的分 布特 点 , 我们对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3年 1 2月 到 我 院就 诊 , 诊 断 为 急性 下 呼 吸道感 染 的患儿 标 本 4 4 2 0例进行 检 测 , 包 括 流感 病 毒 A、 B型 ( h f l u e n z a v i r u s , I VA、 B ) 、 副 流感 病 毒 工、
贵州医药 2 0 1 4年 7月 第 3 8 卷第 7 期
・ 6 55 ・
2 0 1 2 -2 0 1 3贵阳地区急性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 常见病 毒检测分析
梁 璐 葛容 海
( 贵 阳市 妇 幼 保 健 院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0 3 ) 中 国分 类 号 : R7 2 5 .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 — 7 4 4 X( 2 o 1 4 ) 0 7 — 0 6 5 5 — 0 3
Ⅲ7 . 5 6 ; ADV 4 .1 0 %; I VA 2 .3 5 ;P I V工
合胞病毒 ( Re s p r i a t o r y s y n c y t i n v i r u s , RS V) 、 腺 病 毒( Ad e n o v i r u s , ADV) 共 7种 常 见 病 毒 , 现 分 析 如
例, 年 龄在 7 d至 1 O岁之 间 。 1 . 2 标本 收集 采 用 一 次性 痰 液 收集 器 经 鼻 腔 到
咽部 以下 , 负压 吸 取足 量鼻 咽分 泌 物 , 加 入适 量 生理 盐 水置 于无 菌 容器 中及 时送 检 。
1 . 3 病 毒检 测 选 用美 国 C h e mi e o n公 司产 品 , 采 用 直 接 荧 光 免 疫 法 对 流 感 病 毒 A、B 型
rsv在冬季和piv在春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与周边昆明气候差异可能是检出率不同的主要原因针对本地13广州4等地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别区儿童感染呼吸道病毒的特点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在高发季节减少儿童到公共场所的暴露时间冬季注意防寒保暖主动接种疫苗对患儿医疗机构应针对性开展病原检测及时治疗和注意隔离减少抗生素的滥用防止病情迁延
至少 一 种 病 毒 , 阳性 病 例 数 比例 为 4 2 .1 9
( 1 8 6 5 / 4 4 2 0 ) 。 只 检 出 一 种 病 毒 的 标 本 有 1 7 O 6份 , 有 1 5 9份 标 本 同 时 检 出 2种 及 以 上 病 毒 ,占受 检 标 本 的 3 . 6 0 ( 1 5 9 / 4 4 别 为 R S V 2 9 . 9 2 ; P I V
0 . 0 5 ) , 见表 2 。
( Ad e n o v i r u s , ADV) 共 7种 病 毒 抗 原 进 行 检 测 , 通
过奥 林 巴斯 B x5 1荧 光 显 微 镜 , 按 试 剂 说 明标 准 观 察 判 断结 果 。 1 . 4 统计 学 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 软件 进 行
Ⅱ、 Ⅲ型 ( P a r a i n f l u e n z a v i r u s , PV I、 Ⅱ、 Ⅲ)、 呼 吸 道
2 . 1 病 原 的 检 出 及 构 成 情 况 通 过 对 4 4 2 0例 患儿标本进 行检测 , 我 们在 1 8 6 5份 标 本 中发 现
下 。
1 . 6 7 ; I VB 0 . 4 5 %; P I V 1 1 0 . 2 0 % 。在 两 种 病
毒 同时检 出的标 本 中, 以 RS V 混 合 其 它 病 毒 为
1 材 料与 方法
主, 其 中又以 R S V和 P I VⅢ 同 时 检 出 比例 最 高 , 对象为 2 0 1 2年 1月 至 2 0 1 3年 1 2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0 — 7 4 4 X. 2 0 1 4 . 0 7 . 0 3 4
急 性下 呼 吸道 感 染 作 为 儿 科 常见 疾 病 , 一 直 受
分析 , 计 数 资料采 用 . ) C 。 检验 , 以 P< 0 . 0 5为 差 异具 有 统计 学意 义 。
2 . 2 患 儿性别 与 病毒 检 出情 况 本 次共 检 测 标 本 共4 4 2 0份 , 男 性患 儿 2 8 3 6人 , 检 出率 4 1 . 8 2 ( 1 1 8 6 / 2 8 3 6 ) , 女性患儿 1 5 8 4人 , 检 出率 4 2 . 8 7 ( 6 7 9 / 1 5 8 4 ) , 男 性 患儿 明显 多 于 女 性, 男 女 比 例 1 . 7 9: 1 , 但男 女检 出率 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 P>
( 1 n f l u e n z a Vi r u s , I VA、 B ) 、 副 流感 病 毒 I、 Ⅱ、 Ⅲ型
( P a r a i n f I u e n z a v i r u s , P I V 工、 Ⅱ、 Ⅲ)、 呼吸 道 合 胞 病毒 ( R e s p r i a t o r y s y n c y t i n v i r u s , RS V) 、 腺 病 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