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采区采空区治理情况报告

合集下载

采空区治防治措施

采空区治防治措施

采空区治防治措施1. 引言采空区是指经过采矿活动而形成的地下空洞区域,它对地下水和地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轻采空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采空区治防措施。

2. 采空区产生的环境问题采空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地下水位下降采矿过程中,地下水会被抽采至地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这会对周边的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地下水源的枯竭。

2.2 地下水污染采矿活动中使用的化学品和矿石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渗入地下水中,污染地下水资源。

这对周边地区的水质和水资源利用带来了威胁。

2.3 地表塌陷采掘过程中,地下的煤矿或矿石会被取走,使得地下空洞形成。

地下空洞在没有有效支撑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地表塌陷,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3. 采空区治理技术为了有效治理采空区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采空区治理技术:3.1 采空区回填采空区回填是一种常见的治理技术,它通过向采空区内注入填充材料,填补空洞,增加地下的稳定性。

常用的填充材料包括水泥浆、煤矸石等。

3.2 地下水调控地下水调控是针对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污染问题进行的治理措施。

通过合理调控地下水的抽采量和补给量,可以减轻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同时减少地下水污染的风险。

3.3 地表塌陷防治地表塌陷防治是针对采掘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地表塌陷问题进行的治理措施。

常用的方法包括地表支护和地表加固等,以增强地表的稳定性,减少塌陷的风险。

3.4 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采空区治理后,对其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修复的工作。

通过植被的种植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提升采空区的生态效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采空区治防治的挑战和前景采空区治防治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难题、资金投入等。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治理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

未来,采空区治防治将朝着更加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并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

采空区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采空区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采空区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近年来,采矿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采空区的治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采空区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地下空洞和坑塘,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采空区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空区治理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采空区治理现状分析采空区治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环境、经济等多个因素。

目前,国内外对于采空区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采空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地下空洞的结构不稳定,存在塌陷和崩塌的风险。

这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其次,采空区的治理成本较高。

由于采空区的地质条件和治理措施的多样性,治理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给资源有限的矿山企业带来了压力。

此外,采空区治理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协调。

矿山企业、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等各方的利益往往存在冲突,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来解决。

3. 采空区治理可行性研究为了探讨采空区治理的可行性,我们需要从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3.1 技术可行性采空区治理涉及到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填充、固化、开采和再利用等。

根据采空区的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是治理工作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种采空区治理技术得到了应用。

例如,填充技术可以通过填充材料填补采空区,增强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固化技术可以通过注入固化剂来加固采空区的地下结构。

开采和再利用技术可以将采空区转化为资源,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3.2 经济可行性采空区治理的经济可行性主要包括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的考虑。

治理采空区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由于采空区的地质条件和治理手段的多样性,治理成本往往较高。

因此,需要对治理工作进行经济评估,确保投入产出的合理性。

治理采空区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

通过治理采空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矿山企业的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采矿塌陷区情况汇报

采矿塌陷区情况汇报

采矿塌陷区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是某某矿业公司的工程师,现就我们所处的采矿塌陷区情况向您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所处的采矿塌陷区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是一个典型的煤矿采空区。

经过多年的开采,地下煤层已经被抽空,导致地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现象。

这些塌陷区域不仅给周边的居民生活造成了影响,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我们对采矿塌陷区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察和遥感技术,我们发现塌陷区域的范围大约为XX平方公里,其中有部分地方出现了地表下沉的现象。

而且,这些塌陷区域还存在着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侵蚀等问题,给当地的农田和植被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理方案。

首先,我们计划在塌陷区域进行地下水的补给,以提高地下水位,减缓地表下沉的速度。

其次,我们将采用植被恢复和土壤保护的措施,加强对塌陷区域的生态修复工作。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周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采矿塌陷区的认识,避免在危险区域内进行居住和
生产活动。

最后,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采矿塌陷区的动态变化,加强监测和预
警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我们也希望得到各级领导的
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为采矿塌陷区的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采矿塌陷区的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
工作,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采空区治理方案

采空区治理方案

【标题】采空区治理方案【引言】采矿是人类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但同时也带来了采空区问题。

采空区是指在矿区开采完毕后形成的空洞地带。

长期以来,采空区问题一直困扰着矿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采空区治理方案,对于保护环境、提高矿区周边地区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采空区治理现状】目前,我国已有多项政策法规来规范和管理采空区治理。

然而,由于采空区规模庞大、治理难度较大,治理工作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采空区空洞区域多种多样,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治理。

其次,采空区治理存在改造成本高、工程复杂度大的问题。

再次,因为采矿活动一般都在资源较为集中或地理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采空区治理也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苦恼。

【二、采空区治理方案】为了更好地治理采空区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治理方案。

1. 智能监控技术:采用智能监控技术,对采空区进行实时监测,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采空区漏水、塌陷等安全隐患。

2. 地表恢复:对于已经废弃的采空区进行地表恢复工作,包括地表绿化、土地整理等措施,以恢复其原有的自然景观,提高矿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3. 采空区资源化利用:将采空区内的矿石残余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采矿活动的综合效益。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发文化旅游、科技研发等产业,使采空区成为经济增长点。

4. 防止次生灾害:加强对采空区周边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做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5. 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大对采空区治理工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提高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效果评估与监督】为了确保采空区治理方案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

政府部门应定期组织专业机构进行采空区治理效果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治理方案。

公众也应积极参与采空区治理工作,通过媒体等渠道监督和反馈治理进展情况。

【结论】采空区治理是当前矿业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煤矿企业采空区治理部门年度总结与计划

煤矿企业采空区治理部门年度总结与计划

煤矿企业采空区治理部门年度总结与计划 煤矿企业采空区治理部门是负责处理煤矿产生的采空区问题的部门,其任务是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采空区的有效处理,保障矿井的稳定和生产的安全。为了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制定明年的计划,现将年度总结与计划的具体内容进行整理和梳理如下:

一、年度工作总结 1. 工作概述 过去一年,煤矿企业采空区治理部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认真履行职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执行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 任务完成情况 针对不同煤矿的采空区情况,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治理方案,并按期完成了治理任务。在采空区治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加强了对治理过程的监控和安全评估。

3. 资金使用情况 本年度,针对采空区治理工作,我们合理配置了资金,并确保了资金的有效使用。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了治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4. 人员培训和技术创新 为了提高治理工作的水平,我们加大了人员培训的力度,并加强了技术创新。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我们不断完善治理技术和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治理质量。

二、年度工作计划 1. 治理方案制定 明年,我们将继续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采空区治理方案。通过对采空区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确定适用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 安全监测和评估 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安全监测和评估的工作。通过对施工过程和治理效果的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治理工作的安全可控。

3. 资金配置和使用 明年,我们将根据治理计划和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和使用资金。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我们将加强与财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和滥用。

4. 风险防控与应急预案 针对治理工作可能面临的风险和突发事件,我们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并加强对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治理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人员培训和技术创新 为了提高治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我们将继续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创新。通过组织培训班和技术交流会,提高治理部门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并鼓励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提高效率。

煤矿采空区调查报告

煤矿采空区调查报告

金龙川煤矿采空区情况调查报告金龙川煤矿二〇一七年目录一、矿井基本情况 (3)1、矿井地址 (3)2、矿井设计能力 (4)3、矿井开拓方式 (4)4、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方法 (4)5、煤层开采情况及本煤层采掘现状 (4)二、周边矿井分布及开采情况 (5)1、原龙凤煤矿 (5)2、原川发煤矿 (5)3、原金旺煤矿 (6)三、井田境界 (6)1、原金旺煤矿 (6)2、原龙凤煤矿 (6)3、原川发煤矿 (7)四、调查小组成员 (8)六、含(导)水体、采空区、老窑(空)调查 (8)1、水文地质条件 (8)2、龙潭组上覆地层含水特征 (9)3、龙潭组岩层含水特征 (10)4、龙潭组下伏地层含水特征 (12)七、水文地质类型 (12)八、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分析 (14)九、参加调查人员表 (15)十、存在主要问题 (16)十一、附表: (16)1、勘探地质钻孔台账 (16)2、采空区积水量统计台账 (16)3、地质构造台账 (16)4、2017年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审查表 (16)5、矿井涌水量统计台账 (16)6、参加调查人员签到表 (25)金龙川煤矿采空区情况调查报告一、矿井基本情况1、矿井地址矿区位于织金县城正南,隶属珠藏镇。

直距约28km。

采矿许可证(证号:52),面积:2、4062平方公里,开采深度(+1530-+1200m);矿区由12个拐点坐标圈定。

地理坐标:北纬26º32ˊ33"~26º33ˊ18",东经105º39ˊ11"~105º40ˊ38"。

矿区范围内得交通仅有公路,安顺到织金得209省道位于矿区东侧3、5km,织金经阿弓到六校得107县道由矿区南侧通过,并有乡村公路通至矿区内。

由矿区东行至织金县城约28公里,至珠藏区约3、5公里,西行至阿弓镇约30公里,交通较方便。

2、矿井设计能力根据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井下开拓部署、安全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该矿井布置两个炮采工作面可满足30万吨/年得生产能力。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采空塌陷区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采空塌陷区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采空塌陷区治理的调研报告--------------------------------------------------------------------------------------------------------------------来源:决策咨询委作者:决策咨询委员会日期:2008-4-3 15:37:28 我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向规模化、国际化、又好又快发展方向迈进。

然而在煤炭资源开采中形成的大面积采空塌陷区,给工农业生产和当地群众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与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极不谐调。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调研,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采空塌陷区造成的危害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超强度开采,我市在短短的十来年内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塌陷区。

至2007年3月全市境内采空塌陷面积达60.16平方公里,其中神木县最为严重,达56.16平方公里,占全市采空塌陷面积的93.4%,而神东公司大型综合机械化开采的6个大矿形成的采空塌陷区面积就达49.32平方公里,占全县采空塌陷面积的88%。

1、近年来由于采空区塌陷形成山体崩塌、地面塌陷、地表裂缝等地质灾害日渐增多,给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神木县因受神东公司6个大矿采空塌陷区的危害,造成16个村、1800余户、6000多人受灾,损坏房屋2200多间,损毁耕地、林草地达77200余亩。

如大柳塔镇三不拉村张家渠小组受大柳塔煤矿开采影响,村庄四周塌陷,塌陷区距村民宅院仅有30米左右,将该村困为“地上死岛”,群众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店塔镇范家沟村受榆家梁煤矿的开采影响,造成该村山体支离破碎,村民被迫迁移。

受神东公司活鸡兔矿开采影响,中鸡镇李家畔村第二村民小组的房屋全部开裂,成为危房,神东公司虽然给予支助搬迁安臵,但与建新居所需资金差距甚大,群众生活十分艰难。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

采空区风险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采空区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采空区是指在矿山开采中形成的地下空洞,对矿山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潜在的风险。

本报告将从采空区的形成原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风险评估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2. 采空区的形成原因采空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矿山开采过程中,矿石被开采出来后,地下空洞形成。

主要的形成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矿石的被开采导致地下空洞形成;•矿石开采过程中,矿层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地下空洞形成;•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采矿设计和方法,导致地下空洞形成。

3. 采空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空区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地面沉陷由于采空区的形成,地下空洞导致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给周边的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和安全隐患。

3.2 地下水位变化采空区对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甚至引发地下水涌出、水源枯竭等问题。

3.3 生态系统破坏采空区的形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对植被、动物等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

4. 风险评估为了科学评估采空区的风险程度,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采空区的规模、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采空区对环境和人类的威胁程度,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5. 防治措施针对采空区带来的风险和影响,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采矿设计和方法的规范,减少采空区的形成;•实施地面加固措施,减少地面沉陷的发生;•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补给和调整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工程,恢复采空区周边的生态系统。

6. 结论采空区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地下空洞,对周边环境和人类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

通过科学的风险分析和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采空区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未来的矿山开采过程中,应更加注重采矿设计、地下水管理和生态修复等方面,以减少采空区风险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采区 采空区治理情况报告

编制单位: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目 录 一、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概况--------------------------------------1 1、矿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1 2、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1 3、背景项目-----------------------------------------------------------------------2 二、西部采区概况---------------------------------------------------------------3 三、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治理必要性------------------------------4 1、采空区现状及其对矿山重要设施的影响-------------------------------4 2、采空区治理及依据----------------------------------------------------------5 四、采空区治理方案实施-----------------------------------------------------6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7 2、员工学习采空区治理方案-------------------------------------------------7 3、安全技术措施----------------------------------------------------------------7 五、充填工艺--------------------------------------------------------------------9 六、采空区治理过程-----------------------------------------------------------9 七、采空区充填成果-----------------------------------------------------------12 八、结论--------------------------------------------------------------------------12 1

一、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1、矿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 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位于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下四平乡,行政区划隶属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矿区地理坐标极值:东经126°11′29″,北纬41°48′34″,矿区面积3.2836km2。 矿区位于通化县60°方位、直距40.50km处,南距G201国道约2.7km,交通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1)。 矿区位于龙岗山脉东南侧的低山地区,北部有龙岗山脉,南部为老岭山脉。区内最高山峰为海拔972.40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海拔440m,一般山峰在海拔600m左右,最大相对高差522.40m,属低山区,本区属浑江水系,切割深度较大,沟谷一般呈“U”和“V”字型。 区内具明显的北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最低气温在一月达-32.1℃,最高气温在7月达36℃;平均年降雨量800~1000mm,主要集中在7、8月。每年3月解冻,11月封冻,最大冻土深度1.13m,风力一般2-3级。本区除冰雪融化时和雨季水量较充足外,其它一般水量缺乏,沟谷中的溪流时隐时现。 本区生产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玉米、大豆等。劳动力充足,有二十万伏高压线在矿区西部通过,居民生活和工业用电方便。 2、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 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民营独资企业,隶属于辽源金刚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矿井储量:截止到2016年末,矿井地质储量905.2万吨,品位(CaSO4+CaSO4.2H2O)65.57%。井田范围:根据 2

通化市国土资源局2016年6月12日颁发的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C2205002010127120087793)。 生产规模:25.00万t/a。 矿区面积:3.2836km2。 开采深度:+460m~+125m。 有效期:2016年6月12日~2026年6月12日。 井田范围:由23个拐点圈定。

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130人,公司机关下设5个职能科室,共有3各基层单位(北部采区、南部采区、西部采区)。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将以建设本质安全型、高产高效型矿井为第一要务,传承“团结奉献、求实进取”的团队精神,推动矿区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努力构建文明、富强、和谐的新矿区。 3、项目背景 按国土资源部等十二部委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1号)和通化市矿产资源开发勘查开发整合实施方案要求,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通化安泰矿业有限公司自愿整合为一户企业,一个法人主体,整合后矿山名称为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 原通化县安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准采区属石膏矿南部勘探区西缘矿段(核实报告为西部采区)和北部详查区北部矿段(核实报告为北部采区)。 原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准采区属石膏矿老房子采区(核实报告为中部采区)和鑫源采区(核实报告为南部采区)。 3

矿山范围内根据断层、干沟河为界划分三个采区,北部采区、南部采区、西部采区。以F1断层北侧、干沟河东侧的矿区范围划分为北部采区;以F1断层南侧、干沟河东侧的矿区范围划分为南部采区;以干沟河西侧、F1断层南侧划分为西部采区。 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矿山履行“三同时”程序,矿山于2013年7月委托长春黄金设计院编写《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南部、北部、西部采区)》的《初步设计说明书及安全专篇》,同年8月取得《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意见书》(吉安监非煤项目审字[2013]630、631、632号),矿山于2013年9月开始进行基建工作。2016年11月份南部采区通过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2016年12月吉林省安全监督管理局颁发了南部采区安全许可证。北部采区、西部采区正在基建过程中。 二、西部采区概况 西部采区位于通化县大安乡下四平村南。 采区地理坐标:东经126010ˊ49"~ 126011ˊ21" 北纬41048ˊ02"~ 41048ˊ47" 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25万吨/年,服务年限19.4年,西部采区设计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采用侧翼斜井开拓,现有主、副斜井采用“入”字型布置形式,主斜井一段提升,副斜井为二段提升。主斜井井口标高463m,井底标高为300m,主斜井坡度18°,斜长约700m,方位187°。一段副斜井井口标高464.3m,井底标高为336.7m,斜井倾角27°,斜长为250m,方位角242°, 4

二段副斜井(盲井)井口标高336.7m,井底标高为290m,倾角210,斜长为120m,方位角142°,矿山目前处于基建状态。 三、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治理必要性 2016年1月11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中提到“由于2015年12月份以来,云南、辽宁、山东、陕西四省接连发生6起较大以下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以造成32人死亡,22人受伤,4人被困井下和13人下落不明,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安监总局就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紧急通知(安监管总厅— [2016]1号):“第二条:坚持多错并举,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工作”中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即组织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专项治理,全面排查治理采空区,对石膏矿采空区进行全覆盖排查。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安监管总厅— [2016]1号文件指示精神,对全公司各采区石膏矿采空区进行全覆盖排查,排查发现西部采区有两个采空区已影响到重要设施(主、副斜井)安全,需治理采空区。 1、采空区现状及其对矿山重要设施的影响 西部采区矿山采空区为历史遗留空区,原已封闭处理。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安监管总厅— [2016]1号文件指示精神,对西部采区矿山现状进行全覆盖排查,采空区为过去采用房柱法开采 5

形成的,留有少量不规则点柱,采空区由两部分(S1和S2)组成,两空区连成一片,目前空区内无积水和塌落现象,采空区现状见表。 采空区现状 空区 名称 位 置 标高 (m) 倾角 (°) 采高 (m) 面积 (m2) 体积 (m3) S1 主、副斜井之间 332 8~12 1.5~2.6,平均1.7 4795.49 8152.33 S2 主、副斜井之间 318 8~12 1.5~2.2,平均1.7 1952.39 3319.06 合 计 6747.88 11471.39 注:采空区除影响主、副斜井外,不影响矿山其他现有设施。

采空区位于主、副斜井之间。根据矿体(空区)赋存条件及矿山设计资料,按下盘65°,上盘65°,侧翼65°圈定岩移界线,矿山现有主、副斜井在岩移范围内,存在安全隐患。目前主、副斜井暂无变形、掉块、塌落等现象。 2、采空区治理及依据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事故隐患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委办[2016]5号)和吉林省安委办《吉林省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排土(渣)场遏制重特大事故实施方案》(吉安委办[2016]64号),扎实推进金属非金属矿山采 空区事故隐患综合治理工作。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吉林东北亚国际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了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远程石膏矿西部采区采空区治理方案,方案编制完成后,吉林省安全监督管理局非煤矿山管理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该方案通过评审,要求企业按方案进行实施。 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