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问题与对策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日益关注,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成为保障畜产品消费者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
1. 检测标准不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合理和过时的问题,不能全面有效地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2. 检测手段不足:当前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无法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
3. 检测设备落后:部分地区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设施比较落后,技术水平相对低,无法进行高效、快速的质量安全检测。
4. 监管不到位:部分地区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监管措施不力,导致一些问题畜产品流入市场。
5. 检测人员不足: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相对不足,人员素质不高,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通过以上对策的落实,可以有效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信心,推动畜产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3篇)

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一、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按照“突出整治重点、加强日常监管、健全长效机制、解决深层问题”的方针,以饲料兽药质量安全、畜禽养殖生产、加工环节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在全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以“瘦肉精”为重点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着重查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个环节存在的隐患和漏洞,进一步强化监督监管,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彻底清除非法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品的行为,确保元旦和春节期间乃至今后上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整治重点(一)加强饲料环节整治。
1.___开展饲料生产、销售企业监督检查。
严肃查处取缔无证企业和违法违规企业;督促建立健全购销台账,督促其完善饲料产品进、出、使用台帐,建立饲料质量追溯体系。
严禁销售“三无”饲料产品和拆包、分装饲料。
2.加强对饲料的监管和监测力度。
加大饲料中“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的抽检力度。
认真开展违禁添加物检查检测工作,发现问题严厉查处;严禁使用“三无”饲料产品。
(二)加强兽药环节整治1.重点查处禁用兽药。
严厉查处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及人用药品、非法企业及合法企业套用或伪造文号的产品、列入农业部兽药质量通报的假劣兽药以及过期、变质失效兽药、擅自改变兽药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违规产品,包括改变组方、规格、用法用量、夸大疗效及改变兽药标准等产品、虚假宣传兽药疗效以及违反《兽药广告___办法》的兽药广告。
2.加强兽药使用监管。
积极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活动,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提升科学安全用药水平。
3.加强兽用抗菌药物整治。
逐步完善执业兽医师制度,促进养殖业在兽医指导下安全用药。
(三)加强养殖环节整治1.加强对规模养殖场(小区)的日常监管和技术指导,监督检查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进货台账记录。
2.严厉打击养殖环节非法添加。
加大“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的抽检力度。
2024年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范文

2024年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范文____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参考。
以下是____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结。
一、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1. 饲料安全:饲料是影响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____年饲料中残留有害物质和添加剂问题依然存在。
例如,转基因饲料使用不规范,抗生素滥用导致畜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问题严重。
2. 养殖环境卫生:养殖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然而,在____年,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仍存在不足,粪便处理不当、细菌污染、疾病传播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3. 兽药滥用:兽药滥用是严重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之一。
兽药非法使用和滥用导致了畜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4. 检验监测薄弱: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薄弱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____年,尽管国家加大了检验监测力度,但仍存在技术手段不先进、设备不完善、人员水平不高等问题。
5. 畜禽疫病防控:____年仍然面临着疫病的威胁,疫苗接种率不高,疫苗质量和安全性不稳定,畜禽疫病的防控仍然困难重重。
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趋势1.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对畜产品生产流程的监管力度,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提高监管水平和效能。
2. 提高兽药使用规范化:加强兽药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兽药使用登记制度,加强兽药使用者的培训,严格控制兽药使用量和兽药残留。
3. 推广绿色养殖方式: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推广绿色养殖方式,降低环境污染和细菌传播风险,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提高畜产品检验监测水平: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监测,提高现代化检测设备和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5. 强化畜禽疫病防控:加强畜禽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的兽医技能和疫苗接种率,强化畜禽疫病的监测和紧急处置能力。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探讨

13 饲养 模式 落后 、 . 畜产 品质 量安 全监 管难 度大
目前 我 区广 大 农 牧 区牲 畜 饲养 主 要 以 散 养 为 主 。 于受饲养 条件 、 养技 术限 制 以及 养殖 户趋 利 由 饲 思想 的影 响 , 一些 养殖 企业及 个人 为 了追求 利润 , 非
法 使用 添 加剂 , 给畜 产 品质 量 安全 监 管 工作 造 成 很 大难 度 。
大处罚 力度 。 过宣传 和教 育 , 通 实现 饲料 和饲料 添加 剂生产 、 营、 经 消费 的 良性 研 发 , 提高 使 用 者 对饲 并
料 安全 因素 的认 识 , 保饲 料安 全可 靠 。 确
34 建 立健 全养 殖准 出 、 场准 入制 度 . 市
健康和生命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需要迫切 解 决 的社 会 经济 问题 , 与 国家 的 发展 和 社会 和谐 它
量安全行为的打击力度, 保护依法生产经营者 、 消费
者 的合 法权 益 ;三是 要加 强畜 产 品质量安 全 知识 的 科 普宣 传 , 过青 年农 民培 训 、 民绿 色证 书 等手段 通 农 对 畜 产 品生 产 单 位 和 个 人 进 行 安 全 知 识 和技 术 培 训 , 高生产 者 和消费 者 的 自我 保护 意识 。 提
建 立健 全养 殖环 节监 管工作 机制 ,对 辖 区 内规
饲 料 是畜 产 品生 产 的 主要 原 料 , 料 的质 量 不 饲
仅 与 动物 的生产 能 力有 关 , 且 与 动物 产 品 的质 量 而
密 切相 关 。饲料 添 加剂 的使 用 , 为畜 牧 业 生 产和 畜 产 品数量 的增长 发 挥 了积 极 作用 , 同时 也 给 动物 性
稳 定密 切相关 。
畜牧业的畜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畜牧业的畜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领域之一,是人们获取畜产品的重要途径。
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消费者的信任度。
因此,对畜产品的检测与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畜产品的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措施以及现代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畜产品的检测方法1. 外观检测:畜产品的外观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欲望。
外观检测主要包括外表色泽、形状、质地和光泽等方面的评估。
如鸡蛋的蛋壳颜色、形状是否规则以及表面的光滑度等。
2. 化学检测:化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畜产品是否满足质量安全标准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测试畜产品中的化学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的含量来判断其质量。
例如,鲜奶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否达标。
3. 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主要用于监测畜产品中是否存在致病菌和腐败菌等。
通过对畜产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判断其是否安全可食用。
如对肉类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
4. 残留物检测:残留物检测是对畜产品中农药、兽药、重金属等残留物的检测和分析。
这些残留物可能会危及人体健康,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二、畜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加强畜禽的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减少对激素、抗生素等的使用,从源头上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2. 加强免疫防治:科学合理地对畜禽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对抗生素的使用,提高畜产品的无药残留率。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畜禽饲养场的卫生环境,加强消毒工作,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畜产品的交叉污染。
4. 加强畜产品的追溯管理:建立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畜产品生产全程可追溯,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现代技术在畜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1. DNA检测技术:通过对畜产品中的DNA进行分析,可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品种和无污染。
2. 光谱技术:利用光谱技术对畜产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如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能够更好地评估畜产品的质量。
畜产品质量安全详解

畜产品质量安全详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详细解析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一些改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一、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畜禽养殖过程中,保证畜禽和畜禽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残留和微生物污染。
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1. 饲料质量:合格的饲料是保证畜禽健康成长的基础。
饲料中存在的动物性成分、激素、抗生素等物质的过量使用都会严重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
2. 养殖环境:良好的养殖环境可以有效预防畜禽疾病的传播,减少使用抗生素的数量。
但如果环境脏乱差、空气质量差等,则会增加畜禽疾病的发生率,进而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3. 养殖管理:科学的养殖管理措施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合理的饲养密度、及时的疫苗注射、规范的屠宰程序等都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
4. 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滥用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抗性菌株的产生、抗生素残留等,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
5. 疫病防控:畜禽养殖中,疫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疫苗接种、疾病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传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改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1. 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畜禽养殖过程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对养殖场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 促进科学养殖:鼓励农户、养殖场使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水平,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3. 宣传教育: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引导消费者更加理性地选择畜产品。
4. 建立溯源系统:建立健全的畜产品溯源体系,对畜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进行监管,追溯畜产品的生产、饲养、加工等环节,确保畜产品安全可追溯。
畜产品质量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国家和人民关注的重要问题。
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来源,其质量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
首先,生产环节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
农民在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饲养管理,保证畜禽的生长环境和饲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避免使用违禁药品和激素,确保畜产品的原料安全和质量稳定。
其次,加工环节也是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
加工企业要严格执行卫生标准,确保生产场所整洁,设备清洁消毒,避免交叉污染,保证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同时,加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畜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避免使用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确保畜产品的原汁原味。
此外,运输和销售环节也是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畜产品的冷链运输,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导致畜产品变质,确保畜产品的新鲜度和食品安全。
在销售环节,要加强市场监管,遏制假冒伪劣畜产品的流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
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消费者也要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畜产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共同维护畜产品质量安全,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的兽 药 及 其 它 化 合 物 清 单 共 有 2 1类 , 括 兴 奋 剂 包 类 、 激素 类 、 白同化激 素 、 神药 品 、 性 蛋 精 汞制 剂类 和 各种 抗生 素滤 渣等 。虽 已公 布 了在 食 品 动物 中禁止 使用 这些 药 物 , 有 些 饲 料 厂 家 和 饲养 户 仍 然 在 使 但 用 [ 。2 0 全 国饲 料 产 品 中违 禁 药 物 检 出率 为 4 0 6年 J
药期 规定 司空 见 惯 。受 动物 疫 病 威 胁 , 些养 殖 场 一 ( ) 户 为减 少动 物疫 病 的发生 及死 亡 , 高 成活 率 , 提 增
加经济效益 , 动物饲养期间超范围、 超剂量 、 无停 药
期 , 注意 配 伍 禁 忌 滥 用 药 物 , 别 是 滥 用 抗 生 素 。 不 特 有 的生产 者 为 了 降低 饲 料成 本 , 然 把 价 格 较便 宜 竟 的各 种抗 生 素滤渣 作为 一种 蛋 白质 饲 料 原料 长 期使 用, 导致 动物 源性食 品兽 药残 留 , 引起 畜禽 和人 的 并
1 影 响 畜产 品 质 量 安 全 的主 要 因素
1 1 畜禽疫 病 .
中国农业 部第 13号 公 告 发布 的食 品动 物 禁 用 9
当前我 国集 约 化 养 殖 企 业 不 多 , 数是 分 散 饲 多
养 , 圈舍 简陋 、 其 环境 条件 差 , 乏基 本 防疫 条件 , 缺 很
20 年第 1 期 08 1
总 第 3 1期 3 M
重
监
U Tl D S tY
◆质量 .卫生 . ◆ . 标准 . 安全 . . .
畜 产 品质 量 安 全 现 状 分 析
黄红卫 石 河子 大学食 品学F/ E 新疆兵 团化 工绿 色过程重点 实验 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要经过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过程,包括了从农业投入品的供给、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一直到销售的整个流程,畜产品在这一流程中的某个环节若受到污染,就会造成畜产品的不安全,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一、影响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畜产品来源于动物,受各种污染的机会很多,其污染的方式、来源及途径是多方面的。
在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动环节均可能出现污染。
(一)畜产品生产过程中,饲养环境安排不当、投入品种类选择不当或投入过量、生产管理不善等是畜产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1、生产环境对畜产品的安全生产起决定性作用。
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和农药的滥用,都会引起大气、水体、土壤及动植物的污染,造成畜产品的不安全。
环境对畜产品安全的影响,主要是畜产品受到环境毒素的污染,也即化学性污染。
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包括各种有毒的金属、非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对畜产品会造成污染,这些污染物常以百万分之几,甚至十亿分之几的计量残留于畜产品中,虽然含量微小,但据许多研究表明,很多化学性污染物对人体都有毒,即使摄入量小,却能引起人体的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
工业三废中的许多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汞、砷、铅、铬、镉等金属毒物和氟化物等非金属毒物,随着三废的排放,使水、土壤和空气等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动物和植物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这些有毒物质就会在体内蓄积,成为被污染的畜产品。
再如公路两侧1200m-300m范围内的农作物和动物就会受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多种有害气体和固体污染物的严重污染。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畜产品会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近几十年来,原子能利用在逐年增加,放射性核素在医学和科学实验中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急剧增加,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通过牧草、饲草、饲料和饮水等途径进入畜禽体内,并蓄积在组织器官中。
半衰期较长的90Sr(锶)和137Cs(铯),以及半衰期较短的89Sr(锶)、1311(碘)、140Ba(钡)对动物的污染在食品链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放射性核素不仅在动物组织器官中蓄积,而且能随乳汁排出。
放射性I、Cs、和Sr尚可进入蛋中。
奶和蛋是人类重要的动物性食品,它们受到放射性污染后,对人类的健康危害很大。
2、农业投入品种类选择不当或投入过量,也严重影响畜产安全生产。
农业投入包括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兽药、种子、饲料等。
目前,各种投入品,特别是农药、兽药的不当使用,是畜产品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农药、化肥和兽药的使用,可促进畜产品的生产,但在畜产品生产中的不当使用,导致这些化学药品在产品中形成不安全的残留水平。
兽药(包括药物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在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改善产品品质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已成为现代畜牧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但是,兽药的使用无疑会导致动物体内药物的滞留或蓄积,并以残留方式进入人体及生态系统。
滥用兽药和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的现象仍然存在,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慢性、远期和累积的危害,如致癌、体内蓄积、免疫抑制、致敏和诱导耐药菌株。
3、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的方法及生产者的意识对畜产品安全都有影响。
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不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和灌溉、养殖用水,则将造成畜产品农药、兽药超标。
(二)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能造成动物性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畜禽屠宰过程中,由于屠宰畜经长途运输或过度疲劳,细菌容易经消化道进入血液。
未经休息而立即宰杀时,其肌肉和实质性器官有细菌侵入;在剥皮时,有可能受外界污染,造成胴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去内脏时,内脏破裂带来交叉污染;冲洗过程中,冲洗不彻底造成致病菌生长;在冷却阶段,温度不当也会造成致病菌生长;包装阶段,会受到包装材料中有害化学物的污染。
再如原料乳的生产中,病畜乳不仅会带来微生物污染,也会带来外来杂质(如乳房炎乳会夹有抗体细胞),同时挤乳的方法、卫生条件、人为掺伪都会造成物理性污染。
此外,畜产品加工中,添加剂的使用对畜产品也造成污染。
一部分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性,危害人体健康。
例如,防腐剂硼酸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疼、血压下降等;奶油黄有强致癌性;漂白剂甲醛次硫酸钠可产生甲醛、亚硫酸等有毒物质。
(三)流通环节易产生第二次污染畜产品流通领域包括运输、贮存等环节。
畜产品,特别是自然、人工养殖形成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畜产品,具有品种复杂,易腐败变质、保鲜难的自然属性,同时生产规模小而散,生产主要分布在城郊及农村,而消费市场集中在城市,流通渠道多,流通规模小,流通路线有长有短;参与流通组织的人员复杂;流通市场有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代销点等。
畜产品的自然属性及特点决定了流通环节有可能出现:1、会被某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生长和繁殖并同时产生毒素,当人们食用含有大量活菌或毒素的食品,便引起细菌性的消化道感染或毒素被吸收人体内而造成急性中毒,造成畜产品的生物性污染,其中细菌、真菌、病毒是主要的污染源。
2、为了保鲜,有些畜产品经营者使用化工制剂处理鲜活畜产品,但如果所使用试剂是有毒有害物质,如用硫酸处理胡萝卜、生姜、银耳等;用化工制剂处理木耳、鱿鱼等干制品;用色素处理鱼、米等;用氨水催熟西红柿;用病死的畜禽做熟食;向生肉中注水,就会造成畜产品的不安全。
3、畜产品的储藏、运输、流通的方法和条件对畜产品安全也有影响。
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达消费者手中,必然要使用各种运输工具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常常由于违反操作要求而造成微生物、化学物污染,如运输车辆不清洁,在使用前未经彻底清洗和消毒而连续使用,严重污染新鲜食品;或在运输途中,包装破损受到尘土和空气中微生物、化学的污染。
在生产阶段,农业生产者必须控制兽药和其他化学投入物,认识水、土壤、家畜和人可能成为潜在的微生物污染来源。
畜产品加工和运输业必须评价畜产品生产和运输过程的畜产品安全可能受到危害的关键环节,并采取有关措施控制这些潜在的危害。
零售设施、餐馆和其他食品销售者必须认识如何确保适当的卫生方法和温度控制。
此外,应建立一个可以保持“从农场到餐桌”的食物链的畜产品安全的管理框架。
二、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居民畜产品消费量增大,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英国“疯牛病”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以及加入WTO后中国畜产品出口所遭受的全面受阻,使人们更认识到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迫切性。
分析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有利于引起社会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一)对社会居民健康的影响1、畜禽疫病控制不严导致人类健康受损。
许多疾病是人畜共患病,其主要载体是家畜排泄物、畜产品加工工业污水废物和畜产品自身,如各种寄生虫病、口蹄疫、结核病、巴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疯牛病等。
其中猪囊尾蚴不仅可使人得绦虫病,使人出现贫血、消瘦、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人也可感染囊尾蚴病,导致肌肉酸痛、僵硬、抽搐、癫痫、瘫痪甚至死亡;布鲁氏杆菌病可使人患不育症;疯牛病可致人瘫痪最终死亡。
1999年英国爆发大规模疯牛病后,已导致多人食用患疯牛病的牛肉而患病死亡。
2、药物残留损害人体健康。
在国内,磺胺类、四环素类、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在畜禽中已大量产生抗药性、临床效果越来越差,使用剂量也大幅度增加。
同时,给人类医学带来影响,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治疗剂发生钝化及至出现耐药性,给现代抗生素疗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激素(催肥剂、雌性激素等)在畜禽饲养过程中的非法使用、抑菌促长剂的超量使用和不按规定的休药期停止用药,使畜产品中的残留药物超标,导致一些过度偏食牛肉、猪肉、肉鸡的儿童发生肥胖症,智力下降,性早熟;治哮喘药“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兴奋剂,国内称为“瘦肉精”,可以促进动物多长瘦肉,少长膘,具有诱人的经济效益。
但使用“瘦肉精”会在动物体内(主要是内脏)产生药物残留,人若食用,会引致出现心跳加速、手颤及心律不正常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心脏病复发甚至死亡。
3、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危害人体健康。
重金属不能被降解为无害物,它们进人水体和土壤后,部分为动植物所吸收,并有逐级富集作用,饲料、畜禽饮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畜禽体内被富集,再通过畜禽产品进入人体给人的生理机能造成破坏,包括致残、致畸、致癌和遗传突变等。
水源中铅含量高,通过富集作用后就会导致畜禽产品铅残留超标,长期食用高残留铅的畜禽产品,特别是内脏,极易引发慢性铅中毒。
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畜产品数量,忽视质量,在饲料中大量使用微量元素,也致使人类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高铜对猪具有促生长作用,使得很多饲料竞相添加高铜,饲料中过量铜的使用,使铜在肝脏聚集,人食人后可危害身体健康;动物摄人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乳汁以及鸡蛋中均可检出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如黄曲霉毒素M1多存在于乳汁中,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
由于乳及乳制品是婴幼儿的主食,因此乳及乳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对婴幼儿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威胁。
(二)对畜产品市场的影响根据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市场的规模和结构主要不是由供给者决定,而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消费者的消费水平高,则市场规模就大,消费者需求不高则市场规模萎缩。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给畜产品市场最直接的负面影响,是降低了消费者对国产畜产品的消费信心,进而减少畜产品消费数量或寻找其他的替代消费品。
市场曾传闻中国牛奶抗生素超标,人们纷纷改变喝牛奶的习惯而喝豆奶,不少婴幼儿家长也不再选用国产奶粉转而购买“雀巢”、“力多精”等国外奶粉;由于“瘦肉精”事件的影响,一些地方居民不敢食用猪肉,转而食用牛、羊肉等替代食品,等等,就是类似的例证。
(三)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1、降低畜牧业收益水平。
畜产品安全问题会增加生产者成本、增高进入市场的技术壁垒,从而可能引进部分生产者收益下减,形象受损。
一方面,增大了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成本。
奶农分散饲养,分散挤奶,奶站集中收购仍是一般乳加工企业收购牛奶的主要形式,企业为了控制质量,必须额外增加人、财、物投入。
例如银桥集团主要奶源来自于散养奶农。
为保证质量安全,企业建立了跟踪服务制度,即对每一合同奶农都建立档案,并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饲养、防疫防病方面的服务,由此增加的成本每年高达几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