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铁路“好事多磨” 友谊的巨轮仍需砥砺前行

合集下载

中泰高铁项目一波三折的原因分析

中泰高铁项目一波三折的原因分析

中泰高铁项目一波三折的原因分析作者:常翔张锡镇来源:《东南亚纵横》2018年第02期摘要:中泰高铁项目从英拉政府首次提出至今已4年有佘,但基建工程仍未全面动工。

近来,巴育政府动用军政府特殊权力强势推进中泰高铁项目,使得泰国社会对中泰高铁项目的必要性和巴育政府行政令合法性的质疑逐渐增加。

本文通过对泰国铁路运输现状与发展规划、中泰高铁项目的提出与谈判进展的考察,重点分析此项目一再迁延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泰高铁;巴育政府;谈判;障碍[中图分类号]F5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479(2018)02-0046-08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得到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一些合作项目陆续出台,其中,中泰高铁项目格外引人注目。

这一合作项目“曾被两国高层看好”中国十分重视这一项目,它是中泰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也是泛亚铁路的关键组成部分。

然而,自2013年10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泰国期间,中泰双方正式提出高铁合作意向以来,该项目几经反复、一波三折,至今未能落实,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本文将对这一项目的提出、确定和谈判过程进行梳理,并试图对各种障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

一、中泰铁路合作项目的探讨与谈判进程(一)阿披实政府时期——铁路合作准备阶段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影响下,泰国的出口和外来投资萎缩,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为提振国家经济,泰国前总理阿披实提出3年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6月26日,阿披实正式访问中国,提出希望与中国扩大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上合作的意愿。

访问期间,阿披实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进行会谈,中国表示有意在各种投资上与泰国政府合作,包括技术转让与培训等同年10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泰国,阿披实再次提出泰国希望与中国扩大在经贸、铁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

2010年4月27日,泰国政府正式通过《泰国2010~2014年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规划(紧急项目)》,根据规划,泰国将最终建成5条复线铁路线路,全长767千米。

中泰铁路瓜熟落地

中泰铁路瓜熟落地

中泰铁路瓜熟落地作者:陈丽冰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5年第11期2015年10月28-29日,中泰铁路合作联委会第八次会议顺利召开,双方就可行性研究、工程承包和融资方案、设计细节等问题进行充分磋商,达成多项共识。

其中,中泰两国已同意将在2016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中泰铁路,并将于2015年12月举行动土仪式。

至此,中泰铁路项目合作又迎来一个重要节点。

好事多磨,终是尘埃落定虽然现在合作项目结果圆满,不过中泰铁路从提出意愿到达成共识、进行可行性研究,再到协议落地,其中的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早在2006年泛亚铁路提出时,中泰两国就提出了合作铁路的意愿。

在往后的将近10年里,多任泰国总理曾表达出对中泰铁路的兴趣。

2007年,时任泰国总理素拉育访华,中泰双方商谈云南省经老挝连接泰国北部的铁路建设投资等问题。

2009年,时任泰国总理阿披实访华,曾对泰国媒体表示,中泰两国同意加强合作,发展全泰以及连接邻国的铁路运输系统。

2012年,时任泰国总理英拉访华,表示中泰应不断寻求战略合作共赢的机会,其中包括合作发展高速铁路。

随后,中泰两国达成“大米换高铁”计划。

不过,虽然多年来中泰两国一直有铁路合作的意愿,但在2006-2013年之间,这一计划却因泰国局势变化而遭遇诸多变数,在将近8年里并未有实质性的进展。

直到2014年年底,泰国总理巴育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进行了《中泰铁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才正式开启两国铁路的合作进程。

尽管在之后的推进合作过程中仍时有杂音,如2015年5月底,泰日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消息的传出,曾被误认为“中方放弃泰国高铁项目”。

但事实上,中日两国与泰国洽谈和修建的铁路线路并不相同,两国并未产生实质性的竞争。

尤其是随后中泰两国进行了多次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中泰铁路合作细节逐渐完善。

这一切证明,中泰铁路合作,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增值效应非凡,将造就“黄金之地”曾经一度“难产”的中泰铁路为何最终能够瓜熟落地?一方面固然离不开两国高层的倾情推动,另一方面,从更深层面来说,这其实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下,中泰两国合作密切发展的必然结果。

初心不改玉汝于成

初心不改玉汝于成

初心不改玉汝于成作者:***来源:《一带一路报道》2022年第04期7月3日是个万众瞩目的日子,这天,中国中铁—中航国际联合承建的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通车试运行,埃及总统塞西、总理马德布利及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出席通车仪式。

时光回溯到8年前。

2014年1月4日,时任埃及交通部部长Dr.IbrahimDimeery告知到访的中航国际驻埃及代表处代表向恒道:“Thisisourtoppriorityproject”。

学者出身的Dr.IbrahimDimeery是交通领域的专家。

面对埃及铁路的种种问题,他选中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项目作为试点,希望以此为起点全面推动埃及铁路的现代化改革。

这次会面,让中国铁路产品和技术第一次叩响了埃及市场的大门。

埃及是世界上第二个拥有铁路的国家,铁路历史长达160多年,城市轨道交通起步也很早,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其轨道交通发展缓慢。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航国际就尝试开发埃及轨道交通市场,致力于将中国轨道交通产品和技术出口至埃及。

通过10多年努力,中航国际与埃及交通部、国家隧道局及国家铁路局建立起通畅的沟通渠道和相互信任的关系,这也是Dr.IbrahimDimeery邀请中航国际参与埃铁项目的重要原因。

2014年4月2日,中航国际与埃及交通部签署了埃铁项目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项目正式立项。

过关斩将的项目谈判那年,恰逢中航国际与中铁二院共同参与的肯尼亚内罗毕通勤铁路中標,双方合作首战告捷。

埃铁项目立项后,中铁二院作为铁路行业勘察设计的龙头企业成为中航国际优先考虑的合作伙伴,被邀请代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该项目。

双方于2014年9月17日签署了合作协议。

随后,中铁二院第一批工程师便抵达埃及,迅速开展项目前期方案规划,但原计划两周的技术交流被延长到三个月。

项目的线路规划方案经过埃及交通部、住建部、国防部等部门多轮评估审核,最后才送到项目业主埃及国家隧道局(NAT)手中。

其间,方案改了几十版。

中泰两国将再添友谊之路!泰国铁路复线项目主体完工

中泰两国将再添友谊之路!泰国铁路复线项目主体完工

中泰两国将再添友谊之:路!
窍泰国铁路复线项口主体完工
近日,中国港湾承建、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的泰国北柳-十九溪-景溪铁路复线项目C1合同段主体完工该项目是中交集团在境外第一个利用外国政府投资、外国标准、从路基到线上系统全覆盖的铁路项目
泰国铁路复线项目全长106.61公里,二航局负责施工的C1合同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约2()公里、桥梁工程7座、轨道工程约23.78公里以及新建站场、涵洞等、设计铁路客运时速为16()公里,货运时速为12()公里,工程于2()16年2月19日开工
该项目是泰国国家轨道交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可将客运列车从原来的时速50-60公里提高到时速120公里,将有效降低泰国东部沿海区域与与北部、东北部地区之间的运输成本,满足燃油、LPG燃气和石油等大宗物资的运输需求,促进泰国铁路的安
全高效运行。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泰战略合作:机遇、挑战与建议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泰战略合作:机遇、挑战与建议

2016年第4期(总第168期)南洋问题研究SOUTHEAST ASIAN AFFAIRSNo.4 2016General Serial No.168一带一路”建设与中泰战略合作:机遇、挑战与建议周方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07)摘要:“一带一路”建设的双多边合作框架,有助于促进中泰合作提升层次、拓展领域、扩大规模,特别是为方兴未艾的投融资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契合泰国国家发展模式变革的现实诉求。

不过,中泰铁路合作的一波三折,也深刻反映出中泰战略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诸多挑战,从多边层面的地缘政治博弈,到双边层面对互利合作的认知差异,再到泰国国内的利益集团分歧,都有可能影响中泰关系发展。

本文建议,有必要构造多层次全方位的“一带一路”交流与合作网络,进一步夯实中泰战略合作的发展基础。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泰关系;铁路合作;泰国中图分类号:D822.336.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856(2016)04鄄0067-12中泰两国山水相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双边关系被形象地称为“中泰一家亲”。

1975年7月,中泰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冷战前期的非正常状态。

20世纪后期,中泰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 展,特别是在共同应对越南侵柬危机过程中的积极互动,显著改善了双边政治互信,为冷战后双边 关系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1年8月,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就推进中泰战略性合作达成 共识。

2012年4月,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开启了中泰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2013年 10月,两国政府发表《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为新时期双边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明确了发展方向。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相继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 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冶(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冶)重大倡议,并得到泰国政府积极响应。

2014年11月,泰国总理巴育在北京参加A P E C领导人会议时明确表示,“泰方正在探索走符合国 情的发展道路,希望同中方交流互鉴,深化合作,特别是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建设,推进农业、铁路合作,促进地区互联互通,扩大泰国农产品对华出口,促进民间交往,加强人才培训。

中泰铁路历经波折落地始末

中泰铁路历经波折落地始末

中泰铁路历经波折落地始末作者:江玮袁雪来源:《财经》2017年第20期这将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速铁路。

从阿披实政府开始与中方接触至今,这一项目历经了泰国三届政府,20轮谈判,是海外项目受目的地国政权更迭影响的生动例证自提议以来几经周折的中泰铁路合作项目终于有望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

在泰国总理巴育访华参加金砖峰会期间,项目的设计和监理合同正式签署。

目前敲定的路线为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连接的是首都曼谷和泰国东北部门户呵叻。

该段铁路全长约253公里,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预期于2021年通车。

这将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高速铁路。

经济在东南亚领先的泰国在基础设施方面却相对落后。

泰国铁路现在均采用米轨,列车时速仅为50公里。

按照规划,曼谷-呵叻段将分为四个阶段建设,从小规模起步。

第一阶段3.5公里预计将于今年10月动工。

这段路线将由泰国国家高速公路管理局承建,余下路线将向泰国承包商进行公开招标。

从2009年提出意向性建设方案,到2017年开始第一段建设,中泰两方就融资方案、路线规划和沿线开发权等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多次谈判与妥协,期间又经历了泰国几番政权更迭,在大项目海外落地的过程中颇具代表性。

历经20轮谈判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中泰铁路合作联合委员会召开了20次会议,就铁路设计路线、时速、成本估算、贷款利率和沿线开发权等议题展开了密集的谈判。

为了加快推动这一项目,泰国总理巴育在今年6月动用临时宪法第44条的维和委主席特权,免除了10项相关法律对中泰铁路合作项目的约束,其中包括允许中国工程师不用参加泰国考试获得在当地工作的许可。

今年8月中旬,中泰铁路合作联合委员会在曼谷召开了第20次会议,完成了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设计合同的谈判,并确定监理合同价格,为9月初双方签署设计和监理合同铺平了道路。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在此轮谈判结束后说,为更好地支持泰方,项目的土建工程将交由泰方承担,并尽可能多地使用泰国的设备和原材料。

中老铁路开通让泰国人深思

中老铁路开通让泰国人深思

中老铁路开通让泰国人深思作者:常翔威伦·披差翁帕迪时光来源:《中国报道》2022年第01期2021年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老挝自此迈入铁路运输时代。

东盟国家民众对此高度关注。

早在2021年6月,中国东盟报道泰文Facebook账号上一条关于中老铁路即将在2021年老挝国庆日开通的新闻,一经发出就迅速引爆泰国网络。

这条新闻覆盖量达到282万,互动次数超过32万次,创下中国泰语对外传播平台单帖传播量的历史纪录。

那段时间,老挝将拥有高铁的消息迅速占据泰国各大媒体头条,成为人们生活里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但无论见解有多五花八门,心情是多么五味杂陈,最后却总能听到一声叹息,然后跟着一句“老挝都有高铁了,我们的高铁还不知道在哪里”。

中泰两国“五通”建设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思想引领下成果斐然,为此后两国在贸易投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维护地区和平领域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唯独中泰铁路合作遭遇一波三折,从阿披实政府提出至今已经历经10年时间,中泰高铁却仅有一期工程曼谷—呵叻府段3.5公里实验段的土建工程验收完工。

中老高铁路开通的消息触动泰国,引发泰国社会对中泰高铁项目受阻和未来中老泰高铁合作的深刻反思。

“当你没有坐过高铁,你根本不能明白时间对于空间的意义。

在中国高铁已经是我生活的日常,我可以在高铁上看资料、写论文,但在这里我的双手被锁在了方向盘上,10个小时什么事情都没办法做。

”这是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夜幕中的孔敬府“高铁”站前感叹。

从曼谷出发连续10个多小时自驾的颠簸和暴晒在入夜后让人感到困乏,此时距曼谷到廊开府泰老第一友谊大桥618公里的路程,还有将近170多公里。

这意味着还要在时断时续的路灯和延绵不断的卡车油罐车车流中再开4个小时。

被昏暗的路灯和汽车大灯照亮的孔敬府火车站此刻是一个很魔幻的存在,粗壮混凝土高架支撑起高耸的外立面,充满了玻璃幕墙的站台,让人很难与曼谷—廊开沿线那些小木屋组成的车站联想起来。

中泰铁路项目启动-中泰铁路可谓“好事多磨”

中泰铁路项目启动-中泰铁路可谓“好事多磨”

中泰铁路项目启动:中泰铁路可谓“好事多磨”【导读】12月19日,中泰铁路项目启动仪式在泰国巴吞他尼府三科县清惹克侬火车站举行,国务委员王勇与泰国副总理巴金出席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中泰双方将合作建设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

12月19日下午,当中国国务委员王勇和泰国副总理巴金共同点亮中泰铁路奠基石的灯光索时,这一象征着两国务实合作的典范工程正式启动。

“中泰开展铁路合作符合两国发展需要和共同利益,对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李克强总理在致泰国总理巴育的贺信中表示,“希望双方再接再厉,确保铁路合作项目顺利实施,为连接中国、老挝、泰国的‘大动脉’早日贯通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地区共同发展和人民福祉。

”过去两年来,中泰铁路一波三折,如今终于从蓝图变成现实,其中离不开李克强长时间锲而不舍的努力。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直“推销”中国高铁的李克强来说,中泰铁路项目启动也意味着他所力推的“高铁外交”棋局再落一子。

12月19日下午,一排排起重机、挖掘机等施工设备整齐地排列在泰国清惹克侬火车站,中泰铁路项目启动仪式正式举行。

据报道,中泰线路全长845公里,设计时速180公里,将全部使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

从一纸计划迈向破土动工,中泰铁路可谓“好事多磨”。

早在2016年10月12日,李克强总理访问泰国期间,亲自推销中国高铁。

他不仅与时任泰国总理的英拉共同出席中国高速铁路展,还在泰国议会演讲时,努力说服泰国国会议员通过中泰两国的高铁合作项目,使中泰铁路项目启动。

“中方对此持积极态度,”作为10年来首个在泰国议会演讲的外国领导人,李克强用英语呼吁,“为中泰友谊投票!”一份《中泰两国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由此达成。

该规划称,中方有意参与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项目建设,并以泰国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这一合作方式就是日后的“高铁换大米”。

不过,这一计划却因为泰国政局的变动而一度搁浅。

中泰两国不仅恢复了此前的协议,还在原本的合作基础上实现了显著“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泰铁路“好事多磨” 友谊的巨轮仍需砥砺前行
作者: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6年第05期
2016年3月24日早晨,一条有关中泰铁路的爆炸性消息出现在多家媒体版面上:泰国方面宣布,原本由曼谷通往昆明、总里程867千米的中泰铁路将缩减至250余千米,成为泰国境内的一段铁路,并将由泰方单独融资。

这一消息随即引发各方关注,一时众说纷纭。

有中国媒体表达了不解;中国高铁竞争对手日本国内,则有媒体认为这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受挫的表现……
面对舆论反应,人们不禁对本被看好的中泰铁路项目产生疑虑:波折缘何而起?改动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此次“中泰铁路事件”?
在得出任何答案之前,我们不妨先对事件进行一些回顾和梳理。

友谊的大船,突遇风浪
中泰关系,在中国与大部分国家的关系中是相对密切的。

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合作。

中泰铁路项目被认为是两国友谊的见证。

早在2009年,时任泰国总理阿披实就已开始与中国商讨修建中泰铁路事宜。

2015年12月,中泰铁路举行了隆重的动工仪式。

这条经老挝联通中、泰两国的铁路,被各方寄予厚望。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面向泰国在多个重要场合对中国高铁进行了大力推介;泰国交通部部长也曾表示,泰国政府将这条铁路视为促进东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一直大力支持与推动该项目,希望该铁路项目尽快开始运营。

一切看顺风顺水,只差建成通车。

然而项目破土动工仅4个月后的2016年3月24日,合作进程出现波折。

泰国总理巴育当天宣布,原本由泰国曼谷通往中国昆明、总里程867千米的铁路,将仅建设曼谷通往呵叻、全长仅250千米的一段。

同时,泰方将自筹资金建设该项目,而不再向中方贷款。

虽仍使用中国技术、信号系统和列车,但工程将以泰国企业作为分包商,材料、设备和劳动力也将来自泰国。

风浪缘何而起?
这一普遍被看好、承载两国人民期待的中泰铁路项目突现波折,其中原因究竟为何?有多家媒体认为,谈判中的分歧是直接原因。

有消息称,中方对工程造价的预算为142亿美元,而泰方希望将造价控制在113.6亿美元内;《路透社》2016年3月援引泰国交通部部长的话表示,中泰双方就投资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泰方认为中国对项目的支持力度仍有较大提高空间。

泰国最主要英文报纸《曼谷邮报》认为,贷款问题是阻碍中泰铁路进程的主因之一。

泰方一再敦促中方将贷款利率由2.5%下降至2%,然而并未获得中方的肯定回应;其次,泰方曾提议,让中方在相关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中承担60%的股份,亦未与中方达成一致。

有分析认为,在中泰铁路项目中,泰方也希望在某些方面获得同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相似的待遇,例如上限为2%的利率——在铁路等大型项目中,0.5%的利率同样意味着巨额的年息。

而中方在该项目2.5%的利率背后,亦有自己的考量。

例如,中方在雅万高铁项目中获得了周边土地的开发权,而中泰铁路项目中,双方未就此达成共识。

中国驻泰国大使宁赋魁2015年11月就曾表示,2.5%的美元贷款利率低于泰国国内融资成本,是中方诚意的体现。

看来,双方在权利和义务的分配问题上,似乎仍未形成令彼此都满意的观点,谈判之路或许依然漫长。

友谊之船还将砥砺前行
尽管项目出现波折,合作却并未止步于2016年3月24日。

泰国《星暹日报》2016年4月底透露,双方或将于5月中旬进行第10轮谈判。

我们因此更有理由相信,双方在未来终能找到符合彼此期待的平衡点。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该项目对中泰双方都是极为有利的。

泰国虽在20世纪后半叶就已跻身亚洲先进国家行列,但其铁路设施仍较为落后,大部分铁轨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兴建的米轨。

陈旧的铁路设施与不断上升的使用需要,呈现出矛盾日益尖锐的状态。

如果按照原计划修建,这条国际铁路将有助于解决泰国陈旧的基础设施与社会发展需要间的矛盾,并为泰国带来可观的运营收入,甚至可让泰国抢先成为泛亚铁路的区域性枢纽,赢得发展先机,为泰方带来巨大优势。

一方面,东盟共同体亟需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东盟经济共同体虽已成立,但统计显示,2014年东盟内部贸易额仅占其贸易总额的24%,远小于东盟各国分别与域外国家的贸易总额。

中泰铁路建设助力东盟铁路的更新换代,泰国作为区域新铁路网的承接者和互联互通的枢纽,显然将获益良多。

另一方面,作为直连昆明和曼谷的铁路,中泰铁路将大受中国游客欢迎。

原计划的中泰铁路票价仅700元人民币,比机票便宜近一半,游客还能在旅途中领略泰国的美丽风光。

这对习惯乘坐高铁又青睐泰国的中国旅客来说,是个绝好消息。

据官方预计,铁路如按计划建成,每年会有大量中国游客选择乘高铁前往泰国,铁路初期年客运量将达到750万人次。

而根据新方案,将中泰铁路缩减为泰国境内的一段铁路,泰国或将面临巨额债务,并失去国际铁路线能带来的红利。

泰国前总理、民主党党首阿披实为泰国政府算了笔账,如按照新方案建设铁路,政府需举债至少48亿美元,按年利率2%计算,年息将达9600万美元,按客运票价每千米0.085美元计算,每年需有700万人次搭乘这条铁路的全程或非全程,方能实现盈利。

只是,若铁路不联通昆明,700万人次的客运目标似乎有些令人担忧。

泰国智库暹罗商业银行经济情报中心在向政府递交的中泰铁路项目商业评估报告中称,如果在中泰铁路项目中自筹资金,未来三年泰国的公共债务总额或超过泰国GDP的五成。

泰国盘谷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素瓦猜也在泰国《民族报》发文称,泰国政府要抓住中泰铁路发展经济的契机,尽早实现南北贯通,给泰国经济和区域经济打通经脉。

而该项目对中方来说,不仅是一笔买卖,也是满足国内民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绿色通道”,还是其“国际产能合作”的具体措施、“一带一路”的具体项目。

因为,中泰铁路所属的泛亚铁路正是“一带一路”其中的一环。

从时间节点上看,中方似乎有意选择泰方作为自己与东南亚建立联系的门户,而作为回报,泰方将得到一系列合作和发展先机。

这方面,中国2016年3月份已宣布在中欧找到了捷克作为合作伙伴。

可见,中泰铁路项目对双方都具有重大意义,由此看来,偶遇风浪的中泰友谊巨轮还是会继续向前航行的。

合作、竞争都需平常心
这次合作尽管意义重大,但对彼此在各自立场上作出的反应,双方均表现出了尊重。

泰国总理巴育透露,自己在2016年“澜湄峰会”期间就已向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达了单独融资的想法,中方对此表示理解;泰方宣布决定后的3月2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也表示,希望双方继续密切配合,确保有关项目顺利实施,以造福本地区人民;还有报道称,中方此前也曾明确提出,以何种方式融资是泰方的自由,并不在意泰方采取何种方式融资。

另一方面,《环球时报》发表评论认为,“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产能不足,而中国的产能相对充足,形成了天然的互补。

要让这种互补通过一单单商业合同发挥出来,惠及所有相关国家的人民。

这个过程不是…超级计划经济‟,而应形成活跃的跨国市场合作。

这当中利益博弈无可避免,而中方对自己利益的坚守是不可缺席的要素。


总的来说,合作需在两厢情愿的基础上展开,缺少了任何一方参与合作的主观意愿,“合作”便不能成立。

理解与豁达,是参与国际经贸合作过程中,对合作方尊重的体现。

面对中泰铁路风波所展现的平常心,对中国今后参与国际合作将颇为重要。

因为宠辱不惊的平常心,是民族自信的体现。

中国作为世界市场的一员,在长远的发展中不仅需要竞争力的提升,也要拥有在竞争中承受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因为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截至目前,中国铁路技术在许多方面仍大幅领先于其他国家。

同样水平的技术,中国高铁的造价要远低于日本的新干线。

此外,中国还与东盟互抛了多条“橄榄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国际产能合作等,将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提供更加顺畅的通道。

在未来,中方不仅将继续积极与泰方展开沟通,也会尝试跳出具体项目的谈判桌,解决一些影响泰方决策的宏观问题。

例如,更加主动地向世界阐述和客观分析“一带一路”的内涵,让世界充分了解参与“一带一路”的积极意义;继续融入世界市场,与世界共享发展红利,打消部分国家对中国发展的忧虑等等,因为广告,也是商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联系编辑:3810943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