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和运输2_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二、管理原则
1.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 减量化:实施适当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和 容量 无害化:实施适当技术,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使 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资源化: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物质和能源,加快 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技术和方法
海洋倾倒 海洋处置
远洋焚烧
陆地处置
深井灌注
土地填埋
产 生
收集 运输
回收 利用
处 理
处 置
第二章
固体废物 的 收集和运输
工业固体废物大都采用是 “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第一节 城市垃圾的收运
一、生活垃圾的收运分为3个阶段: ① 发生源到垃圾桶 ② 垃圾桶到转运站或处置场 ③ 转运站送至最终处置场
2. “全过程”管理原则
“全过程”管理
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贮存→处理→处置
从摇篮到坟墓
避免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置(concrol)
从摇篮到摇篮
减少产生(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三、管理制度
1.分类管理制度 2.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3.固废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防治设施“三同时” 制度 4.排污收费制度 5.限期治理制度 6.进口废物审批制度 7.危险废物行政代执行制度 8.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许可证制度 9.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单制度
生 产
来源于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自然资源
直接利用 人类 利用 自然资源 间接利用 工、农业 产品加工 工、农业 固体废物 生活废物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
按其化学性质分: 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按其形态分: 固态、半固态、液态废物、气态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ct=Vr/(cf) 式中,V为收集车容积,m3/次;r为收集车压缩比;其余符号同前。
每周需要的行程次数可用下式求出: Nw=Vw/(Vr)
式中,Nw为每周行程次数,次/周;其余符号同前。 由此每周需要的收集时间为: Dw=[Nw Pscs+tw(S+a+bx)]/[(1-ω)H] 若单位是h/周,则不用除以H。
式中,Tscs为固定容器收集法每一行程时间,h/次;Pscs为每次行程集装时间,h/ 次;其余符号同前。
此处,集装时间为: Pscs=ct(tuc)+(Np—1)(tdbc)
式中,ct为每次行程倒空的容器数,个/次;tuc为卸空一个容器的平均时间,h/个; Np为每一 行程经历的集装点数;tdbc为每一行程各集装点之间平均行驶时间。如果集装点 平均行驶时间 未知,也可用公式h=a+bx进行估算,但以集装点间距离代替往返运输距离x(km /次)。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作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步较晚,在短期内 还不可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化"。因此,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 了以“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 并确定今后较长—段时间内应以“无害化”为主.
本章习题与思考 1、名词解释: 固体废物、三化、清洁生产 2、如何区分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 3、清洁生产与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有何关系? 4、如何理解固体废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5、思考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相互关系.
1。操作计算 收集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收集时间长短,因此对收集操作过程的不同单 元时间进行分析,可以建立设计数据和关系式,求出某区域垃圾收集耗费的人力 和物力,从而计算收集成本。可以将收集操作过程分为四个基本用时,即集装时 间、运输时间、卸车时间和非收集时间(其他用时). (1)集装时间(Phcs)对常规法,每次行程集装时间包括容器点之间行驶时间,满 容器装车时间,及卸空容器放回原处时间三部分。用公式表示为:
固废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固废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的管理,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固体废物管理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实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处置。
第四条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建立健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协调机制。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分类与收集第五条固体废物按照危害程度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感染性或者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一般废物是指除危险废物之外的废物。
第六条固体废物的产生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并设置专门的分类收集设施。
第七条固体废物的收集应遵循分类收集的原则,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种类和数量。
第八条收集危险废物的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标签。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运输第九条运输固体废物应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实行分类运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固体废物泄漏、溢出和污染环境。
第十条运输危险废物的车辆、船舶、飞机等应符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应急处理设施。
第十一条运输固体废物应制定运输计划,明确运输时间、路线、方式和应急措施,报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第十二条固体废物的处理应根据其性质和特点,采取资源化、无害化等方法,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第十三条固体废物的处置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选择符合要求的处置场所,采取必要的污染控制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四条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处理和处置能力,取得相关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第十五条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应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课程代码:3294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生物治理方向)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与实际生产和管理工作联系紧密、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环境治理、项目开发与项目设计工作必须掌握的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重点论述了固体废物的预处理、资源化利用途径和方法、最终处置方法和技术的有关内容。
通过学习可以使考生对上述内容有系统的认识,达到熟悉并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编写的,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并结合进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向工程师转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污染途径、控制污染的技术政策;2、掌握固体废弃物的压实、破碎和分选技术;3、掌握污泥的浓缩与脱水的有关知识;4、掌握水泥固化、沥青固化、玻璃固化及其它固化方法;5、掌握可燃固体废物的焚烧,燃烧过程污染的产生与防治;6、掌握固体废物热解的概念、原理和方式,典型固体废物热解的工艺流程;7、掌握可生化降解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好氧生物降解、厌氧发酵等知识;8、掌握粉煤灰作建筑材料、农业利用,煤矸石作建筑材料技术;9、掌握高炉渣、钢渣、硫铁矿烧渣、铬渣、赤泥、废石膏、石油化工催化剂和其它有毒废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10、掌握卫生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和浅层埋藏处置的相关知识。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化工原理》、《环境工程化学》、《环境保护概论》、《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与安全处置》及相关专业课程基础上设置的。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后答案+(宁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 (1)易燃性
指该废物能够因产生热和烟而直接造成破坏,或者间接地提供一种能使其他 危险废物扩散的媒介,或者能使其他非危险废物等。
(2)腐蚀性 指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人体损伤或者对盛装容器造成腐蚀甚至泄漏。 (3)反应性 指该废物可能通过自动聚合而与水或者空气发生强烈反应,或者对热和物理 冲击无稳定性,或者易反应释放有毒气体和烟雾,或者易爆炸,或者具有强氧化 性等。 (4)毒性
③ 强化对危险废物污染的控制 实行从产生到最终无害化处置全过程的严格管
理,即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的全过程管理模式。
m ④ 把固体废物纳入资源管理范围 制定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针和鼓励利用固体废 o 物的政策。垃圾发电优惠 c ⑤ 制定固体废物的管理法规 w. ⑥ 提高全民认识,做好科学研究和教育 a (2) 自由发挥 d 3、固体废物污染危害有哪些? kh (1) 侵占土地 . 固体废物产生以后,须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 w (2) 污染土壤 ww 废物堆置,其中的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壤。当污染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于
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收运系统的优化分为几个阶段?
收运系统的优化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居民将垃圾从家庭运到垃圾桶的过程;
第二阶段,垃圾装车的过程,对于有压缩装置的车辆还包括压缩过程;
第三阶段,垃圾车按收集路线将垃圾桶内垃圾进行收集;
第四阶段,垃圾由各个垃圾存放点运到垃圾场或中转站的过程;
第五阶段,垃圾由各中转站运送到处理处置设施的过程。 5、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分为哪几类及影响收集成本的因素?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简单了解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与贮存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2.1 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清运 2.2 城市垃圾中转站的设置
2.3 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第一节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清运
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
H——一个工作日的时间,h/d。
在某些情况下,如从调度站出发及回调度站花费 时间较长,应从工作日的时间中扣除。但要调 整w值。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Phc s PC UC dbc
若已知每周需要出空的垃圾桶的数目,用式(2-4) 可以求出每辆车每周工作日:
DwtwPh (2H -c6 )(s1Sw a)bx
4.菜场、饮食业及大型团体产业的大宗生 活垃圾则由各单位自设容器收集并送至中 转站或处理场。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5.医院垃圾则由医院自行焚烧处理,再送 至处置场所。 有些城市或部分地区实行垃圾袋装化,然 后投入垃圾箱由垃圾车运走。个别城市 正进行垃圾分装和上门收集的试验。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三、固体废物的标记
几种主要特性的标记为: 易燃性(I);腐蚀性(C); 反应性(R); 急性毒性(H); 毒性(T);EP毒性(E)。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四、包装容器的选择
原则:容器及包装材料应与所盛固体废物 相容,要有足够的强度,贮存及装卸运输过 程中不易破裂,固体废物不扬散、不流失、 不渗漏、不释放出有害气体与臭味。常用汽 油桶、纸板桶、金属桶。 焚烧的有机废物(滤饼、泥渣) →纤维板桶或 纸板桶→一起焚烧。 危险固体废物的包装容器,应根据其特性 选择,尤其要注意其相容性。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全过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全过程1.废物生成阶段:废物的生成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包括工业生产废料、家庭垃圾、农业废弃物等。
在这个阶段,需要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产生,采取减量、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废物收集阶段:废物收集旨在将废物从产生地点或者储存地点集中起来,方便后续处置。
这个阶段包括废物分类、容器的选择和废物的暂时储存等工作。
废物分类是指根据废物特性对其进行分门别类,便于后期的处理和处置。
容器的选择要根据废物的性质,确保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保证容器的防渗漏性能。
废物的暂时储存一般通过设立垃圾箱、垃圾堆置场等设施进行。
3.废物运输阶段:废物运输是指将收集起来的废物从收集点运送到处理和处置的地点。
这一阶段需要遵守有关废物运输的法律法规,确保废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漏、散落或者对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废物的性质和数量,可以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以降低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4.废物处理阶段:废物处理是指对废物进行变换、转化或者减少,并去除其中有害物质的过程。
常见的废物处理方式包括焚烧、填埋、厌氧消化、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焚烧是将废物经高温燃烧分解的过程,以减少其体积和质量。
填埋是将废物埋入地下,通过自然降解和厌氧条件下的分解来达到减少废物量的目的。
厌氧消化是将有机废物进行微生物分解和厌氧发酵的过程,以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物理处理是通过机械方法对废物进行分选、压缩和加工等处理,以减小废物的体积和质量。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废物进行溶解、分解或者转化的过程,可用于废物中有害物质的去除。
5.废物处置阶段:废物处置是针对处理后的废物,通过安全的方式进行最终的处置,使其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常见的废物处置方式包括无害化填埋、焚烧后填埋、储存和处置等。
无害化填埋是将处理后的废物埋入地下,并采取措施防止对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焚烧后填埋是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和残渣进行埋填处理。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4篇)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是指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有效地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废弃物分类和分拣: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和分拣,将可回收物、有害废物和其他固体废弃物分开收集和处理。
2. 废弃物收集和运输:建立废弃物收集系统,确保废弃物能够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收集和运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3. 废弃物处理和处置:对不同类型的废弃物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处置方法,例如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处理,或者进行焚烧、填埋等处置方式。
4.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和支持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例如通过废物利用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能源或再生材料。
5. 废弃物监管和检测:建立废弃物监管机制,对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和法规要求。
6. 废弃物处置场建设与管理:建设符合环境要求的废弃物处置场,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置。
7. 废弃物教育宣传: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固体废弃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引导公众养成正确的废弃物处理习惯。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废弃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二)固体废弃物管理是指对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一个完善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对于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保障人民健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国境内所有单位和个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活动。
第三条固体废弃物管理应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推动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循环利用和安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