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概述土地填埋处置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处理多类型固体废物的优点。
目前土地填埋处置已经成为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主要方法之一。
填埋是进行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它是由传统的废物堆放和填地技术发展的一种城市固体废物处置技术。
经过长期的改良,废物填埋已经演变为一种系统而成熟的科学工程方法,及现代(卫生)填埋法。
该法是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污染,使整个填埋作业及废物稳定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处置废物方法。
卫生填埋:根据填埋场中废物的降解机理,可将其分为好氧型、准好氧型和厌氧型填埋场。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是厌氧型填埋场。
现代填埋场的基本构成是填埋单元,它是由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废物层和覆土层共同组成的单元。
具有类似高度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填埋单元构成一个填埋层,填埋层通常就是由若干填埋层所组成。
由于填埋场为城市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城市固体废物的重要出路同时还为开发利用其生物能源带来相当的经济效益。
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它的主要优点:1)其一次性投资较低,运行也较为经济。
2)适应性广,对生活废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均无苛刻要求。
3)是一种相对安全、彻底的最终处理方式。
4)运行简单管理相对简单。
1.垃圾填埋气体的产生及其对环境的危害:1.1 垃圾填埋气体的产生固体废弃物在垃圾填埋场填埋后即开始分解。
目前普遍认为填埋气体产生过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好氧分解阶段;第二阶段:好氧至厌氧的过渡阶段;第三阶段:酸发酵阶段;第四阶段:产甲烷阶段;第五阶段:填埋场稳定阶段。
第四阶段中,在产甲烷细菌的作用下,VFA 转化成4CH 和2CO 。
该阶段是能源回用的黄金时期。
一般废物填埋180至500d 后进入稳定产甲烷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产生大量的4CH ;2H 和2CO 的量逐渐减少;浸出液COD 下降,PH 维持在6.8至8.0,且金属离子+2Fe 、+2Zn 浓度降低。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一、引言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固体废物问题日益突出。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 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 理解固体废物的分类和特性,并能进行合理的固体废物分类和收集;3. 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常用技术和设备,包括焚烧、填埋、堆肥等;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进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验和模拟操作;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项目实践,解决实际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问题。
三、课程设计内容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 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1.2 固体废物的特性和危害1.3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原理2. 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分类2.1 固体废物收集的方法和技术2.2 固体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2.3 固体废物分类与回收的案例分析3.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常用技术3.1 固体废物焚烧技术及设备3.2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及设备3.3 固体废物堆肥技术及设备3.4 其他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介绍4. 实验和模拟操作4.1 固体废物处理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安全操作规范4.2 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4.3 模拟操作的设计和实施5. 小组项目实践5.1 小组组建和项目分工5.2 实践项目的选题和调研5.3 实践项目的实施和成果展示四、课程设计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 实验教学:利用固体废物处理实验室,进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验和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项目实践:学生组成小组,选择一个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问题,进行调研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一、引言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开设一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培养学生对固体废物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和特性;2. 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熟悉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4.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操作;5.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和特性- 介绍固体废物的概念和范围;- 分类固体废物为可回收物、有害废物和其他固体废物;- 讲解固体废物的特性,如毒性、腐蚀性和易燃性等。
2.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原理,如减量、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等;- 讲解固体废物处理的常用技术,如焚烧、填埋、堆肥和物理化学处理等;- 探讨固体废物处置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3.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介绍我国相关的固体废物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 分析固体废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探讨固体废物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操作,如废物分类、回收利用和处理方法的实验;- 引导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环境保护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完整word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DOC).docx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崇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班级: 55388799学号: ********学生姓名: xxx设计时间: 2011.11.5-2011.11.14指导教师: xx xxx目录一 .前言 ------------------------------------------------------------------------------------P 1-21.1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1.2 固体废物的危害1.3 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二 .工程概况 ------------------------------------------------------------------------------P 2-32.1 项目背景2.2 课程设计目的2.3 设计要求2.4 项目设计原始资料三 .设计计算---------------------------------------------------------------------------P 4-73.1 填埋场容积计算3.2 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3.3 填埋气体产生量的计算四 .卫生填满场的设计 ------------------------------------------------------------------P 7-84.1 处理对象4.2 填埋场的选址五 . 填埋场的防渗------------------------------------------------------------------P 8-125.1 防渗方式5.2 防渗材料5.3 防渗结构六 .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P 12-136.1 渗滤液的特点6.2 渗滤液的收集6.3 渗滤液的处理七 .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P 13-147.1 填埋气的组成7.2 填埋气的收集系统7.3 填埋场气的导排八 .终场覆盖----------------------------------------------------------------------------P 148.1 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8.2 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九 .个人小结 ------------------------------------------------------------------------------P 15十 .参考文献--------------------------------------------------------------------P 15一.前言1.1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及其产生来源。
2. 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及各类固废的特点。
3.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固体废物的定义:什么是固体废物?固体废物与其它废物的区别。
2. 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的固体废物。
3. 固体废物的分类:可回收废物、有害废物、危险废物、建筑废物等。
4. 各类固废的特点:如可回收废物的可利用价值、有害废物的毒性等。
5.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地下水、空气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2. 组织学生讨论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类固废的特点。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常见处理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3. 让学生了解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政策及法规。
教学内容:1.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卫生填埋、堆肥化、焚烧、资源化等。
2. 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如卫生填埋的低成本与污染问题,焚烧的减容效果与废气处理问题等。
3. 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政策及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固体废物处理方法。
2. 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3. 让学生了解我国固体废物处理的政策及法规。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方法与技术。
3. 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措施。
教学内容:1.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什么是废物资源化?废物资源化的意义。
2.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方法与技术:如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再生等。
3. 固体废物的减量化:什么是废物减量化?废物减量化的意义。
4. 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措施:如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减量化、生活垃圾分类等。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1. 引言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领域,它涉及到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最终处置。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解决现代社会中不断增加的废物问题。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能力:- 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和运输的方法;- 了解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理解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原则和方法;- 能够分析和评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案的可行性。
3. 课程大纲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主题:3.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原理3.2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和运输- 废物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废物收集和运输的技术和设备3.3 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废物处理的常见技术和方法- 废物处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营管理3.4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原则和方法- 废物最终处置的选择原则- 废物填埋和焚烧的技术和方法3.5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案的评估与分析- 废物处理与处置方案的可行性评估- 废物处理与处置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4. 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座: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废物分类、收集和运输的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不同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案,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课程项目: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
5. 评估方式本课程设计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课堂小测:每个主题结束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报告:学生完成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活动,并撰写实践报告;- 课程项目报告:学生设计一个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案,并撰写可行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金春姬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专业知识,课程性质:必修一、课程介绍1. 课程描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是《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的环境工程专业必修实践课。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类型、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布置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焚烧处理、填埋处置等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确定任务书规定的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应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工作汇报及讲评等。
“Design for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is a compulsory practice course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ajor when the theoretical course of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is complete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Introduction of the types of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projects, the contents,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engineering design; Design task arrangement of solid waste biological treatment, incineration treatment, landfill disposal and other engineering projects; Determin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design scheme stipulated in the assignment book; Carrying out design calculation,drawing engineering drawings, applying technical data, and writ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Reporting of design work and comment on design work.2.设计思路本课程配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理论课讲授重点,以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堆肥工程、沼气工程、填埋场或焚烧厂建设为主线,结合相关设计案例和实训,使学生将掌握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并将现实中遇到的情况反馈到工程设计内容,同时掌握作为环保工程师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教案:《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一、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常见方法和技术。
3.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第一节: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20分钟)1.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点介绍(5分钟)a.固体废物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具有可回收价值或无再利用价值的固体杂质。
b.固体废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危险性等特点。
2.固体废物的分类(15分钟)b.根据危害性的不同,将固体废物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废物、一般废物等。
第二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法(30分钟)1.固体废物处理方法的介绍(10分钟)a.填埋法:将固体废物掩埋在地下,使其与环境隔离。
b.焚烧法: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燃烧,减少体积和危害性。
c.堆肥法:通过生物分解作用,将有机废物转化为肥料。
d.回收利用:将可回收的废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2.固体废物处置技术的介绍(20分钟)a.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将固体废物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b.生物技术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废物,减少有机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电子废物处理技术:通过分解、回收等方法处理电子废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塑料废物再生利用技术:将废旧塑料通过加工处理转化为新材料。
第三节: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0分钟)1.当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15分钟)a.我国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
b.国际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
2.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发展趋势(15分钟)a.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效率和质量。
b.加大环保投入,推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可持续发展。
c.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固体废物的生成量。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对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的介绍,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2.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具体方法。
3.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崇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班级:55388799学号:05793346学生姓名:XXX设计时间:2011.11.5-2011.11.14指导教师:XX XXX目录一■前言------------------------------------------------------ P 1-2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1.2固体废物的危害1.3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二■工程概况--------------------------------------------------- P 2-32.1项目背景22课程设计目的2.3设计要求2.4项目设计原始资料三■设计计算-------------------------------------------------- P 4-7 3.1填埋场容积计算3.2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3.3填埋气体产生量的计算四■卫生填满场的设计------------------------------------------ P 7-84.1处理对象4.2填埋场的选址五. 填埋场的防渗 ---------------------------------------------- P 8-125.1防渗方式5.2防渗材料5.3防渗结构六. ------------------------------------------------------------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P 12-136.1渗滤液的特点6.2渗滤液的收集6.3渗滤液的处理七. ------------------------------------------------------------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P 13-147.1填埋气的组成7.2填埋气的收集系统7.3填埋场气的导排八■终场覆盖-------------------------------------------------- P 148.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九■个人小结-------------------------------------------------- P 15十■参考文献 ------------------------------------------- P 15.、八、-一•刖言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为便于处理、处置及管理,需要对固体废物加以分类。
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按化学性质分为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机固体废物。
按照污染特性可将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按照固体废物的来源可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三类。
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被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其主要组成:厨余物,废纸屑,废塑料,废橡胶制品,废编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庭院废物,废旧家用电器,废旧家具器皿,废旧办公用品,废日杂用品,废建筑材料,给水排水污泥等。
1.2固体废物的危害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如处理处置不当,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危害人体健康。
固体废物露天存放或置于放置场,其中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环境介质一大气、土壤、地表或地下水体进入生态系统形成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不可逆生态变化。
1.2.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不加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而且如填埋处理不当,固体废物及其淋洗和渗滤液中所含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并对土壤中的微生物产生影响。
这些有害成分的存在,不仅有碍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生长,而且还会在植物有机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1.2.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堆积的废物中某些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或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使植物衰败;固体废物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也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1.2.3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可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产生的渗滤液危害很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型短缺,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就任意堆放,也已造成许多城市地下水污染。
1.3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大致有堆肥、焚烧和填埋。
堆肥化属于生物处理,焚烧属于热处理。
本报告就是利用填埋法对崇明县的垃圾处理与处置进行设计。
1.3.1堆肥堆肥化是在控制条件下,利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堆肥化系统的分类:按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对氧气的不同需求情况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按温度分为中温堆肥和高温堆肥;按技术分为露天堆肥和机械密封堆肥。
1.3.2焚烧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量的过剩空气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有还有毒物质在800―― 1200E的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一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可燃物质的燃烧,特别是生活垃圾的焚烧过程,是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通常可将焚烧过程划分为干燥、热分解、燃烧三个阶段。
焚烧过程实际上是干燥脱水、热化学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作用过程。
1.3.3卫生填埋卫生填埋是“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
在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 的一种土地处理垃圾方法。
固体废物填埋场的构筑方式和填埋方式与地形地貌有关,可分为山谷型填埋和平地型填埋方式。
平地型填埋又可分为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
卫生土地填埋适于处置一般固体废物。
用卫生填埋来处置城市垃圾,不仅操作简单,施工方便,费用低廉,还可同时回收甲烷气体,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
在进行卫生填埋场地选择、设计、建造、操作和封场过程中,应着重考虑防止浸出液的渗漏、降解气体的释出控制、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场地的开发利用等几个主要问题。
二、工程概况 2.1项目背景随着崇明县的经济持续增长,人口数量的上升,消费物品也在增加。
若不处理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将引发重大的灾难,而目前,仅少量进入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其余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有的混入危险废物处置,有的被拉到市郊和外地,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存在严重隐患。
为提高崇明县环境卫生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全妥善地处置崇明县日益增加的生活垃圾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为此,我们拟在崇明县周边地区建立一安全填埋厂,用以接收填埋崇明县的生活垃圾。
2.2课程设计目的(1) 通过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2) 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应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3设计要求2.3.1总体要求按照设计任务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工艺流程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设计概念清楚、参数选择恰当、计算正确,说明书简明扼要、文字流畅、论点明确;图纸表达正确、符合制图规范;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图中线型和尺寸标注符合要求;整个设计过程严格遵照相关标准。
2.3.2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要求8000字以上,使用A4纸。
内容包括目录、前言、正文、计算书、设计计算框图、小结及参考文献等。
设计说明书中应当设计的依据及指导思想;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具体技术指标的选用原则和技术要求的说明 2.3.3设计计算书包括填埋场总容量、填埋总量计算;垃圾填埋工艺流程及填埋作业程序确定;填埋场主体工程工艺设计计算;主体设施的工艺参数计算及主要尺寸的确定等;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的计算与工艺布置。
2.3.4设计图纸包括垃圾填埋场平面布置图、剖面布置图及主要构筑物(防渗排渗系统、导气系统复合防渗衬里、渗滤液处理工艺等)结构图。
2.4项目设计原始资料(1)根据崇明县人口规模与人均垃圾生产量等因素,本设计服务人口71.57 万人。
平均每人每天产生1.2kg垃圾,人口增长率为0.68%。
垃圾填埋场高度15m,覆土与压实之比为1:5,使用年限:10年。
垃圾压实密度,700kg/m3。
(2)气候:崇明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3 C。
年平均降水量1003.7毫米。
年平均日照2104 小时。
全年无霜期229天。
多东南风,夏秋季受台风影响较大。
(3)水文资料:月总降雨量最大为346.9毫米,出现在堡镇港南水闸地区,月最大日降雨量为124.3毫米(7月6日8:00时至7月7日8:00时),出现在堡 镇港南水闸地区。
三、设计计算 3.1填埋场容积计算设计垃圾填埋场服务年限为15年,覆土与垃圾压实之比为1:5,填埋高度 为15m ,该地区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因此生活和管理设施宜集中布置并处于夏 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即垃圾填埋场的西南角,以减少对人们的影响。
每年所需的场地体积为:每年垃圾产生量V =垃圾压实密度式中:W-- 垃圾产生率,kg / (d*人); P-- 城市人口;D--压实后垃圾的密度(kg /m l ); r--覆土与垃圾之比第一年生活垃圾所需填埋体积:V=365 1.2 "57 104 (J)二 537388.46m7005人均生活人口垃圾体积覆土量填埋容量累计填埋容年份垃圾日/万/m A 3/mA3/mA3量/mA3产量/(kg/d)2012.0 71.5 1.2 447823.7 89564.7 537388.40 7 0 1 4 6537388.462013.0 72.01.2 450868.9 90173.7 541042.70 6 02 8 01078431.16一期2014.072.5 1.2 453934.890786.9544721.7365W p D0 502691623152.95 2015.0 73.0 1.2457021.591404.3548425.92171578.842150 4 0 8 2016.0 73.5 1.2 460129.3 0 4 0 3 2017.0 74.0 1.2 463258.2 0 4 0 1 2018.0 74.5 1.2 466408.3 0 4 0 6 2019.0 75.0 1.2 469579.9 0 5 0 4 2020.0 75.5 1.2 472773.0 0 6 0 8 2021.0 76.0 1.2 475987.9 0 7 0 4 2022.0 76.5 1.2 479224.6 0 9 0 6 2023.0 77.1 1.2 482483.3 0 1 0 9 2024.0 77.6 1.2 485764.2 0 3 0 7 2025.0 78.1 1.2 489067.4 0 6 0 7 2026.0 78.6 1.2 492393.1 093由表格可知:V 15=8456062.583m2 092025.8 552155.17 92723734.0492651.6 555909.84 53279643.8993281.6 559690.07 43839333.9293915.9 563495.99 34402829.8594554.6 567327.72 04970157.5595197.5 571185.59 35541343.0895844.9 575069.53 96116412.6796496.6578980.0二期8 66695392.7397152.8 582917.15 37278309.8697813.4 586880.99 67865190.8298478.6590871.735 8456062.58设计堆高15m ,则面 积8456062.58563737.51mS= 300 1000=3 105m2215可设计期数,n二S标/ S = 1.88取n=23.2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渗滤液量是按日本指南解说推荐的主因素相关法公式计算:L 二(C1A1 C2A2) I 10 °式中:L—渗滤液产生量,m3/dC1 、C2-正在填埋区和已完成填埋区的渗出系数,一般在0.2~0.8 之间,且C1> C2A1 、A2—正在填埋区和已完成填埋区的的面积,m2I —填埋场所在区域的最大年或月降水量的日换算值,mm/d年平均降水量1003.7毫米则日平均降水量:I =1003.7365二2.75nm/d第一期建设时,日产渗滤液:_3 3L^ =0.5 300 1000 2.75 10 =412.5n /d第二期建设时,日产渗滤液:5 5 3 3L^ (0.3 3 10 0.5 3 10) 2.75 10 =660m/d整个工程日产渗滤液:Q 二Q2二412.5 660 二1072.5 m3/ d3.3填埋气体产生量的计算填埋场的主要气体包括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硫化氢、甲烷、氮和氧等,其中以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