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与静脉血区别
初一血液循环试题及答案

初一血液循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的过程称为()。
A. 呼吸B. 消化C. 循环D. 排泄答案:C2.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体循环的起点是()。
A. 左心房B. 右心室C. 左心室D. 右心房答案:C3. 肺循环的终点是()。
A. 左心房B. 右心室C. 左心室D. 右心房答案:A4. 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主要在于()。
A. 颜色不同B. 含氧量不同C. 含二氧化碳量不同D. 含营养物质量不同答案:B5. 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A. 左心房B. 左心室C. 右心房D. 右心室答案:B6. 血液由心脏流入动脉的途径是()。
A. 心房→心室→动脉B. 心室→心房→动脉C. 心房→心室→静脉D. 心室→心房→静脉答案:A7. 心脏中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A. 动脉瓣B. 房室瓣C. 毛细血管D. 静脉瓣答案:B8. 毛细血管的特点是()。
A. 管壁厚,血流速度快B. 管壁薄,血流速度慢C. 管壁厚,血流速度慢D. 管壁薄,血流速度快答案:B9. 血液流经肾脏后,其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A. 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C. 尿素减少,氧气增加D. 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答案:D10. 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后,其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A. 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C. 尿素减少,氧气增加D. 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脏主要由______构成,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答案:心肌2. 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______循环和______循环。
答案:体循环、肺循环3.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其特点是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其特点是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
血液检验时釆各部位的血有什么区别

血液检验时釆各部位的血有什么区别我们人体有很多可以采血的地方,例如手指,肘部和手腕。
那么这些采血部位有什么区别?这还是需要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不同的采血部位(一)肘窝肘窝中静脉是医院最常见的采血部位。
主要原因是:1.在大多数人中,肘静脉很粗,且表浅,很容易被找到和穿刺。
2.皮肤的敏感性低于手臂的其他部位,在此采血时的疼痛感相对较弱。
3.由于肘部中静脉的内臂比较隐蔽,很难接触异物,因此可以防止穿刺或采血后污染伤口。
在上述几点中不难看出,肘正中静脉以其独特优势成为我们静脉采血的理想选择,但并非十全十美。
根据个人差异,某些人的肘部中央静脉会逐渐变细,并且有的位置较特殊或较深,因此仍然可能会导致穿刺受损。
如果出现该情况,则有必要积极与医务人员合作,以稳定地寻找其他血管或使用其他工具来收集血液。
由于肘正中静脉和深层静脉之间存在恒定的交通分支相关联,因此该部位可以一次性采集较多的血液,而不会显着影响四肢(例如献血)。
在医院中,从肘正中静脉采集的静脉血可用于的血液常规检查,血型鉴定,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还可用于各种激素水平和病毒抗原抗体检查以及许多其他特殊测试。
(二)手指、耳垂手指和耳垂是用于采集末梢血的常见区域。
所谓的末梢血,就是刺破四肢末端末梢毛细血管后收集的血液。
通常,可以用于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糖,血小板计数,血型鉴定等。
与耳垂相比,指尖的毛细血管更丰富且更易于操作,因此在医院中很少从耳垂采集末梢血。
新生儿可选择从脚跟采取末梢血。
手指采血是人体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静脉采血是人体静脉中的血液。
与静脉血采样相比,末梢血采样的测试结果影响较多。
末梢血采集血液量有限不便于复查,并且在采集时需要对采血部位进行挤压,容易混入组织液稀释血液成份,并且采集情况也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除了诸如快速血糖检测和儿童常规血液分析外,均选择从肘正中静脉采集静脉血。
(三)手腕桡动脉腕部中的采血实际上是采集桡动脉的血,桡动脉即位于手腕内面大拇指测,能够摸到波动的血管。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汇总2023-2024学年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思维导图: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1.循环系统的组成(1)人体要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要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都依赖血液循环系统。
(2)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
2.血液的分层现象:离心静置后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中层白色,下层深红色。
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溶液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
3.血液的成分和功能:(1)成分: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作用: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并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血浆和血细胞在显微镜下能看见的血细胞有红细胞和白细胞。
(血小板很小,需要进行特殊染色才能看见)(1)血浆①成分:水(主要成分)、各种营养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代谢废物(尿素、二氧化碳)。
②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2)红细胞(RBC)①特征: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②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③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
④红细胞异常时的症状: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
饮食建议(了解):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拓展: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目更多。
(3)白细胞(WBC)(重点)①形状(了解):球形,自身可以变形将病菌包围、吞噬。
②特点: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最少。
③作用:吞噬病菌,起到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④白细胞异常时的症状:白细胞数目偏高说明有炎症;数目偏低,会削弱机体抗菌能力,易受病菌感染。
⑤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了解):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通过自身的变形将病菌包围、吞噬。
(3)血小板(PLT)①特征:个体最小;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②功能:止血,凝血③血小板异常时的症状:血小板过少,不易凝血、机体异常出血;过多会形成血栓。
生物血液循环试题及答案

生物血液循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
A. 泵血B. 造血C. 输送氧气D. 调节体温答案:A2. 血液循环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A. 心脏和血管B. 心脏、血管和血液C. 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D. 心脏、血管、淋巴系统和血液答案:B3.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主要区别在于()。
A. 颜色B. 含氧量C. 二氧化碳含量D. 以上都是答案:D4.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其特点是()。
A. 管壁薄,弹性小B. 管壁厚,弹性大C. 管壁厚,弹性小D. 管壁薄,弹性大答案:B5. 毛细血管的主要特点是()。
A. 管壁厚,血流速度快B. 管壁薄,血流速度慢C. 管壁厚,血流速度慢D. 管壁薄,血流速度快答案:B二、填空题6. 血液循环分为____和____两种类型。
答案:体循环、肺循环7. 血液由____和____组成。
答案:血浆、血细胞8.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
答案:携带氧气9.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
答案:防御疾病10.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____。
答案:促进血液凝固三、判断题11. 心脏的四个腔室中,左心室的壁最厚。
()答案:√12.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颜色都是鲜红色的。
()答案:×13. 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答案:√14. 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
()答案:×15. 淋巴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一部分。
()答案:×四、简答题16. 简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答案: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的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17. 描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
答案: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主要负责防御疾病,抵抗外来病原体的入侵;血小板主要负责促进血液凝固,防止出血。
高中生物血液的功能有哪些易错点-静脉血和动脉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流动的组织——血液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静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分层的现象。
上面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约占55%,下面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约占45%。
中间薄薄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不到1%。
特别提示:不加抗凝剂的血液很快就会凝成血块,在凝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是血清。
血清和血液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能使血液凝固的物质)。
•血浆:(1)成分:主要成分是水,占91%~92%。
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如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另外血浆中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2)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的功能:运输氧气及少量的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起防御保护作用,调节体温。
静脉血和动脉血:主要根据血液中含氧量的多少来区分。
当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时,血液中含氧量高,呈鲜红色,此时的血叫动脉血;当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后,血液中含氧量低,呈暗红色,此时的血叫静脉血。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主要区别是含氧量的多少和颜色的差别,与在什么血管中流动无关。
•三种血细胞的比较:•①红细胞里含有一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即血红蛋白(Hb),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气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它在成年男子体内的含量是120~160克/升,成年女子体内的含量是110~150克/升。
如果血红蛋白的数量过低,同样也会引起贫血,一般贫血的人可以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②白细胞在血液中体积最大.但能变形。
所以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后,自己也会死亡,如伤口流出的脓液主要是由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组成的。
当人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加,临床上常以此作为判断体内是否有炎症的依据。
4人体的血液循环

肺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腔静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讨论 一名同学的下肢受伤后发炎,通过在手腕处
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试说出药物到达伤口 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径。
上肢静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左心室 主动脉 ,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A.动脉内的血液
B.心室中的血液
C.体循环中的血液
D.A、B、C
3.与右心房相连通的血管是( D)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下腔静脉
3.当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皮管扎紧上臂, 这时会出现被扎紧处的静脉积血膨大,形成突起,这种 现象说明( ) D A.静脉内血液是从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B.静脉都分布在体表 C.静脉的管腔大,管壁的弹性大 D.四肢静脉中的血液是由远心端流向近心端 4.下列关于体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体循环和肺循环运输的血量不同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肌的收缩 C.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心室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心房
静脉血—— 血液含氧较少, 颜色暗红。
试一试
阅读P54图10-10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用箭头 表示血流方向,以图示的形式表现出体循环和肺循 环的血液流动过程
思考: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性质发生变化的部 位在哪里?
血液循环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全身各处 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静脉血 动脉血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和生理功能。(重点)
动脉血与静脉血血气分析的差别

动脉血与静脉血血气分析的分歧之老阳三干创作问题:一天在一台胸科肺癌根治术的麻醉中, 术中在做血气分析时跟某同事争论了一下, 我认为要充沛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 用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比力好一些;我同事认为, 其实静脉血足以能估测出病人的情况了, 因为动脉血与静脉血的PH值, 电解质, HCT及血红卵白, -HCO3,BE等值与动脉血分歧不年夜, 况且静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可以根据其值估算出动脉血氧分压, 所以没需要再穿动脉取动脉血(术中并没有行有创血压监测), 只需从颈内静脉取血即可, 北京阜外医院也常如此做(我同事曾在阜外医院进修).我也感觉某些方面有事理, 可是我认为静脉血气分析仍然取代不了动脉血气分析, 究竟静脉血气可以知道有无二氧化碳蓄积, 可是无法确定有无过度呼碱, 所以我仍然认为还是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在此, 我想请教各位老师, 究竟静脉血气分析是否能取代动脉血气分析?术中是否没需要取动脉血?二者哪些方面的值一样, 哪些方面的值纷歧样?讨论:血气分析原则上应采纳动脉血, 但在临床上常可遇到病人动脉穿刺困难, 特别是婴幼儿, 此时往往用静脉血取代动脉血测定.一般情况时:静脉血PO2各处纷歧(3.3~6.0kPa), 心排血量正常时与各部位O2耗量有关;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03~0.05;PCO2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7mmHg;动、静脉血HCO3-年夜致相等,静脉血HCO3高1~2mmol/L.当循环功能欠好时, 动脉和中心静脉之间的△PH、△PCO2、△HCO3-差值会增年夜, 提示预后欠好.但必需牢记静脉血气分析只能用于判断酸碱失衡, 不能用于判断呼吸功能.最后说明一点:评价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的指标较多, PCO2作为判定呼吸性酸碱失衡的指标, pH作为血液酸碱度的指标, 看法是一致的, 然而对判定代谢性酸碱失衡的指标尚无一致意见——美国波士顿的Schwartz派主张用HCO3-作为判断指标;丹麦哥本哈根的Astrup派主张用BE作为判断标准.但不论使用哪几项指标, 其判断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单凭一张血气分析陈说单作出的诊断, 有时难免有毛病的.为使诊断符合病人的情况, 必需结合临床、其它检查及屡次动脉血气分析的静态观察.结论:看来单凭静脉血与动脉血并没有一致的看法, 还没能够分享更多的经验与看法, 或许动脉血还是好一点, 但必需牢记静脉血气分析只能用于判断酸碱失衡, 不能用于判断呼吸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误抽静脉血的辨别要点

动脉血气分析误抽静脉血的辨别要点一、如何判断抽到的是静脉血?抽血气时判断抽到的标本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对病情的判断和对疾病的诊治。
1.看颜色:最直观,血液颜色取决于还原性血红蛋白含量多少,一般判断没有问题。
但存在各种各样颜色变异因素,高血色素时候,动脉血变成黑色。
高吸入氧气浓度时候,静脉血像动脉血;针管内混有水分,静脉血稀释后变成动脉血颜色;严重贫血时候,静脉血像动脉血,要结合临床情况来综合分析判断了。
2.通过血气来判断:如果对颜色没有把握,或者存在上述各种干扰因素,在排除这些干扰因素后,可以通过血气来判断。
动静脉血在血气分析方面的主要区别在于氧分压和氧饱和度。
正常人的动脉血PaO2在80~100mπιHg之间,SaO2>95%;正常人的静脉血PvO2在40mmHg左右,Sv02在75%左右。
3.血管内压力的判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抽血气时有回血,然后拔出针管,看针头是否快速喷血,但要注意针头贴壁的问题。
再就是将针尾接输液,如果快速滴入,就是静脉了;第三就是用专用的血气针,动脉血会自行将血液压入血气针中,静脉血一般没有这么大的力量。
最后就是血管B超探头加压时,可以被轻易压瘪的血管就是静脉了,相并行的动脉同样压力下不容易被压瘪。
以上对压力的判断都不适用于严重循环衰竭的患者,因为这样的患者动脉压力也极低。
4.通过血管解剖形态和血流判断:这个主要靠彩超,彩超看动静脉是一目了然的。
所以彩超定位下穿刺是最放心的,还可以减少误穿刺。
二、鉴别动静脉血气的3大方法方法一:从外观上区分动脉血颜色较鲜红,且随脉搏搏动可见注射器内液面搏动。
但当病人外周循环较差时搏动不明显;严重缺氧时动脉血颜色也较深,就比较难区分了。
方法二:监测血氧饱和度危重病人一般都有心电监测和无创氧饱和度监测(SP02),记录抽血气时的无创氧饱和度数值,再与血气检验结果中的血氧饱和度相比较,相差5%以内的视为所抽血为动脉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
一、定义
动脉血是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
静脉血一般指体循环(大循环)中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右心室到肺动脉中的血液。
二、主要区别
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区分:
1、在体循环中,动脉血流淌在动脉系统,静脉血流淌在静脉系统,在肺循环中,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2、动脉血,颜色鲜红,粘滞度相对较高,静脉血颜色呈暗红色,粘滞度相对较稀薄;
3、动脉血内运送的是营养物质,如氧气,静脉血运动的是回心的人体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
4、通过血气检查可以很快的区分动静脉血。
5、血管内压力判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抽血气时有回血,然后拔出针管,看针头是否快速喷血,但要注意针头贴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