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高分子及应用》课程作业(1-148题目)20121210

合集下载

《高分子》作业及答案

《高分子》作业及答案

第二章4 试从等规聚丙烯结晶(α型)的晶胞参数出发,计算完全结晶聚丙烯的比容和密度。

解:由X 射线衍射法测得IPP 的晶胞参数为a =0.665nm ,b =2.096nm ,c =0.650nm ,β=99°20ˊ,为单斜晶系,每个晶胞含有四条H31螺旋链。

比容()043sin ~M N abc WV V A⨯⋅==β 421210023.60299sin 10650.010096.210665.023999⨯⨯⨯'︒⨯⨯⨯⨯⨯⨯=---每mol 体积每mol 重量×1063068.1cm g=(或3310068.1m kg -⨯)密度3936.0~1cm g V==ρ (或3310936.0m kg -⨯)文献值3936.0cm g c =ρ7 有全同立构聚丙烯试样一块,体积为1.42×2.96×0.51cm 3,重量为 1.94g ,试计算其比容和结晶度。

已知非晶态PP 的比容g cm V a3174.1=,完全结晶态PP 的比容c V 用第四题的结果。

解:试样的比容g cm V 3105.194.151.096.242.1~=⨯⨯= ∴9 由大量高聚物的aρ和cρ数据归纳得到13.1=a c ρρ,如果晶区与非晶区的密度存在加和性,试证明可用来粗略估计高聚物结晶度的关系式Vc a f 13.01+=ρρ解:a c aV cf ρρρρ--=13.01113.1111-=--=--=a a a c a Vc f ρρρρρρρρ∴V ca f 13.01+=ρρ12 有两种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其组成相同(均为65%乙烯和35%丙烯),但其中一种室温时是橡胶状的,一直到稳定降至约-70℃时才变硬,另一种室温时却是硬而韧又不透明的材料。

试解释它们内在结构上的差别。

解:前者是无规共聚物,丙烯上的甲基在分子链上是无规排列的,这样在晶格中难以堆砌整齐,所以得到一个无定形的橡胶状的透明聚合物。

高分子课程第二章作业(含答案解释)

高分子课程第二章作业(含答案解释)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课后作业(共100分)1、简述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

(10分)答案:2、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有哪些?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如何控制聚合度?(10分)备注: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中的第四个因素(反应条件)未回答的也可以给予满分。

另外批改时注意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的公式(应该有部分写成两单体等化学计量公式)3、己二酸与下列化合物反应,哪些能形成聚合物并说明原因。

(10分)A.乙醇B.乙二醇C.甘油D.苯胺E.己二胺答案:己二酸(f=2)为2官能度单体,因此能与己二酸形成聚合物的化合物有:乙二醇(f=2)、甘油(f=3)、己二胺(f=2)。

其中与乙二醇(f=2)、己二胺(f=2)形成线形缩聚物,与甘油(f=3)形成体形缩聚物。

答案解释:4、聚酯化和聚酰胺化的平衡常数有何差别?对缩聚条件有何影响?(10分)答案:(1)聚酯化反应平衡常数小,K=4,低分子副产物水的存在限制了聚合物分子量的提高,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较高,反应须在高温和高真空条件下进行,体系中水的残留量应尽量低,这样才能得到高聚合度的聚合物。

(2)聚酰胺化反应平衡常数中等,K=300-400,水对分子量有所影响,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相对温和。

聚合早期,可在水介质中进行;聚合后期,须在一定的减压条件下脱水,提高反应程度。

5、分别按Carothers法和Flory统计法计算下列混合物的凝胶点:(10分)(1)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答案:(1)Carothers法: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平均官能度=(2*3*0.98)/(1.5+0.98)=2.371,凝胶点=2/2.371=0.844Flory统计法:由题可知甘油(f=3)官能度为3,则支化单元分率ρ=1,基团比r=(0.98*3)/ (1.5*2)=0.98,f=3则凝胶点=1/[0.98+0.98*1*(3-2)]1/2=0.714(2)Carothers法: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乙二醇(f=2)官能度为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平均官能度=2*(0.99*3+0.002*2)/(1.5+0.99+0.002)=2.387,凝胶点=2/2.387=0.838Flory统计法:由题可知甘油(f=3)官能度为3,则支化单元分率ρ=0.99*3/(0.99*3+0.002*2) =0.999,基团比r=(0.99*3+0.002*2)/(1.5*2)=0.991,f=3则凝胶点=1/[0.991+0.991*0.999*(3-2)]1/2=0.71解题思路:(1)首先判断该体系是属于两基团数相等还是两基团数不等;(2)Carothers法:根据体系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出平均官能度,进而计算出凝胶点;(3)Flory统计法:根据体系的类型,得到官能度f为多少(此处注意与平均官能度不是一个概念,官能度f为多官能度单体的官能度),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出支化单元分率、基团比,进而计算出凝胶点。

5.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课时作业(含答案)

5.2《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课时作业(含答案)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一、选择题1.下列高分子化合物中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是( )A.棉花 B.塑料C.尼龙 D.氯丁橡胶解析:塑料、尼龙、氯丁橡胶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答案:A2.关于天然橡胶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橡胶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天然橡胶受空气、日光作用,会被还原而老化C.天然橡胶能溶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D.天然橡胶含有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天然橡胶的链节中因含有,受日光、空气作用会逐渐被氧化而老化。

答案: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统称为化学纤维B.酚醛塑料和聚氯乙烯都是热固性塑料C.锦纶丝接近火焰时先卷缩,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灰烬为有光泽的硬块,能压成粉末D.对于某些合成材料和塑料制品废弃物的处理可以倾倒到海洋中解析: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统称化学纤维,A正确;聚氯乙烯为热塑性塑料,B错;锦纶(即尼龙)燃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且灰烬不易破碎,C错;塑料不可乱倒,D错。

答案:A4.尼龙­66是一种重要的合成纤维,它是由己二酸和己二胺[H2N—(CH2)6—NH2]以相等的物质的量在一定条件下聚合而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合成尼龙­66的反应属于缩合聚合反应C.合成尼龙­66的反应基础是酯化反应D.尼龙­66的长链结构中含有肽键解析:尼龙­66是HOOC(CH2)4COOH和H2N(CH2)6NH2通过成肽反应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肽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

答案:C5.生物降解塑料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消除废弃塑料对环境的污染,PHB塑料就属于这种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下面关于PHB说法正确的是( )A.PHB有固定的熔、沸点B.PHB的降解过程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C.合成PHB的单体是CH3CH2CH(OH)COOHD.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PHB解析:高聚物的n值不同,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A错;由题目知,该高聚物降解生成CO2和H2O,从高聚物的组成知需要氧气参加反应,B错;该高聚物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其单体为CH3CH2CH(OH)COOH,D错,C正确。

功能高分子题目

功能高分子题目

1.、高分子发展简史,代表人物,特殊贡献答:1893. E. Fischer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单元连接成的长链。

1906年合成十八肽(类似天然蛋白质),孕育了高分子学说基本思想。

1920. H.staudinger 《论聚合》;1932.粘度法测相对分子质量;高分子学说奠基人;195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创立高分子学说)1942. Flory;Huggins 晶格理论;Flory.197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缩聚,加聚机理系统化;高分子溶液理论)Ziegler;Natta 定向聚合,196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属络合物催化体系;合成HDPE;等规聚丙烯)Robert.B.Merrifield (梅里菲尔德) 198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固相聚合,合成多肽)J.Heeger(黑格);G.MacDiarmid (马克迪尔米德);白川英树 200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导电高分子)De Gennes(德热纳)把凝聚态物理学应用于高分子学科领域 199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机理,代表方程式,与自由基聚合的区别,得到的聚合物有何特点。

ATRP机理:通过一个交替的“促活-失活”可逆反应使得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处于极低的状态,迫使不可逆反应被降到最低浓度,从而实现可控/“活性”聚合。

代表反应:区别/特点:(1)适于ATRP的单体种类较多:大多数单体如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苯乙烯和电荷转移络合物等均可顺利的进行ATRP,并已成功制得了活性均聚物,嵌段和接枝共聚物。

(2)可以合成梯度共聚物:例如Greszta等曾用活性差别加大的苯乙烯和丙烯腈,以混合一步法进行ATRP,在聚合初期活性较大的单体进入聚合物,随着反应的进行,活性较大的单体浓度下降,而活性较低的单体更多地进入聚合物链,这样就形成了共聚单体随时间的延长而呈梯度变化的梯度共聚物(3)适用于众多工业聚合方法,如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

功能高分子期末大作业.ppt

功能高分子期末大作业.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航空航天工程学部航空航天工程学部为什么阳离子聚合不容易实现活性聚合
功能高分子材料
——期末大作业
航空航天工程学部
期末大作业(任选3题)
1 为什么阳离子聚合不容易实现活性聚合? 通过那些途径可以实现阳离子的活性聚合? 那些单体适合进行阳离子活性聚合?引发体系 有那些? 2 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为什么必须是 交联结构 ?交联度是否越大越好?
3 制备分离膜的高分子材料应具备哪些 基本特性? 4 共轭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机理是 什 么? 参杂的作用是什么? 5 什么是电致发光高分子,高分子电致发光 的过程如何?
6 感光高分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如何 实现对高分子光敏性的调控? 7 制备高分子负载催化剂常用方法有那些? 8 为什么聚醚型聚氨酯被广泛用作人工心脏 血管材料?哪些因素使它们有良好的血液相容 性?

功能高分子

功能高分子

功能高分子功能高分子A卷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本征导电高分子材料属于负温度系数 (正/负温度系数)型导电材料,其结构上具有共轭键。

复合型到点高分子材料属于正温度系数 (正/负温度系数)型导电材料,它的两大组成是高分子基体和导电性物质。

2. 电活性高分子材料区别于其他材料的重要属性是器件依赖属性。

3. 调节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手段有、、。

4.根据液晶相态的有序性,高分子液晶材料可分为向列型、近晶型、胆甾型、碟型。

其中作为液晶显示的高分子材料是向列型。

5. 光敏高分子涂料是由成膜物质、交联剂、稀释剂、光敏剂、热阻聚剂、调色颜料组成。

6.反应型功能高分子根据作用分为高分子化学反应试剂、高分子催化剂两类。

二、名词解释(共15分,每题3分)1.L-B膜:一种超薄有序膜,是在气-液界面上形成的分子紧密有序排列的单分子膜。

单分子膜,是人为的利用分子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特殊分子体系。

2. 高性能高分子:对外力有特别强的抵抗能力的高分子材料。

3.特种高分子材料:带有特殊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和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其性能和特征都大大超出了原有通用高分子材料的范畴。

4. 阳离子交换树脂:能解离出阳离子,并能与外来阴离子进行交换的树脂。

5.光致抗蚀:指高分子材料经过光照后,分子结构从线性可溶转变为网状不可溶性从而产生了对溶剂的抗蚀能力。

三、简答(共20分,每题5分)1. 高分子化学试剂有哪些优点?(1) 高分子试剂在反应完成以后可以很容易通过过滤的方与非负载的反应组分分离,可以大大简化反应操作。

(2) 高分子试剂可以再生,重复使用,这样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吸引力。

(3) 反应过程有可能实现连续自动化、机械化操作。

如果反应过程足够快,可用一根填有高分子试剂的反应柱,其他的反应物依次通过反应柱即可完成反应。

(4) 由于聚合物一般不溶、不挥发、无毒无臭,因此,合物负的硫醇、硒类试剂对环境是友好的。

(5)一些低分子试剂制成高分子试剂以后,其活性和选择性会提高.2. 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策略有哪些? (1) 功能小分子材料的高分子化(2) 已有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化学改性主要是利用接枝反应在聚合物骨架上引入活性功能基, 从而改变聚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赋予其新的功能。

功能高分子作业.

功能高分子作业.
感器的应用范围,在生物传感器的研究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研究空间。
高分子化合物在生物传感器中的研究现况
将高分子化合物引入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是研究成果显著。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可以有效解决在生物传感器的制备过程中,纳米材料难以固载,难以合成,传感器导电性能差,光性能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现在高分子化合物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前言
生物传感器是分析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一门由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能够对所需检测的物质进行快速分析与追踪。生物传感器作为直接或间接检测生物分子、生理或升华过程相关参数的新方法,因其具有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样品需要量少、分析快速和操作简便等特点,同时还利于计算机数据收集及处理,并且能实现在线活体检测,现已在生物医学、环境检测、食品、医药及军事医学等领域得到了深度、重视和广泛应用。随着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微电子加工技术的出现,无论在原理上还是在加工技术上都将为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变革创造新的契机。
高分子化合物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功能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具有金属、半导体所具有的电学和光学属性,还具备了聚合物所特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随着科研工作者们的深入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发光二极管、化学开关、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电池、聚合物激光以及场效应晶体管。
而随着传统生物传感器在各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限制,为了突破性能上的一些限制,高分子化合物被引入了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过程中。在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中,传感器的整体设计和合成是非常重要的,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感器的选择性和灵敏度。而将高分子化合物引入了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中,有效解决了一些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固载问题,并显著改善了生物传感器的光电性能,拓展了生物传

功能高分子材料作业2

功能高分子材料作业2

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高分子是指其本身或经过“掺杂”后具有导电性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一类具有导电功能(包括半导电性、金属导电性和超导电性)、电导率在10S/m以上的聚合物材料。

]高分子导电材料具有密度小、易加工、耐腐蚀、可大面积成膜以及电导率可在十多个数量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等特点,不仅可作为多种金属材料和无机导电材料的代用品,而且已成为许多先进工业部门和尖端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类材料。

导电高分子材料的优越性:具有半导体及导体双重特性,可低温加工、可大面积化、具有塑料的拉伸性、弹性和柔韧性等,制作成本低,组件特性优越,对未来电子及信息工业将产生巨大影响。

高分子导电材料通常分为复合型和结构型两大类:①复合型高分子导电材料。

由通用的高分子材料与各种导电性物质通过填充复合、表面复合或层积复合等方式而制得。

主要品种有导电塑料、导电橡胶、导电纤维织物、导电涂料、导电胶粘剂以及透明导电薄膜等。

其性能与导电填料的种类、用量、粒度和状态以及它们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常用的导电填料有炭黑、金属粉、金属箔片、金属纤维、碳纤维等。

②结构型高分子导电材料。

是指高分子结构本身或经过掺杂之后具有导电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根据电导率的大小又可分为高分子半导体、高分子金属和高分子超导体。

按照导电机理可分为电子导电高分子材料和离子导电高分子材料。

电子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线型或面型大共轭体系,在热或光的作用下通过共轭π电子的活化而进行导电,电导率一般在半导体的范围。

采用掺杂技术可使这类材料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

如在聚乙炔中掺杂少量碘,电导率可提高12个数量级,成为“高分子金属”。

经掺杂后的聚氮化硫,在超低温下可转变成高分子超导体。

结构型高分子导电材料用于试制轻质塑料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传感器件、微波吸收材料以及试制半导体元器件等。

但目前这类材料由于还存在稳定性差(特别是掺杂后的材料在空气中的氧化稳定性差)以及加工成型性、机械性能方面的问题,尚未进入实用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1.什么是功能高分子材料? 2.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它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3.按合成方法分类,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缩聚型和加聚型,请问什么是缩聚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加聚型离子交换树脂?并各举一实例。 4.按孔结构分类,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请问什么是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该两类离子交换树脂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5.我国的前石油化学工业部在1977年7月1日制定了《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的部颁标准。该标准根据离子交换树脂功能基的性质,将其分为七类,请问有哪7类,并举例对应的功能基。 6.离子交换树脂是如何命名的? 7.请分别举例一种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丙烯酸系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苯乙烯系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用化学结构式表示。 8.苯乙烯系离子交换树脂是如何合成的?有何优点?其反应物料中除苯乙烯外还有二乙烯基苯、引发剂和分散剂,请问常用的引发剂有哪些?常用的分散剂有哪些?并说明分散剂有何作用?二乙烯基的加入,对所合成得到的苯乙烯系离子交换剂共聚物珠体有何作用? 9.利用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主原料,请分别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述制备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过程。 10.请分别写出从苯乙烯出发制备苯乙烯系弱酸性阳离子交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丙烯酸甲酯和二乙烯基苯出发制备丙烯酸系弱酸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1.在丙烯酸甲酯与二乙烯基苯的自由基共聚中,二乙烯基苯的竟聚率比丙烯酸甲酯的大很多,因此形成的共聚物的交联结构很不均匀。为了克服交联结构的不均匀性,常采用互贯聚合或使用第二交联剂的方法,请问常用的第二交联剂有哪些(用分子结构式表示)? 12.离子交换树脂的粒度可以用粒径、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来表征,请问什么是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 13.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可以用四种密度来表示,请问哪四种密度,其定义各是什么? 14.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依据测定条件可得到哪些交换容量? 15.离子交换树脂的机械强度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16.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耐压强度? 17.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度、孔径?它们的测试方法分别有哪些? 18.离子交换树脂的孔径分布测定方法有哪些? 19.请阐述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原理,并写出常用的离子交换反应方程式。 20.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21.请论述强酸性H-Na离子交换软化和脱碱系统的作用原理,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2.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酸碱催化剂有哪些优缺点? 23.什么是吸附树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哪几类? 24.吸附树脂的内部结构如何? 25.吸附树脂的合成方法有悬浮聚合和后交联法等,后交联中又有自身后交联法和双官能交联剂后交联法。请问常用的双官能团交联剂有哪些?并写出其化学结构式。欲得到高比表面积的吸附树脂宜采用哪种合成方法? 26.什么是吸附树脂的吸附等温线? 27.吸附树脂具有吸附选择性,但具有一些普遍存在原则,具体有哪些? 28.吸附树脂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29.离子交换纤维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30.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哪三种? 31.离子交换纤维可以分为阳离子、阴离子和两性纤维。请问阳离子交换纤维包括哪些类型?阴离子交换纤维、两性离子交换纤维又包括哪些类型? 32.什么叫直接功能化法?哪些基体纤维可以直接功能化?并写出基体纤维直接功能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例举两种纤维即可)。 33.有机纤维的直接功能化是制备离子交换纤维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这种制备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请问:主要有哪些限制因素? 34.什么是功能转化率? 35.纤维素纤维直接功能化后,水溶性增加,纤维素聚集态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为了提高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应如何处理? 36.什么是接枝共聚功能化法?哪些基体纤维可以进行接枝共聚功能化?并写出基体纤维接枝共聚功能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请例举两种基体纤维)。 37.在接枝共聚功能化法制备离子交换纤维中,可以采用化学引发方法,也可以采用物理引发方法引发大分子自由基。为了减少均聚物的生成,在化学引发方法中一般采用什么具体的工艺方法?在物理引发方法中又采用什么具体的工艺方法? 38.什么是接枝率?什么是接枝效率? 39.在接枝共聚功能化法制备离子交换纤维时,在接枝反应体系中,一般必须加入一定量的双官能度烯类单体作为交联剂,为什么? 40.在接枝共聚功能化法制备离子交换纤维时,为了提高接枝效率,减少均聚物的生成,可以采用哪些措施? 41.简述利用γ射线预辐照引发PP纤维接枝共聚制备强酸弱碱两性离子交换纤维。 42.什么是共混或共聚成纤功能化法? 43.离子交换纤维与球形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具有更高的交换反应速度,这是什么原因? 44.如何提高离子交换纤维的化学稳定性? 45.如何提高离子交换纤维的机械力学性能? 46.目前,主要研究应用的螯合纤维有哪些? 47.如何制备含偕胺肟基螯合纤维,请举例说明,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8.离子夹换纤维和螯合纤维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49.什么是活性碳纤维?其制备工艺可归纳为哪三个主要阶段? 50.什么是碳化得率?什么是活化得率? 51.简述纤维素纤维碳化过程的化学结构变化。 52.简述聚丙烯腈纤维碳化过程中的结晶变化。 53.简述碳化-活化过程中的结晶结构变化。 54.请从元素组成、表面化学官能团和体相结构三方面简述活性碳纤维的化学结构特点。 55.简述活性碳纤维的物理织构特征。 56.请从孔结构论述活性碳纤维比传统粒状活性炭具有更高的吸附和解吸附速度的原因。 57.简述活性碳纤维的氧化还原机理。 58.活性碳纤维有哪些主要应用? 59.什么是微滤(MF),有什么特点? 60.什么是超滤(UF),有什么特点? 61.什么是渗透?什么是反渗透?反渗透的特点是什么? 62.反渗透膜的分离机理众说纷纭,各不相同,有氢键理论、选择吸附-毛细管流动理论和溶解扩散理论等。请问什么是氢键理论?什么是选择吸附-毛细管流动理论?什么是溶解扩散理论? 63.反渗透具有哪些主要应用? 64.什么是高分子负载催化剂? 65.简述高分子负载催化剂的高分子效应。 66.在以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制备聚芳醚PPO的反应中,采用部分季铵化的高分子吡啶-铜络合物催化剂QPVP-Cu(Ⅱ)可使聚合反应速度大大提高,比铜-吡啶络合物催化剂催化反应的聚合速度快得多。这是为什么? 67.什么是导电高分子材料?常用导电高聚物有哪些? 68.为什么导电高聚物不仅有脱掺杂过程,而且掺杂/脱掺杂过程完全可逆? 69.导电高聚物有什么性能特点?其电学性能有什么特点? 70.为什么说导电高聚物很难兼顾光学透明性和导电性? 71.当导电聚苯胺薄膜经过拉伸取向后,发现沿拉伸方向的电导率可大大提高,而垂直于拉伸方向的电导率却保持不变,即呈现明显的电导率各向异性。这是为什么? 72.导电高聚物领域的掺杂与无机半导体的掺杂概念有什么不同? 73.由于导电高聚物具有π-共轭高聚物链结构,而且有强的链间相互作用致使导电高聚物不溶不熔。那么,解决导电高聚物可溶性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74.提高聚苯胺导电高聚物可溶性的方法有哪些? 75.采用大尺寸含磺酸基团的功能酸(樟脑磺酸CSA)掺杂的聚苯胺不仅解决了聚苯胺的可溶性,而且使室温电导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这是什么原因? 76.导电高聚物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77.什么是隐身材料?根据波谱范围,可分为哪些隐身材料? 78.什么是雷达被吸收材料?按其使用方法,可分为哪几种雷达波吸收材料?按材料分类,可分为哪几种雷达波吸收材料? 79.无机雷达波吸收材料有哪些?与无机雷达波吸收材料相比,导电高聚物雷达波吸收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80.根据掺杂和脱掺杂的原因,阻止或延长对离子(counterions)从高聚物链上向外的扩散是改善导电高聚物稳定性的根本途径,主要有哪三种方法? 81.什么是激子?什么是Frankel激子?什么是Wannier激子? 82.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机化合物可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合成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有机化合物发光材料,使得由有机材料构成的电致发光器件有着众多的优势,具体有哪些优势? 83.简述电致发光过程,并画出电致发光过程示意图。 84.主要有哪些电致发光聚合物体系? 85.PPV电致发光器件与传统的无机电致发光器件相比有哪些优点? 86.电传输与光传输有何区别? 87.什么是非线性光学效应? 88.固体非线性光学材料大体可分为哪三类? 89.有机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主要有哪三类?它们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90.什么是极化聚合物?主要应用是什么? 91.极化聚合物有哪些制备方法? 92.提高极化聚合物非线性光学系数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93.极化聚合物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其在光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光调制方面的应用。实用器件的要求与生色团、极化膜的基本参数之间存在即关联又制约的复杂关系,具体有哪些关系? 94.什么是光折变效应? 95.与无机晶体光折变材料相比,有机聚合物光折变材料有什么优势? 96.光折变聚合物的主要应用是什么? 97.什么是非线性光限幅效应? 98.如何制备聚合物光限幅材料? 99.非线性光限幅材料的主要应用是什么? 100.什么是饱和吸收和反饱和吸收? 101.液晶高分子材料的常用表征方法主要有哪三种? 102.什么是主链型液晶高分子?什么是侧链型液晶高分子? 103.什么是溶致性液晶?什么是热致性液晶? 104.溶致性主链液晶高分子可分为天然型和人工合成型两类。天然型有哪些?人工合成型有哪些? 105.溶致性主链液晶高分子的介晶基元通常由哪两部分组成? 106.热致性主链型液晶高分子的主要代表是共聚酯。由于均聚酯的分子结构的规整性和链刚性,它们具有高结晶度和高熔点,不能在热分解温度以下生成液晶相,分子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共聚改性降低分子链的有序性,从而降低结晶度和熔点,常用的方法有哪七种? 107.含盘状介晶基元主链型液晶高分子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108.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09.侧链型液晶高分子SCLCP的液晶相生成能力、相态类型和液晶相的稳定性均由分子的三个主要成分所决定,哪三个主要成分? 110.什么是偶合作用? 111.高分子主链是如何影响侧链型液晶高分子的? 112.什么是铁电液晶高分子?具有哪些特性? 113.形成铁电液晶物质需满足哪些条件? 114.与普通光致变色高分子材料相比,光致变色液晶高分子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115.树状大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116.液晶弹性体具有什么特点? 117.什么是液晶高分子条带织构? 118.液晶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119.什么是LCP合金? 120.液晶高分子材料的热感记录原理是什么? 121.液晶高分子材料的光感记录原理是什么? 122.液晶LB膜有什么特征? 123.什么是氢键作用液晶高分子? 124.什么是液晶离聚物? 125.光化学中有三个基本定律,即Crotthus-Draper定律、Stark-Einstein定律和Beer-Lambert定律。它们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126.什么是单线激发态?什么是三线激发态?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127.什么是光固化?光固化有何优点? 128.感光高分子有什么功能? 129.光导电高分子有哪三类? 130.常用的感光性化合物有哪些?其中哪些常常用于负性紫外光刻胶? 131.常用的感光基团主要有哪些? 132.耐热感光高分子在哪些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其中哪种聚合物是最为典型的耐热感光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