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完整版)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2)排烟机
排烟系统是将烟气 排出建筑物外,是人员 安全疏散的重要保证。 排烟机平时可以低速用 于通风换气,火灾时远 程启动高速排烟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介绍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13)排烟阀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介绍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介绍
在通风管上设排 烟阀,平时关闭排烟 阀,火灾时打开着火 区的排烟阀.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介绍
水喷淋系统
(5)喷淋头
动作温度 68℃玻璃球 充液颜色为 红色
动作温度 93℃玻璃球 充液颜色为 绿色,厨房 等高温场所 使用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介绍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6)水流指示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介绍
某个喷头开启喷水或管网发生水量泄漏时,管道中的水产生流 动;引起水流指示器中桨片随水流而动作;接通延时电路后,继电 器触电吸合发出区域水流电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
启动机关层的广播、声光报警器、警铃 打开排烟口、排烟风机 电梯迫降到一层 本层电源强切
烟感降到1.8m;温感降到底 扶梯旁一步到底
启动喷淋泵
消火栓按钮
启动消防泵
70℃防火阀动作 280℃防火阀动作
停空调机 停排烟机
气体灭火的烟感与温感
延时启动气体灭火,同时报警
水流指示器
报警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介绍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介绍
(2)差定温式探测器 差定温火灾探测器
是利用热敏元件对温度的 敏感性来检测环境温度, 特别适用于发生火灾时有 剧烈温升的场所,与感烟 探测器配合使用更能可靠 探测火灾,减少损失。
第三章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消防系统的核心部分,对灭火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火灾探测器和火灾 自动报警控制器。其中,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 最关键部件,是火灾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的“眼睛”,火灾 自动报警信号都是由它发出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是消防自动 化的核心部分,是火灾信息处理和报警控制的核心,可及早 发现(且通报)火灾,最终通过联动控制装置实施消防控制和 灭火操作。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火灾初期所产生的 烟和少量的热被火灾探测器接收,将火灾信号传输给区域报 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区域(或集中)报警控制器的 输出节点动作,自动向失火层和有关层发出报警及联动控制 信号,并按程序对各消防联动设备完成启动、关停操作(也可 由消防人员手动完成)。
3.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1)红外火焰(或感光)探测器
当红外火焰探测器探测到燃烧的火焰时,安装于红外光敏元件前方的 红外滤光片只透过红外光辐射,对应的波长为0. 85~1. 2 um。红外光经 透镜聚焦在红外光敏元件上,该敏感元件将光信号变换成电信号,经选 频放大器鉴别出火焰信号并进行放大。为防止现场其他红外辐射源偶然 波动可能引起的误报,通常还要有一个延时电路,持续1 ~15 s才能发出 警报。其特点是能响应红外辐射,适用于电缆地沟、坑道、库房、地下 铁道、隧道等场所。
①人员用火不慎; ②电气起火;
③建筑物遭受雷击;
④人为破坏。
1.智能建筑火灾的特点
建筑结构跨度大、特性复杂。随建筑高度的增加,室外风
速增大,室内外温差所形成的热风压增大,起火后引起烟气 运动的火风压增大,烟气蔓延速度急剧加快;高层智能建筑主 要交通工具是电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困难。 环境要求高、内部装修材料多,有大量易燃、可燃材料。 电气设备多、监控要求高,布线密如蛛网,会沿线路迅速 蔓延。 人员多且集中,难以迅速疏散撤离。 建筑功能复杂多样,安全疏散通道曲折隐蔽。 管道竖井多,引起烟囱效应。
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 简介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系统,能够自动感知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报警和联动控制。
该系统具有高效、快速和准确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安全和财产的损失。
2. 工作原理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报警设备、控制面板和联动控制设备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火灾探测器:系统中布设多种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如烟雾探测器、热感应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等。
当探测器感知到火灾或紧急情况时,会发出信号并传输给控制面板。
•报警设备:系统中设置有报警设备,如声音报警器和光闪报警器等。
当控制面板接收到火灾信号后,会启动报警设备进行声光报警,提醒人员及时疏散。
•控制面板: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控制面板接收火灾信号并根据预设的逻辑和策略进行相应的联动控制。
控制面板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火灾情况,自动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如启动喷水系统、关闭门窗等。
•联动控制设备: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安全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如自动呼叫消防队、启动排烟系统和关闭电源等。
通过与其他设备的联动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伤害。
3. 系统特点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高效性:系统能够快速应对火灾或紧急情况,并及时启动报警设备进行声光报警,提醒人员疏散,从而减少人员伤亡。
•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感知火灾信号,并根据预设的逻辑和策略进行相应的联动控制。
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靠性: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准确地感知火灾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可扩展性: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可以添加更多的火灾探测器和联动控制设备,以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场所。
4. 应用领域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公共场所和工业领域,包括:•商业建筑:如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等。
•公共机构:如医院、学校、图书馆等。
•工业厂区:如工厂、仓库等。
消防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三)疏散指示照明
2、 疏散指示照明设置要求 疏散指示照明应设在安全出口的顶部嵌墙安装,或在安全出口门边墙上距地2.2~2.5 m处明装;疏散走道及转角处、楼梯休息平台处在距地1 m以下嵌墙安装;大面积的商场、展厅等安全通道上采用顶棚下吊装。疏散指示照明只需提供足够的照度,一般取0.5 lx,维持时间按楼层高度及疏散距离计算,一般为20~60 min。 疏散指示照明器按防火规范要求,采用白底绿字或绿底白字,并用箭头或图形指示疏散方向,以达到醒目,使光的距离传播较远。常见的疏散指示照明器包括疏散指示灯,如图7所示。 3、 供电要求 疏散指示照明的供电要求同应急照明。
消防电梯是在火灾发生时供消防人员灭火和救人使用的。消防电梯必须做到每层都能上下。火灾发生时,消防电梯此时则必须保证供电,保证运行。消防电梯必须有专门的供电回路。
建筑物内消防电梯的多少是根据建筑物的层建筑面积来确定的。当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 500m2时,设置一部消防电梯;层建筑面积在1 500m2~4 500m2时,需设置两部消防电梯;当层建筑面积大于4 500m2时,应设置三部消防电梯。
(二)应急照明
2、应急照明的设置要求 应急照明设置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设独立照明回路作为应急照明。一种是利用正常照明的一部分灯具作为应急照明。 3、 供电要求 应急照明要采用双电源供电,除正常电源之外,还要设置备用电源,并能够在末级应急照明配电箱实现备电自投。
消防电话
海湾报警设备
1、JTY-GD-G3型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2、JTY-GM-GST9611型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3、TW-ZCD-G3N型点型差定温火灾探测器 4、JTW-ZOM-GST9612型点型差定温火灾探测器 5、JTF-GOM-GST601型点型复合式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6、JTY-HM-GST102型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 7、JTG-ZW-G1型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 8、GST-BMQ-1B型电子编码器(带I2C接口)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1. 简介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
为了及时探测和报警火灾,提高火灾事故的处理效率和减少火灾的危害,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特点。
2. 工作原理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火灾探测器、报警器、控制器和联动设备。
系统通过感知烟雾、温度、火焰等火灾迹象,并将信号发送到控制器。
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并触发相应的报警器发出警报。
同时,控制器还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动,如自动关闭门窗、开启排烟设备、联动灭火系统等,以减少火灾的蔓延和危害。
3. 应用场景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所,包括商业建筑、住宅楼、物流仓库、学校、医疗机构等。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3.1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是人员密集的场所,火灾风险较高。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可在火灾早期及时发现并报警,避免火灾扩大和造成更大的损失。
3.2 住宅楼住宅楼是大量居民聚集的地方。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可以快速发出警报,让居民能够及时逃生,并方便消防人员进行救援。
3.3 物流仓库物流仓库通常存放大量的货物和设备,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重大损失。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能够及时探测火灾,触发警报并联动其他设备,保护货物安全并减少火灾损失。
3.4 学校学校是大量学生和教职工聚集的地方,火灾风险较高。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可以快速发出警报,帮助学生和教职工尽快疏散,并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3.5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通常有大量的病人和重要的医疗设备,火灾发生将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医疗服务造成严重的影响。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可以快速发出警报,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并减少医疗设备的损失。
4. 特点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及时性:系统可以在火灾早期检测到火灾迹象并及时报警,减少火灾蔓延的时间窗口,提高疏散和灭火的效率;•准确性:系统通过多种传感器进行火灾探测,可以准确地判断火灾的类型和位置,避免误报和漏报;•可靠性:系统采用可靠的硬件和稳定的软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触发报警和联动设备,减少人工干预的需要,提高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扩展性: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和升级,满足不同场所的需求。
消防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又称火灾报警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
由火灾报警主机、火灾特征或者火灾早期特征传感 器、人工火灾报警设备、输出控制设备组成。
传感器完成对火灾特征或者火灾早期特征的探测, 并将相关信号传送到火灾报警主机。
报警主机完成对信号的显示、记录,并完成相应的输出 控制。
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可由下列部份或者全部设备组成,如图下图: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1、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运行机制火灾探测器通过对火灾发出燃烧气体、烟雾粒子、温升和火焰的探测,将探测到的火情信 号转化为火警电信号。
在现场的人员若发现火情后,也应即将直接按动手动报警按钮,发出 火警电信号。
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火警电信号,经确认后,一方面发出预警、火警声光报 警信号,同时显示并记录火警地址和时间,告诉消防控制室(中心)的值班人员;另一方面 将火警电信号传送至各楼层(防火分区)所设置的火灾显示盘,火灾显示盘经信号处理,发 出预警和火警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火警发生的地址,通知楼层(防火分工程区)值班人员 即将察看火情并采取相应的扑灭措施。
在消防控制室(中心)还可能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的 通信接口,将火警信号在!"#微机彩显系统显示屏上更直观地显示出来。
2、联动控制器则从火灾报警控制器读取火警数据,经预先编程设置好的控制逻辑 (“或者”。
报警按钮声光报感温感烟测器不间断电源 报警按钮 联动 防火阀楼盘显示消防广播防火卷帘报 警 扬 声器消防 报警排烟风机 消防电话 消火栓消防“与”、“片”、“总报”等控制逻辑)处理后。
向相应的控制点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发出提示声光信号,经过执行器去控制相应的外控消防设备,如:排烟阀,排烟风机等防烟排烟设备,防火阀、防火卷帘门等防火设备;警铃、警笛和声光报警器等警报设备;关闭空调、电梯迫降和打开人员疏散指示灯等;启动消防泵、喷淋泵等消防灭火设备等。
外控消防设备的启停状态应反馈给联动控制器主机并以光信号形式显示出来,使消防控制室(中心)值班人员了解外控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消防内部电话,消防内部广播起到通信联络和对人员疏散、防火灭火的调度指挥作用。
03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7.3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就是指在建筑物内或高层建筑中建立的自动监控、自动灭火系统。
它是现代消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消防中应用的产物。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用以监视建筑物现场的火情,当存在火患开始冒烟而还未明火之前,或者是已经起火但还未成灾之前发出火情信号(声、光报警等),实现了火灾的早期报警,有利于迅速有效地组织灭火及安全疏散,将火灾可能引起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报警的同时,一旦火情得到确认还具有“联动”功能,即通过系统中的控制装置,启动消防灭火设备和防排烟设备,按照预定的要求动作,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地投入到灭火工作中去。
实践表明,在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建筑物中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并加以妥善管理的,该系统在消防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已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7.3.1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原理在建筑物现场发生火灾的初期阶段,现场采集到的温度、烟、光等信息使火灾探测器首先发出报警信号给各所在区域的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再传至消防控制中心的系统主机(当系统是不设区域自动报警控制器时,将直接发信号给系统主机);或当人员发现后,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防专用电话报警给系统主机。
系统主机收到报警信号后,首先迅速进行火情确认,即将火灾探测器提供的现场信号送到系统主机给定端——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将上述信息与现场正常状态(无火灾)时的烟雾浓度、温度(或温度上升速率)及火光照度等参数的规定(标定)值即系统给定值作比较、分析、判断,只有确认是火灾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才发出系统控制信号:①启动火灾警报装置的信号:如及时开启着火层及上下关联层的疏散警铃、广播通知人员尽快疏散;②启动减灾设备的信号:如打开着火层及上下关联层电梯前室、楼梯前室的正压送风机及走道内的排烟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简介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简介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指一种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为一体的设备系统。
该系统能够自动感知火灾发生,及时报警,同时能够自动启动自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从而尽可能减少火灾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自动灭火控制器以及联动控制器。
以下分别介绍这三个部分。
1.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
它能够自动感知周围环境中的火灾信号,并将报警信号传输到消防控制中心,同时控制各个防火分区的声光报警设备及安全疏散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主要由控制器主板、监控软件、通信模块等组成。
其优点是能够进行精准监测和自动处理,极大地提高了防范火灾的效率。
2. 自动灭火控制器:自动灭火控制器是指通过自动感知火灾,并自动启动灭火设备进行灭火的装置。
它可以根据火灾的情况进行自动控制,并开启相应的灭火装置。
自动灭火控制器一般由感应器、灭火设备、控制器等组成。
其优点是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火灾进行响应,可以迅速灭火,有效地避免火势的蔓延。
3. 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器是指连接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和自动灭火控制器的设备,它通过控制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联动功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自动灭火系统,从而快速地灭火锁定火源。
联动控制器一般由自动控制装置、联动信号处理装置、操作人机界面等组成。
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组合使用,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检测、自动报警以及自动灭火等功能。
其优点是精准、高效地诊断火灾的情况,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火灾事态,有效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现代消防安全设备中的关键装备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 施工准备19.1.1 技术准备1. 图纸设计完成后应经当地消防部门审批。
2. 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
3.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4. 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
19.1.2 材料准备1. 主要材料设备探测器、按钮、报警器、接口模块、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电话、电铃、消防主机、电缆、桥架线槽、管材、型材、膨胀螺栓等。
2. 上述材料设备应选用“三证”齐全、合格的产品,即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产品检验报告、公安消防机关的产品销售许可证。
3. 对所有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开箱全面检查,所有随机的原始资料,自制设备的设计计算资料、图纸、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结论等应全部清点,整理归档。
4. 消防主机应具有汉化图形显示及中文屏幕菜单等功能,并进行操作试验。
5. 进口设备还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资料应为中文文体(或附中文译文)。
6. 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1) 火灾探测器、接口模块和线缆等材料设备的型号、规格、材质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
(2) 火灾探测器、接口模块和配电线路采用的缆线、电管、桥架等器材应达到耐火耐热的设计标准。
7.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控制器的型号、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规定,有技术说明书。
8. 消防联动系统消防联动设备和控制装置(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卤代烷、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系统,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备,通风、空调、防烟、排烟设备及电动防火阀,电梯的控制装置,断电控制装置,备用发电控制装置,火灾事故广播系统,消防通信系统,火警电铃、火警灯等现场声光报警控制装置,事故照明诱导装置)的性能和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产品技术参数说明或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文件要求。
19.1.3 机具准备施工机具:电焊机、切割机、砂轮机、对讲机、电工专用工具等。
测试仪器:数字万用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标准信号发生器、探测器试验器、探测器电阈值检测仪、数字式多路查线仪、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19.1.4 作业条件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已完成机房、弱电竖井的建筑施工。
2. 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
3. 设备机房施工完毕,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安装已完成,具备安装条件。
4. 设备、管道安装满足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工程施工要求。
19.2 施工工艺19.2.1 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19.2.1.1 工艺流程探测器定位→线缆敷设→探测器底座安装、接线→消防主机接线→探测器安装→联合调试19.2.1.2 操作工艺1.线缆敷设(1) 导线的种类、电压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规定。
(2) 在管内或线槽内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3)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4)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5)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
(6) 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2. 探测器(包括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的定位和安装探测器的安装位置、方向和接线方式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的适合安装高度见表19-1。
(2)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3)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4)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5)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6)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7) 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8) 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他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9) 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10)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11) 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12)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13) 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应满足如下要求:1) 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根据被测气体的密度、安装现场的气流方向、湿度等各种条件而确定。
密度大,比空气重的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探测区域的下部,距地面200mm~300mm 的位置;密度小,比空气轻的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探测区域的上方位置。
2) 在室内梁上安装探测器时,探测器与顶棚距离应在200mm以内。
3) 防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位置依据可燃气体比空气重或轻分别安装在泄漏处的上部或下部,与非防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相同。
3. 调试(1) 探测系统调试应在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调试人员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持有消防专业上岗证书的人员担任。
(2) 审核检查调试方案,并提供下列文件:1) 编有地址码的各种报警组件(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与实际施工相符的竣工图。
2) 设计变更文字记录(设计修改通知单等)。
3) 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 检验记录及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3) 检查构成系统的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数量及备品备件,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 检查系统管线施工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 应无不同性质线缆共管的现象。
2) 各种火警设备接线应正确,接线排列合理,接线端子处标牌编号齐全。
3)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应正确。
(5) 对各种控制设备和装置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
1) 校验线路打开被校验回路中的各个部件与设备接线端子一一查对,探测回路线、通信线是否短路或开路,应对导线与导线、导线对地、导线对屏蔽层的绝缘电阻进行分别测试记录,其值不小于20MΩ。
2) 报警控制器的试验开机后将带上探测点进行编码(硬件编码、软件编码或自适应编址方式编码),并在平面图上做详细记录。
对未带上的探测点要逐个检查,如果是管线问题,则在排除线路故障后再开机测试,如果是探测器问题,则更换探测器。
3) 火灾探测器的现场测试采用专用设备对探测器逐个进行试验(或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标准抽检),动作应准确无误,编码与图纸相符;手动报警按钮位置符合图纸要求,编码无误。
①感烟型探测器:采用烟雾发生器进行测试,探测器上灯亮后5s内应报警。
②感温型探测器:采用温度加热器进行测试,探测器上灯亮后5s内应报警。
③火焰探测器(紫外线型,红外线型):在25m内用火光进行测试,探测器上灯亮后5s内应报警。
④复合型探测器(定温、差温复合型):根据设计所设定的定温及差温数据,采用温度加热器以设定的最低温度限值进行测试。
感烟、感温复合型探测器:先按感烟探测器进行测试后,再按感温探测器进行测试,火灾报警控制器动作、发出声光信号、指示火警部位应与图纸编码相同。
⑤手动报警按钮测试:可用工具松动按钮盖(不损坏设备)进行测试,显示编码与位置和设计图纸相符。
4) 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的现场测试模拟可燃气体泄漏,应可靠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切断气源,与之相邻的指定的电气装置的电源也应能自动切断。
19.2.2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19.2.2.1 工艺流程报警控制器定位→线缆敷设→报警控制器安装→控制器接线→消防主机接线→联合调试19.2.2.2 操作工艺1. 线缆敷设按第19.2.1.2条第1款要求执行。
2. 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定位和安装(1) 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m~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0.1m~0.2m。
(2) 控制器靠近其门轴的侧面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落地式安装时,柜下面有进出线地沟。
(3) 控制器的正面操作距离,设备单列布置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4)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
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5) 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
(6)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两根。
(7) 导线应绑扎成束,其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8) 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
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9) 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10) 竖向的传输线路应采用竖井敷设,每层竖井分线处应设端子箱,端子箱内的端子宜选择压接或带锡焊接的端子板,其接线端子上应有相应的标号。
(11) 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当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m且应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5m。
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箱)应采用锁母固定,并应根据配管规定接地。
(12) 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13) 消防控制设备盘(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的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14) 控制器(柜)接线牢固、可靠,接触电阻小,而线路绝缘电阻要求保证不小于20M Ω。
3. 调试(1) 报警控制系统调试应在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调试人员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持有消防专业上岗证书的人员担任。
(2) 审核检查调试方案,并提供下列文件:1) 各种报警控制设备(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等)与实际施工相符的竣工图;2) 设计变更文字记录(设计修改通知单等);3) 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 检验记录及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3) 检查构成系统的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数量及备品备件,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 检查系统管线施工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 应无不同性质线缆共管的现象;2) 各种报警控制设备接线应正确,接线排列合理,接线端子处标牌编号齐全;3) 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应正确。
(5)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通电后,应对报警控制器进行如下功能检查:1) 火灾报警设备的自检功能检查:切断受其控制的外接设备进行自检,自检期间如有非自检回路的火灾报警信号输入,应能发出火灾报警声、光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