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一轮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一轮复习资料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一轮复习资料高考化学实验基础一轮复习资料第1节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3.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考点一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1.用作热源的仪器??酒精灯中的酒精量不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1/4??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3?4?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5?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2.可加热仪器 (1)直接加热仪器?1?加热时用外焰加热(2)垫石棉网加热仪器3.计量仪器(1)?②无“0”刻度,刻度由下而上逐渐增大?③精确度不高于0.1 mL?④选取规格要遵循“大而近”,如量取5.6 mL NaOH? 溶液应选取10 mL量筒,而不能选用50 mL量筒?⑤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①计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2)①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部位应浸入液?? 体内?②测量蒸气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部位置于蒸?? 馏烧瓶支管口处(3)??②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1~2 cm?③加液体用玻璃棒引流,当液面距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液体,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 度线相切??②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0”刻度在上?③“④精确度为 0.01 mL??⑤要先用待装液润洗再装溶液①仪器名称:A为酸式滴定管,B为碱式滴定管①仪器名称:1 000 mL容量瓶(4)(5)??②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0.1 g?③精确度是④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腐蚀性?? 药品如NaOH等应放在烧杯中称量①称量前先要调节天平平衡规避计量仪器使用的4个失分点(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2)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小刻度在下方。

(3)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0刻度在上方。

(4)托盘天平:m(右盘)+m(砝码)+m(游码)=m(左盘)+m(物体),物体和砝码放反后可依据上述关系求出m(物体)=m(砝码)-m(游码)。

水力学实验复习资料1

水力学实验复习资料1

水力学实验复习资料1伯努利方程实验原理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个过断面。

可以列出进口断面(1)至另一断面(i)的能量方程式(i=2,3,……,n)取a1=a2=…an=1,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断面的测压管中读出值,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v及,从而即可得到各断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思考题1流量增大,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有如下二个变化:(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

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任一断面起始时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就增大,则必减小。

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

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2毕托管所测试的总水头线与实测(体积法测流)的总水头线,一般略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与毕托管相连通的测压管有1、6、8、12、14、16,称总压管。

总压管液面的连续即为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其中包含点流速水头。

而实际测绘的总水头是以实测的值加断面平均流速水头v2/2g绘制的。

据经验资料,对于园管紊流,只有在离管壁约0.12d的位置,其点流速方能代表该断面的平均流速。

由于本实验毕托管的探头通常布设在管轴附近,其点流速水头大于断面平均流速水头,所以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比实际测绘的总水线偏高。

因此,本实验由1、6、8、12、14、16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仅供定性分析与讨论,只有按实验原理与方法测绘总水头线才更准确。

3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沿程变化有何不同?为什么?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P可正可负。

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恒为正,即J>0。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2)若细胞充满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
( )400 m
计算。放大倍数变为 400 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 40 2=100(个)。 mm
答案:10个;100个 课堂总结 网络建构 [网络建构]
[答题必备] 1.病毒不能用一般培养基培养,其原因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原核细胞 没有。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都含 有遗传物质 DNA。
( ) A.960 格、0.8 微米 B.96 格、0.2 微米 C.6 格、3.2 微米 D.240 格、0.2 微米 解析:物镜放大了 4 倍,物体长度放大了 4 倍,所以虫长 24 格×4=96 格,但是钟形
虫实际长度没变,所以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为 0.8 微米/4=0.2 微米。 答案:B 4.若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 40 倍时,看到视野直径上一行细胞共 m 个,则当放大倍数
4.细胞学说建立的突出意义是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A.要测量该细胞的长度,需旋转目镜 B.物镜从 10×换为 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 C.在不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不同 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解析:测微尺在目镜上,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相同, 故 C 错误;所以物镜由 10×换为 40×,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图示测微尺不在 保卫细胞直径上,需旋转目镜调节;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 答案:C [名师支招] 突破与显微镜使用相关的 4 个疑难点 (1)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的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 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2)显微镜呈放大倒立的虚像,即实物与像是“上下左右颠倒”,例如实物为字母“b”, 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3)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 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 则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大学近代物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近代物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专题一光谱专题1、氢原子和钠原子光谱实验观察的线系氢原子光谱观察的线系是巴尔末线系钠原子光谱观察的线系是主线系(见课本P9)2、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光谱仪当光照射到光阴极时,光阴极向真空中激发出光电子。

这些光电子按聚焦极电场进入倍增系统,并通过进一步的二次发射得到的倍增放大。

然后把放大后的电子用阳极收集作为信号输出。

因为采用了二次发射倍增系统,所以光电倍增管在探测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区的辐射能量的光电探测器中,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极低的噪声。

另外,光电倍增管还具有响应快速、成本低、阴极面积大等优点。

3、光谱仪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光谱仪的构成:光学系统电子系统软件系统(其工作原理见书P6)4、什么是量子缺?如何测量?由于原子实的极化与贯穿,主量子数n相同、轨道量子数l不同的轨道,其能量并不相同,电子能量与n/l都有关系,暂不考虑电子自旋与轨道运动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能级分裂。

以有效量子数代替主量子数.主量子数与有效量子数只差称为量子缺.通过光谱仪测出相邻谱线的波长,算出两谱线的波数差,再代入课本(2-7)公式,再通过查里德伯表找出m,a值,即可算出量子缺,相邻两谱线可绝定一个量子缺,对不同测量数据取平均值,即为所求的量子缺。

5、狭缝宽度和高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高压作用是提高光电倍增管的放大系数,使其对光信号更为敏感,对谱线宽度和分辨率影响可以忽略,而入射狭缝和出射狭缝的宽度与谱线宽度成正比,与光谱仪的分辨率成反比,因此缝宽不能加得太大以免降低谱线的分辨率,也不能太小,以免谱线强度太弱。

6、氘原子和钠原子光谱实验中,所用到的光源、分光元件、光强探测仪分别是什么?氘灯平面衍射光栅光电倍增管(PMT)钠灯平面闪耀光栅光电倍增管 (PMT)、光电探测器专题二真空专题实验一基础部分1、掌握粗真空、低真空、高真空区域的划分。

答:粗真空:100000Pa—1300Pa 760托~10托低真空:1300Pa-0。

13Pa 10托~10^(-3)托高真空:0。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复习资料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复习资料

⼤学有机化学实验复习资料⼤学有机化学实验复习资料(全10个有机实验复习资料完整版)⼀.仪器名称(考点)(考10分)①直形冷凝管②空⽓冷凝管③球形冷凝管④蛇形冷凝管⑤梨形分液漏⽃⑥恒压滴液漏⽃(1)(2)(3)(4)(1)三⼝链接管,(2)蒸馏头,(3)尾接管,(4)布⽒漏⽃⼆、相关基础常识(考点)如:1.液体的沸点⾼于多少摄⽒度需要⽤空⽓冷凝管?140℃2.蒸馏瓶的选⽤与被蒸液体量的多少有关,通常装⼊液体的体积应为蒸馏瓶容积的:1/3-2/33.蒸馏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分开,但各组分沸点⾄少相差30℃以上4. 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1-2滴/秒。

5.重结晶过程中,若⽆晶体出现,可以采取⽤玻棒摩擦内壁或加⼊晶种以得到所制晶体。

6. 减压过滤的优点有:过滤和洗涤速度快;液体和固体分离⽐较完全;滤出的固体容易⼲燥。

7. 在蒸馏操作时,不能⽤球形冷凝管代替直形冷凝管。

8.在冷凝回流操作时,可以⽤直形冷凝管,代替球形冷凝管。

9.使⽤布⽒漏⽃抽滤时,滤纸应该稍⼩于布⽒漏⽃瓷孔⾯。

⼀、蒸馏与沸点的测定(重点)仪器的安装:仪器装置的总原则是由下往上,由左到右,先难后易逐个的装配,拆卸时,按照与装配相反的顺序逐个的拆除。

需注意的问题:1. 烧瓶中装⼊液体的体积应为其容积的1/3-2/32.蒸馏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分开,但各组分沸点⾄少相差30℃以上?3. 液体的沸点⾼于140℃⽤空⽓冷凝管。

4. 蒸馏时需加⼊沸⽯防⽌暴沸,如加热后发现未加沸⽯,应先停⽌加热,然后补加。

5.进⾏简单蒸馏时,安装好装置以后,应先通冷凝⽔,再进⾏加热。

6.冷凝管通⽔⽅向是由下⽽上,反过来⾏吗?为什么?冷凝管通⽔是由下⽽上,反过来不⾏。

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

7. 测沸点时,把最后⼀个⽓泡刚欲缩回主管的瞬间温度作为化合物的沸点,因为此时⽑细管液体的蒸汽压与⼤⽓压平衡蒸馏时,为什么最好控制馏出液的流出速度为1-2滴/秒?答: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流出速度为1~2滴/秒。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到底要怎么提问呢?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一起来看第一点。

一、提出问题:(展示图片)2.有一些樟树、桂花树等树的茎上会出现一种下半截是“枯叶”,上半截是绿叶的特殊“枝条”,有同学一看而过,而有的同学却在认真观察,思考:小可想:这“枝条”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小俊想:这种“枝条”肯定是变异了!小欣想:这“枝条”是否是一种特殊植物呢?小策想:这“枝条”可能是人挂上去的装饰?(1)你认为上面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适合我们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看到这种现象后,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次小珊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色,小珊觉得奇怪,想探究变色的原因,你能帮她提出问题吗?(注:植物呈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1、科学性; 2、可探究性。

二、作出假设:4.某兴趣小组在做“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的实验时,有四位同学做出了自己的假设:甲同学:馒头块被牙齿嚼碎是不是被消化。

乙同学:细嚼慢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消化无关。

丙同学:淀粉在口腔中能够被唾液消化。

丁同学:不同量的唾液对淀粉消化有影响。

(1)你认为这四种假设中,最好的是_____。

(2)你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做这个题时,是这样作答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5.【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专题1 化学基本实验复习学生

专题1  化学基本实验复习学生

专题1 化学基本实验复习1、正误判断 (1)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2)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3)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 )(4)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 )(5)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溴与乙醇 ( )(6)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浊液 ( )(7)制取无水乙醇可向乙醇中加入CaO 之后过滤 ( )(8)由矿盐生产食盐,除去SO 2-4最合适的试剂是Ba(NO 3)2( )(9)用如图1­2­5所示装置从KI 和I 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 2( )(10)用如图1­2­6所示装置除去Cl 2中含有的少量HCl( )(11)除去干燥CO 2中混有的少量SO 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 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12)除去FeCl 2溶液中混有的FeCl 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13)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可将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14)用过量氨水除去Al 3+溶液中的少量Fe 3+( )(15)用过量稀盐酸除去石英中的Al 2O 3、CaCO 3杂质( )(16)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17)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18)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19)盛放氯水应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 )(20)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21)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22)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2、31­2­5 1­2­6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酸碱滴定实验所用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采用加入饱和NaOH溶液后进行分液的方法C.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D.石蜡油蒸气在炽热碎瓷片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的气体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CuO中混有Al2O3: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B.FeCl2溶液中混有CuCl2: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加入过量NaOH溶液,反应后加热蒸干D.氯气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6.用下列分离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Ⅰ所示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Ⅱ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用图Ⅲ所示装置分离NaCl和Na2SO4的混合溶液D.用图Ⅳ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78、.9.A.用图a所示装置干燥SO2气体B.用图b所示装置蒸发CH3COONa溶液得醋酸钠晶体C.用图c所示装置分离有机层与水层,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用图d所示装置测量氨气的体积10.工业上生产高氯酸(沸点:90 ℃)时还同时生产了亚氯酸钠,其工艺流程如下:(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的常用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

《小升初科学总复习资料》-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素材苏教版

《小升初科学总复习资料》-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素材苏教版

重要实验部分(一)一、探究能量的转换(一)实验器材:细铁丝、软木塞(或橡皮泥)、花生米、火柴、蜡烛、小烧杯、适量的水、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

(二)操作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用细铁丝将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

2、用温度计测量加热前烧杯里的水温并记录。

3、点燃花生米并放于石棉网下,加热烧杯里的水。

(可借助燃着的蜡烛点燃花生米。

)4、花生米燃烧完后,测量水温并记录。

5、对比加热前后的水温变化。

(三)实验结论:花生米燃烧产生的( )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 )就转化为( ) 和( )。

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一)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假设: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匝数多,磁力大;匝数少,磁力小。

(三)实验设计:1、不变的因素:电池节数、导线粗细、铁钉长短等。

2、改变的因素:线圈匝数。

(四)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两端去掉绝缘层分别能绕大铁钉 30、60 圈左右的导线两根;大铁钉、回形针、火柴、开关等。

(五)操作步骤:1、探究导线绕30圈左右电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1)将导线沿相同方向在大铁钉上缠绕30 圈左右。

(2)把绕上导线的大铁钉连接到装有电池的电池盒上,闭合开关,用大铁钉去吸引回形针。

(3)断开电源,数被吸引的回形针的数量并记录。

2、探究导线绕60圈左右电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1)将导线沿相同方向在大铁钉上缠绕60 圈左右。

(2)按照步骤“1”中(2)(3)完成。

3、比较不同的线圈匝数,电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六)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 ) 有关,))o)越多,电磁铁磁力(三、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一)实验器材:光电板、小车、量角器、遮光纸。

(二)情况一:1、问题:光电板受光面积与小车速度是否有关?2、假设:受光面积大,小车速度大。

3、改变的条件:光电板的面积大小。

4、不变的条件:光电板的受光角度。

5、实验方法:对光电板进行部分遮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复习资料一、实验操作1、单级放大电路计算并测量该共射放大电路:(1)测量静态工作点,使I CQ=2mA,并将其它数据填入下表中。

(2)在输入f=1KHZ、Ui=5mV的正弦信号的情况下,求出Au=_-90_。

(3))测量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峰峰值U OPP =_1.2726_V。

直流工作点的测量要点:考虑万用表的内阻影响:我们只需要测量U EQ和U CQ两点的直流电位。

其它的直流参数都是用这两点测出的值算出来的。

U BQ=U EQ+0.7V , U CEQ= U CQ-U EQ , I CQ=(E C-U CQ)/R C(4)记录ui和uo的波形。

波形图:(请标明幅值和周期)函数发生器的调试要点:①衰减60Db②波形对称开关关闭和直流电平开关关闭。

;示波器的调试要点:①输入接ch1通道(交流耦合),输出接ch2通道(交流耦合)。

②要使示波器上的波形显示稳定,触发源选择大信号(即:输出信号u0作为触发源)作为触发源。

;③当输入小信号时,用示波器测量u iPP和u opp时,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这时,请采用毫伏表测量u i和u o,A u=u o/u i的结果误差较小。

④注意:uopp的结果要用:u opp=u iPP×A u来验算一下,以保证结果一致。

2、方波发生器电路如图所示,已知E C为6V,D Z为3V稳压管,输出信号频率f=500Hz,电压幅度U OPP≥3V。

请根据现有元件,合理设计R和C的参数,并写出计算过程,同时指出图中各元件的作用。

解:(1)T=2RCln(1+2R2/R1)=2RCln3≈2.2RC=0.002s取20k 电阻和0.047uf (473)电容,(2)2RC ≈0.002068s ,约为2ms ,即输出信号频率约为500Hz图中各元件作用:R 、C 构成积分定时电路,R 1、R 2 构成正反馈电路 ,R 3 输出限流,运算放大器 构成迟滞比较器 ,D Z 输出限幅 (3)实现该电路,在示波器上显示符合要求的输出信号波形。

(4)观察并记录电容上的信号波形c U 和o U 的波形(至少两个周期)。

3、设计一个矩形波发生器电路结构如下图所示,技术指标要求如下:输出频率f =1kHz,占空比的调整范围为20%~80%,输出幅度Uo ≥3V 。

电源电压为±9V ,负载阻抗R L =10K Ω。

当取C=0.01uf ,R 1=11K ,R 2=10,R 3=1K 请求解R 4和 Rw (求解电路参数要写出求解过程,没有过程不给分)。

解:T=2RCln(1+2R2/R1)=2RCln (1+2×10/11) ≈2RC ln (1+1.8182)≈2RC ≈2×0.01×10-6×R f =1KHz , T=1/f =10-3则 R=1/2×0.01×10-6×1×103 =1/2×10-5=50×103 =50K Ω当Rab=0, Rac=R W 时,占为20% ,则0.2T=0.01×10-6×R4,R4=(0.2×10-3)/(0.01×10-6)=20K Ω 空为80% ,则0.8T=0.01×10-6×(R4+RW), R4+RW=(0.8×10-3)/(0.01×10-6)=80K Ω 所以, R4=20K Ω, RW=80K Ω-20K Ω=60K Ω注意调测要点:①先调测R 4电位器使f=1KHz 。

②再调测R W 电位器,当Rab=0, Rac=R W 时,点击开关再点击时间测量开关键,选择2/3页, 接着点击正占空比和负占空比键,就可 测得占为:20%,空为:80%的结果。

此时,调节R W (即:占空比)频率不会 发生改变。

4、设计一个文氏桥正弦波振荡器,技术指标要求: ①电路结构要求 ②电路指标 (1)f=1KHZ (2)U OPP =15V③设计条件(1)电源电压为:±9V(2)负载电阻RL=10KΩ(3) C=C1=C2=0.01uf , R3=10KΩ,R W=22KΩ,R4=2.2KΩ,请求解R=R1=R2的数值。

解:①设计取标称值为R=16KΩ②画输出波形5、设计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一)设计技术指标1)Au=5 ,2) Ri≥10KΩ,3) Uopp≥1V(二)设计条件1)Ec= ±6V ,2) R L= 5.1KΩ解:已知:①当Ui=0.1V(有效值)时,请画出输入和输出波形。

注意: Ui PP=2.828×0.1V=0.2828V(一定要测准确)②当Ui波形为函数发生器的调测要点:(1)衰减60dB;(2)波形对称开关关闭;(3)直流电平开关打开;(4)旋转直流电平开关,用示波器测量Umax=0.25V ;Umin=-0.5V再用示波器测 :U0max 和U0min6、设计一个反相加法电路。

设计技术指标:1)运算关系U O=-(2Ui1+5Ui2)2)Ri1≥5KΩ , Ri2≥5KΩ。

设计条件:1) Ec= ±9V ,2) RL= 5.1KΩ解:设计:已知:UO=-(2Ui1+5Ui2)测量:7、设计一个反相加法电路。

设计技术指标:1)运算关系U O=2Ui1+5Ui22)Ri1≥5KΩ , Ri2≥5KΩ。

设计条件:1) Ec= ±9V ,2) RL= 5.1KΩ解:设计思路:反向加法器+反向比例放大器(Au=1)已知:U O1=-(2Ui1+5Ui2)U O=-U O1(Au=1)测量:二、笔试题1、理想的正弦波只有基波分量,而无谐波分量、直流分量分量。

否则说明该正弦波已有失真。

2、图1 所示的电路,(1)请分别求解当ω=ωc=1/RC时,|H(jω)|的电压比值为多少?(2)定性画出它们的频率特性和相频特性图,并标注出f c的位置和相频特性的趋向角度为多少?解:|H(jω)|≈ 0.333, -180度3、可以根据半功率点V r t=0.707V r t o的结论,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电压的方法确定半功率点的频率。

简要叙述测试方法。

答:(1)始终保持输入信号电压Vs不变(2)改变信号源的频率,使输出信号电压等于0.707Vrto(3)观察信号源上所显示的频率(4)记录下该频率,此频率即为半功率点的频率4、请写出系统的传输函数(V1(t)是输入,V2(t)是输出)。

5、设计一个反向比例放大器,技术指标为:Au=10,输入阻抗Ri=5k,电源电压=±9V。

写出设计过程并画出电路图。

6、首先令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f=1kHz,Uopp=0.5V,波形为正弦。

其次将函数发生器输出和示波器本身的校正信号(f=1kHz,Uopp=0.5V,方波)分别送入示波器CH1和CH2通道,调整相关旋钮开关使两波形稳定显示,此时两个信号的峰峰值相同,在Y轴所占的格数也应相同。

再其次用交流毫伏表300mV档分别测量正弦信号和方波信号的电压值。

请分析不同波形用示波器测得的电压的峰峰值相同,为何用交流毫伏表测得的电压不同,请说明原因。

答:交流毫伏表表盘刻度是依据正弦有效值确定的,所以测量方波时将产生误差.如果一定要用交流毫伏表测量非正弦信号电压,则应计算出各种波形的有效值与正弦波有效值的换算关系,用交流毫伏表测得的初值后, 换算出非正弦的有效值电压。

由于非正弦种类很多,换算不方便,所以多用示波器测量。

78、在实验中常有这种现象,当把交流毫伏表打至最小档位时,尽管仪表输入连线什么都没接,但是表针还时常出现打表现象,请说明原因。

答:(1)未接时,空间产生(几毫伏到几十毫伏的感应电压或干扰信号)。

故产生打表现象。

(2)交流毫伏表最小档灵敏度较高或有电磁波或噪声干扰信号。

9、交流毫伏表测量的是正弦电压的有效值,dbm是以 600Ω阻抗上消耗1mW 功率为基准的。

测量的是绝对电平值。

10、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和交流毫伏表都可以测量交流电压,请指出它们的异同点及适用范围。

答: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和交流毫伏表都用于测量正弦交流电压有效值。

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适用频率范围为40Hz~1kHz,有效值小于1V时指针式万用表不能测量。

交流毫伏表适用频率范围为5Hz~2MHz,有效值电压测量下限为10 0μV。

可见,交流毫伏表的适用范围远大于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

11、下列值应用什么仪表来测量:A.正弦波的峰-峰值用示波器测量B.50kHz正弦波有效值用交流毫伏表测量C.50Hz正弦波有效值用交流毫伏表测量当有效值大于1V时也可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D.直流电压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当精度要求不高时也可用示波器测量12、实验室中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为10KHz,在空载时用交流电压表测得的输出电压为1V,若接上100Ω负载,测得负载上的电压预期值应是多少?给出计算公式。

解:考虑到函数发生器的内阻为50Ω,此时输出电压为:(1V×100Ω)÷(100Ω+50Ω)=2/3≈0.67V。

13、如图1所示电路,用TY-360型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V R2,仅考虑测量仪表内阻对被电路的影响时请计算:(列出计算过程)①用50V直流电压档测得的电压读数V R2= 4.55 V。

②用10V直流电压档测得的电压读数V R2= 3.33 V。

解: TY-360型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的等效电阻为:20KΩ/V(0.1~50V档),①万用表的等效电阻R=20KΩ×50V=1000KΩV R2=[10÷(200+200//1000)]×(200//1000)≈4.55V②万用表的等效电阻R=20KΩ×10V=200KΩV R2=[10÷(200+200//200)]×(200//200)≈3.33V14、如图所示,它是一个RLC串联电路,请求出它的谐振频率f0=?此时电路的等效阻抗Z0=?(10分)。

解:Z0=R15、示波器在双踪使用时,为了使两个通道的波形稳定的显示在屏幕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信号强的信号作为触发同步信号;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周期长的信号作为触发同步信号。

答:同频下使用强信号作为同步触发信号;在不同频率下(整数倍)使用频率低的信号或周期长的信号作为同步触发信号。

16、有两只稳压二极管V Z1、V Z2,其稳定电压分别为U Z1=6V、U Z2=10V,正向导通压降均为0.7V。

如果将它们以不同方式串联后接入电路,可能得到几种不同的电压值?试画出相应的串联电路。

答:4种。

17、示波器在双踪使用时,为了使两个通道的波形稳定的显示在屏幕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信号强的信号作为触发同步信号;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周期长的信号作为触发同步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