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说课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说课
本节课“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选自实验教材第四章第八节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线和诱导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应用的考察,也是后续学习正、余弦函数性质的基础。
对函数图像清晰而准确的掌握也为学生在解题实践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2)重、难点分析:
重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形状
难点:sin y x =在[]0,2x π∈时的函数图像
关键:对五点作图发中五点本质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1)知识与技能: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础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了解一些函数图像的画法。
(2)心理与生理: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对高中数学体系有了初步认识,且具有了较强的分析、判断、理解能力和一定层次上的交流沟通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研究掌握正弦函数图像及其画法;掌握余弦函数图像;深刻理解五点作图法中五点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对正弦函数图像的认知更为深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善于类比联想,直观想象,对数形结合有进一步认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说课稿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高中《数学》第一册(下)(人教试验修订本)第四章第八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过去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此前还学过三角函数线,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为今后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sin(ϕ+=wx A y 的图象的研究打好基础。
因此,本节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共分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利用正弦线画出x y sin =,[]π2,0∈x 的图象,考察图象的特点,介绍“五点作图法”,再利用图象研究正弦函数的主要性质(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和单调性)。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用“五点作图法”画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正弦函数图象;正弦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单位圆画正弦函数图象;正弦函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二、目标分析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能力目标(1)会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画出正弦函数图象; (2)掌握正弦函数图象的“五点作图法”;(3)理解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和单调性的意义; (4)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单调区间;(5)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6)培养数形结合和化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德育目标(1)渗透由抽象到具体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交流的能力;(4)使学生懂得数学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数学特点。
三、教法分析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1、计算机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使问题变得直观,易于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优美的函数图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正弦函数的定义和图像特点。
2. 掌握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3. 理解正弦函数的增减性和奇偶性。
4. 能够应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正弦函数的定义与图像1.1 正弦函数的定义1.2 正弦函数的图像第二章:正弦函数的周期性2.1 周期性的定义2.2 周期性的图像表现第三章:正弦函数的对称性3.1 对称性的定义3.2 对称性的图像表现第四章:正弦函数的增减性4.1 增减性的定义4.2 增减性的图像表现第五章:正弦函数的奇偶性5.1 奇偶性的定义5.2 奇偶性的图像表现教学步骤:第一章:正弦函数的定义与图像1.1 正弦函数的定义1. 引入正弦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三角函数的定义。
2. 解释正弦函数的定义,即在直角坐标系中,正弦函数表示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1.2 正弦函数的图像1. 利用计算机软件或板书,绘制正弦函数的图像。
2. 解释正弦函数图像的波动特点,如周期性和振幅。
第二章:正弦函数的周期性2.1 周期性的定义1. 引入周期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周期函数的定义。
2. 解释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即每隔一个周期,函数值重复出现。
2.2 周期性的图像表现1. 利用计算机软件或板书,展示正弦函数周期性的图像。
2.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理解周期性的特点。
第三章:正弦函数的对称性3.1 对称性的定义1. 引入对称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对称函数的定义。
2. 解释正弦函数的对称性,即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
3.2 对称性的图像表现1. 利用计算机软件或板书,展示正弦函数对称性的图像。
2.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理解对称性的特点。
第四章:正弦函数的增减性4.1 增减性的定义1. 引入增减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增减性质。
2. 解释正弦函数的增减性,即在一定区间内,函数值的增减规律。
4.2 增减性的图像表现1. 利用计算机软件或板书,展示正弦函数增减性的图像。
2.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理解增减性的特点。
正弦函数的图像(说课稿)

正弦函数x=的图像(说课稿)y sin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正弦函数的图像》是高中《数学》必修4(北京师范大学版)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正弦函数的图像。
过去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此前还学了锐角的正弦函数和任意角的正弦函数,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正弦函数x=y sin 的图像,为今后正弦函数的性质、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yAsin(ϕ+=wx的图像的研究打好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用“五点作图法”画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正弦函数图像。
教学难点:利用单位圆画正弦函数图像。
3、学习目标根据《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1)了解并理解利用单位圆画正弦函数的图像;(2)掌握正弦函数图像的“五点作图法”;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交流的能力;3、德育目标(1)渗透由抽象到具体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交流的能力;(4)使学生懂得数学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数学特点。
二、教法分析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1、计算机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画出正弦函数的图像,使问题变得直观,易于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优美的函数图像,给人以美的享受。
2、讨论式教学通过观察“正弦函数的几何作图法”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分组(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总结,由小组成员代表小组发表意见(不同层次的组员回答,教师给予评价不同),说出正弦函数的主要性质和函数x=,[]π2,0∈x的图像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点。
教案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案: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章:正弦函数的定义与图像1.1 教学目标了解正弦函数的定义能够绘制正弦函数的图像1.2 教学内容正弦函数的定义:y = sin(x)正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周期性、振幅、相位、对称性1.3 教学步骤1. 引入正弦函数的概念,解释正弦函数的定义2. 利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绘制正弦函数的图像3. 分析正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周期性、振幅、相位、对称性1.4 练习与作业练习绘制不同振幅和相位的正弦函数图像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正弦函数图像的理解第二章:正弦函数的性质2.1 教学目标了解正弦函数的性质能够应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2.2 教学内容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增减区间正弦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与偶函数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周期为2π正弦函数的值域:[-1, 1]2.3 教学步骤1. 介绍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图像进行解释2. 解释正弦函数的奇偶性,利用数学公式进行证明3. 强调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引导学生理解周期为2π4. 分析正弦函数的值域,解释正弦函数的取值范围2.4 练习与作业练习判断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完成课后练习题,应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第三章:余弦函数的定义与图像3.1 教学目标了解余弦函数的定义能够绘制余弦函数的图像3.2 教学内容余弦函数的定义:y = cos(x)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周期性、振幅、相位、对称性3.3 教学步骤1. 引入余弦函数的概念,解释余弦函数的定义2. 利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绘制余弦函数的图像3. 分析余弦函数的图像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周期性、振幅、相位、对称性3.4 练习与作业练习绘制不同振幅和相位的余弦函数图像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余弦函数图像的理解第四章:正切函数的定义与图像4.1 教学目标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能够绘制正切函数的图像4.2 教学内容正切函数的定义:y = tan(x)正切函数的图像特点:周期性、振幅、相位、对称性4.3 教学步骤1. 引入正切函数的概念,解释正切函数的定义2. 利用数学软件或图形计算器,绘制正切函数的图像3. 分析正切函数的图像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周期性、振幅、相位、对称性4.4 练习与作业练习绘制不同振幅和相位的正切函数图像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正切函数图像的理解第五章:正弦型函数的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正弦型函数的应用能够解决与正弦型函数相关的问题5.2 教学内容正弦型函数在物理、工程等领域的应用解决与正弦型函数相关的问题:如振动、波动、音乐等5.3 教学步骤1. 介绍正弦型函数在物理、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2. 解释正弦型函数在振动、波动、音乐等方面的作用3. 示例解决与正弦型函数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正弦型函数的性质和图像5.4 练习与作业练习解决与正弦型函数相关的问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应用正弦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第六章:正弦型函数的积分与微分6.1 教学目标理解正弦型函数的不定积分和定积分学会计算正弦型函数的导数6.2 教学内容正弦型函数的不定积分:基本积分公式正弦型函数的定积分:利用积分公式计算面积正弦型函数的导数:求导法则6.3 教学步骤1. 介绍正弦型函数的不定积分,讲解基本积分公式2. 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计算正弦型函数的定积分3. 讲解正弦型函数的导数,引导学生理解求导法则6.4 练习与作业练习计算正弦型函数的不定积分和定积分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正弦型函数积分和导数的理解第七章:正弦型函数在坐标系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学会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正弦型函数的图像能够利用正弦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7.2 教学内容利用直角坐标系绘制正弦型函数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角度、计算物理振动等7.3 教学步骤1. 讲解如何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正弦型函数的图像2.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利用正弦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7.4 练习与作业练习绘制不同类型的正弦型函数图像完成课后练习题,应用正弦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正弦型函数在三角变换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理解三角恒等式及其应用学会利用正弦型函数进行三角变换8.2 教学内容三角恒等式:sin^2(x) + cos^2(x) = 1 等正弦型函数的三角变换: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等8.3 教学步骤1. 讲解三角恒等式的含义和应用2. 讲解如何利用正弦型函数进行三角变换8.4 练习与作业练习运用三角恒等式进行计算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正弦型函数在三角变换中应用的理解第九章:正弦型函数在工程和技术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了解正弦型函数在工程和技术领域的应用学会解决与正弦型函数相关的工程问题9.2 教学内容正弦型函数在信号处理、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应用解决与正弦型函数相关的工程问题:如信号分析、电路设计等9.3 教学步骤1. 讲解正弦型函数在信号处理、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2. 示例解决与正弦型函数相关的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应用正弦型函数的性质和图像9.4 练习与作业练习解决与正弦型函数相关的工程问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应用正弦型函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总结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主要内容了解正弦型函数在其他领域的拓展应用10.2 教学内容总结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关键点介绍正弦型函数在其他领域的拓展应用:如地球物理学、天文学等10.3 教学步骤1. 回顾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 介绍正弦型函数在其他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相关实例10.4 练习与作业复习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探索正弦型函数在其他领域的拓展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正弦函数的定义与图像理解正弦函数的定义:y = sin(x)掌握正弦函数图像的特点:周期性、振幅、相位、对称性重点环节二:正弦函数的性质掌握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增减区间理解正弦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与偶函数认识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周期为2π了解正弦函数的值域:[-1, 1]重点环节三:余弦函数的定义与图像理解余弦函数的定义:y = cos(x)掌握余弦函数图像的特点:周期性、振幅、相位、对称性重点环节四:正切函数的定义与图像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y = tan(x)掌握正切函数图像的特点:周期性、振幅、相位、对称性重点环节五:正弦型函数的应用了解正弦型函数在物理、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学会解决与正弦型函数相关的问题:如振动、波动、音乐等重点环节六:正弦型函数的积分与微分理解正弦型函数的不定积分和定积分学会计算正弦型函数的导数重点环节七:正弦型函数在坐标系中的应用学会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学会利用正弦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环节八:正弦型函数在三角变换中的应用理解三角恒等式及其应用学会利用正弦型函数进行三角变换重点环节九:正弦型函数在工程和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正弦型函数在信号处理、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学会解决与正弦型函数相关的工程问题重点环节十:总结与拓展总结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关键点了解正弦型函数在其他领域的拓展应用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涵盖了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各个方面,从基本定义到图像特点,再到性质和应用,每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和演示。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一等奖说课稿3篇

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地位与重要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节是高中《数学》第一册(下)的重要内容,这一节共分为四个课时。
本课为第二课时,其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正弦线、余弦线及正、余弦曲线研究正、余弦函数性质中最基本的定义域与值域。
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加深学生对单位圆、正弦线、余弦线及正、余弦函数图象的认识,又可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还为后面其它性质的学习作好准备,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 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②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类比等思想方法;③培养学生进行数学交流,获得数学知识的能力。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
(3)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正确理解正、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意义;②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3.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理解并掌握正、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大纲的明确要求。
复习好三角函数定义及正弦线、余弦线等有关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难点:有关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求解。
解三角函数问题时,学生普遍存在会而不对,对而不全,造成失误的很大原因来自定义域和值域问题,往往不注意角的范围,在求最值方面更为突出。
二、教法分析: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1)讨论式教学:通过学生对图形的观察,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并发表意见,说出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2)讲议结合教学:教师适时指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价。
(3)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电脑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使问题变得直观,易于突破;同时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软件交互功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加大一堂课的信息量,使教学目标更好的实现。
正弦函数的图像(精品说课稿)

正弦函数的图像(精品说课稿)-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高中数学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正余弦函数的图像》。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来说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1章第5节第1课时,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正弦函数的图象,过去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此前还学了锐角的正弦函数和任意角的正弦函数,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正弦函数y=sinx 的图象,为今后正弦函数的性质、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 y=Asin(ωx+φ)的图象的研究打好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分析完了教材,再来说说学情。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基础知识和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等知识,本节课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图象,进一步体现数形结合和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
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还不够深入,其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
学生在学习函数上仍有畏难情绪,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意境,如何学好利用已有知识来研究正弦函数的图像,就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学生认知发展和知识构建的一个生长点。
基于以上教材地位、学情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用单位圆作正弦函数图象的方法,用“五点作图法”画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正弦函数图象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作出 y=sinx, x∈R 的图象,明确函数的图象。
渗透数形结合和化归的数学思想。
利用单位圆画正弦函数图象本课教学的难点。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体会学习的快乐。
正弦函数说课稿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旬阳县职教中心王培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王培丽,来自旬阳县职教中心。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选自人教版《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三单元第一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本节课作以简要说明。
一、说教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学生在过去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此前还学过三角函数线、诱导公式、正弦函数的图像。
而10秋电子专业《电子线路》课将学习简谐交流电。
在这个时候学习《正弦函数的性质》,一来为以后学习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图像与性质奠定了基础,二来服务于电子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因此,本节的内容地位十分重要,它对数学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及对策我所授课的班级是10秋电子班,经了解这班学生实际状况是: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表达概括能力较差,理论联系实际不灵活。
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视频和大量直观的图形,通过一课时的讲授,指导学生合作交流,联系自身学习实际,掌握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周期性,更好的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就业做好铺垫。
3、教学目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素质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了解正弦函数的值域、奇偶性,理解正弦函数的最值、单调性、周期性。
◆能力目标:(1)根据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最值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价值目标:培养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重点学习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研究函数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研究余弦函数、正切函数提供方法,为专业课的学习提供知识支撑。
因此: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周期性。
教学难点:根据正弦函数一个周期内的单调性、最值得出整个定义域的单调性、最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
宝坻中专学校 赵凤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数学》
第二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过去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为今后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sin(ϕ+=wx A y 的图象的研究打好基础。
并且,正弦函数及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在我校电工与电子专业应用广泛。
因此,本节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共分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利用描点法画出
x y sin =,[]π2,0∈x 的图象,考察图象的特点,介绍“五点作图法”,再
利用图象研究正弦函数的主要性质(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和单调性)。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五点作图法”画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正弦函数图象;正弦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函数的周期性的理解,正弦函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根据中等职业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能力目标
a 会用描点法画出正弦函数图象;
b 掌握正弦函数图象的“五点作图法”;
c 理解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和单调性的意义;
d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f 培养数形结合和化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德育目标
a 渗透由抽象到具体的思想,使学生理解动与静的辩证关系,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c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
d 使学生懂得数学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数学特点。
二、说教法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分析,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
(1)计算机辅助教学: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利用描点法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使问题变得直观,易于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优美的函数图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2)讨论式教学
通过观察“正弦函数的描点作图法”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分组(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总结,由小组成员代表小组发表意见(不同层次的组员回答,教师给予评价不同),说出正弦函数的主要性质和函数
x y sin =, []π2,0∈x 的图象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点。
(3)讲议结合教学
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并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
(4)分层教学
提问分层、评价分层、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学法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正弦函数的描点作图法”教学课件的演示,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精神,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方法进行归结,体现了新课标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说教学
2、提出问题:
问题一:正弦函数有哪些主要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