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气侯矿井气候
太原理工大学通风与安全必考试题 (1)

一、填空题1、矿井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
2、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的呼吸需要;稀释和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等;调节矿井气候。
3、矿井空气氧气百分含量减少的原因有:爆破工作、井下火灾和爆炸、各种气体的混入以及人员的呼吸。
4、影响矿井空气温度的因素有:岩层温度、地面空气温度、氧化生热、水分蒸发、空气压缩与膨胀、地下水、通风强度、其他因素。
5、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瓦斯等。
6、检定管检测矿井有害气体浓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叫比色式;另一种叫比长式。
7、矿井气候是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
8、《规程》规定:灾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的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9、通常认为最适宜的井下空气温度是15-20℃,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60%。
10、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微溶于水,相对空气的密度是0.97,不助燃但有爆炸燃烧性。
一氧化碳极毒,能优先与人体的血色素起反应使人体缺氧,引起窒息和死亡,浓度在13%~75%之间时遇高温而爆炸。
11、矿井通风系统是指风流由进风井进入矿井,经过井下各用风场所,然后从回风井排出,风流流经的整个路线及其配套的通风设施称为矿井通风系统。
12、矿井通风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13、当巷道的断面发生变化或风流的方向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局部阻力的产生。
14、防爆门是指装有通风机的井筒为防止瓦斯爆炸时毁坏风机的安全设施。
作用有三:一是保护风机;二是当风机停止运转是,打开防爆门,可使矿井保持自然通风;三是防止风流短路的作用;15、掘进巷道时的通风叫掘进通风。
其主要特点是:只有一个出口,本身不能形成通风系统。
16、我国煤矿掘进通风广泛使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的方式是由于压入式通风具有安全性较好;有效射程大,排烟和瓦斯能力强;能适应各类风筒;风筒的漏风对排除炮烟和瓦斯起到有益的作用。
矿井气候条件

1.矿井气候条件的含义
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三者的综合作用状态构成了井下的气候。井下工作地点人体最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空气温度为15~20℃、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而风速的大小应根据气温的高低而定。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煤矿安全规程》对井巷各工作地点的风速规定见表3--1-2所列。
表3-1-2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
井巷名称
允许风速/(m/s)
最低
最高
无提升设备的风井和风硐
15
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
12
风桥
10
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
8
主要进、回风巷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架线电机车巷道
1.0
8
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
0.25
6
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
0.25
4
掘进中的岩巷
0.15
4
其他通风人行巷道
0.15
矿井有害气体及气候条件

矿井有害气体及气候条件矿井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气、甲烷、氢气等。
这些有害气体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有害气体(一)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52),在风速较小的巷道中,底板附近浓度较大;在风速较大的巷道中,一般能与空气均匀混合。
在新鲜空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对人体是无害的。
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呼吸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如果空气中完全不含有二氧化碳,则人体的正常呼吸功能就不能维持。
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也将使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严重时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矿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煤和有机物的氧化,人员呼吸,碳酸性岩石分解,炸药爆破,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等。
此外,有的煤层和岩层中也能长期连续地放出二氧化碳,有的甚至能与岩粉一起突然大量突出,给矿井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臭(不易察觉),相对空气密度为0.967,微溶于水,与酸、碱不起化学反应,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只能被活性炭吸收。
一氧化碳能燃烧,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13%~75%时有爆炸危险。
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亲和力比氧大250~300倍(血红素是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细胞)。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首先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结合,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
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素结合后,生成鲜红色的碳氧血红素,故一氧化碳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中毒者黏膜和皮肤均呈樱桃红色。
(三)硫化氢(H2S)硫化氢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0001%时即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应嗅觉神经中毒麻痹,反而嗅不到。
硫化氢相对空气密度为1.19,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所以它可能积存于旧巷的积水中。
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

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矿井气候条件(climatic condition in mine) 指:由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和风速等参数反映的矿井空气综合状态。
矿井气候的定义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
这三个参数也称为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
矿井气候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新陈代谢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
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的对流、辐射和汗液蒸发这三种基本形式进行的。
对流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流速;辐射散热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蒸发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流速。
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1.干球温度干球温度是我国现行的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之一。
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出矿井气候条件的好坏。
指标比较简单,使用方便。
但这个指标只反映了气温对矿井气候条件的影响,而没有反映出气候条件对人体热平衡的综合作用。
2.湿球温度湿球温度是可以反映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比干球温度要合理些。
但这个指标仍没有反映风速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
3.等效温度等效温度定义为湿空气的焓与比热的比值。
它是一个以能量为基础来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
4 .同感温度同感温度(也称有效温度)是1923年由美国采暖工程师协会提出的。
这个指标是通过实验,凭受试者对环境的感觉而得出的同感温度计算图。
5.卡他度卡他度是1916年由英国L.希尔等人提出的。
卡他度用卡他计测定。
卡他度分为:干卡他度、湿卡他度干卡他度:反映了气温和风速对气候条件的影响,但没有反映空气湿度的影响。
为了测出温度、湿度和风速三者的综合作用效果,K d=41.868F/t W/m2湿卡他度(Kw):是在卡他计贮液球上包裹上一层湿纱布时测得的卡他度,其实测和计算方法完全与干卡他度相同。
矿井气候条件的安全标准我国现行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是干球温度。
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矿山安全条例》第53条规定,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
矿井气候调节措施

矿井气候调节措施当矿井气候值超过标准而出现热害时,就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加以改善。
矿井降温的一般技术措施是指除了矿井空调技术外,其他各种用于调节和改善矿井气候条件的措施。
它主要包括:通风降温、隔热疏导、个体防护等。
(一)通风降温加强通风是矿井降温的主要技术途径。
通风降温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大矿井风量和选择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
1、加大风量实践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原风量较小),增加风量是高温矿井最经济的降温手段之一。
加大风量不仅可以排出热量、降低风温,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的散热条件,增加人体舒适感。
所以在高温矿井采用通风降温是矿井降温的基本措施之一。
但增风降温并不总是有效的。
当风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增风降温的效果就会减弱。
同时增风降温还受到井巷断面和通风机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有一定的应用范围。
2、选择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从降温角度出发,确定矿井通风系统时,一般应考虑下列原则:(1)尽可能减少进风路线的长度在井巷热环境条件和风量不变的情况下,井巷进风的温升是随其流程加长而增大,风路越长,风流沿途吸热量越大,温升也越大。
所以,在高温矿井应尽量缩短进风路线的长度。
同时在进行开拓系统设计时,要注意与通风系统相结合,避免进风巷布置在高温岩层中和不必要地加长进风路线的长度,以增加其温升。
(2)尽量避免煤流与风流反向运行在选择采区通风系统时,尽量采用轨道上山进风方案,避免因煤流与风流方向相反,将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散热和设备散热带进工作面。
根据原西德的经验采用轨道上山(平巷)进风与运输上山(平巷)进风相比,回采工作面进风流的同感温度可降低4~5℃。
(二)隔热疏导所谓隔热疏导就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矿井热源与风流隔离开来,或将热流直接引入矿井回风流中,避免矿井热源对风流的直接加热,从而达到矿井降温的目的。
隔热疏导的措施主要有巷道隔热,用于矿井局部地温异常的区段。
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法是,在高温岩壁与巷道支架之间充填隔热材料,如锅炉炉渣等。
矿井空气及气候条件

矿井空气及气候条件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连续不断地将地面空气输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以供给人员呼吸,并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害气体和矿尘,制造良好矿井气候条件,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躯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第一节矿井空气成分一、地面空气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亦称为湿空气。
干空气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气的空气,由氧、氮、二氧化碳、氩、氖和其他一些微量气体所组成的混合气体。
干空气的组成成分比较稳固,成分的数量差不多不变。
干空气成分的数量用体积浓度或质量浓度来表示,前者为某种气体的体积在干空气的总体积中所占的百分数;后者为某种气体的质量在干空气的总质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其要紧成分如表1-1所示。
表1-1 干空气的组成成分表工程运算中,干空气可近似地仅考虑氧气和氮气,组成按氧气(21%)、氮气(79%)来运算。
干空气的物理参数如下:分子量28.97气体常数287.05 J/kg.K空气密度(0℃,1atm) 1.293 kg/m3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其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
地面空气中,水蒸气的浓度随地区和气候而变化,其体积浓度变化范畴为0~4%。
此外,实际空气中还含有微量的污染气体和尘埃。
二、矿井空气的要紧成分及其差不多性质矿井空气要紧来源于地面空气,尽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其要紧成分仍旧是氧气和氮气。
1.氧气(O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关于空气的比重为1.105,化学性质爽朗,易使其它物质氧化,能助燃,是矿井火灾以及瓦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氧气是人呼吸所必需的气体,人的生命要紧是依靠吃进食物和不断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在体内进行新陈代谢来坚持的。
人对氧气的需要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人的需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如表1-2所示。
表1-2 人体输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1%左右对人的呼吸最为有利。
空气中氧气浓度的降低会阻碍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煤矿专业知识300条

煤矿专业知识300条1、矿井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答:矿井主要自然灾害有瓦斯、煤尘、顶板、火、水。
2、矿井气候条件三要素是什么?答:温度、湿度和风速。
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多少度?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多少?答:26℃;30℃。
4、通风的任务是什么?答:⑴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⑵冲淡和排除有害气体及浮游矿尘,使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⑶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5、矿井中控制风量的设施主要有哪些?答:包括风门、风桥、密闭、挡风墙、调节风门和风窗等。
6、局扇停止运转和恢复通风时,各需要采取哪些安全措施?答:局扇停止运转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设置栅栏,禁止人员入内。
恢复送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在局扇和开关地点附近10m内风流中沼气浓度不超过0.5%,在停风区中沼气和二氧化碳分别不超过1%和1.5%的情况下,方可人工开动局扇恢复通风。
否则必须制定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由救护队负责排放瓦斯。
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至少多少天进行一次甲烷风电闭锁实验?答:每10天。
8、什么叫串联通风?答:串联通风是指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全部或部分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9、什么叫扩散通风?答:扩散通风是指利用矿井空气分子的自然扩散运动,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式。
10、什么是老塘通风?答:进回风流部分或全部经过采空区的通风方式为老塘通风。
11、什么是下行风?答:风流沿回采工作面的倾斜方向由上向下的流动为下行风。
12、瓦斯检查次数有何规定?答:低瓦斯矿井每班检查2次,其间隔时间3-5小时,高瓦斯矿井每班检查3次,其间隔时间2-3小时,瓦斯检查时间间隔要均衡。
13、对独头巷道封闭的要求是什么?答:对巷道长度大于6米且停风的巷道在24小时内必须封闭完毕,在封闭前应将外部连接的铁路、电缆、架线、管路等切断,避免杂散电流引爆独头内瓦斯。
14、矿井主要有害气体成分是什么?答:沼气(甲烷)、二氧化碳、氮气,还有少量的乙烷、乙烯、氢、一氧化碳、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
矿井通风(知识点)

矿井通风(知识点)一、煤矿井下有毒有害气体1、矿井通风任务2、各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CO 0.0024% NH3 0.004% NO2 0.00025% SO2 0.0005% H2S 0.00066% H2 0.5% CH4 CO2 总进风0.5% 总回风0.75% 采掘回风CH4 1.0% CO2 0.5%3、几种有特点的气体CO 桃红色浓度0.4% 30分钟内假死,超过半小时死亡。
NO2 淡黄色本能采用压胸、压背法。
H2S 易使甲烷传感器中毒而失效SO2 瞎眼气CO2 重气二、矿井气候(三个参数:温度、湿度、风速)规程的规定,规程测风的规定,风速规定地面标准状态:温度0℃压力1atm 湿度0% 矿内标准状态:温度20℃压力1atm 湿度60%压力单位:1atm=101325Pa 1atm=760mmHg 1mmHg=13.6mmH2O 1mmH2O=9.80665Pa粉尘总进风流总粉尘浓度不超过0.5mg/m3 作业地点当SiO2含量<10%时,总粉尘浓度不超过10mg/m3 作业地点当SiO2含量>10%时,总粉尘浓度不超过2mg/m3 呼吸性粉尘≤0.5um 非呼吸性粉尘>0.5um 作业场所总粉尘2个月测定一次工作面呼吸性粉尘3个月测定一次职业病煤肺、矽肺、煤矽肺煤尘爆炸性随着煤层的变质程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弱判别粉尘是否参与的两个标志:粘焦挥发分下降防隔爆设施防隔爆水棚,防隔爆岩粉棚,防隔爆岩粉带工作面隔煤棚,跑工作面60200米范围内,主要隔爆棚的要求,架设地点辅助隔爆棚的要求,架设地点三、矿井通风三大定律风流流动状态:(紊流) 通风阻力定律:H=R· 2 Q 风量平衡平衡定律风压平衡定律:某闭合风路内不同风向的风路上风压必平衡通风压力与通风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通风机房内U型水柱计读数大小反应的是抽出式h静.压入式h全矿井总通风阻力h阻=h机±H自判断矿井通风难易程度的2个重要指标矿井总风阻R>1.42N•S2/m80.35<R<1.42通风困难通风中等R <0.35N•S2/m8 通风容易矿井等积孔A<1m2 通风困难1m2<A<2m2 通风中等A>2m2 通风容易矿井总风量<6000m3/min 总通风阻力不宜超过3000Pa主要通风机五大附属装置1、防爆门2、风硐3、反风设施4、扩散器5、消音装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授课:黄元平一、开采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必须坚持“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矿井气侯课题矿井气侯矿井气候: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
这三个参数也称为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
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矿井空气的湿度矿井空气的流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这三个参数也称为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
一、气候参数对人体散热的空气温度低于体温:对流、空气温度低于体温:对流、辐射气候参数温度空气温度等于体温:空气温度等于体温:蒸发为主空气温度高于体温:蒸发空气温度高于体温:湿度风速汗液蒸发的效果对流、对流、蒸发效果二、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矿井空气的温度、地面温度最适宜的矿井空气温度为15~20℃井下围岩温度机电设备散热因素煤炭等有机物氧化人体散热水分蒸发空气的压缩或膨胀通风强度1、地面空温度:T 1、空气压缩与膨胀3、岩层温度4、水分蒸发吸热6、通风强度5、氧化生热.7、地下水的作用1、地面空温度如果地面空气温度很低,地面空气进入下后,井下温度降低;如果地面空气温度很高,井下温度升高;2、空气压缩与膨胀空气沿井巷向下流动时,空气受到压缩会产生热量使温度升高(一般深度增加100 m,温度可升高1℃);反之,空气向上流动时,又会因体积膨胀而使温度降低(平型升高100 m,温度可降低0.8~0.9℃)。
3.岩层温度岩层散发的热量是矿井中的主要热源,约占50%-60%,因此,岩层温度直接影井空气的温度。
在恒温带之下,岩层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在含煤地层中,深度宙加30~35 m,岩层温度升高1℃。
当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因与岩层温度间存在温差,所以空气在流动的同时与岩层型热交换。
如果空气温度低于岩层温度时,则岩层放热一使矿井空气的温度逐渐升高;反之岩层吸热,使矿井空气的温度逐渐降低。
4.地下水的作用.矿井中有高温热泉或热水涌出时,可使井下温度升高;相反,若低温的地下水活动时,则可使井下温度降低。
5.水分蒸发吸热.水分蒸发时,将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
每蒸1 kg水可吸收2·5 k热量,能使1 m3空气的温度降低1.9℃。
6.氧化生热.井下煤炭、坑木等物质的氧化都能生成大量的热量。
例如,在1 m3空气中由于煤的氧化而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0.1%时会产生18 kJ的热量,而这些热量足够使1 m3空气的温度升高14.5°。
7.通风强度.通风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井巷风量的多少。
温度较低的空气流经井下巷道或工作面时,由于热交换作用吸收热量,所以流经某井巷或工作面的风量越多(供风量越大),风强度越大,吸收的热量也就越多。
8.其他因素.机械运转以及人体的散热都对井下温度有一定的。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随着机机械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型电气设备的采用和井下机电硐室的高度集中,机械运转所产生的对矿井空气温度升高的是不能忽视的。
三、矿三、井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综上所述,矿井温度受多种因素,其中有起升温作用的,也有起降温作用的。
多矿井的升温作用都大于降温作用,其变化规律是:多矿井的升温作用都大于降温作用,其变化规律是:? 1.在进风路线上(在地面温度范围内),温度随四季而变,和地表温度相比,暖夏凉的现象。
在冬季,地面冷空气进入井下后,冷空气与地下岩层温度进行热交换,吸热,岩层散热,因地下岩层温度随深度增加,且风流下行受压缩,故沿线空气温度逐高;夏季与冬季的情况大致相反,沿线空气温度逐渐降低。
2、在整个风流路线上,回采工作面一般是矿井空气温度最高的区段。
地面温度的范围(指进风风流流经路线长度或距离)一般为1000~2 000 m,超过此距离,不论冬是夏季,随着进风路线的延长,矿井空气温度会逐渐升高,一般至回采工作面时,温废最高。
这是因为回采工作面除有煤、岩氧化外,还有人体散热和机械运转、爆破等因素引起的散热。
开采深度大,进风路线长且超过一定距离时,回采工作面的温度常年保持不变;开采深大,进风路线短时,回采工作面的矿井空气温度将随地面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3、在回风路线上,因通风强度较大、风速高、水分蒸发吸热,加之气流向上流动而膨温,使气温略有下降,但基本上常年保持不变。
四、四、矿井气候条件的安全标准我国现行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是干球温度。
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矿山安全条例》第53条规定,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规程规定》《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C;机电洞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C;五、矿井空气温度的测定矿井空气温度的测定,我国一般采用水银或酒精温度计直接测量矿井空气的温度。
当利电偶测温时,热电势大小与热冷端温度差有关。
当测点环境温度较高时,其灵敏度也较矿山主要用热电偶测量岩体或工作面采空区的温度。
1.岩层温度的预算(1)变温带一般距地表20 m左右,其温度随地面季节温度而变化,故称这个地带为变温带。
(2)恒温带一般距地表20~30 m的地带,岩层的温度基本常年稳定不变,故称这个为恒温带。
某地区恒温带的温度约等于该地区年平均地表温度。
(3)增温带和地温率在恒温带以下,岩层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不受地面季节变化的,故称为增温带。
这个地带的岩层温度t与深度Z成正比。
岩层温度增加1℃所增加的垂直深度(m)被称为地温率。
如果知道某地区恒温带温度和地温率,就可以式预计深部水平地层的岩层温度,即:t= t恒+Z-Z恒/g恒t--深度为Z(m)处的岩层温度,℃;t恒——恒温带的岩层温度,℃;Z一地下岩层温度为1(℃)处的深度,m;Z恒——恒温带深度,m;g恒——地温率,m/℃。
2、围岩的原始温度测定、目岩原始温度(即原岩地温)的测定是矿井热害防治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所取得的参数是矿井热源分析及井下风流温度预测计算的重要基础参数,也是划分矿井热害等级的基本依据。
原岩温度的测定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深孔测温法,二是浅孔快速测温法。
两种方法①深孔测温法深孔测温就是在井巷中利用钻机向围岩内打水平测温孔,再将在实验标定好的的测温热电偶探头送人孔底,封孔,经过一定时间,测得稳定的温度值即围岩的原始温度,利用深孔测温时,必须要设法消除或减少矿井排水和通风的,钻孔位置应避开和水文地质复杂地段,选择在岩性较好、不渗水或渗水小的地点,钻孔深度应大于该处围岩冷却带的厚度。
(2)浅孔快速测温法浅孔快速测温是在井下连续推进的岩巷掘进工作面(2) (30 m以内无通风两年以上的井巷或硐室),并在岩面暴露时间不超过24 h,利用掘边的炮眼或临时专门打的2~3 m钻孔进行测温的方法。
3.采.掘工作面和机电硐室的温度测定1)气温测定地点的选择。
①掘进工作面气温的测点,应设在工作面距迎头2 m处的回风流中。
②长壁采煤工作面气温的测点,应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距煤壁15 m处测定。
③机电硐室气温的测点,应选在硐室回风道口的回风流中。
④气温的测点不应靠近人体、发热或制冷设备,间距至少O·5 m。
2)气温的测点时间,一般在8~16 h的时间内进行。
3)测温仪器可使用最小分度为,0.5℃并检定的温度计。
4)测量温度时温度计要离开人体或其他发热体0.5 m以上,待测一段时间,读数稳定后,记下温度计读数。
‘ 。
测定矿井空气的相对湿度。
五、测定矿井空气的相对湿度。
人体蒸发散热的效果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
φ(相对湿度)<30%时,人体水分蒸发过快,人会感到干燥;φ>80%时,人体水分蒸发困难;φ=100 %时,人体水生全停止。
可见,相对湿度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生产率很大,因此,测定矿井空气的相对湿度,尽量使矿井空气的相对湿度处于最适宜的相对湿度50%-60%)。
)、矿井空气湿度的变化规律(一)、矿井空气湿度的变化规律1.矿井空气的湿度是随着地面空气湿度和井下滴水情况不同而变化的。
2.一般情况下,在矿井进风路线上有冬干夏湿的现象。
矿井回风巷或出风井相对湿度大多在95%以上,且常年变化不大。
▲ 一般情况下,矿井空气湿度的变化规律为:在矿井进风路线上,空气的湿度随化而变化。
冬天冷空气进入井下后温度要升高,空气的饱和水蒸气量加大,沿途吸收才而井巷显得干燥;夏天的热空气进入井下后温度要降低,饱和水蒸气量逐渐减小,互一部分水分凝结成水珠,使井巷显得潮湿,故有冬干夏湿之感。
在采掘工作面和回因空气温度较高且常年变化不大,空气湿度也基本稳定,一般都在90%以上,甚至接近(二)、矿井空气相对湿度的测定矿井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用手摇式湿度计或风扇湿度计测定,在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用湿度传感器或温湿度传感器。
.1.手摇式湿度计测定方法(1)手摇式湿度计如图2—6所示;将两支构造相同的普通温度计装在一个盒为了加以区分,把其中的一个称为干温度计,另一个称为湿温度计,湿温度计的水。
裹着湿纱布。
2、风扇湿度计侧测定法▲风扇湿度计侧测定法风扇湿度计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和一个通风风扇湿度计侧测定法:风扇湿度计侧测定法器组成。
水银温度计为感温计;水银温度计的水银球上裹有一层湿的棉纱布,为时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的外面均罩着内、外表面光亮的双层金属保护管,以防热辐射的;通风器内有发条和风扇,风扇在发条的作用下开始工作,以在风管中产生稳定的气流,使温度计的水银球处于同一风速下,测定流动状态下的空气温度。
▲ 例2—2 在井下某巷道用风扇式湿度计测得风流的干球温度为20℃,湿球温度为17℃,求风流的相对湿度。
解:已知t干=20℃,t湿=17℃,△t=t干——t湿=20℃-17℃=3℃根据t干、△t 查相对湿度表2—4得:φ=73% 3、湿度传感器与电子湿度计、湿度传感器利用可以实行对环境空气湿度的连续监测。
当空气的湿度变化时,湿度敏感材料传感器电参数也随之变化,电量通过放大电路放大,在读数仪表上反映出空气的湿度值。
六、测定矿井空气的风速。
测定矿井空气的风速。
▲ 风速风速——指风流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距离。
井巷中的风速过高或过低都会工人健康。
风速过低时,汗水不易蒸发,人体多余热量不易散失掉,人就会感到闷热不舒服,同时瓦斯也容易积聚;风速过高时,容易使人感冒,矿尘飞扬,对安全生产和工人不利的。
因此,必须准确测定矿井空气的风速,使矿井空气的风速符合《规程》规:要完成测量任务,要知道测算井巷中的风速的目的、井巷断面上的风速分布建立、测风仪表(风表)、测风方法、测风步骤、用风表测风时的注意事项等知谚)、测算井巷中的风速和通过的风量的目的(一)、测算井巷中的风速和通过的风量的目的1.检查用风地点实际得到的风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检查各井巷中的实际风速是否符合《规程》规定。
允许风速(m/s)井巷名称无提升设备的风井和风硐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风桥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主要进、回风巷架线电机车巷道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掘进中的岩巷其他通风人行巷道最低1.O 0.25 0.25 O.15 O.15 最高15 12 10 8 8 8 6 4 4 ▲此外,《煤矿安全规程》还规定,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修理中的井筒,风速:8m/s;梯子间四周经封闭后,井筒中的最高允许风速可按表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