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预测试卷一(含答案)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预测试卷一(含答案)[单选题]1.制定矿井气候条件的安全标准,涉及国家政策.劳动卫生.(江南博哥)劳动生理心理学以及现有的国家技术经济条件,我国现行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是()。
A.干球温度B.湿球温度C.等效温度D.同感温度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制定矿井气候条件的安全标准,涉及国家政策.劳动卫生.劳动生理心理学以及现有的国家技术经济条件。
目前,世界各国关于矿井气候条件的安全标准差别很大。
我国现行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是干球温度。
[单选题]2.治理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的常见技术措施有()。
A.采前预抽B.本煤层边采边抽C.边掘边抽D.下邻近层卸压瓦斯抽放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虽然小于其通风能力所能稀释的瓦斯量,但由于煤层有突出危险性,此时也需要对掘进工作面进行瓦斯治理。
治理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的常见技术措施有掘前预抽.边掘边抽.双巷掘进等。
[单选题]3.当空气中瓦斯含量较高时就会相对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影响人体健康。
当空气中瓦斯含量达到43%时,人会()。
A.注意力不集中B.呼吸困难C.失去知觉D.窒息死亡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当空气中瓦斯含量较高时就会相对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影响人体健康,严重时会造成人缺氧窒息死亡。
当空气中瓦斯含量达到25%~30%时,可引起头疼.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步态不稳,若不及时脱离现场可导致窒息死亡;当空气中瓦斯含量达到43%时,氧气含量就会降低到12%,人会呼吸困难;当空气中瓦斯含量达到57%时,氧气含量就会降低到9%,短时间内人会失去知觉,几分钟内若不及时抢救则会因为缺氧窒息死亡。
[单选题]4.掘进工作面防尘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国内外岩巷掘进行之有效的基本防尘方法是()。
A.干式凿岩捕尘B.爆破防尘C.锚喷支护防尘D.风钻湿式凿岩防尘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掘进工作面防尘中,打眼防尘是炮掘工作面防尘的重点,打眼防尘主要技术有湿式凿岩.干式凿岩捕尘等。
通风安全复习资料 名次解释

1.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者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讲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就称为矿井通风。
2.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是由通过动力,通风网络和控制设施等要素组成的空间物理结构实体。
3.相对压力:以当地同时同标高的大气压力为测算基准测的的压力称之为相对压力,即通常说的表压力,用h表示。
4.绝对压力:以真空为测算零点而测的的压力称之为绝对压力。
摩擦阻力:风流在井巷中流动,由于流体层间的摩擦和流体与井壁之间的摩擦而形成的阻力称为摩擦阻力。
5.矿井瓦斯: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各种气体的总称。
自然风压:这种用自然因素作用而形成的通风叫做自然风压。
6.矿井等积孔:假定无限空间有一薄壁,在薄壁上开一面积为A的孔口,当孔口通过风量等于矿井风量,而孔口两侧压力等于矿井通风阻力时,则孔口面积A叫做矿井的等积孔。
7.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地下采掘过程当中,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煤,岩层内以极快的速度向采掘空间得喷出煤和瓦斯,并常伴有巨响和气浪等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8.矿尘:矿尘是指矿山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煤岩颗粒的总称。
9.矿井水灾:凡影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使矿井局部或者全部淹没并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矿井涌水事故都称为矿井水灾。
10.通风构筑物:在通风网络中安设隔断、引导和控制风流的设施和装置,以保证风流按生产需要流动,这些设施和装置统称为通风构筑物。
11.矿山综合防尘:矿井通风防尘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矿山粉尘的产生量、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以防止粉尘对人体、矿山等产生危害的措施。
12.瓦斯喷出:指大量承压状态的瓦斯从煤、岩缝中快速喷出的现象。
隔热疏导:所谓隔热疏导就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矿井热源的风流隔离开来,或将热源直接引入矿井回风流中,避免矿井热源对风流的直接加热,从而达到矿井降温的目的。
13.矿井或煤田火灾:在矿井或者煤田范围内发生,威胁安全生产、造成一定资源和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的燃烧事故,称之为矿井或煤田火灾。
矿井通风知识要点

一、名词解释1.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的进、回风井的布置方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网路和风流控制设施的总称。
2.矿井气候条件:指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这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状态。
这三个参数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不同的矿井气候条件。
3、风机工况点:以同样的比例把矿井总阻R曲线绘制于通风机个体特性曲线图中,则风阻R曲线与风压曲线交于A点,此点就是通风机的工况点或工作点4.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者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
5.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各种气体的总称。
6.自然风压:矿井由于自然条件产生的通风压力7.矿井等积孔:假定在无限空间有一薄壁,在薄壁上开一面积为A的孔口,当孔口通过的风量等于矿井风量,而且孔口两侧的风压差等于矿井通风阻力时,则孔口面积A成为该矿井的等积孔。
8.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日产一吨煤同期所涌出的瓦斯量,单位是m3/t.9.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地下采掘过程中,在很短时间(数分钟)内,从煤(岩)壁内部向采掘工作空间突然喷出煤(岩)和瓦斯的动力现象,人们称为煤(岩)与瓦斯突出,简称瓦斯突出或突出。
10.矿井火灾:在矿井或煤田范围内发生,威胁安全生产、造成一定资源和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燃烧事故。
11.上行风: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低于回风巷时,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倾斜向上流动。
下行风: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高于回风巷时,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倾斜向下流动。
12.循环风:当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大于全风压供给设置通风机巷道的风量时,则部分由局部用风地点排出的污浊风流,会再次经局部通风机送往用风地点,故称其为循环风。
13.可控循环通风:在低瓦斯矿井中,采掘工作面位于矿井边远地区,原通风系统不能满足供风需求,且回风质量较好时,可以考虑在局部通风系统进回风间安设通风设备、设施和监控设施,,对回风进行合理循环控制加于利用,以增加用风地点的实际风量。
安徽理工大学通风安全学复习资料(绝对重点)

1.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作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排出矿井的全过程称为矿井通风。
作用):(1)以供给人员的呼吸,(2)稀释和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3)创造适宜的井下气候条件 2.《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总回风流中不得超过0.75%;当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 1.5%或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5%时,必须停工处理。
3.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CO、H2S、NO2、SO2、NH3、H2。
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 CO \0.002 4%、NO2 \0.000 25%、SO2 \0.000 5%、H2S \0.000 66%、NH3 \0.004% 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O2 >20%;CO2<0.5%;总回风流中CO2<0.75%;当采掘工作面风流中CO2达到1.5%或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CO2超过1.5%时,必须停工处理。
4.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
这三个参数也称为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
5.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等效温度、同感温度、卡他度。
6.干球温度是我国现行的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之一;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矿井下氧气的浓度必须在20%以上。
7.空气主要物理参数:温度、压力、密度、比容、黏性、湿度、焓。
《规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
8不饱和空气随温度的下降其相对湿度逐渐增大,冷却到φ=1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9.风流能量的三种形式:(1)静压能,(2)位能,(3)动能。
静压:当空气分子撞击到器壁上时有了力的效应,单位面积上力的效应。
静压特点:a.无论静止的空气还是流动的空气都具有静压 b.风流中任一点的静压各向同值,且垂直于作用面; c.风流静压的大小(可以用仪表测量)反映了单位体积风流所具有的能够对外作功的静压能的多少。
矿井有害气体及气候条件

矿井有害气体及气候条件矿井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氮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气、甲烷、氢气等。
这些有害气体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有害气体(一)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52),在风速较小的巷道中,底板附近浓度较大;在风速较大的巷道中,一般能与空气均匀混合。
在新鲜空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对人体是无害的。
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呼吸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如果空气中完全不含有二氧化碳,则人体的正常呼吸功能就不能维持。
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也将使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严重时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矿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煤和有机物的氧化,人员呼吸,碳酸性岩石分解,炸药爆破,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等。
此外,有的煤层和岩层中也能长期连续地放出二氧化碳,有的甚至能与岩粉一起突然大量突出,给矿井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无臭(不易察觉),相对空气密度为0.967,微溶于水,与酸、碱不起化学反应,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只能被活性炭吸收。
一氧化碳能燃烧,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13%~75%时有爆炸危险。
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亲和力比氧大250~300倍(血红素是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细胞)。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首先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结合,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
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素结合后,生成鲜红色的碳氧血红素,故一氧化碳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中毒者黏膜和皮肤均呈樱桃红色。
(三)硫化氢(H2S)硫化氢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0001%时即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应嗅觉神经中毒麻痹,反而嗅不到。
硫化氢相对空气密度为1.19,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所以它可能积存于旧巷的积水中。
安全通风学试题

第1、2章填空题1.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总回风流中不得超过(0.75%);当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或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工处理。
2.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CO)、(NO2)、(SO2 )、(H2S)、(NH3 )、(H2)。
3.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有(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等效温度)、(同感温度)、(卡他度)。
4.矿井空气氧气百分含量减少的原因有:(爆破工作)、(井下火灾和爆炸)、(各种气体的混入)以及人员的呼吸。
5.皮托管使用时其中心孔必须(正对)风流方向。
6.矿井空气空气主要物理参数有(温度)、(压力)、(密度)、(比容)、(粘性)、(湿度)、(焓)。
7.根据压力的测算基准不同,压力可分为:(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
8.测风流点压力的常用仪器有(压差计)和(皮托管)。
9.在井巷通风中,风流的能量由(机械能)和(内能)组成。
10.在井巷通风中,风流的机械能包括(静压能)、(动压能)、(位能)。
名词解释1. 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在丼巷中做定向和定量流动,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称为矿井通风。
2.含湿量:含有1kg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为空气的含湿量。
计算题1.在某一通风井巷中,测得1、2两断面的绝对静压分别为101324.7 Pa 和101858 Pa,若S1=S2,两断面间的高差Z1-Z2=100米,巷道 m12=1.2kg/m3,求:1、2两断面间的通风阻力,并判断风流方向。
解:假设风流方向从1到2,列能量方程:Hr12=(P1-P2)+(v12ρ1/2- v22ρ2/2)+(Z1-Z2) ρg=(101324.7-101858)+0+100×1.2×9.81=643.9J/m3由于其阻力值为正,所以原假设风流方向正确。
矿井空气及气候条件

矿井空气及气候条件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连续不断地将地面空气输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以供给人员呼吸,并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害气体和矿尘,制造良好矿井气候条件,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躯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第一节矿井空气成分一、地面空气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亦称为湿空气。
干空气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气的空气,由氧、氮、二氧化碳、氩、氖和其他一些微量气体所组成的混合气体。
干空气的组成成分比较稳固,成分的数量差不多不变。
干空气成分的数量用体积浓度或质量浓度来表示,前者为某种气体的体积在干空气的总体积中所占的百分数;后者为某种气体的质量在干空气的总质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其要紧成分如表1-1所示。
表1-1 干空气的组成成分表工程运算中,干空气可近似地仅考虑氧气和氮气,组成按氧气(21%)、氮气(79%)来运算。
干空气的物理参数如下:分子量28.97气体常数287.05 J/kg.K空气密度(0℃,1atm) 1.293 kg/m3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其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
地面空气中,水蒸气的浓度随地区和气候而变化,其体积浓度变化范畴为0~4%。
此外,实际空气中还含有微量的污染气体和尘埃。
二、矿井空气的要紧成分及其差不多性质矿井空气要紧来源于地面空气,尽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其要紧成分仍旧是氧气和氮气。
1.氧气(O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相关于空气的比重为1.105,化学性质爽朗,易使其它物质氧化,能助燃,是矿井火灾以及瓦斯、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氧气是人呼吸所必需的气体,人的生命要紧是依靠吃进食物和不断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在体内进行新陈代谢来坚持的。
人对氧气的需要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人的需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如表1-2所示。
表1-2 人体输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1%左右对人的呼吸最为有利。
空气中氧气浓度的降低会阻碍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矿井通风复习题

1、矿井通风:这种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就称为矿井通风。
2、地面空气组成:地面空气是由于空气和水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常称为湿空气。
3、矿井空气: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即称为矿井空气。
4、干空气: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它是由氧、氮、二氧化碳、氩、氖和其他一些微量气体所组成的混合气体。
5、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氨气(NH3)、氢气(H2)等。
6、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井下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7、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矿物氧化和燃烧;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我国有些矿区煤层中也有硫化氢涌出。
8、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的氧化与自燃;在含硫矿物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9、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爆破工作,用水灭火等;部分岩层中也有氨气涌出。
10、氢气的主要来源:井下蓄电池充电时可放出氢气;有些中等变质的煤层中也有氢气涌出。
11、矿井气候:是指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这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状态。
12、矿井气候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1)空气温度对人体对流散热起着主要作用。
(2)相对湿度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效果。
(3)风度影响人体的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的效果。
13、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等效温度、同感温度。
14、我国现行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是干球温度,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是28摄氏度。
15、世界主要产煤国家对矿井气候条件主要采用的指标有: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同感温度等。
16、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量,是矿井表征气候条件的主要参数之一。
测量温度的标尺简称温标。
17、《规程》第102条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摄氏度,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
矿井气候条件(climatic condition in mine) 指:由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和风速等参数反映的矿井空气综合状态。
矿井气候的定义
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
这三个参数也称为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
矿井气候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
新陈代谢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
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的对流、辐射和汗液蒸发这三种基本形式进行的。
对流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流速;
辐射散热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
蒸发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流速。
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
1.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是我国现行的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之一。
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出矿井气候条件的好坏。
指标比较简单,使用方便。
但这个指标只反映了气温对矿井气候条件的影响,而没有反映出气候条件对人体热平衡的综合作用。
2.湿球温度
湿球温度是可以反映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比干球温度要合理些。
但这个指标仍没有反映风速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
3.等效温度
等效温度定义为湿空气的焓与比热的比值。
它是一个以能量为基础来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
4 .同感温度
同感温度(也称有效温度)是1923年由美国采暖工程师协会提出的。
这个指标是通过实验,凭受试者对环境的感觉而得出的同感温度计算图。
5.卡他度
卡他度是1916年由英国L.希尔等人提出的。
卡他度用卡他计测定。
卡他度分为:干卡他度、湿卡他度
干卡他度:反映了气温和风速对气候条件的影响,但没有反映空气湿度的影响。
为了测出温度、湿度和风速三者的综合作用效果,
K d=41.868F/t W/m2
湿卡他度(Kw):是在卡他计贮液球上包裹上一层湿纱布时测得的卡他度,其实测和计算方法完全与干卡他度相同。
矿井气候条件的安全标准
我国现行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是干球温度。
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矿山安全条例》第53条规定,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
文章来自:/mod_article-article_content-article_id-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