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绿化养护措施
绿化养护技术措施

绿化养护技术措施绿化养护技术措施是指在城市建设、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保护等领域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来维护和管理绿化植物的生长和健康状态,以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绿化养护技术措施。
一、合理用水合理用水是保障绿化植物生长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城市绿化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浇水方式,例如定时定量进行浇水,避免过多浪费水资源。
同时,还应注重提高灌溉系统的效率,如使用滴灌、喷灌等方式,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
另外,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制定相应的浇水计划,确保植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二、合理施肥绿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取土壤中的养分,合理施肥可以为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促进其生长繁茂。
在选择肥料时,应注意选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避免使用过量的化学肥料,以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施肥的时间和方式也需要科学规划,避免过度施肥或施肥不当导致植物生长异常。
三、定期修剪定期修剪是保持绿化植物良好状态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修剪可以控制植物的高度、形态和分枝情况,使其更加美观。
修剪还能够促进植物的分枝和增加叶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在修剪时,应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和生长需求,采用适当的修剪方法和时间,避免过度修剪或修剪不当对植物造成伤害。
四、病虫害防治绿化植物容易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植物的管理和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苗头,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注意控制药剂的使用量,以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五、土壤改良土壤是绿化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进行土壤改良可以为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添加有机质、翻松土壤、调节土壤pH值等。
通过添加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
翻松土壤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根系的伸展。
绿化主要养护措施

绿化主要养护措施绿化是指通过种植植物、布置景观等手段,改善和增加城市、园林、社区等环境中的植被覆盖面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并为人们提供舒适、美丽的视觉享受。
绿化工作的养护措施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持久的基础。
以下是绿化主要养护措施:1.浇水:对于种植的植物来说,水份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保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需要定期浇水。
浇水要均匀,避免过量或过少。
对于一些喜湿的植物,应适当增加浇水的频率。
2.晒太阳: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条件之一、保持植物的充足阳光照射,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要注意避免过度阳光暴晒,以免伤害植物。
3.施肥:植物生长需要养分的供应,可通过施肥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用。
施肥的频率要适当,不可过量,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4.修剪:植物的修剪是为了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和促进新陈代谢。
修剪可以去除病虫害的部分,减轻植物的负担,也可以促进新的生长。
修剪时要注意方法正确,不可过度修剪,以免影响植物的健康。
5.杂草除去:定期除去植物周围的杂草,防止杂草与植物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保持植物的生长环境整洁。
可以手工除去或使用专门的除草剂进行处理。
6.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农药或有机防治方法,注意避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污染。
7.补植:如果一些植物因为各种原因而枯死或衰败,需要及时进行补植。
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补植,确保整体的绿化效果。
8.营养调理: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pH值等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适的土壤调理,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9.定期整理:对于有规模的绿化景观,要定期进行整理,修剪植物、清除枯枝败叶、修整草坪等,保持绿化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10.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防止植物受到损害。
以上是绿化主要养护措施的一些例子,具体的养护措施会根据植物的特点和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绿化养护保证措施

绿化养护保证措施1. 绿化养护的重要性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为了保证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绿化养护措施。
2. 绿化养护保证措施的分类绿化养护保证措施可以分为定期养护、日常养护和应急养护三种类型。
2.1 定期养护定期养护是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进行的绿化养护活动,目的是保证植物的生长和景观效果。
具体的措施包括:•修剪修整:及时修剪、疏除枯叶和枯枝,使植物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充满活力。
•施肥浇水:根据植物的需求,合理施肥和浇水,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统一管理:对同一片区域的植物进行统一管理,保证植物的生长节奏和外观效果的一致性。
•检查更新:定期检查植物的状况,及时更新衰老或死亡的植物,保持绿化的整洁和美观。
2.2 日常养护日常养护是对绿化植物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具体的措施包括:•除草除藤:定期除掉杂草和攀爬植物,防止其对绿化植物的生长造成竞争或破坏。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绿化植物,发现有害生物或病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护植物的生长健康。
•病死枝修剪:及时发现病死枝,进行剪除,防止病害的传播和树木的损害。
•定期浇水: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情况,定期浇水,保持植物的充足水分。
2.3 应急养护应急养护是对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造成的绿化损毁进行的临时修护和恢复的活动,目的是减少损失和恢复绿化效果。
具体的措施包括:•灾后整理: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受损的绿化植物进行清理和修剪,恢复绿化的原貌。
•紧急修复:对严重受损的绿化植物进行紧急修复,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植物的生命力和根系。
•复绿工程:在大规模绿化受损的情况下,进行复绿工程,重新种植树木和植物,恢复绿化效果。
3. 绿化养护保证措施的实施为了有效实施绿化养护保证措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科学规划:在城市建设之初,进行科学规划,确定绿化区域和植物的种植规模,确保绿化养护的可行性。
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绿化养护是指对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绿地、园林绿地以及个人花园等进行养护和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它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包括土壤管理、植物养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土壤管理1.1 土壤改良为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主要措施包括添加有机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改善排水性能等。
1.2 施肥根据植物的营养需求,科学施肥是绿化养护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季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及微量元素。
1.3 水分管理合理的浇水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
在生长期,根据不同植物的耐旱性,合理安排浇水量和频次。
二、植物养护2.1 种植选择根据生态环境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
考虑植物的适应性、抗病虫害性等因素。
2.2 剪、修整定期对植物进行剪、修整,保持树形、花形良好,增强美观性。
2.3 杂草防控杂草对植物生长有很大影响,需要进行防控。
可以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进行杂草防控。
三、病虫害防治3.1 预防为主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在植物种植阶段,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选择抗病虫害品种等。
3.2 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发现病虫害的早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避免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和危害。
3.3 合理使用农药在必要时,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防护,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土壤改良方案- 施肥方案- 植物种植指南- 病虫害防治措施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主要用于保护环境资源,预防和控制污染。
- 《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针对城市绿化管理制定的法律法规。
园林绿化养护措施

园林绿化养护措施一、病虫害防治1.种植抗病虫害的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树木、草坪和花卉品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检查和采取控制措施:定期检查植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如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使用生物控制方法。
3.综合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使防治效果更为持久和环保。
二、施肥和养护1.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土壤的肥力情况,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2.定期浇水: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过湿对植物的影响。
3.清除杂草:定期清除园林绿化区域的杂草,防止杂草与植物争养分和水分,并防止杂草的繁殖。
三、修剪和整形1.定期修剪树木和灌木: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定期修剪树木和灌木,控制植物的生长形态,保持园林的美观。
2.修剪花草:对于花草,也需要定期修剪,以保持植物的生长形态和花期,提升观赏价值。
四、景观维护1.清理垃圾和落叶:定期清理园林区域的垃圾和落叶,保持园林的整洁干净。
2.绿地保洁:定期修剪草坪,清除病虫害和杂草,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3.管理设施维护:对于园林绿化中的设施,如假山、喷泉、休息亭等,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和美观。
五、环境监测1.土壤检测:定期对园林绿化的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的营养状况和酸碱度,以及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改善。
2.植物状况监测:定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状态,如叶片颜色、形状、植株是否均匀等,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
通过采取上述养护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和提升园林绿化的质量,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同时,养护过程中应注意环保,尽量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农药和化肥,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养护理念。
绿化养护措施

绿化养护措施背景介绍绿化养护指的是对公共空间、园林、道路绿化等进行维护和保护的一系列措施。
绿化养护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增加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绿化养护措施包括植物选择、定期修剪和浇灌、病虫害防治等。
植物选择植物选择是绿化养护的重要一环。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生长环境:不同植物对生长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包括阳光、土壤湿度、温度等因素。
根据具体场地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是确保绿化效果的关键。
•树种特性:树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选择树木时,需要考虑树种的生长速度、树冠形态、树高等因素,以及是否具有抗逆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
•花卉选择:花卉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美感。
在选择花卉时,需要考虑花期、花色、植栽方式等因素,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花卉品种。
定期修剪和浇灌定期修剪和浇灌是绿化养护的基本工作。
定期修剪可以保持植物的整齐、美观,同时促进植物的分枝和生长。
而定期浇灌可以保持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所需的水分。
定期修剪的具体方法包括:•剪除死枝、病枝和虫害枝,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影响整体美观。
•修剪树冠以保持适当的形状和高度,以防止树木过度生长和影响周围环境。
•对花卉进行修剪,促进花芽的生长和开放,延长花期。
同时,修剪还可以保持花卉的整齐和紧凑。
定期浇灌的具体方法包括:•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浇水的次数和水量。
浇灌时要注意避免积水和过度浇水,以免引起根部腐烂和病害发生。
•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浇水方式,可以采用喷灌、滴灌或地面灌溉等方式。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绿化养护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病虫害的发生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定期巡视和监测植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根据具体病虫害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等方式。
绿化养护措施方案

绿化养护措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建设中,绿化作为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重视。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的加速,绿化养护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确保城市绿化效果的长久保持,制定科学的绿化养护措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绿化养护原则1. 生态优先。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植物种类,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最大限度地还原自然生态系统。
2. 持续维护。
绿化养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定期修剪、浇水、施肥等养护措施,确保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
3. 多样性与美观并重。
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增加绿化的景观效果,提升城市的美观度。
4. 节约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滴灌和雨水收集等措施,降低养护成本和对水资源的浪费。
三、绿化养护措施1. 植物选择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植物种类,如耐旱、耐寒、耐盐碱等特点的植物。
同时注重植物的观赏价值,增加绿化景观的吸引力。
2. 种植技术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包括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措施。
在施肥方面,可采用有机肥料或控释肥料,避免化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浇水方面,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浇水方式,减少水的流失。
修剪方面,及时对植物进行整形修剪,保持植物的形态美观。
3. 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定期巡查绿化区域,防止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对病害植物进行及时隔离和处理,防止病害的传播。
同时,可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环保的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绿化区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绿化区域的设施,如洒水器、喷灌设备、排水系统等。
及时修复损坏的绿化设施,保持绿化区域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5. 健康评估与监测建立完善的绿化养护档案,定期对绿化植物进行健康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四、经费保障为了确保绿化养护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
地方政府应该合理规划和分配财政预算,确保绿化养护经费的持续投入。
绿化养护具体方案措施

绿化养护具体方案措施绿化养护是指对植物进行管理和保护,以保证其健康生长和繁荣。
具体方案措施如下:一、选用适合环境的植物:1.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数量光照要求,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品种。
2.优先选择本地土壤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的植物物种,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二、合理施肥:1.根据不同植物品种的养分需求,选择相应的肥料进行施肥。
2.定期进行土壤检测,掌握土壤肥力状况,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补充养分。
3.避免过量施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引起植物病虫害。
三、适量浇水:1.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气候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浇水。
2.避免过度浇水和干旱,防止造成植物倒伏和生长不良。
3.采用滴灌、雨水收集等节水措施,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四、病虫害防治:1.常规巡查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
2.根据病虫害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
3.使用生物防治、无毒无公害防治等环保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五、修剪和整理:1.定期对绿化植物进行修剪和整顿,保持植物的良好形态和疏松枝叶。
2.清除枯死植物、病虫害植物和杂草,保持绿化区域的整洁和清爽。
3.及时清理落叶和残枝,防止积水和病菌滋生。
六、环境监测和改善:1.定期进行环境监测,检测空气质量、土壤污染和水质情况。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改善,保护植物的生长环境。
七、科学管理和培训:1.建立绿化养护的档案和管理制度,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就是绿化养护的具体方案措施,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和保护,能够提高绿化植物的生存率和景观效果,实现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绿化养护措施一、绿化养护施工要求1、绿化养护施工要求(1)修剪根据各类苗木生长特点进行修剪,修剪口要平齐,植物的修剪一年不少于4次;灌木不可高于路侧护栏及长出路缘石;(2)除草和松土在春、夏各类绿化植物生长旺盛季节,除草、松土应结合进行。
松土深度随植物种类、大小而定,除草应除掉杂草根系,注意不损伤绿化植物根系,各类绿化带不能有明显的杂草,除草和松土次数一年不少于4次;(3)施肥根据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及植物对肥料的需要,要求年施肥不少于4次;新种植物视生长情况,适时量进行施肥,以保持各类植物的生长旺盛达到景观效果;(4)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各类植物的寄生对象及时做好预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治;冬季树干涂白灰水一次。
(5)灌溉旱季及新种植物要及时进行灌溉,防止植物因脱水而造成枯死,其它苗木根据需求进行灌溉,次数一年不少于120次,台汛期间要做好加固,防止植物受损;(6)更换补种对养护不当引起的苗木死亡应及时更换补种。
补植的苗木,应与原栽种苗木的种类相同,其规格应不小于原植苗木。
2、绿化养护质量要求绿化养护应执行有关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范,其中植被保存率达100%,若出现枯死苗木,承包人就及时免费更换。
(1)中央分隔带花木养护标准无缺株、死树、树木倾斜;控制病虫危害,树木青枝绿叶,长势茂盛。
中央分隔带花木品种规格统一群体面貌好。
(2)绿地养护标准要有较高的园艺水平,植物生长茂盛,层次分明,控制病虫危害;草坪两侧清晰,无积水,无垃圾,无大型野草,无枯枝残叶,无地面裸露,草坪无空秃;绿篱和道路、地坪、建筑设施保持整洁。
(3)中央分隔带、土路肩除种花木外,不准长杂灌、芦苇、芒草等。
3、养护考核办法承包人的养护管理质量,承包人每周进行自查及制定下周施工计划表,发包人也每周进行检查,并每季度末组织一次由发包人和承包人会同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检查,对绿化养护管理的路段进行考核。
参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及相关绿化养护验收标准进行评分考核。
发包人在每月底抽查一次,承包人参加,抽查结果作为质量检评资料,确定月得分。
(1)月度得分S≥95分,发包人付给承包人月度承包总额;(2)月得分为95>S≥80,扣减月度承包总额5%并书面警告;(3)月得分80>S≥70分者,扣减月度承包总额10%并书面严重警告;(4)月得分S<70分,扣减月度承包总额15%;如年终考核小于70分,发包人有权终止合同。
具体执行时,从承包协议生效的第二个月起开始评检。
二、绿化养护组织方案措施1、确保良好保养管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1)组织措施1)组织建立现场管理的保证体系,设立以养护工段长为核心的养护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也实行工程质量目标管理。
根据本养护工程的特点,明确各部门岗位工作标准职责,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2)建立完整的质量检验和监督保证体系:段组自检、互检,组长复检,工段长及单位领导检查,甲方人员复查。
(2)技术措施1)浇水浇水工作应视天气情况而定,晴天时,花草每天上下午各浇一次,木本植物每天浇一次。
清洗大树易把水射到人行处,所以开水枪前要注意行人动态,开启时要短距离起喷(示意过往行人),原则上草地每次喷洒10分钟,其余各处喷洒20分钟。
2)喷药这里所指的喷药,是指大面积全面定期喷射广普性杀虫药作预防措施及杀灭病虫害,要注意用药安全及药物机具的管理。
准备好高压喷枪、汽油、电源枪、白胶桶及劳动保护用品。
作业前注意风向,从下风地段开始,先喷高处,后喷低处,带好胶手套、口罩(面罩)。
注意观察行人动态,做好安全防备工作,严防药液喷射到人。
每次操作由2人进行,1人开机配药及注意行人动态,1人操作喷枪,两人操作前应预先约定操作动作、信号、手势及旗帜颜色,以便及时联系。
工作完毕后,注意回收保管好药物并及时清洁好机具,用肥皂洗擦皮肤裸露部分。
2、养护管理的规范及标准(1)树木生长旺盛,根据植物生态习性,合理修剪,保持树形整齐美观,骨架均匀,树干基本挺直。
(2)沿路绿化地平面低于卧档平面距离5厘米左右,无杂草、无污物杂物、无积水。
(3)树木基本无病虫害症状,病虫危害程度控制在5%以下,无药害。
(4)无人为损害,无乱贴乱画,无以树当架晾晒衣物等现象。
(5)新补植树同原有树种保持一致,有扶架措施。
(6)新补植树成活率达98%以上,保存率达95%以上。
(7)绿篱生长旺盛,修剪合理,无死株、缺档。
(8)绿地内保持无杂草、无污物、无杂物、无杂藤攀缘树木。
3、对养护管理人员的组织安排本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将养护工段分为三个组,即树木养护组、专职机械养护组、植保组。
设立养护工段长、园林植物专业工程师、专业技术员等相关工作岗位。
(1)养护工段长岗位职责熟悉一班人的政治思想、技术根基、文化素质、工作态度、思想情绪、生活习惯以及其他切身问题,便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工作前把工程情况、工作性质、质量要求、安全防护、机械设备及分部分项技术问题认真向工人交底,并保留书面资料。
对工人分配生产任务时,必须落实安全措施,完成任务后做好自查自检记录。
工段长是工作的排头兵,必须上前一步熟悉有关业务,参加现场劳动,苦活、脏活、重活要于在前头,工作要做到“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注意各班组、各工序的密切配合与协调,以工程大局为已任,检查是否“工完场清”,做好施工日记等当天资料。
对社会来讲“节约有功,浪费犯罪”,所以工段长一定要率领全体工作人员做到勤俭节约,反对浪费。
对违反施工规律,不利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工程进度异样情况要勇于出头,坚决制止。
团结就是力量,工段长是养护工作的核心,所以要特别谦虚谨慎。
(2)园林植物专业工程师岗位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和安全技术的标准、规范和规定,结合单位工程情况,制订、贯彻实施具体措施。
对工程进行过程中一切技术工作全面负责,把技术工作列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根据技术要求,认真研究,规划布置和检查工程中各项工作,届时参与总结、评比。
主动解决工程中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工作中技术问题,担当技术责任。
关心队伍技术素质的提高,当好施工队伍中的“老师”。
(3)专业技术员岗位职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法。
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质量工作、安全生产等有关知识的教育培训。
从技术业务上可以指导操作工人的具体工作,随时解决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疑难问题。
把技术问题用文字明确向有关人员交底并保留原始资料,及时办好有关技术核定和签证。
(4)资料管理员岗位职责负责工程的全部文件、资料的收集、制作、装订、整理、保管(上交)等工作。
协助施工员做好工程“操平”等技术工作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的教育工作。
帮助有关工作人员做好生产技术、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并及时搜集保管书面资料。
同有关人员一起对工程进行质量和安全的实测检查,并做好技术资料。
根据资料汇总情况,向养护工段长汇报工程上有关情况。
4、养护管理的作业机构(1)要想做到良好养护,达到一级标准,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根据本单位情况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以此保证决策权的集中和指挥权的统一,并实行逐级授权、分级管理;(2)进行分工协作,使各项工作组往专业方向发展,保证单位企业总目标和养护组分目标的协调,各个职能机构在行动上配合协调,职能部门与主管人员之间工作协调,整个管理组织保证精干、高效、多功能。
(3)将本单位专职养护工段分为三个组:即树木养护组(负责遮荫等措施);专职机械养护组(负责浇水、降温、白天喷雾等);植保组(负责病虫害防治)。
工段配有拟投入本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为园林专业中级职称,植物病害防治(植物保护)工程师2人,园林专业管理人员6人(助理工程师以上)、安全员2名。
各司其职,由养护工段长和驻地项目负责人统抓工作和协调。
5、绿地苗木的应急补救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增植树木抗寒能力在生长期适时适量施肥、灌水,促进树木健壮生长,使树体内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与糖分,可以增强树体的抗寒能力。
但秋季必须尽早停止施肥,以免徒长,枝梢来不及木质化,反受冻害。
(2)保护根颈和根系灌冬水之后在根颈处堆土防寒很有效果,一般堆土20-30厘米高并堆实。
(3)包裹入冬前用稻草或草绳将不耐寒树木的主干包起来,包裹高度1.5米或包至分枝处。
(4)涂白用石灰水加盐或石硫合剂对主干涂白,可反射阳光,减少树干对太阳国辐射热的吸收,降低树体昼夜温差,避免树干冻裂。
还可杀死在树皮内越冬的害虫。
涂白要均匀,不可漏涂,一条干道上的树木或成群成片树木,涂白高度要一致。
(5)搭风障对新引进树种或矮小的花灌木,在主风侧可搭塑料防寒棚,或用秫秸设防风障防寒。
三、对种植环境的保障和处理措施苗木种植环境的保障和处理主要是指种植现场的准备、土方换填和土方造型及改良。
1、种植现场准备(1)首先,定出绿化施工范围边线。
(2)其次,确保施工便道畅通。
(3)再有,清理绿化施工范围内的大件障碍物。
(4)最后,划定需要换填土方的区域。
2、土方换填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换填(包括种植土和营养土)。
具体包括:(1)换土厚度符合设计及实际种植需要的要求。
(2)营养土配比符合设计要求。
3、土方造型及改良(1)首先,清理施工范围内的对苗木生长有害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以确保苗木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基础。
(2)地形施工要求坡面曲线自然和顺,形态柔和,无明显的起伏,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可适当抬高5-10厘米左右预留沉降量),地形饱满排水顺畅,不能出现有明显的坑洼现象,应泻水自然,顺势而下,不能出现淤积或倒回水现象。
我们将遵守以上原则,运用高程、平面控制的方法,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造型。
(3)土质改良关键是要求1)保持排水畅通、增加土壤有机质及通气空隙度。
一般是运用施肥、良质客土或对原有土方进行耙松的方法进行土方改良。
2)我们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采用良质客土回填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同时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促进苗木的生长我们将根据设计要求使用营养土。
四、绿化补种方案和施工方法1、乔灌木种植方案和施工方法(1)施工方案1)本工程施工工序为:施工准备及测量放样→挖种植穴及施基肥→苗木定植→养护待验。
2)本工程施工拟采用机械加人工的方法施工,施工机械主要有运苗用大卡车等。
(2)树木栽植1)树木栽植各项栽植工序应密切衔接,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养护。
树木起掘后,不得曝晒或失水,若不能及时种植,应采取保护措施,如覆盖,假植等。
树穴规格的大小深浅,应按植株的根盘或土球直径适当放大,使根盘能充分舒展。
高燥地树穴稍深,低地可稍浅。
树穴规格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栽植时可结合施用基肥。
基肥应以腐熟有机肥料为主,也可施用复合肥,用量要适当。
基肥可施与穴底,施后盖土,勿与根系接触。
栽植时应选丰满完整的植株,并注意观赏面。
孤植树更应注意冠幅完整,群植树木应按设计要求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