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2009.9.1)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大纲(应用化学专业)

有机化学大纲(应用化学专业)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Orgonic Chemistry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应用化学专业学分:6 理论学时:64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有机化学》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共64学时,4学分。

考试课。

有机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较熟练地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分类、命名、反应类型及机理、制备方法、鉴别和有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选择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的能力及基本知识和理论,为工业分析与检验学科其他后续课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复合材料学和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等)打下牢固基础。

同时授予学生特有的思维、推理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本课程后,要求学生应达到要求:1. 熟练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 熟练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官能团的特征。

3.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鉴别方法。

4. 掌握各类主要有机化合物合成的主要方法。

5. 掌握某些重要的反应规则及反应历程。

6. 了解各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教材名称:《有机化学》付建龙、李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9年。

参考资料:《有机化学》天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高鸿宾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结构理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烷烃主要内容: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同系物、烷烃的命名、烷烃的结构、烷烃的化学性质、杂化轨道理论、碳原子类型、氢原子类型及烷烃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杂化轨道理论第三章烯烃和二烯烃主要内容:烯烃及二烯烃的命名、异构现象、烯烃的结构、烯烃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烯烃的制备及用途、亲电加成及加成规则、诱导效应及共轭效应。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理现象研究的第一人,巩固了地位,扫清了走向客观的最 后障碍。
实验心理学的认识误区
☆实验心理学万能吗? ☆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吗?
实验心理学万能吗?
科学方法本身都是有限的,因此, 跟所有学科一样,实验心理学也不可 能是万能的。 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更强调了实验 心理学不可能是万能的。
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吗?
类型
• 自然观察法 • 个案研究法 • 调查研究法
自然观察法
• 对自然情境下的现象(不试图控制环境)进行 深入观察的方法。主要提供描述性材料,为随 后进行的控制更严格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 特点: – 研究对象是自然发生与发展的现象,非人为 创设。 – 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或操纵,观察不 引人注意。 – 事先设计观察程序,有别于日常生活观察。
观察法应用的问题
进行科学的观察时,我们会遇到两个基本的问 题,将直接威胁研究的效度或可靠性。 明确观察目标
选择跟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行为进行研究。新生儿的 行为:吃奶、睡眠、排泄。。。。
保证观察本身不会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被试反 应性)
无干扰观察:避免研究人员的打扰,让被试不知道自己 正在被观察,预防被试反应性的观察技术。 参与性观察:观察者亲自投身到所观察的社会心理活动 中,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进行观察活动。
冯特(1832-1920)
1832年出生于德国海德堡附近一个牧师家庭 1851年杜宾根大学学医,对生理学发生兴趣 1856年转入柏林大学跟随缪勒学习与研究生
理学
1857-1864海德堡大学讲授生理学 1864开设自然科学的心理学讲座,1867改名
生理心理学
1874年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科学心理
• 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建筑结构试验第一章结构试验概论1.1结构试验的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近半个世纪,我国的基本建设事业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建设工程更如雨后春笋,在祖国大地上崛起。

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工程设施都是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制约下,以工程材料为主体制成的各种承重构件(梁、板、柱等)相互连接构成的组合体。

它们必须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安全有效地承受外部及内部形成的各种作用,以满足结构的功能和使用上的要求。

为此,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综合研究和考虑结构在它整个生命周期中如何适应各种可能产生的风险,如在建造阶段可能产生的设计施工中的失误和疏忽,正常使用阶段来自各种非正常的外界活动的影响,特别是自然和人为(地震、台风、超载和火灾等)的灾害,以及结构老化阶段出现的各种损伤的积累和正常抗力的丧失等。

为了进行合理的设计,必须掌握结构在各种作用下的实际反应、应力分布和所处的工作状态,了解结构构件的刚度、抗裂性能以及实际所具有的承载力和安全储备。

在结构分析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应用传统和现代的设计理论、现代的计算技术和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应用实验和检测的手段,通过结构试验、实验应力分析的方法来解决。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用数学模型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创造了条件,同时使以有限元方法为代表的数值方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传统的理论与试验之间提供了一条以通过计算建立联系的新途径,使结构工程学科由理论与试验(包括实践与观察)的两极构成变为理论、试验和计算的三足鼎立的新学科结构。

与此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的结构试验,也为实现荷载模拟、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以及整个试验实现自动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结构试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根本的变化。

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各种数据采集和自动处理系统,准确、及时和完整地收集并表达荷载与结构行为的各种信息;由计算机控制的多维地震模拟振动台,可以实现多波输人地震波的人工再现.和模拟地面运动对结构作用的全过程;采用与计算机联机的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可帮助试验者在静力状态下进行拟动力试验,量测结构在输人地面运动加速度作用时的动力反应。

第1章 绪论(1)

第1章 绪论(1)

疲劳破坏是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据统 疲劳破坏 计约有80%的零件失效都是疲劳破坏,因此对疲 劳问题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从60年代开始, FB Stulen,D Kececioglu和A M Freudenthal将应力 -强度干涉模型用于疲劳强度的可靠性设计中。在 70年代前后,D Kececioglu,E B.Haugen等人提出 了一整套基于干涉模型的疲劳强度可靠性设汁方 法,并在工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1980年, E B Haugen出版了比较全面的概率机械设 计专著。
1.3可靠性学科研究的范畴 可靠性学科研究的范畴
可靠性学科就是定量的研究产品动态质量问题的一个学科。 它对推动产品的设计、分析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 础和分析方法。可靠性学科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大致 可包含三个方面:可靠性数学、可靠性物理 失效分析 、 可靠性数学、 失效分析)、 可靠性数学 可靠性物理(失效分析 可靠性工程。 可靠性工程。 (1)可靠性数学 可靠性数学主要是研究解决各种可靠性问题的数学模型和 数学方法,它属于应用数学的研究范畴。它的涉及面非常 广,主要内容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随机过程、运筹学、 模糊数学等。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可靠性学科的发展,可 靠性数学已不是简单地应用现有的数学知识,而是在此基 础t有了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 的数学。
(4)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为了保证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与飞机的 可靠性,开始了可靠性的研究。 (5) 日本的企业家意识到,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取胜,必须 进行可靠性研究。1958年,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成立了“可 靠性委员会”。 (6) 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雷达,通信机,电子计算机等方面 也提出了可靠性的问题。由于我国国家重点工程的需要 (军用元器件的可靠性问题),以及消费者的强烈要求(电视 机的质量问题),对各行也展开可靠性的研究起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分析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分析
青岛大学 自动化专业
Automation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精品课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分析
负责人:于海生
课程组:潘松峰、丁军航、吴贺荣、于金鹏、原明亭、 高军伟、叶志明、姜安宝、闫海涛
2015年11月
明德博学,守正出奇
青岛大学 自动化专业
Automation
分析内容
一、课程性质、定位与教学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六、教学反馈与教学效果 七、课程特色
明德博学,守正出奇
青岛大学 自动化专业
Automation
一、课程性质、定位与教学目标
明德博学,守正出奇
青岛大学 自动化专业
一、课程性质、定位与教学目标 Automation
课程性质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首批山东省省级精 品课程( 2004年)。
难点: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基于串行总线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技术; 硬件抗干扰技术。
(2)数字控制技术
重点:数字程序控制基础;逐点比较法差补原理;步进电机控制技术与 伺服电机控制技术。
难点:逐点比较法差补原理;步进电机控制技术
(3)常规及复杂控制技术
重点:数字控制器的连续化设计技术、离散化设计技术;纯滞后控制技 术、串级控制技术、前馈-反馈控制技术;解耦控制技术。
理论教学
Automation
5)随着课程进展,适时下发各种补充阅读材料,如先进的分布式控制 系统(DCS)、设计案例、工业控制组态软件资料等,对课堂讲授形成有 益补充。
6)推荐合适的参考书、辅导书,并及时编写出版与改革后课程内容相 配套的新教材,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本章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目的要求,了解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本章学习内容: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1 课程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研究对象、性质在工程技术中,准确地表达工程对象的形状、尺寸及其技术要求的图形称为工程图样。

工程图样记录和传递着设计者的智慧和设计意图,在制造加工、施工、装配、检验等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到了文字和声音语言无法比拟的更直观、更形象的作用,而且是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工程图样有“工程界的技术语言”之称(图1-1车床零件图)。

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工程图样可以用手工绘制,也可由计算机绘制。

本课程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的一门学科,是工科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它研究用正投影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在平面上表达空间物体,根据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工程图样国家标准规定、图样的基本表示方法、机械零部件图样的绘制与阅读以及零件的装配与拆装画法等。

二、课程的任务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较强的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树立创新意识,掌握一定的构型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思路,为后续课程和未来从事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学习运用正投影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体的能力;2.学习《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养成遵守国家标准规定的自觉性,培养查阅国家标准的能力;3.培养对三维形体及相关位置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4.培养贯彻、执行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工程意识;5.培养徒手绘画、仪器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6.培养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及进行三维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7.培养创造性构型设计的能力。

第一讲绪论教案

第一讲绪论教案
[3]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4]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第12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
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35%
其中:出勤 10%
案例分析及课堂表现 15%
期中报告10%
期未考试 65%
六、课程教学管理
课程助教职责:
考勤(请假:每人每堂课有2人以下的批准权;查考勤:报各班出勤人数)
3
第二节 企业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一、管理的概念及二重性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小故事:改裤子的故事
什么是管理?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最有效、最经济的行动,是对行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在于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管理的目标和对象
管理的基本要素
二、企业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一)企业管理的概念
(二)企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50’
讲解+案例分析
作业与思考题
1、什么是管理?什么是企业管理?其特点是什么?
2、简述管理的二重性。
(一)企业的概念
请同学们说出几个知名企业的名字
补充:2009年中国企业30强名单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盈利,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具有法人资格,进行自主经营,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经济组织。
(二)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必须正式在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注册备案完成登记手续;
应有专门的名称、固定的工作地点和组织章程;
应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实行独立核算;
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现代企业的特征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2009.9.1)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2009.9.1)

松藻煤电公司渝阳煤矿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渝阳煤矿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目录前言 (2)1 矿井概况 (2)1.1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 (2)1.2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2)1.3瓦斯 (3)1.4煤层 (3)1.5煤质特征 (4)1.6岩浆岩 (4)1.7水文地质特征 (4)2 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5)2.1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5)2.2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5)2.3构造煤发育及分布特征 (8)2.4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 (9)3 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9)3.1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9)3.2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0)3.3岩浆岩分布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0)3.4煤层埋深及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0)3.5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12)3.6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12)4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12)4.1矿井瓦斯涌出资料统计及分析 (12)4.2矿井瓦斯抽采资料统计及分析 (13)4.3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14)5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0)5.1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定及统计 (20)5.2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24)5.3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6)6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 (31)6.1资源量计算方法 (31)6.2资源量计算及参数的确定 (32)6.3资源量计算结果及评价 (32)7 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33)7.1编图资料 (33)7.2编图内容和表示方法 (33)8 结论和建议 (34)渝阳煤矿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前言矿井瓦斯地质图,是瓦斯地质规律和瓦斯预测成果的直观表达和高度概括。

瓦斯地质图,内容丰富、区带分明;层次清晰、一目了然;直观简明、使用方便。

使得各级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瓦斯综合治理有了共同语言,它直接用于安全生产管理、瓦斯(煤层气)抽采利用和煤矿规划,是煤矿安全生产必不可少的技术和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六、主要参考书目
1.佟家栋,高乐咏.国际经济学.天 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Robert J.Carbaugh.International Economics.原毅军编审.高等教育 出版社
七Hale Waihona Puke 本课程的要求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金融通借贷、 定 义 有价证券买卖及相关金融业务活动 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基本分 微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理论 析工具 区 别 所属范畴 实物层面(Real Side) 研究对象 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国际贸易的起因、结果和数 主 量,国际贸易中商品相对价 要 格的决定,收益及分配,贸 内 易政策的影响,国际贸易与 容 经济增长的关系等 别 开放经济的微观经济学 称 货币层面(Monetary Side) 国际范围内的资源利用 汇率水平的决定因素,不 同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平 衡的达成及机制,宏观经 济政策搭配,以及国际协 调的必要性和相关制度等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或国际货币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绪 论
一、开设《国际经济学》课程 开设《国际经济学》 的原因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 目的
简言之,国际经济学是以国际经 济关系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国际经济 学研究现代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的相 互依存与相互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为目 的。
三、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四、国际经济学的特征
在经济学中,国际经济学与其他 经济学子学科的最大差异就是国家作 为微观主体进入经济分析模型。
1、国际经济在关注内部经济均衡 的同时还要关注外部均衡; 2、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 立的经济实体之间的。
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有: 微观经济学:效用论里的无差异曲 线、消费均衡,生产论中的最优生产 要素组合、规模报酬,一般均衡论和 福利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IS—LM—BP模型, 以 及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的影响及实践等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