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消毒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甲醛消毒原理

甲醛消毒原理

甲醛消毒原理
甲醛消毒的原理是通过甲醛气体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甲醛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能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和细胞结构,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甲醛消毒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甲醛气体扩散:将甲醛通过喷洒、蒸发或雾化等方式释放到空气中,使其能够充分扩散到需要消毒的区域。

甲醛气体具有很好的弥散性,能够迅速充盈整个空间。

2. 细菌病毒的接触:甲醛气体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接触后,会通过与其细胞膜和细胞内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组织结构和代谢功能。

3. 细胞膜的破坏:甲醛能够与微生物细胞膜中的脂质产生反应,破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溢,细胞死亡。

4. 细胞结构的破坏:甲醛进入微生物细胞后,会与细胞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反应,使其变性和失去活性,从而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5. 微生物的死亡:甲醛的作用会导致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繁殖功能受阻,最终引起微生物的死亡。

甲醛对不同种类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广谱的杀灭作用,并对抗药性微生物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综上所述,甲醛消毒的原理是通过甲醛气体对微生物细胞膜和细胞结构的破坏,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

甲醛消毒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广泛应用于医疗、生活和实验室等领域。

甲醛杀菌原理

甲醛杀菌原理

甲醛消毒原理:甲醛使得蛋白质凝固,还原氨基酸,使蛋白质分子烷基化,最终实现消毒的目的。

甲醛熏蒸消毒目前已作为国内最为普遍的消毒、灭菌方法,使用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不过它也有自身的弊端,甲醛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消毒灭菌后去除残留气味时间长,对生产操作人员身体有害,有致癌作用。

很多人使用时不知道甲醛的消毒原理。

凝固蛋白质,还原氨基酸,使蛋白质分子烷基化。

甲醛消毒前确认房间温度应为18~40℃,并用消毒液将房间墙面、地面及设备表面润湿。

应关闭被消毒区域与外界或不同空调系统区域相联系的全部门和传递窗,并确认被消毒区域人员全部撤离。

计算房间体积,按7 mL/m 3的比例量算出36%甲醛用量。

房间熏蒸消毒时间为4 h以上。

房间排气,用新鲜空气置换2 h以上,直至闻不到甲醛气味为止。

甲醛具有还原性,其与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甲醛氧化成甲酸,从而降低甲醛的含量;亲核试剂是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负离子和中性分子作为亲核试剂,以共用电子或给出电子的方式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从而达到清除甲醛的目的。

甲醛熏蒸消毒方法

甲醛熏蒸消毒方法

甲醛熏蒸消毒方法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长期接触甲醛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于家庭环境中的甲醛污染,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消毒方法来保障家人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甲醛熏蒸消毒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甲醛污染问题。

首先,选择合适的熏蒸消毒剂非常重要。

市面上有许多甲醛熏蒸消毒剂,如甲醛清除剂、甲醛熏蒸剂等,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产品的成分和使用方法,确保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次,进行熏蒸消毒前,需要对家居环境进行彻底清洁。

清洁过程中要尽量将家具、地板、墙壁等表面的灰尘和污垢清理干净,以保证熏蒸消毒的效果。

另外,对于一些难以清洁的角落和缝隙,可以使用专业的清洁工具或者清洁剂进行处理。

接下来,进行熏蒸消毒操作。

在进行熏蒸消毒前,需要将家居环境中的易燃物品、易挥发物品等进行清理和移除,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然后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指导,将熏蒸消毒剂均匀地喷洒或摆放在家居空间中,并确保空间通风良好。

熏蒸消毒的时间一般根据产品说明来进行,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最后,进行空气清洁和通风处理。

在熏蒸消毒结束后,需要充分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以排除残留的有害气体。

可以打开窗户,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式进行空气清洁。

另外,可以使用一些具有吸附甲醛功能的植物,如吊兰、常春藤等,来帮助净化室内空气。

总之,甲醛熏蒸消毒是一种有效的甲醛治理方法,但在进行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和正确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希望本文介绍的甲醛熏蒸消毒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甲醛污染问题,保障家人的健康。

甲醛灭菌方法

甲醛灭菌方法

甲醛灭菌方法甲醛是一种常用的灭菌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验室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消毒工作。

甲醛灭菌方法是通过使用甲醛气体或溶液对目标物体进行灭菌的过程。

甲醛气体灭菌是一种常见的灭菌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甲醛气体被释放到目标物体所在的密闭容器中,通过与目标物表面的微生物接触,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甲醛气体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可以进入目标物体的微小空隙中,实现全面灭菌的效果。

在灭菌过程中,需要控制甲醛气体的浓度和接触时间,以确保灭菌效果的同时,避免对目标物体造成损伤。

甲醛溶液灭菌是另一种常见的灭菌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甲醛溶液被使用于目标物体的表面或浸泡目标物体,通过接触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甲醛溶液灭菌可以应用于多种不同的物体,如实验室器皿、医疗设备等。

在使用甲醛溶液进行灭菌时,需要控制甲醛溶液的浓度和接触时间,以确保灭菌效果的同时,避免对目标物体造成损伤。

甲醛灭菌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甲醛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杀灭各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其次,甲醛灭菌方法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物体,如实验室器皿、医疗设备等。

此外,甲醛灭菌方法可以实现全面灭菌的效果,包括目标物体的表面和内部微小空隙。

然而,甲醛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危害。

因此,在使用甲醛进行灭菌时,需要严格控制甲醛的浓度和接触时间,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除了控制甲醛浓度和接触时间外,甲醛灭菌方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甲醛浓度和接触时间,以确保灭菌效果的同时,避免对目标物体造成损伤。

其次,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避免接触甲醛对人体造成伤害。

再次,应在合适的通风条件下进行甲醛灭菌,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最后,甲醛灭菌后,应进行充分的通风和清洗,确保甲醛残留物的清除。

甲醛灭菌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手段,具有广谱杀菌作用,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物体。

在使用甲醛进行灭菌时,需要控制甲醛浓度和接触时间,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灭菌效果的同时,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甲醛熏蒸消毒方法

甲醛熏蒸消毒方法

甲醛熏蒸消毒方法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且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

因此,甲醛熏蒸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实验室、食品加工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甲醛熏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甲醛熏蒸设备至关重要。

常见的甲醛熏蒸设备包括甲醛发生器和甲醛熏蒸箱。

甲醛发生器是通过加热甲醛溶液产生甲醛蒸气,而甲醛熏蒸箱则是将甲醛溶液放置在密闭的容器中,利用蒸气扩散进行熏蒸。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消毒对象和场所进行合理选择,确保熏蒸效果。

其次,进行甲醛熏蒸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消毒对象进行清洁和除尘,确保熏蒸效果不受影响。

其次是对熏蒸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同时,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甲醛对人体造成伤害。

接下来是甲醛熏蒸的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是将甲醛溶液倒入熏蒸设备中,并进行预热或预处理。

然后是将消毒对象放置在熏蒸室内,并关闭密封门或盖子,确保甲醛蒸气不外泄。

接着是启动熏蒸设备,控制熏蒸时间和温度,达到预定的消毒效果。

最后是停止熏蒸设备,打开通风口,让残留的甲醛蒸气排出,确保消毒对象不受残留甲醛的影响。

最后,对甲醛熏蒸后的处理和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对消毒对象进行通风和清洁,将残留的甲醛蒸气排除。

其次是对熏蒸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同时,需要做好甲醛残留的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消毒效果和人员安全。

总之,甲醛熏蒸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消毒效果和人员安全。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对甲醛熏蒸方法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使用甲醛熏蒸设备时能够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甲醛消毒安全注意事项

甲醛消毒安全注意事项

甲醛消毒安全注意事项
甲醛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 室内通风:使用甲醛消毒剂时,应保证室内通风良好,以避免甲醛浓度过高,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远离火源:甲醛易燃,使用时需远离明火、电热设备等火源,防止发生火灾。

3. 戴防护手套和口罩:在接触甲醛消毒剂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以防止甲醛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4. 注意用量:使用甲醛消毒剂时,应按照建议用量使用,不宜过量,以免增加室内甲醛浓度。

5. 避免食品接触:使用甲醛消毒剂时,应避免将食品直接接触于该消毒剂,以免对食品产生污染。

6. 储存安全:储存甲醛消毒剂时,应将其远离食品、饮料等易受污染的物品,并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7. 手洗:使用甲醛消毒剂后,应及时用清水和肥皂洗手,以避免甲醛残留对皮肤造成刺激。

8. 注意事故处理:如果不慎发生甲醛溅入眼睛或误食等意外情况,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安全注意事项应根据所使用的甲醛消毒剂的类型和生产商的指导进行操作。

在使用前请阅读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并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操作。

甲醛熏蒸消毒原理

甲醛熏蒸消毒原理

甲醛熏蒸消毒原理甲醛熏蒸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甲醛的强烈氧化性和杀菌性,将其蒸发到空气中,通过气态甲醛分子的扩散和渗透,达到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目的。

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和甲基基团,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杀菌性。

在熏蒸消毒过程中,甲醛分子被加热蒸发到空气中,形成高浓度的甲醛气体。

这些气体分子具有极小的分子量和极强的渗透性,能够迅速扩散到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和微小的缝隙中,达到全面杀菌的效果。

甲醛熏蒸消毒的杀菌机理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氧化作用杀灭微生物。

甲醛分子中的羰基和甲基基团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够与微生物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结构发生反应,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二是通过甲醛分子的渗透作用杀灭微生物。

甲醛分子具有极小的分子量和极强的渗透性,能够迅速渗透到微生物细胞内部,与其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结构发生反应,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甲醛熏蒸消毒的优点是杀菌效果好、速度快、范围广、适用性强。

其杀菌效果可达到99.9%以上,能够杀灭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

熏蒸时间短,一般只需1-2小时即可完成消毒。

熏蒸范围广,能够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和表面附着的微生物。

适用性强,能够对各种物品进行消毒,如医疗器械、衣物、床上用品、玩具等。

但是甲醛熏蒸消毒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甲醛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接触或高浓度暴露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刺激眼睛、呼吸道和皮肤等。

其次,甲醛熏蒸消毒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操作不当会造成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

最后,甲醛熏蒸消毒后需要进行充分通风,以避免残留的甲醛对人体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甲醛熏蒸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甲醛的强烈氧化性和杀菌性,将其蒸发到空气中,通过气态甲醛分子的扩散和渗透,达到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目的。

甲醛熏蒸消毒具有杀菌效果好、速度快、范围广、适用性强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注意事项,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进行充分通风。

甲醛消毒的管理方法

甲醛消毒的管理方法

甲醛消毒的管理方法
甲醛消毒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主要用于室内空间、家具、衣物等的消毒杀菌。

以下是甲醛消毒的管理方法:
1. 定期检测甲醛浓度:使用甲醛检测仪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甲醛检测,确保甲醛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2. 控制甲醛源:避免使用含有甲醛的建筑材料和家具,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

3. 保持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增加室内空气流动,减少甲醛的滞留。

4. 防止甲醛蒸发: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减少甲醛的蒸发速度。

5. 使用甲醛净化剂:可选择一些具备甲醛净化功能的产品,如甲醛净化球、活性炭等。

6. 注意个人防护:在使用甲醛消毒时,应戴上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免直接接触甲醛。

7. 定期清洁消毒器具:清洁消毒器具和表面,以防止甲醛滞留和细菌滋生。

8. 建立甲醛消毒档案:记录甲醛消毒的时间、地点、浓度等重要信息,以备查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浓度的甲醛中毒症状一、当甲醛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二、当室内空气中甲醛达到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三、甲醛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四、甲醛达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

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五、甲醛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根据《室内环境质量及检测标准》中的检测环境要求,目前在测定甲醛常采用以下6种检测方法,分别是:1、测定工业废气和环境空气中甲醛的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本法使用与树脂制造、涂料、人造纤维、塑料、橡胶、染料、制药、油漆、制革等行业的排放废气以及做医药消毒、防腐、熏蒸时产生的甲醛蒸汽测定。

测量范围在0.5~800mg/m3。

2、测定居住区和公共场所空气大气中甲醛浓度的AHMT(4-氨基-3-联氮-5-硫基-1,2,4-三氮杂茂)分光光度法。

测量范围为0.01~0.16mg/m3.3、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浓度的酚试剂(MBTH)分光光度法,测量范围为0.01~0.15mg/m3。

4、气相色谱法5、用于测定纺织品中游离甲醛含量的水萃取法。

适用为游离甲醛含量为20mg/kg到3500mg/kg之间的纺织品。

6、用于测定纺织品中释放的甲醛含量的蒸气吸收法。

适用为游离甲醛含量为20mg/kg到3500mg/kg 之间的纺织品。

目前,甲醛气体的检测方法按精确度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种为精密度测定法(仪器分析法),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液体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DNPH-GC法)及分光光度法等;其二为简易测定法,该法主要用于快速检测,其精确度要求不高。

主要有电法学方法,可以显示测定数据,以及检测管方式和测定纸方式,即通过检测气体与指示剂发生法学反应而表现出的颜色变化来测定检测气体浓度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验方法(一)————酚试剂分光光度法1、原理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兰绿色化合物。

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2、试剂本法中所用水均为重蒸馏水或去离子交换水:所用的试剂纯度一般为分析纯。

2.1 吸收液原液:称量0.10g酚试剂[C6H4SN(CH3)C:NNH2·HCl,简称NBTH],加水溶解,倾于100ml具塞量筒中,加水到刻度。

放冰箱中保存,可稳定三天。

2.2 吸收液:量取吸收原液5ml,加95ml水,即为吸收液。

采样时,临用现配。

2.3 1%硫酸铁铵溶液:称量1.0g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用0.1mol/L盐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

2.4 碘溶液[c((1/2)I2)=0.1000mol/L]:称量30g碘化钾,溶于25ml水中,加入127g碘。

待碘完全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0ml。

移入棕色瓶中,暗处贮存。

2.5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量4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2.6 0.5mol/L硫酸溶液:取28ml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2.7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000mol/L]。

2.8 0.5%淀粉溶液:将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0ml沸水,并煎沸2~3min至溶液透明确。

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

2.9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取2.8ml含量为36~38%甲醛溶液,放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1ml约相当于1mg甲醛。

2.10 甲醛标准溶液:临用时,将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用水稀释成1.00ml含10μg甲醛、立即再取此溶液10. 00ml,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吸收原液,用水定容至100ml,此液1.00ml含1.00μg甲醛,放置3 0min后,用于配制标准色列管。

此标准溶液可稳定24h。

3 仪器和设备3.1 大型气泡吸收管:出气口内径为1mm,出气口至管底距离等于或小于5mm。

3.2 恒流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

流量稳定可调,恒流误差小于2%,采样前和采样后应用皂沫流量计校准采样系列流量,误差小于5%。

3.3 具塞比色管:10ml。

3.4 分光光度计:在630nm测定吸光度。

4 采样用一个内装5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气10L。

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采样后样品在室温下应在24h内分析。

5 分析步骤5.1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10ml具塞比色管,用甲醛标准溶液按下表制备标准系列。

表1 甲醛标准系列管号 0 1 2 3 4 5 6 7 8标准工作液,mL 0 0.10 0.2 0.4 0.60 0.80 1.00 1.50 2.00吸收液,mL 5.00 4.9 4.8 4.6 4.4 4.2 4.0 3.5 3.0甲醛含量,μg 0 0.1 0.2 0.4 0.60 0.8 1.0 1.5 2.0各管中,加入0.4ml1%硫酸铁铵溶液,摇匀。

放置15min。

用1cm比色皿,以在波长630μm下,以水参比,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

以甲醛含量为横座标,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曲线,并计算回归斜率,以斜率倒数作为样品测定的计算因子Bg(μg/吸光度)。

5.2 样品测定采样后,将样品溶液全部转入比色管中,用少量吸收液洗吸收管,合并使总体积为 5ml。

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见6.1)测定吸光度(A);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用5ml未采亲的吸收液作试剂空白,测定试剂空白的吸光度(A0)。

6 结果计算空气中甲醛浓度按公式(1)计算c=[(A-A0)×Bg]/V 0 (1)式中:c――空气中甲醛mg/m3;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0――空白溶液的吸光度;Bg――由5.1项得到的计算因子,微克/吸光度;V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验方法(二)————气相色谱法1 原理空气中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吸附在涂有2,4-二硝基苯(2,4-DNPH)6201担体上,生成稳定的甲醛腙。

用二硫化碳洗脱后,经OV-色谱柱分离,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

2 试剂和材料本法所用试剂纯度为分析纯;水为二次蒸馏水。

2.1 二硫化碳:需重新蒸馏进行纯化.2.2 2,4-DNPH溶液:称取0.5mg 2,4-DNPH于250ml容量瓶中,用二氯甲烷稀释到刻度。

2.3 2mol/L盐酸溶液。

2.4 吸附剂:10g 6201担体(60-80目),用40ml2,4-DMPH二氯甲烷饱和溶液分二次涂敷,减压,干燥,备用。

2.5 甲醛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方法见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3 仪器及设备3.1 采样管:内径5mm,长100mm玻璃管,内装150mg吸附剂,两端用玻璃棉堵塞,用胶帽密封,备用。

3.2 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2~10L/min,流量稳定。

采样前和采样后用皂膜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误差小于5%。

3.3 具塞比色管,5ml。

3.4 微量注射器:10μl,体积刻度应校正。

3.5 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3.6 色谱柱:长2m,内径3mm的玻璃柱,内装固定相(0V~1),色谱单体Shimatew(80~100目)。

4 采样取一支采样管,用前取下胶帽,拿掉一端的玻璃棉,加一滴(约50μl)2mol/L盐酸溶液后,再用玻璃棉堵好。

将加入盐酸溶液的一端垂直朝下,另一端与采样进气口相连,以0.5L/min的速度,抽气50L。

采样后,用胶帽套好,并记录采样点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5 分析步骤5.1 气相色谱测试条件分析时,应根据气相色谱仪的型号和性能,制定能分析甲醛的最佳测试条件。

5.2 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校正因子。

在作样品测定的同时,绘制标准曲线或测定校正因子。

5.3 样品测定:采样后,将采样管内吸附剂全部移入5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1.0ml二硫化碳,稍加振摇,浸泡30min。

取5.0μl洗脱液,按绘制标准曲线或测定校正因子的操作步骤进样测定。

每个样品重复做三次,用保留时间确认甲醛的色谱峰,测量其峰高,得峰高的平均值(mm)。

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取未采样的采样管,按相同操作步骤作试剂空白的测定。

6 计算结果6.1 用标准曲线法按下式计算空气中甲醛的浓度。

c=[(h-h0)·Bs/(V·Es)]·V1式中:c――空气中甲醛浓度;mg/m3;h――样品溶液峰高的平均值,mm;h0――试剂空白溶液峰高的平均值,mm;Bs――用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曲线得到的计算因子,μg/(ml·mm);V1――样品洗脱溶液总体积,ml;Es――由实验确定的平均洗脱效率;V0――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

6.2 用单点校正法按下式计算空气中甲醛的浓度;c=[(h-h0)·f/(V·Es)]·V1式中:f――用单点校正法得到的校正因子,μg/(ml·mm);其他符号同上式。

7 测量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7.1 检出下限浓度和测定范围:若以0.2L/min流量,采气20L时,检出下限浓度为0.01mg/m3;其测定范围为0.02~1mg/m3。

7.2 精密度:甲醛浓度为20μg/ml和40μg/ml的标准溶液,进样10μl时,其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8%和9%。

7.3 准确度:将甲醛溶液为20μg/ml、30μg/ml和40μg/ml的标准溶液,各加10μl于样品管中,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105%、112%和98%。

7.4 干扰和排除:使用本法所列举的气相色谱条件,空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可以分离,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无干扰。

/#jiance一、检测前将门窗关闭1小时,然后将棕色瓶中试剂倒入吸收盒中.二、盖紧吸收盒,轻轻摇动至盒内物质溶解完毕;打开盒盖,放置在被检测空间(距地面1米左三、三十分钟后,将白色瓶中的试剂倒入吸收盒中,并盖上摇匀.四、十分钟后,观察塑料盒中试剂的颜色,与比色卡进行比色,读出空气中的甲醛数值①按照甲醛(40%)1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5克/立方米计算用量。

不同情况下,用量有所不同,但比例为2:1。

②盛药容器要大、耐热、耐腐蚀:一般用陶瓷或玻璃容器,因为高锰酸钾和甲醛都具有腐蚀性,且混合后反应剧烈,释放热量。

③房间要密闭:这样熏蒸效果才会好。

④容器应尽量靠近门,以便操作人员迅速撤离;先将温水倒入容器内,后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均匀;再加入甲醛;加入甲醛后人立即离开,密闭房间。

注意顺序:是将甲醛倒入高锰酸钾溶液内。

⑤消毒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⑥消毒后要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这里说的甲醛就是40%的甲醛溶液,也就是福尔马林,一般包装上写的是37%国内环境消毒多采用甲醛,控制多明确为环境放置多少的甲醛溶液,但受高温聚合等影响,与真实的空气浓度没有相关性,杀菌率也有所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