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06-09三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题回顾

06-09三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题回顾
(08)4.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B.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以防止腐烂
(07)2.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损 坏人体健康的是 【 】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B.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C.用霉变花生制成压榨花生油
(06)2.下列认识或做法,你赞成的是 【 】 D.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有损健康
(写出一种即可)。
09
08
16
07
(09)13.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氧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
化学式为

(08)1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单质是

(07) 9……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 质不活泼
(07)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碱

(07) 15. 物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单质和化 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等。现有三
组物质:①红磷、镁、铝、水②乙醇、生石灰、醋酸、 葡萄糖③加碘食盐、白酒、纯碱、食醋,每组中均可 选出一种物质,该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所 选的三种物质混合后可以发生反应,制得一种重要的
1、22、23
2、11、 17、19、 22、23
水的净化
15
4
6、15
4、12
4
2006 2007 2008 2009
碳单质

1
1

金属活动性顺序 20
10、16
18
21
金属锈蚀与防锈 19
1、9、11

21
炼铁
21

2009年河南省中招考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中招考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中招考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2分)A折本(shé) 折扣(zhé) 屏障(píng) 鳞次栉比(jíe)B模型(mï) 模样(mï) 绽放(zhàn) 络绎不绝(1uî)C俊俏(jùn) 穿梭(suō) 揣摩(chuǎi) 根深蒂固(dì)D提防(tí) 河堤(dī) 干涸(hé) 亘古不变(gè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2分)A侃侃而谈委曲求全相形见绌杳无音信B莫名其妙一鼓作气世外桃源旁征博引C温故知新天翻地覆出类拔萃良莠不齐D走投无路谈笑风声川流不息提心掉胆3.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骆驼祥子》中的样子最终也没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C.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

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

因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粱山。

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4.古诗文默写。

(共8分)(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材料三据《教育时报》5月4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了面向全国数字电视用户的“中学生频道”。

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2009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试卷样卷

2009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试卷样卷

2009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试卷实验器材:物理托盘天平、砝码一盒、量筒、石块(已经用细线系牢)、玻璃杯、水、抹布、吸水纸、滴管。

化学广口瓶(或锥形瓶)、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导管、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盛水的烧杯、玻璃片生物显微镜、擦镜纸(备用)。

【附】显微镜状态:目镜已安装好,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换器上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两侧,呈外八字形,镜筒降到最低处。

1、物理实验题: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8分)(1)检验器材(2)测量质量(3)测量体积(4)实验结论2、化学实验题: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3分)(1)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2)选择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3、生物实验题:练习使用显微镜(3分)(1)取镜与安放(2)对光4、整理器材:按试题要求,整理实验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

(1分)分数评卷人2009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试卷实验器材:物理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2.5V的小灯泡、灯座、开关、电流表、灯座若干。

化学漏斗(90mm)、滤纸12.5cm(圆形)、胶头滴管(盛放在有水的烧杯中)、玻璃棒、废物缸、抹布等。

生物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滴管、单面刀片、镊子、解剖针、清水、稀碘液、小块木板、洋葱鳞片叶。

5、物理实验题:用电流表测量电流(8分)(1)检验器材电流表的量程:、。

电流表的分度值:、。

(2)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4)实验过程:I1 = 、I2= 。

6、化学实验题:制作过滤器(3分)(1)折滤纸对折次。

(2)将滤纸放在漏斗里润湿滤纸(3)滤纸帖在漏斗内壁7、生物实验题: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3分)(1)准备和取材(2)盖盖玻片(3)染色8、整理器材:按试题要求,整理实验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

(1分)分数评卷人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座号2009年河南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试卷实验器材:物理两节干电池组成的串联电池组、滑动变阻器(10Ω或20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待测电阻(10Ω左右)、导线若干。

2009河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09河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09河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1分)“河南熟,天下足”.我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所生产小麦和大米的主要成分为()A.蛋白质B.油脂 C.淀粉 D.维生素2.(1分)下列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B.C.D.3.(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台物,后者属于化合物()A.食盐食醋B.生铁氢气C.空气纯碱D.冰水共存物烧碱4.(1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5.(1分)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在量筒中配制KCl溶液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D.将氢氧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6.(1分)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用三聚氰胺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C.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水产品D.用霉变花生制成的压榨花生油烹调食品7.(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用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制氧气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氢氧化镁和稀盐酸8.(1分)环境问题是2009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下列情况中: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动植物的呼吸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1分)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1610.(1分)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将t℃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需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11.(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可将壶盖顶起,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钙C.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只有水,说明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D.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很快熄灭,说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12.(1分)如图表示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水溶液呈中性D.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l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2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4.(3分)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葡萄糖②熟石灰③酒精④硝酸钾⑤硝酸铵⑥氯化钠,请从其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农业上可作复合肥料的是;可作为人体重要能量来源的是.15.(2分)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MgCO3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抗酸药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是.16.(2分)“神舟七号”飞船的太空舱里,NiFe2O4可用来促进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则在这个转化过程中NiFe2O4起作用:航天员出舱行走所穿航天服中的CO2可用LiOH来吸收,已知LiOH与NaOH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3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将下列有关实验问题填写完整.(1)除去O2中少量的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2)除去Na2SO4溶液中少量的Na2CO3,不能选用盐酸的原因是.(3)测定稀硫酸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使结果偏(填“大”或“小”).18.(4分)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制得铁.(1)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3)用类似的装置还可以还原氧化铜制得铜,但常有一些红色的铜附着在玻璃管上,用水和试管刷都不能刷掉.如何能够洗掉它?.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2分)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20.(3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的原理.(1)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2)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3)工业上用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制取烧碱..21.(5分)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排在铁的前面,可是铝不容易锈蚀,而铁容易锈蚀.请解释其中的原理.(2)把铝放入稀盐酸中不会立即发生反应,而是过一段时间后才剧烈地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3)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③铝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目的(只写出化学方程式).22.(2分)右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采用A 装置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需满足什么要求?(2)B 装置可以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若用C 装置收集该气体应从何端进入.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10分)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1)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2)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0g 这种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 .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阴离子阳离子OH ﹣ NO 3﹣ Cl ﹣ SO 42﹣ CO 32﹣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Na +溶 溶 溶 溶 溶 Ba 2+ 溶 溶 溶 不溶 不溶浓硫酸(分析纯)化学式:H 2SO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cm 3质量分数:98%请根据上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除去碳酸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4)若73 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1分)(2009•河南)“河南熟,天下足”.我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所生产小麦和大米的主要成分为()A.蛋白质B.油脂 C.淀粉 D.维生素【考点】J2: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528:化学与生活.【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根据小麦和大米中所含的营养元素来解答该题.【解答】解:大米和小麦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含量最丰富的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选C.【点评】要充分理解各种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1分)(2009•河南)下列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B.C.D.【考点】E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16 :压轴实验题;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根据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来判断其性质.【解答】解:A、氧气能为可燃物助燃,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的固态物质干冰,升华时带走周围的热量,使水蒸气变成雨滴,没有生成新物质,表现的是物理性质,故B正确;C、氧气使食物变质,食物与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表现的是化学性质,故C错误;D、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表现的是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关键是看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反之就是物理性质.3.(1分)(2009•河南)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台物,后者属于化合物()A.食盐食醋B.生铁氢气C.空气纯碱D.冰水共存物烧碱【考点】A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A7: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516: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定义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解答】解:A、食醋中含有醋酸及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生铁中含有铁和碳单质,属于混合物;氢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但只有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B错误;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纯碱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又是由钠、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D、冰水共存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4.(1分)(2009•河南)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考点】71:电解水实验;76: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77:硬水与软水;A1: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J2: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水的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就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少就是硬水.充分了解净化水的方法.【解答】解: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故A正确;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水的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就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少就是硬水,故C正确;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故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水和肥皂水的性质及其电解水和净化水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1分)(2009•河南)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在量筒中配制KCl溶液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D.将氢氧化钠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考点】3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43:称量器﹣托盘天平;44:加热器皿﹣酒精灯;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531: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只能量取液体;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D、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易潮解的性质,不能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称量,会污染药品,腐蚀托盘,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解答】解:A、在量筒中配制KCl溶液,说法错误,因为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A错误;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正确,防止气密性不好,浪费药品,故B正确;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操作错误,因为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应放在左盘上的玻璃器皿中称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了解常用仪器量筒、酒精灯、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6.(1分)(2011•滨州)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用三聚氰胺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C.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水产品D.用霉变花生制成的压榨花生油烹调食品【考点】J3: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4A :分析比较法.【分析】A、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分析判断.B、注意三聚氢胺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不能食用.C、从蛋白质在甲醛作用下能变性的角度去分析判断.D、从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素,它有毒,不能食用的角度去考虑.【解答】解:A、焙制糕点时加入适量小苏打,是受热过程中小苏打分解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糕点暄软.B、三聚氢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对人有害,不能做牛奶的添加剂,所以D错误.C、甲醛能破坏人体内的蛋白质,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错误.D、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素,它有毒,不能食用,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食品安全是当今国家的重点民生问题,是社会热点,所以食品安全也将是中考热门考点.7.(1分)(2009•河南)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用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制氧气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氢氧化镁和稀盐酸【考点】F4: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6C: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16 :压轴实验题;51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复分解反应要求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且通过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解答】解:A、用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虽然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但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并没有交换成分,因此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氯化钠与硝酸钾不能发生反应,故C错误;D、氢氧化镁与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概念的理解要抓住关键,以便能够准确应用.8.(1分)(2009•河南)环境问题是2009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下列情况中: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动植物的呼吸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考点】64: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521:空气与水.【分析】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对空气的污染,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解答】解: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排放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而动植物的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A【点评】了解典型的大气环境问题与排放到大气中的物质的联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关于CO2,它不属于大气污染物,但是CO2排放过量的话会引起“温室效应”,请学生们注意.9.(1分)(2009•河南)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16【考点】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A3: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B5: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D8: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151:课本知识同类信息;191: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解答;B、根据乙酸乙酯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其元素组成;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乙酸乙酯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根据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可知乙酸乙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量为:12×4+8+16×2=88,故C正确;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乙酸乙酯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4:8:16×2=6:1:4,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对分子的质量与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知识的掌握,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10.(1分)(2009•河南)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将t℃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需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7T: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4B2:函数图像的应用.【分析】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同时也能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或同一温度段内的大小,也能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时所用的方法.【解答】解:A、因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若不指明温度则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不正确B、在t℃时,a,b的溶解度相同,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C、将t℃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时,溶液会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D、10℃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小,所以用100g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需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故正确故选A【点评】利用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判断在不同的温度下同一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也可以判断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大小情况.11.(1分)(2009•河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可将壶盖顶起,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钙C.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只有水,说明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D.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很快熄灭,说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6M: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93:酸的化学性质;HE: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152: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16 :压轴实验题.【分析】可以根据描述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大小不能改变,可以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酸能与碳酸盐和活泼金属収生成气体,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解答】解:A、水沸腾时可将壶盖顶起,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大小不变;B、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钙,也可能是活泼金属;C、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只有水,说明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D、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很快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例如氮气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性质、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物质的类别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1分)(2009•河南)如图表示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水溶液呈中性D.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l【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FA: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132:化学反应模拟图型;16 :压轴实验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在自来水消毒过程通常要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根据反应前的物质和反应后的物质的微观粒子,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可以判断哪项正确.【解答】解:由题意知,根据反应前的物质和反应后的物质的微观粒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A、由图示可知反应物中有氯气(单质)参加,故A错误;B、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该反应的生成物不符合该特点,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生成物中的两种物质都是酸性物质,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D、在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掌握置换反应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2分)(2009•河南)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氮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513: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521: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解答】解:氮气78%,因此氮气含量最高;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因此形成氧化铝.故答案为:氮气;Al2O3【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化学式的书写,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3分)(2009•河南)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葡萄糖②熟石灰③酒精④硝酸钾⑤硝酸铵⑥氯化钠,请从其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②;农业上可作复合肥料的是④;可作为人体重要能量来源的是①.【考点】94: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9J: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J2: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144: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葡萄糖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熟石灰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酒精具有可燃性,能用于燃料,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硝酸铵是重要的氮肥,氯化钠具有咸味,常用于调味品.【解答】解:熟石灰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硝酸钾含有氮、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所以本题答案为:②,④,①.【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5.(2分)(2009•河南)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服用含MgCO3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 +2HCl═MgCl2+CO2↑+H2O ;该抗酸药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是药物与胃酸的接触面积大,反应快.【考点】93:酸的化学性质;2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专题】123: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河南省2009年中考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09年中考试题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英语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10也。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单项选择(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份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21.—When is Henry’s birthday party, Lynn?—The 18th , __ about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A. inB. atC. onD. to()22.—What a nice MP5! Whose is it?—It’s __ . My father bought it for me.A. meB. himC. hisD. mine()23.I like __ a lot, and my mother usually cooks it in different ways.A. fishB. butterC. potatoesD. noodles()24.—Excuse me, where are we going to have our class meeting?—I’m not sure. Ask our monitor, please. He __ know.A. canB. mayC. needD. shall()25. The match was really fantastic, __ when Smith scored in the last minute.A. probablyB. exactlyC. especiallyD. mostly()26. Taiwan is part of China. We __ the same history and culture.A. explainB. expressC. connectD. share()27.—Helen, can I wear jeans and a T-shirt to the evening party?—OK. But a dress might be __ .A. goodB. betterC. badD. worse()28.—Excuse me. When does Flight CZ3391 take off?—One moment, please. I’ll ________ it ________. .A. look; upB. take; awayC. give; backD. turn; down()29. It’s quite common in Britain to say “Thank you” to the drivers __ people get off the bus.A. afterB. sinceC. untilD. when()ually John __ to school in his father’s beautiful car.A. has takenB. is takingC. is takenD. has been taken ()31.It’s time to say goodbye to my school. I’ll always remember the people _ have helped me.A. whoB. whatC. whichD. where()32. The zoo keeper is worried because the number of visitors __ smaller and smaller.A. becomeB. becameC. is becomingD. have become()33.—Have you made up your mind __ the sick kids?—By singing songs.A. what to tellB. how to cheer upC. when to helpD. where to look after()34.—You have seen the film The Dead Reading, haven’t you?—__ . How I wish to see it again!A. No, what a pityB. No, I haven’tC. Yes, I like itD. Yes, it’s boring()35.—What time will Mr Brown be back to China?—Sorry. I don’t know______.A. when did he go abroadB. why he is going abroadC. how soon will he be backD. how long he will stay abroad三、完形填空(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先通读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相应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 6 Na:23 C1:35.5 Ca:40 Fe:56 Cu:64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l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人题后括号内。

1.(2010·河南)“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

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 D 】 A.酸雨 B.白色污染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2.(2010·河南)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A 】3.(2010·河南)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C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食盐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D.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4.(2010·河南)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D 】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5.(2010·河南)下列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4:3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76 D.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6.(2010·河南)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7.(2010·河南)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B 】 A.非金属元素:Mg、F、Si B.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8.(2010·河南)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C.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 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9.(2010·河南)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B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10.(2010·河南)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200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0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2009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七地市联考试卷化学试卷(本试卷四大题,共4页。

满分50分。

时间50分钟)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分 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 .用海水晒盐 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 .牛奶变酸 米酿成醋C .矿石粉碎 食物腐烂D .蜡烛燃烧 酒精挥发2.下面O 2和CO 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3.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棉线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味C.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D.碳酸钠溶液滴入到无色酚酞试液中,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4.化学学习能让我们形成了更加科学的生活方式。

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不正确的是( )A .为减少环境污染,应少用或不用塑料袋B .用厨房清洁剂(洗涤剂)去除水垢C .食用适量富含维生素A 的动物肝脏可预防夜盲症D.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盐中毒现象5.二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它来自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

对其污染治理的原理为:2NO 2+2NaOH==NaNO 3+NaNO 2+X ,X 的化学式为 ( )A . NH 3B . H 2OC . NO 2D .HNO 3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将50g 水倒入50g 98%的浓硫酸中,可配制成49%的硫酸溶液B .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上的玻璃器皿中称量C .把pH 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pHD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7.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 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化铜反应,而在高温时能与氧化铜反应 反应温度 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大木桩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小木条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8.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与空气中某些气体有关。

【精品试卷】2009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说明解密预测化学试卷(2) 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精品试卷】2009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说明解密预测化学试卷(2) 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年某某中招考试说明解密预测试卷化学(2)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得分评卷人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夏天将西瓜榨成西瓜汁B.天然气燃烧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 D.将记录有某某信息的纸X粉碎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3.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4.我国政府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据了解,一次性塑料袋大多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再生塑料制品,对人体是有害的。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关于塑料制品的使用不能“因噎废食”B.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简便方法C.提倡使用布袋、纸袋等替代物D. 尽快研究开发可降解的塑料袋如二氧化碳塑料袋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可用于充灌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较小B.活性炭可用于净水,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化学性质C.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D.石灰水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是因为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CaCO3 6.以下是四位同学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后的结果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C.“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7.下列各组物质的区分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铜、黄铜——分别投入稀盐酸中,看是否产生气泡B.羊毛纤维、涤纶——灼烧,闻气味C.氮气、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燃烧的现象D.氯化钾、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⒈“河南熟,天下足”。

我省是粮食生产大省,所生产的小麦和大米的主要成分为A.蛋白质B.油脂C.淀粉D.维生素⒉下列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⒊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食盐食醋B.生铁氢气C.空气纯碱D.冰水共存物烧碱⒋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⒌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D.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⒍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用三聚氰胺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C.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水产品D.用霉变花生制成的压榨花生油烹调食品⒎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发生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水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⒏环境问题是2009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

下列情况中: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排放③动植物的呼吸④汽车尾气的排放,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⒐草莓、橡胶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C4H8O2)等物质。

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16⒑有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在t℃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将t℃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10℃,分别用100g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需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可将壶盖顶起,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钠C.氢气燃烧后的生成物只有水,说明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D.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很快熄灭,说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⒓下图表示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水溶液呈中性D.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1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⒔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氧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⒕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葡萄糖②熟石灰③酒精④硝酸钾⑤硝酸铵⑥氯化钠,请从其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农业上可做复合肥料的是;可作为人体内重要能量来源的是。

⒖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

服用含MgCO3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抗酸药说明书上标有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是。

⒗“神舟七号”飞船的太空舱里,NiFe2O4可用来促进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得质量和性质保持不变,则在这个转化过程中NiFe2O4起作用;航天员出舱行走所穿的航天服中的CO2可用LiOH来吸收,已知LiOH与NaOH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⒘实验室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将下列有关实验问题填写完整。

⑴除去O2中少量的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⑵除去Na2SO4溶液中少量的Na2CO3,不能选用盐酸的原因是。

⑶测定稀硫酸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使结果偏(填“大”或“小”)。

⒙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右图装置制得铁。

⑴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B处可观察到得现象是;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⑶待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A处,在断开A、B之前应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A处玻璃管冷却。

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⒚(2分)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试验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的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⒛(3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的原理。

⑴天然气(主要成分CH 4)用作燃料。

⑵生石灰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

⑶工业上用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制取烧碱。

21.(3分)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⑴2009年“拍卖风波”中的兔首和鼠首是青铜器。

久置的铜表面会锈蚀生成铜绿[Cu 2(OH )2CO 3],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⑵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 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 ③铝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目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22.(4分)右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⑴采用A 装置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需满足什么要求?⑵B 装置可以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⑶写出可采用C 装置(气体由d 口进入)收集的一种气体的名称,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该气体。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酸、碱、盐是具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

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⑴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⑵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0g 这种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 。

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

⑶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请根据右图部分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 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OH - NO 3- Cl - SO 42- CO 32- H +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Na + 溶 溶 溶 溶 溶 Ba 2+ 溶 溶 溶 不溶 不溶浓硫酸(分析纯) 化学式:H 2SO 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g/㎝3 质量分数:98% 阴 离 子 阳 离 子除去碳酸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有白色沉淀生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⑷若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09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注意事项:⒈答出其他合理答案,请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⒉没有特别要求写化学式的,写化学式或名称均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C B B A D A C A C 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⒔N2 Al2O3⒕②④①⒖MgCO3+2HCl=MgCl2+CO2↑+H2O⒗催化 2LiOH+CO2=LiCO3+H2O⒘⑴氢氧化钠溶液等⑵生成NaCl,引入新的杂质⑶大⒙⑴Fe3O4+4CO高温3Fe+4CO2⑵石灰水变浑浊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避免污染空气⑶石灰水回流至A处玻璃管中,导致玻璃管炸裂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⒚(2分)不正确(1分)因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因此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或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等)。

(1分)⒛(3分)⑴CH4+2O2点燃C O2+2H2O(1分)⑵Ca O+H2O=Ca(OH)2(1分)⑶Na2CO3+Ca(OH)2=Ca CO3↓+2Na OH(1分)21.(3分)⑴二氧化碳(1分)⑵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或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等。

)(1分)Fe+CuSO4=FeSO4+Cu(或Fe+H2SO4 =FeSO4+H2↑等)(1分)22. (4分)⑴反应物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

(1分)MnO2⑵CaCO 3+2HC l =CaCl 2+CO 2↑+H 2O(或2H 2O 2 2H 2O +O 2↑等)(1分) ⑶二氧化碳。

(或氧气等。

)(1分)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即可验证。

(或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即可验证等。

)(1分)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⑴瓶口出现白雾的是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

(1分)⑵39(1分) 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造成酸液飞溅。

(1分)⑶①盐酸(或硫酸等)(1分) ②实验操作现 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氯化钡(或硝酸钡)(1分) Na 2CO 3+BaCl 2=Ba CO 3↓+2Na Cl [Na 2CO 3+Ba(NO 3)2=Ba CO 3↓+2Na NO 3] 酚酞溶液变红色(1分)⑷解: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NaO H + HCl = NaCl + H 2O (1分)36.5 58.573g ×20% xxg %20735.585.36⨯= x =23.4g (1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11%100127734.23=⨯+gg g (1分) 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