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期的4大坏习惯

合集下载

班主任提醒:暑假期间,5件事是孩子更该做的!家长要重视

班主任提醒:暑假期间,5件事是孩子更该做的!家长要重视

班主任提醒:暑假期间,5件事是孩子更该做的!家长要重视暑假到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

但暑假期间,如果放任孩子,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这样的暑假将毫无意义。

那么,如何让孩子过上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呢?班主任提醒,暑假期间孩子最该做的五件小事,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1、作息规律放假后,孩子不用早早起床上学,有的干脆一觉睡到中午。

吃完中午饭又倒头接着睡,完全不顾时间已经到了四五点。

白天睡够了,晚上就不想睡了,于是玩手机、打游戏等一直到凌晨两三点。

昼夜颠倒、作息混乱的坏毛病,可以说是暑假期间孩子最容易养成的坏毛病了。

因此,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份合理可行的作息时间表。

建议在制定作息时间表时,要注意以下这几点:●和孩子好好沟通,告诉孩子正确的假期观念。

●制定时间表,最好全家要同步,和孩子互相监督。

●如果孩子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来,不妨对孩子多些表扬。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暑假作息时间表一定得是孩子认可的,而不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

2、适当运动对于孩子来说,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名综合性人才。

而很多时候,强壮的身体是孩子学习以及将来工作的基础。

如果身体不强壮,很多事情都没法开展,成就也就会很有限。

再加上2020年这个特殊情况,更应该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增强孩子的体质。

因此,在暑假期间,家长要引导孩子适当参与体育锻炼。

但是,孩子在运动中,要注意以下这几点:●在空旷通风的户外,孩子可以不戴着口罩进行运动。

●不要穿着凉鞋运动,容易出现摔伤、崴脚等情况。

●不要给孩子准备冷饮,不利于散热,最好喝白开水。

让孩子每天保持适当运动,好处多多。

3、参与家务哈佛大学曾有项研究,爱做家务跟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的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爱做家务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就业率15:1,犯罪率为1:10。

爱做家务的孩子,婚姻更幸福,心理疾病患病率也偏低。

除此之外,爱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中学生常见八种不良饮食习惯

中学生常见八种不良饮食习惯

中学生常见八种不良饮食习惯1、不吃早饭损害身体最常见的错误之一是不吃早饭。

特别是儿童有时候不知道早饭的重要性。

4个儿童中有3个不吃早饭或吃早饭不当(如只喝1瓶汽水)。

这些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智商和体力下降。

早餐为开始新的一天补足营养和能量,有助于防止肥胖症。

取消早餐,就有在其余进餐时间吃得过饱和选择高脂肪及高糖饮食的危险。

健康早餐应包含脱脂的牛奶、酸奶或乳酪(3岁以下儿童应吃不脱脂的乳制品)和粮食制品,也就是说,应有燕麦片粥、全麦面包、水果或果汁。

2、经常吃汤泡饭许多人喜欢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汤),或者干脆直接将饭泡进汤里,吃汤泡饭。

而这种吃法很不科学,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为经常吃汤泡饭或边吃饭边喝水(汤),吃进去的饭菜往往是囫囵吞枣,没有经过口腔的咀嚼消化便到了胃里,使胃的负担增加了许多。

同时,由于水(汤)还可冲淡唾液和胃中的消化液,使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受到了影响,久而久之,则会引起消化不良,易患胃病。

另外,由于消化不充分,也会降低胃肠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3、不注意各种颜色的食物相结合应使各种颜色搭配并变换花样。

这些饮食应平衡提供各种营养,如抗氧化的维生素(维生素食品)、叶酸(特别是深绿色蔬菜含有这种成分),矿物质、纤维和植物化学成分。

每日要吃5份蔬菜和水果,尽量减少烹饪时间,这有助于预防癌症(癌症食品)、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

4、不清楚有益脂肪和有害脂肪一个严重的错误是不经常食用给人们带来大量好处的鱼和海产品。

这些食物提供的Ω3脂肪酸可以增强抵抗力,减少炎症,促进血液循环和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水平。

没有必要大量吃这些食物,平均每周吃两次就足够了。

可以把新鲜的海产品蒸、炖、烤,或做成原汁罐头。

关于脂肪,另一个错误是人们在往面包上抹油的时候,习惯于涂抹动物油或人造黄油(应食用脱脂乳酪)或者在烹饪时不使用植物油。

如果过多摄入饱和脂肪,如动物油中的胆固醇和人造黄油中的氢化脂脂,就会增加患病的危险。

五个坏习惯的改正方法:马虎、注意力、学习疲劳、不会听课、怯场

五个坏习惯的改正方法:马虎、注意力、学习疲劳、不会听课、怯场

五个坏习惯的改正方法:马虎、注意力、学习疲劳、不会听课、怯场一、马虎:经常是本来不该答错的题却答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却看错了,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写错了。

1.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可用提示:“做完之后,自己认真检查。

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这样使学生形成一做完题就能自觉检查的习惯。

另外,也要引导孩子自己提醒自己检查。

告诉他们:自己要督促自己检查,自己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我喜欢做事认真的好孩子。

2.使用厌恶疗法。

对马虎很严重的孩子,可以手腕上套橡皮筋,每马虎一次,自己拉几次橡皮筋,会有疼痛感。

几次之后,一做作业就会想到不认真就要手腕疼,这样逐渐改掉坏毛病。

同时,也可在认真做作业后,给自己奖赏,如做自己喜欢的事。

3.告诉孩子,马虎是坏毛病,但并不可怕,只要有决心改,按大人说的去做,一定能改掉。

4.学会自我暗示。

让孩子学会当自己每犯一次马虎的错误时,就把马虎的原因用笔记下来,平时多看几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马虎,为什么我马虎呢?一个马虎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

马虎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

”二、注意分散:一直无法安心学习,越是想学习的时候,越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头脑总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怪念头占据着,无法摆脱掉。

有时候,脑子里又一片空白,上课老走神,不知道老师都讲了些什么。

1.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因学习负担重,有的学生一到晚上便熬夜,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

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

所以,要早睡早起,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2.学会自我减压。

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教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学生心理加上一道砝码,如果学生再对自己的考试成绩看得很重,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焦虑,心理上难得片刻安宁。

因此,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

3.做些放松训练。

孩子常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

孩子常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

孩子常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一、不记得洗手必纠理由:经常不洗手的小孩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可怕病菌,比如说寄生虫、排泄类病菌、甚至甲肝。

禁止方法:经常,并温柔地提示。

提醒她吃饭前,出去玩之后,更重要的是,上完厕所后一定要洗手。

你不防在衣橱,或包里备些杀菌湿巾。

二、咬指甲必纠理由:小孩的指尖可能会流血、感染。

咬脏指甲也会传染细菌。

禁止方法:大多数小小孩在无聊时咬指甲,现在不妨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用音乐,书或画笔和纸,等等。

三、挖鼻孔必纠理由:尽管看着小孩的手指从鼻子游到嘴里专门恶心,然而吃鼻涕并可不能让小孩生病。

然而挖鼻孔却是感染的一个要紧途径。

禁止方法:转移注意力通常是专门有效的。

给他本书或玩具,任何能占着手的东西都行。

向小孩说明挖鼻孔会传染病菌。

随身携带纸巾,在他伸手挖鼻子时赶忙递给他。

让鼻孔潮湿会减轻瘙痒感。

冬天在他的卧房里放个加湿器会有助于幸免晚上睡觉鼻涕变干。

四、不遮挡地咳嗽、打喷嚏必纠理由:感冒病毒或其他更严峻的疾病,像肺炎、脑膜炎差不多上通过这些颗粒传播的。

禁止方法:做个好榜样。

假如你在咳嗽、打喷嚏时能自己挡住鼻子或嘴,小孩专门可能会跟你学。

不要怕唠叨,要经常提醒小孩。

为防治病毒传染,教小孩朝胳膊肘,而不是手上打喷嚏。

五、打断谈话你的小孩也许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然而假如纵容他打断你的谈话,却可不能有助于教会小孩为他人着想,更可不能让他学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如何自己打发时刻。

结果将会是他认为自己有权吸引别人的注意,并不能忍耐任何挫败。

禁止方法:下一次在你要打或跟朋友谈天之前,告诉小孩他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搅你。

给他安排点活动或者让他玩一个他平常没玩过的玩具。

假如你在谈话时,他缠着你,你能够指指椅子让他安静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谈完。

之后告诉他干扰别人并可不能得到他想要的。

六、攻击性行为小孩和小伙伴有小冲突的时候,你可能不一定会去管教,然而你不该忽视那些小小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

孩子的50个缺点

孩子的50个缺点

孩子的50个缺点1. 贪玩好动:孩子经常喜欢玩耍,不愿意安静下来做功课或听长辈的话。

2. 不听话:孩子经常不听父母或老师的指示,经常顶嘴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3. 爱发脾气:孩子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甚至发脾气,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4. 缺乏耐心:孩子做事情不愿意等待,往往追求即时满足,缺乏耐心等待的品质。

5. 自私自利:孩子经常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愿意为他人着想,缺乏分享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6. 不重视卫生:孩子经常不爱洗手、不爱刷牙,对于个人卫生意识不强。

7. 不坚持:孩子往往对于学习或者兴趣爱好缺乏持久的兴趣,很快就会放弃。

8. 懒散:孩子经常做事情拖拖拉拉,不愿意付出努力,缺乏主动性。

9. 不尊重长辈:孩子常常不尊重长辈的意见和话语,缺乏基本的礼貌和敬意。

10. 迷信:孩子容易迷信一些不科学的事物,缺乏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11. 粗心大意:孩子经常在做事情时粗心大意,容易出错或者丢失东西。

12. 不善于与人交流: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

13. 不善于合作:孩子不习惯与他人合作,喜欢独自做事,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14. 不会管理时间:孩子经常不会合理安排时间,导致事情拖延或者无法按时完成。

15. 不善于处理冲突:孩子不懂得妥善处理冲突,经常以暴力或者闹脾气的方式解决问题。

16. 缺乏自信:孩子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尝试新的事物或者挑战自己。

17. 不善于总结反思:孩子做事情之后不愿意总结反思,缺乏自我成长的机会。

18. 不关心社会问题:孩子对于社会问题缺乏关注,只关注自己的小圈子。

19. 不善于管理财务:孩子不懂得如何理财,容易挥霍或者乱花钱。

20. 不善于解决问题:孩子遇到问题时不愿意思考和解决,总是依赖他人。

21. 不善于自我控制:孩子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22. 不善于承担责任:孩子经常逃避责任,不愿意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3. 不善于接受批评:孩子对于批评容易抵触,无法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指导。

小学生的不良习惯有

小学生的不良习惯有

小学生的不良习惯有
今天,咱们来盘点下90%的小学生都有会有的坏习惯,如有雷同,刚好利用即将到来的寒假改正吧!
1、拖拉磨蹭
从起床,就开启了一天的磨蹭。

起床、刷牙、穿衣、吃饭,做什么都磨磨蹭蹭,这些看似日常的小问题都在潜移默化地拖孩子的后腿。

如果不及时纠正,孩子可能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无法集中注意力,更难以提高效率。

2、使小性子
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站在其他人的位置想问题。

不开心就哭闹,不如意就发脾气、扔东西……面对孩子的任性,家长不能一味妥协,这样不仅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还可能会得寸进尺。

长期以往的结果就是脾气暴躁、自私偏激、喜怒无常。

3、胆小、害羞
长期的胆小和害羞会导致自卑,进而对智力发展、情绪、语言交流等方面产生影响。

不少孩子怕生,一见陌生人就躲到大人背后。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及时疏导孩子,介绍眼前的陌生人,鼓励孩子主动上前打招呼。

4、假装听不见说话
当家长提醒孩子去(收拾玩具、或者是喝水等孩子当下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孩子就假装听不见。

家长可以走到孩子面前,看着孩子的眼睛对孩子说,确认孩子接收到信息。

5、粗心马虎
这个必须上榜啊!相信有不少家长觉得“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有点粗心!”
这句毒话也害了不少孩子,因为有些孩子并不是粗心马虎,他可能没办法细心。

家长和孩子都要充分认识到:细心不只是习惯,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如果您的孩子粗心马虎怎么也改不了,很可能是“视知觉能力”出了问题。

比如孩子平时很聪明,但常常因为粗心和疏忽,在一些不该犯错误的地方犯下一些十分低级的、不应该有的错误,即使再简单的题都解不好。

小学生不良习惯

小学生不良习惯

小学生不良习惯
1、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
2、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
3、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
4、不准备工具书,需要查辞典字典时,还嫌麻烦,马马虎虎地应付学习;
5、爱面子,不懂不会也不问;
6、学习时沉迷于空想;
7、快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早早把书包收拾好,心中开始想着课后的娱乐活动;
8、下课马上放松自己,从来不想想这堂课都学了些什么;
9、做作业前不看书,做完作业不相信自己,总要找人对对答案才放心;
10、作业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错题;
11、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
12、遇到好电视,就忘记做作业;
13、边做作业,边听收音机;
14、学习时常说闲话;
15、学习完把书本胡乱一扔,再学习时现用现找,浪费时间;
16、平时不复习,考前开夜车;
17、考得不好却不愿听批评;
18、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
19、情绪波动大,因喜怒哀乐的情绪而影响学习;
20、基础没打好,变得灰心,自暴自弃。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原因分析及其矫正策略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原因分析及其矫正策略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原因分析及其矫正策略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行为习惯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许多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问题,如缺乏礼貌、频繁发脾气、不遵守规则等。

这篇文章将论述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原因分析及其矫正策略,以期能够引起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1.缺乏礼貌。

有些小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不懂得尊重他人,常有说话无礼、不主动与人打招呼等行为。

2.频繁发脾气。

小学生由于情绪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发脾气,出现情绪波动大、难以控制情绪等问题。

3.不遵守规则。

小学生常常不遵守老师和家长的规定,或是违背学校的纪律,表现出不守时、不守信等行为。

4.懒散学习。

一些小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态度消极,不愿动脑思考、不愿努力。

在学习上表现出堕落、不上进的状态。

5.依赖性强。

一些小学生对家长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需要家长的一切指导和帮助。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分析1.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等都会对小学生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家庭教育比较松散,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不够严格,容易导致小学生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2.学校环境。

学校作为小学生的第二个家庭,也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不够严格,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没有及时进行引导和矫正,容易导致小学生出现不良的行为。

3.同伴影响。

同伴是小学生社交的重要对象,他们的行为习惯对小学生的影响很大。

如果小学生身边的同伴存在不良行为习惯,他们可能会受到同伴的影响而产生类似的行为。

4.个人原因。

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尚不成熟,故意为之的行为习惯也有一定的原因。

他们可能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什么是好的行为和坏的行为没有清晰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认知能力不足。

三、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1.家庭教育。

家庭是小学生最初的社会环境,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在家庭中的良好行为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暑期的4大坏习惯
假期对孩子来讲,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家长们却多少还是有些小焦虑的。

因为在假期时间,孩子很容易生出一些坏习惯,这着实令父母头痛。

与其等假期过后再费老大的劲儿纠正,倒不如现在就防患于未然。

坏习惯第1名:整天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

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什么都跟着乱。

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结束,还要恢复到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由于原来的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多折腾啊。

之所以把睡懒觉列在寒假坏习惯的第一位,主要是在于它昭示着假期坏习惯的最大根源:失范,就是没了规矩。

专家支招: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假期的规矩”。

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坏习惯第2名:“沉迷”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视节目的。

说现在的孩子贪恋电视,更多是因为没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罢了。

此外如果孩子已经懂得上网,做父母的可能还会担心他“沉迷于网络”甚至“染上网瘾”。

专家支招:看电视太多会影响视力啦、会变笨啦、坐太久活动不够啦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讲讲,相比简单粗暴地“我不许你看电视”而言,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

相对于电视,书籍更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开拓孩子的眼界,也不会造成眼睛健康的困扰。

专家推荐由114为来自全国的特级教书主编的《新华学习》报纸书,相信能够给孩子带来一个愉快充实的暑假。

坏习惯第3名:“狂”吃零食
对小孩子来说,吃和睡就是最大的问题。

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放假期间,父母对此也比较放松。

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有的父母在这时候会生气,饭桌就变成了“战场”。

此外还有专家指出,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大量进食,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

据说进食过量,会加重大脑控制消化和吸收等功能神经负担,使相邻的控制语言、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的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对新事物、新知识就很难产生兴趣。

专家支招:跟睡懒觉的问题一样,当然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这也是生活乐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议好一个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点什么东西、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坏习惯第4名:“宅”在家
看太多电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活动不足,老是窝在家里,还常常伴随着吃零食的坏习惯。

容易发胖不说,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懒的、百无聊赖的样子。

当然这其中也有家长的原因,怕孩子冻着了,稍微冷一点就不放到外面去,其实是不对的。

专家支招:周末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

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看护人多带孩子出门去玩,还可以鼓励他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

注意不要给他太多“不可以”,手、脸、衣服、鞋子弄脏了回家洗洗就好,玩的时候让他尽兴,不要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给孩子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的自由,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屁股后面:“不要看太多电视!”“你怎么又在上网?”简单说吧,换了是你整天被人管着,你烦不烦,又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