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卫生消毒质量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6篇)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____年版)》《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____年版)》的有关具体要求,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二、监测范围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灭菌后)物品等的监测。
三、监测要求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按时规范采样,检验科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
当可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
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
四、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1、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____月、____月)。
2、灭菌剂、消毒剂及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染菌量的监测频次使用中灭菌剂及灭菌物品每月进行细菌监测,使用中消毒剂及消毒物品每季度进行细菌监测。
3、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及透析液内毒素的检测频次1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每月一次,透析液内毒素检测至少每____个月一次。
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一次。
4、消毒内镜、灭菌内镜监测频次消毒内镜每季度进行细菌监测,灭菌内镜每月进行细菌监测。
5、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监测频次(1)洁净手术室及洁净部门:每月监测一次,不同级别手术间每月至少监测一间,每年每个房间至少监测一次。
(2)非洁净手术室(眼科、美容科)、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重症加强治疗室、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腔镜室、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每季度监测一次,加床超过20℅以上应当月进行监测。
某综合性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果; 紫外线辐射强度用 Z D Z一 1 紫外线辐照计在紫外
线 灯垂 直距离 1 m处测 定 。样 品常 规送检 时 间为 6 h
质量管理 , 预 防医院感染 , 保护 医务人员 和患者健 康, 现将 我 院 2 0 l O _2 O l 1年 消毒 质 量 监测 结 果 分 析
使 用 中 的消毒 液细 菌 菌 落 总数 以及 压 力 蒸 汽 灭 菌 效
果、 紫外线辐射强度等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
1 . 2 方 法
2 . 1 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 2 0 1 0 -2 O 1 1 年, 全 院共监测消毒样 品 2 2 0 0份, 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 9 7 . 5 0 %; 2年的消毒质量合 格率分别为 9 7 . 0 8 %和 9 7 . 8 7 %( 表1 ) 。
如下 。
内, 如在低温冷藏情况下也不超过 2 4 h 。
1 . 3 结 果 判 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 材 料 与方 法 1 . 1 监 测对 象
依据《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 G B 1 5 9 8 2 -1 9 9 5 ) 、 《 消毒与灭菌效果 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 G B l 5 9 8 1 —
室、 普 通 病 房 等 5个 科 室 的 监 测 合 格 率 未 达 到 1 0 0 . 0 0 %, 各科 室 间监测 合格 率有 所不 同 ( 表2 ) 。
的研究结果 ,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门诊健康教育不但可 以提高患者 的知识水平 , 而且有利 于血糖水 平 的控 制 】 。通过健康教育还能加强护患沟通 , 更好地促
[ 3 ] 杨 双会. 糖尿病 患者 的门诊健康教育 [ J ] . 华西 医学 , 2 0 0 9 ,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标准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标准一、引言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医院内为危重病人提供高度监护和专业护理的特殊病房。
为了确保重症监护病房的质量和安全,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症监护病房的质量标准,包括设施、设备、护理、医疗管理等方面。
二、设施要求1. 重症监护病房应位于医院内部,远离噪音源和其他病房,以确保病人的休息和隐私。
2. 病房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以容纳病床、设备和工作区域,并保证医护人员的通行和操作空间。
3. 病房内应设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和良好的通风系统,以提供舒适的环境。
4. 病房内应设有足够数量的洗手设备,并配备洗手液或消毒剂,以保证医护人员和访客的手卫生。
三、设备要求1. 病床应具备可调节高度、角度和侧栏的功能,以适应不同病情和护理需求。
2. 病床上应配备适当的床垫和枕头,以提供舒适的睡眠和休息环境。
3. 病房内应配备各类监护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血压监测仪等,以实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4. 病房内应配备紧急救援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情况和急救需求。
5. 病房内应设有适当数量的电源插座和网络接口,以供设备充电和数据传输使用。
四、护理要求1. 病房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护理人员,包括注册护士和护理助理,以确保病人得到及时的护理和监护。
2.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监护设备和应对急危重症状。
3. 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以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4. 病房内应设有足够数量的护理站台和工作区域,以方便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和交流。
5. 病房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护理用品和消毒设备,以保证护理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五、医疗管理要求1. 重症监护病房应有专门的医疗管理团队,包括医院管理人员、医生和护理主管,以确保病房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2. 病房应建立健全的医疗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病人入住、转入转出、医嘱执行等环节的规范和标准化。
某综合性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某综合性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医院消毒是预防院内感染,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关键措施。
为了解医院消毒工作现状,规范医院消毒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健康,现将我院2010年~2011年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内容与方法1.1 监测对象和项目2010年~2011年对我院手术室、供应室、ICU、血透室、口腔科、病房等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灭菌物品、医用器材、医务人员手、血液透析液、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菌落总数以及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监测。
1.1 方法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1】《医疗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程》【2】、《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操作规范》【3】要求采样。
血液透析液用无菌注射器各抽取透析器入口液和出口液1ml,加入到9ml含相应中和剂的试管中送实验室检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用生物指示卡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ATCC41382),在生物快速阅读器下3小时后直接读取阴性和阳性结果;紫外线辐射强度用ZDZ-1紫外线辐照计在紫外线灯垂直距离1m处测定。
样品常规送检时间为6小时内,如在低温冷藏情况下也不超过24小时。
1.3 结果判定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4】、《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6】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任一检测项目不合格,则判定该项目不合格。
2 结果2.1 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2010年~2011年,全院共监测消毒样品2200份,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97.50%;两年的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7.08%和97.87%,不同监测对象的合格率见表1。
2.2 不同科室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表2显示在16个科室中有5个科室的监测率未达到100%,分别是口腔科门诊(98.53%)、手术室(98.02%)、ICU(95.49%)、血透室(91.03%)、普通病房(90.63%)。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标准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标准一、引言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是医院内提供高度专业护理和治疗的特殊区域,用于收治危重病患者。
为了确保ICU的质量和安全,制定和遵守一系列的质量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症监护病房的质量标准,包括设施要求、人员要求、设备要求、护理管理要求等。
二、设施要求1. 建筑布局:重症监护病房应位于医院的中心位置,便于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转运。
建筑布局应合理,包括病房区、护士站、医生办公室、洗手间等功能区域。
2. 病房面积:每个病床应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活动自由。
病房面积应不小于20平方米,包括患者床位、监护设备和工作区域。
3. 空气质量: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高效过滤器和空气净化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照明和通风:病房内应有充足的自然光和人工照明设备,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病患。
同时,病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 消毒措施:重症监护病房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洁,确保环境卫生。
三、人员要求1. 医生团队:重症监护病房应有合格的医生团队,包括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和主任医生。
医生团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应急处理能力,能够独立处理各类急危重症患者。
2. 护理团队:重症监护病房应有专业的护理团队,包括护士长、护士和护理助理。
护理团队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包括监护、药物管理、伤口护理等。
3. 培训要求:医生和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四、设备要求1. 监护设备: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包括多参数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血液透析机等。
这些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2. 治疗设备: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必要的治疗设备,如各类药物输液泵、氧气吸入设备、胸腔引流装置等。
这些设备应保持干净、完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标准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标准一、引言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内提供高级护理和监测设备的特殊病房,用于治疗危重病患者。
为确保重症监护病房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描述重症监护病房的质量标准,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二、设施要求1. 面积:重症监护病房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以容纳必要的设备和人员,并确保患者的隐私和舒适。
2. 病床:每个病床应配备适当的监护仪器和设备,如心电图监测仪、呼吸机、输液泵等,以满足患者的监测和治疗需求。
3. 空调和通风:重症监护病房应具备良好的空调和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质量和温度适宜。
4. 照明:照明系统应提供足够的光线,以便医护人员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操作。
5. 消毒设施: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以确保病房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三、人员要求1. 医生:重症监护病房应有经验丰富的重症医生负责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护士:重症监护病房应有足够数量的专业护士,能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护理和监测。
3. 技术人员:重症监护病房应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能够操作和维护监护仪器和设备。
4. 支持人员:重症监护病房应有足够数量的支持人员,如清洁工、接待员等,以确保病房的正常运作。
四、设备要求1. 监护仪器: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先进的监护仪器,能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 呼吸机: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高质量的呼吸机,能够提供患者所需的呼吸支持。
3. 输液泵: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可靠的输液泵,能够准确输送药物和液体。
4. 温控设备: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可靠的温控设备,能够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5. 消毒设备: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高效的消毒设备,以确保病房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五、质量控制要求1. 感染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应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2. 药物管理:重症监护病房应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物的储存、配药、使用和记录等。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202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2023)背景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感染了新的病原体。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中高风险的感染源之一。
为了减少和控制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与控制要点。
预防措施1. 卫生手消毒:- 医护人员进入ICU前,务必用75%酒精搓手,每次2分钟,确保彻底消毒。
- 对于ICU患者,医护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手卫生。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医护人员在处理患者或执行任何有可能产生飞溅体液的操作时,应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和隔离衣。
- 使用一次性防护设备,并按规定进行更换。
3. 患者隔离与分流:- 根据感染程度和传染途径,对ICU患者进行合理的隔离和分流措施。
- 分流患者需考虑其感染风险、传染途径和病情,确保感染患者不会传播给其他患者。
4. 环境清洁和消毒:- 在ICU内,保持环境清洁和卫生,经常擦拭表面、地板和设备。
- 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日常消毒,并定期检查消毒效果。
5. 定期手卫生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手卫生培训,确保正确消毒的操作方法和频率。
控制措施1. 感染监测与报告:- 构建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ICU内的感染病例。
- 对感染病例进行排查和调查,分析感染原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 执行临床治疗指南,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遵守抗生素使用的规范。
- 定期评估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手卫生和消毒监测:- 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消毒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对ICU内各个区域的消毒情况进行抽样检测,并进行常规监测。
4. 经常性会诊与培训:- 定期组织ICU的专家会诊,分享和交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最新经验和技术。
- 对ICU相关人员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提高其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能力。
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作为高风险的感染源,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通过正确的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患者隔离与分流,环境清洁和消毒,以及监测和培训等措施,可以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医院感染风险。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标准

重症监护病房质量标准一、引言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医院内用于收治重症患者的特殊病房,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症监护病房的质量标准,包括设施要求、人员要求、设备要求以及护理要求等。
二、设施要求1. 面积要求:重症监护病房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以容纳适当数量的病床和相关设备。
每张病床应有至少15平方米的使用空间。
2. 病床布局:病床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以便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和患者转运。
每张病床应有独立的隔离空间,以防止交叉感染。
3. 空气质量:重症监护病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应配备过滤器和空气消毒设备,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 照明设备:病房内应有充足的照明设备,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患者的舒适感。
5. 水、电供应:重症监护病房应有稳定可靠的水、电供应,以满足患者和设备的需要。
三、人员要求1. 医生:重症监护病房应有经验丰富的重症医生负责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应具备相关专业资质和培训经历。
2. 护士:病房应有足够数量的专职护士,以确保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监测工作。
护士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种重症监护设备。
3. 支持人员:病房还应有一定数量的支持人员,包括清洁工、物资管理人员等,以保持病房的清洁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四、设备要求1. 监护设备:重症监护病房应配备先进的监护设备,包括多参数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应具备稳定性、精确性和可靠性,能够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 输液设备:病房应配备各种类型的输液设备,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包括输液泵、输液管路、静脉穿刺器等。
3. 氧气供应设备:病房应配备充足的氧气供应设备,包括氧气罐、氧气管路、吸氧面罩等。
应有备用供氧系统,以应对突发情况。
4. 感染控制设备:病房应配备消毒设备、洗手设备、废物处理设备等,以确保病房的清洁和患者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Journal of Disinfection 2015;32(5)
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卫生消毒质量监测
田桂林,王华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湖北襄阳441000)
【消毒监测】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消毒状况,以便加强消毒隔离工作。方法通过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
某医院综合ICU消毒质量进行监测,提出管理对策。结果共采集不同消毒对象991件,合格945件,平均合格率
95.4%。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合格率依次为95.6%、94.1%和95.1%。结论该医院ICU
的消毒质量合格率均在95%左右,还应重点加强目标性监测,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提高医院感染防控和管理水平,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卫生消毒;监测
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658(2015)05—0496—02
消毒隔离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预
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ICU医护
人员多、医疗仪器多;病人基础疾病严重、免疫力低
下、并发症多;病人接受侵入性的监护及治疗操作
多;医护人员皮肤及口咽部定植菌多等特点导致 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大大增加,因此成为 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位之一 J。如果没有严格的 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规程,将会导致医患之间、患者 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I5 J。为了解医院重症监护 病房消毒隔离状况,以便加强重点部位消毒管理工 作,每年对ICU卫生消毒质量均进行常规监测,现 将连续3年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室内空气采用直径为9 cm的普通琼脂培养基平板 布放到规定位置,打开平板自然暴露5 min采样,培 养检测细菌总数。物体表面(护士站台面、病历夹、 护士站电话、心电监护仪面板、呼吸机面板、输液 泵)及医务人员手均采用涂抹采样法,将无菌棉拭
子沾湿无菌生理盐水在规定面积上作涂抹采样,采
用活菌计数法培养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使用中
的消毒液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 ml注入相应的
中和剂之中,培养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结果判
定,参照2012年版《医院卫生消毒标准》规定执行。
2结果
1方法 ’ 麓 言
选择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ICU为对象,对 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合格率依次为95.6%、94.1%
病房内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等进行卫 和95.1%(表1)。
生消毒质量监测,采样均在消毒后与使用之前进行。
表1某医院ICU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3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较高,是 减少了污染机会。病房空气合格率低是由于病房空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年第32卷第5期 ・497・
间小、仪器多、人员进出频繁,因此要加大病房管理,
限制人员的进出,做好探视人员的管理,减少不必要
探视,探视人员进入ICU应穿隔离衣、鞋套,戴口
罩、帽子,患有感染性疾病者谢绝探视;另外,增加病
房空气消毒次数,延长空气消毒时间,增加病房开窗
通风使室内空气含菌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物体表
面合格率偏低是因日常清洁、消毒未落实,应采用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每天擦拭病历夹、护士站台
面、床板、墙面、门窗等地方;再用75%酒精擦拭呼
吸机面板、监护仪面板、注射泵、输液泵等仪器表面
每日2次,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湿化器、湿化瓶等
物品由供应室集中回收,统一消毒、灭菌。医务人员
的手卫生不合格,是由于洗手意识淡薄,洗手方法不
正确,另外由于治疗多,工作量大,未做到操作前后
洗手,应加强手卫生的管理,培训洗手方法,提高洗
手意识,在治疗任务多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
手代替洗手。
参考文献
[1]关磊,梁玉红,朱笠,等.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J].中国消毒学杂志,2o12,29(6):515—516.
[2] 黄彩玉.儿科门诊输液室消毒质量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
志,2o14,31(4):416—420.
[3]李六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l0.
[4] 戴轶.护理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
国实用护理志,2OlO,26(8):88—89.
[5]赵佛容.口腔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421—
424.
(收稿日期:2014—09—27)
【消毒监测】
某院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梁月红,史永华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银川 750004)
摘要 目的了解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的影响因素及采取的措施,确保灭菌质量。方法通过B—D试
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对灭菌效果进行评价,检查有无湿包和破损现象。结果2012年12月一2013
年12月B—D试验1 498锅次,失败12次,包内化学指示物(参数卡)变色不均匀,呈银灰色60例,湿包80例,以外
来器械包和骨科器械包多见,生物监测结果全部阴性。结论B—D试验失败,化学指示物监测变色不均匀,湿包
等现象的发生受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加强了环节质量的监控,通过质量追溯系统,并对工作人员
进行专业理论和操作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并做好记录,确保灭菌质量。
关键词压力蒸汽灭菌;灭菌效果;监测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658(2015)05—0497—02
压力蒸汽灭菌是目前医学领域使用最广泛、最
经济、最环保并且无毒副作用、灭菌效果最可靠的一
种灭菌方法。为提高灭菌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设
备维护成本并结合医院规模,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配备使用双开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
菌器4台,该型号门的开幅大小为660mm×660mm。
灭菌效果监测是保证灭菌质量的关键,在预防和控
制医院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将该医院脉动真空
压力蒸汽灭菌器2012年12月一2013年12月的灭
菌效果监测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B—D试验包,化学指示胶带、化学指示卡,快
速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牙胞,含菌量5
×10 ~5×10 efu/片),第4类化学指示物(参数
卡)、第5类化学指示物(移动卡),灭菌过程验证装
置(PCD批量监测),均为美国进口产品。
1.2 方法
1.2.1 B—D测试主要针对灭菌过程中冷空气排
出效率的标准化测试,专用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器。灭菌器经预热后,空锅状态,将测试包平放于灭
菌器底部排气口上方靠近门的载物架上最难灭菌的
位置,选择B—D程序,设定参数为真空,压力
210 kPa,温度134℃,灭菌时间4 min,干燥时间
12 min,程序结束取出测试包观察包内条纹试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