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华服务业FDI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理论与实证检验

合集下载

中国的自然人外移带回了FDI吗?——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

中国的自然人外移带回了FDI吗?——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

虑外 向 F I D 与德 国的外 向移 民 , 因果关 系是 从 移 民到 F I如果 考 虑 到 内 向 F I 内 向移 民 , D; D与 因果 关 系
则是 从 F I D 到移 民的 。Jvri (0 6 也 检验 了美 国移 民 与美 国 对 移 民 国 的 F I 间 的关 系 , 确 aock等 20 ) D 之 明
作者简介: 马凌远 (9 1 ) 男 , 18 一 , 辽宁营口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 院经贸学院讲师。 小文受河南 省社科联 、 省经 团联调研课题“ 河南省服务 出口产业竞争力 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S I一 00— 16 的资助。 ( K 2 1 3 8 )
・・- — —
40 -— - - —

引言与文献回顾
交 通 、 息成本 的降低 以及政策 性壁垒 的减少 导致 了商 品 、 本 、 口与 知识 跨 国界 流 动 的快 速增 信 资 人 长 。现 有大 量 的文 献都 在探 索这种 效应 , 很少有 人将 研究 的 注意力 放 在 塑造 全球 经 济 的微 妙联 系 但是 与反馈机 制上 。 自然 人移 动对 F I D 的影 响就是一个 这样 的联 系 , 是本 文研究 的重点 。 也 随着 中国经济 和贸易 的快 速增长 , 每年流 出的 自然人 也越 来 越 多 。 自然人 的流 出增加 了劳 动力 的
收入 , 一定程 度上 消除 了 区域 间劳 动力不平 衡 。而 自然 人在 东 道 国对 母 国产 生 的反 馈效 应 没 有得 到 在
国 内学者 的重视 。大 量 的文 献 已经研究 了跨 国移 民 的效 应 。这种 效应 主要集 中于移 民对 于 国际贸易 的
影 响 , 民通过移 除东 道 国与来 源 国的信息与文 化壁 垒促 进 双边 贸易 。而移 民与 F I 间 的联 系则较 移 D之

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FDI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FDI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要 ,在 中 国 经 济 中 的 作 用 也 是 毋 庸 置 疑 的 。 中 国 以 其 高 速 的 经 济 增 长 , 巨 大 的 市 场 潜 力 , 低 廉 的 劳 动 力 成 本 ,以 及 优 惠 的 政 策 环 境 , 已连 续 多 年 成 为 吸 引 FDI最 多 的 发 展 中 国 家 。 从 图 1可 以 看 出 , l 9 9 9~2 0 0 9年 我 国 FDI 流 入 量 具 有 稳 步 上 升 的 趋 势 ,从 绝 对 量 来 看 , 的
立 贤 ( 0 0 ,就 认 为 中 国股 市 成 交 量 、对 外 出 口量 是 影 响 F 流 入 的 显 著 内在 因素 ,但 经 2 1) DI
验 分析没有发现 中国股市规模 、人 民币汇率和 经济增长率会显著影 响中国 F 流入的证 据 。 DI
较 为 普 遍 的 认 识 是 人 民 币 币 值 长 期 低 估 ,使 得 我 国 市 场 上 的 要 素 价 格 低 于 国 际 市 场 同类 要
关键 词 :引 力模 型 ;F ; 汇率 体 制 改革 I D
中图分类号 : 8 2 文献标识码 : F 2 A 文章编号 :10 -l 9 (0 1 2 0 5 - 9 6 42 ) — 0 3 0 0 8 l0
2 0世纪 9 0年 代以来 ,外商直接 投资 ( FDI )在全球 化浪潮 中所 占据 的地 位越 来越 重
内的 中国主要 贸易伙伴 国不断催促 中国允许人 民币更快升 值 ,本文拟根据 引力模 型的相关假 设和分析思路 ,建立 实证模型 ,对影响我国 F I D 流入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重点对汇率波动对
我国 F I D 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 ,以此分析汇率改革 是否是影响 F I D 的主要因素 ,以帮助我们 进 一步 分 析 ( 来 )人 民币 升值 是 否 可 能会 导 致外 资 逃 离 。 未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极值边界分析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极值边界分析

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极值边界分析王立平;韩笑【摘要】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一直非常显著,因此对贸易出口量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极值边界分析方法(Extreme Bounds Analysis , EBA ),采用2003~2012年省际区域面板数据,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各省外商直接投资、进口额、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最终消费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稳健性(Robest )”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Abstract〕 Exportation is one of the three engines which drive the national economy . Since China’ s export trad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economic , an intensive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trade export volume is essential .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 this article extends the trade “gravity model” by using the extreme bounds analysis (EBA ) .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2003~2012 provincial paneldata , to make the empirical test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rade export volume in China . 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f each province ,value of import ,value of grossoutput ,fixed-asset investment (FAI) ,tax rev-enue , and final consumption ar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obustness” of trade export volume in China .In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 relevant policy proposals have been mad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8页(P73-80)【关键词】贸易出口量;引力模型;极值边界分析模型;“稳健性” 检验【作者】王立平;韩笑【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601;合肥工业大学,合肥 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52.62引言对外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FDI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FDI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洋 葱 ,提 高 西 昌洋 葱 知 名 度 。 积 极 推 行 消 费 者 多 赢 的 局 面 。 同时 . 也促 进 了 信 息 的 营 销 成 本 。在 特 色 农 产 品 的运 输 过 程 “ 四分” 销 售 制度 . 即 分级 采摘 、 分 级 包 化 建 设 ,将 市 场 需 求 信 息 传 递 给 种 植 户 , 中 .不 能随 意地进行 检查 罚款 ,更 不能 吃、 拿、 卡、 要” 或任 意处罚 , 保 障 洋 葱 种 装、 分级 定价 、 分级 出售 , 提高 洋葱品 质 , 避 免 了 洋 葱 种 植 户 生 产 的盲 目性 . 从而起 “ 提高产 品竞争 力。 到 保 证 农 产 品 合 理 供 应 和 稳 定 价 格 的 作 植 户和 营 销 组 织 的合 法权 益 。
成 为我 国关 乎 国计 民 生 的 头 号 热 点 。 在 经 有 必要 基 于 市 场 化 的 国 际 资 本 组 成 视 角
的影响 。
利 用 多元 回 归 分 析 方 法 分 析 了 F DI 对 房 济 一 体 化 趋 势在 全 球 蔓 延 的 背 景 下 。 国 际 探 讨 国 际 间 资 本 流 动 对 房 地 产 市 场 带 来 价 的 影 响 并 进 行 了 多重 共 线 性 的 检 验 研 间 的资 本 流 动 目益 加 速 。从 时 间 上 看 , 国
究结果表明 : 在 稳 定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的前 际 的资 本 流 动 时 间 日益模 糊 , 长 短 期 资 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近年来 . 房 地产 业 F DI 在 我 国 利 用 外
提下. 在 样 本 区 间 对 外 直接 投 资 对 房 地 产
衡 的。
的相 互转化 呈现快 速化 趋势 :从 种 类土 资 总量 中 占的 比重 有 较 快 的提 升 。自 1 9 9 1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22卷第8期2022年8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2No.8 Aug.2022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省际技术转移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李德强1,2,彭灿1,奚雷3(1.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南京21000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6;3.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100)摘要:省际技术转移日益成为缩小地区间技术鸿沟的措施之一。

借鉴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并结合技术转移特征,梳理了影响省际技术转移效率的14个因素,利用新近发展的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回归模型筛选出重要变量,然后采用SFA(随机前沿分析)结合引力模型、随机前沿非效率模型考察了省际技术转移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非效率项,并对各省(区、市)的技术转移效率进行了测度。

结果表明:①技术输出和输入地区的有效专利数、两者间的技术距离显著影响省际技术转移效率,而省际地理距离对该效率无显著影响;②技术输入地区的技术市场化及知识产权保护度等非效率项是影响技术转移非效率的原因,提高技术市场化程度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均能够缓解技术转移的政策约束,从而对技术转移非效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③我国各省(区、市)的技术转移效率均值在0.4~0.5水平上波动,东部地区的技术转移效率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

关键词:Lasso模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技术转移;非技术效率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22)8-1-14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2.8.001“胡焕庸线”揭示了我国人口、地理和生态的东西分布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割线。

许多学者利用各种实证研究方法力图证实“胡焕庸线”两侧地区发展的差异。

FDI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

FDI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

FDI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作者:赵倩倩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24期摘要:在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国外直接投资(FDI)和对外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1985—2011年FDI和对外贸易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二者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目前情况下,FDI在中国体现为贸易制造效应,且对出口贸易的拉动效应大于进口贸易。

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的现状,对FDI促进贸易发展的原因进行探究。

此外,就吸引外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FDI;对外贸易;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264-03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Mundell R.A.(1957)发表在AER上的文章修正了H—O理论,放松了H—O理论中要素不可流动的假设,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相互替代。

小岛清(1987)认为,FDI的母国通过在东道国投资建立生产基地的垂直型投资于贸易有互补关系。

此外,Clausing(2000)使用1977—1994年数据验证了美国对29个国家的投资与美国出口之间以及29个国家对美直接投资与美国进口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证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出口之间存在很强的互补关系,外国在美直接投资与美国进口也表现为互补关系。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FDI大量涌入中国,国内学者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钱晓英、赖明勇和张大奇(2001)以引力模型为分析框架,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对外贸易的结论。

邱斌、唐保庆和孙少勤(2006)采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得出FDI与国际贸易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他国内学者运用回归分析、Granger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得出了FDI与中国国际贸易存在互补关系,FDI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探索FDI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其观点。

2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因素再分析

2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因素再分析

立模型相比,能够带来更丰富的结论;第 三,本文对各种观点的解释能力做了定 量分析。本文最主要的发现是美国在华 直接投资并不是导致中美贸易差额的因 素,相反,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倾向于减少 中美贸易差额,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是 不一致的,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 计数据支持本文的观点。此外,贸易政策 论、产业转移论和人民币汇率论分别在一 定程度上解释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
上文总结的不同解释性观点揭示了不 同的因素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本章 以引力模型为基础,把上述因素考虑进 去,对各因素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作 定量分析。借鉴贸易引力模型的形式,本 文引入进出口相似性指数、美国在华 FDI, 东亚国家在华 FDI、人民币实际汇率等解 释变量,建立对贸易流量分析的模型。本 文设定计量模型如下:
◆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本文 就解释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观点: 贸易政策论、美国在华直接投资论、产 业转移论和人民币汇率论的解释能力 做了定量分析。结论表明:美国在华 F D I 并不是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因 素,相反,美国在华 F D I 倾向于减少中 美贸易顺差,这与美国经济分析局的 统计数据相吻合;此外,贸易政策论、 产业转移论和人民币汇率论分别在一 定程度上解释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关键词:中美贸易 贸易逆差 引力 模型

对中国从美国进口也会起促进作用,所以
α 的符号也期望为正值。 5 汇率水平 Exchange 为人民币实际有
效汇率,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网站,为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对美国出
口,而不利于中国从美国进口。Ut 和εt 分 别为方程(2)和(3)的随机误差项。方
近年来,中美贸易格局基本以我国对 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上升为显著特征。 这一贸易格局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并引发了许多解释性的观点。对中美贸 易不平衡原因的解释主要包括美国对华 出口的限制性贸易政策、美国在华直接 投资、产业转移以及汇率因素等。本文以 引力模型为基础,以上述主要观点为参 本,以期对每种观点的解释能力做一个 客观的评价。

RTA对FDI影响的第三国效应_挤出还是溢出

RTA对FDI影响的第三国效应_挤出还是溢出
① 经验研究中经常采用高中以上教育的总入学率作为知识资本的 替代变量 。但在本文的样本国家中 ,这一指标可得数据非常少 。因此 ,我 们采用高技术出口在整个出口中所占比重作为知识资本的替代变量 。可 以合理地认为 ,这一指标与知识资本的相关性是比较高的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年第 1 期 ·69·
周边地区 GDP的空间加权变量 。 ln ( GD Pd ) - ln ( GD Ph ) ,母国与东道国的相对市场规模 。 ln ( CA Pd ) - ln ( CA Ph ) ,母国与东道国的物质资本差异 。 TECHd - TECHh ,母国与东道国的知识资本差异 。
东道国的基础设施 。 东道国的开放度 。 东道国与母国的空间距离的对数 。
南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 ,结果表明 ,此类贸易协 定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 FD I。大多数的理论和实证 研究主要 集 中 于 北 北 型 和 南 北 型 的 区 域 贸 易 协 定 对 FD I的影响上 ,而对南南型 (发展中国家间 )区域贸易协 定的 FD I影响研究较少 , B lom strom 和 Kokko ( 1997 )对 南方共同市场 (MERCOSUR )的投资效果进行了分析 , Park和 Park (2007)估计了东亚各自由贸易协定的投资 创造与投资转移效应 。国内一些学者也就 RTA 对 FD I 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 ,曹宏苓 ( 2007 )比较了东盟与 墨西哥建立 或 加 入 自由 贸 易 区 后的 引 资 效 果 ; 东 艳 (2006)利用三国古诺竞争模型考察了中国 - 东盟地区 FD I流入的影响因素 。
一 、理论与经验研究回顾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结合的时 间并不长 。直到 1966 年才由 Kindleberger开创性地提 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创造 ( investment creation)和 投资转移 ( investment diversion) 效应 。此后 , 许多学者 对欧盟的单一市场计划 (如 Baldwin, 1995; Girma, 2001 等 ) 和 北 美 地 区 CUSFTA、NAFTA (W aldkirch, 2004; Chase, 2004 等 ) 的 FD I效应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 。 此外 ,Motta 和 Norman (1996)采用寡头垄断模型分析了 一体化对区外国家跳过关税性投资的影响 ; Montout和 Zitouna (2005)将 Motta 和 Norman ( 1996 )模型扩展到对 · 68 ·《世界经济研究 》2010年第 1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l O O—108页美国在华服务业FD I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理论与实证检验刘庆林陈景华摘要: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以及美国在华服务业直接投资的数据,检验国际投资理论中所涉及的东道国因素对美国在华服务业FD I的影响,结果发现: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优势、服务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东道国的市场开放程度以及投资国在东道国的商业存在都和美国服务业对华F D I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各个变量都是美国服务业在华FD I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美国服务业;引力模型;FD I;影响因素一、引言目前,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将发展制造业当作可持续经济复苏计划中的重要内容。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部分美资企业正从中国搬回美国,中国正失去生产成本低廉的吸引力。

部分美资企业发现在本土生产能减少库存成本并提高生产率。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 I)输出国,2009年美国对外FD I总额达到35081.42亿美元,占全球FD I总额的18%。

而且美国对外投资的行业结构呈现逐步高级化的趋势,2009年美国制造业FD I 总额为541.08亿美元,自1994至2009年,制造业对外FD I占美国对外FD I的比重由32.79%下降到15,42%;而同一时期,服务业在美国对外FD I存量中的比重由56.18%上升到79.7%,其中2009年美国服务业对外FD I的总额达到27959.55亿美元。

尽管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美国对中国FD I的比重却相对较低。

2009年,美国对中国的FD I总额为494.03亿美元,只占美国在全球投资的1.4l%;其中,美国服务业对中国FD I总额为231.37亿美元,占美国服务业在全球FD I的比重为0.83%①。

可见,在这一经济背景下,中国作为美资目的地的地位非常低,与中美间的经济地位以及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尽管中国吸引美国制造业产业转移的优势在逐渐减弱,但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吸引来自美国的服务业产业转移。

而承接服务业的国际转移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在引力模型框架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影响美国服务业对中国FD I的因素。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这无疑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并且可以为我国吸引更多的来自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服务业FD I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相关文献回顾(一)FD I的引力模型与服务业FD I决定因素的国外研究收稿日期:2012一09—30作者简介:刘庆林,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济南250100);陈景华,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济南250014),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济南250100)。

①来源于美国商务部统计和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100美国在华服务业FD I的影响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和经验研究中,引力模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贸易和投资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

A nder son(1979)利用引力模型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问题,在解释贸易流的引力模型中加入制度因素的分析,把模型扩展到对双边投资流的分析①。

B r ai nar d(1993)指出,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可以利用引力模型对水平型FD I进行分析②。

H el pm an(1984)则指出,可以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对垂直型FD I进行分析③。

M a r kusen(2002)认为,综合两种投资类型的均衡分析难以得到解析解,只能借助数值模拟方法推演不同类型跨国公司出现的均衡条件④。

近来有些学者使用引力模型来研究外商对华投资行为,B r anst et t er&Fol ey(2007)基于一个基本的引力回归方程,研究美国对华FD I问题,发现在控制了经济规模和地理距离变量后,仍然认定美国对华FD I投资规模比较小⑤。

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相关理论,最著名的当属D unni ng(1989)在融合贸易理论、区位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放在更宽阔的视角内进行考察。

他验证并强调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的基本分析框架适用于服务业FD I。

Er r am i l l i8L R a o(1993)对服务业跨国公司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母国与东道国间的文化距离、东道国的国家风险指数以及母公司规模和所处行业的特征决定了服务业FD I的选择⑥。

J i at ao L i(1994)对服务业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化战略进行研究,从国家的宏观数据和公司的微观数据两方面研究服务业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结果认为东道国的商业存在与投资决策成正比关系,公司的客户跟随战略仍然是主要动因,但是投资后期会削弱,而母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则与投资负相关⑦。

E l a ngo&I van A bol(2004)针对东道国因素对服务业F D I的影响作了实证检验,他们证明东道国国家财富以及两国间的文化差异对服务业FD I的影响比较大,而双边贸易和市场规模影响程度相对来讲要小一些⑧。

(二)国内相关研究国内关于服务业FD I决定因素的相关研究还不多。

崔新健(2000)曾对外商对华FD I的决定因素做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提出了相应的计量模型,其选取的变量主要有政治稳定性、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工业总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等,模型中的“中国特色”因素很多,在经济理论上缺乏足够的证明⑨。

徐康宁、王剑(2002)对1983—2000年美国对华FD I的决定因素作了进一步的系统分析,在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分析模型,认为美国对华FD I的规模主要受中国的市场需求变化、政策开放性、前期资本存量等因素决定,而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是主要决定因素⑩。

张①A nder s on.J.E.“A T heor et i ca l Fo und a t i o n of t he G ra vi t y Eq ua t i on”,A m e ri c an E con om i c R evi ew,1979(69),P P.106‘116.②B ra i na rd,S.L.“A Si m pl e T heor y of M ul t i na t i ona l C or por a t i ons and T r ad e-O f f bet w een Pr o xi m i t y and C on cent r at i o n”,N B E R W or ki ng Pa p e r,1993,N o.4269.③H e l pm an,E.“A Si m pl e T heor y of I n t er n at i onal T r ade w i t h M ul t i nat i ona l Cor pora t i ons”,J ournal of Po H t i c al E con om y,1984(92),PP.451—471.④M ar kuse n,J.R.“M ul t i na t i onal Fi r m s and t he T heor y of I n t er n at i onal T r ad e”,C am br i dge:M I T P r ess,2002.⑤B r anst et t er L.and Fo l e Y,F.Fa ct s and Fal l aci es a bo ut U.S.FD I i n C hi na,N B E R W or ki ng Pa p e r,2007,N o.13470,⑥Er r am i l l i and R a o,“S er vi ce Fi r m s’s I n t er n at i onal E n t r y—m od e C hoi ce:A M odi fi e d T r ans a c t i on—cos t A na l ys i s A p—pr oa ch”.Jour na l of M ar ke t i ng,1993(57),P P.19—38.⑦Ji at a o L i,“I n t er nat i onal St r at egi es of S e r v i ce M N C s i n t he A si a Paci f i c R egi on”,The I n t er na t i o nal E xec ut i v e,1994(36),P P.305-325.⑧El a ng o and I va n A.“A C om pa r a t i ve A na l ys i s of t he I nf l uence of C ount r y C h ar a ct er i st i cs o n S e r v i ce I n ve s t m e n t s V er s eM anufa c t ur i ng I n ve st m e nt s”.A m e ri ca n B u si nes s R evi ew,2004(22),PP.29—39.⑨崔新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4期。

⑩徐康宁、王剑:《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决定性因素分析(1983—2000)》,《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01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纪(2006)借助计量经济模型,采用1985—2002年的统计数据,对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中国的市场容量与增长前景、中国市场对美国的开放程度以及中美实际工资差距等,并且总结出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存在的四种动机①。

庄宗明、马明申(2007)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美国对华FD I的发展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规模是吸引美资的主要动力;政策的倾向性和经济的开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资的引进;产业结构的变动以及企业经营战略都影响美资的引进。

但是二者仅对影响中国引进美国FD I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没有得到各个因素的边际影响②。

蒋殿春、张庆昌(2011)基于跨国公司全球经营规模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估计中国在美国对外FD I中的相对地位,并探讨形成这种地位的原因,表明美国对华FD I平比较低,其投资障碍主要在服务业③。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主体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美国服务业对华FD I为研究对象,探讨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在服务业FD I中的适用性,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和服务业FD I有关的影响因素,结合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提出的对外投资必须具备的条件,从东道国和投资国的角度综合考虑影响美国服务业对华FD I的因素,并利用计量模型对实际数据进行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