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I)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二、推进新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师: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

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

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记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二、情景导入:(课件演示动画)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意大利的“死狗洞”,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却晕倒了。

这是为什么呢?学完今天的这节课,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你就解开谜团了!三、知识准备:(个人思考,组内交流)1、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2、根据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你知道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四、学习研讨:[交流学习]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实验6—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木条应放的位置?______________。

[实验6—4]现象。

分析。

[实验6—5]现象。

分析。

[思考交流]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比空气,溶解性2、二氧化碳只是简单的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能通过实验来证明吗?[交流学习]分组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实验6---6](石蕊是一种色素,与不同性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如变红、变蓝等)现象,,,。

分析:1、在小花上喷稀醋酸的目的是什么?2、干燥纸花接触水和干燥纸花接触水后又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现象为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自学思考]自学课本第115页找出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115--117页,完成以下问题:1、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为什么要做灯火实验?怎样检验?2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哪些广泛用途?各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3、什么原因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高?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什么后果?根据二氧化碳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五、小结: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六、精讲点拨:),【例题】家里的热水壶用一段时间后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除去这层水垢可以利用的方法是()A.用刀刮法B.加入适量硫酸溶液浸泡,然后用水冲洗C.加热D.加入适量稀盐酸溶液浸泡,然后用水冲洗,不溶于水,附在水壶内壁,用水冲不去,但【点拨】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然后再用水冲洗就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可溶于水的CaCl2除去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三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三篇

篇一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可与水、石灰水反应等化学性质。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与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思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实验、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总结能力。

2、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理解并掌握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学科在世界的神奇奥妙,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热情和自豪感。

2、通过课件的演示和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的是二氧化碳的性质。

它是在学习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同时根据总结出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去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第一单元里学习了空气,对二氧化碳虽有了解,但二氧化碳具体有哪些性质、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并不清楚。

二氧化碳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看不见又摸不着的。

学生对二氧化碳肯定感兴趣。

所以我们要抓住学生渴求对二氧化碳要进行全面了解的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幻灯片,教师并加以引导,通过探究使学生获得知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决的措施:利用课件和实验探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来解决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解决措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师生的互动讨论来解决。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学活动活动1篇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八、教学反思本节教材着眼于生活中的化学。

而教学中要活学用,教材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还要避免延伸范围加深难度的误区。

要落实课程标准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点又能灵活运用它们,这就对问题的情境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设计问题时,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求知求实。

探究式教学是化学课的主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实现探究目的,做好实验是基本要求,用好实验是关键。

利用实验,层层深入。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并了解它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比较一氧化碳、氢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异同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对实验装置的评价、选择和设计能力。

二、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三、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性质及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四、教学用具: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玻璃管、CuO、澄清石灰水等。

五、教学方法情境激学法、实验促学生、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引言]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

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观察贮气瓶内一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然后在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把[交流]一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八、讲解并板书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介绍]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教师]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描述]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人教版课题课型新授上课课时数
备课人授课人
授课
日期
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
通过对一氧化碳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知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生长点。

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对比、铺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

内容紧密联系实际。

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保护素材。

对一氧化碳的学习,既可满足九年义务教育对知识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环保的能力。

教学目知识与
技能
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知道一氧化碳有损人体健康。

21168 52B0 劰24824 60F8 惸V26972 695C 楜30182 75E6 痦
*'35540 8AD4 諔20275 4F33 伳VN19997 4E1D 丝26695 6847 桇。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I)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
新人教版(I)

CO
2
+C 2CO
二、自学反馈
1、汇报或检测 燃烧很旺,通风良好的煤炉中常发生的反应有哪些?
1、要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有 。

2、抹墙壁的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墙壁逐渐变硬的原因 。

2、组内交流,培优补差
探究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
热,火焰呈蓝色。

2CO+O 22CO 2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
性。

CO+CuOCu+CO 2
40066 9C82 鲂L'36940 904C 遌38280 9588 閈eYz -35070 88FE 裾r34708 8794 螔25609 6409 搉。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基本思路: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一氧化碳和的性质2、认识一氧化碳的用途。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一氧化碳和的性质2、认识一氧化碳的用途。

教法:推理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前热身:4.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判断,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时,应用什么方法收集?课堂展示训练1.怎样检验生成的某种气体为一氧化碳?2、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分子的不断运动,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弥漫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有人说,一闻到煤气气味就赶快将煤炉搬到室外去.板书设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怎样检验生成的某种气体为一氧化碳?6、下列对一氧化碳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分子的不断运动,能使一氧化碳向四周弥漫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4(1(26.3.CO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气体。

CO2 COCO2CuO1、有人说,一闻到煤气气味就赶快将煤炉搬到室外去.2、有人说,只要在煤炉边放一盆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了.三、思考题(1)怎样除去CO中的CO2(2)怎样除去CO2 中的COA.高灵敏度的CO探测器,它能通过颜色变化来探测空气中是否含有C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无色、无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质B.CO探测器用于空气质量监测,可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C.CO有毒,是因为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血液对氧气的输送D.发现有人CO中毒时,应将病人迅速转移到清新的空气中4.(2011·黄石中考)“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CO CO2 CO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了解CO的性质和用途;②认识CO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煤气中毒的原因。

1、过程与方法:①联系实际介绍CO的性质并进行一些相关问题的讨论;②联系物质的性质学习CO的用途。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煤气中毒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氧化碳的性质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教与学互动设计复习: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导语]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它们的性质是否相似呢?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预习导学1、CO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它能燃烧,火焰呈,CO具有和性。

2、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结合,使人体缺少而中毒。

3、冬天用煤火取暖时防止煤气中毒的措施是。

4、如果CO中毒了,我们应该。

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

二、交流探究1、阅读教材第117页图和第118页图6-18、6-19,描述CO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CO的性质。

2、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什么?3、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怎样预防煤气中毒?4、讨论教材第118页讨论题。

5、CO具有还原性表现在哪里?6、CO具有哪些用途?三、精导精讲1、CO的物理性质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轻。

2、CO的化学性质⑴可燃性:2CO + O2 2CO2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思考:如何区分H2和CO?)⑵还原性::CO+ CuOCu + CO2现象:①黑色固体变红;②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①实验步骤;②尾气处理。

⑶毒性3、CO的用途:作燃料,冶炼金属。

4、煤炉中的反应:⑴下层:C + O2 CO2⑵中层:CO2+C2CO⑶上层:2CO + O2 2CO2四、运用提升1.今年5月1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馆等10类公共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

这是实现无烟奥运、创建健康城市的重要举措。

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害气体,它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I)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 了解二氧化碳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3. 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 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2. 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一氧化碳的性质。

3. 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与水的反应。

1.CO
2
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2.CO
2
教学方法
对比归纳法、课件展示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法。

课型
新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集气瓶、玻璃片、烧杯、、酒精灯、橡皮塞(带导管)、矿泉水瓶(质地较软)、蜡烛(长短各几支)、石蕊染色的干燥小花、澄清石灰水。

课题1 第一课时金刚石、石墨和C
60
教学活动过程
作业:《学考2+1》
板书设计
课题1 第一课时金刚石、石墨和C
60
的比较
一、金刚石石墨和C
60r
教学后记:#35359 8A1F 訟25452 636C 捬Z32234 7DEA 緪33573 8325 茥30279 7647 癇24474 5F9A 徚)31787 7C2B 簫B}w30001 7531 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