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效果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在管理育人中的效果评价

本科生“导师制”在管理育人中的效果评价一、导师制的本质导师制是指学校为每位学生分配一名导师,导师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指导、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种教育管理方式。
导师制的本质在于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成材、服务学生成才,通过师生沟通、心灵关怀、学业规划等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导师制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对学生的学术、心理及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自我规划和发展。
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1. 促进学术进步导师制在学术上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学术规划上,导师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推荐学习方法和资源,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在学术研究上,导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导师制,学生可以在学术上获得更多的指导和支持,减少了迷茫和困惑,有助于学生的学术进步。
2. 提升职业素养导师制不仅关注学术成果,更注重学生成长中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人际关系处理、领导能力、情商管理等。
导师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的观察与引导,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并通过心理疏导、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指导和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3. 促进大学精神的传承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大学的文化精神。
导师作为学校的一员,代表着学校的风采和人文精神,导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向学生灌输学校的精神理念,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和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促进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导师制通过导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并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三、导师制在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导师制在管理育人中有着显著的效果,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导师制需要学校和导师拥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才能做到全方位的关注和指导;导师本身的水平和素养也是影响导师制效果的关键因素;学生对导师制的认同度和主动参与度,也是影响导师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科生导师制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综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教育客观发展形势的需要,本文从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入手,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体系、开展本科生导师培训工作、建立师生互动交流平台等建议。
针对"十二五"规划医学教育改革目标及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结合药学系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意义、实施及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
近年来,学分制的实行极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但也给普通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章结合高校学分制改革背景下导师制的实施现状,总结了高校实行导师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更好实行导师制的对策。
牛津大学导师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日趋减少的双重压力下发生了诸多变化。
导师制在教学实践上的多元化发展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具生命力。
在这一过程中,牛津大学导师制仍然坚守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理念。
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发展经验可为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为例,分析就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发现两者关系总体协调,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能满足学生在药品生产、研发和医院等专业岗位的工作需求。
但是相比医药销售作为主要就业去向而言,人才培养方案中销售类课程比重明显偏低,两者存在一定偏差。
针对该偏差,提出适度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建议。
导师制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制度,主要特点: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
这些年以来,国内外各高校都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本文在导师制的历史背景上简单分析了导师制的特点,重点结合应用物理专业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阶段性实践成果,肯定其成果,分析其不足之处,为后续本科生导师制的执行打下坚实基础。
台州学院土木工程实施"三明治"教学模式,交通土建作为大土木的专业方向,存在学生专业学习时间过短的问题。
本科生实施全员导师制的实践与成效

本科生实施全员导师制的实践与成效摘要:本文对我国高校从2002年以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范围进行了归纳,在总结成绩中指出存在的问题。
以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创建“三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机制和以制度的执行力为切入点,以学生的评价促工作的落实,严肃考核、加强管理的全员导师制,取得了成效。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类型;三位一体;加强管理一、本科生实施导师制的类型、范围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核心思想就是: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在学习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
该制度为牛津大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几百年来,牛津学子先后出现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历史上的42位首相中,七成多毕业于牛津大学。
随后仿效该制度的美国大学受益,与此同时,本科生导师制也在世界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广。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施的是研究生导师制,而对本科生则实行辅导员工作制度,相应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落到了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的政工人员身上,教师专注于授课和科研。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如何在这一背景下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全国众多高等院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于是本科生导师制破土而出。
2002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最早在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2004年后,在全国许多高校得到推行。
目前我国高校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大致分为下面五种类型:(1)全程导师制:从本科生一年级到四年级均实行导师制。
(2)低年级导师制:在大学一、二年级实行的导师制。
(3)高年级导师制:在大学三、四年级实行的导师制。
(4)英才导师制: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针对优秀学生实行的导师制。
(5)学生宿舍导师制:以学生宿舍为单位实行的导师制。
尽管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试行几年了,但是在指导思想、相关理论方面依然有许多困惑,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不完善之处。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析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析本科生导师制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
国内部分医学院校进行了尝试。
文章对其实施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其四个方面的优势,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以期这一模式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标签:本科生导师制;优势;不足;对策随着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卫生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医疗行业需要大量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较强解决临床问题能力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的高质量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部在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1]。
2009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质量,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积极探索在培养过程中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机制”[2]。
随后,导师制陆续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批高校试行。
医科院校如宁夏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等也在尝试。
分析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查找不足,探讨对策,将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
1 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本科生导师制是由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辅导,定点定人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分析解决问题、人际沟通、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的制度[3]。
它是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医学人才的本科教育改革新模式。
优势如下。
1.1 利于教学与管理的统一传统的教学与学生管理体制是以班级为核心的辅导员管理制,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由辅导员进行,而教学工作由专业教师负责,两者间缺乏联系。
辅导员通过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生活上的管理也是标准化的,因为辅导员不参与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深入了解,也就无法深入交流,辅导员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预防医学专业校外导师制的实施与效果探析

制预 防 医学专业本 科 生的最后 两年 实行校 外 导 师制 。聘 请 当地 疾 病 预 防 与控 制 中心 ( D ) 专业人 CC 的 员作 为预 防 医学本 科 生的校 外导师 , 每名本 科 生拥 有 特定 的 、 负责任 的导 师 , 学生 给 予 思想 引 导和 生 对 活帮助 , 指导其学习方法和培养专业素质 , 同时给学生的职业选择提 出一些建议 。导师每个月至少与学 生 交流或指 导 学生社会 实践 1次 。采用 问卷 调查 和访谈 相 结合 的 方 法 , 这 一教 学改 革的 效果 进 行 了 对 调查 、 分析 与评 价 。 结果 所有 的 学生都认 为很 有 必要 实施校 外导 师制 , 外 导 师对 他们 的 学 习、 活、 校 生 心理 、 专业和 职业 选择等各 方 面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帮助 。结论 实施本 科 生导 师制是保 证 高校 教 学质 量 的 重要措施 之 一。校 外导 师制 能够提 高预 防 医学本科 生 对 于理论 知识 学 习的兴趣 , 学 生的 学 习更加 积 使 极 主动 , 可促进 本科 生素 质教 育和创 造性人 才培 养。 关 键词 : 本科 生 ; 师制 ; 学改革 ; 防 医学 导 教 预 中图分类 号 : 6 2 O G 4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0 6— 7 9 2 1 )3— 4 0— 3 10 2 6 ( 0 0 0 0 5 0
HE L . i g ip n ,CHEN a — a g W n y n ,W ANG a — i g Xio p n ,ZHOU — i g , Yip n
Z HOU Yo g ,HUANG Xio ,T i,F n ,L u n a AN Hu U Mi I n J
( .湘 南学院 预 防 医学与 医学检验 系;. 南学 院 教务 处 ; 1 2湘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问题及对策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成效、问题及对策作者:周亚利,阿娜尔古丽·塔西铁木儿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01期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目前在国内外大学实行的学生学业及生活管理体制,由于中国高校实行较晚,故对导师制的理解和要求各个学校也不尽相同。
目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定位不明确、师生比例失调、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名存实亡等诸多问题,致使导师和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实施办法。
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管理层面对导师制的关注,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导师和学生相互沟通和了解,确保导师制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提高大学教育成效。
关键词:大学教育;导师制;本科生;教改成效中图分类号:G640?摇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04-03本科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现在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本国的本科教育。
近年来,本科生导师制开始逐步在我国各本科院校实施。
本科生导师制是以促进本科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在某方面自由充分发展的特殊需要,而专门为其配备导师,并给予个别指导的一种育人模式与机制。
导师制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帮助解决学生的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
因此导师制对大学生德、智、体的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本科生导师制是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
本科生导师制是14世纪初期由英国牛津大学首创,其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相继采用,在全球顶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最早在1938年的浙江大学,由时任校长的竺可桢先生倡导推行这种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导师制仅应用于研究生教育。
进入21世纪后,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大学的引领下,一大批高校在本科生中再次试行这种制度。
但是,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与牛津等国外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含义及运行的方式明显不同,各试行高校对导师制的定义千差万别,采用的类型和模式呈多元化的特点。
本科生导师制开展模式实践与总结

本科生导师制开展模式实践与总结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福建福州林立生的主体地位与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搜集信息,了解相关知识点,节省了时间资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1]赵勇,郑树棠.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兼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6,27(3):39-45.[2]王晓杰,朱肖菊,曹净植等.基于PBL与TBL协同效应的本科课堂的组织设计[J].高教论坛,2014,12(2):42-44.[3]崔艳丽,叶光华.语料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2,18(1):62-64.[4]洪维辉.试论语料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6,128(15):171-171.[5]周桂方.“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6,44(2):86-88.[6]郭威.语料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2,76(13):131-131,136.[7]耿娟.大学英语教学革新———评《多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32(2):2.[8]唐立君.基于口语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教学[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31(1):66-67.大学英语教学以及考试改革,本论文为唐山学院教研课题《语料库辅助的大学英语PBL教学模式》结题成果,项目编号JG1526。
【内容摘要】近年来,为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医学教育模式,各高校陆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2011-2015年,针对医学影像学本科、医学影像技术本科等两个专业开展不同模式的本科生导师制。
通过对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不同模式下开展的本科生导师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今后能够更为有效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医学影像学中图分类号:G6422010年4月,我校颁布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暂行办法》,要求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各专业学生中开展。
关于实施预防医学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些思考

关于实施预防医学本科生导师制的一些思考本科生导师制是目前本科生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
为了培养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学院坚持不移的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本文重点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措施。
高等学校本科生导师制预防医学近年来,特别是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频繁的食品安全等事件的出现,预防医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因此,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对推动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在高校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它是英国高校长期坚持的一种教学制度。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尝试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为了推行预防医学人才的创新教育,学院坚持不移的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为了客观评价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对预防医学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导师制的意见和建议。
下面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就抓好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一、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成绩1.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问卷调查中发现有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导师能够给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的指导意见,并且影响深远。
在传统的学生管理上,专业教师只负责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一个辅导员要带上百个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
并且大多数专职辅导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很难对学生进行课程的辅导。
而专业教师作为导师,既可以以教育者又可以以管理者的角色出现,在课程学习、科研活动、人生价值、心理问题解决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并用自身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
导师制的实施做到了教书与育人的结合,也是对现有学生管理制度的有益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 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 院借 鉴和实 行 了预 防医学本 科生 高
年级科 研导师制F 3 3 。经过 三年多的培养 , 学生 的创新精 神和 实践 能力都 得到 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 下面总结 一下导师 制实
施 效果。
一
2 . 学生科研能 力。实行导 师制后 大多数 预 防医学 专业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 0 1 3年
第 1 1期
・
51 ・
l l ● 教 学管理
预 防 医 学 本 科 生 科 研 导 师 制 实 施 效 果 分 析
王 婷, 黄 水 平
( 徐州 医学 院公共卫 生学院,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4 ) [ 摘要 ] 采用问卷调查 、 访谈 、 资料 收集方 法 了解科 研导 师制 实施 效果。调 查结果 显示 : 大 多数 学生 能够主动与导师 交流 学习或科研方 面的知识 , 科研能 力有所提 高; 每 位导师都 能根 据学生需求 , 制定适合 学 生 自身发展的学 习和科研计划 , 督 促学生认真 实施 ; 学生课题 、 论文和获 奖数 目呈逐年上升趋势 。因此科研 导师制有利 于促进预 防医学本科教 学质 量的提 高。
3 3 . 6 5 % 的学生则由导师 非定期 召集 进行 交 流 ; 与导 师 的主 要 交流形式 中面对面讨论 占 6 6 . 3 5 %, 短信或 其他聊 天工 具 占2 0 . 1 9 %, 专题讲座 占 1 3 . 4 6 %, 在学生希望 与导师的交流
通 讯 作 者
3 . 导师制实施效果。9 2 . 3 8 %的学生认 为在高年 级实施
选 课 题 的研 究 , 1 7 . 1 4 %的学生在课题研究 中为第一 负责人 , 7 1 . 4 3 % 的学 生 为 主 要 参 与 者 。 在 自我 评 价 方 面 , 6 5 . 7 1 % 的
、
对 象 与 方 法
( 一) 调 查 对 象。 本研究 选择 公共卫 生学 院 2 0 0 7、 2 0 0 8级 预 防 医 学 本 科 生和部分指导老师做为调查对象 。
二、 结 果
( 一) 问卷 调 查 结 果 。 1 . 导 师 指 导 情 况 。7 6 . 1 9 % 的学 生 与 导 师 交 流 的 时 间不 固定 , 多数学生认为需要时能及 时与导 师取得联 系 ; 5 7 . 6 9 % 的学 生 通 过 主 动 联 系 导 师 的 方 式 取 得 与 导 师 的 交 流 , 而
导师制很有必要 ; 9 1 . 4 3 % 的 学 生 对 导 师 制 的 实 施 效 果 表 示
( 二) 调查方法。
学生认 为实行导师制后科研 能力有很 大程度 的提 高 , 并且 有 5 7 . 1 4 % 的学生认为对专业课 的学 习兴趣 也越来越浓厚 。 表 1 实施导 师制后 学生的科研经历情况
调 查 结 果
调查项 目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 、 访谈 、 资料 收集三种 方法 , 问卷调查 的主要对象为 学生 , 内容包 括 导师 指导 情 况 ( 交 流频 率 、 方 式、 内容等 ) 、 学生科研 能力( 科研经历 、 课题参 与 、 自我评 价 、 科研打算等 ) 、 导师制实施 效果 ; 访 谈 的主要 对象 为导师 , 采
[ 关键词 ] 导师制 ; 预 防医学 ; 实施 效 果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3 . 1 1 . 0 2 9
[ 中图分类 号] G 6 4 2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3 ) 1 1 - 0 0 5 1 0 - 2
方 式 中面 对 面 讨 论 占 8 4 . 7 6 %; 在 交 流 内容 方 面 , 7 0 . 4 8 % 为
随着 高 校 招 生 人 数 和 规 模 的 不 断 扩 大 、 医 学 模 式 的转
变、 社会对 医学人才 需求 的变化 等 因素 , 高校对 医学 生 的培
学习或考研 , 6 8 . 5 7 % 为科研 , 3 9 . 0 5 % 为就业或 生活等 , 在学 生希望与导师交流 的内容方面 学习或考 研 占 8 2 . 5 2 %, 科 研
占7 5 . 7 3 %; 7 7 . 4 5 % 的学 生 认 为导 师 的指 导 态 度 比较 积 极 热
心, 2 1 . 5 7 % 的学 生 认 为 导师 的指 导态 度 一 般 。
养模式 正在 发生转 变 , 培养 医学生 的科 研素质 和开拓创新 能
力 已经 成 为 现代 医 学 教 育 的 重 要 内容 。 J 。为 适 应 公 共 卫 生 事 业 发 展对 预 防 医 学 本 科 生 创 新 能 力 的要 求 , 从2 0 0 9年 起 ,
用个别访谈法 , 访谈提 纲 的内容 主要为 导师 的职 能 、 指 导 学
是( %)
否( %)
生数 目、 指 导内容 、 对学生 的了解 以及对导师 制的看法 等 ; 资
料 收 集 主要 包 括 学 生 申 报 科 研 课 题 、 发 表科 研论 文 、 学 习情 况等 , 本次调查共 发放 调 查 问卷 1 0 7份 , 收 回有效 问卷 1 0 5 份, 有效率 9 8 . 1 3 %。
学 生 对 科 研 设 计 和 实 施 有 了进 一 步 了解 , 掌 握 了 基 本 的 实 验 操作方法 ( 或现 场 流 行病 学调 查技 巧 ) 和科研论文写作技巧。
由表 1 可知 , 3 4 . 2 9 %的学 生 已以第一 作者 身份发 表过 科研 论文 , 同时有 8 8 . 5 7 %的学生 希望在 毕业前发 表一篇科 研论 文 。在课题参与方 面 , 6 7 . 6 2 % 的学生 参 与过导 师课题 或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