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双周练(A卷)物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把集合用列举法表示为( )A. {x=1,x=2}B. {x|x=1,x=2}C. {x2-3x+2=0}D. {1,2}【答案】D【解析】集合.故选D.2. 已知集合,,则()A. B. C. D.【答案】B【解析】 ,所以,选B.3. 已知函数,则等于()A. B. C. D.【答案】B【解析】,那么,故选B.点睛:(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要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当出现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求某条件下自变量的值,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求出相应自变量的值,切记代入检验,看所求的自变量的值是否满足相应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 设全集,则=( )A. B. C. D.【答案】C【解析】 ,选C.点睛:集合的基本运算的关注点(1)看元素组成.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从研究集合中元素的构成入手是解决集合运算问题的前提.(2)有些集合是可以化简的,先化简再研究其关系并进行运算,可使问题简单明了,易于解决.(3)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常用的数形结合形式有数轴、坐标系和Venn图.5. 已知集合,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则()A. B. C. D.【答案】B【解析】,故选B.6. 已知集合,集合,则集合( )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得,,解得,满足题意,所以集合=故选C.7. 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4)B. [4,+∞)C. (-∞,4]D. (-∞,1)∪(1,4]【答案】D【解析】要使解析式有意义需满足:,即且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1)∪(1,4]故选:D点睛:,8. 设全集,则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 B.C. D.【答案】D【解析】由题意,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故选D.9. ,则与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A中: ;B中: ;C中:,,;D中:,因此选C.10. 已知集合,为集合到集合的一个函数,那么该函数的值域C的不同情况有()A. 7种B. 4种C. 8种D. 12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B中有3个元素,且非空集,所以函数值域C的情况共有种.考点:函数的值域.11. 已知函数,若,则实数的值等于 ( )A. -3B. -1C. 1D. 3【答案】A【解析】,舍去,或...............12. 定义集合运算:,设集合,,则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 0B. 6C. 12D. 18【答案】D【解析】,选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已知,则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函数y=x(1−3x)=−3x2+x=−3(x−)2+,且0<x<,∴当x=时,y取得最大值,其最大值为.14. 若是方程的两个根,则=__________.【答案】6【解析】由题意可得:x1+x2=2,,∴.15. 设,集合,,若,则__________.【答案】1或2【解析】,解方程可得因为,所以,当m=1时,满足题意;当,即m=2时,满足题意,故m=1或2.16. 设A,B是非空集合,定义.已知集合,,则A⊗B=________.【答案】{0}∪[2,+∞).【解析】由已知A={x|0<x<2},B={y|y≥0},又由新定义A⊗B={x|x∈(A∪B)且x∉(A∩B),结合数轴得A⊗B={0}∪[2,+∞).三、解答题17. 已知集合,,求A∩B,A∪B,。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双周练物理试题(B卷)

2016—2017学年上学期2016级第一次双周练物理试卷命题人:审题人:考试时间:2016年9月16日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有所不同D.飞机俯冲时,飞行员看到大地迎面扑来,是选择大地为参考系的缘故2.关于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B.现实世界中质点并不存在,因而研究质点毫无意义C.平动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一定不可以看成质点D.在一定条件下,平动或转动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3.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2m/s,末速度的大小为4m/s,则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6m/sB.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4m/s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D.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m的位移比-3m的位移大B.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C.位移大小为零时路程可能不为零D.路程既有大小,又有方向5、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所产生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A.第2s末速度改变方向B.第2s末位移改变方向C.第2s末速度改变方向D.第4s末运动速度为零6、如图所示表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先匀速后匀减速B.先静止后匀减速C.先静止后匀速D.先匀速后匀加速7、一辆轿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行驶了300m到达电影院,继续行驶了150m到达度假村,又向西行驶了950m到达博物馆,最后回到超市.如图所示,以超市所在的位置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m,在直线坐标系上表示出了超市、电影院、度假村和博物馆的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轿车全程的位移为1400mB .轿车全程的路程为1400mC .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过程中位移为-800mD .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过程中路程为1100m8、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 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分队行军路程s 甲>s 乙 B .小分队平均速度v 甲=v 乙 C .y -x 图象表示的是v -t 图象 D .y -x 图象表示的是s -t 图象9、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 >v B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C .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D .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 10、以下数据中指时间的是A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4日16时58分周口市发生4.7级地震B .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C .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D .一节课45 min11.火车从车站出发沿平直铁轨并行,在某段位移的前13中的平均速度是23v ,中间13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最后13位移的平均速度是13v ,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 A .vB .56vC .23vD .611v 12、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t 关系如图所示。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2017级第一次双周练英语试卷考试时间:2017年9月14日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o is a lawyer?A. The man.B. The woman.C. The woman’s fr iend.2. How much should the man repay to the woman?A. About $5.B. About $10.C. About $15.3. Where does the man work?A. At a company.B. In a hospital.C. At a private clinic(诊所).4. What does the man have for this meal?A. Soup, noodles and hot coffee.B. Soup, noodles and iced coffee.C. Sandwich, noodles and hot coffee.5.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 wedding.B. A business plan.C. A travel pla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第一次双周练试题4

2016—2017学年上学期2016级第一次双周练文数试卷命题人: 审题人:考试时间:2016年9月16日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已知集合{1,2,3,4},{2,2}M N ==-,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N M ⊆ B .M N N = C .M N N =D .{2}M N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U ABC ⋂⋂ðB.A B C ⋂⋂C. (())U A B C ⋂⋂ðD. (())()U U A B C ⋂⋂痧3.已知集合}|),{(2x y y x A ==,}|),{(x y y x B ==,则=B A ( )A .}1,0{B .)}1,1(),0,0{(C .}1{D .)}1,1{(4.下列图形中,不能表示以x 为自变量的函数图象的是( )A .B .C .D .5.下列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y =与 4y = B .y = 与xx y 2=C .y = 与y =D .1yx =与y = 6.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2(2)3(1)5,2(0)(1)1,f f f f -=--=则( )A .()32f x x =+B .()32f x x =-C .()23f x x =+D .()23f x x =-7. 已知集合{1,2,3,}A a =,2{3,}B a =,则使得()R A B =∅ð成立的a 的值的个数为( ) A .2 B .3 C .4D .58. 若集合A ={x|y ,x ∈R },2{|2,}B y y x x R ==∈,则()R C A B =( ) A .{|11}x x -≤≤B .{|0}x x ≥C .{|01}x x ≤≤D .∅9. 已知()21g x x =-,224[()]2x f g x x +=-,则(3)f = ( )A .2B .3C .4D .13710.函数() f x x =的值域为( )A .(,1]-∞-B .[1,)-+∞C .[3,)+∞D .(,3]-∞11. 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2)()1f xg x x =-的定义域为( )A .[0,1]B .[0,1)C .[)(]0114⋃,,D .(0,1)12.已知10()10x f x x ≥⎧=⎨-<⎩,,,则不等式(2)(2)5x x f x ++⋅+≤的解集是( )A .32⎛⎤-∞ ⎥⎝⎦,B .32,2⎡⎤-⎢⎥⎣⎦C .(,2)-∞-D .R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全集{}1,2,3,4,5,6,7,8U = ,集合{}2,3,5,6A = ,集合{}1,3,4,6,7B = ,则集合U A B =ð14.函数y =+的定义域是15. 某班共50人,其中21人喜爱篮球运动,18人喜爱乒乓球运动,20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既喜爱篮球运动又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16.已知集合{,,}{0,1,2}a b c =,且下列三个关系(1)2;(2)2;(3)0a b c ≠=≠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10010a b c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70分)17.(10分)已知集合2{2,25,10}A a a a =-+,且3A -∈,求实数a 的值.18.(12分)设集合22{190}A x x ax a =-+-=,集合2{|560}B x x x =-+=,2{|280}C x x x =+-=试探求实数a 何值时,φ⋂≠A B 与A C φ⋂=同时成立?19.(12分) 已知全集U R =,集合39{|},{|514}22A x xB x x =-≥=-≤< (1)求()U C B A ;(2)若集合{|21}C x a x a =<<+,且B C C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0.(12分) 某种商品在近30天每天销售价格P (元)与时间t (天)之间的函数关系是20,(025,)100,(2530,)t t t N P t t t N +<<∈*⎧=⎨-+≤≤∈*⎩,设商品日销售量Q (件)与时间t (天)之间的函数关系是40(030,)Q t t t N =-+<≤∈*.求这种商品的日销售额y 的最大值,并指出哪天的销售额最大?21.(12分)已知函数f (x )=211x + (1)求11(1)(2)(3)()()23f f f f f ++++的值;(2)求f (x )的值域.22.(12分)已知二次函数()f x 满足(1)()2f x f x x +-=且(0)1f =.(1)求()f x 的解析式;(2)用分段函数表示()||=y f x ,并求该函数在区间[]3,2-上的值域.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册第一次双周练试题1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双周练数学试卷命题人: 审题人:考试时间:2016年9月16日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每小题5分,共60分)。
1. 在映射中B A f →:,},|),{(R y x y x B A ∈==,且),(),(:y x y x y x f +-→,则与B 中的元素(1,3)-对应的A 中的元素为( )A (2,1)B (1,2)C (4,2)- D(2,4)- 2.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U A B C ⋂⋂ðB. A B C ⋂⋂C. (())U A B C ⋂⋂ðD. (())()U U A B C ⋂⋂痧3.已知集合{1,2,3,}A a =,2{3,}B a =,则使得()R A B =∅ð成立的a 的值的个数为( )A .2B .3C .4D .54. 设全集(){}|,I x y x y R =∈,,集合()(){}3|1,,|12y M x y N x y y x x -⎧⎫===≠+⎨⎬-⎩⎭,那么()()I I C M C N ⋂等于( ).A ∅ .B (){}2,3 .C (2,3).D (){},|1x y y x =+5.设函数22 2 1()2 3 1x x x f x x x ⎧--<=⎨-≥⎩,若0()1f x =,则0x = ( ) A . -1或3 B. 2或3 C.-1或2 D. -1或2或36.下列各组函数)()(x g x f 与的图象相同的是( )A 2)()(,)(x x g x x f ==B ()2,()22f x n g x n ==+ (其中n Z ∈)C 0)(,1)(x x g x f == D ⎩⎨⎧-==x x x g x x f )(|,|)( )0()0(<≥x x 7.50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测验,跳远和铅球测验成绩分别为及格40人和31人,两项测验成绩均不及格的有4人,两项测验成绩都及格的人数是( )A .35B .28C .25D .158. 如果函数f (x )=1-x 21+x 2,那么f (1)+f (2)+…f (2012)+f (12)+f (13)+…+f (12012)的值为( ).2012A .1006B .0C 2011.2D 9. 已知函数(1)y f x =+的定义域是[2,3]-,则(21)y f x =-的定义域是( )5.[0,]2A .[1,4]B - .[5,5]C - .[3,7]D -10. 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2(2)3(1)5,2(0)(1)1,f f f f -=--=则A .()32f x x =+B .()32f x x =-C .()23f x x =+D .()23f x x =-11. 若函数的344)(2++-=mx mx x x f 定义域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 B.),(430 C.),(∞+43 D.⎪⎭⎫⎢⎣⎡430, 12.对全集U ,若存在非空子集A 、B ,使得,A B A B U φ⋂=⋃=,则把集合U 切割成集合A 、B,这样的切割称为李氏切割。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

2016—2017学年下学期2016级第一次双周练·物理试卷(A 卷)命题人: 审题人: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有的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每题4分,共48分)1.航空母舰是大规模战争的重要武器,灵活起降的飞机是它的主要攻击力之一。
民航客机起飞时要在2.5 min 内使飞机从静止加速到44 m/s ,而舰载飞机借助于助推装置,在2 s 内就可把飞机从静止加速到82.5 m/s(舰载飞机起飞速度),设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供客机起飞的跑道长度约是航空母舰的甲板跑道长度的( ) A .75倍 B .80倍 C .400倍 D .40倍2.倾角︒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重为G 的物体.若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水平恒力2GF =推它,恰好能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22B .33C .36D .66 3.如图1,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一个自由长度的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的墙壁上,右端与物体相连.现用一水平恒力F 向右拉物体,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 相等时撤去F .撤去F 后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 A. 物体立刻向左运动B.物体继续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向左加速运动 C.物体继续向右运动,加速度、速度同时减小 D.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物体的速度为零4.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甲、乙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 点在丙的正下方,在同一时刻甲、乙、丙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o 做平抛运动,乙以水平速度Vo 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
则A .若甲、乙、丙三球同时相遇,则一定发生在P 点B .若甲、丙两球在空中相遇,此时乙球不一定在P 点C .若只有甲、乙两球在水平面上相遇,此时丙球还未着地D .无论初速度Vo 大小如何,甲、乙、丙三球一定会同时在P 点相遇5.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 ,小轮的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 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30°1图A .a 点与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 .a 点与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 .a 点与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 .a 点与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6m/s ,要横渡流速为8m/s 的河,若河宽为60m ,则船过河的最少时间为10s ,船过河的最小位移为80m.B .三个小球分别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水平、斜向上抛出,则三个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一定相等C .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是匀加速曲线运动D .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7.如图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 处,将以速度v 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W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数学试卷考试时间:2016年7月22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已知集合{1,2,3,4},{|32},A B y y x x A ===-∈,则AB =( )A .{1}B .{4}C .{1,3}D .{1,4}2、设集合A=⎪⎭⎪⎬⎫⎪⎩⎪⎨⎧=+1164),(22y x y x ,B={}x y y x 3),(=,则B A ⋂的子集的个数是A .4B . 3C . 2D . 13、已知命题P :∃x 0∈R +,log 2x 0=1,则¬P 是( )A .∀x 0∈R +,log 2x 0≠1B .∀x 0∉R +,log 2x 0≠1C .∃x 0∊R +,log 2x 0≠1D .∃x 0∉R +,log 2x 0≠14、设全集U=R ,集合M={x|y=lg (x 2﹣1)},N={x|0<x <2},则N ∩(∁U M )=( )A .{x|﹣2≤x <1}B .{x|0<x≤1}C .{x|﹣1≤x≤1}D .{x|x <1}5、当0<x <1时,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x 3<3x <log 3xB .3x <x 3<log 3xC .log 3x <x 3<3xD .log 3x <3x <x 36、已知函数⎪⎩⎪⎨⎧<-≥-=)0(,)1()0(,)(4x x x x x x f ,则f[f (2)]=( ) A .B .C .2D .47、 已知a 1,a 2,b 1,b 2均为非零实数,集合A={x|a 1x+b 1>0},B={x|a 2x+b 2>0},则“”是“A=B”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已知⎩⎨⎧≤->=)1(1)1(2)(x x x f ,则不等式5)1(2>++x xf x 的解集为( )A .),1(+∞B .),1()5,(+∞⋃--∞C .),0()5,(+∞⋃--∞D .)1,5(-9、已知函数f (x )=e |x|+x 2,(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且f (3a ﹣2)>f (a ﹣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设集合A={x|x 2+2x ﹣3>0},集合B={x|x 2﹣2ax ﹣1≤0,a >0}.若A ∩B 中恰含有一个整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1.已知f (x )=x 3﹣3x+2m ,在区间上任取三个数a ,b ,c ,均存在以f (a ),f (b ),f (c )为边长的三角形,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6B .m >9C .m >11D .m >1212.已知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3|2||(|21)(a a x a x x f --+-=,若R ∈∀x ,)()1(x f x f ≤-,则正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361,0( B .]91,0(C .]61,0(D .]3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若幂函数f (x )=x a 的图象经过点A (4,2),则它在A 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14、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 .15、已知命题“012,2<++∈∃ax x x R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16、已知f (x )为R 上增函数,且对任意x ∈R ,都有f[f (x )﹣3x ]=4,则f (log 39)=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设函数f (x )=|2x+2|﹣|x ﹣2|.(Ⅰ)求不等式f (x )>2的解集;(Ⅱ)若∀x ∈R ,f (x )≥t 2﹣t 恒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18、(12分)已知命题p :直线0=+-a y x 与圆1222=-+x y x 相交; 命题q :曲线ax e y x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在任意一点处的切线斜率均大于1.若命题)(q p ⌝∧是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9、(12分)设x ax x f ln 6)(2-=,曲线)(x f y =在点))1(,1(f 处的切线与y 轴相交 于点(0,3)。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双周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6—2017学年上学期2016级第一次双周练语文试卷命题人:贾真审题人:程一粟考试时间:2016年9月16日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ì)、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有所不同D.飞机俯冲时,飞行员看到大地迎面扑来,是选择大地为参考系的缘故【答案】C考点:参考系【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对参照系的理解;要知道参照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静止不动的物体,参照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不一定是静止的物体;参照物选择的同,则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不同的,但都是正确的.2.关于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B.现实世界中质点并不存在,因而研究质点毫无意义C.平动的物体一定可以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一定不可以看成质点D.在一定条件下,平动或转动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选项A正确;现实世界中虽然质点并不存在,但是研究质点对研究物体的运动很有意义,选项B错误;当物体的限度和形状与所研究的问题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故平动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在一定条件下,平动或转动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选项D正确;故选AD.考点:质点【名师点睛】只要学会分析在所给的运动中物体的形状可否忽略,就能判断能否看作质点,物体能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根据这个条件进行选择。
3.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2m/s,末速度的大小为4m/s,则A.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6m/sB.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可能是4m/s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D.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案】ACD考点:速度的变化量【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与正方向相同,取正值,与正方向相反,取负值。
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m的位移比-3m的位移大B.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C.位移大小为零时路程可能不为零D.路程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负号只代表位移的方向,故-2m的位移比-3m的位移小,选项A错误;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例如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选项B正确;位移大小为零时路程可能不为零,例如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时,选项C正确;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选项D错误;故选BC.考点:位移和路程【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路程和位移的考查;要知道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位移的大小一般不等于路程;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而路程等于路径的长度.5、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所产生的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A.第2s末速度改变方向B.第2s末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回到原出发点D.第4s末运动速度为零【答案】D考点:v-t图像【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会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方向,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6、如图所示表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先匀速后匀减速B.先静止后匀减速C.先静止后匀速D.先匀速后匀加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CA段,质点的速度保持不变,说明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AB段,质点的速度均匀减小,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故选A。
考点:v-t图像【名师点睛】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形状分析质点的运动性质,关键分析质点速度的变化情况,可抓住斜率表示加速度进行分析。
7、一辆轿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行驶了300m到达电影院,继续行驶了150m到达度假村,又向西行驶了950m 到达博物馆,最后回到超市.如图所示,以超市所在的位置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m,在直线坐标系上表示出了超市、电影院、度假村和博物馆的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轿车全程的位移为1400mB.轿车全程的路程为1400mC.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过程中位移为-800mD.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过程中路程为1100m【答案】CD考点:路程和位移【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的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8、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C.y-x图象表示的是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s-t图象【答案】AB【解析】试题分析:可知题图是两小分队的运动的轨迹图象,显然甲小分队的轨迹的长度大于乙小分队的轨迹的长度,故甲小分队的路程大于乙小分队的路程,故A正确.由题意可知两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并且同时到达A点,故两小分队发生的位移x相同,所用的时间t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xvt=可得两小分队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在题图上画如图所示的一条垂直于x轴的一条直线,如果横轴是时间轴,则甲小分队在同一时刻有两个纵坐标,显然错误,故横轴一定不是时间轴.故该图一定不是速度时间图象,也一定不是位移时间图象,故C、D错误.故选AB考点:运动图像【名师点睛】充分理解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的横轴是时间轴,而同一个时刻同一物体不可能有两个速度或两个位移,从而判定出该图象既不是速度图象也不是位移图象。
9、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A考点:s-t图像【名师点睛】要知道位移-时间的斜率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位移相同,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相遇.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
10、以下数据中指时间的是A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4日16时58分周口市发生4.7级地震B .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C .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D .一节课45 min 【答案】BD考点:时间和时刻【名师点睛】该题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时刻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通常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对应时间轴上的时间段,与某一过程相对应.属于基础题目。
11.火车从车站出发沿平直铁轨并行,在某段位移的前13中的平均速度是23v ,中间13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 ,最后13位移的平均速度是13v ,这列火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 A .vB .56vC .23vD .611v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在某段位移的前13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23v ,时间为122133ss t v v ==;中间的13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v ,时间为233s s t v v ==;最后13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3v,时间为333ss t v v ==;故全程的平均速为.61123s s vv s s s t v v v===++.故选D 。
考点:平均速度【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sv t=求解,不能将三个速度求平均值,此题是易错题,意在考查学生基本公式的应用.12、在实验中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t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BC段和CD段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段是加速运动;CD段是减速运动。
B.BC段是匀速运动;CD段是匀加速运动。
C.BC段是匀速运动;CD段是减速运动。
D.BC段是加速运动;CD段是匀加速运动【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是x-t图象的应用题,主要考查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匀变速运动的x-t图象是抛物线.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时t越小,平均速度值越接近瞬时速度的真实值。
二.实验题13.(3分)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形状D.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故A正确;同时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故B正确;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故C错误;根据对C选项的论述可知,D正确;故选ABD.考点:打点计时器【名师点睛】对于实验装置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操作,同时要学会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14.(5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下列哪些器材是多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电磁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直流电源 ④细绳 ⑤纸带 ⑥小车 ⑦钩码 ⑧秒表 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2)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③⑧ (2)低压交流电源、刻度尺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名师点睛】对于基本实验仪器,要会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为将来具体实验打好基础,对于实验装置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
15.(4分)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
如图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
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5 s ,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 1=0,v 2=0.06 m/s ,v 3=______m/s ,v 4=0.18 m/s ,v 5=________m/s 。
【答案】0.12 0.24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153152412/0.12/40.5x cmv cm s m s t s====⨯ 4654624 24/0.24/1x cmv cm s m s t s==== 考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时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基础题.三,计算题16.(12分)骑自行车的人沿着坡路下行,在第1秒内的位移是1m ,在第2秒内的位移是3m ,在第3秒内的位移是5m ,在第4s 内的位移是7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