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认知客户的个性心理

合集下载

销售心理学了解客户内心

销售心理学了解客户内心

销售心理学了解客户内心销售心理学是一门研究销售过程中客户内心需求和心理行为的学科。

对于销售人员而言,了解和理解客户的内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并最终实现销售目标。

本文将探讨销售心理学的几个关键概念,帮助销售人员更好地了解客户的内心需求。

一、情感与决策客户的购买决策往往伴随着情感因素。

销售人员需要认识到客户的情感需求,与其建立亲密关系,并将其积极情绪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行为的决策推动力,所以销售人员需要了解客户的情感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购买行为。

二、认知偏好客户的认知偏好是指他们对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偏好程度。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了解客户的认知偏好,调整销售策略,推销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例如,某些客户更注重产品质量,而另一些客户则更关注价格。

了解客户的认知偏好,有助于提供更个性化的销售建议。

三、资讯处理与决策客户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往往会依赖各种信息。

销售人员需要了解客户的信息处理方式,提供有关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以满足客户对信息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销售人员需要注意避免信息过载,只提供客户所需要的信息,以提高决策效率。

四、焦虑与压力管理购买过程常常伴随着焦虑和压力。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减轻客户的焦虑感和压力,加强与客户的关系。

例如,可以通过提供退货保障、售后服务以及其他形式的支持,让客户更加放心购买。

销售人员还可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演示,减轻客户的不安感。

五、社会影响力客户的购买行为也受到社会影响力的影响。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展示产品或服务在其他客户中的受欢迎程度,引导客户产生类似的购买行为。

社会影响力可以通过客户评价、案例分享等方式进行塑造。

六、情感连接建立情感连接是销售成功的关键。

销售人员需要通过交流、倾听和表达关怀,与客户建立起情感联系。

情感连接有助于建立长期客户关系,并增加客户忠诚度。

总结:了解客户的内心需求是销售人员取得成功的关键。

通过运用销售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销售人员可以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建立信任,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分析顾客的心理范文

分析顾客的心理范文

分析顾客的心理范文顾客心理分析是一个关于顾客行为和决策的研究领域。

了解顾客的心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以下是关于顾客心理分析的一些重要方面。

1.购买决策过程:顾客购买决策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顾客的个人喜好、需求和价值观,产品的特征和品牌知名度,以及市场推广活动。

了解顾客购买决策的过程,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2.认知和感知: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和感知会影响他们对产品的评价和购买决策。

例如,顾客会根据产品的品质、价值和可靠性进行评价。

了解顾客的感知和认知过程,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产品的设计和推广活动。

3.情感和情绪:顾客的情感和情绪会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和忠诚度。

积极的情感和情绪可能会促使顾客购买更多的产品,并保持长期的客户关系。

负面的情感和情绪可能会导致顾客流失和口碑负面传播。

了解顾客的情感和情绪,可以帮助企业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和服务。

5.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顾客满意度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的评价。

顾客忠诚度是顾客对品牌的忠诚程度和再购买意愿的度量。

了解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产品和服务,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6.个体差异:每个顾客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需求、喜好和行为都有所不同。

了解顾客的个体差异,可以帮助企业设计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活动。

以上仅是顾客心理分析的一些方面,实际上该领域是非常广泛和复杂的。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洞察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了解顾客的心理。

通过深入了解顾客的心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项目三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PPT课件

项目三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PPT课件

任务三 熟悉消费者的性格 及其在消费行为中的表现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出来 的稳定倾向。
二、性格的特征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 格特征。
好的性格态度:忠于祖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认真负 责等。
不好的性格态度:对集体漠不关心、自私自利、蛮横粗暴、 狂妄自大等。
项目三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熟悉消费者的能力及其在消费行为中的表现 熟悉消费者的气质及其在消费行为中的表现 熟悉消费者的性格及其在消费行为中的表现 了解消费者的兴趣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引导案例——某商场的意见征询
某大型商场为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于是向顾 客发出意见征询函。其中,有征询内容是“如果您去商场退换 商品,售货员不予退换怎么办?”,商场要求被征询者写出自 己遇到这种事时的做法。被征询者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在消费活动中,观察力是指消费者根据确定的购买目标, 对商品迅速而准确的感知能力。观察力强的消费者通常能够迅 速地从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挑选出自己所感兴趣或需要购买的商 品。
(二)识别力
在消费活动中,识别力是消费者辨认商品优劣的能力。
识别力强的消费者熟知某种商品的外观造型、规格、商标 图案、包装等外部标志和特征,而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 分辨商品的内在品质;而识别力弱的消费者往往只了解商品的 外观轮廓,在购物过程中容易因买错商品而后悔。
(三)盲目型消费行为
具有这类行为特点的消费者,往往没有明确的购买目标, 习惯于在随意浏览和观看中发现目标,他们通常对某些商品是 毫无认识的,更没有购买、使用经验,对商品的了解仅仅建立 在表面的认识上,因此,他们在选购商品时容易不得要领或带 有很大的盲目性,常常出现因决策失误而后悔的情况。

销售过程中的客户心理分析

销售过程中的客户心理分析

销售过程中的客户心理分析工作总结:销售过程中的客户心理分析第一部分:引言在销售工作中,理解客户的心理是成功完成销售任务的关键。

客户心理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动机和行为,从而提高销售效果。

本文将针对销售过程中客户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第二部分:客户需求分析客户在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往往有着明确的需求。

销售人员应该通过充分的沟通和了解,掌握客户的需求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客户需求可以分为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两个方面。

实际需求即客户明确表达的需求,而潜在需求则是客户可能具有但并未表达的需求。

销售人员应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聆听来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产品。

第三部分:客户决策心理分析客户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会因素。

销售人员需要了解并应对这些心理因素,以促使客户做出购买决策。

在认知因素方面,销售人员应提供清晰、简明的产品信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产品的特点和价值。

在情感因素方面,销售人员可以运用个人化的服务和情感诉求来刺激客户的购买意欲。

在社会因素方面,销售人员可以利用口碑传播和社交媒体等工具,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客户的信任度。

第四部分:价格心理分析价格对客户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销售人员需要了解客户对价格的心理反应,从而合理制定定价策略。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定位产品的价值、提供折扣或优惠等手段,影响客户对价格的认知。

此外,建议销售人员提供灵活的定价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第五部分:个体差异性分析不同的客户个体在心理特征上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更好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互动。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客户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非言语信号,来判断客户的性格特点和偏好。

根据客户的个体特点,销售人员可以采用不同的销售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六部分:解决方案与建议在销售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分析客户心理并提高销售效果,销售人员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案和建议:1. 提供专业培训:销售人员可以参加相关的销售心理学培训,提升对客户心理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心理分析话术:了解客户心理的方法

心理分析话术:了解客户心理的方法

心理分析话术:了解客户心理的方法在现代社会,与人沟通交流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商务谈判、销售推广还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了解客户的心理是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心理分析话术,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客户的心理,并在沟通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首先,要注意客户的肢体语言。

人们的肢体语言往往会暴露出他们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当与客户交流时,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姿态和表情。

如果客户紧握拳头或者双臂交叉,很可能表示他们感到焦虑或者不满意。

而如果他们微笑并保持身体向前倾,那么说明他们对你的话题感兴趣并希望继续聆听。

通过观察肢体语言,你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客户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从而调整你的表达方式和沟通策略。

其次,要倾听客户的言辞并多问一些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不能简单回答“是”或者“否”的问题,而是需要客户详细阐述观点和感受的问题。

通过提问,你可以主动引导客户展开话题,进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

记住,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客户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理解他们的意思和心声。

当客户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时刻保持耐心并展现出积极的反馈,比如点头表示理解或发出短暂的肯定回应。

这样做可以使客户感受到你的关心和尊重,从而更愿意与你建立信任关系。

第三,要善于运用情绪引导技巧。

人们的情绪会对他们的决策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在与客户交流时,通过合理引导客户的情绪,可以更好地与他们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一种常用的情绪引导技巧是模仿。

当客户表达失望或沮丧时,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表达,以暗示客户你理解他们的感受。

例如,说出“我完全理解你的困扰,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可以让客户感受到你的共鸣,并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

另外,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愉快的表情也会对客户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他们的共鸣和合作意愿。

最后,要善于观察和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

不同的客户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只有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使双方都能得到最大的满意度。

通过与客户的交流和观察,你可以发现他们的关注点和优先事项,并据此调整你的沟通策略。

客户心理的理解与运用的话术技巧

客户心理的理解与运用的话术技巧

客户心理的理解与运用的话术技巧引言:在商业领域中,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客户的心理状态对于销售的成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理解和应用客户心理的话术技巧是一个卓越销售人员必备的技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理解客户心理,并介绍一些有效的话术技巧用于与客户进行沟通。

一、客户心理的理解1.1 了解客户需求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客户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销售人员首先需要倾听客户的意愿和要求,了解他们的期望和关注点。

通过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销售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的心理状态,并根据需求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1.2 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客户在购买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各种情绪,如焦虑、困惑和怀疑等。

在与客户沟通时,销售人员需要学会掌握情绪管理技巧。

例如,通过积极的语气和表情来传递对客户的关注和支持,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并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1.3 理解决策过程客户在做出决策时会经历一定的过程,其中包括认识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比较不同选择等。

销售人员需要理解客户的决策过程,并在适当的时间向客户提供相关信息或建议。

合适的引导和建议能够在客户决策时提供帮助,加速交易的达成。

二、话术技巧的运用2.1 使用开放性问题在与客户的对话中,使用开放性问题是了解他们需求的有效方式。

开放性问题能够引导客户详细描述他们的问题和期望,使得销售人员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例如:- "请问您对于我们的产品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您的预算范围是多少?"- "您期望的交货时间是多久?"2.2 运用积极语言积极的语言可以有效地传递对客户的关心和支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销售人员可以通过肯定和鼓励的语言来引导客户,增强他们的信心,并促使他们做出购买决策。

例如:- “您做出这个决定是非常明智的。

”- “我理解您的担忧,但我们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

客户心理解读与应对话术

客户心理解读与应对话术

客户心理解读与应对话术一、引言成功的销售与客户关系管理离不开对客户心理的深入理解与应对。

了解客户心理,可以更好地与客户沟通交流,增强销售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客户心理解读的基本原则和相应的应对话术,帮助销售人员更好地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达成更多的销售目标。

二、客户心理解读1. 情绪化的客户:有些客户在购买过程中会情绪化,可能因为焦虑、着急或不满意而表现出消极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应该保持冷静,耐心倾听客户的抱怨或不满,并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安抚。

应对话术:听到客户的抱怨后,可以使用“我了解您的不满意,我们会尽快为您解决问题”、“我们十分重视您的建议,会积极改进”等话语来安抚客户情绪。

2. 决策困难的客户:一些客户在做出决策时会犹豫不决,因为他们担心做出错误的决定。

销售人员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帮助他们克服决策困难。

应对话术:可以使用“我了解您的顾虑,我们的产品是经过仔细研发的,具有高性能和可靠性”、“我们还提供一定的退货政策,以便您在购买后进行更加放心的体验”等话语来帮助客户做出决策。

3. 理性客户:一些客户在购买过程中更偏向于理性思考,他们更关注产品的性能指标和价格。

销售人员需要对产品有深入的了解,并能用客户容易理解的语言向他们解释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应对话术:可以使用“这款产品的性能指标超过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而价格又相对较低,具有很高的性价比”等话语来给予客户理性的解释和依据。

4. 偏好性客户:有些客户在购买过程中更注重个人偏好和体验感受。

销售人员需要细致观察客户的需求和喜好,并能提供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服务和产品。

应对话术:可以使用“根据您的要求,我可以为您定制一个适合您的方案”、“我们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可以根据您的喜好和需求来挑选最适合您的产品”等话语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三、应对话术1. 主动倾听:无论客户是情绪化的还是理性的,销售人员都需要始终保持主动倾听的姿态。

通过倾听客户的需求和问题,能更好地理解客户的心理和期望,并能准确地把握住销售机会。

一分钟读懂客户心理

一分钟读懂客户心理
这种人喜欢听恭维话,你要多赞美他 迎合其自尊心,千万不要嘲笑他。
一分钟读懂客户心理
第14页
人人都有逆反心理,欲望被禁止程 度越强烈,抗拒心理也就越大,产品保 持几分神秘感,吊足用户购置欲望,充 分创造用户好奇对象,满足他好奇心。
一分钟读懂客户心理
第15页
脾气急躁人往往嫉恶如仇,通常不会耍什么 花花肠子,所谓直肠子就是这类人,比如,李逵、 张飞。
一分钟读懂客户心理
一分钟读懂客户心理
第1页
怎样读懂用户心理需要,做到投其所好。 怎样读懂用户消费神理,避轻就重推荐。 怎样读懂客户消费弱点,攻其最弱步骤。 怎样读懂客户身体语言, 区分真假客户。
一分钟读懂客户心理
第2页
一分钟读懂客户心理
第3页
本我需要
人最关心永远是自己,用户最关心也永 远是自己利益,他只关心他想买东西,而 不是销售人员想卖东西。
让他感觉被尊重
恭维和赞美不但能起到使客户愉 悦效果,也能感到被尊重。给他高贵 身份,真诚赞美语言,把话说到他心 坎里。
一分钟读懂客户心理
第7页
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理 想、发挥个人聪明才智需要。 在人自 我实现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个所谓“高 峰体验”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 心时刻,是人存在最高、最完美、最友好状 态,这时人含有一个欣喜若狂、如醉如痴、 销魂感觉。
一分钟读懂客户心理
第25页
1.背靠椅背,双脚打开,坐满椅子人经常是很自信提出
自己要求。2.双脚并拢,手放在膝盖上方,说明这人很
担心,而手放在大腿能让他冷静。3.脚挨着椅子腿,当
一个人突然把脚放在椅子腿后,说明他受到惊吓,担心

一分钟读懂客户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为了满足我国居民的个人理财需求,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汇理财产品。

关于个人理财的学术研究逐渐增多,然而在该领域对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却甚少,本文通过对关于银行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根据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行为。

关键词:个人理财; 人民币理财产品; 消费者行为logistic模型
目录
摘要 (I)
1 绪论 (1)
2 数据采集 (2)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 (2)
2.2 调查对象的消费者行为 (2)
2.3 变量的设定 (2)
3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4)
3.1 logistic模型的基本思想 (5)
3.2 模型设定 (5)
4 人民币理财产品营销的建议 (6)
参考文献 (7)
1 绪论
随着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和平均每户金融资产的不断上升,居民的个人理财意识在不断加强。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4大城市就个人理财问题作了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的调查对象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姜晓兵等,2005)。

这使得趋同的储蓄产品和储蓄利率无法满足居民的个人理财需求。

在这种背景之下,2004年我国各种理财产品竞相登场:国债备受青睐、于基金新品迭出、保险销售大增、外汇理财风光无限、人民币理财异常火爆。

其中在国内市场中作为新兴理财产品的宠儿——人民币理财产品,凭借着收益率高、风险低、渠道优势明显等优点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所谓人民币理财产品是指银行以高信用等级人民币债券(含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其他债权等)投资收益为保障,面向个人客户发行,到期向客户支付本金和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关于个人理财的研究随着该项业务的升温也是愈演愈烈,然而大多都是对该项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个人的预测,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还有少数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对个人理财的现状或者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

纵观有关个人理财的文献,研究理财产品消费者行为的文章是一片空白,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来对理财产品中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其他理财产品中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购买行为的数量关系,并据此对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营销提出建议。

2 数据采集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
通过对某银行全国范围内曾经购买过理财产品的客户进行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为1147份,其中50%的客户为银行系统职工,50%的为银行系统外的客户。

其人口统计特征为:从性别比例上看,男性占44.9%,女性占55.1%;年龄结构层次上看,处在20岁~29岁之间的占26.3%,在30岁~39岁之间的占33.9%,40岁~49岁之间的占19.9%,50岁以上的占19.9%;从学历水平看,中学、中专的仅占2.1%,具有大专水平的占38.5%,具有本科学历的占42.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8.1%,另外有8.8% 的购买者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从受访者的年收入水平来看,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占50.6%. 41.8% 的调查对象的年收入在10万~30万之间,还有7.5%的调查者的年收入在30万以上。

由此可见,这些客户的人口统计特征比较趋同,因此具有类似的消费者行为。

2.2调查对象的消费者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购买过基金的占 28.8%,购买过保险的占28.4%,申请过个人贷款的占16.5%,办理过外汇抵押的占2.8%,进行过外汇买卖交易的占9.5%,购买过外汇理财产品的占33.2%,购买过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占51.6%,进行过黄金交易的仅占1.0%,仅有0.8%的调查对象办理过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办理过信托集合的占4.1%。

这些数字表明理财产品在我国并没有被广大的居民所了解所接受,尽管个人理财业务在中国已经有10年的历史。

2.3变量的设定
我们设定p=pr(Yi=1|Xi)为第个银行客户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概率;Xi代表的是第i个银行客户购买其他理财产品的向量组合。

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将其他各变量的定义列表如下:
Yi:虚拟变量,Yi=1表示第i个客户购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
xi1:虚拟变量,i1表示第i个客户购买了基金;x
xi2:虚拟变量,i2表示第i个客户购买了保险;x
xi3:虚拟变量,i3表示第i个客户申请了个人贷款;x
xi4:虚拟变量,i4表示第i个客户办理过外汇抵押业务;x
xi5:虚拟变量,i5表示第i个客户进行过外汇买卖交易;x
xi6:虚拟变量,i6表示第i个客户购买过外汇理财产品;x
xi7:虚拟变量,i7表示第i个客户进行过黄金交易;x
xi8:虚拟变量,i8表示第i个客户办理过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x
xi9:虚拟变量,i9表示第i个客户办理过信托集合业务。


由于数据中的因变量是二元的,这种数据结构决定了我们需要采取logistic 模型来进行分析。

3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3.1 logistic模型的基本思想
1973年,McFadden首次提出logistic模型,其主旨是寻求自变量与二元因变量的概率逻辑值(probability logit)之间的线性关系。

如果二者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则自变量取值的变化将会影响二元因变量取一定值的概率。

该模型主要用于因变量为定性指标的问题,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其中为二元因变量的概率逻辑值。

模型自变量与概率逻辑值的回归方法与简单回归相同。

logistic模型的一个重要优点是把在区间上预测概率的问题转化为在实数轴上预测一个事件发生的机会比问题。

3.2 模型设定
各参数的估计值由表1所示,在5%的置信水平下,β2=-0.58,其Wald 值为13.96,相应的伴随概率p=0.00< 0.05是显著的,同理β3、β6、β9是显著的;而其余的变量由于Wald值小于临界值,相应的伴随概率都大于0.05,因此参数估计是不显著的。

换言之,保险、个人贷款、外汇理财、信托集合等四种的理财产品购买情况会影响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购买。

其中买过保险的客户再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概率是不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56%,办理过个人贷款业务的客户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概率是不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51%;反过来讲,没有买保险的客户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概率是买过保险的1.79倍,没有办理过个人贷款业务的客户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概率是办理过个人贷款业务的1.96倍。

相反,购买过外汇理财产品的客户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概率是没有购买过外汇理财产品的1.42倍,办理过信托集合业务的客户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概率为没有办理过外汇理财产品的2.77倍。

综上所述,在这四种理财产品中,对客户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行为产生影响最大的是信托业务,接近3倍,其次是个人贷款业务和保险,最后是外汇理财;从影响的正负效应来看,外汇理财和信托集合业务对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影响都是正效应,而保险和个人贷款则是负效应。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客户曾经购买过外汇理财产品或者信托集合业务,那么这对他购买人民
币理财产品行为是一种促进作用,所以极有可能再次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而办理过个人贷款或者购买过保险的客户会对他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行为起到抑制作用,所以他购买的可能性并不大。

4 人民币理财产品营销的建议
我们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针对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营销活动提出如下建议:
4.1
明确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营销对象。

我们进行营销活动中应该明确我们的客户群体,并进行有重点的营销。

我们应该把那些曾经购买过外汇理财产品、办理过信托集合业务的客户作为重点营销对象。

相对于那些购买过保险的或者办理过个人贷款的客户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营销。

而对于其他客户虽然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他们购买其他理财产品的行为与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并没有显著的关系,但是他们中不乏潜在客户,因此,这部分客户群体仍是不能忽视的。

总而言之,对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营销要有点有面,采取点面相结合的策略。

4.2
提供差异化理财服务。

针对不同的客户特点,提供差异化理财服务。

我们可以对那些购买过人民币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和信托集合业务的客户进行交叉销售,提高客户的贡献度,并让他们享受到差异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姜晓兵谢永平:《金融机构个人理财业务的供需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5-10 [2]张翔:《人民币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商场现代化》2005-05
[3]胡斌胡艳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机遇》,《新金融》2006-05
[4]胡维波:《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瓶颈及突破》,《金融与经济》2004-05 [5]杨彩林:《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武汉金融》2004-12
[6]王瑾:《对河北省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调查与思考》,《河北金融》2005-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