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课件

4)当地现状基本条件,是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依据, 贯穿整个规划的全过程,一般情况下,不作为基本规 划依据写入文字说明书中。
2021
21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可归纳为4种: (1)块状绿地布局 (2)带状绿地布局 (3)楔状绿地布局 (4)混合式绿地布局
2021
30
(1)块状绿地布 局:
均匀分布,方便居 民使用,但对构成 城市整体艺术风貌 作用不大,对改善 城市小气候条件的 作用不明显。如上 海、天津、武汉、 青岛、大连。
2021
31
3、规划设计Boston Park System, 树立起城 市绿化系统的观念与理念。
2021
4
2021
5
纽约中央公园 340公顷
2021
6
2021
7
2021
8
2021
9
2021
10
公园系统
基本想法:城市区域中,公园间进行相互连接形成一 个系统,其发挥的效果远远大于单独散在的公园。
基于这种想法形成公园系统的的城市有,肯萨斯、双 子城、波士顿、芝加哥等。
肯萨斯
双子城
波士顿
2021
11
二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 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
围、面积及内容。
2.根据城市性质及城市经济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 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3.对总体规划中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提高 的意见,并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 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的红线。
(完整版)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 (2002 年版)《公园设计规范》 CJJ 48-9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 75-97《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GJJ 83-99《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22《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22《城市道路和建造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B04-2022《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 SH3008-2000《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LY/T5132—95《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2022 正式版)《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屋顶绿化规范》 DB11/T 281—2005 北京市地方标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 号文)《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 2002.11.01 实施)《民用建造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住宅建造规范》 GB 50368-2005《园林园建工程规范》《园林古建工程技术操作规程》三、消防类:《小区消防车道设计规范》《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2《高层民用建造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 年版)《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A3 82-2022《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 1992.08.01 实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建城[1995]383 号)《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2000]192 号)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 CJ/T 24—1999《景观施工图绘图规范》 (施工图分册)《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CJJ-67-95《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图编制规范》 DB11/T 989-2022《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8-2022《建造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 06SJ805《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J217-2002)《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 2005.3)《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 2004.6)《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行业)取费标准》 2022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抄第 4.3.2 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 2.0m 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 0.7m ,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长春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文本长春市园林绿化局二零零七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3)第三章市区绿地系统规划 (4)第四章城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6)第五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7)第六章树种规划 (12)第七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14)第八章分期建设规划 (15)第九章规划实施措施 (16)第十章附录 (1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长春市绿化事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进市民身心健康,提高城市规划与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文件,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界定的规划区范围与现状市区行政范围相同,市区面积3583平方公里。
第三条本规划的适用年限为2007—2020年,近期规划为2007—2012年。
第四条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城市绿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0号;* 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0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道路绿化规范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成[1993]78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2002.9.1实施)];*《城市绿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2号(2002.11.1实施);*《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国际.2002年12月1日施行;*《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2]192号;*《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2]106号;*《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美化城市景观、方便群众游憩为目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把大环境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大力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突出当地特色,形成春城特色的现代化园林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本工程为“柳树私家庄园景观工程”设计,依据建设单位的委托要求和提供的规划总平面图及相关基础资料进行设计。
其小区规划须经规划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可进行环境设计与施工。
本设计执行国家有关的规范和规定:建设部颁布《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定》(2003年4月)建设部颁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等等二、设计范围本施工图包含区内除建筑单体以外的场地。
广场、绿化、小品、构筑物等环境设计。
不包括由市政负责的道路、管线、排水等内容。
三、图纸范围1、环境设计中场地、道路、绿化、水系、小品及有关构筑物如树池座椅、构架等小品的结构部分的设计详见施工图纸;2、各专业图纸须互相配合使用,不明处应参见其它专业图纸的设计。
技术要求:1、铺地砖、水泥、碎石、石材、板材木材等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找好排水坡度,坡度参见图纸以现在实际情况为依据,保证场内排水畅通。
3、土必须分层夯实,密实度达到不小于0.98KPA。
4、面层必须用橡皮锤敲平、敲实,避免空鼓现象发生;5、木、钢构等均需做好防腐处理;6、大面积硬铺地面混凝土垫层每6密设伸缩缝20mm宽,按规范施工;7、施工中所有构筑物基础均应座于原土层或进行分层夯实,f k≥120KPam2。
8、地面铺装的构造详见附表。
小品施工要求:小品等工程,按照小品的具体样式及结构,由专业人员施工,尤其是面层的处理,达到一定的效果。
四、绿化要求1、土方:土方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土方调配,并将在此基础上进行种植土改良以及播种前整地工作。
2、地形处理:(A)进行土壤改良和整地工作的同时,依园林设计标高整理出相应的土山、缓坡,使所有表土应按等高线做最后处理,避免造成隆起凹陷。
(B)绿地内排水应按设计坡度与实际走势并同总体排水协调一致。
3、土壤改良:在地形标高整理完成后,依种植品种的不同对表土层做相应厚度的土壤改良,使种植土符合植物对肥力和各种有机物、微量元素的需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PT课件

近期规划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短期内各类绿地
的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绿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
的安排。
• 城市绿地系统的近期规划和建设必须与此远期规划相协 调。城市的旧城区一般建筑密度较高、卫生及生活设施 条件较差,在改造这些地区时,应结合新区的规划保留 足够的绿地,待条件成熟时,可迁出居民,拆除旧建筑, 形成城市中心公园绿地。在城市不断向外扩展的情况下, 一些远期规划的公园地段正处在现地城市的边沿地带, 为了防止远期公园用地被其他用地侵占,可在近期规划 中将该地段规划为苗圃用地,这样既可以保证公园用地 的完整性,又可为远期公园建设提供一定的绿化基础, 保证近期绿化水平的提高。
三、城市绿地系统指标的制定
• 城市绿地指标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根据不同城市的特殊情 况,制定出合理的指标定额,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一个合理的城市 绿地系统指标的确定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深入研究和总结才能获得。 下面对国内外绿地系统指标的制定情况做一个介绍
• 1、前苏联
• 前苏联1990年起实施的新的《建设法规》中对有关绿化用地指标做 了以下规定:
• 到1979年我国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三大指标:城市人均公共(园) 绿地,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
• 2002年9月1日〈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提出了新的绿地指标:人均公 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
• 杭州 旅游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78m2/人 绿地率29.54% 绿化覆盖率33.18%
• 鞍山 钢铁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74m2/人 绿地率27.05% 绿化覆盖率31.6%
• 重庆 工业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9m2/人 绿地率17.98% 绿化覆盖率19.97%
• 上海 工业\金融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84m2/人 绿地率 13.35% 绿化覆盖率15.5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笔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笔记Part1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定性、定位、定量。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规划方法上采用的是一种规则营造的规划方法,其特点是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引导和控制,规划依托于理性的分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P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管理提供依据(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规划层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般有两种编制形式:第一种是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种是单独进行的专项规划城市规划的五个阶段:1.城市规划纲要——定向示意性图纸2.城市总体规划——定性 1:5000~1:250003.分区规划——定量 1:50004.控制性详细规划——定位 1:1000~1:20005.修建性详细规划——定形 1:500~1:2000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分区(期)规划城市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现代城市的5个基本因素:人口规模、人口密集、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产业结构、城市设施Part2著名的规划思想和理论:以城市结构优化为导向的理想绿地模式以环境与生物保护为导向的生态绿地模式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分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的建立19世纪下半叶,欧洲、北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称之为“公园运动”。
公共卫生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城市美化运动这三者贯穿西方城市化的全过程,深刻地影响了近代城市规划的起源。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202102月整理)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202102月整理)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最新版(2021.02月整理)一、规划设计类:《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2018《公园设计规范》GB -2016《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GB/T -201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20.01已出意见稿,即将更新)《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 83-2016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2007(2016版)《无障碍设计规范》GB —201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 B04-2010《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T 3008-2017《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2—95《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GB/T -2014《居住区情况景观设想导则》(2006正式版)《城市湿地公园设想导则》(2017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文)《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01实施)《城市绿地规划标准》GB/T -2019二、建筑类:《民用建筑统一设想标准》GB -2019《住宅建筑规范》GB -2005《园林园建工程规范》《园林古建工程技术操作规程》三、消防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2014(2018版)(新版即将发布)三、绿化类:《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08.01实施)(2017.01增刊)《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2000]192号)《园林绿化草本苗》CJ/T 24—2018 《园林绿化球根花卉种球》CJ/T 135—2018四、其他类:《景观施工图绘图规范》(施工图分册)《风景园林制图标准》CJJ-67-2015《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图编制规范》DB11/T 989-2013《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2013《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想深度及图样》06SJ805《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17)《国家园林城市标准》(XXX2005.3)《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XXX2004.6)《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行业)取费标准》2013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抄一、《公园设想规范》GB-20163.5.6公园配建地面停车位指标可符合表3.5.6的规定。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最新版(2021.02月整理)

园林景观常用规范汇总最新版(2021.02月整理)一、规划设计类:《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GB/T 50298-201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 (20.01已出意见稿,即将更新)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 83-2016《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07(2016版)《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B04-2010《石油化工厂区绿化设计规范》 SH/T 3008-2017《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LY/T5132—95《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 GB/T 51406-2014《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正式版)《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2017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建城〔2002〕240号文)《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01实施)《城市绿地规划标准》 GB/T 51346-2019二、建筑类:《民用建筑统一设计标准》GB 50352-2019《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园林园建工程规范》《园林古建工程技术操作规程》三、消防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新版即将发布)三、绿化类:《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08.01实施)(2017.01增刊)《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2000]192号)《园林绿化木本苗》CJ/T 24—2018《园林绿化球根花卉种球》CJ/T 135—2018四、其他类:《景观施工图绘图规范》(施工图分册)《风景园林制图标准》CJJ-67-2015《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图编制规范》DB11/T 989-2013《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8-2013《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 06SJ805《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17)《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2005.3)《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建设部2004.6)《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园林景观工程设计(行业)取费标准》2013园林景观设计常用规范摘抄一、《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3.5.6 公园配建地面停车位指标可符合表3.5.6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页面功能[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推荐] [投稿]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编辑:
cbsky ] 浏览3565
为贯彻落实《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加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规划质量,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和景观文化功能,特制定本《纲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制定各类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建设和市域大环境绿化的空间布局,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部分。
其中,依法批准的规划文本与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本《纲要》由建设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全国各地城市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中,均应遵循本《纲要》。
在实践中,各地城市可本着“与时俱投”的原则积极探索,发现新问题及时上报,以便进一步充实完善本《纲要》的内容。
规划文本
一、总则
包括规划范围、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模等
二、规划目标与指标
三、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五、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简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要点和规划指标
六、树种规划
规划绿化植物数量与技术经济指标
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包括规划目标与指标、保护措施与对策
八、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名木数量、树种和生长状况
九、分期建设规划
分近、中、远三期规划,重点阐明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与效益估算
十、规划买施措施
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
十一、附录
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及现状分析
一、概况。
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环境状况和城市基本概况等
二、绿地现状与分析。
包括各类绿地现状统计分析,城市绿地发展优势与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等。
第二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编制的意义
二、规划的依据、期限、范围与规模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第三章规划目标
一、规划目标
二、规划指标
第四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阐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和分类发展规划,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覆盖整个市域,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
第五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一、规划结构
二、规划布局
三、规划分区
第六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一、城市绿地分类(按国标《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入》GJJ/T85-2002执行)
二、公园绿地(G1)规划
三、生产绿地(G2)规划
四、防护绿地(G3)规划
五、附属绿地(G4)规划
六、其他绿地(G5)规划
分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内容(要点)和规划指标并确定相应的基调树种、骨于树种和一般树种的种类。
第七章树种规划
一、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二、确定城市所处时植物地理位置。
包括植被气候区域与地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建群种、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类型。
三、技术经济指标
确定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比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乔木与灌木比例、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并进行生态安全性分析)、速生与中生和慢生树种比例,确定绿地植物名录(科、属、种及种以下单位)。
四、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的选定
五、市花、市树的选择与建议
第八章生物(重点是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一、总体现状分析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与指标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层次与规划(含物种、基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规划)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五、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
第九章古树名本保护
第十章分期建设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期建设可分为近、中、远三期。
在安排各期规划目标和重点项目时,应依城市绿地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而定。
近期规划应提出规划目标与重点,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和投资估算;中、远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规划和投资匡算等。
第十一章实施措施
分别按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和政策性等措施进行论述
第十二章附录、附件
规划图则
一、城市区位关系图
二、现状图
包括城市综合现状图、建成区现状图和各类绿地现状图以及古树名木和文物古迹分布图等。
三、城市绿地现状分析图
四、规划总图
五、市域大环境绿化规划图
六、绿地分类规划图
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规划图等。
七、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
注:图纸比例与城市总体规划图基本一致,一般采用1:5000~
1:25000;城市区位关系图宜缩小(1:10000~1:50000);绿地分类规划图可放大(1:2000~1:10000);并标明风玫瑰
绿地分类现状和规划图如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等可适当合并表达。
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一节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与主要动、植物状况
第二节经济及社会条件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发展目标、人口状况、各类用地状况
第三节环境保护资料
城市主要污染源、重污染分布区、污染治理情况与其他环保资料
第四节城市历史与文化资料
第二章城市绿化现状
第一节绿地及相关用地资料
一、现有各类绿地的位置、面积及其景观结构
二、各类人文景观的位置、面积及可利用程度
三、主要水系的位置、面积、流量、深度、水质及利用程度
第二节技术经济指标
一、绿化指标
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建成区绿地率;
4、人均绿地面积;
5、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
2、公园绿地、风景林地的日常和节假日的客流量
二、生产绿地的面积、苗木总量、种类、规格、苗木自给率
三、古树名木的数量、位置、名称、树龄、生长情况等
第三节园林植物、动物资料
一、现有园林植物名录、动物名录
二、主要植物常见病虫害情况
第三章管理资料
第一节管理机构
一、机构名称、性质、归口
二、编制设置
三、规章制度建设
第二节人员状况
一、职工总人数(万人职工比)
二、专业人员配备、工人技术等级情况
第三节园林科研
第四节资金与设备
第五节城市绿地养护与管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