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原因与防治刘博闻

合集下载

多层砖混结构顶层墙体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多层砖混结构顶层墙体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多层砖混结构顶层墙体裂缝的分析与防治一、前言我公司管辖范围内的住宅大多是多层砖混,而其顶层墙体产生的裂缝乃是一种通病。

有的裂缝在较长时间内不稳定,且随气候而变化,有的经修补加固后,仍旧在裂开,处于活动状态。

因此,如何在房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顶层墙体裂缝的产生,十分必要。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1建筑材料方面(1)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屋面长时间受阳光照射,使屋顶板的温度比其下面的墙体温度高得多,而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砖砌体线膨胀系数的2倍,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推力和剪力,而该剪力在墙体内多为两端较大,中间渐小,顶层大,下层小。

这种裂缝一般经过一个冬夏之后逐渐趋于稳定。

屋面保温隔热性能如果较差,这种温度裂缝更为严重。

(2)由于屋面板膨胀,檐口圈梁给山墙以较大的推力,再加上檐口梁内外温度差,墙体产生外拱或内凹变形,使圈梁底面与砖墙产生水平裂缝。

屋面板的温度变形,也使外纵墙上应力集中部位如门窗洞口上角等处产生45°斜裂缝。

(3)屋面板接缝开裂是由于板面、板底的温度作用,使屋面板产生竖向起伏和水平变形。

当屋面保温隔热性能不好时,屋面板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更大,也就造成屋面板纵向接缝的开裂。

(4)由烧结砖砌成的墙体在潮湿环境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干缩是可逆的变形。

对于用非烧结砖和砌块砌成的墙体,随着其含水量的降低,砌体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轻骨料砌块的干缩变形更大。

这种干缩裂缝在建筑物上分布广、数量多,例如房屋内外纵墙两端对称出现的倒八字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裂缝和外墙包角裂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较严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等。

2设计方面在砖混结构的设计中,设计人员一般考虑强度的抗震构造措施多,而考虑控制温度应力、减少温度裂缝的措施少。

且设计规范对温度应力并未规定明确的计算方法及有效的抗温措施,设计人员对抗温设计及相应的施工措施,往往处于意识不强的被动状态,常常出现下列情形:(1)在砖混结构中设置构造柱时只考虑符合抗震规范,不考虑实际存在的温度应力,未对建筑物端部的裂缝多发区重点加强(2)许多砖混房屋采用屋顶钢筋混凝土大挑檐,有时还上卷,为平衡悬挑荷重,一般在室内屋盖部分现浇一部分屋盖板。

浅谈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张家港市金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贾玉彬结合本人从事土建工程多年施工所积累的经验,谈一下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的心得。

一、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现象: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材料热胀冷缩,房屋各部分构件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形,由于混凝土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存在差异,这二种不同的材料在基体交接处极易产生裂缝。

因屋面温度变形较大,当屋盖和墙体之间构造处理不当,会使墙体受拉,当其剪力和拉应力大于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时,墙体便被拉裂。

这类裂缝通常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形状成八字型,轻则在1-2开间的范围内,重则会发展至房屋1/3长度内并由顶层向下数层发展,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

裂缝宽度一般中间大、两端小。

当外纵墙两端房间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

水平裂缝则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2-3皮砖的灰缝位置,裂缝通常沿外墙顶部间断分布,两端比中间严重,在转角部位纵、横墙水平裂缝相交而形成包角裂缝。

原因分析:1、八字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房屋顶层纵墙面上,这种裂缝往往在夏季屋顶圈梁、挑檐混凝土浇筑后,而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两种材料线胀系数不同,混凝土比砖砌体约大一倍,较大温差使材料胀缩,在应力作用下,纵墙因不能自由胀缩而在两端产生八字斜裂。

无保温屋盖的房屋,经过冬季和夏季的变化也容易产生八字裂缝。

2、檐口下水平裂缝、包角裂缝以及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的竖直裂缝,产生的原因与以上原因基本相同。

预防措施: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

由于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至做好保温层,中间有一段间隔时间,因此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屋面挑檐要留置伸缩缝,以减少混凝土伸缩对墙体的影响。

治理方法:对于墙体产生裂缝的部位首先应做好观察工作,注意裂缝发展规律。

对于非抗震设防地区的一般性裂缝,如若干年后不再发展,则可认为不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局部宽缝处基层清理后用水泥砂浆堵抹即可;对于抗震设防地区或影响安全使用的结构裂缝,应进行加固处理。

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原因与防治

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原因与防治

乔 程 文 Q a h n w n 聂 凯 Ni Ka ioC e g e ; e i
( 龙江 省建 工集 团 , 黑 哈尔滨 1 0 0 5 0 0) ( c i cueC n t cinG o po i n j n rvn e Habn1 0 0 C ia Arht tr o s u t ru f l gi gPoic , ri 5 0 0, hn ) e r o He o a
中图 分 类 号 : U 4 T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3 1 2 1 0 — 1 7 O 10 - 1( 00)3 0 6 一 1 4
2 温差 裂 缝 21现 象 . 温 差 裂 缝 一 般 在 房屋 顶 层 端 部 一 至 两 个 开 问纵 横 墙 上 产 生 , 在 上, 并伴有地面开裂和房屋倾斜 。墙体产生 下宽上 窄的竖缝 。在端 项层 梁 底 下 端 部开 间 四 周墙 上 形 成 一 圈 水 平缝 。 在 门 窗 洞 口对 角 而 部、 门窗洞 口对角产生斜缝、 八字缝及水平包角缝。裂缝一旦出现 , 产生斜缝 、 八字缝。 裂缝上宽下窄。 温差裂缝 的显著特征是裂缝宽度 随着 地 基 不 均 匀 沉 降 的 发展 , 缝逐 渐 变宽 、 长 。 裂 延 随温度升降变化而张合 。 1 . 缝 产 生 的 原 因 2裂 2 . 差 裂 缝 防治 措 施 2温 1 . 基 土 质 软 弱 不均 , 筑 地 基 局 部 土 质 不 均 , . 1地 2 建 土质 软 硬 差 221减 少屋面伸缩间距。 .. 异较 大 , 受荷 载 作 用 后 产 生过 大 的不 均 匀 沉 降 。 2. . 2将屋面挑檐设计。 1设计 中优先选用内天沟排水。 2 在 2 () () 12 .. 计 人 员 对 多层 砖 混 结构 住 宅 一般 不做 地 基 变 形 、 沉 降 钢筋混凝土挑檐表面设置保温隔热层 。( ) 2设 3 现浇挑檐每 隔 l m左右 计 算 , 程 勘 察 报 告 质 量 不 高 、 度 不够 、 基 处理 不 当 、 础 设 计 设一道伸缩缝 ( 断梁 不断 j( ) 工 深 地 基 板 。 4 将现浇挑檐 改为预 制。 在房屋两端 选 型 不 尽 合理 引起 地 翻 不 均 匀 沉 降 。 屋 盖 上 设 置 良好 的架 空 保 温 隔 热层 。 12 .3因 片面 追 求 建筑 装 立面 造 型 , 平 面 设 计 比较 复 杂 , 折 . 或 转 223在 钢 筋 险 屋 盖 上 设 置 良好 的架 空保 温 隔 热 层 。 .. 部 分 过 多 , 降 缝 设 置 不 当 , 载 差 异 较 大 , 房 屋 整体 刚度 注 意 不 沉 荷 对 224增强项层砌体 强度等级。 1 提高顶层砌体强度等级。 2 . . () () 够。 在项层端部一至二个开间砌体水平灰缝 内, 设适量的通长钢筋。 3) ( 1 . 筑 物 使 用 不 当 , 变 使 用 功 能 , 大 使 用 荷 载 , 越 设 在 非 抗 震 设 防 地 区 , 墙 转 角 处 设 置 钢 筋 险 构 造 柱 , 增 强 与墙 体 . 4建 2 改 增 超 外 并 计 要 求 , 地 基 附 加应 力剧 增 , 致 建 筑 不 均 匀沉 降 。 使 导 的拉 结 。 4) 少顶 层 端 部 墙 上 六 窗 口宽度 , 大顶 层 窗 间墙 及 边 垛 ( 减 加 1 . 筑 物 室 外 场 地 组 织 排 水 不 好 , 表 水 渗入 地 基 基础 , . 5建 2 地 基 的宽 度 。 础 部 分预 埋 上 下 水 管道 渗 漏 , 泡地 基 基 础 。 浸 3 结 构 性 裂 缝 13 防 治 措 施 . 31现 象 . 131房 屋建 筑 工 程 应 先 勘察 后 设计 。在 进 行 建 筑 设 计 之 前 , .. 就 般产生在荷 载较大 的底层层截面尺寸较小的窗间墙 、 砖柱等 对 工程 地 质 进 行详 细勘 察 , 明水 文 地 质 条 件 , 行 全 面 分 析 , 衡 处, 查 进 权 以及 大梁 、 屋架支座等集 中荷载作用的部位 。 因荷载过大或砌体 利 弊 , 定合 理 的建 筑 布局 和结 构 类 型 , 确 以便 使 上 部 结 构 , 地 基 相 承载能力低 , 与 局部承压 不足 , 砌体受压破 坏而产生竖向粉碎性裂缝。 互影 响 , 同工 作 。 对软 弱地 基 和 不 均 匀 地 基 尤其 如 此 。 共 缝 口呈上宽下 窄上段有不规则破碎裂缝 。 1 . 轻 建筑 结 构 自重。 地 基 压 缩 变形 大小 与上 部 满 载值 成 . 2减 3 32结 构 性裂 缝 产 生 的 原 因 . 正 比。 因 此 , 轻 结 构 自重 是 降 低 基 底 附 加应 力。 减 ( ) 构 设计 差错 。 由于 结 构 荷 载 计 算 遗 漏 、 1结 设计 差错 、 构造 不 1 . 理 布 置 建 筑 体 型 ,建 筑 平 面 形 状 应 力 求 简 单 ,纵 墙 拉 合理 、 . 3合 3 荷载过 大而构件截面面积 , 削弱了砌体承 载能力。( 砌体 内 2) 通 , 免 转 折 多 变 , 凸 复 杂 。建 筑 装 门面 应 尽 量 避 免 高 低 参 差 , 因埋 设各种穿过墙体 , 避 凹 荷 破坏 了砌体整体性 , 减少 了砌体截面面积 , 削 载 差 异 大 , 开 设过 大 的 门窗 洞 口 , 弱 墙体 。 房 屋 建 筑质 量 重 心 弱 了砌 梆 符 合 要 求 , 柱 采 用 包 心 砌 法 , 体 存 在 “ 缝 ” 缺 陷 , 或 削 使 砖 砌 通 等 降 与 刚度 中 心基 本 一 致 , 高 房 屋抵 抗 不均 匀沉 降 的 能 力 。 提 低 了砌 体 承 载 能 力 。( ) 体 施 工 质量 低 劣 。( 使 用 不 当。 由于 改 3砌 4) 1 . 强 建筑 物 的整 体 刚 度 。 1增 强 房 屋 纵 向 刚度 。 2) 制 变房 屋 用 途 , 大 使 用 荷 载 和增 加振 动 力 , I4增 3 () ( 控 加 使墙 体 受到 破 坏 。 建筑 物 的长 高 。( 设置 沉 降 缝 。( 在基 础 和 楼 盖 下 的墙 顶 上设 置 3) 4) 3 . 缝 防 治 措施 3裂 平 面 闭合 的 钢 筋 混 凝 土 圈梁 ( 钢 筋 砖 带 )或 采 用 现 浇 楼 盖 , 或 , 以增 ( ) 确 进 行 结 构 计 算和 设计 。 当荷 载 较 大而 构 件 截 面 尺 寸 受 1正 强房 屋 建 筑 的 整体 性 。( 加 强基 础 的刚 度 。 5) 至 限制时 , q 应提高砖和砂 浆强度等级 , 或采用配 筋砌体 提高砌体强 1 . 整 各部 分荷 载 分 布 。 . 5调 3 度; 在大梁、 屋架支座处设计 钢筋硅垫块。( 卸载。 2) 对由于荷载过大 1 . 老 或相 邻 两 建筑 物 之 间 应 保持 一定 距 离 ,避 免 对 地 基 砌体强度低 , . 6新 3 也经产生 裂缝 的墙 体 , 采取减轻上部结构 自重与使 可 产 生 新 的 附 加应 力和 应 力 叠 加 , 起 不 均 匀 沉 降。 引 用 荷载 , 在 其顶 部 砌 体 内增 设 钢 筋 硅 梁 剧 上 部 传 来 的 荷 载 。 在 原 或 1. . 7增强 门窗洞 口强度 。在 门窗洞 口两边设置钢筋 险门框: 3 为 有大梁下 设置砖墙 , 砖柱 、 分担部 分上部荷 载 , 保护 已经开裂 的砌 防止底层 窗台墙 角反向弯曲变形开裂 , 可在 窗台墙上 部、 砌体 内配 体 。 3 结 构 加 固 补 强 。 由于 荷 载 较 大 , 体 截 面 尺 寸 , 载 能 力 不 () 对 砌 承 置适量钢筋。 足 并 已产 生 裂 缝 的墙 扩 采 用 加 大截 面 尺 寸 , 将 门 窗 的 涧 口全 部 用 如 1 . 理 安排 施 -l 。对 立 面 高低 悬 殊 , 载 变 化 较 大 的 房 砖 堵 砌 , . 8合 3 e顷序 荷 增设 附壁 柱 , 已裂砌 体 外 灌 注 钢 筋 混凝 土 夹 板 , 提 高其 在 以 屋 , 分 期 分 段组 织 掘 江 。 般应 先建 荷 载 较 重 的 高层 , 建 较 轻 的 承 载 能 力 。 应 一 后 低 层; 建深 翻 出 , 先 后建 浅 基 础 , 免 新 的 附 加 应 力 。 避 4 结 束 语 1. .9按设计要 求正确使用房屋。房屋竣工后 , 3 不宜随意改变房 引 发 砖 混结 构墙 体 裂 缝 的原 因 , 能 是 上 述其 单 一 因素 , 可 可 也 屋 的 使 用 功 能 , 大 使 用 荷 载 或任 意 加 大地 面 厚 度 , 止 地 表 水 渗 能 受 多种 影 响 , 增 防 当裂 缝 出 现 后 , 通 过 认 真 分析 , 出正 确 判 断 , 要 做 采 入地 基 。 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 发展 , 保结构安全 , 确 以延长使用年 限。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者:马亚峰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28期目前,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出现各种形式的裂缝很多,其裂缝程度轻重不一,差别很大。

轻则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和美观,严重的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质量事故。

1 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1.1 设计原因1)基础刚度和强度设计不足,甚至基础纵横墙未能贯通封闭,形成整体,从而造成结构整体刚度较差,导致弯曲变形过大;2)门窗洞口设计过宽,房屋整体刚度和强度下降,洞口处应力集中,变形加大;3)建筑物设计过长,内纵墙过少,伸缩缝设置不当,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整体弯曲变形过大,产生墙体裂缝;4)电线管和其他管线暗埋在墙体中,过分集中,处理不当,造成局部墙体强度减弱,产生裂缝。

1.2 材料原因1)砌体用砖是脆性材料,其极限应变很小,他的抗拉强度很低,且一般墙体多为无筋砌体,抗裂性能极差,由于砌体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因此,在应力集中区域易产生裂缝;2)砖块与砌筑砂浆的离散性较大,使砌体强度均匀性差;3)砖块在干燥的自然条件下,其收缩变形较大,导致墙体开裂。

1.3 施工原因1)施工速度过快,砌体强度尚未达到设计强度,且地基快速变形,土应力调整滞后,使地基土过早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砌体内部产生过大的应力和应变,形成潜在的裂缝基因;2)砌筑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如砂子含泥量较大,级配不均匀,施工配合比不准,计量不严格等造成砂浆强度不高,形成潜在的裂缝基因;3)砂浆搅拌不均,和易性差,灰缝不饱满,水平灰缝厚度不均匀,造成砌体强度下降;4)施工工艺不当,砌体施工缝处留直槎,甚至阴槎;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时,未对墙体有效保护,由于混凝土流动产生的侧压力,使墙体倾斜,形成水平裂缝。

1.4 地基不均匀沉降原因1)房屋长高比较大,中间沉降较多,使建筑物产生整体弯曲,在前后墙檐部产生八字形裂缝,有时,两端沉降较大,产生倒八字形裂缝;2)建筑地基范围内,土层分布不均,或局部有软土、深坑、墓穴、旧房基础、古河道等,如处理不当,将会产生局部下沉,造成墙体裂缝;3)建筑立面有错层或立面布置复杂,上部荷载分布不均,也易造成不均匀沉降;4)地基反力对簿弱墙段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首层窗下墙体,由于目前窗口留置过大,造成窗间墙刚度降低,弯曲变形增大,引起墙体出现垂直裂缝。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1 3 2原 因 .
1 )空旷房屋窗问墙中部的水平裂缝 ,主要是 由于横墙间 距过大 , 造成窗问墙高厚 比超 过允许值 致使 窗间墙刚度不足 ,
产生墙面外 的弯曲, 在弯 曲长度 的中点产生水平裂缝 。
2 )大梁下部墙体的水平裂缝 ,大多数是由于大梁支座截 面荷载偏心距 e过大 , 在偏心荷载的作用下出现 了拉应力 , 当 拉应力超过砖砌体 的通缝截面的弯曲抗拉强度时, 出现水平 裂
缝。 3 )在 墙 体 刚度 满 足的 情 况 下 , 体受 荷 载 作 用 的 破坏 机 砌
理是墙体轴心受压或偏 心受压破 坏 当墙面两侧出现竖 向裂缝 时. 为轴心受压破 坏 , 当墙体 一删 出现蛏 向裂缝 , 而另一侧无裂
缝 或 为 水平 裂 缝 时 , 为 偏 心 受 压 破坏 开裂 的 原 因 主 要是 使 则
我们通过 对砖 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 的调查研究 , 分析了裂
缝 的现 象 , 找出 了引 起 这 种 裂缝 的 原 因 , 并提 出 r防治 裂 缝 应 采 取 的措施 。
1 墙体 裂缝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
1 1地 基 不均 匀沉 降 引 起 的墙体 裂 缝 l . 现 象 1 1 地 基 不 均 匀 沉 降 容 易 产生 斜 裂 缝 、 平 裂 缝 和 竖 向 裂缝 。 水
台墙其着反 粱作用 . 特别是较 宽大的洞 I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 S l 集 中荷载后 . 窗台墙 困反 向变形过大而 开裂 。严重时还会挤压 窗口. 响窗扇开启 。另 外 , 影 基础建在冻土层上 , 由于冻胀作用 而使窗台处发 生裂缝 l2温度变化引起 的墙体裂缝
12 1 象 . 现
梁的推挤作用使顶层圈梁下 2~3皮砖 出现水平裂缝 。

浅析多层建筑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析多层建筑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析多层建筑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0引言长期以来,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工程屡屡发生墙体裂缝病害。

且裂缝位置走向不一,有的裂缝由小变大,发展很快;而有的裂缝虽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题。

屋盖、挑檐或女儿墙的垂直压力,构成墙体双向应力,当主拉应力大于墙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

1.3块石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对于块石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砌筑块石的砂浆不饱满,或采用堆砌的方法施工,造成块石基础工程质量低劣,楼房交付使用后由于竖向荷载的作用或水平振动荷载的作用,造成块石移位,使整个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砌体受主拉应力作用而破坏。

1.4对于寒冷地区,在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过程中,只考虑了结构要求而忽视了基础的冰冻线要求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该地区的冰冻线,造成基底地基土受冻后膨胀,给基6层仁。

④不少砖混房屋热衷于采用屋顶钢筋混凝土大挑檐,有时为平衡悬挑荷重,在室内屋盖部分也要现浇一部分屋盖板,在二者之间紧密连结的是外纵墙圈梁,圈梁往往与墙同宽。

这样桃檐、圈梁及现浇屋盖部分共同组成刚度较大的现浇连续板如遇温差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较高,导致墙体不能承受而开裂。

⑤采用的砖、砂浆强度等级,越到顶层越低,有些建筑物底部几层采用MU1O级砖,M5级砂浆,而到顶层则为MU7.5级砖,M2.5级砂浆,设计人员习惯于从强度上考虑,对温度应力引起的抗剪强度及变形则考虑较少。

2多层建筑砖混结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实际上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此处提到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限值)是一个宏观的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砌体结构尚无这种标准。

但对钢筋砼)最害呢?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n3。

3.2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干缩引起裂缝的措施3.2.1设置控制缝①控制缝的设置位置:a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b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c在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d在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e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层-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f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做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g控制缝做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酯或硅树脂等填缝。

《砖混结构中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砖混结构中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砖混结构中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形成住宅商品房的投资规模强大。

近几年来,关于砖混结构,楼面现浇板整浇的商品房墙体产生裂缝的施工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

由于砖混结构中,砌体是砖混结构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由砌体材料砖(脆性材料)和砌筑砂浆组成,极容易产生裂缝,裂缝不光给商品房购房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就结构本身,也会降低墙体质量,整体性、抗震性和耐久性也会随之下降。

一、分析产生的原因如下:1、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而不同材料线膨胀系数是不同。

由于温度的存在,温度变形引起的应力足够大时,不同材料交接处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最常见的是:屋顶圈梁下沿的水平裂缝,原因是砼与砖砌体线膨胀系数不同,两者之间的温度变形差,在砌体中产生较大的拉剪力所致。

2、沉降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是产生沉降裂缝的主要原因,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因素有:高低台阶的基础,其施工顺序不当或高低台阶的搭接长度不够;设计时采用钢筋砼柔性基础,基础本身的刚度不够,基础完工后未及时回填,雨水进入基础后引起地基变形;分段施工时,砌体相邻施工段的高差过大。

房屋的窗角处也易出现沉降裂缝,这种裂缝主要是由于窗台墙和窗间墙所承受的荷载值不等而引起的,特别是在窗口较大或窗间墙承受较大集中荷载时,在窗角处产生较大的集中应力而使窗角处开裂。

此外,墙体每日砌筑的高度过高,引起灰缝变形过大而使墙体沉降,这也是导致墙体产生沉降裂缝的因素。

3、材料收缩裂缝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砼小型空心砌块等具有干缩变形的特性,且自身收缩速度较快。

如果砌块出窑后直接砌筑,极易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

2)高标号的混合砂浆也易产生干缩变形,试验表明,砂浆强度越高,其收缩率越大。

砂浆含泥量过大,也使砂浆的收缩值增大。

3)构造柱砼本身的收缩变形也对墙体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

不同材料的收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较广,如柱间墙裂缝,大片墙面上出现的竖向裂缝等。

砖混墙住宅墙体裂缝产生原因

砖混墙住宅墙体裂缝产生原因

砖混墙住宅墙体裂缝产生原因
【学员问题】砖混墙住宅墙体裂缝产生原因?
【解答】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裂缝。

一些工程中,由于不进行地基处理,或地基处理不当,人为地造成地基变形,引起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形成墙体裂缝。

此类实例比较多。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主要有斜裂缝,窗间墙裂缝,房屋底层窗下墙竖直裂缝等。

其中,斜裂缝和窗下墙竖直裂缝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佼墙体受到很大的剪力所致,由于墙体的抗剪能力较差,当结构刚度较差,体型复杂,墙体抗剪强度不满足要求时,墙体就产生了裂缝。

房屋底层窗下墙体竖直裂缝是由于窗下墙受基底反力后因反向变形过大所造成的。

2、跨度较大的梁端底部因局部压力过大,墙体局部抗压强度不足,使墙体产生局部竖向裂缝。

3、温度变化引起墙体裂缝。

主要有屋顶纵墙的八字形裂缝和顶层困梁附近的水平裂缝。

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钢筋硷的线膨胀系数是砖砌体线膨胀系数的两倍。

在炎热的夏季,屋面温度大大高于墙体温度,钢筋硷屋面板产生较大的膨胀变形,在房屋纵向两端的屋面板,因热膨胀产生的位移最大,引起端部墙身外推以及纵墙端部受拉开裂。

4、悬姚板抗倾覆不够,悬挑板向下倾覆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原因与防治刘博闻
发表时间:2018-11-07T11:03:30.8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作者:刘博闻
[导读] 介绍了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的原因,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刘博闻
黑龙江新陆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介绍了多层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的原因,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砖混结构住宅;墙体裂缝;防治
1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
1.1现象
不均匀沉降一般产生在房屋底层,严重的可能发展在两层以上,并伴有地面开裂和房屋倾斟。

墙体产生下宽上窄的竖缝。

在端部、门窗洞口对角产生斜缝、八字缝及水平包角缝。

裂缝一旦出现,随着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发展,裂缝逐渐加宽、延长。

1.2裂缝产生的原因
l.2.1地基土质软弱不均,建筑地基局部土质不均,土质软硬差异较大,受荷载作用后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1.2.2设计人员对多层砖混结构住宅一般不做地基变形、沉降计算,工程勘察报告质量不高、深度不够、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选型不尽合理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

1.2.3因片面追求建筑装立面造型,或平面设计比较复杂,转折部分过多,沉降缝设置不当,荷载差异较大,寻房屋整体刚度注意不够。

1-24建筑物使用不当,改变使用功能,增大使用荷载,超越设计要求,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不均匀沉降。

1.2_5建筑物室外场地组织排水不好,地表水渗入地基基础,基础部分预埋上下水管道渗漏,浸泡地基基础。

1.3防治措施
1.3.1房屋建筑工程应先勘察舌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就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地基土质情况、分布范围、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然后按照安仝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方便施工等要求,进行全面分析,权衡利弊,确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以便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工作。

对软弱地基和不均匀地基尤其如此。

1.3.2减轻建筑结构自重。

地基压缩变形大小与上部荷载值成正比。

因此,减轻结构自重是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减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对于基础,可以选用自重轻,覆土少的基础形式,如宽基浅埋,空心基础,薄壳基础甚至箱形基础;或设置地下室半地下室,采用架空地板,取代室内填土。

对于上部结构,可以选用预应力、轻钢结构和单位容重少的轻质墙体材料,以减轻对地基的压力,减少地基沉降。

1.3.3合理布置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纵墙拉通,避免转折多变,凹凸复杂。

建筑装门面应尽量避免高低参差,荷载差异大,或开设过大的门窗洞口,削弱墙体。

使房屋建筑质量重心与刚度中心基本一致,提高房屋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1.3.4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a增强房屋纵向刚度。

不均匀沉降使房屋纵向弯曲,纵墙应尽量避免转折,中断、开设过大的门窗洞口,横墙间距不宜过大,且与纵墙牢固连接。

b.控制建筑物的长高。

长高比愈小,建筑刚度就愈大。

对于软弱地基,三层认上房屋,长高比不宜大于2.5。

c.设置沉降缝。

在长度较长的建筑适当位置、平面转折、高低参差、荷载异大、地基或基础类型改变的部位,设置沉降缝或连接走廊,从屋顶到基础断开,把建筑划分成若干个刚度较大,长高比较小自大成沉降体系的单元。

d.在基础和楼盖下的墙顶上设置平面闭合的钢筋混凝土圈梁(或钢筋砖带),或采用现浇楼盖,以增强房屋建筑的整体眭。

e.加强基础的刚度。

对于软弱和压缩性很不均匀地基上的建筑物,或以根据上部结构荷载情况,采用刚度较大的基础类型,如钢筋砼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筏片基础甚至箱形基础。

1.3.5调整各部分荷载分布。

对于较大高度(或荷载)差异的建筑要合理布置重、高部分的荷载;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形式和不同的基底宽度,以合理调整建筑物各部分不均匀沉降。

对于不均匀沉降要求比较严格的建筑物,必要时可选较小的基底应力,加大基层面积进行设计。

1.3.6新老或相邻两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对地基产生新的附加应力和应力叠加,引起不均匀沉降。

1.3.7增强门窗洞口强度。

在门窗洞口两边设置钢筋砼门框;为防止底层窗台墙角反向弯曲变形开裂,可在窗台墙上部砌体内配置适量钢筋。

1.3.8合理安排施工』l颐序。

对立面高低悬殊,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应分期分段组织施工。

一般应先建荷载较重的高层,后建较轻的低层;先建深基础,后建浅基础,避免新的附加应力。

1.3.9按设计要求正确使用房屋。

房屋竣工后,不宜随意改变房屋的使用功能,增大使用荷载或任意加大地面厚度,防止地表水渗入地基。

2温差裂缝
2.1现象
温差裂缝一般在房屋顶层端部一至两个开间纵横墙上产生,在顶层梁底下端部开间四周墙上形成一圈水平缝。

而在门窗洞口对角产生斜缝、八字缝。

裂缝上宽下窄。

温差裂缝的显著特征是裂缝宽度随意温度升降变化面张合。

2.2温差裂缝防治措施
2.2.1减少屋面伸缩间距。

屋在圈梁伸缩缝的间距不宜超过30m现浇整体式钢筋砼屋面板,一般每隔6m左右粗设置柔性分格缝;在预制屋面板的板端、板边圈梁、墙体之间,留出相应的伸缩缝,让砼构件自由伸缩。

212_2将屋面挑檐设计。

a.设计中优先选用内天沟排水。

b.在钢筋砼挑檐表面设置保温隔热层。

c.现浇挑檐每隔1 0m左右设一道伸缩缝(板断梁不断)。

d将现浇挑檐改为预制。

2.2.3在房屋两端屋盖上设置良好的架空保温隔热层。

2.2.4在钢筋砼屋盖上设置良好的架空保温隔热层。

2.2.5增强顶层砌体强度等级。

a一提高顶层砌体强度等级山.在顶层端部一至二个开间砌体水平灰缝内,设适量的通长钢筋。

c.在非抗震设防地区,外墙转角处设置钢筋砼构造柱,并增强与墙体的拉结。

d.减少顶层端部墙上六窗几宽度,加大顶层窗闻墙及边垛的宽度。

3结构性裂缝
3.1现象
一般产生在荷载较大的底层层截面尺寸较小的窗间墙、砖柱等处,以及大梁、屋架支座等集中荷载作用的部位。

;因荷载过大或砌体承载能力低,局部承压不足,砌体受压破坏而产生竖向粉碎性裂缝。

缝口呈上宽下窄上段有不规则破碎裂缝。

3.2结构性裂缝产生的原因
3.2.1结构设计差错。

由于结构荷载计算遗漏、设计差错、构造不合理、荷载过大而构件截面面积,削弱了砌体承载能力。

3.2.2砌体内因埋设各种穿过墙体,破坏了砌体整体性,减少了砌体截面面积,削弱了砌体不符合要求,砖柱采用包心砌法,砌体存在“通缝”等缺陷,
降低了砌体承载能力。

3.2.3砌体施工质量低劣。

,由于砌筑用砖及砂浆强度等级低,砌筑砂浆不饱满,组砌砂浆不饱满,组砌不符合要求,砖筑用砖及砂浆强度砌法,砌体存在“通缝”等缺陷,降低了砌体承载能力。

3.2.4使用不当。

由于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和增加振动力,使墙体受到破坏。

3.3裂缝防治措施
3.3.1正确进行结构计算和设计。

当荷载较大而构件截面尺寸受到限制时,应提高砖和砂浆强度等级,或采用配筋砌体提高砌体强度;在大梁、屋架支座处设计钢筋砼垫块。

3.3.2卸载。

对由于荷载过大砌体强度低,已经产生裂缝的墙体,可采取减轻上部结构自重与使用荷载,或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砼粱,承担上部传来的荷载。

在原有大梁下设置砖墙,砖柱、分担部分上部荷载,保护已经开裂的砌体。

3.3.3结构加固补强。

对由于荷载较大,砌体截面尺寸,承载能力不足并已产生裂缝的墙体,可采用加大截面尺寸,如将门窗的洞口全部或部分用砖堵砌,增设附壁柱,在已裂砌体外灌注钢筋砼夹板,将已经出现裂缝的砖墙、柱。

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结束语
引发砖混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可能是上述其单一因素,也可能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当裂缝出现后,要通过认真分析,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发展,确保结构安全,自延长使用年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