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

合集下载

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历史学习需要理性的分析和归纳,也需要感性的感知与体验。

历史图片以其直观性、客观性、灵活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在创制新情境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历史照片、漫画、历史图表等在教学中的利用,能够更好地使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完整地理解历史、研究历史。

一、历史图片通过特定的“语言”使抽象的文字表述具体化历史照片是纪实照片,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拍摄者的态度也反映了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观点。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四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运用了三幅历史照片来证实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正在遭日军屠杀的我同胞》《被推上刑车将被集体屠杀的南京同胞》则告诉我们侵华日军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和野蛮行径。

我在上这节内容的时候提醒学生注意另外一张照片《日军开展杀人竞赛的报道》上印写的文字说明,同学们一下就发现这篇报道用的是用日文,那么在回答下面的思考题“日本右翼分子为什么至今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时”,再联系现今日本右翼分子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的行为,学生就很容易得出日本政府对侵华战争的掩饰、否认,也可理解日本政府至今不肯向在二战中受害的中国人民道歉赔偿的态度。

二、历史图片从不同的切入角度,对人类各个时期的活动舞台加以直观介绍历史图片展示了历史发展的不同层面,引发学生的对比欲望。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一课《秦的统一》在说明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运用了大量的实物图片,其中《秦统一货币示意图》和《秦文字统一示意表》非常直观地给学生们介绍了秦统一货币和统一文字的具体措施,另有《秦陶量》《秦权》《秦代小篆》这三幅图片,学生在观察这些图片时,进行比较。

这也符合初一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也培养了学生们“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

三、历史图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尤其是具有强烈讽刺性和幽默性的漫画从漫画的视角对某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现象等作哲理思考,从中能悟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脉络。

试论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作用和运用

试论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作用和运用

试论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作用和运用【摘要】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通过图片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文部分分析了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探讨了历史图片与学生思维的联系,介绍了历史图片的选择与应用技巧,以及不同展示形式的效果。

结论部分强调了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带来的教育效益,同时展望了未来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将来应该更多地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动性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历史图片可以让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图片、作用、影响、运用方法、学生思维、选择、应用、展示形式、不可替代性、教育效益、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重要性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之一。

历史图片能够通过直观的形式呈现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使抽象的历史内容变得具体而生动。

通过观看历史图片,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感受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历史图片还能够帮助学生们建立起更加深入的历史认识,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历史事件,进行更加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通过观察历史图片,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扩展他们的历史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图片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们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辅助工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正文2.1 历史图片的作用及其影响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作用及影响深远而重要。

历史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使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更具体生动。

浅析历史课本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历史课本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历史课本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福清市沙埔初级中学杨秀宝【摘要】初中历史教材有相当数量的插图,几乎每课都有(包括历史地图、表格、人物画像、战争示意图等等),这些历史插图既可印证教材上的文字记载,也可形象地再现历史,又丰富和活跃了文字内容,给人们以鲜活的实际感,真可谓“图文并茂”。

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它们,不仅能够很好的完成历史教学任务,还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读史能力等等,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历浅析历史课本插图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历史课本插图、导入新课、培养能力新课标指出,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新课标同时指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初中历史教材有相当数量的插图,几乎每课都有(包括历史地图、表格、代人物画像、战争示意图等等),这些历史插图既可印证教材上的文字记载,也可形象地再现历史,又丰富和活跃了文字内容,给人们以鲜活的实际感,真可谓“图文并茂”.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它们,不仅能克服学生因强记历史人物、地名、年代、时间、事件等单纯只是的枯燥无味等非智力因素的心理障碍,而且由于他们给教材增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谈谈运用历史插图的重要作用。

一、历史课本插图种类一般情况下,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历史文物图,包括文物本身、复原模型;第二类为历史人物图,照片、画像;第三类为史事情节图,包括照片、名家画作、民间漫画、想象图;第四类为历史地图。

在教材中,这四类插图的史料价值、助学价值各不相同。

教材图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教材图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教材图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徐建强吴海红关键词:历史图片;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历史图片是历史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与文字史料一样,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

历史图片对学生而言具有比文字传达历史信息更直接、更易接受的功能,它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发展审美能力[1]。

因此,历史图片作为教材的辅助系统要素之一,在教学中正日益得到重视。

当然,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所说,图像如同文本和口述证词一样,也是历史证据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

但使用图像也有很大的危险性,要警惕潜在的陷阱[2]。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避开“陷阱”,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观察、想象、阐释、运用与思考,以增进他们对历史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教学体会。

一、教材图片史料的解读策略为此,我们参考史料考证方法,结合课程标准,采取教研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对教材中的每张图片史料从外部特征、内部特征、教学意义三个方面作解读。

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中的图3-16(见图1)的解读为例,说明如下。

3.教学意义解读。

(1)推测教材引用这一史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用这一实物材料印证儒学的传播,它与图3-17结合,也用以说明儒学教育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较为深远)(2)要实现教材引用该史料的意图是否还需其他史料?(与图3-17配合已能较好实现意图)(3)这一材料还可以说明什么?(用其本身的内容可以向学生展示礼到底是什么,《仪礼》书中有什么,可为学生感知“克己复礼”等观点提供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儒学对社会的规范作用,也为教材思考题“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提供了更感性的材料。

此外,学生通过这一图片史料能够尝试识读汉代通用的隶书)二、教材图片史料的运用策略依据图片特点和教学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片史料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教学策略。

(一)發挥图片史料直观性强的优点,聚焦图片细节,帮助学生想象历史历史与我们隔着遥远的时空距离,要让初中学生对历史人物能产生历史之“同情”,对历史事件能有历史的理解,回到历史现场,无疑十分重要。

谈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谈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谈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生动地展现历史的场景、人物、事件,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使用历史图片时,教师
需要注意一些原则,以确保图片的准确性、合适性和教学效果。

下面就谈谈历史图片在历
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历史图片的合适性也是使用的重要原则。

历史图片应当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能
够在教学中起到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教师在使用历史图片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
际情况,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的图片。

历史图片的展
现方式也要合适,不能过于震撼或过于简单,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进行适当
处理。

历史图片的多样性是使用的必要原则。

历史图片的多样性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更加生
动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和角度展现历史的方方面面。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
在选择历史图片时,要注重多方面的选择,从不同的时间、地点、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
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历史,形成更加完整的历史认知。

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需要注重引导与解读,教师在使用历史图片时,要进行
适当的引导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图片所展现的内容,把历史图片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形成更加准确和完整的历史认知。

教师还可以利用历史
图片进行历史教学中的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浅谈图片在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图片在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中的运用

( 江 苏 省 圣 特 外 国语 学 校

江苏 涟水 2 初 中 学 生带 来 了视 觉 的 冲 击 力 , 吸 引其 好 奇 心 , 同 时也 是 对 教 材 内容 及 其信 息 的感 性 材 料 补 充 。 可 以刺 激 学生 的 感 官, 活 跃 历 史课 堂 气氛 , 也 可 以 弥补 文 字材 料 承载 信 息 的不 足 。 因此 , 在 历 史教 学 中我 们 要 注 重探 索 图 片的 有 效合 理 利 用 , 让 其 真 正
更 加 真 实 的感 悟 历 史 、 体味历史。 正是 因为 图片 信 息 所 特有 的直 观性 的这 一 特 点 , 往 往 可 以使 学 生对 其 接 受 更 快 更 直 接 。所 以 , 在 日常教 学 中 , 观察 图 片 、 提取信息是最常用的。 然而 , 教科 书 中
的 图 片有 些 由于 篇 幅 有 限 , 并 没 有做 详 细 的介 绍 。 教 师 可 以 充分 挖 掘 教材 中所 出现 的图 片 , 引 导 学 生 自主探 寻 。
什么 , 这 样 的展 示 一 定 程 度 上 确 实 可 以吸 引 到 学 生 的 注 意力 , 可 以暂 时 引 起 学 生 的 好 奇 心 。 但 这 样 的展 示 缺 少 持 久 性 , 也缺少 图
2 . 1 可 以引 导 学 生 去探 寻 图片 背 后 的 历史
比如 七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 血 肉筑 长 城》 教 师 就 可 以 先 布 置 一 下
课 前 任务 . 寻 找 自己 家 附近 的老 红 军 等 活 动 。 然 后 在 课 堂 上 让 学
生 一 一介 绍 自己 了解 到 的 动 人故 事 。这 样 再 去 解 读 教 材 中 的 图

关于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探究

关于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探究
不 强 , 且 对 历 史 面 f 感 悟 也 不 深刻 , 别 是 对 历 史 义 物 缺 维 就 得 到 了丌 拓 , 生 的 观 察 能 力 和 考 问 题 的 能 力 , 而 自的 特 学 以及 历
乏想象 间。因此 , 在历 史的学 巾 , 如果没有 图片的辅 助作 史 视 野 就 得 剑 了提 升 。
W NL D OH N E I A A G
理 论 研 究 Biblioteka 关于 图 片在初 中历史教
运 用 的探 究
江 苏省 江都 市 丁伙 中学 杨 林
【 要 】 史 是 丰 富 多彩 的 , 以 文 字 无 以展 现 出 历 史 的 做 到 “ 摘 历 仅 图文 并 茂 ” 而 不 是 “ 义 并 存 ” , 图 。 立 体 感 和 真 实感 , 因此 , 初 中历 史教 学 中 , 过 图 片 与 文 字 在 通
进 程 , 述 人 类 历 史 的发 展 长 河 , 有 简 练 、 确 的 特 点 , 是 视 觉 冲击 ,能 将 某 一 历 史 事 物 固 定 下 来 ,方 便 人 的思 考 与 想 叙 具 精 但 也 正 因 为 如 此 ,历 史 ” 教 材 巾 就 得 抽 象 化 , 此 , 教 材 象 。 初 巾历 史 教 学 巾运 用 网 片进 行 教 学 , 是 给 学 生 视 觉 卜 “ 在 因 在 在 一 在 加 入 一 定 的 历 史 史 料 图 片 , 历 史 事 件 、 、 对 人 物进 行 辅 助 的 冲击 和享 受 , 是 可 以 通 过 视 觉 的享 受 推 进 剑 心 维 的拓 展 。 二 性 的 阐述 , 就 成 了新 一 轮 课 改 下 初 巾 历史 教 材 编 写 的 特 点 。 也 因 为 图 片不 像 文字 表 达 那 么 直 接 , 从 图 片 巾找 剑 历 史 , 要 要 就

谈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谈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谈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摘要】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历史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历史图片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文字解说图片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运用历史图片时需要注意其真实性,避免误导学生。

有效运用历史图片能够提升历史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直观的学习体验。

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一个强大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关键词】历史图片、历史教学、运用原则、学生兴趣、真实性、教学效果、重要性、文字解说、想象力、历史内容1. 引言1.1 背景介绍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图片展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图片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便利,教师们也更加注重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以提高教学效果。

背景介绍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图片不仅可以为学生呈现历史事件的真实场景,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通过观察历史图片,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有助于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运用历史图片来讲解历史故事和解释历史现象,已成为历史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历史图片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通过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结合文字解说图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注意历史图片的真实性等方面的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历史图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1.2 运用历史图片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具有重要性。

历史图片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通过观察历史图片,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让抽象的历史概念具体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利用【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相对欠缺,理性思维还处于开始形成阶段,图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分析问题的实质,记忆繁多的名词,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图片加强对初中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有以下要领:训练初中生自主积累历史知识;促进初中生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习惯的养成;强化初中生在合作中交流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初中生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和评价历史人物。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图片过程与方法比较与探究【正文】初中学生在身心上处在一个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的感觉发展很快,在视觉上,对图画的识别观察更加细致精确,形象思维发达。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都证明,初中学生对图片的信息接受要比语言文字的接受时间快。

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相对欠缺,理性思维还处于开始形成阶段,图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分析问题的实质,记忆繁多的名词,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下面就谈谈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图片来加强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训练初中生自主积累历史知识新课标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

”可见,历史知识的积累是在历史学习方面的重要性。

可以这样说,没有长期的历史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谈不上历史知识的学习了。

而积累历史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而图片教学是学生历史知识积累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因为历史图片的蕴含极为丰富,它所提供的信息,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研讨图片是解读历史图片的第一步,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

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有什么”,分析“说明了什么”。

从表面信息入手,将图片上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挖掘和释读图片中的历史信息,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

图片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感知,这不仅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进行积累的重要源泉,而且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不仅是课本知识的迁移,而且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和充实,犹如把“调料”撒进去,可以给枯树带来绿意,使荒漠变成绿洲。

也使初中学生历史知识积累的过程变得直观、容易,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例如:在讲到唐朝发达的手工业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唐三彩的造型美观,釉色绚丽,理解唐朝陶瓷业水平的高超,教材上简单的语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学生对唐三彩有形象生动的感受。

我利用多媒体,不光展示了教材上的图片,还找了一些其他的关于唐三彩的图片和资料,配以音乐介绍,学生当时就沉醉在美焕绝伦的精彩中了,久久没有声响。

有的学生甚至是哈着嘴,当时我就被逗乐了。

我不失时机的问: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啊。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美啊!”“好漂亮啊!”“比我们今天的还漂亮呢!”“这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我又及时通过图片展示了唐三彩复杂的制造过程,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就是唐代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它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在制造过程中,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学生在了解了整个过程后,对唐三彩形成了鲜明的映像,增强了对历史的感知力。

也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感到由衷的敬佩、骄傲、和自豪。

而且学生还能从图中人物的服饰感受出唐朝纺织业水平的高超,从人物端庄、雍容的面部表情和娴静的坐姿可以体会出贵族妇人生活的安逸。

从马的栩栩如生的造型感受到唐朝手工艺制造的杰出成就。

这些异彩纷呈的工艺品反映出了唐朝手工业水平的高超,折射出盛世时期繁荣经济的一角。

二、促进初中生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习惯的养成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研讨图片,通过对图片的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深层次解读图片,建立前后相关联系,在联系中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完整认识,在辨析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

图片的比较往往能从图片内容的差异,找出变化了的历史信息,从中认识历史的演进过程。

在此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对历史图片进行综合,对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进行思考,进一步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如在讲“中国古代石拱桥”时,教师事先可以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桥梁的一些材料,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将“北京的玉带桥”、“苏州的宝带桥”、“云南的龙潭桥”等几幅桥梁图和赵州桥的图片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分析这些桥和赵州桥各有什么特点?通过多媒体将几幅彩色照片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介绍收集的材料,最后通过归纳、比较、概括,得出,北京颐和园玉带桥造型优美,观赏性强;桥洞高,底下过船方便;但坡太陡,行人费劲。

江苏苏州宝带桥是多拱桥,跨度大;桥面平缓,利于车马人行走;但桥孔小,桥下船只通行不便。

而云南丽江黑龙潭桥也是多拱桥,坡度较小,桥上行走方便,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等。

最后介绍赵州桥,赵州桥在桥梁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敞肩拱”的运用,实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拱桥。

在欧洲,直到1883年,法国在亚哥河上修建的安顿尼特铁路石拱桥和卢森堡建造的大石桥,才揭开欧洲建造大跨度敞肩拱桥的序幕,比赵州桥安济桥晚了近1300年。

知道赵州桥的西方桥梁专家也都认为,赵州桥敞肩拱建筑,堪称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祖先,开了一代桥风。

学生在图片教学中既增长了许多的桥梁知识,开阔了他们的眼界,逐步形成他们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起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

又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同感。

三、强化初中生在合作中交流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所需求的各种人才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合作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素养和能力,《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能促进学会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合作学习也非常重视。

我在“繁荣与开放社会”单元的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对书中的历史图片进行研读,并设置相关问题,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解读历史图片的一般方法和通过图片思考历史的思维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讲到隋唐文化部分的内容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收集资料,专门收集有关敦煌莫高窟的图片资料,分小组上台展示,看哪个小组收集的最多为优胜组,并评选出本组特别贡献家,在全班张榜表扬。

学生的热情和兴致都特别高,有的去图书馆,有的找家人帮忙,有的上网搜索,想尽了一切办法,收集的图片资料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以上是学生收集的部分图片)。

我干脆在班上举办了一个莫高窟的图片展览,让各个小组负责自己的领地,设计成版面。

莫高窟的大量壁画和雕塑了继承前代的特点,又吸收了佛教的特色,本身就是唐朝文化开明开放的具体表现。

画面的精美,人物的传神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空前的探索热情。

这样的展览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唐朝文化的辉煌。

因此活动渐渐突破了班级的范围,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和支持,这个班级也被评为了学校最佳合作团队。

学生们各个喜笑颜开,他们没想到,历史的图片教学既让他们增长了知识,还让他们在和同学的合作中增进了友谊,更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从此,整个班级学习风气焕然一新,经常可见课后学生聚集的讨论,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这种合作与交流“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发现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四、帮助初中生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和评价历史人物在讲关于武则天的内容时,我除了介绍教材上的“武则天肖像图”,还专门向学生展示教材上没有的武则天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图(见图片),让学生在两幅图片的观察中,配以文字简介: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病逝后,为自己立了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的无字碑。

同时提出,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聚讼纷纭。

纵观诸说,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武则天自知自己执政中,篡权改制,滥杀无辜,荒淫无道,罪孽深重,无功可记,无德可载,与其贻笑后世,不如一字不镌。

其二,武则天自认为她在位时,扶植寒弱,打击豪门,发展科举,奖励农桑,继贞观之治,启开元全盛,政绩蜚然,彪炳史册,远非一块碑文所能容纳,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盖过世。

其三,武则天一生聪颖机警,常作惊人之举,立无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

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备受争议,你倾向哪一种观点?把问题像绣球一样抛给学生,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次思考和讨论。

让学生在对图片的观察研讨中,学会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学会运用辩证的、客观的、历史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

再如讲《唐朝的民族关系》这部分内容时,人教版教材安排了很多图片(如下图),有“突厥骑兵”想象画、“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大昭寺”图片、“回纥贵族”图、“渤海石灯塔”照片等,北师大教材有“”唐初少数民族分布图、“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雕塑图、“昭陵前少数民族首领像之一”、“拉萨小昭寺”照片图等等。

透过这些照片,折射出了历史的真实,这些图片揭开了唐朝盛世开放的民族关系的恢宏画卷,使唐代各民族其乐融融的交往和交流真实、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这些照片放在一起,让学生在仔细欣赏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深入地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合同为一家”的局面出现。

这样,整个唐代的历史线索就会轮廓分明,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自由的讨论认识到,唐朝发达的经济、先进的制度、昌盛的文化、开明的政策都是当时各个少数民族向往和崇敬的,所以主动和唐交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进步,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对我们今天的国家和现代化建设也有巨大的借鉴和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