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3.1.1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练)新人教版必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材教法分析1、课时安排 1课时(教材46页—50页)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钠和水的反应)2、教材内容分析①教材编写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学习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包含以下内容:编者用宏观和微观的章图来展示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引入本章学习;从人类社会发展中,谈金属的重要作用;从青铜器、铁器、铝合金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引入本节学习。

引入并提出问题:金属单质与化合物的性质截然不同,从而引入钠、铝、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本节课主要学习金属与非金属、与水、与酸的反应,教材编写时将化学基本理论(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离子反应理论)融入其中。

②教材内容前后关系、地位:初中知识——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章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下一章将要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要想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就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下册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阶段的重点之一。

从知识的深广度把握上,教师一定要注意与旧教材的区别,正确把握学习目标,严格按照必修1模块的标准进行教学,不要随意扩展、拔高。

教师一定要放弃过去“跑族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和渗透研究物质的程序和方法。

新教材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讲述的内容看似零散,但是其中隐含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即以分类方法为线索、以实验、概念、原理为基础,呈现单质化合物应用的编排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渗透、验证分类思想。

为了使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内容的编排上对钠、铝、铁、铜的知识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个别物质的特性反应,从化合价来分析反应实质。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

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

化学高三(上)2021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跟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A.Na2O2B.NaCl C.FeCl2D.Fe3O4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A. FeCl3B. CuCl2C. HClD. FeCl2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酸氢钠可用于食品膨松剂B.KAl(SO4)2·12H2O可用做净水剂C.30%双氧水溶液用于皮肤伤口消毒D.二氧化硫可用于食品杀菌、抗氧化4、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O2D.氯水在密封无色玻璃瓶中久置后酸性将增强5、下列离子组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Fe3+、SO42-、NH4+、SCN-B.Fe2+、Cl-、Ba2+、OH-C.Na+、Mg2+、Cl-、SO42-D.H+、Fe2+、Cl-、NO3-6、如图是某元素价类二维图。

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是适合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的肥料B. B和F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C. C可用排空气法收集D. D→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7、向铁铜合金中加入过量的硝酸溶液,得到NO2、N2O4、NO混合气体,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2mol/LNaOH溶液,至沉淀恰好完全.若将得到的NO2、N2O4、NO混合气体,与2.24L (标准状况下)O2混合后通入水中恰好被完全吸收生成硝酸.则反应中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A.150ml B.180ml C.200ml D.250ml8、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过量KOH 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l、KClO和KClO3的混合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消耗的Cl2与生成的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1∶1,与产物组成无关B. 若n(ClO-)∶n (ClO3-)=1∶1,则反应消耗的氯气与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 若n(ClO-)∶n(ClO3-)=11∶1,则反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 反应消耗的Cl2与KOH 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决于反应产物的组成9、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所示装置用于Cu 和浓H2SO4制取少量的SO2气体B.打开图中的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内溶液上升到试管中C.利用图所示装置制取Fe(OH)2D.利用图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10、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某物质X,发现铜粉逐渐溶解,请问X不可能是( )A. Fe 2(SO 4)3B. HClC. H 2O 2D. KNO 3 11、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从碘水中萃取碘B .用装置乙验证SO 2的漂白性C .用装置丙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D .用装置丁将MgCl 2溶液蒸干制备MgCl 21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Zn→H 2B .CO 2→CaCO 3C .Fe→Fe(OH)3D .Ca(OH)2→CaCO 314、氰(CN 2)的结构简式为N ≡C-C ≡C -CN ,其化学性质与卤素(X 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 2和I 2之间。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1 铁及其化合物》练习卷(1)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1 铁及其化合物》练习卷(1)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3.1 铁及其化合物》练习卷(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纯铁为灰黑色,所以铁属于黑色金属B. 铁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Fe2S3C. 纯铁的抗腐蚀能力非常强,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氧化D. 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铁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2.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石英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B.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C. 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NaOH加入FeCl3溶液中D.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3.铁的常见化合价有+2价和+3价。

据研究,铁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时,可生成一种化学式为Fe8O11的化合物,它可以看作由FeO和Fe2O3组成的复杂氧化物。

该化合物可以表示为()A. FeO·3Fe2O3B. FeO·2Fe2O3 C. 2FeO·3Fe2O3D. 2FeO·Fe2O34.下列关于铁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铁的氧化物通常状况下都是有色固体B. 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它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同时存在Fe2+和Fe3+C. 氧化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因此氧化铁俗称为铁锈D. 工业上常使用铁的氧化物作原料冶炼铁5.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A. 只有④B. 只有③C. ③和④均错D. 全部错误6.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含有Fe2+,所采用的最佳方法是()A. 加入适量的氯水,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B. 加入少量KSCN溶液,再加入适量的氯水C. 加入少量KSCN溶液,再加入适量的铁粉D.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的变化7.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B. 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Fe2+C. 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为红色D. 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8.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A. NaOHB. KMnO4C. KSCND. 苯酚9.已知下列三组实验:①向KMnO4晶体上滴加浓盐酸,产生氯气;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中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实验①能够证明Cl−具有还原性B. 上述实验不能证明Fe2+具有氧化性C. 上述实验能够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D. 由上述实验不能判断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图1示装置制备Cl2B.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l2中混有的HClC. 用图2示装置分离CH3COOC2H5与饱和Na2CO3溶液D. 称取1.06 g Na2CO3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配制0.10mol⋅L−1的Na2CO3溶液二、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11.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完成Fe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金属与非金属的活动性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金属与非金属的活动性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金属与非金属的活动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金属与非金属的活动性实验,了解不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活动性,认识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

实验材料:1. 金属试剂:锌粉、铜片、铁钉、镁粉、铝片2. 非金属试剂:硫粉、碳粉、氧气气体、氢气气体3. 实验设备:试管、试管架、燃烧装置、酒精灯、点火器、草纸、安全眼镜、实验台布实验步骤:1. 金属活动性实验1.1 准备五个试管,并标记为A、B、C、D、E。

1.2 将试管A中放入少量锌粉,试管B中放入一块铜片,试管C 中放入一根铁钉,试管D中放入少量镁粉,试管E中放入一片铝片。

1.3 逐个试管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每次实验的现象和变化:a) 将试管A中的锌粉加入适量硫粉,加热试管口,观察是否有黄绿色烟雾产生。

b) 将试管B中的铜片加入适量硫粉,加热试管口,观察是否有黑色烟雾产生。

c) 将试管C中的铁钉加入适量硫粉,加热试管口,观察是否有红褐色烟雾产生。

d) 将试管D中的镁粉加入适量硫粉,加热试管口,观察是否有明亮的白色火花产生。

e) 将试管E中的铝片加入适量硫粉,加热试管口,观察是否发生燃烧反应,并记录观察结果。

2. 非金属活动性实验2.1 准备五个试管,并标记为F、G、H、I、J。

2.2 将试管F中放入少量碳粉,试管G中放入一小块石墨,试管H中放入一小块草纸,试管I中放入适量氧气气体,试管J中放入适量氢气气体。

2.3 逐个试管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每次实验的现象和变化:a) 将试管F中的碳粉点燃,观察是否发生燃烧反应,并记录观察结果。

b) 将试管G中的石墨点燃,观察是否发生燃烧反应,并记录观察结果。

c) 将试管H中的草纸点燃,观察是否发生燃烧反应,并记录观察结果。

d) 将试管I中的氧气气体加热,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并记录观察结果。

e) 将试管J中的氢气气体加热,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1. 金属活动性实验结果:a) 锌粉与硫粉加热反应会产生黄绿色烟雾。

3.1 铁及其化合物 讲义【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习题+作业)

3.1 铁及其化合物 讲义【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习题+作业)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必备方程式】知识点一铁的单质一、铁元素的存在1、含量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

2、存在形态(1)游离态:存在于陨铁中。

(2)化合态:主要以+2、+3价铁的化合物存在。

如黄铁矿(FeS2)、赤铁矿( 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等。

【习题】判断正误。

(1)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于第三位。

()(2)在工业中炼制铁单质,所以自然界中无游离态铁。

()(3)工业炼铁,需加入还原剂。

()(4)钢和铁都是铁的合金,钢不易生锈,生铁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份是Fe3O4。

()二、铁的单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可失去2个或3个电子而显+2价或+3价,但+3价的化合物较稳定。

①与非金属反应:3Fe + 2O2Fe3O42Fe + 3C122FeCl3说明: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棕黄色的烟,加水振荡后,溶液显黄色。

△Fe + S FeS说明:铁跟氯气、硫反应时,分别生成+3价和+2价的铁,说明氧化性:氯气>硫。

①与水反应:A.在常温下,在水和空气中的O2、CO2等的共同作用下,Fe易被腐蚀(铁生锈)。

B.在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3Fe + 4H2O(g)Fe3O4 + 4H2①与酸反应:A.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H2SO4等)的反应。

例如:Fe + 2H+Fe2++ H2↑B.铁遇到冷的浓H2SO4、浓HNO3时,产生钝化现象,因此金属铁难溶于冷的浓H2SO4或浓HNO3中。

但在加热条件也可以反应。

①与比铁的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例如:Fe + Cu2+Fe2++ Cu【习题】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盐酸B.氯化铁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氯气2、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陕西省西安市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陕西省西安市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钠、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差异,找出与水反应的相同点和差异2、根据钠、铝、铁与氧气和水的反应情况差异,找出其本质原因3、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二、学习重点难点:钠与水的反应,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三、学习过程:【引入】钠除了能与氧气反应之外,能否跟水反应呢?其他的金属能否与水反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金属与水反应的问题。

我们来做一下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看看钠到底能不能跟水反应呢?反应又能生成什么物质?金属与水的反应【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观察时应注意几方面内容:钠在水中的哪个部位反应,形态有何变化,如何运动,发出怎样的声音,溶液颜色有何变化?实验探究并填写下表【思考】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如何验证?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与交流】根据金属活泼顺序,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金属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验2】在烧杯中加入约20ml的CuSO4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其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1、钠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水反应,那么钠应该如何保存呢?2、已知钠和四氯化碳不能反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那么钠能否保存在四氯化碳中?3、钠着火应该怎么扑灭?用水行吗?泡沫灭火器呢?【转引】钠是活泼金属,能够和水反应,那么铁能否和水反应呢?平常我们何以用铁锅来煮水,说明铁是不能和冷水和热水反应的。

但是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呢?【引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2的内容。

【科学探究】【活动用品】3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导管、酒精喷灯等【活动内容】设计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3.1铁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3.1铁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核心微网络素养新目标1.认识铁元素的性质与存在。

2.掌握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学会用实验的手段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4.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

[ 预习新知 ] 一、铁的单质 1.铁的存在铁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 氧、硅和铝,居第四位,主要以 + 2 价和 + 3 价化合物的形 式存在。

铁单质在自然界中以 陨铁的形态存在。

2.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 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具有 导热性、 导电性、 延展性,能被 磁体吸引。

3.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反应点燃 点燃2Fe + 3Cl 2=====2FeCl 3 3Fe + 2O=====Fe 3O 4 (2) 与水反应高温3Fe + 4H 2O(g)=====Fe 3O 4+ 4H 2 (3) 与酸反应Fe + 2HCl===FeCl 2+H 2↑(4) 与盐溶液反应Fe + CuSO 4===FeSO 4+ Cu结论:铁在化学反应中做为还原剂:- 弱氧化剂 2+ -强氧化剂 3+Fe - 2e ――――→ Fe Fe - 3e ――→ Fe 二、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1) 物理性质氧化物 FeOFe 2O 3Fe 3O 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铁的价态 + 2+ 3+2、+ 3溶解性都不溶于水(2) 化学性质①稳定性:2 33 4较稳定; FeO 不稳定,受热能氧化为3 4Fe O、 Fe OFe O 。

2 3 都是碱性氧化物,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分别写出它们与盐②与酸反应: FeO 、 Fe O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 ++ 2++ 3+22 322H ===Fe + HO 、 Fe O + 6H ===2Fe + 3HO 。

2.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结论 ( 用方程式表示 )试管中有红褐色沉淀产生3+ -Fe +3OH ===Fe(OH)3↓2+ -Fe+ 2OH ===Fe(OH) ↓( 白2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 迅速色 ) 、变成灰绿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4Fe(OH)2+O +22H 2O===4Fe(OH)33. 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都为不溶性碱,它们具有的性质是 Fe(OH)3+ 3H +===Fe 3++ 3H 2O ,(1) 能与酸反应,它们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OH)2 +2H +===Fe 2++ 2HO 。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金属材料第1课时金属材料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二节金属材料第1课时金属材料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金属材料第1课时金属材料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派克钢笔尖采用含有铱元素的合金钢制作,因为其性能极其耐磨损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C.硬铝密度小强度高,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制造飞机和飞船的理想材料D.合金中各组分不变,添加比例改变,合金的性能不变2.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铁的熔点低于铁合金B.纯铁和铁合金都能导电、传热C.纯铁的硬度和强度都高于铁合金D.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3.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钢B.生铁的含碳量为0.03%~0.2%C.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具有广阔前景的金属氢化物的材料D.稀土金属不能用于生产合金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来制造储存氢气所用钢瓶的合金是储氢合金B.不锈钢是最常见的新型合金C.新型合金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领域D.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新型合金材料5.2022年世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北京举行,其中短道速滑项目队员所穿的速滑冰刀可用不锈钢制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B.不锈钢中常添加镍(Ni)和铬(Cr)元素,从而使其具有特殊性能C.不锈钢中只含有金属元素,不含有非金属元素D.不锈钢是通过增加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难度,导致合金的硬度变大6.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在空气中不易锈蚀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C.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D.铝的熔点比氧化铝低7.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都有气体生成的是()A.Al B.Al2O3C.Al(OH)3 D.NaHCO38.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

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溶液质量相等的稀烧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1.1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③熔点较低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各项中钠的物理性质都是正确的。

2.关于钠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离子与钠原子有相同的质子数
B.钠原子易失一个电子,表现强氧化性
C.不同条件下,钠单质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D.自然界中钠元素只以化合态存在
【答案】B
【解析】钠原子易失一个电子,表现强还原性。

3.小明家中收藏了一件200年前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完好。

该佛像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被氧化
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答案】D
【解析】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铝能与空气里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薄
膜,从而保护内部的金属Al不被继续氧化。

4.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 )
A.水B.湿抹布
C.泡沫灭火器D.干沙
【答案】D
【解析】Na着火生成的Na2O2能与H2O、CO2反应生成O2,使火势更旺。

5.将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
C.稀盐酸D.AlCl3溶液
【答案】B
6.钠露置在空气中,其变质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 .Na 2O
B .NaOH
C .Na 2CO 3
D .NaHCO 3
【答案】D
【解析】Na 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为Na→Na 2O→NaOH→Na 2CO 3·10H 2O→Na 2CO 3,不可能会有
NaHCO 3 生成。

7.(1)可以证明钠的硬度小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

(2)可以说明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的实验事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证明氧化铝熔点高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金属钠可以用普通刀片切割
(2)新切开的金属钠很快失去了光泽(被氧化)
(3)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没有液态的铝滴落
【解析】金属钠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切开的金属钠表面很快变暗,原因就是钠迅速被氧
化为Na 2O ,由
此可见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

铝的氧化物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加热铝箔(表面一层
氧化膜)没有液态
铝滴落。

8.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常见
的金属活动性顺
序如下: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1)解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应选用的溶液是________;
(3)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 +CuSO 4===Cu +FeSO 4
(2)稀盐酸(或稀硫酸、氯化锌等可溶性锌盐溶液)
(3)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或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位于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等)
【解析】由金属活动顺序表我们可以推断金属的活泼性及还原性强弱。

排在左边的金属(除K、 Ca、Na)外,
可以从右边的金属的盐溶液中将金属置换出来。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酸中的氢。

总之,排在左边的
金属的活泼性、还原性比其右边的金属的活泼性、还原性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