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四川省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中职类)数学试卷

秘密★启用前四川省2017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文化考试(中职类)数学注意:文化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语文、数学.英语各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鲁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集合A = {0,1,2}, B = {1.3}, 则A∩B = 【】A.{0,1,2} B。
{1,3}C。
{1} D.{0。
1,2}2.函数y=的定义域是【】A.[2,+∞)B.(-∞,2] C。
(—∞,2)D。
(2,+∞)3.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1.a3=3.则a4= 【】A. 1B.C。
3 D. 94.某校举办马拉松比赛,有高一、高_二、高三共1200人参加.已知高一、高二、高三参赛人数分别为480,420,300.为了解参赛学生的身体状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参赛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0的样本,则该样本中高一学生的人数为【】A. 120 B。
110 C。
105 D. 755直线y=x-l的倾斜角是【】A 。
B 。
C。
D.6 lg5+lg2的值是【lA。
lg7 B。
3 C。
2 D。
17.为“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中央电视台举办了诗词知识比赛.每场比赛的第一轮为个人追逐赛,有4名选手参加.在第一轮中,每名选手在答题前随机不放回地抽取第1,2,3,4组题目中的一组题目.己知第一个出场选手在第一轮中擅长第1组和第3组题目,那么他在第一轮能抽到自己擅长题目的概率为【】A.B 。
C 。
D。
8.不等式|x —3|〈1的解集为【】A(1,3) B(2,4) C.(1,4) D.(一∞,2)(4,+∞)9.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该抛物线上点M(1.a)到焦点的距离为2,则该抛物线的方程是【】A。
y2=4x B. y2=2x C。
x2 =4y D. x2=2y10.某高职院校一大学生毕业后为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决定回家乡兴办一个现代化养鸡场.如图,该养鸡场场地是一个矩形ABCD,其中一面靠墙(墙足够长),其它三面由100米长的竹篱笆围成,则该养鸡场场地的最大面积是【】A. 10000m2B。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数学复习一本通第九章简单几何体

知识清单
知识点二 棱锥
5. (1)棱柱的体积:V棱柱= S底h. (2)棱锥的体积:V棱锥=13 S底h.
典例精析
例
典例精析
例
典例精析
例
典例精析
例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基础实战
巩固训练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 圆柱
2.圆柱的性质 (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面,且互相平行. (2)圆柱的母线平行且相等,并且等于圆柱的高. (3)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半径相等的圆面. (4)轴截面是宽为底面的直径、长为圆柱的母线的矩形.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 圆柱
3.圆柱的侧面积、全面积(表面积)及体积公式 如图9-8所 (1)S圆柱侧=2πrh. (2)S圆柱全=2πrh+2πr2=2πr(h+r). (3)V圆柱=πr2h. 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圆柱的高.
第九章 简单几何体
复习指南
(1)理解棱柱、棱锥的概念.掌握棱柱、棱锥的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 (2)理解圆柱、圆锥及球的概念.掌握圆柱、圆锥、球及简单组合体的 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
命题探究
这部分内容出题较少,并且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以常见的简单几何体为载体,考查棱柱、棱锥、圆柱、圆锥 和球的表(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要重点关注棱柱、棱 锥、圆柱、圆锥、球及简单的组合立体的侧面积、表(全) 面积、体积的计算.
知识清单 知识点五 球
3. (1)S球=4πR2,其中R为球的半径. (2)V球=43πR3,其中R为球的半径.
典例精析
2017高职高考数学真题

2017高职高考数学真题
2017年的高职高考数学真题给出了以下几个题目:
1.已知函数$f(x)=x^2-2x+3$,求$f(x)$的最小值。
这是一个典型的一元二次函数求最值的问题,通过求导数或者直接变形可以得到函数$f(x)$的最小值。
2.如图所示,ΔABC中,AB=AC,a角A的余角为$120°$,BC=6。
计算$AC=\_\_\_$。
这是一个三角形中,已知一边和夹角的情况下,求另一个边长的问题,需要利用三角函数或者勾股定理等知识来解决。
3.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begin{cases}
x=t^2+3\\
y=t^2-3t
\end{cases}
$,点A在曲线C上,点A到原点的距离最大为$4\sqrt{2}$,则A 的坐标为(\_, \_)
这是一个参数方程与距离最值的结合问题,需要通过参数方程求得点A的坐标,进而计算出到原点的距离是否达到最大值。
4.设$y=kx^2+3$通过点$(1,4)$,求k的值。
这是一个通过给定点求函数参数的问题,需要代入已知点求出函数参数的值。
以上是2017年高职高考数学真题的一部分,这些题目涉及到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巧,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灵活运用解题技巧,才能顺利完成考试。
祝愿所有参加2017年高职高考数学考试的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2017年广东省高职高考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填写答题卡请使用2B 铅笔填涂2.提前5分钟收答题卡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5,4,3{},4,3,2,1,0{==N M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N M ⊆B. N M ⊇C. {}4,3=N MD. {}5,2,1,0=N M 2.函数xx f +=41)(的定义域是( )。
A. ]4,(--∞ B. ()4,-∞- C. ),4[+∞- D. ),4(+∞- 3.设向量)4,(x a =,)3,2(-=b ,若2=⋅b a ,则x =( )。
A. -5B. -2C. 2D. 7 4.样本5,4,6,7,3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 )。
A. 5和2B. 5和2C. 6和3D. 6和35.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已知当324)(0x x x f x -=≥时,,则f(-1)=( )。
A. -5B. -3C. 3D. 56.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为x 轴的非负半轴,如果θ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54,53(-P ,则下列 等式正确的是( )。
A. 53sin =θ B. 54cos -=θ C. 34tan -=θ D. 43tan -=θ7. “4>x ”是“0)4)(1(>--x x ”的( )。
A. 必要非充分条件B. 充分非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8.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
A. 1log log 52102=- B. 15252102log log log =+C. 12= D. 422810=÷9.函数x x x x x f sin 3sin cos 3cos )(-=的最小正周期为( )。
四川省2017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机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四川省2017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数学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2页,第Ⅱ卷第3~4页,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
第I 卷共1个大题,15个小题。
每个小题4分,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A ={0,1},B ={—1,0},则A ∪B =( ) A 。
∅ B.{0} C.{—1,0,1} D.{0,1}2。
函数f (x )=1+x 的定义域是 ( )A.(1,+∞)B.[1,+∞)C.(—1,+∞)D 。
[—1,+∞)3。
cos 32π= ( )A 。
23B.-23C.21 D 。
—21 4.函数y =21sin x cos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A.B.C.2πD 。
4π5。
已知平面向量=(1,0),=(—1,1),则+2=( )A.(1,1) B.(3,—2) C 。
(3,—1) D.(-1,2) 6.过点(1,2)且y 轴平行的直线的方程是 ( )A.y =1 B.y =2 C 。
x =1 D 。
x =2 7.不等式|x —2|≤5的整数解有( )A.11个 B 。
10个 C 。
9个D 。
7个 8.抛物线y 2=4x 的焦点坐标为( )A 。
(1,0) B.(2,0) C 。
(0,1) D.(0,2)9。
某班的6位同学与数学老师共7人站成一排照相。
如果老师站在正中间,且甲同学与老师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共有 ( ) A 。
120种 B 。
240种 C 。
360种 D 。
720种10.设x =m 2log ,y=n2log ,其中m ,n 是正实数,则mn = ( ) A.y x +2 B.xy 2C 。
单招数学考试内容

1.平面向量考试内容:向量、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的
距离、平移
2 集合,简易逻辑考试内容:集合、子集、交集、补集、交集、并集
3 .函数,映射、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及图像关系,对数的运算、对数函数
4.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证明、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5.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正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及其图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6.数列:等差、等比数列及其通向公式,前 N 项和公式
7.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点斜式和两点式、一般式平行线与垂直的关系,点到线的距离。
8.圆锥曲线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和参数方程,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基本性质。
9.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直线和平面的判定,距离,三垂线定理。
10.排列组合:排列、数列数公式,组合、组合数公式,二项式定理展开式。
11.概率,随机事件的概率、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河北高职单招三类数学考试大纲

河北高职单招三类数学考试大纲河北高职单招三类数学考试大纲是指河北省高等职业学校单独招生考试中的数学科目的考试大纲。
该考试大纲主要涵盖了三个大类的数学知识,包括数与式、图形与几何以及数据与概率统计。
下面将针对每个大类的内容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一、数与式数与式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它包括了数的基本性质、数的计算、数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河北高职单招三类数学考试大纲中,数与式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整数、有理数、实数、数的运算、数的应用等。
首先是整数的内容要求。
考生需要了解整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能够进行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够解决与整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其次是有理数的内容要求。
考生需要了解有理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能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够解决与有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然后是实数的内容要求。
考生需要了解实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能够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够解决与实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最后是数的应用的内容要求。
考生需要掌握数的应用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的知识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如比例、利率、利润等计算问题。
二、图形与几何图形与几何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它包括了平面图形的性质、几何关系、几何变换等方面的知识。
在河北高职单招三类数学考试大纲中,图形与几何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计算、几何关系、几何变换等。
首先是平面图形的性质的内容要求。
考生需要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包括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性质,并能够利用这些性质解决与图形相关的计算和证明问题。
其次是图形的计算的内容要求。
考生需要掌握图形的计算方法,包括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的计算,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计算问题。
然后是几何关系的内容要求。
考生需要了解几何关系的概念和性质,包括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关系、相交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并能够利用这些关系解决与几何相关的计算和证明问题。
(完整版)2017年广东省3+证书高职高考数学试卷(真题)和答案

2017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数 学班级学号姓名本试卷共4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若集合,,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0,1,2,3,4=M {}3,4,5=N A. B.C.D. ⊆M N ⊆N M {}3,4= M N {}0,1,2,5= M N2. 函数的定义域是 ().()=f x A.B. C. D. (,)-∞+∞3,2⎡⎫-+∞⎪⎢⎣⎭3,2⎛⎤-∞- ⎥⎝⎦()0,+∞3. 设向量,, 若则().(,4)= a x (2,3)=-b 2∙= a b =x A. B. C. D. 5-2-274. 样本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 ().5,4,6,7,3 A. 和B.C. 和D.525636不等式的解集是 ().2560x x --≤A. B. {}23x x -≤≤{}16x x -≤≤C.D.{}61x x -≤≤{}16x x x ≤-≥或5. 设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已知当时,,则(()f x 0≥x 23()4=-f x x x (1)-=f ).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单调递增的是 () .A.B.C.D. 5-3-356.已知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为轴的非负半轴,如果的终边与单位圆θx θ的交点为,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34,55⎛⎫- ⎪⎝⎭P A.B.C.D. 3sin 5θ=4cos 5θ=-4tan 3θ=-3tan 4θ=-7. “”,是“”的 ().4>x (1)(4)0-->x x A. 必要非充分条件 B. 充分非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8. 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 .A. B. 22log 10log 51-=222log 10log 5log 15+=C.D. 021=108224÷=9.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cos3cos sin 3sin =-f x x x x x A.B.C. D.2π23ππ2π10.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28=-y x A.B.C. D. (2,0)-(2,0)(0,2)-(0,2)11.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 ().22216-=x y a 2=a A. B.6312.从某班的名男生和名女生中,任意选派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代表班级2120参加评教座谈会,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 ( ).A. 种B. 种C. 种D. 种4142052082013.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公差,若成等比数列,则{}n a 12=a 2=d 12,,k a a a ().=kA.B.C.D. 4681014. 设直线经过圆的圆心,且在轴上的截距为,则直线的l 22220+++=x y x y y 1l 斜率为 ( ). A.B.C.D. 22-1212-15. 已知函数的图象与单调递减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x y e ()=y f x ()∈x R (),a b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则当时,(1)ln =a b (2)ln =b a (3)()=f a b (4)>x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数学考试大纲数学学科(高中类)一、考试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反映的数学思想,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用数学语言表达,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掌握:要求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以及应用意识。
(1)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
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
(2)抽象概括能力是从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来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初步的推理能力。
(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5)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包括《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2的基本内容。
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②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③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②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②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④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
②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③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7.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直观图。
②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②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③会简单应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④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8.平面解析几何(1)直线与方程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③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④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圆与方程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圆锥曲线与方程①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②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
③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9.不等式(1)一元二次不等式①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②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基本不等式①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10.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复数的概念①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
②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③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2)复数的四则运算①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②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11.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①理解命题的概念。
②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①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12.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①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
②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13.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①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排列与组合①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
②掌握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
③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二项式定理①掌握二项式定理。
②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
14.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2)古典概型①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②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②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4)随机变量及其分布①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②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③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⑤利用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15 .统计(1)随机抽样①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总体估计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②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
③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④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变量的相关性①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②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1)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
(2)抽象概括能力是从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推理能力。
(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5)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包括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加以解决。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包括《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2的基本内容。
1.集合(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意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3)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义,了解补集的含义。
2.简易逻辑(1)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2)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
(3)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4)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3.函数(1)了解函数的要素,会用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图象特点。
(4)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5)了解幂函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