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
根据财务报表编现金流量表

通过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一、与《资产负债表》关系
现金净流量=Cm-Cc
现金净流量=(Fm-Fc)+(Qm-Qc)-(Nm-Nc)[对此进行项目分析]
二、与《损益表》之间关系
LR=SR-CB
说明:暂时和现金流量无关
三、与《损益表》间媒介:[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期末数(Dm)=未分配利润期初数(Dc)+利润(LR)
Dm-Dc=SR-CB[对此进行项目分析]
四、最终分析模型
现金净流量=(Fm-Fc)+(Qm-Qc)-(Nm-Nc)+(SR-CB)
五、操作模型:分类丁字户
六、项目对照
报表科目和现金流量科目对照,建立名称映射表;
2.《损益表》
七、编制实例
1.《资产负债表》(原始数据)
2.《损益表》(原始数据)
3.《编制底稿》(整理数据)
4.《现金流量表》(最终结果)。
根据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是怎么做的

根据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是怎么做的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2。
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3。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5。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6。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
教你如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

教你如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1. 引言现金流量表是一份重要的财务报表,记录了企业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同时也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你介绍如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
2.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现金流量表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2.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记录了企业与日常经营相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这些现金流量通常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支付给供应商的现金、支付给员工的现金、支付的税费等。
在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时,我们需要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相关财务报表中收集需要的数据。
2.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记录了企业与投资相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这些现金流量通常包括购买和出售固定资产的现金、购买和出售投资的现金、取得或处置子公司的现金等。
2.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记录了企业与融资相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这些现金流量通常包括股东投资的现金、借款的现金、偿还债务的现金等。
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步骤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3.1 收集相关财务数据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
这些数据将作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
3.2 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根据收集到的财务数据,我们可以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净利润的调整,以反映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
3.3 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接下来,我们计算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根据企业的投资活动,我们可以确定购买和出售固定资产、购买和出售投资等现金流量的金额。
3.4 计算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最后,我们计算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根据企业的筹资活动,我们可以确定股东投资、借款和偿还债务等现金流量的金额。
3.5 编制并填写现金流量表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我们可以编制并填写现金流量表。
根据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是怎么做的

根据财务报表编制现金流量表是怎么做的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2。
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3。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6。
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
编制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方法

编制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方法
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企业掌握现金的流动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编制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方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这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及其他相关的财务信息。
确保这些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这样才能编制出准确的现金流量表。
第二步:确定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现金流量表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在确定现金流量表的格式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格式。
第三步:填写现金流量表
填写现金流量表时,需要将相关的财务信息填入到相应的表格中。
在填写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情况,填写现金流量表的各个部分。
第四步:分析现金流量表
填写完成现金流量表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稳定性。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
总结
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只有掌握了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企业才能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
通过以上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快更准确地编制现金流量表,实现财务管理的有效运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

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一部分,它记录了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以便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和分析企业的现金活动。
编制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的经营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1.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现金流量表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现金流量表示例: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流入金额现金流出金额期末现金余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总现金流量2.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步骤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收集必要的财务信息首先,需要收集企业的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相关的会计记录。
这些信息将作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
步骤二:确定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项目根据收集到的财务信息,需要确定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项目,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步骤三:计算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金额根据确定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项目,需要计算每个项目的金额。
这涉及到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核对,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步骤四:填写现金流量表根据计算得到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金额,将其填写到现金流量表的相应位置。
在填写过程中,需要将相应的金额填写到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流入金额、现金流出金额和期末现金余额的相应位置。
步骤五:总结现金流量表完成现金流量表的填写后,需要对现金流量表进行总结和分析。
可以通过计算各种现金流量的总金额、计算现金净增加或减少的金额以及计算现金余额的变化等方式进行总结和分析。
3. 实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技巧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把握现金流量的本质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和决策的核心内容。
理解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本质,有助于准确确定现金流量的项目和金额,并加深对企业现金活动的认识。
定期更新财务信息企业的财务信息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
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

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为企业提供重要的经营信息。
现金流是衡量公司经营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描述了企业现金的进出情况,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反映。
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下文将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应用,来探讨如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
一、明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计企业现金流的变动情况,了解企业现金的进出状况,以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因此,在编制现金流量表之前,需要对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明确,也就是说,需要对现金流量表的使用范围、报告时间范围进行确定。
二、确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1. 直接法直接法是指按照现金的实际流出、流入情况编制现金流量表,即将各种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事项列举清楚,进行统计和分析。
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好处在于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并且可以快速地对现金流量变化进行反应。
2. 间接法间接法是基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变化来进行现金流量的推算。
其核心思想是根据各个账期的变动情况,来推算期间的现金流量变动情况。
间接法的好处在于不需要对每一笔具体的现金流量进行统计,省时省力,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大、现金变动情况复杂的情况。
三、明确现金流量表的要素现金流量表主要包括三个要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融资活动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指由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由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融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由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将这些要素进行明确,并按照它们所属的类别进行分类,使得现金流量表更加清晰明了,易于管理者进行决策。
四、准备现金流量表的原始数据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准备的原始数据主要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日记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根据财务报表快速编制一份现金流量表
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汇兑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