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实验探究01 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解析版)

实验探究01 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变量:光.【作出假设】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①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选用10只鼠妇。
5只放在纸板下中央,另外5只放于玻璃板下中央。
静置10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明亮23313212阴暗87797898【得出结论】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表达与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并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若结论不一致,则讨论分析其原因。
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典例01】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若干只鼠妇,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下列关于本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装置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 .实验鼠妇应该放在纸盒的中央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 .纸盒底部两侧的土质应一致【答案】A【详解】A .该实验装置有光和水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A 错误。
B .10只鼠妇应放在实验装置的中间,让鼠妇随机活动,从而可以看出光照是否影响妇鼠的分布,B 正确。
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C正确。
D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D 正确。
故选A 。
【典例02】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1)对照实验中,探究哪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变量..。
初中鼠妇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在生物课上,我们学习了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其生存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我们开展了鼠妇实验。
鼠妇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动物,其生活习性相对简单,易于观察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鼠妇的生活习性。
2.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鼠妇若干只2. 两个透明塑料盒3. 湿土4. 小喷壶5. 纸板6. 玻璃板7. 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塑料盒,分别标记为“亮处”和“暗处”。
2. 在两个塑料盒中各放入等量的湿土,以保持土壤湿度一致。
3. 将鼠妇随机放入两个塑料盒中。
4. 在“亮处”盒子的上方放置纸板,模拟阴暗环境;在“暗处”盒子的上方放置玻璃板,模拟明亮环境。
5. 观察并记录两个盒子中鼠妇的行为变化,持续观察一段时间。
6.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土壤湿度一致,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亮处”盒子中的鼠妇较少,大部分鼠妇聚集在“暗处”盒子中。
2.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们发现“亮处”盒子中的鼠妇活动较少,而“暗处”盒子中的鼠妇活动较为活跃。
3.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显著影响。
在阴暗环境中,鼠妇生活较为活跃;而在明亮环境中,鼠妇生活较为迟缓。
六、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显著影响。
鼠妇更适应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活动和行为。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鼠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鼠妇都能生存,但生活习性有所不同。
2.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例如,土壤湿度、温度等都会对鼠妇的生活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环境条件一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鼠妇的生活习性,还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周记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周记
范文: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周记
最近,我们班学习了《鼠妇》,这篇小说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阅读小说时,我注意到光在鼠妇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光对鼠妇的生活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光的存在让鼠妇的生活更加美好。
小说中描述道:“她住在一个小屋里,屋里有一扇小窗,光线从窗户中透进来,照在她的衣服上,让衣服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
”可以看出,光不仅能照亮鼠妇的房间,还能让她的衣服变得更加美丽。
这样的生活环境让鼠妇心情愉悦,生活更加舒适。
其次,光对鼠妇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说中提到:“鼠妇的生活就像是阳光和阴影交替出现的一样。
”这句话表明光对鼠妇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鼠妇在光的照耀下,能够生产更多的物品,这些物品能够卖出去,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
同时,光也帮助鼠妇保持了健康的身体,让她更加有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
最后,光也代表着希望和梦想。
鼠妇在小说中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时刻,但是光始终陪伴在她的身边,给她带来了希望和信心。
小说的结尾,鼠妇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光也成为了她生活中最珍贵的宝藏之一。
总的来说,光对鼠妇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光的存在,让它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实验: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一、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二、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订计划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
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十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五: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六:表达和交流。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 生物节律调整:鼠妇的活动和休息时间与日光强度有关。
光线的改变可以影响鼠妇的生物钟,进而调整其活动和休
息的时间。
2. 繁殖周期:光线的改变可以影响鼠妇的繁殖周期。
在昼
长夜短的季节,鼠妇可能更容易进入繁殖期,反之亦然。
3. 行为活动:光线变化可以影响鼠妇的行为活动。
在亮光下,鼠妇可能更活跃,而在暗光下,鼠妇则可能趋向冷静
和休息。
4. 觅食行为:光线变化也会影响鼠妇的觅食行为。
在白天,鼠妇可能更容易觅食,而在夜间,鼠妇则可能更积极地寻
找食物。
总之,光线对鼠妇的日常生活和生理活动有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自然环境中更加明显,而在人工环境中可能会被人为的光照调整所改变。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是生命之源,也是万物成长的动力。
对于鼠妇来说,光的影响更是深远而
重要的。
鼠妇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夜晚活动,寻找食物,繁衍后代。
然而,光对鼠妇的生活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
首先,光对鼠妇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夜晚,光的照射会让鼠妇感到不安,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鼠妇更喜欢在黑暗中活动,因为这样它们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各种活动。
其次,光对鼠妇的生理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光线可以影响鼠妇的生物钟,调
节它们的代谢和行为。
适当的光线可以帮助鼠妇保持健康的生理状态,而缺乏光线则会导致它们的生理功能出现问题。
除此之外,光还可以影响鼠妇的生存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越来越
多的光污染影响着鼠妇的生存空间。
过强的光线会扰乱鼠妇的生活节奏,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
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光对鼠妇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活动不断扩张的今天,我
们需要更加关注光对自然生物的影响,保护自然环境,让鼠妇和其他动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标题: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引言:
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生物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通过研究光的光周期效应、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光污染的危害,以期深入了解光对鼠妇的重要性和影响。
光的光周期效应:
光周期是指生物长期在光照和黑暗间循环的时间模式。
对鼠妇来说,光周期对于控制其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非常重要。
适宜的光周期可以促进鼠妇正常的发情和繁殖行为,而不恰当的光周期则可能导致其繁殖受阻。
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光质是指光线中不同波长的比例和强度。
研究发现,鼠妇对不同光质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健康状态。
例如,蓝光可以提高鼠妇的警觉性和活跃度,而红光则有助于鼠妇的休息和睡眠。
此外,合适的光质条件还会对鼠妇的免疫力和激素水平产生影响。
光污染对鼠妇的危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对野生动物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光污染会干扰鼠妇的生物钟和光感受器官,导致其正常的光周期节律被破坏。
长期暴露在过强的光照下,鼠妇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免疫力下降和生殖问题等健康问题。
结论:
光在鼠妇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周期效应决定了鼠妇的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合适的光周期对其生活至关重要。
光质对鼠妇的行为和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不同波长的光对其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光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危害。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光对鼠妇的影响机制,以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发现问题:经常在花盆下、湿土中等阴暗的地方看到鼠妇,见到光它就会立刻爬走。
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三、作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四、制定计划:材料用具:秒表、纸盒子、10只鼠妇、相机、记录表、笔。
1.先抓10只鼠妇(潮湿虫)。
2.准备一只长形的纸盒子,将盖子剪掉一半,创造一个明亮和阴暗的对比环境。
3.将10只鼠妇同时放在明亮与阴暗交界的地方,先把他们圈住,同时开始实验。
4.观察并记录(用相机拍照和在表记录中记录)鼠妇在第2至11分钟时鼠妇向两边运动的情况。
五、实验过程:—第一次实验时间明亮(只)阴暗(只)实验中的拍照记录2m373m3#74m285m2827m198m1919%9m10m01011m010;第二次实验时间明亮(只)阴暗(只)试验中的拍照记录2m374m285m2819~6m7m0108m010! 9m01010m0109第三次实验时间明亮(只)阴暗(只)试验中的拍照记录2m2819》3m4m285m19》6m0107m19109m01010m01011m(10实验完毕计算平均数量(四舍五入到个位)时间2m3m4m5m6m7m?9m10m11m8m91010阴暗第一次:778889~910109第二次:71088910#10101010第三次:8989109-10101010平均数:798899'10100明亮第一次:332221、1001第二次:302210`第三次:2121010000平均数:3122110000六、实验分析:在实验中我发现第一次实验时鼠妇在第2分钟时明亮处就只有三只,阴暗处有七只。
随后慢慢地明亮处鼠妇越来越少,阴暗处鼠妇越来越多,直到9分钟后10只鼠妇全部爬到了阴暗处。
第二次实验虽然两边鼠妇的数量有波动,但是大多数鼠妇都在6分钟后待在阴暗处不往明亮处跑了。
第三次实验鼠妇在第一分钟就有8只爬到阴暗处了,第三分钟已经有9只在阴暗处了,与干燥明亮处数量呈明显对比,5分钟以后10只都到阴暗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说课稿
祝阳二中李新国
教材分析: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生物课程的第一个实验。
目的是要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并认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对于学生探究能力、探究思维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从七年级开始我尝试小组合作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4—6人为一个“小组”。
“小组长”由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当。
但是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虽活动参与积极性高,但实验操作方法和技能比较欠缺。
尤其是学生初次接触完整的探究实验,探究课题要尽量与教材内容相接近,教学环节要尽量与教材相一致,这样才便于学生把握。
所以,学会在探究中控制变量成为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通过收集和处理数据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尝试在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在科学探究中与人交流、合作的习惯。
2.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并确立环保意识。
教法设想: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从灌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构建知识、从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共同寻求新知、继而从知识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所以,我采用了课前指导分组活动、课中适时点拨引导、课后知识拓展应用等方法,力求将课堂还给学生。
学法指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新课标中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使学生从单纯听讲、被动接受转变为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继而由知识的容器转变为鲜活、生动的个体。
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互评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设计:
为了全面达到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设计了三步六环节:
第一步、课前指导,分组活动;
课前发放“预习指南”,请同学们到课外寻找并观察鼠妇,各小组认真预习,搜集资料,并准备好鼠妇与盒子。
第二步、课中引导,探求新知
一、新闻播报,引情入境
兴趣,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好的老师。
在新课导入中,我给同学们提供一则“气温不正常,动物闹绝食”的新闻。
并适时提问:温度的反常让小动物们闹起了情绪,那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呢?这样不但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而且自然地引入到了新课。
从而进入下一环节:
二、资源共享探求新知
活动:给我两分钟,展示我精彩
给每个小组两分钟的时间,选出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所采集的鼠妇,并介绍自己的观察过程。
其间教师适时穿插提问:当你掀动石块时,一般鼠妇会怎么样?你认为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是什么?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明白鼠妇的生活环境。
这样,不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了小组间的合作探究能力,也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合作探究能力提升
正确的探究活动要有科学的方法来指导。
在同学们介绍观察过程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并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假设。
为了能让他们准确而顺利地制定探究计划,在各小组活动展示的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下列讨论提纲:(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2)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实验用具(怎么用)?
(3)实验时,应该给木盒中的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除了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是否应该保持一样?
(4)向木盒中放鼠妇时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5)最后明确该实验应怎么操作?实验过程中用注意哪些问题?
(6)明确分工(组长、主持人、记录员)
这样,在设计实验前把重点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引起重视。
而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在预习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不但把探究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同时也对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有了初步的感知。
有了科学的方法做指导,接下来,各小组根据自己本组提出的假设来设计实验,完成报告单中的内容。
附实验报告单: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报告单
学生姓名:实验日期:
背景资料
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或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你搬开花盆,他们就很快的爬走了,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嘛?
材料用具
鼠妇(每组10只,5人一组)、铁盘、玻璃板、纸板或书、纸盒,湿土。
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作出假设
针对你的问题,作出假设。
你作出这个假设的依据是。
制定并实施计划
(一)实验装置的设计:
在铁盘内放一些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纸板或书,在盘内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二)将相同数目的鼠妇放入实验装置,静置2分钟。
A B C D
(三)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
(四)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经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是:明亮处只,黑暗处只。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你们得出的结论是。
这与你们的假设一致吗?。
表达与交流
各小组进行交流,说明各小组观察到现象。
讨论与思考
1. 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
2.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实验创新:
1、
2、
报告单完成之后,各小组选择合适的器材来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过程中,要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并要特别注意学生实验中变量的控制,记录出现的问题,以备实验完毕后分析。
实验结束后,各小组通过汇报交流本组的数据,验证自己的假设、得出结论。
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如:设置对照不明显,没有严格控制变量的单一等。
导致有的小组结论虽然正确,现象却不明显。
抓住此契机,我引导大家就这些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并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然后,请学生举一反三,结合具体实例简要说出如何在其他探究实验中准确的控制变量。
从而完成了教学难点的突破。
四、反思总结、达标测评
学习不但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给学生留出时间,来反思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同时设计达标测评,来巩固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
第三步:大显身手,走入生活
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课下作业,请同学们探究土壤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让学生设计实验,延伸课堂。
以求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给学生创设了自主、轻松的学习氛围。
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活动与评价,课后的作业设计,每一环节都把学生推上了学习主人的位置,而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欣赏者,我惊讶于他们精彩的表现。
深深体会到,不是学生没有能力,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创造机会。
但是,课后反馈中,组长反映在课前准备中,仍有个别同学积极性不高,等待现成答案。
而且,学生探究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课堂时间较难控制。
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性,如何将课上时间合理分配与控制,这是我在以后教学中需要不断探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