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探究实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解析
实验探究01 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解析版)

实验探究01 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变量:光.【作出假设】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①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选用10只鼠妇。
5只放在纸板下中央,另外5只放于玻璃板下中央。
静置10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明亮23313212阴暗87797898【得出结论】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表达与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并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若结论不一致,则讨论分析其原因。
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典例01】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若干只鼠妇,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下列关于本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装置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 .实验鼠妇应该放在纸盒的中央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 .纸盒底部两侧的土质应一致【答案】A【详解】A .该实验装置有光和水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A 错误。
B .10只鼠妇应放在实验装置的中间,让鼠妇随机活动,从而可以看出光照是否影响妇鼠的分布,B 正确。
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C正确。
D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D 正确。
故选A 。
【典例02】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1)对照实验中,探究哪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变量..。
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实验: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一、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二、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订计划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
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十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五: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六:表达和交流。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是生命之源,也是万物成长的动力。
对于鼠妇来说,光的影响更是深远而
重要的。
鼠妇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夜晚活动,寻找食物,繁衍后代。
然而,光对鼠妇的生活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
首先,光对鼠妇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夜晚,光的照射会让鼠妇感到不安,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鼠妇更喜欢在黑暗中活动,因为这样它们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各种活动。
其次,光对鼠妇的生理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光线可以影响鼠妇的生物钟,调
节它们的代谢和行为。
适当的光线可以帮助鼠妇保持健康的生理状态,而缺乏光线则会导致它们的生理功能出现问题。
除此之外,光还可以影响鼠妇的生存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越来越
多的光污染影响着鼠妇的生存空间。
过强的光线会扰乱鼠妇的生活节奏,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
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光对鼠妇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活动不断扩张的今天,我
们需要更加关注光对自然生物的影响,保护自然环境,让鼠妇和其他动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实验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解析PPT优选版

实验探究是需要哪些材料用具?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作出假设 向全班同学汇报探究过程,计算全班同学10次数据的平均值。
4、实施计划 (如何记录结果) 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角落,湿草丛里,岩石下。
作出假设要 有依据哦
(3)那么什么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除光照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
为什么要取各个小组的平均值?
10.实验结束后,怎样处置鼠妇?
思考:探究实验的步骤是怎样的呢?
1、提出问题
向全班同学汇报探究过程,计算全班同学10次数据的平均值。
小结:光对鼠妇生活和分布的影响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什么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除光照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 件都相同。
(3)那么什么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光照
(4)什么是对照试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实验装置:
阴暗环境
明亮环境
5
鼠妇各5只 湿土
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阴暗、明亮两种环境. 2、将鼠妇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只鼠妇,放入实 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对照实验)
自主学习课本14-15业内容并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该实验研究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
2.除了光照外,还有哪些因素也可能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什么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4.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哪两种环境来观察鼠妇对环 境的选择? 5.什么是对照实验? 6.实验探究是需要哪些材料用具? 7.往木盒放置鼠妇时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8.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 9.分析探究结果时能不能只取一组的数据来得出结论?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标题: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引言:
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生物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通过研究光的光周期效应、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光污染的危害,以期深入了解光对鼠妇的重要性和影响。
光的光周期效应:
光周期是指生物长期在光照和黑暗间循环的时间模式。
对鼠妇来说,光周期对于控制其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非常重要。
适宜的光周期可以促进鼠妇正常的发情和繁殖行为,而不恰当的光周期则可能导致其繁殖受阻。
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光质是指光线中不同波长的比例和强度。
研究发现,鼠妇对不同光质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健康状态。
例如,蓝光可以提高鼠妇的警觉性和活跃度,而红光则有助于鼠妇的休息和睡眠。
此外,合适的光质条件还会对鼠妇的免疫力和激素水平产生影响。
光污染对鼠妇的危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对野生动物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光污染会干扰鼠妇的生物钟和光感受器官,导致其正常的光周期节律被破坏。
长期暴露在过强的光照下,鼠妇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免疫力下降和生殖问题等健康问题。
结论:
光在鼠妇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周期效应决定了鼠妇的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合适的光周期对其生活至关重要。
光质对鼠妇的行为和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不同波长的光对其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光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危害。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光对鼠妇的影响机制,以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实验解读:一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生物人教版七上)

鼠妇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
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 mm,背腹扁平,呈灰褐色、灰蓝色;常能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 000 m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它们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趋光性,对光、触碰等刺激会产生运动或蜷曲成球的反应。
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
主要危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
鼠妇(如图)喜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庭院内。
鼠妇在20~25 ℃之间生活较为正常。
若室内外温度在25 ℃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度低于25 ℃,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也可在平房的厨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
在鼠妇的收集过程中,必须小心地保护,收集后,容器内应带一些湿土和注意通风。
湿土最好富含有机质,颜色以黑色最佳,同时可放几片烂树叶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初中生物试讲稿-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1、题目: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2、内容:3、基本要求:(1)讲明探究实验一般过程(2)试讲时间10分钟(3)试讲过程有互动、适当板书4、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意识地渗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本节课是重点也是难点。
解决策略:实验前,教师安排学生预习课本,组织学生分组调查了解鼠妇的生活环境,记录捕捉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通常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发现鼠妇?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为什么?”。
围绕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帮助学生学会正确控制变量和合理地设置对照实验。
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湿度、温度等因素对鼠妇的影响。
实验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并用其方法指导实验方案的实施;②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围绕其他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分析各种非生物因素,设定变量,在探究中获得新知;②使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问题的视角,从多角度探究问题;③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懂得爱护生物,关爱生命。
5、答辩问题及答案问题一:说一说本实验的实验结论。
答案: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中问题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答案:知识与技能目标: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意识地渗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实验报告之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一.实验目标1.认识鼠妇的形态特征,了解鼠妇的生活习性。
2.能捕捉到足够数量的鼠妇,满足实验需求。
3.会设计实验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认识鼠妇的形态特征,并了解鼠妇的生活习性。
2.到学校附近捕捉足够数量的鼠妇。
3.设计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塑料瓶,潮湿的沙,黑色塑料袋,透明的长方形碟子(长30cm,宽15cm)四.实验过程1.查找资料,了解鼠妇通过老师分发下来的资料,知道了鼠妇的形态特征。
知道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在校园内的草坪、石块、花盆底下极易找到,爬行较缓,一受惊吓就缩成球状便于抓到,能很快适应新环境。
2.设计实验方案经过小组讨论,确定采用以下实验方法:在透明的长方形碟子的底部铺上薄薄的一层(2 mm左右)白沙,把长方形的碟子分成对称的两边,一边用黑色的塑料袋贴上(包括侧壁),以形成较暗的环境,另一边不做任何的处理。
把20只鼠妇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透明的长方形碟子黑暗环境和明亮环境的两端。
每隔1 min统计明、暗处鼠妇的数量,至10min止。
3.捕捉鼠妇小组成员一起捕捉鼠妇,期间注意安全。
一人拿塑料瓶,一人掀起花瓶,一人捕捉鼠妇。
4.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环境的影响按照实验过程2进行实验。
得到以下数据。
五.实验结果分析1.以上数据表明:鼠妇对阴暗,明亮的环境都没有明显偏爱。
2.资料明明显示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我们也是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捕捉到鼠妇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实验结果不一致呢。
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我们没有注意到鼠妇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即鼠妇有很好的适应性,当我们捕捉到鼠妇后,在实验之前,它都一直生活在明亮的环境中。
一部分鼠妇就会对明亮的环境产生适应,不能说全部,因为不同个体的适应性是不同的。
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②我们的实验设计好像有点小问题,因为实验之前,我们是把鼠妇放到碟子的两端(即黑暗和明亮环境的最侧端),由于碟子的距离太远(15cm),还有刚开始的时候,是放在潮湿的泥土里的,做实验时是放到潮湿的沙里的(为了方便辨认),同样会影响实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只鼠妇、纸盒、玻璃板(一半遮光)、湿土 3.实验时应该给鼠妇提供哪两种不同的环境?
明亮和阴暗
4.除了光照外,其他条件是否应该一样?
应该保持一样
5.往木盒放置鼠妇时应放在什么位置? 纸盒的正中央
6.最后明确实验应如何操作?实验过程 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放湿土(均匀) (2)放鼠妇(同时) (3)盖玻璃板 (4)观察 7.总结:什么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 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 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 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 实验。
阴暗和明亮 除光照外,还有哪些因素也可能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光照不同而引起的,应该怎么设计方案?
(2)
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除光照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 件都相同。
(3)那么什么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光照
(4)什么是对照试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 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水、空气等影响生物的生活与分布 种内互助(合作) 种内关系 生 物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环境中的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种间关系 种内斗争 寄生 竞争 捕食 互利共生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对照试验:一组对照实验 中只有一个变量
实验装置:
阴暗环境 明亮环境
5
鼠妇各5只
湿土
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1、取两个铁盘均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 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 就形成了阴暗、明亮两种环境. 2、将鼠妇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只鼠妇,放入实 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 统计10次。
鼠妇
潮虫slater,又称鼠妇。 分布中国各地。寄主在田 间主要为害瓜类幼苗和十 字花科蔬菜幼芽、嫩根及 草莓等浆果。多生活在阴 暗潮湿的角落,湿草丛里 ,岩石下。特别喜栖息于 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 ,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 庭院内
1.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2.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对照实验)
自主学习课本14-15业内容并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该实验研究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
2.除了光照外,还有哪些因素也可能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什么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 4.在设计实验时,给鼠妇提供哪两种环境来观察鼠妇对环 境的选择? 5.什么是对照实验? 6.实验探究是需要哪些材料用具? 7.往木盒放置鼠妇时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8.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 9.分析探究结果时能不能只取一组的数据来得出结论? 为什么要取各个小组的平均值?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实施计划:实验探究,获得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表达与交流。
鼠妇
实验装置图
思考与讨论
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实验探究时需要哪些材料用具?
4、实施计划 (如何记录结果)
环 境 明 亮 2 3 4 5 6 7 8 9 10 11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阴 暗
5、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 影响。 6、表达和交流: 向全班同学汇报探究过程,计 算全班同学10次数据的平均值 。
小结:光对鼠妇生活和分布的影响
10.实验结束后,怎样处置鼠妇?
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要 有据哦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 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难点)
注意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
(1)根据本实验提出的问题和假设,需要在设计实验时,给鼠
妇提供哪两种环境,来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