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蜂

合集下载

四年级蜂的古诗

四年级蜂的古诗

四年级蜂的古诗如下: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唐·罗隐。

2、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寒蜂采菊蕊》唐·耿湋。

3、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

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

—《咏蜂》明·吴承恩。

4、年年花市几曾淹,斟暖量寒日夜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脾咏蜂》唐·钱起。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蜂的意思是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蜂的意思是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蜂的意思是
《蜂》的诗意: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的劳动人民,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首七言绝句,全诗原文如下: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白话文释义: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古诗词蜂原文赏析及译文

古诗词蜂原文赏析及译文

古诗词蜂原文赏析及译文古诗词蜂原文赏析及译文《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蜜蜂飞到平地山尖,经历了无限美丽的风光,不辞劳苦,不畏艰险。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蜂原文赏析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罗隐-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注释山尖:山峰的顶端。

尽:全部。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采:采摘。

为【wèi】替。

还读wéi,如“敢作敢为”译文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这首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赏析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

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

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

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

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

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

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

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

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

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

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

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

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

“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

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

有关蜜蜂的诗句 古诗

有关蜜蜂的诗句 古诗

有关蜜蜂的诗句古诗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蜂》唐·罗隐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偶成》宋·饶节莫予荓蜂,自求辛螫《小毖》先秦·佚名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蜂》唐·李商隐酿成新蜜蜂儿静,分尽残泥燕子归《夏初湖村杂题》宋·陆游庭树叶深沙鸟宿,野藤花退蜜蜂希只将书卷消长夏,更倚渔舟送落晖《久雨》明·袁凯收残喜气蒸炊,蜜蜂惭愧空多知《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宋·梅尧臣便有蜜蜂三两辈,啄长三尺绕枝忙《初出贡院买山寒球花数枝》宋·杨万里散破苦嫌饥雀下,争喧档看蜜蜂忙《岩叟约观棲隐檐蔔雨阻和前韵送酒再用韵答之》宋·陈文蔚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安州老人食蜜歌》宋·苏轼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蜜酒歌(并叙)》宋·苏轼蜜蜂喜输粮,余润犹渐靡《王令收桂花蜜渍埳地瘗三月启之如新》宋·朱翌害蜜蜂喧牖,抛生鸟候扉《白岩僧舍》宋·徐照采蜜蜂归晚,赴斋雀亦忙《潇湘寺》宋·赵希迈漫道闲人无一事,逢春也似蜜蜂忙《闻傅氏庄紫笑花开急棹小舟观之》宋·陆游寻巢燕熟频穿户,酿蜜蜂喧不避人《晚春》宋·陆游留先凤凰止,忽积蜜蜂脾《笋》宋·陈普清明定是花开远,大半蜜蜂经宿归《山家》宋·冯去非石溜通泉乳,晴檐喧蜜蜂《东庵上方》宋·赵蕃黄花漠漠弄秋晖,无数蜜蜂花上飞《城东寺菊》宋·王安石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立夏》宋·陆游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唐·杜甫庭前新吐一花红,袭袭馨香醉蜜蜂《偈颂八十五首其一》宋·释妙伦撼疏林夜来窗外风,蜜蜂儿带香吹冻《【双调】落梅风_天宝补遗姮》元·张可久蜜蜂与蓼虫,生死甘苦缘《愁剧忽失笑》宋·蒲寿宬闲看蜜蜂由蜜意,静观巢燕垒巢心《又旋风吟二首其一》宋·邵雍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弊庐遣兴,奉寄严公》唐·杜甫只见蜜蜂来往喧,不道双燕共时候《小桃值风零落殆尽偶成鄙句奉呈诸君》宋·强至蜜蜂为主各磨牙,咬尽村中万木花《济源寒食》唐·孟郊蜜蜂死泄愤,蒐鸠死求食《杂诗(三十三首)》明·刘基一路蜜蜂声不断,刺花开遍野蔷薇《溪村即事二首其一》宋·王镃适有蜜蜂肯伴我,晴香烂醉玉梅前《日长至寓杭》宋·方回割蜜蜂先避,衔书凤自飞《寄舒真人》元·马祖常蜜蜂辛苦供常课,科斗从横学古书《春日田园杂兴》宋·东湖散人君不见会稽城南卖花翁,以花为粮如蜜蜂《城南上原陈翁以卖花为业得钱悉供酒资又不能》宋·陆游蚱蜢髀多节,蜜蜂脾有香《石斛》宋·洪咨夔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醉中天·咏大蝴蝶》元·王和卿蜜蜂出户樱桃发,桑葚连村布谷啼《次张士竹草堂韵》明·九皋声公堪恨堪宜,耽阁酿蜂儿蜜,喜调和燕子泥《【南吕】一枝花_春雨润夭桃》元·马彦良楝树层层细著花,日薰香暖蜜蜂卫《寄怀二十首其一》宋·赵蕃。

赞美蜜蜂的古诗

赞美蜜蜂的古诗

赞美蜜蜂的古诗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赞美蜜蜂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见蜂采桧花偶作——陆游
来禽海棠相续开,轻狂蝴蝶去还来。

山蜂却是有风味,偏采桧花供蜜材。

2、咏蜂——吴承恩
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

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

3、咏蜂——葛显庭
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

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

4、咏蜂——王锦
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

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

5、蜜脾咏蜂——钱起
年年花市几曾淹,斟暖量寒日夜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6、寒蜂采菊蕊——耿湋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7、蜜蜂——李纲
秋风淅淅桂花香,花底山蜂采掇忙。

但得蜜成功用足,不辞辛苦与君尝。

8、蜂——李商隐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蜂古诗中描写蜜蜂勤劳的诗句

蜂古诗中描写蜜蜂勤劳的诗句

蜂古诗中描写蜜蜂勤劳的诗句1、不论平地与山尖,无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五代·罗隐《咏蜂》
2、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宋代:饶节《偶成》
3、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元代:王和卿《醉中天·咏大蝴蝶》
4.百花头上选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

但得蜜成甘众口,一身虽苦又何妨。

-- 宋·姚勉《咏蜂》
5.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

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

--------- 明·王锦《咏蜂》
6.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

----------宋·杨万里《蜂儿诗》
7.秋风淅淅桂花香,花底山蜂采掇忙。

但得蜜成功用足,不辞辛苦与君尝。

------------宋代.李纲《蜜蜂》
8来禽海棠相续开,轻狂蝴蝶去还来。

山蜂却是有风味,偏采桧花供蜜材。

---------宋代.陆游《见蜂采桧花偶作》9.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

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

---------当代.葛显庭《咏蜂》
10.采酿春忙小蜜蜂,何消振翅蛰邻童。

应愁百卉花时尽,最恨烧烟取蜡翁。

--------明.王欣《咏蜂》。

关于蜜蜂的古诗

关于蜜蜂的古诗

关于蜜蜂的古诗蜜蜂作为大自然中的一种重要昆虫,不仅可以制造蜂蜜来供人食用,还可以为植物授粉,促进其繁衍生息。

因此,古人们也常以蜜蜂为题材创作诗歌,传颂至今。

以下是关于蜜蜂的古诗,分为五部分。

一、描述蜜蜂的美妙形态1. 《蜂》(唐代:罗隐)宿酣怀袖舞莺莺,离恨销磨綵绫缨。

北窗有雪碾胡虏,南柯自寻陶令行。

利钜饭牛蠡二酿,山溪炊鹤石松茸。

寄语白头逢旧故,一鞭红叶两行情。

2. 《蜡炬小夜曲》(唐代:李清照)尽道隋亡后,空作去国人。

时人已识此恩重,谁料双双意不同。

长向檐前花下客,点滴无因晕翠筠。

比来帘外知何事?一片神仙病起身。

二、抒发蜜蜂为人类付出的感激之情1. 《偈颂六十二首之十二》(唐代:慧能)若能行住菩萨行,见蜂贪甜而不惊;禅门无事慈心念,不觉空中有云生。

2. 《书香门第》(元代:吕本中)半生惟讀书,狂风止不吹。

珍视蜜蜂蝶,黄菊贵先知。

三、表达蜜蜂与花草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1. 《蜂》(唐代:李商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 《赤壁赋》(唐代:苏轼)烟锁汉波渺,云销唐古今。

汉宫秋未央,露气寒犹吹。

芳树无人爱,蜂蝶亦忘机。

往来踏落叶,我岂复堪悲。

四、借蜜蜂比喻人类勤奋工作的精神1. 《夏夜叹》(唐代:白居易)蜜蜂亦辛苦,未必有人知。

四海同劳动,无人共白头。

2. 《浪淘沙·北青萝》(宋代:辛弃疾)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明月如霜低绮户,出没云波随船转。

锁重叠山高更阔,寒声一片转溪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前杯。

有美堂前一棵树,名唤贪欢。

可惜花无人采,蜜无人拾,亦或比得江南好。

该来的还是要来,我们功夫就是蜜蜂忙。

五、蜜蜂作为道德典范的形象出现1. 《无言歌·春尽更望何曾闻》(唐代:白居易)蜜蜂恶腐败,蝶器祸花尘。

井蛙无作霸,沙鸟只知贫。

天为邦定功,人是道德人。

力行不须声,名利不足珍。

2. 《六一山房重题赠黄大丈》(明代:冯梦龙)南窗一岫绿爐香,丈夫见此息斯忙。

古诗《蜂》原文及译文鉴赏

古诗《蜂》原文及译文鉴赏

【导语】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晚唐诗⼈。

下⾯是分享的古诗《蜂》原⽂及译⽂鉴赏。

欢迎阅读参考! 《蜂》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尖,⽆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苦为谁甜? 【译⽂】 ⽆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苦,⼜想让谁品尝⾹甜? 【鉴赏】 蜂与蝶在诗⼈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

然⽽⼩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劳苦⼀⽣,积累甚多⽽享受甚少。

诗⼈罗隐着眼于这⼀点,写出这样⼀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

仅其命意就令⼈⽿⽬⼀新。

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欲夺故予,反跌有⼒。

此诗寄意集中在末⼆句的感喟上,慨蜜蜂⼀⽣经营,除“⾟苦”⽽外并⽆所有。

然⽽前两句却⽤⼏乎是矜夸的⼝吻,说⽆论是平原⽥野还是崇⼭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作者运⽤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限”、“尽”等等,和⽆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盾。

其实这只是正⾔欲反、欲夺故予的⼿法,为末⼆句作势。

俗话说:抬得⾼,跌得重。

所以末⼆句对前⼆句反跌⼀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字⼀扫⽽空,表达效果就更强。

如⼀开始就正⾯落笔,必不如此有⼒。

⼆、叙述反诘,唱叹有情。

此诗采⽤了夹叙夹议的⼿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运⽤反诘语⽓道之。

前⼆句主叙,后⼆句主议。

后⼆句中⼜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

“采得百花”已⽰“⾟苦”之意,“成蜜”⼆字已具“甜”意。

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句有反复之意⽽⽆重复之感。

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苦”?“为谁甜”?亦反复⽽不重复。

⾔下⾟苦归⾃⼰、甜蜜属别⼈之意甚显。

⽽反复咏叹,使⼈觉感慨⽆穷。

诗⼈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感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找来读一读,看看诗中赞美了谁。
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出示图《蜜蜂》。
2、板书《蜂》。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有关蜂的知识。
3、那诗人罗隐又是怎样来写蜂的呢?
二、读准古诗,初悟诗意。
1、看准生字的读音,读准古诗。
(生自读,同位互读,师指名读,评读看读音是否准确)
2、自读自悟,看图会意,同位合作诵读。
在自己看图读诗初步体会诗的含义后同位按体会到的诗意合作朗读古诗。(合作排练,指名合作)
2、小组讨论:那你们想对蜜蜂说点什么呢?
(讨论、反馈)
3、以小组为单位,将你们对蜜蜂的感情融入到你们的配合朗读或背诵之中。
4、朗读得这么好,你们想为蜜蜂做点什么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1)为它画画(2)写话(3)写保护牌等等
四、课外拓展。
1、其实,赞美动物的古诗还有很多首,老师推荐一首,大家将李商隐写的《无题》。
3、评读古诗,相机渗透诗意的理解。
第1、2句要读出一种气势,在平地、在山间、在河边。。。。。。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能看到蜜蜂忙碌的身影。
第3、4句要注意反问句的语气。
4、同位练习读。
三、小组讨论,升华理解。
1、是啊,蜜蜂天天辛勤劳动,到底为谁辛苦,为谁甜呢?
(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和孩子的年龄局限,孩子们可能不能理解到作者写此诗所要表达的初衷,即对那些不劳而获的人们的痛恨和不满,他们可能只会理解到蜜蜂采蜜是为了给我们人类提供蜜。)
育才小学个性化教学设计(互动式教案)
课题

课型
古诗诵读
课时
1
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1个字。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体会作者在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方式
图文结合。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描绘的情境。并且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韵味及语言美,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自我调整
策略
先让学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古诗的朗读,速度要稍慢,要有抑扬顿挫。在学生对诗意有所了解后,可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边字卡片、古筝音乐伴奏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个性化教学过程
自我调整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了几篇课文都与动物有关。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