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古城墙大全

合集下载

西安古城墙的介绍

西安古城墙的介绍

西安古城墙的介绍
西安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位于西安市中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之一。

在明代,西安城墙曾有九门,现存城门四座:东朝阳门、西安定门、南广仁门、北广仁门。

其中东朝阳门和西安定门是明代建的。

西安古城墙历史悠久,始建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046年),据史料记载,它是“周穆王八骏”之一——“西巡观国之墙”。

也就是古代天子巡狩所至的地方。

它最早始建于西周时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西巡”次数增加到九次,每次都用一座城门来命名。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了第一座城市——咸阳城(也称渭城)。

咸阳城里又有两座城门:东面为通济门、南面为通津门、北面为广运门。

秦始皇东巡时,曾在咸阳城外的渭河北岸筑起一座宏伟的城市——长安城(今西安市区)。

从此,咸阳和长安城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两个著名城市。

后来又修建了长安南城门和北城门,形成了西安特有的两座城门:南城门叫永宁门、北城门叫安定门。

—— 1 —1 —。

中国七大古城墙!

中国七大古城墙!

中国七大古城墙!一,西安城墙西安城墙,广义上包含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现在一般都称为西安明城墙。

西安明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域,占地11.32平方千米,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千米。

西明城墙的主城门有四座,分别是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

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至洪武十一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二,南京城墙南京城墙又称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至正廿六年至明洪武廿六年,动用全国28万民工,3.5亿块城砖,历时28年建成,城墙分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的格局。

其中京城城墙蜿蜒盘桓35.3千米,现仍完整保存25.1千米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

京城之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千米,也是世界历史之最。

三,荆州城墙荆州清城墙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之内,早在南宋时期就在荆州建有城墙,元朝初年被拆毁。

明朝时又在荆州建城墙,明末因战乱再次被毁。

清顺治三年再一次建城墙,建成以后得以保存下来。

荆州清城墙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28公里,高9米。

古城分为三层,外为水城,中为砖城,内为土城。

水城有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

四,襄阳城墙襄阳城墙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之内,襄阳城墙始建于西汉高帝六年,距今已经有2800多年的历史。

其分六座城门,即震华门,临汉门,拱宸门,阳春门,西成门,文昌门。

襄阳城墙总长为7322米,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古城护城河最宽处约250米,平均宽度180米,是亚洲最宽的护城河。

五,兴城城墙兴城城墙位于辽宁省兴城区之内,兴城城墙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古城平面呈正方形,南北844米,东西830米,城墙高8.5米,城基砌条石3层,基宽6.8米,顶宽4.5米周长3274米。

四面正中各设城门,城门上皆筑箭楼,为两层楼阁,城墙四角设台,突出于城角,城区东南角上建有魁星楼一座,目前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

台州府城墙介绍

台州府城墙介绍

台州府城墙介绍
台州府城墙,位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城墙之一。

台州府城墙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在当时是台州境内“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的战略要地。

后经过多次加固修缮,保存至今。

台州府城墙全长1370米,高10米
左右,底部宽25米左右,顶部宽10米左右,墙厚1.5米—2米,十分坚固。

台州府城墙共分三层:第一层是基脚,高6—7米;第二层是城砖砌的墙体;第三层是夯土构成的墙体。

台州府城墙共有8座城门:东曰东关,南曰南关、西曰西门、北曰北关、中曰南城。

这些城门均建有瓮城,共24个。

现在的台州府城墙外
壁保存有大量的明代壁画和石刻碑文。

在墙内城角建有角楼一座。

台州府城墙上保存着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遗迹。

如:台州府城墙上的一处马面,其大小与今天的马面相仿;台州府城墙上还有一些明清时期留下来的石质碑;在台州府城墙上还留存着大量明代修建的砖雕、石雕和木雕作品;在台州府城墙上还可以看到许多从其它地方移植过来的树木。

—— 1 —1 —。

中国现存古城墙大全

中国现存古城墙大全

中国现存古城墙大全(2015-06-06 09:54:34)转载▼分类:历史回眸标签:旅游1,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墙,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

平面呈长方形,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约13.7公里。

城墙外有宽20米、深10米的护城河。

墙面用青砖包砌,厚重坚实,东西南北四面均开设城门。

城门上建有城楼、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势宏伟。

城楼与箭楼之间有瓮城。

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

这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现已将城墙辟为环城公园。

2,南京城墙江苏省南京市古城墙,始建于元至正26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19年(公元1386年)。

城墙内侧周长33公里,现存21公里,高14-18米,上宽8-12米,砖石结构。

有13座城门,现存4座。

城墙与水道相通处设有水门、水闸或涵洞。

城墙上建有垛口13616个,但部分地段有破损。

南京城墙的规模,堪称世界第一,尤其是中华门(聚宝门),为世界之冠。

3,荆州城墙湖北省荆州市古城墙,据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

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

现城墙为清顺治3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

城墙整体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高8.83米,底部宽10米,周长11.3公里,城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

底部为大条石、糯米石灰浆灌缝堆砌而成,城墙、城门、堞垛等,现在都保存较好,古色古香,呈游龙之势。

荆州护城河,又称水域,是古城的第一道防御线,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

4,襄阳城墙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县的古城墙,原城墙在元末被毁,现城墙为明初重建,略呈正方形。

其东南隅有仲宣楼(俗称会仙楼)、魁星楼,西南隅有狮子楼,西北隅有夫人城。

明洪武初年,卫国公邓愈守襄阳,将东北隅城垣扩展至江边,增辟二门(大北门、长门),连同原有四门,各建城楼一座。

六个城门外各有瓮城,东、南、西三门的瓮城外另有子城,瓮城、子城外各设吊桥(后改石桥)。

西安城墙中国最完整的古城墙

西安城墙中国最完整的古城墙

西安城墙中国最完整的古城墙西安城墙,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中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城墙,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介绍西安城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保护与利用的现状。

一、历史背景西安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纪明朝初年,当时的大明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下令修建城墙以防御外敌入侵。

西安城墙在其基础上得以修筑,并在明代、清代不断加固和完善。

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迁,西安城墙成为了中国唯一一座完整保留的古城墙。

二、建筑特点1. 规模壮观:西安城墙形状呈长方形,东西长度约为13.7公里,南北宽度约为12米左右。

城墙高度约为12米,有726个哨楼和98个围墙,构成一幅雄伟壮观的古城壁画。

2. 结构精巧:西安城墙采用了明代典型的城墙建筑风格,采用土与砖结合的结构方式,内外都有砖石墙壁,使城墙更加坚固耐用。

3. 守城设施齐备:城墙上设有敌楼、烽火台、寨门等守城设施,形成完善的城市防御体系。

城墙还保留有传统的护城河和护城门,进一步增加了城墙的防御功能。

三、保护与利用为了保护西安城墙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城墙的巡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城墙的完好无损。

其次,设置了多个入口和出口,方便游客的进出,并且在城墙周边建设了酒店、商店等配套设施,提供便利的观光服务。

另外,还对城墙进行了照明照明工程,使其在夜晚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西安城墙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作为西安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为西安的旅游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结语西安城墙作为中国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不仅是明清时期城市防御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保护与利用的努力,西安城墙得以永久保存,并成为了西安市区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宣传西安城墙,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墙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墙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墙1、西安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公里,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

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南永宁门、北安远门、东长乐门以及西安定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

2、南京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墙。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武廿六年),历时达27年,终完成国都应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其中京城城墙蜿蜒盘桓35.3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大城墙,而京城之外的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公里。

3、开封城墙,开封是历史上最早的城墙,是建筑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魏都大梁城。

与今城墙部分重合,稍偏西北。

公元前365年,魏惠王为了实现控制中原之目的,把都城由安邑(山西省夏县)迁于此地,并修筑了一座大梁城。

如今的开封城墙始建于唐代。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时任永平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的李勉重筑南北朝时的汴州城,是如今开封城墙历史的开始。

4、平遥城墙,平遥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

1988年,平遥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97年,包括平遥城墙在内的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城池呈方形,城墙周长6163 米。

南城墙随中都河蜿蜒而建,其余三面皆直线相围。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西安古城墙讲解

西安古城墙讲解

西安古城墙讲解西安古城墙,也称为西安城墙或者长安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城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墙之一。

古城墙建于明代,经过多次修缮,至今依然保持着较原始的样貌。

以下是对西安古城墙的详细讲解。

西安古城墙位于西安市区,呈规则矩形,四面周长约13.7公里。

城墙高12米,顶宽15-18米,底宽12-14米。

城墙主体用灰色砖砌成,上覆灰色蓝石砖,整体呈黄褐色。

城墙上修筑有垛口、马头墙和箭楼等防御工事,保留了古代军事防御的痕迹。

城墙内外各有护城河,提供了额外的防御功能。

西安古城墙于明代初年开始修建,历时近30年才完成。

明代修筑城墙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边防防御,保护国都长安(今西安)的安全。

城墙除了防御功能外,还具有固定城市规模和居民人口的作用。

当时的西安城有四门,分别是南门、北门、东门和西门。

现在的西安城墙是按照明代城墙的格局修复的,很好地保留了明代的原貌。

古城墙是古代军事建筑工程的杰作,修建过程非常复杂。

首先,选择了适宜修筑城墙的地理位置,西安城墙周围有河道与山脉,利于水源供给和自然防御。

然后,挑选材料,西安城墙所用的砖块都是手工烧制而成的,材质坚硬、质地均匀,经久耐用。

最后,设计了城墙的具体布局和结构。

城墙上设有垛口和箭楼,用于防御和发射箭矢。

城墙内外各有护城河,提供额外的防御手段。

西安古城墙修建后,成为了长安城的重要军事防御和行政中心。

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古代的帝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

在古代,长安城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因此城墙的建设规模也是空前的。

古城墙周围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如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如今,西安古城墙已成为西安市的象征之一,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到西安,欣赏古城墙的壮丽景色。

游客可以选择步行或者骑行在城墙上漫步,感受历史的沧桑与辉煌。

古城墙周围有许多商店和小吃摊,供游客休息和品尝当地美食。

中国七大古城墙

中国七大古城墙

中国七大古城墙西安城墙:明初在唐城的基础上建成,是我国现存唯一完好的大型城垣。

呈矩形,周长是11.9公里,高12米,顶宽约13米,基地宽17米左右。

南京城墙:建于1366年,城垣内周长33公里,高14.21米,有垛口13616个。

碉堡200个。

有18个外城门,13个内城门。

以中华门最为雄伟、险要。

兴城城墙:辽宁兴城县,明代所建,保存完好,明代建筑风格突出,整个城市像一个明代博物馆。

荆州城墙:湖北江陵县,原为土城,关羽所建,南宋始建砖墙。

中间几番拆修,现存为清顺治三年(1646)年重建。

平遥城墙:系山西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县城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周长6.3公里。

寿县城墙:战国末(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安徽寿县),西汉为淮南王国都,历代为州府治所。

崇武城墙:位于福建惠安县城南35公里濒海尖岬上。

始建于宋元丰元年(1079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成,城围2456.7米,高7米,四方设门楼,现为我国保存的濒海石城之一。

国内山水实景演出八大推荐《印象刘三姐》——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全球第一部全新概念实景演出;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的集合。

《印象丽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实景演出。

《印象西湖》——世界上唯一的都市山水实景演出。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全球最大的山地实景演出。

《天门狐仙刘海砍樵(张家界)》——世界上第一台以高山奇峰为背景、以山涧峡谷为舞台的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歌舞音乐剧。

《印象大红袍(福建武夷山)》——全世界唯一展示中国茶文化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国内首部以皇家文化为主题、演绎康熙大帝阿奇一生的大型实景演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存古城墙大全(2015-06-06 09:54:34)转载▼分类:历史回眸标签:旅游1,西安城墙陕西省西安市古城墙,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公元1370-1378年),在唐代和元代城墙基础上扩建的。

平面呈长方形,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约13.7公里。

城墙外有宽20米、深10米的护城河。

墙面用青砖包砌,厚重坚实,东西南北四面均开设城门。

城门上建有城楼、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势宏伟。

城楼与箭楼之间有瓮城。

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

这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现已将城墙辟为环城公园。

2,南京城墙江苏省南京市古城墙,始建于元至正26年(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19年(公元1386年)。

城墙内侧周长33公里,现存21公里,高14-18米,上宽8-12米,砖石结构。

有13座城门,现存4座。

城墙与水道相通处设有水门、水闸或涵洞。

城墙上建有垛口13616个,但部分地段有破损。

南京城墙的规模,堪称世界第一,尤其是中华门(聚宝门),为世界之冠。

3,荆州城墙湖北省荆州市古城墙,据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

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

现城墙为清顺治3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

城墙整体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高8.83米,底部宽10米,周长11.3公里,城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

底部为大条石、糯米石灰浆灌缝堆砌而成,城墙、城门、堞垛等,现在都保存较好,古色古香,呈游龙之势。

荆州护城河,又称水域,是古城的第一道防御线,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

4,襄阳城墙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县的古城墙,原城墙在元末被毁,现城墙为明初重建,略呈正方形。

其东南隅有仲宣楼(俗称会仙楼)、魁星楼,西南隅有狮子楼,西北隅有夫人城。

明洪武初年,卫国公邓愈守襄阳,将东北隅城垣扩展至江边,增辟二门(大北门、长门),连同原有四门,各建城楼一座。

六个城门外各有瓮城,东、南、西三门的瓮城外另有子城,瓮城、子城外各设吊桥(后改石桥)。

城垣周长7.6公里,平均高8米,宽10米左右,用土层层夯筑,外用大块青砖垒砌。

城北以汉水为池,东、南、西三面凿有城濠,濠宽130米至250米,深2至3米,终年水波潋滟,俨若平湖,全国罕见。

5,兴城城墙辽宁省兴城市的古城墙,是明代的宁远卫城,在清代改为宁远州城,始建于明宣德3年(1428年),宣德五年(1430)又增筑外城,外城周围9里124步,高如内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

城墙为正方形,周长3274米,南北和东西各长800多米,高10米,上宽4.5米。

城墙四面正中各设城门,东曰远安,南曰永清,西曰迎恩,北曰大定。

城门上皆筑箭楼,为两层楼阁。

城墙四角设台,突出于城角。

在城区东南角上建有魁星楼一座,现存西、南两座城门楼,城郭之间为护城河。

6,平遥城墙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的平遥古城墙,建于明洪武3年(公元1370年)。

周长6公里,高8-10米,底宽8-12米,顶宽3-6米,墙身素土夯筑,外壁城砖,白灰包砌。

环城辟城门6道,城门外均有吊桥,门外筑瓮城,瓮城上有重檐歇山顶城楼,四周各有角楼一座。

墙体,每隔60米,筑观敌楼一座,城墙上共有72座观敌楼。

由于瓮城共有6座,形成乌龟形状,故有乌龟城之说。

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并以筑城手法古拙著称于世。

现北、东、南三面城墙及东西隅的魁星楼,经修整而更加完好。

7,北京城墙北京的城墙现在还有几处遗存:(1)东南角楼附近城墙:位于崇文区崇文门以东到东便门一带有一段保存最完整,且长度最长的北京内城城墙,外加一处箭楼——内城东南角楼。

(2)西南城角附近城墙:位于西城区西二环西便门桥附近,是北京最早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墙遗址,里面有一座“八瞪眼”箭楼。

(3)德胜门箭楼:位于西城区北二环德胜门桥北。

(4)正阳门城楼及箭楼:正阳门俗称前门,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位于天安门南侧。

以前的北京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三个部分,只有正阳门保持着城楼及箭楼。

可惜的是,由于修建二环路,大部分的城墙都被拆除。

8,阆中城墙四川省阆中市的阆中古城墙,为明代古城墙,位于古城区南城新巷,长100米,高5.3米,厚4米,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建成的一座城市,被誉为风水古城。

阆中古城的主要建筑有古城墙、古城门、古牌楼、古文化街区、古树、古寺庙和其他古遗迹7个方面。

阆中市尚存的宋代古城墙只有50米长,城墙顶部和两侧还间或长着草木。

阆中古城在战国时即为巴国国都,现保存有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居街院、寺院楼阁等,其历史文化居我国现行五大古城之首。

9,开封城墙河南省开封市的开封古城墙,是河南省保存下来规模最大的一处城垣建筑。

现在的开封城墙是清代的建筑,长14公里,高11.3米,底宽6.66米,上宽5米多,内外用大块青砖包砌,城墙外侧是排列整齐的城垛和炮台。

据文献记载,开封最早的城池建筑在战国时期(前365年),大梁城共有12个城门,其中东门名夷门,大约在今日铁塔附近;西门名高门,在今日城西的东陈庄。

明代以前的城墙,除皇城为砖筑外,其他城墙全为土筑,只有城楼和城门用砖砌。

古城城外有宽16.66米,深3.33米的护城河围绕,在城门口的护城河上修有吊桥。

开辟五个城门,南为南薰门,北为安远门,西为大梁门,东北为仁和门,又称曹门,东南为丽景门,又称宋门,城门上建有城楼,四个城角各建一座角楼。

10,大理城墙云南的大理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

现在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据文献记载,它“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

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谍,下环城沟。

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

当然,这些建筑今天多数已荡然元存,有的还依稀可见,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

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11,歙县城墙安徽省歙县的古城,由府城、县城两部分壁联而成。

府城始建于隋朝末年(公元617年前后),起初城廓略小,唐中和二年(882年)扩建成后来的规模。

南宋末方腊起义和元末农民战争后,都经过大修。

现存城墙约1500米,以及西门月城。

东、南两谯楼、应公井、蛤蟆井、打箍井等宋以前古迹。

大北街、斗山街、中山巷等街巷则基本保持着明、清风貌。

县城在府城东侧,城墙建于明嘉靖34年(155年),倭寇犯境之后。

城墙沿山脊构筑,现存残迹,惟新安门、问政门较完好。

古迹有古紫阳书院、文庙等。

府城和县城内现存明清牌坊16座。

12,潮州城墙广东潮州市的潮州古城墙,始建于宋代,但为低矮土城;皇五年(1053年)重建,实际仅用了8个月时间。

绍定年间(1228年—1233年)将外城改用石砌,潮州的城墙始有子城和外城之分。

从三阳门之南,环绕西、北一直延伸到金山后,全长951丈,并辟“贡英”、“湖平”、“凤啸”、“和福”4个城门。

乾道6年以后,新修东城,北从金山起,沿着韩江堤岸,与南端的旧城相接,长550丈,高2丈,全部用石料砌成。

东城设4个城门,连同原来的旧城,全城共设11个城门,即:三阳门、小南门、下水门、浮桥门、竹木门、上水门、州学门、凤啸门、和福门、湖平门和贡门。

城上构筑锯状矮墙共4000多堞。

目前,绵延八里的城堤上,依旧点缀着四座城楼:下水门城楼、广济门城楼、竹木门城楼、上水门城楼。

13,凤凰城墙湖南凤凰城的凤凰古城墙,始建于清康熙43年(1704年),现存北门城墙,后又经修复,整个城墙连接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前临清澈的沱江河。

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建于清朝年间,锈迹斑斑的铁门。

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14,汀州城墙福建汀州的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代,长约4公里,它从卧龙山顶金沙寺两翼沿山势逶迤而下,把半座卧龙山都圈进城内,形成了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汀州古城独具的特色,犹如挂在观音菩萨脖子上的佛珠,所以有“观音挂珠”美誉。

2003年10月先后分段修复了紫阳祠至朝天门186米古城墙,紫阳祠至云骧阁小门49米古城墙,云骧阁至宋慈亭67米古城墙,还新筑了“涌金”城门一座。

至此,修葺一新,巍峨壮观的汀州古城墙,从朝天门至紫阳祠,再沿坡而上,翻过云骧阁,顺陡峭山势盘桓而下,经上官周亭,直抵宋慈亭,与1993年修复的古城墙相连,沿汀江穿过丽春门,一直通到五通门,全长达671米。

15,建水城墙云南建水县的建水古城墙,位于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建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

建水城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22年(公元1389年)扩建为砖城。

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至今近600年,仍旧巍然屹立。

建水县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武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年间又建建水州儒学。

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

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在全国也不多见。

建水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16,临海城墙浙江台州市的临海古城墙,有“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之称。

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

古城墙沿江修筑而上,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雄险壮观。

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巅,飞舞盘旋,敌台林立,雉堞连云,城楼高峙,与北京八达岭相较,可称双绝,称之为“江南八达岭”,并不过誉。

更有其独特之处是,临海古城墙两侧,古木参天,常年苍翠,城墙掩映在青绿丛中,更增添了一分灵秀。

17,寿县城墙安徽寿县,古称寿春,自楚考烈王22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曾10次为郡,并屡为州郡治所。

寿县的古城墙基坚墙固,气势雄伟,迄今保存完好。

今城墙为南宋宁宗12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墙砖面亦常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

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墙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有2米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欹斜,层层收分。

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