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中试卷

合集下载

初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大全

初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大全

初二语文期中复习试卷大全1. 《山市》一文中,山市在夜晚出现的原因是()。

A. 山市距离海较近,夜晚海上的云雾飘移过来,使山市呈现出美丽的景象。

B. 山市距离海较远,夜晚海上的云雾飘移过来,使山市呈现出美丽的景象。

C. 山市距离海较近,夜晚山上的云雾飘移过来,使山市呈现出美丽的景象。

D. 山市距离海较远,夜晚山上的云雾飘移过来,使山市呈现出美丽的景象。

答案:A2. 下列关于《山市》一文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文。

B. 《山市》讲述了山市在夜晚出现、发展和消失的过程。

C. 《山市》中描绘了山市在夜晚出现时,城中百姓惊恐万状的景象。

D. 《山市》中描绘了山市在夜晚出现时,城中百姓欢呼雀跃的景象。

答案:D3. 《山市》一文中,山市在夜晚出现时,城中百姓的表现是()。

A. 惊恐万状B. 欢呼雀跃C. 漠不关心D. 窃窃私语答案:A4. 《山市》一文中,山市在夜晚出现时,城中百姓认为山市是()。

A. 妖怪B. 天使C. 神灵D. 神仙答案:A5. 《山市》一文中,山市在夜晚出现时,城中百姓的表现是()。

A. 惊恐万状B. 欢呼雀跃C. 漠不关心D. 窃窃私语答案:A6. 《山市》一文中,山市在夜晚出现时,城中百姓认为山市是()。

A. 妖怪B. 天使C. 神灵D. 神仙答案:A7. 《山市》一文中,山市在夜晚出现时,城中百姓的表现是()。

A. 惊恐万状B. 欢呼雀跃C. 漠不关心D. 窃窃私语答案:A8. 《山市》一文中,山市在夜晚出现时,城中百姓认为山市是()。

A. 妖怪B. 天使C. 神灵D. 神仙答案:A9. 《山市》一文中,山市在夜晚出现时,城中百姓的表现是()。

A. 惊恐万状B. 欢呼雀跃C. 漠不关心D. 窃窃私语答案:A10. 《山市》一文中,山市在夜晚出现时,城中百姓认为山市是()。

A. 妖怪B. 天使C. 神灵D. 神仙答案:A11. 《山市》一文中,山市在夜晚出现时,城中百姓的表现是()。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二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惬意(qiè)拘泥(nì)呕心沥血(lì)B. 惊骇(hài)摩平(mā)相形见绌(chù)C. 澎湃(pài)情愫(sù)呱呱坠地(guā)D. 畸形(jī)气概(gài)挑拨离间(ji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使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B.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我们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C.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他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D. 受强降雨影响,通往景区的道路被迫关闭,以致游客滞留。

A.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C.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共15题,每题2分)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4. 《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父亲送行的场景,表达了对父爱的赞美。

()5. 《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指人在道德上的成败。

()6. 《春》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

()(共20题,每题1分)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7. 《咏雪》中,谢太傅问子侄们:“_________,_________?”8. 《三峡》一文中,描写夏季江水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共10空,每空1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9. 请简要分析《背影》一文中,父亲买橘子时的细节描写对表现父爱起到了什么作用。

10. 请简述《春》一文中的“春草图”是如何描绘春草的特点的。

(共2题,每题10分)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1. (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A. 池B. 江C. 湖D. 海2.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狐假虎威B. 虎头蛇尾C. 鹿死谁手D. 狗急跳墙3.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是:A.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B. 他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借了。

C. 他昨天一本书去图书馆借了。

D. 他借了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

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唐代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5. 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白居易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2. “不以规矩,不成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

3. 《__________》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4. “____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王风·采葛》。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 请简述“初唐四杰”的生平和成就。

3. 请简述《诗经》的组成部分。

4. 请简述“文房四宝”的用途和特点。

5. 请简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学习的态度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五四制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五四制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B. 漫不经心C. 畏首畏尾D. 沧海一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B. 我们要认真学习,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C.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愉快——快乐B. 坚强——刚强C. 聪明——机灵D. 高兴——喜悦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如梦似幻。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良师益友。

D. 我们要像雷锋一样,做好事不留名。

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对学习认真负责,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我们班的纪律非常严明,同学们都遵守学校的规定。

C. 他的讲解生动有趣,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D. 她的歌声婉转动人,让人陶醉。

6. 下列词语中,属于书面语的一项是:A. 不错B. 好像C. 真棒D. 很好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滴在窗上敲打着,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B. 树上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

C. 风儿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河水潺潺,仿佛在低声吟唱。

8.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这本书厚得像砖头。

C. 她的歌声美妙动听,仿佛天籁之音。

D. 这座山高得仿佛插上了云霄。

9. 下列句子中,用词准确、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看,这幅画多美啊!B. 哎呀,你真是笨得要命!C.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D. 这件事你做得真差劲!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B. 雨中的世界,是美丽的,是梦幻的,是诗意的。

C. 他跑得快,跳得高,打得准。

2024年北京房山区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北京房山区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房山初二(上)期中语文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初二年级将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用正楷字书写本次活动主题。

(1分)2.下面是文案组成员准备的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稿节选,请你完成(1)-(3)题。

(共6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推崇..。

诚信是由“诚”和“信”组成的。

诚,就是真诚,诚实【甲】信,就是守承诺,讲信用。

通俗地讲,诚信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任。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只有以诚待人,别人才会同样以诚相待。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我们由忠..。

诚..地希望每一个青年人都牢记先哲的教诲以待人,真诚善良;严于律己,一诺千金;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诚信”是浩瀚的中华文明千年相续的柱石,它镌刻在民族的生命中,永不磨灭..。

(1)文案组对演讲稿中加点词语的读音和书写存在疑惑,请你帮助选出正确的一项是(2分)A.“推崇”一词应该读“tuī chóng”,意为“尊崇,推重崇敬”。

B.“由忠”一词是“出自内心的”的意思,所以字形书写正确。

C.“教诲”一词应该读“jiào huǐ”,它在文中是“教导训诫”的意思。

D.“磨灭”一词意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逐渐消失”,应改成“抹灭”。

(2)正确理解演讲稿中词语的词义、词性及感情色彩,能使演讲者更出色地完成演讲。

请你帮助找出对文中画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都”这个词表范围,强调要做到说话算话的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说出的话很难改正。

C.“一诺千金”一词形容一个人说话非常有信用,具有褒义的色彩。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B. 风和日丽C. 惊弓之鸟D. 鸡鸣狗盗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学校决定在下周举行一场运动会,旨在增强同学们的体质。

C.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它能让我感到心灵的宁静。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却从不骄傲自满。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夜空中的星星像眼睛,闪烁着光芒。

B. 他的脸色苍白,仿佛被风吹过一样。

C.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动听。

D. 那朵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高尚,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B. 那个地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C. 他做事总是优柔寡断,结果错失了许多好机会。

D. 她的演讲铿锵有力,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去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旅游。

B. 他把书拿起来,看了看,然后又放下了。

C. “你昨天去哪儿了?”“我去图书馆借书了。

”D. 他看到小明的成绩单,高兴地说:“你这次考得真好!”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荡漾B. 稻谷C. 融化D. 沉沦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离不开他平时的刻苦训练。

B.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D. 他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非常聪明,而且非常努力。

8.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那座山如同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远方。

B. 月亮升起来了,仿佛一位美丽的仙女在空中翩翩起舞。

C. 那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初二语文试卷期中考试答案

初二语文试卷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 潜伏沉默不语潜然泪下B. 精彩绝伦赏心悦目悲欢离合C. 气贯长虹理直气壮勇往直前D. 轰轰烈烈美轮美奂翻天覆地答案:D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条小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

B. 小明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

C. 这本书很有趣。

D. 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答案:A3.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高兴愉快欢乐B. 美丽美观美味C. 聪明聪慧聪颖D. 火热炽热热烈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B. 这本书很有趣,很生动,很有意义。

C. 我喜欢看电影,喜欢听音乐,喜欢旅行。

D. 这个城市很繁华,很美丽,很温馨。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

C.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D. 这座城市很繁华。

答案:C二、填空题6. 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是()A. 潜伏(qián fú)沉默不语(chén mò bù yǔ)潜然泪下(qián rán lèi xià)B. 精彩绝伦(jīng cǎi jué lún)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mù)悲欢离合(bēi huān lí hé)C. 气贯长虹(qì guàn cháng hóng)理直气壮(lǐ zhí qì zhuàng)勇往直前(yǒng wǎng zhí qián)D. 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翻天覆地(fān tiān fù dì)答案:C7. 下列句子的主题思想是()那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可打印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可打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沉默(mò)B. 悠闲(xián)C. 沉重(zhòng)D. 悠扬(yá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在校园里,看见了一片片美丽的景色。

B. 由于天气的原因,这次活动被迫延期。

C. 他的成绩不断提高,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D. 他的勇敢和聪明,使他在同学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3.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勤奋惩罚惩办惩戒B. 节约纪念纪律纪念碑C. 领导招领领带领导者D. 健康健美健康长寿健壮健康意识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让我爱不释手。

B.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她的表演惟妙惟肖,仿佛就是那个角色。

D. 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可见他的努力。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阅读。

B.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C. 在比赛中,他表现出色,赢得了冠军。

D. 他的言谈举止优雅大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让人陶醉。

C.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使大家受益匪浅。

D. 他的态度非常诚恳,让人感到很舒服。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的书法笔力遒劲,让人赞叹不已。

B. 这幅画的色彩斑斓,非常美丽。

C. 他的歌声悠扬动听,让人陶醉。

D. 这本书的语言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他的计划周密细致,考虑得非常周到。

B. 这场雨来得突然,让人措手不及。

C. 他的态度温和亲切,让人感到很舒服。

D. 他的讲解生动有趣,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一部分(1~6题,22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1)恣睢..____ ____ (2)惘.然_____(3)禅.师_____(4)瑟.
缩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A.易.主______
B.荼毒..生灵_______
C.孱弱..________
D.跻.
身______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有的人》是一首抒情诗,一韵到底,全诗写得质朴、明朗、凝重、洗练。

B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为线索,全文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变”字。

C.《论雷锋塔的倒掉》采用了记叙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D.小说、诗歌甚至散文中的议论不是起辅助作用,往往有决定作用。

4.下面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2分)
A. 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B.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C. 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D .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来捧场。

5.填空:(3分)
《故乡》的作者是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体裁_____________。

6.默写(6分)
(1) 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学》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7~24题,52分)
记叙文(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问题。

A.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
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B.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C.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7.这三段全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段描写_________景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9.加点字词“阴晦”、“横着”、“活气”可否依次换用“阴暗”、“躺着”、“生气”,为什么
10.《故乡》一文,作者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_____________(即阅读段A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阅读段B )。

后者色彩明亮、艳丽,是一幅______________。

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四部分构成的,而前者又是怎样的一幅图景呢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作者用了什么写法用意是什么
11.阅读段C 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议论文(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问题。

(一)(13分)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捷径呢这.
是许多初学的人市场提出的问题。

回答不能过于笼统。

一定说能或不能,都不恰当。

这要看学习的是什么人,学什
么,用什么方法,要安照实际情况分析。

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
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

“文化”这个词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很早就重视
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这是符合一般规律的正确方法。

因为学习不但要靠理解力,还
要靠记忆力,而理解力和记忆力无论有多强,要理解和记住刚学会的东西,总要有一个过程,那一个妄人如果想一下子就把什么都学会,其结果必定要吃大亏。

12.这两段文字中各有一个别字,找出并改正。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一段中加点的“这”字指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上面的文字中用“________”画出“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捷径呢”的答案。

15.“‘文化’这个词在外国文里本来就是积累的意思。

”这句话在选文中的论述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的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画“ ”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3分)
18.解释开头对联中两个加点的“好”字的意思。

(2分) (1)好(h ǎo)___________ (2)好(h ào )________________
19.为什么把青少年时代读书比做平路行走在文中找出答案,用横线标出。

(2分)
20.“但这时读数学习,就好比负重登山”一句中“这时”指的是什么时期为什么把“这是读
书学习”比做“负重登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概括全文的中心论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2.本文的论证方法是:()(2分)
A.摆事实
B.讲道理
C.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文言文(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问题。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3.“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字点出了全文的主旨。

24.画“____”的句子在修辞上属于________,淋漓尽致地勾勒出“食马者”________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罪行。

这三句作为__________论据,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论点,照应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25题,45分)
作文: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1)材料:1~4单元任选一篇,题目自拟。

(1)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2)不少于5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