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
当前老龄化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老龄化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加剧了社会和经济压力,影响了国家和人民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老龄化问题,我们需要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存在的问题1. 养老机构不足我国当前养老机构严重不足,尤其是高品质的养老机构更是数量较少。
另外,一些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比较特殊,如病患、残障、失智等,但一些养老机构却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造成了困扰。
2. 养老服务质量不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的投诉。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服务不及时、不热情、不负责等方面,给身处其中的老年人带来了诸多困扰。
3. 养老费用高昂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费用也随之增加,很多老年人的经济压力很大。
有的老年人甚至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缩减用度以减轻压力。
建议1. 完善养老机构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机构建设的投入,合理规划养老机构分布,扩大养老机构规模,提高养老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此外,还需为残障、失智和卧床等老年人特殊需求开设特殊的养老机构或专门的养护设施。
2. 提高养老服务品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标准,加大对养老服务的监管,严格执行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同时,加强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3. 减轻养老经济压力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福利的保障力度,推出更多相对应的优惠政策,如缴费减免、医保补贴等,为他们减轻养老经济压力。
此外,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给予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
结语老年人是我国的未来和希望,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
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政府、社会、企业等各种力量都应当发挥作用,积极研究问题,协同努力,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老年人福利政策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老年人福利政策的现状与改进建议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年人福利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老年人福利政策的落实情况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探讨我国老年人福利政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老年人福利政策的现状1. 养老金制度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金制度主要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然而,由于基数较小和养老金水平不高,许多老年人的养老金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2. 医疗保障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政策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
然而,医疗保障的覆盖面不够广,老年人看病的经济负担仍然较重。
3. 居住条件一些城市和地区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院和服务设施,但供不应求的矛盾依然存在。
另外,老年人住房改造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还需要加强。
4. 社会关怀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社会陪伴和关怀,但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度还不够,一些老年人面临孤独和无助的困境。
二、老年人福利政策的改进建议1. 提高养老金水平加大养老金发放标准,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金制度,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2.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医疗救助的补偿比例。
鼓励发展老年人健康保险,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3. 加强居住条件改善加大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养老院和服务设施,解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
同时,加强住房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老年人的居住生活质量。
4. 增加社会关怀和陪伴加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怀和陪伴,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5. 加强法律保障加强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障,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打击老年人权益侵害行为,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我国老年人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我们应当不断完善老年人福利政策,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晚年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关怀。
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养老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财务困难、医疗保障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更好的养老方案,政府和社会应积极采取措施。
一、财务困难经济支持是解决养老问题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许多年轻人在面临繁重生活压力时很难为自己和父母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另外,由于生活成本不断上升,退休金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基本需求。
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高退休金标准: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增加退休金数额,并通过定期调整确保其能跟上通胀水平。
2. 开展职业培训:鼓励和帮助中年和年长人员参加职业培训课程来提升他们就业竞争力与收入水平。
3. 鼓励个人储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个人进行养老金储蓄,并提供相应的理财指导和咨询服务。
二、医疗保障不完善在健康问题上,老年人往往面临更高的风险和更多的医疗需求。
然而,当前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并不完善,老年人普遍存在就医困难以及高昂药费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1.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进全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并提高报销比例,减轻老年人看病时的负担。
2. 增加免费或低价服务项目:针对特定病种和常见慢性病,设置一些免费或低价诊治项目,确保老年人能够及时就诊并得到适当治疗。
3. 加强家庭护理服务:建立健全家庭护理机构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在居民社区提供便捷、高效、专业化的家庭护理服务,方便老年人得到及时的照顾和关爱。
三、缺乏社交活动养老问题除了经济和医疗层面外,还存在着缺乏社交活动的困扰。
许多老年人面临孤独感和心理健康问题,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 增设休闲娱乐场所: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建立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如音乐厅、舞蹈教室等,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社交参与机会。
2. 拓宽技能培训渠道:组织各类社区群体活动,并开展兴趣小组和技能培训班,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其中以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老年福利事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老年福利事业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社会福利项目,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一、老年福利事业的现状目前,我国老年福利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老年福利资源的分配不均。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老年福利资源相对充足,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年福利资源则相对匮乏。
其次,老年福利项目的覆盖面较窄。
目前,老年福利项目主要集中在医疗、护理、康复等领域,而在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则相对较少。
此外,老年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参与度较低,这也是当前老年福利事业面临的一个问题。
二、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趋势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随着国家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老年福利事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将会不断加大。
政府将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推动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
2. 多元化发展未来,老年福利事业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除了传统的医疗、护理、康复等领域外,还将涉及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
同时,老年人也将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参与。
3.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老年福利事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服务。
同时,信息化技术也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4. 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未来,老年福利事业将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来推动。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提高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水平。
总之,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实现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目标,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服务。
我国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然而,在实际发展中,我们也必须正视一系列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覆盖率。
一、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尽管我国通过政策推动了养老院等机构建设,但与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相比,供给仍远远不足。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亿之多。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具备良好设施和专业护理条件的养老院。
对策: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首先,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完善现有养老院基础设施,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养老院建设中来。
其次,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区域内各类居住型社区,并重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此外,在农村地区可以优化利用闲置宅基地资源来打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模式。
二、老年人护理员短缺问题目前,我国的低龄化护理员队伍面临严重不足的状况。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职业,导致了老年人护理员供需失衡的问题。
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养老院等机构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
对策:加强培训与激励措施应该加大对护理专业的培训力度,并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
同时,在整个社会中应加强对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待遇、福利以及晋升机会等方面进行考虑与改善。
政府可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私立养老院提高待遇和薪资水平,吸引更多青年投身于此。
三、质量监管体系亟需完善目前我国关于养老院等机构质量监管体系存在不少问题。
部分地区存在监管资源匮乏、居民权益保障不到位等情况,给一些无良商家带来了侥幸心态和违法行为滋生空间。
对策: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行业标准应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对养老院等机构的监督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养老院经营者的责任与义务,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同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审核批准新建机构,并注重培训工作人员在服务中的职业道德素质。
四、公众对于养老事业认识不足在我国社会中,长期以来存在着轻视、忽视甚至歧视老年人群体和他们所需求的服务现象。
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4亿,占总人口的17.3%,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仍然非常严峻,需要我们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
一、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1. 养老设施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养老设施非常匮乏,特别是在市中心区,很难找到为老人们提供合适的养老服务的机构。
同时,由于年轻人在城市打拼的比例越来越高,所以老年人多数时候需要独自在家,不能得到及时的照顾。
2. 养老服务质量低。
由于养老机构的设施和人员水平的不足,老年人在养老机构里生活的质量常常很低,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频繁发生病情恶化的情况。
而且,很多养老机构里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无法提供良好的服务,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去照顾老年人,导致了老年人的病情恶化。
3. 养老费用高昂。
养老机构的费用较高,而对于低收入的老年人而言,缺乏足够的金钱去支付高额的养老费用。
而有些地区提供的养老服务是免费的,但是养老机构的设备和服务水平往往较低,难以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 养老政策不够完善。
现行的养老保险政策对于低收入和城乡差异大的老年人提供的帮助很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普及率,以便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安宁。
二、针对养老现状提出的建议1. 加强养老设施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投入,提高养老设施的服务质量和标准化程度。
同时,可以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向投资养老机构建设。
2. 提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
政府应该加强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使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服务。
3. 优化养老服务模式。
政府可采用社保、医保、公租房等多种方式,优化养老服务模式,鼓励业界创新,开发新的养老服务模式,使这些服务真正惠及到应该受到关注的老年人。
4. 完善养老政策。
政府应该完善养老保险政策,建立普惠性的养老保障体系,解决老年人的养老费用问题,降低他们的经济压力,鼓励他们享受和平安详的晚年生活。
老人困境分析报告

老人困境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老龄化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得到了明显的延长。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老年人的福利和服务需求的增加。
老人困境是指老年人因生活条件、身体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而面临的困扰和困难。
本报告旨在分析老人困境的主要原因和对策,提出改善老人生活质量的建议。
2. 主要原因分析2.1 经济困境经济困境是老人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退休金或养老金往往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许多老年人存在经济上的困扰,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
2.2 社交孤立社交孤立是老年人困境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亲友和社交圈子逐渐减少,很多老年人感到孤独和无助。
缺乏社交支持和陪伴的老年人更容易陷入心理和情感困境。
2.3 健康问题健康问题是老人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逐渐下降,常常面临各种慢性疾病的折磨。
同时,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但由于经济困境和交通不便等原因,许多老年人无法及时得到适当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3. 解决对策3.1 政府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提高老年人的退休金和养老金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社区服务中心、养老院等老年人福利机构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免费或低价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3.2 社会关爱社会关爱是改善老人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如老年人健康讲座、社交活动等,以帮助老年人建立社交关系,减少社交孤立的问题。
3.3 健康服务改善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可以建立更多的老年人专属医疗机构和健康服务机构,并提供更多的免费或低价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此外,可以通过开展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4. 改善老人生活质量的建议4.1 加强老年人教育通过开展老年人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水平,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困境及应对

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困境及应对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老龄化,老年社会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老年人的福利和服务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焦点。
在实际的工作中,老年社会工作者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困境,提高老年社会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老年社会工作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困境一:老年人群体的多样性老年人群体的多样性是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一大困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文化背景、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方面差异也越来越大。
这就给老年社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有效地满足各种老年人的需求成为了老年社会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
解决方案一:差异化服务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多样性,老年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根据老年人的文化背景、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可以提供身体锻炼和健康咨询等服务,对于经济拮据的老年人可以提供经济援助和精神慰藉等服务。
解决方案二:建立老年社区建立老年社区是解决老年人群体多样性困境的一个重要途径。
老年社区可以成为老年人们进行交流、休闲娱乐、学习等活动的场所,同时也可以提供各种服务,满足老年人不同方面的需求。
老年社区还可以通过建立老年人互助组织,让老年人之间相互帮助,减轻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负担。
二、困境二:老年人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如孤独、抑郁、焦虑等。
老年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案一:心理疏导老年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老年人解决心理问题。
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也可以通过建立老年人心理支持小组,让老年人之间相互交流,共同面对心理问题,减轻心理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6%和8.87%。[1]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 将达4.1亿,占人口总数的27.4%。 第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1980--1999年 约20年时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完成了从成年型向 老年型的转变。而英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80年,瑞 典用了40年。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老年人口 的增长一直快于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增长。1982年以 前平均增长3.9%,1982—2000年由7664万人增加 到1.26亿人,年平均增长6.4%。随着20世纪中期 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21世纪前期是中国 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11] 第三,高龄化态势显著。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 老年人口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1899万,约有 1000万名高龄老人需要照顾。到2020年中国80岁 以上老年人将达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而城市96%却依靠家庭养老。高龄老年人服务照料 问题已成为老年人福利事业的重要问题。 第四,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大。第一,老龄化 程度由东向西呈区域梯次型结构,东部地区发展 快于西部。上海1979年进入老龄化,宁夏到 2012年才进入老龄化。最早和最晚进入老龄化 的地方中间间隔长达33年。第二,从已经进入老 龄化的国家看,城镇老龄化的程度高于农村,而中 国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出1.24个百分点,这 种倒置的状况一直要延迟到2040年。 第五,未富先老。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速度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之一。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8亿人, 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1.19亿人, 占总人口的8.87%。[1]80岁以上高龄老人1899 万,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33万,他们 不同程度地需要护理照料服务。城乡空巢家庭超 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 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 老条件明显缺失。家庭负担、社会负担越来越重。
881
1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
了2512万。2004年65岁以上老年人为9879万 人,占总人口的7.6%。[6](P.39)前已述及,到 2010年11月,60岁以上老年人为1.78亿,65岁 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分别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认为,老年人在退 休后脱离了原来的角色,常会有失落感和被排斥 感,自尊心受到影响,生理和健康会有一定的改变 [9]。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使退休年龄普遍提 前。目前除了一些高职务、高技术行业执行正常 退休年龄外,企业大都提前退休。一些事业单位 通过涨工资等柔性办法,鼓励提前退休和退居二 线。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减少后,难免感 到自己已被社会遗弃,产生年老不再有用的消极 情绪。与此同时,子女普遍工作繁忙,就业压力 大,难有时间与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大多数老年 人有经常性或长期性的孤独感。 城镇化进程中,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城市的交 通、住宅问题很少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自然 风光地带减少,绿化带减少,老年人的活动空间越 来越小。外出交通不便利,使许多老年人蜗居家 中,缺少与人交流,情感孤独。精神生活缺失已成 为除生理健康外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个重要因 素。有研究表明,老年人中精神抑郁症的发病率 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在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 社会老年人丰衣足食、怡养天年、含饴弄孙、儿女围 绕身边尽享天伦之乐的场景已经渐行渐远。人口老 龄化与家庭小型化之间的矛盾、老年人对养老的需 求与家庭实际能提供的帮助不足的矛盾、老年人对 社会化养老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等日益凸显。加
老年人社会福利问题传统上以济贫和机构服 务为重点。近年来,一些学者根据老年人的福利 需求,结合国际经验,提出运用医疗服务、健康服 务、家庭服务、日常生活照料以及整合社区资源等 服务功能,综合为老年人服务。[3](P.202)从中国
收稿Et期:2011・09-22
作者简介:成海军,男,北京市人,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12霹
增加。2[)06年,城市地送的纯澎户努49.了%,与其他 家庭成员~起鼹往的占50.3%;农搴于遗送的缝老户 38.3%,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越爝链鹣占61.7%。城 市中老年人表示愿意与子女往在一起的为37。l%, 愿意入倥养澎视构酶为17.5%;农树中的这掰顼比 倒分别为54.5%翻15。2%。【7]家庭肉照顾畿人的 人爨减少,老年人对养老的霈密与家庭实际麓提供 的帮滋存在较大差鞭。 (三)社会诧养老供给嗡驻不足 据统计,鼯裁孛国各类老年社会禳裁枫构 39904万个,廉位314,9万张,收养人羹242。6万
万方数据
成海军
当前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
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过去老年人的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基本可以在家庭内得以实现。社交需 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不强烈,且可以在家 庭、家族内得到部分满足。 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福利需求呈多 样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之外, 还需要服务照料、精神慰藉、卫生保健、文化教育、 体育健身和权益维护等社会条件。当老年人面临 健康欠佳、高龄化和空巢家庭等问题时,其生理需 要和安全需要在小型化结构家庭中常常无法得到 及时、有效的满足,更不必提其他高层次的需要 了。家庭照顾功能在弱化,家庭的资源十分有限, 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提升至较高水平以分享社会 发展成果,向家庭之外寻求更多支持就成为必然。 (五)老年人心理健康和情感孤独问题日益
123
万方数据
成海攀
当前中国老年人糠会辐嗣的困境与对策
年入杰予努体衰老,逐步愿意在社会巾淡斑,不褥 被工作主贻期待黧社会参与酝约束,让下一代承 担责强,形成世代闯的角龟替代,有助于孝士会黪安 定与发展。撤退并不楚惫年人的擎内行为,丽是 老年人稚大众鳃“双商擞退”。但爨,老年入脱蒜 势动力市场藤风险鹳匿烟大,退休詹饿们往往会 经艨收入的大幅囊下降。[4 1(pp。5—6)南予中图 工资体系中有不少是单俄的内部待遇,退休后这 部分待遇取消;加之近年持续的王资增长巾,邋体 邀人工资涨辐总魑低予在职人燹;王瓷上涨又总 是伴蘧蛰物价上涨,使褥郑整在职时离工资、鑫收 入的入辩遗体麓普邋遭遇生活水平下繇。 老年人生活永平下降,另~个重要谶素靛箍 来宣子女方巍的经济支持少。工煎饿的发展,健 褥置身予现代劳动市场豹子女缀难褥足够的牧入 寒帮助父母养老。由于下岗失业等闲素韵影响, 有的儿女不但不畿在经济上资勘老人,还娶反避 来“嗡懑”。爨蘸粥岁左右的老年入,JL女一般 在躺一50岁,稷多怒圈露企垃改革下岗者,薅他 翻豹子女又赶上大学收费,这整得意年人要从愿 本低微的退体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黝子女,补贴隔 代人的上学费用。不仅没毒实现“养JL防老”,逐 阂朴熊JL女趣H鲎了生活受褪。 (二)家庭养老翡熊逐渐翳他 家藤莽老憩中嚣传统的养惫方式。中豳《婚姻 法》和《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帮规定了子女泰赡养老 人的义务。但是,最近几十年家庭鹣功熊魏结构发 生了缀大鳓变德。[5】(p+513)入瑟漉动赧测、子女因 王撵等原因与老人不在阏一个城市生活豹禳多,麟 使在同一城市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的魄越寒越 多。赞统社会中一大家人共慝、以老年人为核心、众 多家人一起慧顾老年人的情景跫不多照。 家庭弱益小燮德导致养老甓力苓鼹。掭第益次 全匿人爨蔷查遂承,2000簪中国家庭规模为3。44 人,魄1990年减少0.52人,比1982年减少0.97人。 2004年,中国农树平均簿户家庭人鼹为4+08入,城 带平蚜每户家庭人蠲为2,98人。[6】瓴110)“核心家 庭”已成为中醒家庭户的主体。随着入舔流动的增 多,城市商大整的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 2006年“巾溺城乡老年人翻状况追踪调查”对老年 入家庭缮构与屠住意愿调凌显示,近每泰,J乙女不在 老年入身边张老年入愿意翠独居往的家庭比例显著
125
万方数据
成海军
当前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
较慢,通常在步人工业化社会后才出现老龄化问 题。这些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 在5000~10000美元之间。而中国1999年进入 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仅800多美元。老龄化超 前于现代化,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 应。在工业化起始阶段、经济建设需求资金集中 的情况下就步入了老龄化,这使得中国不具备相 应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保障能力来应对人口老龄化 的挑战。具体表现为:老年人福利资金不足,社会 福利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老年人相关的社 会福利政策不完善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当前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
成海军
摘
要:
目前,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在经济收入、家庭养老、
社会化养老、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福利需求呈多样化趋势。面对老年人福 利需求与供给十分突出的矛盾,传统的居家养老力量不足,迫切需要推进社会化养老, 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福利改革的关键。我们应整合正式的和非 正式的社会福利资源,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通过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对 象、增加服务内容、明确责任承担、扩大覆盖范围等多重路径,完善老年社会福利政策。 关键词: 社会福利政策;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l一0123一07
[2]
的实际出发,针对老年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完 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加快老年人社会福利制 度建设,应是中国社会福利革的重点。
一、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 的老年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不断加快,社会生活中竞争因素、应急因素日益增 加,这些更替和变迁打破了以往社会生活的平静, 迫使每一个自然人都要从社会人的角度去积极适 应。在此情景下,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受到强 烈冲击,老年人生活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一)老年人经济收入普遍偏低 “撤退理论”(Disengagement Theory)认为,老
人。平均每千名老年人仅察16张床位,[8】与发达
慝家平均每千名老人7e张酶水平差距很大。2006 每《中羼城乡澎年入隧状况追踪调登》照示,老年 人“愿意往养澎魏构”魏比例为17.5%。1982年、 1990年、2000年中圈国岁以上意人鼹为0.42亿、 0。63亿、0.87亿,黎拨有意愿住莽老机构的跑铡 17,5%,社会福剽单位瘕收莽人数为0.0735亿、 0。1103亿、0。1523亿。两实酥上阉麓社会裰剥单 位收养人数为0。0023亿、氇∞∞亿、0。0083亿。扶 董t会福利机构的总床位数占瀑年人总数的比例来 蓊,发达圈家簸低为3%。蹰中蓬1982年、1990 年、2000年社会裰剃荦位黪床位数分剐为28。2万、 78。0万、113。0万,除泼阕麓6◇岁以上老年人数褥 到的比例分别为0.37%一0 80%、0.86%,离最低标 准3%还套很大豢鞭。收养人数;}霪床位数的实际 供绘和理论嚣求郝表骥,老年人社会福利霈求绝对 数缀大,盥增长很快。供给与嚣求之闽的嚣大“空 缺”说鹈老年人凝会福利需求没纛褥到有效满怒。 爨前圜家举办的老人福利搴照资金不足、福 剃杭橼少、鼗务水平僳、功能零一,逡不熊满题广 大老年人的謇露求。搴主会亿养麓越步浼、水平羝、祭 体不充分,老年人福剃需求与供给的矛籍十分突 出,整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藏滞蔚。无沦从满 足基本生活需要、实瑷老豢所养撼发,还韪从提高 生活质量、实理老有所送、老有辫乐、老菊所学、意 翁所为窭发,都遍切爨婺拓宽猿会化养老途径,建 立完善戆社会养老服务撬制。 (四)老年入福剃{蓦求墨多样他 心理学家马新洛认为,人融备稀需要可分为 五个屡次,依次序上升。黟生理嚣要、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尊蒸需簧张岛我实璃需要。萁中,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