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 项目背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态建设的重视,造林项目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针对某造林项目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项目目标-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造林项目- 保证造林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1 项目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 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包括施工过程的监督和质量控制。

- 技术专家团队: 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咨询,确保造林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施工队伍: 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包括树木种植、土壤处理等。

3.2 施工流程安排1. 前期准备阶段:- 确定造林区域和造林规模- 进行土壤检测和评估,制定土壤处理方案- 准备所需的种苗和施工工具2. 施工阶段:-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整洁- 进行土壤改良和处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树木种植和定植- 进行必要的浇水和养护工作,确保树木的成活率3. 后期管理阶段:- 定期巡查和监测树木生长情况- 进行必要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建立树木保护制度,防止人为破坏- 监测和评估造林效果,提出改进意见3.3 安全和环保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 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 合理利用施工材料和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建立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洁。

4. 风险管理- 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和突发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纠纷。

- 定期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环境监测,确保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5. 成本控制- 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包括人工、材料和设备等费用。

- 优化施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项目成本。

- 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及时调整预算和资源配置。

6. 项目评估与改进- 在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评估,包括成果评估和效益评估。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最新篇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最新篇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第二节、施工要点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奖罚措施第四章、主要机具设备品种及数量第五章、各类绿化树种苗木来源安排、保障措施、进场及施工计划第一节、加密造林与幼林抚育技术措施第二节、苗木来源安排及保障措施第三节、进场及施工计划第六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第一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克服质量通病措施第四节、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管理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施工措施第二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第九章、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第一节、雨季造林措施第二节、补植方案措施第十章、养护方案及措施第十一章、森林防火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林业局2016年储备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二、工程内容:人工造林约1300亩三、质量标准:1)合格;符合国家及本招标文件所列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3)苗木质量达标,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的苗木保存率 95%以上,无病虫害,生长旺盛。

四、工期:2016年4月-2018年11月(2016 年4月25日前完成配水、5月10日前完成绿化,2017 年、2018 年管护)。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二、《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四、关于本工程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五、关于本工程的作业设计书、资料及附件。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引言概述: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在原有植被缺失或者退化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的一种方式。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造林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施工前期准备1.1 确定造林区域:首先需要根据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植被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造林区域。

1.2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造林区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人员安排、设备准备、材料采购等。

1.3 确定造林树种: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合的树种进行造林。

2. 施工人员组织2.1 确定施工人员数量:根据造林区域的面积和施工时间,合理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

2.2 培训和指导: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专业水平,确保施工质量。

2.3 分工合作:根据不同的施工任务,合理分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 施工设备和工具准备3.1 选择适合的设备:根据造林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施工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如挖掘机、砍伐机等。

3.2 维护和保养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3.3 准备必要的工具:根据施工需要,准备必要的工具,如铁锹、锄头等,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4. 施工过程管理4.1 施工现场布置: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4.2 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如树苗的选取、栽植的深度和角度等。

4.3 安全防护措施:制定相关安全规范,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5. 施工后期管理5.1 养护管理:对已完成的造林区域进行养护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等,促进树苗的生长。

5.2 监测和评估:定期对造林区域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树苗的生长情况和生态效益。

5.3 纠正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解决可能浮现的问题,确保造林工作的持续效益。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及目标1.背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造林工程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

2.目标:通过组织合理的造林施工工作,达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功能的目标。

二、施工组织架构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包括项目计划制定、资源调配、施工进度监控、质量控制等。

3.施工队长: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包括人员组织、设备维护、施工现场管理等。

4.行政人员:负责项目的相关行政工作,包括报表统计、材料采购、人员管理等。

三、施工组织过程1.前期准备(1)确定施工范围:根据项目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施工的具体范围。

(2)制定施工计划:根据项目计划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人员调配、设备安排、工序实施等。

(3)采购材料:根据施工计划和项目需求,采购所需的造林工具、苗木等材料。

(4)技术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其造林技术水平。

2.施工实施(1)人员调配:根据施工计划和工序要求,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设备安排:根据施工计划和工序需要,安排适当的设备投入施工,如挖掘机、铲车等。

(3)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质量管理等,确保施工工地的秩序和安全。

(4)工序实施:按照施工计划,逐步实施各个工序,包括清理现场、翻土、栽种、浇水等。

(5)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如对栽种的苗木进行质量检验、对施工工序进行过程管控等。

3.后期管理(1)验收工作:对施工完成的区域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维护管理:对已造林的区域进行长期维护管理,包括定期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档案整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档案资料,包括施工记录、验收报告、材料采购单等。

四、风险管理1.人员安全风险: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设备故障风险: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引言概述:人工造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工程,通过人工手段在原有的森林地区进行树木的种植,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施工流程的优化以及施工质量的保障。

本文将详细阐述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的五个方面。

一、施工人员的合理配置1.1 人员数量的确定:根据造林区域的面积以及种植树木的种类和密度,合理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

通常情况下,可根据经验规定每一个施工队的人数,同时考虑到施工期限和效率的要求。

1.2 人员技能的要求: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确定所需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

例如,若需要进行土地整理和树木种植,则需要具备相关技能的人员。

此外,还需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1.3 人员培训和管理: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了解施工任务的要求和流程,并掌握相关技能。

同时,建立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工作秩序和纪律,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施工流程的优化2.1 土地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土地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杂草、疏伐乔木和平整土地等。

通过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使用机械设备,可提高土地准备的效率。

2.2 树木种植工作:在树木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树木的种植位置和密度,确保树木的生长空间和生长环境。

同时,施工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如挖坑、培土和固定等,以保证树木的成活率。

2.3 施工质量的监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对土地准备的质量进行抽查,对树木的种植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三、施工设备和工具的选择3.1 施工设备的选择:根据施工任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施工设备。

例如,对于土地准备工作,可选择使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

对于树木种植工作,可选择使用种植机、培土机等工具,以提高种植质量。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一、任务背景和目的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苗木或种子种植在特定的地点,以达到恢复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和提供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文旨在设计人工造林施工组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总面积约1000公顷,计划种植树木约10万株。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恢复该地区的植被,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

2. 组织结构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建议设立以下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和协调,监督施工进展。

- 技术专家:提供专业的树木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

- 施工队伍:包括苗木种植人员、土壤处理人员、浇水养护人员等。

3. 施工流程- 土壤准备:根据土壤质量和树种要求,进行土壤改良和处理,确保良好的生长环境。

- 树木选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的树种。

- 苗木培育:通过苗圃培育苗木,确保苗木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需求。

- 树木种植:按照设计方案,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树木种植,注意树木之间的间距和排列方式。

- 浇水养护:根据树木的生长需求,进行适量的浇水和养护工作。

- 监测评估:定期对已种植的树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施工资源- 人力资源:根据项目规模,合理安排施工队伍的人员数量和专业技能,确保施工质量。

- 物资采购:根据施工需要,采购苗木、土壤改良材料、水源等必要物资。

- 设备工具:根据施工流程,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挖掘机、水泵等。

5. 安全保障-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 培训和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6. 环境保护- 合理利用资源:合理利用土壤、水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生态恢复: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和恢复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完整版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完整版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第二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第一节、施工总体思路第二节、施工要点第三节、施工准备第四节、施工方案及关键技术第三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第二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三节、奖罚措施第四章、主要机具设备品种及数量第五章、各类绿化树种苗木来源安排、保障措施、进场及施工计划第一节、加密造林与幼林抚育技术措施第二节、苗木来源安排及保障措施第三节、进场及施工计划第六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第一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第三节、克服质量通病措施第四节、工程技术资料及图纸管理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施工措施第二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第三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第九章、雨季造林和补植方案及措施第一节、雨季造林措施第二节、补植方案措施第十章、养护方案及措施第十一章、森林防火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林业局2016年储备林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二、工程内容:人工造林约1300亩三、质量标准:1)合格;符合国家及本招标文件所列有关造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2)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要求;3)苗木质量达标,造林质量合格;4)在养护期内,分种树、分规格的苗木保存率95%以上,无病虫害,生长旺盛。

四、工期:2016年4月-2018年11月(2016 年4月25日前完成配水、5月10日前完成绿化,2017 年、2018 年管护)。

第二节、编制依据及技术规范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二、《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四、关于本工程的《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五、关于本工程的作业设计书、资料及附件。

造林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造林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造林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一、项目概况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资源,我公司拟在某省某地展开一项造林工程,计划在该地种植一千亩树木,以恢复当地的生态平衡。

本项目总投资约为500万元,预计施工周期为一年。

二、工程内容1. 造林范围:项目选址为某省某地,总面积为1000亩,主要为荒山荒地。

2. 造林树种:根据该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进行种植,如松树、柏树、柳树等。

3. 施工内容:包括疏伐清理、地面平整、栽植树苗、灌溉养护等工作。

4. 施工标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施工,确保造林工程质量。

三、施工组织1. 项目负责人:由我公司派出专业的项目负责人负责统筹管理整个造林工程。

2. 施工队伍:组建专业的造林施工队伍,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劳务工人等。

3. 施工设备: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各种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进度。

四、施工方案1. 前期准备:进行现场勘察、测绘,确定造林范围和树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疏伐清理:对荒山荒地进行疏伐清理,清除杂草、树木残余等,确保栽植工作顺利进行。

3. 地面平整: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确保树苗生长的良好条件。

4. 栽植树苗:根据设计方案,有序栽植各类树苗,确保树木的密度和范围。

5. 灌溉养护:对栽植后的树木进行灌溉养护,保证树木的生长。

6. 施工总结: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施工质量和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五、安全措施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提高安全意识,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六、环境保护1. 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 循环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3. 进行施工前和施工后的环境监测,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实施。

七、经济效益1. 通过造林工程,提高当地的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林施工设计第一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造林面积****公顷,共种植苗木***株,其中侧柏****株,杨树****株。

经过对本工程施工地段进行了考察,经认真分析研究,针对其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同时结合我公司长期以来的造林绿化施工经验及近几年所推广的最新防护研究成果,我们总结了施工利弊因素,特此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施工组织方案。

二、编制主要依据和技术标准2、《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3、《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通则》,GB/T18337.2-2001;4、《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5、相关造林绿化常规规范要求及工程主管部门的要求;6、现场实际情况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建议;三、工程目标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以及本工程造林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同时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服从工程监理及建设单位的监督和技术指导,以美化景观,生态恢复,植树造林为目的,力求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四、本工程绿化施工的技术关键与原则造林工程的优劣是本项目工程管理的关键问题,要确保本工程达到优良标准,以下几个施工环节与技术关键需要特别重视:1、严格按照造林管理规范和作业设计书施工,应力求地点准确,施工方案保证切实可行。

2、项目部各个部门的统一协作能力及管理措施的完善性。

3、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水平,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运行状况。

4、把好技术质量关,保证所有的技术参数以及施工材料等都符合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

5、以科学施工、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态度,争创优质绿化工程。

五、关键施工技术、工艺本工程主要包括沟道内种植杨树和侧柏,关键施工技术是乔木的栽植和养护。

1、种苗、基肥和辅助材料购置我公司将选择具有种苗生产许可证、信誉好、质量优的壮苗供应商,并做好采购苗木的检验检疫。

选择信誉高、质量可靠的供应商,采购基肥、保水剂、生根剂、塑料薄膜等植物物资。

2、施工工艺乔木栽植的施工工艺清理场地--布点放线--挖种植穴--树种选择--起苗运输--种植苗木--培土填穴--施基肥--施保水剂--踩实提苗--浇水--覆土、塑料薄膜--养护管理3、栽植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其措施(1)施工准备施工前先对照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进行反复核对,搞好配合工作,发现问题,应先解决相关施工与技术问题。

仔细落实苗木,落实劳力、材料、机具以及运输材料。

认真勘察现场、气候、土质、水源、交通障碍物等条件。

(2)放线、定点放线方法采用尺绳放线法、标杆放线法、尺徒手定点放线、网放线法相结合的适用于本工程各个段的放线方法。

在标定植树点位置的同时,要对计划栽植的树种做出明显标示,并记录数量,挖穴时如发现定点标记模糊不清时重新放线标定。

且放线定点后应立即复查,不论采用何种放线法,均要满足作业设计书的误差限制,各相邻栽植点误差,以设计书规定的株、行距为基准,平坡不大于5%,复杂山坡不大于15%。

(3)种植穴的挖掘整地方式、方法和规格主要依据造林地地形、地势、植被、土壤、树种情况等确定,禁止采用全面整地方法。

本项工程采用以下整地方式:穴状整地。

植树穴规格为40cm×40cm。

为保证适时造林,必须提前做好植树穴开挖等造林整地工作。

挖掘树穴时,以定点标记为圆心,划出轮廓线,沿该线垂直向下挖掘,将坑壁挖成弧形,栽植坑挖在正中间,将坑楞打结实,穴底要平,不准挖成锅底型。

挖穴时一定要先挖内部,最后整理外部。

挖坑时,对质地良好的土壤,要将上部表层土和下部底层土分开堆放,表层土壤在栽植时要填在根部。

杂层土壤中的部分好土,也要和其他石渣土分开堆放。

同时,土壤的堆放要有利于栽种操作,便于换土、运土和行人通行。

(5)苗木选择选用符合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规格要求的苗木或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选用苗木。

保证苗木分支点整齐、树冠圆满,整齐一致。

选择发育正常,苗干粗而直,组织充实,根系发达,有较多的须根、根幅大、主根短而直,没有病虫害的优良苗木。

需截干乔木锯口处要干净、光滑、无撕裂或分裂。

截口处做好防腐防虫处理。

假植苗假植时间不少于-年,新生根系发达。

(6)树木起掘根据设计书要求及树种特性、苗木规格、土壤类型、移植季节、天气条件及施工的特殊性等因素,合理确定起苗时间及挖掘苗木的根盘大小、土球规格。

起苗如遇到土壤干燥,应在起苗前一二天灌水一次,增加土壤粘着力,而土壤过湿时,则应提前挖沟排水,以利挖苗。

待土壤湿润但又不粘手脚时便可以起苗,以使苗木较好的保持完整的根系,便于长途运输,以利成活。

为便于苗木的挖掘和运输,对蓬散的树冠宜作适当的捆扎。

裸根苗挖掘。

对于大庙,应从适宜的根盘规格的外侧环状开沟挖掘至规定深度,并切断全部侧根后,从一侧向内深挖,主根未切断前不得用猛力拉摇甚至干拔树干,切断主根后小心掏空土球泥土,注意勿损伤须根,随根土要保留。

如遇到粗大根系,应锯断,保持切口平整,防止造成主根劈裂。

(7)苗木运输坚持随挖、随运、随栽原则。

在装车前剪除枯黄枝叶,根据土球完好程度适当剪除部分茎干,甚可截干,再结合截枝整形等方法,最大程度保其成活。

苗木装卸轻拿轻放,按顺序搬移,不得随意抽拽。

与运输工具、绑缚物相接触的部位用草衬垫,以免擦伤苗木。

装卸、托运重保护苗根。

运输裸根苗必须采用根部保湿措施,可以蘸泥浆后,用草袋包住根系,根的周围填塞湿草,留干外露,装车后向苗木洒水,然后盖一层湿草袋,再盖上帆布蓬,从而避免风干和机械损伤,高大苗木要水平或倾斜放置,苗根朝向车前方。

造林工作中,为防止苗木栽植前在运输过程中根系失水,可采用保水剂蘸根的方法保持苗木根系水分。

具体方法是:将粉粒状保水剂产品,按0.1%浓度加入浸根用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保水剂充分吸水后使用,裸根苗在保水剂浸液中浸泡半分钟,最好再用塑料薄膜或草袋包扎。

这样可以保证苗木根系在10小时内不失水,可相应提高造林成活率。

(8)苗木栽前修剪栽前修剪包括修枝和剪根,主要是为了减少叶面蒸发,保存树体水分,使地上和地下部分保持相对平衡,进一步培养树形,减少自然伤害,提高树木成活率。

修枝量视树种、移栽成活难易程度、栽植方法、挖苗的质量确定。

萌生能力强、根系发达、带土球移栽、挖掘质量好的可适当减少修剪量。

修剪应保持自然的树形。

病虫枝、枯死枝、折断枝必须剪除。

内膛细弱枝、重叠枝、下垂枝、徒长枝等也应适当修剪。

落叶乔木的修剪:根据栽植树木的干性强弱及分枝习性进行修剪。

对干性强的树种采用削枝保干的做法,疏去无用枝,保护主干的顶芽,形成主次分明的树体结构;对无中干的树种,宜保持主枝优势,适当保留其上的侧枝并在饱满处进行短截,保证主干生长。

(9)苗木栽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栽植,做到苗木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准确无误。

苗栽植时要轻拿轻放,保持树体端正、上下垂直,不倾斜。

相邻近苗木的规格(干径、高度、冠幅、分枝点)基本保持一致;栽植方法:注意栽植深度A.根茎部易生不定根的树种,可适当深载,其根茎(原土痕)处低于底面5~10cm。

B带土球苗木,灌木或栽植地为山脚粘性土壤,根茎部低于底面3~5cm或平于地面。

裸根苗栽植方法:A栽植前将苗木的包装物全部清除至坑外,避免日后包装材料腐烂发热,影响根系正常生长。

B、栽裸根苗时,将苗木根系妥善安放在坑内新填的底土层上,直立扶正,使苗木根系自然舒展。

先填表土层的土,待填土到树根的一半以上时,将苗木轻轻提到深度合适为止,一般保证地面与原土痕平齐,乔木不得深于原土痕的10cm树干直立,树根舒展,踩实或用木棍墩实;再二次填土,同样踩实或用木棍墩实。

C、栽植前把苗木放在按比例添加了ABT3号生根粉的水溶液里浸泡,使苗木吸足水分,以提高自身含水量及根部发育能力,增强抗旱能力;或把根系蘸泥浆,所用泥浆不可调制过稠,否则,会使根部周围结成泥壳,影响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反而降低造林成活率。

设置支架保护:随栽植完成后,对高大的树木特别是带土球的树木,应设立支架,把树牢固的支撑起来,确保树木不会歪斜。

抚育管理:松土除草:松土除草与扶苗、除蔓等结合进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对穴外影响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每年也要割除1~3次。

松土除草注意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并进行扩穴,增加营养面积。

补植:植苗造林的补植应用同龄大苗。

补植时间,应安排在能够满足造林合同工期和成活率(保存率)要求的期限内。

幼树抚育:包括除蘖、修枝、整形、补水、追肥等抚育工作。

混交林可采用修枝、平茬、间伐等措施调节各树种之间的关系,保证其正常生长。

森林防火:加强看管,严防火源上山是最有效的措施;风力灭火机是最有效的灭火工具;每年春节、清明两大节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需要特别注意增加看护人员,防患于未然。

浇水:根据不同的园林植物的季节性、树体大小、土壤干湿程度确定浇水量及浇水次数,做到适时适量,每次浇水都要浇足。

土壤出现积水及时排除。

施肥:根据乔木的年龄、品种、生育期及草坪的生长状况进行施肥。

枝叶生长期以氮为主,磷钾肥为辅,开花结果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通常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敌百虫800倍液、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可综合防治多种病虫害。

修剪:灌木修剪,整形株型,控制高度,除去过密枝、枯死枝、病虫枝。

第二章工程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一、施工计划管理1、计划的编制:精心编制施工计划,实行动态网络管理,整个工程要加强计划工期控制。

为保证总计划的实现,在总体网络计划中设置关键日期控制点,该控制点是施工阶段性目标。

依据总进度计划,项目部编制月进度计划,施工专业队依据月进度计划编制周进度计划并报项目部审批,现场施工员依据周计划编制日进度计划,在每天生产例会提出,经各专业队平衡后作为第二天计划,发给各有关执行人。

2、建立例会制度:每月一次工程总结会,做阶段性总结;每周一次工程例会,安排检查月进度;日巡查会,检查作业进度,并做日报、周报和月报。

控制保证计划的层层落实。

施工中影响进度及专业协调问题在例会上及时解决。

如工期有延误要找出原因制定追赶计划。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同时编制相应的人力、资源需用量计划,确保人力资源满足计划执行者的需要,为计划的执行提供可知的物质保证。

项目部设生产计划工程师,专门负责制定施工计划并负责检查、协调、控制。

按照总体工期的要求,督促施工队伍制定分包工程进度计划并审定,要求其进度计划必须控制在总体进度计划之内,与总体计划相接。

进度计划层层控制,专人把关。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每项工作施工开始前,由项目副经理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碰头会,解决技术接口、工序交接、物资准备、机构调配、其他作业条件等一系列问题,不打无准备之仗,使工程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