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造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引言概述: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在特定区域进行栽植树木的活动,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进行人工造林时,施工组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保证造林质量,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配置、施工设备选择、安全措施、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在开始人工造林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地点、树种选择、施工方法等内容。

施工计划应该合理安排,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1.2 确定施工队伍在施工前需要确定施工队伍的人员数量和配置,包括技术人员、劳动力、管理人员等。

确保施工队伍的人员结构合理,能够胜任各项工作任务。

1.3 资源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资源,包括树苗、肥料、工具设备等。

确保资源充足,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二、施工人员配置2.1 技术人员技术人员是人工造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负责树种选择、施工方法、质量控制等工作。

技术人员应该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指导施工队伍进行工作。

2.2 劳动力劳动力是施工队伍中的主要成员,他们负责具体的栽植、施工等工作。

劳动力应该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能够胜任各项工作任务。

2.3 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负责施工队伍的组织协调、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

管理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技能,能够有效地指导施工队伍进行工作。

三、施工设备选择3.1 栽植工具在人工造林中,栽植工具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包括铁锹、铁锨、镐等。

选择适合的栽植工具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树木的成活率。

3.2 运输工具运输工具用于将树苗、肥料等资源运送到施工地点,包括拖拉机、卡车等。

选择适合的运输工具能够保证资源的及时供应,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3.3 安全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安全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一、任务背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全球范围内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和减少。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增加森林覆盖率,人工造林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次任务旨在设计人工造林施工组织,确保施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目标- 在指定区域内完成人工造林工作,根据规划要求种植相应的树种。

-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造林成功率。

- 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2. 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人工造林施工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 施工队长:负责具体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 人工造林工人:根据施工计划,负责具体的树种种植和护理工作。

3. 施工准备- 项目经理负责与相关部门协调,确保施工区域的土地准备工作完成,包括清理、平整和施肥等。

- 确定所需的树种种类和数量,并与专业苗圃进行采购商议,保证苗木质量。

-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铁锹、铲子、测量工具、喷水器等。

4. 施工流程- 确定施工区域的划分和标记,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定位。

- 进行土地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杂草、平整土地、施肥等。

-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树种的种植,确保树苗的栽植深度和间距合理。

- 进行树苗的浇水、施肥和固定工作,确保树苗生长的良好环境。

- 定期巡视施工区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等问题,保证树苗的健康生长。

5. 安全管理-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 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和防护鞋等。

-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6. 资源管理-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确保工作效率和员工健康。

- 管理和维护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寿命。

- 优化物资采购和使用,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耗。

7. 质量控制- 制定施工质量标准,明确树苗的生长要求和成活率。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标题: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引言概述:人工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提高造林效率,保证造林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施工组织设计的角度,分五个部份详细阐述人工造林的相关内容。

一、确定造林区域1.1 土地调查与评估:对待造林区域进行详细的土地调查,了解土壤类型、水源情况、地形地貌等因素,评估植被恢复的可行性。

1.2 确定造林目标:根据土地调查结果和植被恢复需求,确定造林的目标,如森林保护、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

1.3 制定造林方案:根据造林目标,制定具体的造林方案,包括树种选择、种植密度、间隔距离等,确保造林效果符合预期。

二、人员组织与培训2.1 人员需求评估:根据造林区域的大小和造林方案的要求,评估所需的人员数量和岗位职责,包括技术人员、劳动力等。

2.2 人员培训与考核:对参预造林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树种识别、种植技术、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3 组织协调与沟通:建立良好的施工组织架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协作关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确保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准备与物资采购3.1 确定施工时间:根据树种的生长特点温和候条件,确定最佳的施工时间,确保树苗的存活率。

3.2 准备施工设备:根据造林方案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种植机、水泥搅拌机等,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3 采购物资与苗木:根据造林方案的要求,采购所需的物资和苗木,包括种子、肥料、防护网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供应。

四、施工操作与质量控制4.1 土壤准备与改良:根据土壤调查结果,进行土壤改良,包括施加有机肥料、调整酸碱度等,为树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2 树苗种植与抚育:按照造林方案,进行树苗的种植和抚育工作,确保树苗的栽植质量和成活率。

4.3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树苗的健康生长。

五、施工安全与环保措施5.1 安全管理与培训: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一、任务背景和目的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苗木或种子种植在特定的地点,以达到恢复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和提供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文旨在设计人工造林施工组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总面积约1000公顷,计划种植树木约10万株。

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恢复该地区的植被,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

2. 组织结构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建议设立以下组织结构:-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和协调,监督施工进展。

- 技术专家:提供专业的树木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

- 施工队伍:包括苗木种植人员、土壤处理人员、浇水养护人员等。

3. 施工流程- 土壤准备:根据土壤质量和树种要求,进行土壤改良和处理,确保良好的生长环境。

- 树木选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的树种。

- 苗木培育:通过苗圃培育苗木,确保苗木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需求。

- 树木种植:按照设计方案,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树木种植,注意树木之间的间距和排列方式。

- 浇水养护:根据树木的生长需求,进行适量的浇水和养护工作。

- 监测评估:定期对已种植的树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施工资源- 人力资源:根据项目规模,合理安排施工队伍的人员数量和专业技能,确保施工质量。

- 物资采购:根据施工需要,采购苗木、土壤改良材料、水源等必要物资。

- 设备工具:根据施工流程,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挖掘机、水泵等。

5. 安全保障-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 培训和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6. 环境保护- 合理利用资源:合理利用土壤、水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生态恢复: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和恢复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XXX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XXX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XXX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县***乡,标段面积约为5300亩。

我们对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并结合公司长期以来的造林绿化施工经验及近几年所推广的最新防护研究成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施工组织方案。

二、编制主要依据和技术标准1.《本项目招标文件》;2.《造林技术规程》GB/T-1995;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3—2001;4.相关造林绿化常规规范要求及工程主管部门的要求;5.现场实际情况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建议。

三、工程目标我们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以及本工程造林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同时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服从工程监理及建设单位的监督和技术指导,以生态恢复、植树造林为目的,力求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四、本工程施工的技术关键与原则造林工程的优劣是本项目工程管理的关键问题,要确保本工程达到优良标准。

以下几个施工环节与技术关键需要特别重视:1.严格按照造林管理规范和作业设计书施工,应力求地点准确,施工方案保证切实可行。

2.项目部各个部门的统一协作能力及管理措施的完善性。

3.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水平,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运行状况。

4.把好技术质量关,保证所有的技术参数以及施工材料等都符合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

5.以科学施工、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态度,争创优质造林工程。

五、关键施工技术、工艺本工程主要是人工造林,关键施工技术是苗木栽植和养护。

整体施工在注重植树造林的同时,力求布局、苗木搭配合理。

我们将严格按照作业设计书及工程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施工。

1.施工工艺整地(挖塘)——树种选择——起苗运输——种植苗木—-培土填穴——踩实提苗-—覆土-—养护管理。

2.苗木栽植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其措施1)施工准备施工前先对照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进行反复核对,搞好配合工作,发现问题,应先解决相关施工与技术问题。

仔细落实苗木,落实劳力、材料、机具以及运输材料。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引言概述: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在特定地点进行植树造林的活动。

为了确保人工造林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本文将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队伍的组建、施工设备的选择、施工过程的安排以及施工后的管理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地面准备:在进行人工造林之前,需要对施工地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整理,清除杂草、杂物和病虫害等,确保施工地面平整、清洁。

1.2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树苗、种子和其他植物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并按照造林设计方案进行分类和储存。

1.3 设备准备:检查和维护施工所需的设备,包括植树机、铲车、挖掘机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准备好必要的维修工具和备用零件。

二、施工队伍的组建2.1 人员配置:根据施工规模和工期,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植树工人等,确保施工队伍的专业性和协调性。

2.2 培训和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植树技术、安全操作规范等,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2.3 配合协调:建立施工队伍内部的协作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和顺利。

三、施工设备的选择3.1 植树机选择:根据施工地的地形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植树机型号和规格,确保其能够适应施工环境,并具备高效、精准的植树能力。

3.2 辅助设备选择:根据具体施工需要,选择适当的辅助设备,如铲车、挖掘机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3 设备维护保养: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四、施工过程的安排4.1 施工顺序:根据造林设计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原则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联贯性和一致性。

4.2 施工质量控制:设立施工质量检查点,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植树的位置、深度和栽培质量符合要求。

4.3 进度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分配施工任务,监督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与概述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在特定地点进行植树造林的活动,旨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本文旨在设计人工造林施工组织,确保施工过程高效、安全、质量可控。

二、施工组织设计1. 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某某地区的XX山脉,总面积约1000亩,计划在两年内完成。

主要任务包括:土地准备、苗木采购、苗圃建设、移栽、养护等。

2. 施工人员组织根据项目规模和施工需要,组织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苗圃管理员、移栽人员、养护人员等。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经验。

3. 施工流程安排(1)土地准备:对施工区域进行勘测,清理杂草、石块等障碍物,并进行地面平整处理。

(2)苗木采购:根据项目需求,选择适宜的树种,确保苗木的质量和数量满足要求。

(3)苗圃建设:选址合适的地块建设苗圃,包括苗床搭建、灌溉系统建设、苗木养护等。

(4)移栽:根据设计方案,按照适宜的间距和深度进行苗木的移栽工作。

(5)养护:施工完成后,进行苗木的养护工作,包括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4. 施工设备与材料准备(1)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运输车辆、灌溉设备、苗木移栽工具等,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操作。

(2)施工材料:包括苗木、土壤改良剂、肥料、防治病虫害药剂等,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安全管理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配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2)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警示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制定详细的施工操作规程,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6. 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苗木移栽的位置、深度和间距符合要求。

(2)对苗木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苗木的健康状况和成活率。

(3)定期进行施工质量检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人工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一、背景介绍人工造林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在特定地区进行栽植树木的活动,旨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为了确保人工造林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队伍的组织安排、施工工艺的确定、施工设备的配置等。

二、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 施工队伍的组织安排施工队伍是人工造林施工的核心,需要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合理安排人员。

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人员配备:根据施工规模确定所需的工人数量,包括技术人员、劳动力等。

-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造林技术、安全操作等。

- 工作时间:确定工作时间安排,包括每天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2. 施工工艺的确定施工工艺是指人工造林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土地准备: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草、石块等,确保土地平整。

- 树苗选取: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树种,并确保树苗的质量。

- 栽植方法:确定栽植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挖坑、培土、定植等。

- 养护措施:制定树苗养护的具体措施,包括浇水、施肥、防虫等。

3. 施工设备的配置施工设备的配置是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包括以下内容:- 挖掘机:用于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草和石块,提高土地准备效率。

- 栽植机:用于树苗的定植,提高栽植效率和准确性。

- 水泵:用于浇水,确保树苗的生长需要。

- 肥料施肥机:用于施肥,提供树苗所需的养分。

- 防虫设备:用于防止害虫侵害树苗,保证树苗的健康生长。

4. 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安全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包括以下内容:-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 安全设施: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网等,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 安全监控:配备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5. 环保措施人工造林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内容:- 废弃物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如砖石、土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13)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1)第六章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23)第七章文明施工措施计划 (26)第八章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28)第九章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34)第十章人工造林保活方案 (37)第十一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47)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49)第一章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施工说明)。

2、秦岭北麓浅山直观坡面绿化工程周至项目区K标段工程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

3、秦岭北麓浅山直观坡面绿化工程周至项目区K标段工程招标书。

4、我公司现有的施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

5、现场勘探情况。

1.2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时,本着力创一流质量,为业主争效益,为企业争声誉的指导思想,从施工部署各项技术措施的提出及应用,施工方法及设备材料的投入等各个方面着手,结合我公司积累多年的园林工程施工经验,力求做到措施具体,方法实用,以达到建成一流的工程为宗旨。

本工程应满足但不限于下列标准、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 ;3、《园林绿化施工规范》DB440300F T8- 99;4、《园林绿化管养规范》DB4403001/T6-99。

1.3编制原则1、施工组织设计所安排的施工工期、施工方法、设备、劳力配备,是为了确保业主对该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施工组织设计是按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编制的,所定工期,施工方法,采用的设备等有关措施都将是中标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和基础。

3、本工程必须按业主的要求、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有关文件规范进行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学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本工程安全、优质、如期完成。

4、根据对本项目现场实际调查状况和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结合本企业施工实际情况,及我们在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技术总结及工法等科技成果、本公司施工力量和机械设备装备情况,认真进行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概述设计造林2077.3亩。

栽植侧柏、油松、五角枫等。

本标段187.1工程范围秦岭北麓浅山直观坡面绿化工程周至项目区 K 标段工程的范围包括秦岭北麓浅山直观坡面绿化工程周至项目区 K 标段工程设计的 施工图纸,包括的绿化工程等图纸范围内的全部内容。

还包括文明施 工措施费及《工程量清单》注明的其它内容。

2.3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场地、水、电、通讯等相关事项按招标要求的规定中标后与 有关单位联系。

2.1 亩。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施工部署(一)施工总目标1、质量总目标根据建设单位和招标文件的要求,以及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工程进行目标管理。

为此,我公司各级领导和有关的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门及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将对本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在总结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做到认真组织,精心施工,提升绿化效果,让业主单位满意。

2、工期目标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图纸和施工方案后,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内容。

3、安全目标确保工程安全,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伤亡事故,避免一般事故。

4、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争取创建文明工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项目环境监控体系,全面达到环保标准。

(二)施工指导思想为确保本工程施工总体方案及总目标的实现,本工程施工指导思想定为:强化管理、科技引路、技术先行、突出重点、严格监控、确保工期、优质安全、文明规范、争创一流。

强化管理:以人为中心,以工程为对象,以确保工期、创优良工程为目标,以合同为依据,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科技引路:针对本工程技术要点,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指导现场放线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绿化效果。

技术先行:学习新工艺、新规则,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图,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确保新技术的实施。

突出重点:在施工过程中,抓住重点工程的重要工序和项目施工。

严格监控:对施工全过程实施严谨、科学的试验和监控,掌握第—手资料,旨在指导施工,控制质量。

确保工期:合理组织,精心安排,保证重点,确保在工期目标内完成所有工程项目。

优质安全:高标准、严要求,无论是主体工程还是附属工程,均一次成优,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0%^上。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指标的实现。

文明规范:切实搞好标准化工地建设,文明施工,做好施工场地条理化,施工操作规范化,工艺流程程序化。

争创一流:争创一流质量,一流管理,一流文明施工。

(三)施工总原则1、施工中明确项目管理目标,建立统一的工程指挥系统,配备专业施工队安全文明施工。

2、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3、贯彻合理的施工程序,加强安全管理,保持均衡生产。

(四)施工安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保工程质量,保证按时完成工程内容。

1、进场准备:进入现场及时组织人员完成进场准备,为工程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2、绿化工程:苗木栽植;3、收尾工作:收尾工作以成品保护为重点,同时开始竣工资料整编和专业分包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及后期养护工作。

4、交工及验收:先由公司管理部门与项目部组织自检工作,然后再报甲方,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施工方案(一)绿化工程1、整理绿化地工程工艺流程:坡面地坪的清理—'检验回填土质—'做地形—平整场地—整理验收1、整理绿化用地:种植地段按设计标高对绿化用地取土30公分进行种植土旋耕,整理成5%o的坡度,并具有舒顺的外形,所有大土块、石块、硬土及其它杂物应清除,草坪种植地要求筛土、耙匀整平。

2、放线:严格根据图纸标出种植地段、位置及品种的轮廓并进行放线,定点放线严格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明确,标记明显。

定点放线后由设计和监理工程师验点,合格后方可施工。

3、挖坑:(1)种植穴规格:树穴直径和深度,根据苗木情况决定。

乔木树穴直径和深度,应根据土球的直径加入40cm深度至少80 cm,或根系底部距坑底深20 cm;灌木坑应按根系和土球的直径加大一倍,有足够深度,土球或根系底部距坑底深至少15cm(2)施工工艺:挖种植穴应垂直下挖,穴槽壁要平滑,上下口径要一致,底部水平,挖出的表土、河底土分别堆放。

穴底留一层活土。

4、起苗:(1)号苗:所有植物应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以鱼生长有丰满干支体系和茁壮的根系,无缺损树节、擦破树皮、受风冻伤害或其它损伤,植物应生长健壮,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适当的修剪。

A、乔木的质量标准:树干挺直,良好发育的枝杈,不应有明显弯曲,无蛀干害虫和大于直径20cm未愈合的机械损伤。

树冠丰满, 枝条分布均匀、无严重病虫害危害,移植时根系或土球大小为树木胸径的8—10倍。

B 灌木的质量标准: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严重病虫危害,灌丛匀称,枝条分布合理,从生灌木枝条至少在4—5根以上,有分干的灌木主干应明显。

(2)起苗:A、裸根起苗:要求尽量保留主根,保持须根完好,根系大小为干径1.3m处的8—10倍,尽量缩短根部暴露的时间,根系掘出后喷保湿剂或沾泥桨,用湿草包裹。

B、带土球起苗:要求土球保持完好,并用蒲包和草绳妥善包装。

土球直径一般为干径1.3 cm处的8—10倍,土球高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

5、运、卸苗:(1)装、运、卸和假植苗木和各个环节均应保护好苗木,轻拿轻放,必须保证根系和土球完好。

(2)装裸根苗木应顺序码放整齐,根部朝前,装时将树干加垫、捆牢,树冠用绳拢好。

(3)长途运输应特别注意保持根部湿润,一般可采取沾泥桨、喷保湿剂和用毡布遮盖等方法。

(4)装土球苗木,应将放稳、固定好,不是其在车厢滚动,土球应朝车头,树冠拢好。

(5)运输过程应保护好苗木,要配备押运人员。

(6)卸车时按顺序进行,按品种规格码放整齐,及时假植,缩短根部暴露时间。

(7)装卸苗木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拴省必须拴土球,严禁捆树干吊树干。

6、栽植前修剪:(1)树木移植时要平衡树势,提高苗木成活率,应进行适度的强修剪。

修剪得剪口必须平滑,不开裂并注意留芽位置。

超过2cm以上的剪口,应用刀削平,涂抹防腐剂。

(2)树木的根部和高大落叶乔木树冠的修剪,应在散苗后种植前进行,一般剪去劈、裂、断根、断枝、过长枝、徒长枝和病虫根、枝。

(3)灌木、造型修剪得树木,除根部修剪在种植前进行,树冠部分在种植二遍水扶植后进行。

(4)常绿树木一般不修剪,只剪去病虫、枯死、劈、裂、断枝和疏剪过密、重叠的轮生枝。

剪口处留一2cm的小模撅,不得紧贴枝条基部剪去。

7、散苗、假植:(1)散苗:根据施工进度及时散苗,散苗是根据苗木规格进行分级,是相邻地段种植的苗木规格大体一致。

散苗时轻拿轻放。

将苗木按定点的标记放置穴内或穴旁,散苗后再与设计图纸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假植:已运来但未能及时栽完的苗木,存放在阴凉潮湿处或展暂时假植。

裸根树种应将包打开,放在沟内,根部暂盖壅土。

(3)保持湿润:带有土球及草袋包装的植物,用土、稻草加以保护,并保持土、稻草潮湿。

8树木种植:(1)种植标准:种植的苗木品种、规格、位置、树种搭配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种植苗木的本身应保持与地面垂直,不得倾斜;种植时应注意苗木的主要观赏面应朝主要视线方面;种植苗木深浅适宜,比在苗圃的种植深度加深20—30cm种植带包装的土球时必须保持土球完好,并取出包装物。

(2)种植的程序和方法:A、裸根树种植:先将表土放在坑底,松散厚度约150mm散布250 有机肥,在肥料上覆盖50- 100mm回填土层,是根须接触肥料,将裸根植物放在树坑中央,将根部舒展、铺平,不得窝根,随后填土并捣鼓至1/2处,将树干向上提动,使根与土壤密接,沿穴壁踏实,再按每层土厚150mn填土至地平压实,植物四周再由土围成与树坑大小相同的浅盆型凹穴蓄水池,深约150mmB、种植带土球苗木:树木入穴后土球放稳,树干直立,随后拆除并取出包装物,在土球周围回填土并捣实,使根与土壤密接,沿穴壁踏实,在将土填至地平,土球上部的土应松开并摊平,做好蓄水池。

C、开堰:种植后应在树坑四周筑起高5—20c m的灌水土堰,土堰内边应略大于树穴10cm筑堰用细土筑成,不能漏水。

D支架:种植后需要支撑的树木,在树高1/2 —1/3处,采用三柱支撑法,支撑要坚固,支柱立于土堰外,深埋30c m以上,将土夯实,支柱的方向一般均迎风。

树木捆绑处应垫软物,严禁支柱与树干直接接触,支柱立好后树木主干应保持直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