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浅谈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方法

出滑动 ,基底沉 降现象也严重。在软土地基中最困难的问题 就是地基强度不足引起的失稳问题。例如 当建造在软粘土的 路堤 ,海堤的地基土强度不够时,会产生圆弧滑动而造成整
适 用范 围为 :路堤 高度小于极 限高度 的 2 0倍 以内,软土 . 层 不厚或虽厚但有 良好排水条件 ,且砂源丰富、工期不紧的 情 况。砂垫层的厚度一般为 0 6 .m . ~1 O ,视路堤高度和软土
的构筑物就会浮起来 ,重的构筑物就会沉,但 强度
・8 ・ 2
第6 (第1 期 期总 0 ) 7
勰 是 建 橛
施 技 ■ 工 术
lm c ,两端 以片石护砌或其他方式防护 ,以免砂料流失 。 当在砂 垫层上填筑路基 时,路堤 填筑速度应合 理安排 , 使加荷 的速率 与地基承载力增加 ( 排水 固结) 的速率 相适应 ,
细粒 土 。在 软土 地 基 上 修 筑 路基 ,若 不加 处理 ,往 往 会 发 生 路基 失稳 或过 量 沉 陷 ,导 致 公路 破 坏 或 不 能正 常 使用 。软 土
软粘土地基含水量高,压缩性大 :同时软粘土的渗透系 数小,固结系数小,完成沉 降所需的时间很长 ,即固结过程
历 时长 ,深 厚 粘 性 土 层 的 沉 降 可达 几 十 年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以保证地基在路堤填筑过程 中不发生破坏 。通常可以利用埋 设在路堤中线的地面沉降板 以及布置在路堤坡脚 处的位移桩 进行施 工观测 ,随时掌握地基在路堤填筑过程中的变形情 况
和发展趋势 ,借 以判 断地基是否稳定 ,控制填土 的速度 。根 据经验 ,一般情况下水平位移每天不超过 1 Om . c ,垂直位移 每天不超过 1 5m .c ,地基便可保持稳 定。
浅谈房屋建筑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进 行加 固 处 理 , 文 简 要 介 绍 了 建 筑 软 土 本
地 基 的 几 种 加 固处 理 措 施 。
1振密 挤密法
振 密 、 密 法 的 基 本 原 理 是 采 用 一 定 挤 的 手 段 , 过 振 动 、 压 使 地 基土 体 孔 隙 基 处 理 的 目的 。 达 1 1表 层压实法 . 采用人工 ( 机械 ) 实 、 械 碾压( 或 夯 机 或 振 动 ) 填 土 、 陷性 黄 土 、 散 无粘 性 土 对 湿 松 等 软 弱 或 原 来 比 较 疏 松 的 表 层 土 进 行 压 实 。 可 采 用分 层 回填 方 法 压 实加 固 。 也 这种
方 法适 用 于 含 水 量接 近 于 最 佳 含 水 量 的浅 层 疏 松 枯 性土 、 散砂 性 土 等 。 松 1. 2重锤夯 实法 利用 重锤 自由 下落 时 的 冲击 能 来 击实 浅 层 土 , 其 表 面 形 成 一 层较 为 均 匀 的 硬 使
壳 层 。 法 适 用 于 无粘 性 土 、 填 土 、 饱 此 杂 非 和粘 性 土 及 湿 陷性 黄 土 。
1 3强夯 法 . 利 用强大 的夯击能 , 迫使 深 层 土 液 化 和 动 力 固结 , 土 体密 实 , 以提 高 地 基 土 使 用
的 强 度并 降 低 其 压缩 性 , 除土 的湿 陷 性 、 消 胀缩性 和液化 性 。 法适 用于碎 石土 、 此 砂 土 、 填 土 、 填 土 、 饱 和 度 的粉 土 与 粘 素 杂 低 性土及湿陷性黄土 。
OH NOLOGY N I FORMATI ON
建 筑 科 学
浅 谈 房 屋 建筑 软 土地 基 的处 理 方 法
曹 鹏 ( 苏海安 县规划服 务 中心 江 苏海安 2 6 0 ) 江 2 6 0 摘 要: 若对软 土地基 不加 处理 , 直接 在上 面建遣 建筑 物, 会对 建筑 的安全构 成较 大 的威 胁 。 因此 , 必须采取 相应 的加 固处 理措施 。 本文 简要 介 绍 了几种 房屋建 筑 的软土 地基加 固措施 。 关键 词: 建筑 软土地基 加 田 中图 分类 号 : U7 T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2 7 1 2 1 ) 8 c一0 7 -0 1 7 -3 9 ( 0 o o () 0 6 1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的承载力较低,容易发生沉降变形的地基。
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有效地处理软土地基,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
首先,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常见方法是加固处理。
加固处理主要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注入灰浆、水泥浆或其他固化材料,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沉降,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其次,软土地基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预压处理。
预压处理是指在软土地基上加设预压桩或者采用其他预压设施,对软土地基进行一定的压实和固结,以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另外,软土地基处理的还有一种方法是排水处理。
软土地基中如果含有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土壤的承载力降低,容易发生沉降变形。
因此,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地基,可以采取排水处理的方法,通过排水设施将地基中的多余水分排除,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最后,软土地基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指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挖土、填土、夯实等工程措施,以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加固处理、预压处理、排水处理和地基处理等几种常见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以上内容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所帮助。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结构松散,含水量较高,承载力较低的土地。
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因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容易导致建筑物沉降、变形甚至倒塌。
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软土地基处理的一些有效方法。
1.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处理软土地基的常见方法之一。
其中,常用的加固措施包括预压法、加固桩法、土体改良法等。
预压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体排水并产生固结,从而提高土壤的承载力。
加固桩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并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土体改良法是通过添加掺合料、固化剂或注浆材料等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 增加地基面积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因此可以考虑增加地基的面积来分散建筑物的荷载。
这可以通过扩大建筑物的基础面积或者采用浮筏基础来实现。
扩大基础面积可以通过增加基础的宽度或者采用悬臂基础的方式来实现。
浮筏基础是指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层较厚的混凝土板,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分散到软土地基上,从而减小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3. 排水处理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高,容易导致土壤的液化现象,进而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排水处理可以通过设置排水管道、挖设排水沟或者采用加压排水等方式来实现。
排水管道可以将地下水排出,减少土壤的含水量,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挖设排水沟可以将地下水引导到远离建筑物的地方,减少对地基的影响。
加压排水是指通过施加压力将地下水排出,从而减小土壤的含水量。
4. 监测和维护软土地基的处理并非一劳永逸,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仍需进行监测和维护。
监测可以通过安装测斜仪、沉降仪等仪器来实现,及时掌握地基的变形情况。
维护包括定期检查地基的情况,及时修复地基的损坏部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处理措施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地基加固、增加地基面积、排水处理以及监测和维护都是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石 河子 科技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兵 团路 桥 总公 司 ( 河子 市 8 2 0 ) 孙万 军 石 300
中图分类号 :U 4 文献标识码 : T4 7 B
文 章 编 号 :08 09 (0 70 — 0 2 0 10 — 8 9 20 )6 0 3— 3
内, 然后用专 门的机具设备打人软土地基 内以代替普 通大直
径 的砂井。袋装 砂井 的直径小 、 材料消耗小 、 工程 造价低 、 施 工速度快、 设备 轻型 , 适应在 软弱地基上施工。 一般情况, 当泥 沼或软土层厚度超过 5 m,且路堤高度 的 自重静 压超过天然
地基 承载力很多 , 特别是地基 土水平位 移较大时 , 采用这 常
种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顶面铺设 排水砂层 , 以增 加排水 面 , 软土地基在填土荷 载 使
的作用下 , 加速排水固结 , 从而提高地基强度 , 满足稳定的要
5 加固土桩 法和碎石桩法
( ) 固土桩 是用专用机械将 软土地 基的局部 范 围( 1加 某
一
求。虽然排水砂层对于基底 应力 的分布 和沉降量的大小无显 著影响 , 但可加速沉降的发展 , 缩短 固结过程 。砂垫层 主要使 用于路堤高度小 于极 限高度 的二倍 以内 , 软土层不厚或虽厚 但有 良好排水条件 , 且砂源丰富 , 工期不紧的情况 。砂垫层厚
综上所述 , 节能技术 不但在建 筑的形体 、 向 、 朝 高度 等方
浪费。必须对管网采用新型保温材料进行保温 , 以达到节能
目的。按用热计量收 费, 改变以往按户或按面积的收费方式 ,
这样 大大 调动 了广大住 户参与建筑 节能 的积极性 。防止管
浅谈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固化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固化技术摘要: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类型。
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差,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固化,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和固化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处理方法和固化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与固化一、软土地基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一)施工安全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弱,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沉降、倾斜等问题,从而导致建筑物的稳定性受到威胁,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固地基、控制施工负荷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二)建筑物质量由于软土地基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较强,建筑物在其上进行施工时容易出现倾斜、沉降等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三)施工周期软土地基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施工质量和安全方面,还会显著延长施工周期。
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加固措施,例如加厚地基、打桩等。
这些加固措施不仅需要时间,而且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如施工难度大、天气恶劣等,从而导致施工周期的延长。
此外,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沉降等问题,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整,也会进一步延长施工周期。
(四)工程造价因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固地基,例如加厚地基、加设加筋板等,这些措施都会增加建筑施工的成本。
此外,软土地基还容易引起地基沉降和变形,这也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等问题,进而增加维修和加固的费用。
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一)加固法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加固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加固法可以通过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减小沉降变形,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特殊地基的处理方法尤为重要,这里所谈的软土在地基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工程问题,本文从软土性质,国内现状出发,分析软土对于地基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作出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危害软土地基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具有,这样的地形特点一般存在于沿河地区和内陆部分地区以及盆地地区,从整体上来说,软土地基都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特点。
通过对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得知,软土地基一般具有土层含水率较高,孔隙率比较大的特点,而且液体的含量很高。
一般软土地基的可塑性指标都在15 以上,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一般情况下的软土地基主要分为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湿陷性黄土。
软土地基的自身强度较小的特点,不能作为基础承载,所以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时候,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承载力处理,确保不会因为软土地基的存在导致出现建筑物的坍塌和地基的严重损坏。
2.软土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对于新建工程, 原则上首先应考虑利用天然地基,对于淤泥和淤泥质上利用其上覆较好上层作为地基持力层, 当上覆土层较薄, 应注意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扰动:对于冲填、杂填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 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 均可利用作为地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腐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 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
若地基软弱不能满足要求, 则需进行处理, 根据工程情况及地基土质条件或组成的不同, 处理的目的可以是:(1)提高土的抗剪强度, 使地基保持稳定;(2)降低土的压缩性, 使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至允许范围内;(3)降低土的渗透性或渗流的水力梯度, 防止或减少水的渗漏, 避免渗流造成地基破坏;(4)改善土的动力性能, 防止地基产生震陷变形或因土的震动液化而丧失稳定性;(5)消除或减少土的沉陷性或胀缩性引起的地基变形, 避免建筑物破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

方法 , 常用的处 理方法按其原理和作法主要分有以下几类 :
1 换填 垫层 法
土圆柱体 ; 若喷嘴提升而不旋转 , 则形成墙状 固结体加 固后可用
进行拌和 , 采用各种成 桩机械形成 的桩体 。 通过调整水泥的用量 软土在我 国沿海地 区分 布较 广 , 江三角洲 、 长 珠江 三角洲 、 及配合 比,可使桩体强度等级 在 C 一 2 5 C 0之间变化 ,最 高可达 渤海湾以及浙江 、 福建沿海地 区都有大面积 的软土。这些地区的 C 5 相 当于 刚 性 桩 。 2, 由于 桩 体 刚 度 很 大 , 区别 于 一 般 柔 性 桩 和水
泥质土 。 淤泥和淤泥质 土的工程特性表现为抗剪强度很低 , 压缩 和内陆江河湖泊周 围。
水 泥 粉 煤 灰 碎 石 桩 又 称 为 C G桩 ( F C指 cm n、 e et F指 Fy l—
性较 高 , 渗透性很小 , 并具 有结构性 , 泛分布 于我过沿海 地区 ah G指 G ae)是 由碎石 、 屑、 广 s、 rv1, 石 粉煤灰组成混合料 , 掺适量水
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 减少沉降 , 防止基坑 隆起 , 形成 防渗帷幕 。
石 灰桩 是以生石灰为主要 固化剂与粉煤灰或火 山灰 、 炉渣 、
换填 垫层法是将基础 底面下一 定范 围内的软弱 土层 挖除 , 6 石 灰桩 法
以砂石 、 素土 、 灰土和矿渣 等强度较 高的材料 置换 , 提高持力 层
出现地基强度 和变形不能满足 设计要求 的问题 ,因而常常需要 5 高压喷射 注浆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发表时间:2018-10-01T19:02:37.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胡朝星于建海[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特殊地基的处理方法尤为重要,这里所谈的软土在地基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工程问题,本文从软土性质,国内现状出发,分析软土对于地基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作出探讨。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特殊地基的处理方法尤为重要,这里所谈的软土在地基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工程问题,本文从软土性质,国内现状出发,分析软土对于地基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作出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危害
软土地基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具有,这样的地形特点一般存在于沿河地区和内陆部分地区以及盆地地区,从整体上来说,软土地基都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特点。
通过对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得知,软土地基一般具有土层含水率较高,孔隙率比较大的特点,而且液体的含量很高。
一般软土地基的可塑性指标都在15 以上,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一般情况下的软土地基主要分为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湿陷性黄土。
软土地基的自身强度较小的特点,不能作为基础承载,所以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时候,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承载力处理,确保不会因为软土地基的存在导致出现建筑物的坍塌和地基的严重损坏。
2.软土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对于新建工程, 原则上首先应考虑利用天然地基,对于淤泥和淤泥质上利用其上覆较好上层作为地基持力层, 当上覆土层较薄, 应注意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扰动:对于冲填、杂填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 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 均可利用作为地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腐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 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
若地基软弱不能满足要求, 则需进行处理, 根据工程情况及地基土质条件或组成的不同, 处理的目的可以是:
(1)提高土的抗剪强度, 使地基保持稳定;(2)降低土的压缩性, 使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至允许范围内;(3)降低土的渗透性或渗流的水力梯度, 防止或减少水的渗漏, 避免渗流造成地基破坏;(4)改善土的动力性能, 防止地基产生震陷变形或因土的震动液化而丧失稳定性;(5)消除或减少土的沉陷性或胀缩性引起的地基变形, 避免建筑物破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3.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和施工工艺
3.1换土垫层法
当软土地基的上表层比较软弱时,不足以用来当作持力层。
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将软土地基的上表层铲除,换上水泥,粗砂等等可以使地基很稳固的物质。
在换土垫层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应用方法,目的都是使地基层的密度性,均匀性更好,稳固性更好。
在铲除表层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边缘上和内部的一些有机垃圾清理干净,将基底铲平,再进行换土垫层。
分层填筑法:将软土地基铲平之后,处理好,并使其成为坡度为2%的横坡,将基底碾压牢固之后,将已选好的填充材料根据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分层碾压。
一般情况下,每层的厚度为25cm。
摊铺整平法:将软土地基铲平并将垃圾清理干净,使其退坡成坡度为2%-3%,然后用推土机将其第一次的铲平,然后第二次用刮平机将其铲平。
将其摊铺整平压实之后即可。
此法主要要求填充物碾实之后的均匀性,密度性都要好,以达到其可以作为地基的稳固性要求。
洒水晾晒法:通常情况下,所用的填充物都是些粗砂之类的,但是其含水量与其压实之后的密度和均匀度也密切相关。
有研究显示含水量和压实度存在一定的关联,当含水量达到最佳时,其压实度也同样会达到最佳。
当用选择好符合要求的填充物压实之后,用洒水车对地基洒水,洒水量也要根据填充物的特性,通常是使其含水量在-2%到+3%之间,往往可以达到最佳。
3.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利用对软土地基层的顶部压强,降低地下水位,然后利用电渗的方法,将软土地基层中的多余水分排出,提高整体的排水固结度,减少地基的沉降性。
从整体上来说,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且工序进行十分缓慢,主要是利用的砂井和排水板,将软土地基层中的水分排出,加快土层的固结。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人力和机械的使用较少,可以减少工程的整体造价,使用的也是比较广泛。
3.3土工格栅法
土工格栅法主要是铺设相应的幅,还学要确保各个幅之间的距离均匀,然后利用各个幅之间的相互连接,不断的提升强度。
在使用格栅法的时候,需要确保格栅和土层之间的紧密相连,而且每隔一段距离都需要使用u 型的钉将格栅固定在土壤中。
在进行这些后,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折段砂的铺设,利用砂将其压住,然后进行整平,并进行整体上的全面压平。
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机械的行驶不会压坏格栅。
上下层格栅之间要将为之错开,确保受力的均匀性。
3.4 挤密桩法
当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孔多的地基,且孔中出现一些灰、石、沙等杂物存在于孔中,这时可以采用加桩挤密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较大的桩体,施加压力使地基压实。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是沙桩法和石灰桩法。
沙桩法是向多孔的地基中灌沙,然后压实。
而我们在压实的过程中,很可能挤压出液体。
所以通常改用石灰桩法,因为石灰不仅可以填充孔内,还可以吸收挤压出来的液体,这样可以使地基更加牢固,可以很好的改善原来地基质地的特点和性质,容易达到施工所需要的质地,提升其强度,使其抗压能力增强。
4.总结
一直以来,为了实现快速发展,我国广泛修建铁路、公路,那么在铁路、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分布广泛的软土区域,软土体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质,一点点的差异便可在工程上造成不可忽视的巨大损失,应予以重视,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在工程中针对不同条件运用不同处理方法,妥善解决软土地基在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永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J79-2002 内容简介[J]. 施工技术, 2003, 32(01).
[2]陈海蓉.关于路基沉陷的原因分析[J].山西建筑,2008,34(35):279-280.
[3]王春生.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方法[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23(3):52-53.
[4]时和猛.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企业导报,2012
[5]张晓静.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1。